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染料染色(1)

合集下载

活性染料生态染色技术进展(一)

活性染料生态染色技术进展(一)

() 8 活性Leabharlann 料交联和聚合染色; () 9 活性 染 料 非 水 介 质 染 色 ;
染料 , 发展很快 , 且应用范围还扩大到蛋 白质纤维和合成纤维。
有关 活性染料染色 的理论 和工艺 , 在笔者 著 的《 活性染 料
( O 活性染料高效水洗 、 1) 固色处理和水循环利用染色; ( 1 其它染色新技术 。 1) 上述染 色新技术主要是提高加工生态性 , 特别是节能减排
r h i tt e a d c n r l d d e n e h o o y i tf s i n o to l y i g t c n lg . g r m e Ke r s y i g;r a t e d e y wo d :d e n e c i y s;e o o y;d v l p e t v cl g e eo m n
色存 在染料利用率低 , 污水排放量大 , 深色品种色牢度差等生态 问题 , 目前 国内外研究 的重点包 括活性染料
新品种开发 、 应用性能和工艺 、 染料 的商品化技术 , 以及 染色新技 术等。文 中详细介绍 了活性染 料和分散染 料一浴法染色 , 高固色 、 高提升和高牢度染色 , 以及“ 一次准” 和受控染色的技术进展 。
染色》 一书中已作全面介绍… 。近年来有关 活性染料的综述文
章也发表不少 _ , 仅涉及 活性染 料本 身 的发展 , 2 不 J 还包括 活 性染料的应用性能 和工艺 , 重点在 提高其 应用 性能 和生态性 。 许多新染料品种 的开发 , 特别 是双 活性基 活性染 料。此外 , 活 性染料的商 品化技术 也进展迅 速 , 通过科 学地 拼混 、 应用膜 处 理技术和添加各种助剂等 , 开发了许多性能 优 良的染料品种。 在开发和改进活性染料 的同时 , 对活 性染料染 色技 术也进 行了广泛研究 , 括对纤维 进行改 性 , 包 开发新 的染 色助剂 和研 究新的染色工艺等 , 出现 了许多高效 、 生态和清洁的染 色工艺 。 活性染料染色也存 在一些 问题 , 特别 是利用 率 较低 、 污水

活性染料染色实验报告

活性染料染色实验报告

活性染料染色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活性染料染色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活性染料的性质和染色特点。

2.学习活性染料染色的实验方法。

3.观察和分析活性染料在不同条件下的染色效果。

二、实验仪器和试剂1.实验仪器:显微镜、恒温槽等。

2.试剂:活性染料、棉布、水、乙醇等。

三、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将棉布切成相同大小的样品,并用水洗净晾干。

2.制备活性染料溶液:按照一定比例将活性染料加入适量的水中,并充分溶解。

3.染色过程:(1)实验组:将棉布样品浸泡在准备好的活性染料溶液中,温度为50摄氏度,时间为30分钟。

(2)对照组:将一块棉布样品浸泡在清水中,温度和时间与实验组相同。

4.洗涤:(1)实验组:将染色后的棉布样品用温水冲洗,直至水不再有染料溢出。

(2)对照组:将清水浸泡的棉布样品用温水冲洗,直至水不再有染料溢出。

5.观察和比较:将染色后的棉布样品和对照棉布样品取出,观察比较染色效果。

四、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和比较,得出以下结论:1.活性染料染色后,棉布的颜色明显变化,比对照组更加饱和。

2.活性染料染色后,棉布的染色效果均匀,没有出现斑块现象。

3.与对照组相比,活性染料染色后的棉布在洗涤过程中染料流失较少,颜色保持较稳定。

五、结果分析活性染料具有较好的亲染性和亲水性,可以更好地与棉纤维结合,因此染色效果更加饱和均匀。

同时,活性染料在洗涤过程中的染料流失较少,说明其有较好的牢固性,不易褪色。

活性染料的这些优点使其成为一种常用的染料类型。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对活性染料染色的特点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活性染料染色效果饱和、均匀,并具有较好的牢固性。

实验中的操作过程需要细心和耐心,尤其是在染色后的洗涤过程中要注意染料流失情况。

实验结果的差异可能与染色浓度、温度和时间等因素有关。

七、改进建议为了进一步提高染色效果和染料的牢固性,可以尝试调整染色溶液的浓度、温度和时间等因素,以寻找最佳的染色条件。

此外,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类型的活性染料,比较它们的染色效果差异,寻找适用性更广的染料。

