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情况--按用地类型和地区分列

合集下载

建设用地供应与监管--自己学习

建设用地供应与监管--自己学习

建设用地供应与监管1、建设用地供应是指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国家法律法规与政策,将土地提供给建设用地单位使用的过程。

供地行为主要涉及是否供地、供地方式、供地数量、供地位置、供地条件等。

2、建设用地与农用地的区别:农用地主要是依赖于土地的肥力直接从耕作层中生产农作物,具有生态利用性;建设用地利用基本上是以非生态附着物的形式。

3、建设用地的主要类型:(1)按照利用方式的不同: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其他建设用地。

(2)按照用途不同:非农业建设用地和农业建设用地。

(3)按照土地所有权的不同:分为国有建设用地和集体所有建设用地。

(4)按照附着物的性质不同:建筑物用地和构筑物用地。

(5)按照用地规模大小不同:大型、中型、小型项目建设用地。

(6)按照使用期限:分为永久性建设用地和临时性建设用地(7)按照用地状况:新增建设用地和存量建设用地。

4、土地储备的主体是土地储备机构。

土地储备机构经市、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隶属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事业单位。

5、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运作主要包括:土地储备计划、土地收购、土地储备、土地开发与利用、土地供应。

(1)土地储备计划:我国土地储备实施计划管理。

年度土地储备计划包括:年度储备土地规模、年度储备土地前期开发规模、年度储备土地供应规模、年度储备土地临时利用计划、计划年度末储备土地规模(2)土地收购的程序:申请收购、权属核查、征询意见、费用测算、方案报批、收购补偿、权属变更、交付土地。

(3)土地储备:下列土地可以纳入土地储备范围:①依法收回的国有土地;②收购的土地;③行使优先购买权取得的土地;④已办理农用地专用、土地征收批准手续的土地;⑤其他依法取得的土地。

不同类型土地的储备程序:①市、县人民政府或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依法无偿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土地,由土地登记机关办理注销土地登记手续后纳入土地储备;②因实施城市规划进行旧城区改建需要调整使用土地的,应由国土资源部门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依法对土地使用权人给予补偿后,收回土地使用权;对政府有偿收回的土地,由土地登记机关办理注销土地登记手续后纳入土地储备;③根据土地储备计划收购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土地储备机构应与土地使用权人签订土地使用权收购合同。

中国2016年城市人口和建设用地统计(按城市分列)(一)

中国2016年城市人口和建设用地统计(按城市分列)(一)

74 22.7 233 48.3 67.4 62.1 43.2 65 45 38.8 54.8 50 91 25.1 32.1 33.1 47.8 41.8 982.3 131.6 223.7 51.2 138.7 84.3 7.4 32.1 30.4 17.2 33.6 42.6 8.1 6.6 52.1 31.7 32.2 32.2 4.8 3.2 18.7 3066.4 580.6 68.1 380.7 93.6
84.8 149.8 107.9 140.5 92.5 78 60.5 56.7 94.3 51.4 52.6 96.9 69.8 69.8 76.4 87 44.4 84.5 54.1 23.1 57.9 65.5 57.4 63.4 70.1 54.1 1961.3 427.9 135.5 93.5 181.9
长治 潞城 晋城 高平 朔州 晋中 介休 运城 永济 河津 忻州 原平 临汾 侯马 霍州 吕梁 孝义 汾阳 内蒙古 呼和浩特 包头 乌海 赤峰 通辽 霍林郭勒 鄂尔多斯 呼伦贝尔 满洲里 牙克石 扎兰屯 额尔古纳 根河 巴彦淖尔 乌兰察布 丰镇 乌兰浩特 阿尔山 二连浩特 锡源自浩特 辽宁 沈阳 新民 大连 瓦房店
334 630 2164 946 4107 1311 744 640 1221 593 1982 2571 1316 220 765 1339 946 1175 147096 2054 2965 1754 7076 3212 585 2884 1519 732 27590 16800 28000 19659 2354 420 2704 772 7409 4015 14592 68582 4928 3318 5463 3794
52761.3 1463.79 961.65 1944.93 265.55 14.83 13.69 223 25.61 41.75 131.43 171.4 34.5 93.54 15.73 16.7 180.18 33.61 12.8 20.58 16.47 100.44 66.77 73.16 20.03 47.24 35.9 19.52 67.76 17.51 19.11 75.37 19.93 28.02 42.8 1129.04 360 16.85 125.2 44.8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2014年度试行)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2014年度试行)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2014年度试行)国土资源部二〇一四年四月目次前言 (I)引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总则 (1)5 工作准备 (3)6 开发区土地利用状况调查 (3)7 开发区评价类型划分 (5)8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 (5)9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测算 (8)10 成果编制 (10)11 成果验收与公示 (11)12 成果应用与更新 (12)附录 A (规范性附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流程 (13)附录 B (规范性附录)开发区土地利用状况分类及定义 (14)附录 C (规范性附录)开发区土地利用状况调查程序与数据处理 (19)附录 D (规范性附录)工业主导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及定义 (21)附录 E (规范性附录)产城融合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及定义 (23)附录 F (规范性附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工作用表 (25)附录G (规范性附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测算工作用表 (36)附录H (规范性附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权重区间 (39)附录I (规范性附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成果报告编制要求 (40)前言本规程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附录I均为规范性的附录。

