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设计的基本要点有哪些

合集下载

注塑件模具设计应注意的几大要点

注塑件模具设计应注意的几大要点

注塑件模具设计应注意的几大要点模具工业是制造业中的一项基础产业,是技术成果转化的基础,同时本身又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领域,在欧美等工业发达国家被称为“点铁成金”的“磁力工业”。

美国工业界认为“模具工业是美国工业的基石”;德国则认为它是所有工业中的“关键工业”;日本模具协会也认为“模具是促进社会繁荣富裕的动力”,同时也是“整个工业发展的秘密”,是“进入富裕社会的原动力”。

一、开模方向和分型线每个注塑产品在开始设计时首先要确定其开模方向和分型线,以保证尽可能减少抽芯滑块机构和消除分型线对外观的影响。

1、开模方向确定后,产品的加强筋、卡扣、凸起等结构尽可能设计成与开模方向一致,以避免抽芯减少拼缝线,延长模具寿命。

2、开模方向确定后,可选择适当的分型线,避免开模方向存在倒扣,以改善外观及性能。

二、脱模斜度1、适当的脱模斜度可避免产品拉毛(拉花)。

光滑表面的脱模斜度应≥0.5度,细皮纹(砂面)表面大于1度,粗皮纹表面大于1.5度。

2、适当的脱模斜度可避免产品顶伤,如顶白、顶变形、顶破。

3、深腔结构产品设计时外表面斜度尽量要求大于内表面斜度,以保证注塑时模具型芯不偏位,得到均匀的产品壁厚,并保证产品开口部位的材料强度。

三、产品壁厚1、各种塑料均有一定的壁厚范围,一般0.5~4mm,当壁厚超过4mm时,将引起冷却时间过长,产生缩印等问题,应考虑改变产品结构。

2、壁厚不均会引起表面缩水。

3、壁厚不均会引起气孔和熔接痕。

四、加强筋1、加强筋的合理应用,可增加产品刚性,减少变形。

2、加强筋的厚度必须≤(0.5~0.7)T产品壁厚,否则引起表面缩水。

3、加强筋的单面斜度应大于1.5°,以避免顶伤。

五、圆角1、圆角太小可能引起产品应力集中,导致产品开裂。

2、圆角太小可能引起模具型腔应力集中,导致型腔开裂。

3、设置合理的圆角,还可以改善模具的加工工艺,如型腔可直接用R刀铣加工,而避免低效率的电加工。

4、不同的圆角可能会引起分型线的移动,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圆角或清角。

注塑成型模具设计的要点分析

注塑成型模具设计的要点分析

注塑成型模具设计的要点分析摘要:科技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使得塑料制品在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在精密仪器与医疗等一些行业中,对塑料制品的精度有着更高的要求。

所以,设计注塑的成型模具就变得更加的关键。

在对注塑的成型模具进行设计时,要针对其具体注意事项多加注意,把握要点。

只有对设计的关键点与要点进行充分的把握,设计者才可以把注塑的成型模具其设计质量与精度进行有效提升。

在设计的过程中,还务必要做到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通过持续的探索研究与实践,并借助专业的具有相关丰富经验的人员做出设计。

进行设计时还要特别注意的是,注塑成型模具的设计一定要符合时代的特色,并对现代的工业化技术需求做出重要体现。

这篇文章设计注塑的成型模具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做为切入点,对其设计的要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阐释,期望可以具有相应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注塑成型;模具设计;要点;分析;一、注塑成型模具在设计时要注意的事项1、设计模具的精度要想达到更高的模具设计精度,首先要保证其与制成品的精度及分型面的精度是相同的,这就需要使注塑成型的模具设计在操作时,模腔尺寸公差一定要小于成品的公差,而且小多少要依据实际的制品进行确定,一般情况下应该不能比三分之一高。

与此同时,注塑成型时模具当中的零部件不参与其中,然而其会通过对模腔精度的影响进而影响成品的精度,因此一定要保证模具的设计精度。

2、定模、动模其对合的精度注塑模具其对合的精度取决于导柱与导向,由于导向与导柱之间一定会存在间隙,会使得模具安装在注塑机上时受到它的影响,致使产生动模与定模位移的现象发生,继而对成品精度产生不良影响。

不但如此,在高温注塑的时候,动模与定模也会因为热胀冷缩而发生偏移现象,对成品的最终精度产生影响,因此要想在设计时保证成品的精度,一定要对定模与动模对合精度做出有效的提升。

3、注意模具结构的刚度在设计注塑成型的模具时,一定要使其拥有相应的结构刚度,假如模具的刚度不够,在进行注塑操作的时候,就会很容易在压力与其它原因的作用下使模具产生变形,致使模具的精度下降。