常用染料染色方法

常用染料染色方法

常用染料染色方法
一、活性染料染色
活性染料染色是指在未经电化学处理的基础上,通过化学(酸/碱)反
应与待染物质结合形成染色分子,从而使染料进入物质内部染色的方法。

活性染料染色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水溶性染料染色,另一种是溶剂染料
染色。

1、水溶性染料染色
水溶性染料染色是指在水性溶液中直接溶解染料分子,然后将染料分
子和待染物质中的官能团结合,从而达到染色的目的。

水溶性染料染色常
被用于纤维或有机物的染色,例如可以用苯胺类、偶氮类及芴胺类染料来
染色纤维,也可以用芴胺类染料染色树脂。

2、溶剂染料染色
溶剂染料染色是指在溶剂中溶解染料分子,然后将染料分子和待染物
质中的官能团结合,并将其固定在物质表面,以达到染色的效果。

溶剂染
料染色常用来染色金属、玻璃、塑料等,如芴胺类染料可用于镀锌、镀铝,苯胺类染料用于染色橡胶,芴胺类染料用于染色塑料。

二、电化学染料染色
电化学染料染色是指在物质表面先进行电化学处理,然后将染料分子
和待染物质中的官能团结合,并将其固定在物质表面,以达到染色的效果。

活性染料(1)

活性染料(1)

引入活性染料是一类很重要的染料,望大家认真听讲一、新课活性染料,又称反应性染料。

为在染色时与纤维起化学反应的一类染料。

这类染料分子中含有能与纤维发生化学反应的基团,染色时染料与纤维反应,二者之间形成共价键,成为整体,使耐洗和耐摩擦牢度提高。

活性染料是一类新型染料。

1956年英国首先生产了 Procion牌号的活性染料。

活性染料分子包括母体染料和活性基两个主要组成部分,能与纤维反应的基团称为活性基。

活性染料(reaction dye)也叫反应性染料。

分子中含有化学性活泼的基团,能在水溶液中与棉、毛等纤维反应形成共键的染料。

具有较高的耐洗坚牢度编辑本段分类按活性基的不同,活性染料主要可分两类。

公式对称三氮苯型其通式为:式中D为母体染料。

在这类活性染料中,活性基氯原子的化学性质较活泼。

染色时,氯原子在碱性介质中被纤维素纤维取代,成为离去基团离去。

染料与纤维素纤维间的反应属于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见取代反应)。

乙烯砜型这类活性染料中所含活性基为乙烯砜基(D-SO2CH=CH2)或β-羟乙砜基的硫酸酯。

染色时,β-羟乙砜基硫酸酯在碱性介质中经消除反应生成乙烯砜基,然后与纤维素纤维化合,经亲核加成反应,形成共价键。

上述两类活性染料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大的主要活性染料。

为了提高活性染料的固色率,近年来在染料分子中引入两个活性基团,称双活性染料。

活性染料除纤维素纤维用的品种外,还发展了蛋白质纤维(例如丝、毛等纤维)用的品种。

活性染料活性染料的染色方法;活性染料染棉,最常采用的染色方法:浸染法,另外还有轧染料。

浸染法:浸染法又可分一浴一步法,一浴两步法,两浴法三种染色方法。

A:一浴一步法:是在碱性浴中进行染色,即在染色的同时进行固色,这种方法工艺简单,染色时间短,操作方便,但由于吸附和固色同时进行,固色后染料不能再进行扩散,因此匀染和透染性差。

同进在碱性条件下染色,染浴的染料稳定性,水解的比较多。

B:一浴二步法:先在中性浴中染色,当染料上染接近平衡时,在染浴中加入碱剂,调整PH值至固色规定PH值,(一般为11)这时染料与纤维达到共价结合,达到固色目的。

活性染料染色实验报告

活性染料染色实验报告

活性染料染色实验报告活性染料染色实验报告引言:活性染料是一类具有良好亲和力和活性的染料,广泛应用于纺织、印染等行业。

本实验旨在探究活性染料在不同条件下的染色效果,并分析其染色机理。

实验材料和方法:材料:活性染料溶液、棉织物样品、染色槽、盐酸、氢氧化钠、酒精、蒸馏水等。

方法:1. 准备染色槽:将染色槽清洗干净,并加入足够的蒸馏水。

2. 准备染料溶液:将活性染料溶解在适量的蒸馏水中,并搅拌均匀。

3. 染色操作:将棉织物样品浸泡在染料溶液中,保持一定时间。

4. 染色后处理:将染色后的样品用盐酸溶液进行酸洗,然后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碱洗,最后用酒精进行漂洗。

