颈部解剖实验报告
颈部解剖实验报告

《局部解剖学》颈部解剖实验报告一、一般项目1.实验名称:颈部解剖操作2.实验者: C班6组吴志军(62015075)沙喜(62015043)高志玲(62015048)丁晓燕(62015081)指导老师:于波3.实验地点和时间:解剖楼105室 2015年10月31日二、实验目标1.观察颈部浅层肌肉及血管位置及走形2.观察颈部浅神经位置与走形3.观察颈筋膜位置及其内部结构4.观察颈部各区的境界及其内部结构三、实验准备实验室提供解剖器械,如:解剖刀、镊子、血管钳等。
四、实验步骤1.尸体仰卧,肩部垫一木枕,使头部尽量后仰。
做以下切口:正中切口:沿颈前正中线,自下颌骨下缘中点沿颈前正中线向下切至胸骨颈静脉切迹中点;上横切口:自正中切口上端,沿下颌骨下缘向外侧切至乳突;下横切口:自正中切口下端,沿锁骨向外侧切至肩峰。
剥皮并翻向两侧;2.沿锁骨将颈阔肌切断,向上剥离;3.剥离浅层结构后,剖出封套筋膜;切断胸锁乳突肌在胸骨柄和锁骨上的起点,向上翻开;4.分离肩甲舌骨肌及胸骨舌骨肌,显露颈动脉鞘;5.纵向切开颈动脉鞘,探查鞘内结构。
五、实验结果1. 剥皮并翻向两侧,可见颈阔肌,该肌宽而菲薄,此肌起自胸大肌筋膜、三角肌筋膜,越过锁骨斜向内上方,至于下颌下体下缘及腮腺咬肌筋膜;2. 在颈前正中线两侧浅筋膜内可见颈前静脉;3. 在下颌角后下方,沿胸锁乳突肌表面寻找出颈外静脉。
发现该具尸体左侧颈外静脉较右侧明显增宽。
4. 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处找出颈丛皮支:追踪出耳大神经,枕小神经,锁骨上神经,颈横神经由于处理不慎,无法追踪。
5.剥离浅层结构后,可见封套筋膜;向上翻开胸锁乳突肌,可见肩甲舌骨肌、胸骨舌骨肌;修洁肩甲舌骨肌及胸骨舌骨肌后,显露甲状腺假被膜,剥离此被膜即可显露甲状腺;切开深筋膜浅层后,显露下颌下腺,寻出一枚大小约1cm的下颌下淋巴结;6. 分离肩甲舌骨肌及胸骨舌骨肌后显露颈动脉鞘,在颈动脉鞘前壁显露颈攀,追踪其分支,寻出舌下神经,副神经颈支;7. 纵向切开颈动脉鞘,可见颈动脉位于内侧,静脉位于外侧,迷走神经位于两者之间的后方;颈总动脉分叉处后方探查颈动脉小球;颈内动脉起始部探查颈动脉窦;将颈内静脉和颈总动脉分别向两侧拉开,在两者深面寻找迷走神经干,在喉旁寻找喉上神经,喉返神经,交感神经干。
颈部解剖的实验报告

颈部解剖的实验报告颈部解剖的实验报告引言:颈部解剖是医学生在学习解剖学课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通过对颈部解剖的实验,学生们可以深入了解人体颈部结构的复杂性和功能的多样性。
本实验报告旨在总结颈部解剖实验的过程和结果,以及对颈部结构的理解和认识。
一、实验目的颈部解剖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解剖人体颈部的肌肉、骨骼和其他组织,了解其结构和功能。
同时,通过实验,学生们可以培养观察和分析解剖结构的能力,提高解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实验材料:人体颈部标本、解剖刀、解剖剪等。
实验方法:1. 将人体颈部标本放置在解剖台上,仔细观察颈部的整体结构。
2. 根据解剖学知识,逐层解剖颈部的肌肉、骨骼和其他组织。
3. 使用解剖刀和解剖剪,小心地切开皮肤和肌肉,暴露出颈部的骨骼结构。
4. 仔细观察并记录颈部骨骼的形态、连接方式和关节结构。
5. 进一步解剖颈部的肌肉和其他组织,了解其位置、形状和功能。
三、实验结果1. 颈部骨骼结构颈部骨骼由颈椎、颈椎间盘和颈椎关节组成。
颈椎共有七个,分别标记为C1到C7。
颈椎之间通过颈椎间盘连接,并形成颈椎关节。
颈椎关节的灵活性使得颈部可以进行多方向的运动。
2. 颈部肌肉颈部肌肉包括颈部表浅肌肉和颈部深层肌肉。
颈部表浅肌肉包括胸锁乳突肌、斜角肌、胸锁乳突肌和胸锁乳突肌等。