本规程由国土资源部提出并归口。

本规程由国土资源部解释。

本规程起草单位: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略)本规程其他起草人员:(略)引言为规范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促进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高开发区土地管理水平,为开发区扩区升级和区位调整审核、实施动态监管、建立相关评价考核制度提供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程。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1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技术方法、成果要求等。

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18:2017年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情况统计(按用地类型和省市分列)(九)

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18:2017年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情况统计(按用地类型和省市分列)(九)

摘编自《Βιβλιοθήκη 中国2017年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情况统计(按用地类型和省市分列)(九)
地合计 普通商品住房 中低价位.中小套型 47.12 35.04 4.7
75.48
0.22 1356.78 448.96
524.09 8.03 47.38 50.75 215.33 8.94 53.31 88.86
4.13
单位:公顷
地区/类型 广安市 达州市 雅安市 巴中市 资阳市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甘孜藏族自治州 凉山彝族自治州
贵州省 贵阳市 六盘水市 遵义市 安顺市 铜仁市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毕节市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云南省 昆明市 曲靖市 玉溪市 保山市 昭通市 丽江市 普洱市 临沧市 楚雄彝族自治州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大理白族自治州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迪庆藏族自治州
住宅用地合计 普通商品住房
256.78 128.80 71.54 149.27 155.93 0.1 7.53 117.46 2917.78 647.64 64.38 601.04 75.83 241.77 193.8 382.22 212.62 498.48 1763.13 479.2 66.89 83.74 154.68 38.09 85.57 68.77 62.35 103.94 89.58 150.9 136.24 133.54 94.8 10.18 4.67
2.85 11.91
1.89
6.04 21.01
0.33
高档住宅 0.91
0.33 9.16 8.40
0.76
499.33 147.92 234.89 360.47 1249.87 484.18 670.9 328.70 7448.97 895.92 204.76 1363.58 414.95 944.65 864.37 923.98 973.5 863.26 9691.24 1217.82 640.09 330.46 1001.52 1238.02 415.5 754.98 72.03 761.39 595.70 960.36 624.76 797.58 275.98 1.39 3.66

北京市城乡规划用地分类标准

北京市城乡规划用地分类标准

G2
防护绿地
G3
广场用地
G4
生态景观绿地
G41 景观游憩绿地
G42 生态保护绿地
G5
园林生产绿地
内容
集商业、金融、办公、服务、娱乐等内容为一体的设施用地
独立地段的电信、供水、燃气、供电、供热等公用设施营业网点以及 旅游信息服务、业余学校、民营培训机构、私人诊所、殡葬、动物医 院、汽车维修站等其他服务设施用地 专门用于军事目的的设施用地,不包括部队家属生活区和军民共用设 施等用地 外国驻华使馆、领事馆、国际机构及其生活设施等用地 监狱、拘留所、劳改场所和安全保卫设施等用地,不包括公安局和公 安分局用地 以居住功能为主导,兼容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商业服务业设施的混 合用地 以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商业服务功能为主导,兼容居住建筑的混合 用地
和非建设用地。 2.0.2 保护区 Historic Preservation Overlay Zone
被划为历史遗产保护的特定区域。 2.0.3 村庄建设用地 Development Land for Collective Owned
本标准中村庄建设用地是指村集体建设用地,包括村庄居住用地、村庄公共设施用地、 村庄产业用地、村庄基础设施用地和村庄其他建设用地。
中等专业学校用 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学校等用地,不包括附属于普通中学
A32