5. 染色效果评价:观察染色后的样品颜色的亮度、饱和度和均匀度。

实验结果与讨论:在本实验中,我们选取了不同浓度的活性染料溶液对棉织物进行染色。

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染料溶液浓度的增加,染色效果逐渐增强,颜色更加鲜艳。

这是因为活性染料具有较高的亲和力,浓度越高,染料与织物的接触面积越大,染色效果也越好。

在染色后处理过程中,酸洗和碱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酸洗可以去除染色过程中产生的杂质和未结合的染料,使染色结果更加纯净。

碱洗则可以中和酸洗过程中残留的酸性物质,恢复织物的中性环境,避免对织物产生损害。

此外,漂洗过程也是染色实验中不可忽视的一步。

漂洗可以去除酸洗和碱洗过程中的残留物,保证染色后的织物干净无杂质。

酒精漂洗是常用的漂洗方法之一,因为酒精具有良好的溶剂性能,可以有效去除水溶性的杂质。

通过染色效果评价,我们可以看出,活性染料染色后的棉织物颜色亮度高、饱和度好、均匀度较高。

这是由于活性染料分子具有较好的渗透性和亲和力,能够均匀地分布在织物纤维上,使染色效果更加均匀。

结论:本实验通过对活性染料的染色实验,探究了不同条件下的染色效果,并分析了染色机理。

实验结果表明,活性染料在适当的浓度下,能够实现对棉织物的均匀染色,染色效果鲜艳、亮度高、饱和度好。

同时,染色后处理过程中的酸洗、碱洗和漂洗对染色结果的纯净度和均匀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活性染料染色实验报告

活性染料染色实验报告

活性染料染色实验报告
内容详细
摘要
本实验是利用活性染料染色技术鉴定和分析样品的成分,精确的测定其组成及结构的。

活性染料染色具有分辨率高、染色反应速度快、表观形态细微差异明显、外观逼真、容易鉴定等特点,因此应用于生物医药领域的分子生物学方面比较广泛。

本报告主要介绍了活性染料染色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总结了活性染料染色实验的优缺点,最后得出了实验结果。

关键词:活性染料、染色、实验
1引言
活性染料染色技术是目前许多生物学实验常用的技术,它可以用来分析物质结构,确定物质成分,并精确测定其组成及结构。

与其他光学鉴定方法相比,活性染料染色技术具有分辨率高、染色反应速度快、表观形态细微差异明显、外观逼真、容易鉴定等优点,因此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分子生物学方面比较广泛。

2实验目的
1)熟悉活性染料染色技术的原理;
2)掌握活性染料染色实验的操作流程;
3)熟练掌握原液准备及染色操作;
4)掌握活性染料染色的优缺点;
3实验原理。

第五章活性染料染色

第五章活性染料染色
X
或 D NH CO C CH2
X
国产PW型、国外Lanasol染料
特点:
(1)水解速率低,染色牢度好。
(2)反应性强
活性基由C=C双键和卤素 两个活性基组成
(3)主要用于羊毛、蚕丝的染色。
三、活性染料的母体类型
要求:
色泽鲜艳、牢度优良、扩散性好,亲和力低
染料母体分子不能太大
通常有:偶氮类,蒽醌类,金属可络合类和酞菁类
(2)温度的影响:
温度升高,反应性增加,直接性降低,固色率降低。
图5-3 温度与直接性和反应性的关系 1-直接性 2-反应性
温度升高
V反应 增加 ;但V水解 增加更快
平衡上染百分率
染料直接性下降
固色率
反应性高的,温度低些;反应性低的,温度高些
(3)染色时间
上染时间 +
延 长
利于匀染
固色时间
延 长
第四节 活性染料对纤维素纤维的染色
★ 染色方法
浸染 卷染 轧染 冷轧堆
★ 染色方法的选择
注意:以下选择不是绝 对的,只是质量要好些
根据织物的组织结构、紧密度及厚薄而定。
紧密、厚重织物
不宜用绳状浸染、而 用卷染、冷轧堆染色
高支高密的织物 稀薄及弹力织物
不能采用轧染,易产 生皱条、擦伤疵病。
采用浸染法
0.5~1.5 1:(10~12) 视染料类别而定,85~95
10~25,10~25,10~15 9~11
工艺要点:
(1)染料的溶解 X型染料 冷水调成薄浆
其它染料 40~50 ℃调浆
溶解宜用软水
加冷水或30~35℃ 温水至规定量。
K型用70~80 ℃ 热水
KN、M型用60~ 70 ℃热水