这些肌肉主要参与头部和颈部的运动。
颈部深层肌肉包括颈椎旁肌、颈椎前肌和颈椎后肌等。
这些肌肉主要参与颈椎的稳定和支撑。
3. 颈部血管和神经颈部血管主要包括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等。
这些血管负责向头部和颈部供应血液和氧气。
颈部神经主要包括迷走神经、副神经和颈神经等。
这些神经负责传递感觉和运动信号。
四、实验讨论通过颈部解剖实验,我们对颈部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颈部的骨骼结构和肌肉组织使得头部可以进行多方向的运动,同时保持稳定性。
颈部的血管和神经系统负责向头部和颈部提供血液、氧气和神经信号,维持其正常的功能。
然而,颈部也是一个脆弱的部位,容易受到外力的伤害。
颈部实习操作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颈部解剖结构,了解颈部血管、神经的分布。
2. 掌握颈部常用术式的操作步骤和技巧。
3. 提高临床操作技能,为将来从事临床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三、实验地点解剖实验室四、实验材料1. 颈部解剖标本2. 实验用器械:解剖刀、镊子、剪刀、缝针等3. 实验指导书五、实验步骤1. 观察颈部皮肤、肌肉、筋膜结构- 观察颈部皮肤色泽、质地,了解颈部皮肤的结构特点。
- 观察颈阔肌、胸锁乳突肌、斜角肌等肌肉的形态、位置和走行方向。
- 观察颈筋膜层次,了解颈筋膜在颈部结构中的作用。
2. 观察颈部血管- 观察颈动脉鞘的结构,了解颈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的走行。
- 观察颈外静脉、颈横静脉等静脉的走行和分布。
- 观察甲状腺上、下动脉和甲状腺中静脉的走行。
3. 观察颈部神经- 观察颈丛神经的组成和分布,了解颈丛神经在颈部的感觉支配。
- 观察迷走神经、副神经和舌下神经的走行和分布。
4. 颈部手术操作- 颈部切开术:在颈部适当位置进行皮肤切开,分离肌肉和筋膜,暴露颈动脉鞘。
- 甲状腺切除术:分离甲状腺上、下动脉和甲状腺中静脉,切除甲状腺组织。
- 颈淋巴结清扫术:分离颈淋巴结,了解颈淋巴结的分布和走行。
5. 缝合术- 使用手术线对颈部切口进行缝合,练习缝合技巧。
六、实验结果1. 成功观察到了颈部皮肤、肌肉、筋膜、血管和神经的结构特点。
2. 掌握了颈部切开术、甲状腺切除术和颈淋巴结清扫术的操作步骤。
3. 在缝合术中,成功完成了颈部切口的缝合。
七、实验讨论1. 通过本次实验,加深了对颈部解剖结构的理解,为临床工作打下了基础。
2. 在手术操作过程中,注意了无菌操作原则,确保手术安全。
3. 在缝合术中,注意了缝合技巧,提高了手术操作技能。
八、实验总结本次颈部实习操作实验,使我对颈部解剖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颈部常用术式的操作步骤和技巧。
在实验过程中,我认真观察、仔细操作,提高了自己的临床操作技能。
颈部解剖实验报告

颈部解剖实验报告篇一:局部解剖实验报告_颈福建中医学院____________级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骨科局部解剖学》颈部实验报告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 (1)(2)(3)(4)(5)(6)(7)(8)(9)(1)(2)(3)(4)(5)(6)(7)(8)(9)(10)(1)(2)(3)(4)(5)(6)(7)(8)(9)(10)(11)(1)(2)(3)(4)(5)(6)(7)(8)(1)(2)(3)(4)(5)(6)(7)(8)(9)(10)篇二:鸡解剖实验报告.doc 实验报告一、实验名称:鸡的解剖二、试验时间:2021年12月12日三、实验地点:动医楼四、使用器械:镊子(不带齿)、手术刀、手术剪五、解剖程序:首先把鸡处死,方法是:在鸡的颈部靠近头处开口放血致死;然后解剖六、观察内容1. 