注塑件模具设计应注意哪些要点

注塑件模具设计应注意哪些要点

注塑件模具设计应注意哪些要点
模具工业是制造业中的一项基础产业,是技术成果转化的基础,同时本身又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领域,在欧美等工业发达国家被称为点铁成金的磁力工业。

那么注塑件模具设计应注意哪些要点呢?下面请随小编一同来了解下吧。

一、开模方向和分型线
每个注塑产品在开始设计时首先要确定其开模方向和分型线,以保证尽可能减少抽芯滑块机构和消除分型线对外观的影响。

1、开模方向确定后,产品的加强筋、卡扣、凸起等结构尽可能设计成与开模方向一致,以避免抽芯减少拼缝线,延长模具寿命。

2、开模方向确定后,可选择适当的分型线,避免开模方向存在倒扣,以改善外观及性能。

二、脱模斜度
1、适当的脱模斜度可避免产品拉毛(拉花)。

光滑表面的脱模斜度应≥0.5度,细皮纹(砂面)表面大于1度,粗皮纹表面大于1.5度。

2、适当的脱模斜度可避免产品顶伤,如顶白、顶变形、顶破。

3、深腔结构产品设计时外表面斜度尽量要求大于内表面斜度,以保证注塑时模具型芯不偏位,得到均匀的产品壁厚,并保证产品开口部位的材料强度。

三、产品壁厚
1、各种塑料均有一定的壁厚范围,一般0.5~4mm,当壁厚超过4mm时,将引起冷却时间过长,产生缩印等问题,应考虑改变产品结构。

2、壁厚不均会引起表面缩水。

3、壁厚不均会引起气孔和熔接痕。

注塑模具设计的基本要点有些

注塑模具设计的基本要点有些

注塑模具设计的基本要点有些为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注塑模具设计,下面,为大家讲讲注塑模具设计的基本要点的相关知识,快来看看吧!产品壁厚1、各种塑料均有一定的壁厚范围,一般0.5~4mm,当壁厚超过4mm时,将引起冷却时间过长,产生缩印等问题,应考虑改变产品结构。

2、壁厚不均会引起表面缩水。

3、壁厚不均会引起气孔和熔接痕。

加强筋1、加强筋的合理应用,可增加产品刚性,减少变形。

2、加强筋的厚度必须≤(0.5~0.7)T产品壁厚,否则引起表面缩水。

3、加强筋的(上海模具设计培训学校)单面斜度应大于1.5°,以避免顶伤。

圆角1、圆角太小可能引起产品应力集中,导致产品开裂。

2、圆角太小可能引起模具型腔应力集中,导致型腔开裂。

3、设置合理的圆角,还可以改善模具的加工工艺,如型腔可直接用R刀铣加工,而避免低效率的电加工。

4、不同的圆角可能会引起分型线的移动,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圆角或清角。

开模方向和分型线每个注塑产品在开始设计时首先(上海模具设计培训学校)要确定其开模方向和分型线,以保证尽可能减少抽芯滑块机构和消除分型线对外观的影响。

1、开模方向确定后,产品的加强筋、卡扣、凸起等结构尽可能设计成与开模方向一致,以避免抽芯减少拼缝线,延长模具寿命。

2、开模方向确定后,可选择适当的分型线,避免开模方向存在倒扣,以改善外观及性能。

上海模具设计培训脱模斜度1、适当的脱模斜度可避免产品拉毛(拉花)。

光滑表面的脱模斜度应≥0.5度,细皮纹(砂面)表面大于1度,粗皮纹表面大于1.5度。

2、适当的脱模斜度可避免产品顶伤,如顶白、顶变形、顶破。

3、深腔结构产品设计时外表面斜度尽量要求大于内表面斜度,以保证注塑时模具型芯不偏位,得到均匀的产品壁厚,并保证产品开口部位的材料强度。

孔1、孔的形状应尽量简单,一般取圆形。

2、孔的轴向和开模方向一致,可以避免抽芯。

3、当孔的长径比大于2时,应设置脱模斜度。

此时孔的直径应按小径尺寸(最大实体尺寸)计算。

什么是DFM注塑模具的设计DFM要点(二)2024

什么是DFM注塑模具的设计DFM要点(二)2024

什么是DFM注塑模具的设计DFM要点(二)引言:DFM(Design for Manufacturing)是指在产品设计阶段考虑制造工艺的要求,以确保产品在注塑模具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能够高效、精确地实现预期的功能和质量。

本文将探讨DFM注塑模具设计的要点。

正文:一、材料选择1. 考虑产品的使用环境和要求,选择适合的注塑材料,如耐高温、耐磨损等特性。

2. 分析材料成本和性能之间的权衡,确保选择的材料能够满足产品的功能需求。

二、结构设计1. 确定模具的开模方向和分型线,以便在注塑过程中能够顺利脱模。

2. 避免设计尖角、薄壁等容易导致模具变形或破损的结构,保证模具的稳定性和寿命。

3. 合理设计模具的冷却系统,以提高注塑过程中的冷却效果,缩短循环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三、尺寸与公差1. 对注塑零件的尺寸、公差进行分析和评估,确保设计的模具能够实现精确的注塑成型。