活性染料染色实验报告

活性染料染色实验报告

活性染料染色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理解和掌握活性染料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了解活性染料的染色机理;3.进行活性染料染色实验,学习染色过程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二、实验原理:活性染料,又称粘土染料,是一类含有活性基团的有机化合物。

活性基团能够与纤维素表面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形成牢固的结合。

因此,活性染料对纤维染色具有很高的亲和力和染色力。

三、实验仪器和材料:1.试剂:P染(一种活性染料)、细染浴液、酸洗剂、电导率仪;2.仪器:烘箱、计时器、显微镜、离心机。

四、实验步骤:1.取一个重量为5g的纺织品样品放入试管中;2.加入50mL浓度为4%的P染试剂;3.在沸腾维持1h的条件下,用磁力搅拌均匀;4.离心10分钟,取出纺织品样品;5.用纯水清洗样品,至洗涤液的pH=7;6.用酸洗剂清洗2次,以去除未与纤维固定的活性染料;7.最后,将样品用纯水清洗至洗涤液的pH=7五、实验结果:经过实验,观察到样品染色均匀,颜色显著,与原始纺织品相比较,染色纤维起到了染色作用。

六、结果分析:活性染料染色的基本过程是进入纤维内部并与纤维素发生共价键结合。

活性染料表面的活性基团能与纤维素的端基或支链基团反应,形成共价键,从而实现染色固定。

电导率测定显示,染色操作后溶液的电导率明显增加,表明染料中活性基团被纤维吸附,使电导率增加。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活性染料的染色原理和操作过程,并成功进行了活性染料染色实验。

活性染料能够与纤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牢固的结合,因此染色效果稳定且色彩鲜艳。

此外,我们还学习到了电导率测定在染色实验中的应用,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活性染料提供了参考。

1.段庆平.染色工艺学与技术[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付庆祥,冒丽娟.纺织科学实验指导[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棉织物的活性染料染色
一、实验目的
(1)自行选取染料及设计工艺,掌握活性染料对棉的染色过程,巩固所学的活性染料对棉纤维染色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会自己设计工艺处方和工艺条件,并进行染色试验。

(2)学会活性染料吸尽率和固色率的测定
二、实验原理
(1)染色原理:活性染料是一种含有能与纤维起反应形成共价键的活性基团的染料,常见的活性基团有二氯均三嗪型、乙烯砜型和一氯均三嗪型等三种,它们的反应能力各不相同,所以采用的工艺条件也不同,分别采用低温、中温和高温进行染色。

活性染料染色时通过纤维对染料的吸附、染料扩散进入纤维内部达到上染平衡,加入碱后,染料开始与纤维发生反应而固着,并重新达到一个平衡。

染后进行皂煮,除去并未与纤维固着的染料或水解染料,提高色泽的鲜艳度。

活性染料浸染的上染曲线
由于活性染料在水溶液中要发生水解,从而影响活性染料的利用率,为了改善上述情况,现在开发出双活性基团甚至三活性基团的活性染料,可以使活性染料的固色率达到80%以上。

双活性基染料常见的有:含两个相同的一氯均三嗪型如国内KE型活性染料;含一个一氯均三嗪、一个为乙烯砜型的染料如国内M型活性染料。

(2) 固色原理: 活性染料与棉纤维的反应在碱性条件下,纤维素能形成纤维素负离子,能和活性染料发生亲核取代、加成反应,进而形成染料--纤维共价键,二氯均三嗪型较活泼,只需在较低温度下即可反应,而一氯均三嗪型则需在温度较高、碱性较强条件下才能反应。