内的职业高中用地
A33 基础教育用地
中学、小学、托幼、中小学合校用地
A34 特殊教育用地 A35 科研用地
A4
体育用地
A41 体育场馆用地
A42 体育训练用地
A5
医疗卫生用地
聋、哑、盲人学校及工读学校等用地 科研事业单位用地 体育场馆和体育训练基地等用地,不包括学校等机构专用的体育设施 用地 室内外体育运动用地,包括体育场馆、游泳场馆、各类球场及其附属 的业余体校等用地 为体育运动专设的训练基地用地 医疗、保健、卫生、防疫、康复和急救设施等用地

甘肃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 《甘肃省国有建设用地供应管理规定》的通知-甘资规发〔2020〕6号

甘肃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 《甘肃省国有建设用地供应管理规定》的通知-甘资规发〔2020〕6号

甘肃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甘肃省国有建设用地供应管理规定》的通知正文:---------------------------------------------------------------------------------------------------------------------------------------------------- 甘肃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甘肃省国有建设用地供应管理规定》的通知各市州、兰州新区自然资源局:《甘肃省国有建设用地供应管理规定》已经厅务会议审定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各地要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的原则,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积极有效保障“两新一重”、十大生态产业等各类重点项目建设用地,促进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甘肃省自然资源厅2020年10月14日甘肃省国有建设用地供应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国有建设用地供应管理,切实维护土地市场秩序,根据现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国有建设用地供应主要包括划拨和有偿使用方式。

有偿使用方式包括出让、租赁、作价出资(入股)等。

出让方式包括招标、拍卖、挂牌(以下简称“招拍挂”)和协议方式。

第三条供应土地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土地权利清晰。

(二)安置补偿落实到位。

(三)没有法律经济纠纷。

(四)符合相关规划要求,地块位置、使用性质、容积率等规划条件明确; 未确定规划条件的地块,不得供应。

(五)具备动工开发所必需的其他基本条件。

第四条按照国家供地政策、产业政策和有关规定,根据土地用途,合理确定供应方式。

第二章划拨用地第五条对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国家机关、军事、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划拨的其他用地等,以划拨方式提供土地使用权。

第六条建设项目需申请划拨使用国有建设用地的,建设单位向所在地的市县自然资源部门提出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申请。

国土资源综合统计报表制度(完整版)

国土资源综合统计报表制度(完整版)

国土资源综合统计报表制度国土资源综合统计报表制度用地审批情况(一)表号:国土资月统01表制表机关:国土资源部审核:制表:报出时间:年月日国土资月统01表用地审批情况(一)统计范围是报告期内84个重点城市中心城区发生的依法审批的建设用地情况(供地审批不包括在内)。

国务院数据来源于耕地保护司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资料,省级政府数据来源于地方上报建设用地审批情况备案。

报送单位部耕地保护司。

批准建设用地合计是指省级以上政府(包括省级人民政府授权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依法批准的建设用地面积(包括农用地转用面积、未利用地面积、原有国有建设用地和原有集体建设用地面积)。

国务院批准是指依法经国土资源部审查,报国务院批准的建设用地面积。

省级政府批准是指依法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审查,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的建设用地面积,省级人民政府授权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批准的用地面积亦统计在内。

新增建设用地包括农用地转用和未利用地面积。

农用地转用是指批准用地面积中的农用地面积。

耕地是指批准用地面积中的耕地面积。

未利用地是指批准用地面积中的未利用地面积。

原有集体建设用地是指在批准建设用地中,通过土地征收转为国有建设用地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

用地审批情况(二)表号:国土资月统01表附表制表机关:国土资源部填报单位:200 年计量单位:公顷国土资月统01表附表用地审批情况(二)城镇村建设用地是指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范围以内,为实施该规划,由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包括省级人民政府授权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依法批准的建设用地。