嗉囊:食管的膨大部,位于叉骨之前,直接在皮下,偏右2. 腺胃:纺锤形,在肝左右两叶之间的背侧 3. 肌胃:紧接与腺胃,近圆形,呈暗红色4. 十二指肠:位于腹腔右侧,前端与肌胃相接,灰白色,管状5. 空肠:前接十二指肠,后接回肠,灰白色,管状6. 回肠:前接空肠,后接结直肠,夹在两条盲肠之间,灰白色,管状7. 结直肠:很短,前接回肠8. 胰腺:夹在十二指肠降升支之间,淡黄色,长条形9. 肝:位于腹腔前下部,暗褐色,分左右两叶,右叶有一绿色胆囊 10. 法氏囊:位于鸡的泄殖腔的背侧,是泄殖腔的一个盲囊11. 气管:较长而粗,半透明管状,位于皮下,偏右,进入胸腔在心基上方分为两个支气管 12. 鸣管:位于气管与支气管交叉处,分外鸣膜和内鸣膜,禽类的发声器官 13. 肺:位于胸腔背侧,扁平四方形14. 心脏:位于胸腔前下方,心基朝向前方,椎体形 15. 肾:位于综荐股两旁和髂骨内面,红褐色16. 卵巢:位于左肾前部肾上腺的腹侧,上有发育着的大小不一的黄色卵泡17. 输卵管:分为:漏斗部,壶腹部,峡部,子宫,阴道五部分壶腹部:受精部位壶腹部:产生蛋清的部位峡部:形成蛋壳膜子宫:形成蛋壳及其色素阴道:在蛋壳外面形成少量灰质18. 髂腓肌:相当于臀股二头肌,位于髂骨脊,以圆腱止于腓骨 19. 坐骨神经:位于髂腓肌下面,体内最粗大的神经,白色,线状七、体会:通过这次解剖实验课,我对鸡的一些组织和器官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掌握了相关的一些知识。
解剖兔子颈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兔子颈部的解剖结构,包括骨骼、肌肉、血管和神经等。
2. 掌握颈部解剖的基本方法,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深入理解颈部各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通过解剖兔子的颈部,观察并分析颈部各结构的形态、位置和功能,了解颈部解剖学知识。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家兔一只2. 实验器材:解剖盘、手术刀、手术剪、镊子、解剖针、注射器、酒精棉球、生理盐水、解剖显微镜等四、实验步骤1. 解剖准备- 将兔子处死,取出颈部,置于解剖盘上。
- 用生理盐水清洗颈部,去除血污。
2. 皮肤解剖- 观察颈部皮肤,了解其分布和层次。
- 用手术剪沿颈部正中线切开皮肤,分离皮肤和颈阔肌。
3. 肌肉解剖- 观察颈部肌肉,包括颈阔肌、胸锁乳突肌、斜角肌等。
- 用手术剪分离肌肉与皮肤、肌肉与肌肉之间的连接,暴露肌肉的起点、止点和走向。
4. 血管解剖- 观察颈部血管,包括颈动脉、颈静脉和颈外静脉等。
- 用解剖针分离血管与周围组织,观察血管的形态、走向和分支。
5. 神经解剖- 观察颈部神经,包括颈丛神经、迷走神经等。
- 用解剖针分离神经与周围组织,观察神经的形态、走向和分布。
6. 骨骼解剖- 观察颈部骨骼,包括颈椎、胸椎和第一肋骨等。
- 用手术刀分离肌肉与骨骼,观察骨骼的形态、连接和功能。
7. 总结与绘图- 对颈部解剖结构进行总结,绘制颈部解剖图。
五、实验结果1. 颈部皮肤:颈部皮肤薄而柔软,分为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层。
2. 肌肉:颈部肌肉包括颈阔肌、胸锁乳突肌、斜角肌等,具有保护、支持和运动等功能。
3. 血管:颈部血管包括颈动脉、颈静脉和颈外静脉等,负责颈部及头部的血液供应。
4. 神经:颈部神经包括颈丛神经、迷走神经等,负责颈部及头部的神经支配。