2. 确保模具的尺寸设计符合注塑机的要求,避免在注塑过程中发生卡料、卡模等问题。

四、模具通用化设计1. 设计模具时考虑通用化和标准化,以便在不同产品生产中能够灵活应用。

2. 遵循模具设计的规范和标准,确保设计的模具符合行业要求,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

五、模具维护和保养1. 设计师应考虑模具的维护和保养问题,设计易于拆卸、清洗和更换模具零部件的结构。

2. 在模具设计中考虑模具的易损部件,如流道、喷嘴等,以方便维修和更换。

总结:DFM注塑模具设计的要点包括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尺寸与公差、模具通用化设计和模具维护与保养。

通过考虑这些方面的要点,可以帮助设计师在注塑模具设计过程中优化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并确保模具能够长期稳定运行。

模具设计知多少?注塑件设计要点都在这~

模具设计知多少?注塑件设计要点都在这~

模具设计知多少?注塑件设计要点都在这~塑料是四大工程材料(钢铁、木材、水泥和塑料)之一,它是以高分子量的合成树脂为主要成份,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等行业。

但是塑料与其它材料相比又具有自己的一些特有的性能,这些性能决定它的一些特有的使用场合、加工方法、生产工艺等。

•塑料的分类塑料按照受热属性分类,分为热固性和热塑性两种,区分两种塑料的规则一般是在一定温度加热一段时间或加入硬化剂后有无发生化学反应而硬化,发生化学反应而硬化的叫热固性塑料,反之则叫热塑性塑料。

塑料按照基本性能分类主要分为通用塑料、工程塑料、功能塑料。

通用塑料主要有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ABS,特点是产量大,价格底,性能一般。

工程塑料主要有聚酰胺(PA)、聚碳酸(PC)、聚甲醛、聚苯醚等,特点是优异的机械性能,电性能,化学性能,耐热性,耐磨性和尺寸稳定性,工程塑料的产量相对较少,价格较贵。

功能塑料主要有医用塑料、光敏塑料等,具有特种功能的塑料。

•塑料的成形方式:一般来说塑料的成型方法有以下几种:注射成型、挤压成型、压铸成型、发泡、吹塑、真空吸塑、中空成型、机加工等。

由于塑料的种类及性能、使用场合、成型工艺等条件的影响,对塑料件的结构设计也就自然会产生一些特殊的要求及方法,涉及的内容相当多。

而我本人主要接触的是注射成型的热塑性塑料件的结构设计,我的分享主要针对这个模块。

注塑成型将颗粒状或粉末状塑料置于注射机料筒内加热,使其熔融后用推杆或旋转螺杆施加压力,使料筒内的胶料丛喷嘴和模具的浇注系统注射到模具型腔中冷却成型的方法。

详见下图1、图2.图1 注塑成型示意图图2 注塑机整体结构我主要从制品的壁厚、拔模角、加强筋、孔、支柱、卡扣、过盈连接、公差等几个要素分享注塑件的结构设计要点。

一、壁厚合理确定塑件的壁厚是非常重要的,其它的形体和尺寸如加强筋和圆角等都是以壁厚为参照的。

塑料产品的壁厚主要决定于塑料的使用要求,即产品需要承受的外力、是否作为其他零件的支撑、选用的塑胶材料属性、重量、电气性能、尺寸精度和稳定性以及装配等各项要求而定。

注塑模具设计的一些要点

注塑模具设计的一些要点

2019/4/23
10
凹模和凸模的材料物性要求: a.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以及承受料流熔体 的高压. b.具有足够的硬度和耐磨性,以承受料流的磨 檫和磨损.硬度要求为HRC40以上. c.对于成型中可能产生腐蚀气体的材料,使用 耐蚀合金钢或镀铬处理. d.材料的抛光性好. e.切削加工性好,热处理变形小. f.焊接性好,便于维修. g.成型部件具有足够的尺寸精度.
2019/4/23
4
二.了解注塑机的技术规格
塑料注塑机的一般规格: a.注塑机的最大开模间距-决定顶出行程. b.注塑机的最大锁模压力-与机台压力有关. c.注塑机的最大注塑量-设备的适用性. d.注塑机的模板安装尺寸-与模具的安装有关. e.注塑机一般分为卧式和立式两种.
2019/4/23
5
三.了解塑料的加工和工艺性能
2019/4/23 6
g.对于存在局部部件变形较大,可能会在注塑中 存在应力-控制成型条件,改善模具温度控制 和顶出等. h.针对不同材料和部件的结构选择正确的材料 缩水率. i. 针对部件的具体结构设置冷却水道. j.对于采用玻纤类注塑材料的制件,一般需要考 虑适当提高模具问题---避免出现浮纤.
2019/4/23
11
谢 谢 大 家
2019/4/23
12
模设计的一些检讨点
Peter Zhu
2019/4/23
1
模具设计中应考虑的问题
一.分析塑件结构及其技术要求 二.了解注塑机的技术规格 三.了解塑料的加工性能和工艺性能 1.塑胶熔体的流动行为,能够达到的最大 流程 2.分析流道和型腔各处的流动阻力,模腔 内原有空气的导出. 3.塑料在模具内可能的结晶,取向和导致 的内应力. 4.塑料的冷却收缩和补缩 5.塑料对模具温度的要求.