影响此反应的因素有很多。

染料与纤维与水的反应为平行反应,因为水也是亲核试剂,反应条件机理相同。

染料一经水解即失去与纤维的反应能力,固色率大为降低。

从反应动力学研究得到,固着反应比水解反应快40倍左右,染色时PH一般为10~11为宜,X型可用碱性较弱的小苏打,对K型,则采用Na2CO3、Na3po4,甚至NaOH。

染色温度具体根据不同染料性能而定。

促染用元明粉,加入要掌握一多二早,分批加入的原则。

浴比尽可能小些,以提高固色率。

水解染料的存在,对纤维有一定的亲和力,但不够大,它会染着于纤维上,皂煮时不能完全煮下来,有时还会污染到其它纤维,特别是KN型染料耐碱牢度不高,易造成污染现象。

水解染料的存在也是湿摩牢度较低的重要原因
( 3 ) 加盐促染原理:
三、给定实验材料、药品及仪器
材料:丝光漂白棉布(各2g、8块)
药品:活性艳蓝K--GR,无水硫酸钠、碳酸钠、净洗剂EL-C
仪器:HH-4型数显式恒温水浴锅、电子天平、烘箱、锥形瓶250mL、移液管10ml、5ml,滴管、小吸球等。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一)染色工艺的设计
活性艳蓝K—GR 1%(owf)
无水硫酸钠30g/l
纯碱15g/L
吸附温度50度
固色温度90度
浴比20;1
净洗剂EL-C 20;1
(二)工艺曲线
(三)水洗工艺
•水洗目的——除去未经固着的染料、盐及碱,使染色织物的pH接近中性。

•工艺流程:皂煮洗(加入净洗剂EL-C,90 ℃,10min )——皂洗——热水洗——冷水洗。

(四)操作步骤
1、称取织物小样2.0±0.1g;
2、选择活性染料活性艳蓝K—GR
3、准确称取染色工艺中的各种材料
4、准备4个锥形瓶,一个放40ml的标准染液(注:与染色的放入同样的盐和同样的碱用来做对比。

)一个40ml的染液准备染色,一个放40ml标准的皂液,一个放40ml准备洗的皂液(注:用来做对比)。

4个瓶放置在同一个水浴锅中
5.按照染色工艺曲线的步骤进行染色。

6 .测出该染液的最大吸收波长为602
7.吸色率的计算
(2)标准染液A的光密度计算:
将标准染液用250ml的容量瓶定容,再从中用滴定管取25ml染液滴定50ml的容量瓶、测光密度(注;在定容过程中要反复地把原锥形瓶中的残液到250ml的锥形瓶中)A=0.436*250/40*2=5.45
(2)残液的光密度计算:
将染色残液用250ml的容量瓶定容(注;在定容过程中要反复地把原锥形瓶中的残液到250ml的锥形瓶中)
B=0.454*250/40=2.8375
(3)吸色率计算
E=100-B/A*100=52.7
8.
(二)实验操作步骤
1、配制浓度为2g/L~5 g/L的染料母液;
2、称取必要助剂的量;
3、根据染料的浓度、浴比的大小来配制染液,投入小样,按工艺要求及染色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染色。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
本次实验和“实验五活性染料吸尽率和固色率的测定”实验,实验报告合并为一份,按论文格式书写,A4纸打印。

内容包括:
1、中文题目“棉织物的活性染料染色”(宋体,小四字体,居中)
2、中文作者:姓名×××,单位(学号、班级),同组者(宋体,小四字体,居中)
3、中文摘要:说明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宋体,五号字体,首行缩进两字符)
关键词:3-5个(宋体,五号字体,首行缩进两字符)
4、英文题目:Dyeing of cotton with active dyes(times new roman,五号,首行缩进两字
符)
5、英文摘要abstracts及关键词Key words(times new roman,五号,首行缩进两字符)
正文部分包括:
1、前言(说明本实验的意义及目的)(宋体,小四字体,顶格)
(宋体,五号字体,首行缩进两字符)
2、实验原理
2.1染色原理
2.2固色原理
2.3加盐促染原理
3、实验部分
3.1实验材料、染化药剂及仪器:
3.2实验内容及步骤
(1)染色处方
(2)染色工艺曲线
(3)操作步骤
操作注意事项:
4、结果与讨论
附上实验结果即染色小样,并对结果进行讨论分析5、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