包括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公共建筑用地、公共设施用地、住宅用地、特殊用地。

商服用地是指商业、金融业、餐饮旅馆业及其它经营性服务业建筑及相应附属设施用地。

工矿仓储用地是指工业、采矿、仓储用地。

其他(城镇村建设用地)是指公用设施、公共建筑和特殊用地。

其中:公用设施用地是指为居民生活和二、三产业服务的公用设施及瞻仰、游憩用地。

自然资源部关于探索推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

自然资源部关于探索推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

自然资源部关于探索推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自然资源部•【公布日期】2024.07.31•【文号】自然资发〔2024〕146号•【施行日期】2024.07.3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资源综合规定正文自然资源部关于探索推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自然资发〔2024〕14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然资源局:为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资源节约工作的意见》,统筹推进城市地下空间合理开发利用,充分挖掘地下空间资源潜力,提高土地要素配置的精准性和利用效率,使优势地区有更大发展空间,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现就进一步探索推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推进城市地下空间合理开发利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促进城市地下空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为目标,细化土地管理政策单元,强化规划引领、优化供应体系、加强产权保护、改进监测监管,建立健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政策体系,探索推进城市地下空间有序开发利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空间支撑和要素保障。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要遵循以下原则:因地制宜、有序开发。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要与城市发展阶段、功能定位、空间布局相适应,充分考虑地质、水文等自然环境条件和环境保护、文物保护、防洪排涝抗震等要求,尽可能降低自然灾害风险,明确可开发利用和限制、禁止开发利用区域,合理确定开发利用时序。

统筹规划、分类指导。

地下空间要与地表、地上空间统筹规划,协调人防、交通、防洪排涝等相关规划,处理好相邻关系,在充分考虑安全的前提下,明确准入要求,实行分类指导。

根据需要,依法设立地下空间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役权等,加强规划实施全过程监管。