5. 骨骼:颈部骨骼包括颈椎、胸椎和第一肋骨等,构成颈部的支架。
六、实验讨论1. 颈部肌肉的解剖结构对其功能有何影响?2. 颈部血管的分布特点对其血液供应有何意义?3. 颈部神经的分布特点对其神经支配有何作用?4. 颈部骨骼的形态特点对其支撑和保护有何作用?七、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解剖了兔子的颈部,了解了颈部各结构的形态、位置和功能,掌握了颈部解剖的基本方法,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
颈部局解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颈部解剖结构的基本知识,了解颈部的层次划分。
2. 观察颈部主要血管、神经、肌肉等结构的形态和位置。
3. 学习颈部解剖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二、实验器材1. 颈部解剖模型2. 解剖显微镜3. 解剖镊、解剖剪、解剖刀等4. 实验记录表三、实验步骤1. 颈部表面标志观察- 观察颈部的表面标志,如颈椎棘突、胸锁乳突肌、斜角肌、锁骨上窝等。
- 标记各标志在模型上的位置。
2. 皮肤和浅筋膜层解剖- 切开颈部皮肤,观察皮肤的颜色、厚度和弹性。
- 分离皮肤与浅筋膜,观察浅筋膜的厚度和纤维方向。
- 观察颈阔肌的形态和位置。
3. 深筋膜层解剖- 切开深筋膜,观察其厚度和纤维方向。
- 观察颈动脉鞘和颈静脉鞘的结构,包括颈动脉、颈静脉、迷走神经和甲状腺上动脉等。
4. 肌肉层解剖- 解剖胸锁乳突肌,观察其起点、止点和纤维方向。
- 解剖斜角肌,观察其起点、止点和作用。
- 解剖舌骨下肌群,包括舌骨下肌、胸骨舌骨肌、肩胛舌骨肌等,观察其起点、止点和作用。
5. 血管层解剖- 观察颈动脉、颈静脉、甲状腺上动脉和甲状腺下动脉的走行、分支和毗邻关系。
- 观察颈内静脉、颈外静脉、甲状腺上静脉和甲状腺下静脉的走行和汇入。
6. 神经层解剖- 观察颈丛神经的组成和分支,包括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颈横神经和锁骨上神经等。
- 观察颈髓神经根的走行和分布。
7. 总结和记录- 总结颈部解剖结构的层次、血管、神经和肌肉的形态和位置。
- 将观察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
四、实验结果1. 颈部皮肤呈粉红色,较薄,弹性良好。
2. 浅筋膜较厚,纤维方向为水平。
3. 深筋膜较薄,纤维方向为垂直。
4. 胸锁乳突肌呈条索状,起点位于胸骨柄,止点位于锁骨外侧1/3处。
5. 斜角肌呈三角形,起点位于颈椎横突,止点位于第1肋骨。
6. 舌骨下肌群呈扁平状,起点位于舌骨,止点位于胸骨柄。
7. 颈动脉、颈静脉、甲状腺上动脉和甲状腺下动脉走行规则,分支清晰。
8. 颈内静脉、颈外静脉、甲状腺上静脉和甲状腺下静脉汇入颈静脉。
颈部触诊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颈部触诊实验,掌握颈部解剖结构,了解颈部淋巴结、甲状腺等组织的正常触诊方法,学会通过触诊判断颈部疾病的存在及性质。
二、实验时间2022年X月X日三、实验地点XX医学院解剖实验室四、实验材料1. 颈部解剖模型2. 颈部触诊教材3. 颈部触诊专用手套4. 医用酒精5. 医用棉签五、实验方法1. 观察颈部解剖模型,了解颈部骨骼、肌肉、血管、神经等解剖结构。
2. 学习颈部淋巴结、甲状腺等组织的正常触诊方法。
3. 实施颈部触诊实验,分别对正常人和患者进行触诊,记录触诊结果。
六、实验步骤1. 观察颈部解剖模型,了解颈部骨骼、肌肉、血管、神经等解剖结构。
2. 学习颈部淋巴结、甲状腺等组织的正常触诊方法,包括部位、手法、注意事项等。