公共优先、复合利用。

坚持把公共利益放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首位,加强城市地下空间安全韧性建设要求,服务民生、平急两用、平战结合,实行竖向分层立体综合开发和横向空间连通开发,坚持安全环保,推进复合利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12 5.39 379.86 288.34 7928 462.71 305.91
334.06 19.23 115.17 173.25 160.67 121.75 339.57
3.51 0.99 0.03 1.38
5735.72 772.91 3430.48 2969.51 1030.60 2005.11 2500.79
1755.93 113.63 447.02 431.83 194.20 53 133.46 1810.58 1342.14 506.06 1666.59 2750.22
①②③④⑤2009年开始采用新的土地分类 ①②③④⑤These indicators are using the new land use type after 2009.
467.31 651.96 952.42
19.91 18.17 7.79 22.47 1.22
0.46 35.22 54.91 132.79 47.06
0.02 172.62
211.94 154.68
2355.41 731.88 922.19 1359.49 268.01 1127.50 1056.80
2239.51 18135.89 1945.48 20258.82 2623.58 17004.19 1761.48 45613.76 2522.37 48795.49 2746.86 110887.88 2.31 102.93 163.54 8835.44 75.12 2795.33 78.63 1921.04 57.31 5058.93 152.61 11927.49 94.22 1702.19 60.83 4605.36 10.31 816.80 124.85 2737.88 55.91 4712.57 172.35 3750.79 82.46 5560.08 179.83 5541.20 141.92 4249.24 73.47 2960.41 99.86 2291.59 133.69 10749.02 19.73 1908.00 126.34 6039.85 24.58 457.24 7.03 3770.32 89.96 8186.02 52.62 2459.97
1394.29 3380.87 6121.69 2.88 211.71 219.42 533.86 184.83 111.73 93.59 123.62 3.28 584.29 42.89 424.39 43.30 383.48 145.59 197.08 118.76 372.34 49.45 232.39 17.46 108.50 315.71 337.44
after 2009.
其他用地Other Types
公共管理与公共 服务用地 Land for Public Management and Public Services
水域及水利 设施用地 特殊用地 交通运输 其他土地⑤ Land for Land for 用地③ Land for Water Special Land for Other Conservanc Uses Transport Uses y Facilities
云南 西藏 陕西 廿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Yunnan "Tibet Shaanxi Gansu Qinghai Ningxia Xinjiang
13834.50 1121.91 8540.50 9563.15 3142.93 6929.48 8492.12
2390.82 101.92 2852.42 4819.67 1412.07 2742.16 2466.15
Type and by Region
住宅用坶地 and for Resid—ential Uses 普通商品住房 Ordinary Commercial House 中低价位、 中小套型 Medium- 经济适用住 房 and Low廉租住房 高档住宅 Economical price, Cheap Rent High-grade ly MediumHouse Residence Affordable and SmallHouse sized Ordinary Commercial Houses 47975.55 59630.44 46362.43 69089.89 97887.90 103696.32 821.02 1337.91 5077.28 1652.65 4588.97 11129.31 2574.59 3868.06 888.43 10063.92 6076.82 3576.48 2623.07 2648.77 10510.30 5057.02 3458.45 3895.75 3928.19 1971.37 756.96 2218.69 3824.64 1796.77 5278.69 5084.85 5107.35 10343.01 13292.14 16238.19 93.90 485.38 487.27 406.05 564.01 1018.01 245.73 1056.33 249.18 1844.87 436.98 1363.84 88.46 521.02 1034.75 845.37 404.24 581.31 146.68 314.19 85.73 1012.75 1121.04 290.51 23.93 68.33 6.62 720.99 711.63 396.69 0.02 3.83 8.10 42.48 54892.41 62324.60 52704.51 111043.23 124406.10 232887.54 487.73 11214.31 4656.95 12755.22 8228.28 35071.17 5771.30 8658.03 1463.55 6494.11 9529.75 6291.85 7718.20 11899.69 8692.37 6648.73 4963.42 19013.30 4573.65 10910.85 882.10 10272.14 13731.67 4514.07
4934.41 6872.11 6503.50 19436.83 19490.72 39026.22 86.68 89.01 7993.09 431.46 13732.68 169.80 677.97 95.07 297.04 403.36 126.65 274.78 625.10 161.65 686.20 595.52 4504.50 394.25 2373.56 1.13 903.96 1363.70 903.91
306805.89 341973.95 234184.68 361648.75 432561.42 593284.57 2877.60 18058.65 20577.52 20551.62 26505.55 64938.78 14245.04 21015.53 4238.85 41755.38 27309.38 22398.15 19082.79 25883.33 43812.60 23024.27 21006.98 29786.40 16277.74 18215.96 2635.25 17833.58 28727.27 10901.75
12960.30 20749.97 32348.92 48.23 164.30 976.00 274.89 2252.15 3269.20 546.21 785.97 352.48 3452.34 3009.61 1253.90 1059.06 445.34 4968.20 1721.45 1101.08 361.56 779.09 490.24 301.06 506.55 739.63 1498.99
75.95 41.03 73.53 15.42 102.19 359.27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北京 Beijing 天津 Tianjin 河北 Hebei 山西 Shanxi 内蒙古 Inner Mongolia 辽宁 Liaoning 吉林 Jilin 黑龙江 Heilongjiang 上海 Shanghai 江苏 Jiangsu 浙江 Zhejiang 安徽 Anhui 福建 Fujian 江西 Jiangxi 山东 Shandong 河南 Henan 湖北 Hubei 湖南 Hunan 广东 Guangdong 广西 Guangxi 海南 Hainan 重庆 Chongqing 四川 SichuaIn 贵州 Guizhou
54.74
0.30 53.99 45.01 0.00 63.14 7.18 35.03 40.20 31.19 5.34 0.24
3595.34 108.84 1314.55 880.53 264.73 1082.13 2104.74
263.18 108.84 392.66 357.65 51.69 151.09 666.29
65153.68 80174.84 62030.09 81548.17 115272.54 126452.89 917.80 2035.02 5787.80 2592.56 5345.90 12301.54 2913.91 5048.01 1140.89 12547.82 6556.69 5364.70 2755.13 3607.26 11735.65 6099.47 4044.60 4856.59 4159.34 2517.95 900.35 3371.13 5266.73 2424.96
32124.51 57751.08 26532.02 27570.86 38905.15 42629.68 459.39 677.55 1677.20 949.35 2706.54 3869.55 865.11 1465.61 277.21 4576.03 1857.36 1885.07 1359.14 1341.07 4154.67 1529.77 1706.97 1605.30 1463.83 692.13 414.80 541.12 1569.67 752.03
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情况——按用地类型和地区分列 State-owned Land for Construction Use Supplied by Land-use Type and by Region 单位:公顷 Unit:hecta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