3. 实施颈部触诊实验,分别对正常人和患者进行触诊。
a. 触诊颈部淋巴结: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前方,用双手掌分别放在被检查者的颈部两侧,从耳垂下方开始向上触诊,注意观察淋巴结的大小、形状、硬度、活动度等。
b. 触诊甲状腺: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前方,用双手掌分别放在被检查者的颈部两侧,从锁骨上方开始向下触诊,注意观察甲状腺的大小、形状、硬度、活动度等。
c. 触诊颈椎: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前方,用双手掌分别放在被检查者的颈部两侧,从第7颈椎棘突开始向下触诊,注意观察颈椎的棘突、横突、关节突等结构。
4. 记录触诊结果,包括淋巴结、甲状腺、颈椎等结构的异常情况。
七、实验结果1. 颈部淋巴结:正常人的颈部淋巴结无异常,大小、形状、硬度、活动度等均正常。
2. 甲状腺:正常人的甲状腺位于气管两侧,呈椭圆形,质地柔软,可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
3. 颈椎:正常人的颈椎棘突、横突、关节突等结构清晰可见,无压痛、肿胀等异常情况。
八、实验分析通过本次颈部触诊实验,我们掌握了颈部解剖结构,了解了颈部淋巴结、甲状腺等组织的正常触诊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正常人的颈部淋巴结、甲状腺、颈椎等结构均无异常,符合正常生理情况。
颈部解剖实验报告范文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颈部解剖结构,包括骨骼、肌肉、血管、神经等。
2. 掌握颈部解剖的观察方法,提高动手实践操作能力。
3. 分析颈部解剖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价值。
二、实验时间2023年3月15日三、实验地点解剖实验室四、实验材料1. 颈部解剖模型2. 解剖刀、解剖剪、解剖镊等3. 解剖图谱、记录纸、笔五、实验步骤1. 观察颈部骨骼结构,包括颈椎、胸椎、锁骨、肩胛骨等。
2. 观察颈部肌肉,包括颈浅肌、颈深肌、胸锁乳突肌等。
3. 观察颈部血管,包括颈动脉、颈静脉、颈内静脉等。
4. 观察颈部神经,包括颈神经根、颈丛神经、迷走神经等。
5. 分析颈部解剖结构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价值。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颈部骨骼(1)颈椎:颈椎共有7块,呈轻微前凸的生理弯曲。
观察颈椎的椎体、椎弓、横突、棘突等结构。
(2)胸椎:胸椎与颈椎相邻,共有12块,呈轻微后凸的生理弯曲。
观察胸椎的椎体、椎弓、横突、棘突等结构。
(3)锁骨:锁骨位于颈部与胸部交界处,呈“S”形。
观察锁骨的形态、长度、粗细等。
(4)肩胛骨:肩胛骨位于背部,呈三角形。
观察肩胛骨的肩峰、肩胛冈、肩胛下角等结构。
2. 颈部肌肉(1)颈浅肌:包括颈阔肌、颈前肌、颈后肌等。
观察颈阔肌的起止点、形态、厚度等。
(2)颈深肌:包括颈深肌群、胸锁乳突肌等。
观察胸锁乳突肌的起止点、形态、厚度等。
3. 颈部血管(1)颈动脉:颈动脉位于颈部,负责供应头部和上肢的血液。
观察颈动脉的起始点、走形、分支等。
(2)颈静脉:颈静脉位于颈部,负责收集头部和上肢的血液。
观察颈内静脉的起始点、走形、分支等。
4. 颈部神经(1)颈神经根:颈神经根由颈神经的前根和后根组成,负责传递神经信号。
观察颈神经根的起始点、走形、分支等。
(2)颈丛神经:颈丛神经由颈神经根组成,负责支配颈部肌肉和皮肤。
观察颈丛神经的起始点、走形、分支等。
(3)迷走神经:迷走神经是第10对脑神经,负责调节内脏功能。
观察迷走神经的起始点、走形、分支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局部解剖学》颈部解剖实验报告
一、一般项目
1.实验名称:颈部解剖操作
2.实验者: C班6组
吴志军()
沙喜()
高志玲()
丁晓燕()
指导老师:于波
3.实验地点和时间:解剖楼105室 2015年10月31日
)
二、实验目标
1.观察颈部浅层肌肉及血管位置及走形
2.观察颈部浅神经位置与走形
3.观察颈筋膜位置及其内部结构
4.观察颈部各区的境界及其内部结构
三、实验准备
实验室提供解剖器械,如:解剖刀、镊子、血管钳等。
四、实验步骤
1.尸体仰卧,肩部垫一木枕,使头部尽量后仰。
做以下切口:正中切口:
沿颈前正中线,自下颌骨下缘中点沿颈前正中线向下切至胸骨颈静脉
切迹中点;上横切口:自正中切口上端,沿下颌骨下缘向外侧切至乳
突;下横切口:自正中切口下端,沿锁骨向外侧切至肩峰。
剥皮并翻
向两侧;
2.;
3.沿锁骨将颈阔肌切断,向上剥离;
4.剥离浅层结构后,剖出封套筋膜;切断胸锁乳突肌在胸骨柄和锁骨上
的起点,向上翻开;
5.分离肩甲舌骨肌及胸骨舌骨肌,显露颈动脉鞘;
6.纵向切开颈动脉鞘,探查鞘内结构。
五、实验结果
1. 剥皮并翻向两侧,可见颈阔肌,该肌宽而菲薄,此肌起自胸大肌
筋膜、三角肌筋膜,越过锁骨斜向内上方,至于下颌下体下缘及
腮腺咬肌筋膜;
2. 在颈前正中线两侧浅筋膜内可见颈前静脉;
3. 在下颌角后下方,沿胸锁乳突肌表面寻找出颈外静脉。
发现该具
尸体左侧颈外静脉较右侧明显增宽。
4. 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处找出颈丛皮支:追踪出耳大神经,枕小
神经,锁骨上神经,颈横神经由于处理不慎,无法追踪。
5.剥离浅层结构后,可见封套筋膜;向上翻开胸锁乳突肌,可见肩甲舌骨肌、胸骨舌骨肌;修洁肩甲舌骨肌及胸骨舌骨肌后,显露
甲状腺假被膜,剥离此被膜即可显露甲状腺;切开深筋膜浅层后,
显露下颌下腺,寻出一枚大小约1cm的下颌下淋巴结;
·
6. 分离肩甲舌骨肌及胸骨舌骨肌后显露颈动脉鞘,在颈动脉鞘前壁
显露颈攀,追踪其分支,寻出舌下神经,副神经颈支;
7. 纵向切开颈动脉鞘,可见颈动脉位于内侧,静脉位于外侧,迷走
神经位于两者之间的后方;颈总动脉分叉处后方探查颈动脉小球;
颈内动脉起始部探查颈动脉窦;将颈内静脉和颈总动脉分别向两
侧拉开,在两者深面寻找迷走神经干,在喉旁寻找喉上神经,喉
返神经,交感神经干。
追踪出星状神经节。
六、讨论
此次由于解剖需注意的是由于颈部皮肤较薄,切口要浅,以免损伤颈阔肌。
解剖难点:1)颈攀:颈攀位于颈动脉鞘浅层;由第1-3颈神经前支的分支构成。
其中第1颈神经前支的部分纤维随舌下神经走形,在颈动脉三角内离开舌下神经,称颈攀上根;第2,第3颈神经前支的纤维经过颈丛联合发出降支,称颈攀下根。
上下两根在颈动脉鞘浅面合成颈攀。
2)颈动脉小球:是一个扁椭圆形小体,借结缔组织连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后方,为化学感受器,有调节呼吸的作用。
此次解剖中两侧均能显露出该结构。
3)星状神经节:是由第6,7颈部神经节构成的颈部节和第1胸神经节融合而成,有时还包括了第2胸神经节和颈中神经节,其节后纤维广泛分布C3-T12节段的皮肤区域,在功能上属于交感神经节。
七、小结
通过这次的颈部的解剖、观察和辨认,我们对颈部的境界及其内部结构有了更系统的认识。
进一步熟悉和掌握了颈部的层次结构和各脏器之间的毗
邻关系。
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实践,我们在实地解剖过程中,我们要认真细致的进行解剖,细心观察和辨认各层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