注塑模具设计的十七个注意事项

注塑模具设计的十七个注意事项

注塑模具设计的十七个注意事项注塑模设计的注意事项有很多,那么都有哪些呢?下面,为大家分享注塑模具设计的十七个注意事项,快来看看吧!开模方向和分型线每个注塑产品在开始设计时首先要确定其开模方向和分型线,以保证尽可能减少抽芯滑块机构和消除分型线对外观的影响。

1.开模方向确定后,产品的加强筋.卡扣.凸起等结构尽可能设计成与开模方向一致,以避免抽芯减少拼缝线,延长模具寿命。

2.开模方向确定后,可选择适当的分型线,避免开模方向存在倒扣,以改善外观及性能。

脱模斜度1.适当的脱模斜度可避免产品拉毛(拉花)。

光滑表面的脱模斜度应≥0.5度,细皮纹(砂面)表面大于1度,粗皮纹表面大于1.5度。

2.适当的脱模斜度可避免产品顶伤,如顶白.顶变形.顶破。

3.深腔结构产品设计时外表面斜度尽量要求大于内表面斜度,以保证注塑时模具型芯不偏位,得到均匀的产品壁厚,并保证产品开口部位的材料强度。

产品壁厚1.各种塑料均有一定的壁厚范围,一般0.5~4mm,当壁厚超过4mm时,将引起冷却时间过长,产生缩印等问题,应考虑改变产品结构。

2.壁厚不均会引起表面缩水。

3.壁厚不均会引起气孔和熔接痕。

加强筋1.加强筋的合理应用,可增加产品刚性,减少变形。

2.加强筋的厚度必须≤(0.5~0.7)T产品壁厚,否则引起表面缩水。

3.加强筋的单面斜度应大于1.5°,以避免顶伤。

圆角1.圆角太小可能引起产品应力集中,导致产品开裂。

2.圆角太小可能引起模具型腔应力集中,导致型腔开裂。

3.设置合理的圆角,还可以改善模具的加工工艺,如型腔可直接用R刀铣加工,而避免低效率的电加工。

4.不同的圆角可能会引起分型线的移动,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圆角或清角。

孔1.孔的形状应尽量简单,一般取圆形。

2.孔的轴向和开模方向一致,可以避免抽芯。

3.当孔的长径比大于2时,应设置脱模斜度。

此时孔的直径应按小径尺寸(最大实体尺寸)计算。

4.盲孔的长径比一般不超过4。

防孔针冲弯5.孔与产品边缘的距离一般大于孔径尺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塑模具设计的基本要点有哪些
注塑模具设计的基本要点有哪些
产品壁厚
1、各种塑料均有一定的壁厚范围,一般0.5~4mm,当壁厚超过4mm时,将引起冷却时间过长,产生缩印等问题,应考虑改变产品结构。

2、壁厚不均会引起表面缩水。

3、壁厚不均会引起气孔和熔接痕。

加强筋
1、加强筋的合理应用,可增加产品刚性,减少变形。

2、加强筋的厚度必须≤(0.5~0.7)T产品壁厚,否则引起表面缩水。

3、加强筋的(上海模具设计培训学校)单面斜度应大于1.5°,以避免顶伤。

圆角
1、圆角太小可能引起产品应力集中,导致产品开裂。

2、圆角太小可能引起模具型腔应力集中,导致型腔开裂。

3、设置合理的圆角,还可以改善模具的加工工艺,如型腔可直接用R刀铣加工,而避免低效率的电加工。

4、不同的圆角可能会引起分型线的移动,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圆角或清角。

开模方向和分型线
每个注塑产品在开始设计时首先(上海模具设计培训学校)要确定其开模方向和分型线,以保证尽可能减少抽芯滑块机构和消除分型线对外观的影响。

1、开模方向确定后,产品的加强筋、卡扣、凸起等结构尽可能设计成与开模方向一致,以避免抽芯减少拼缝线,延长模具寿命。

2、开模方向确定后,可选择适当的分型线,避免开模方向存在倒扣,以改善外观及性能。

上海模具设计培训
脱模斜度
1、适当的脱模斜度可避免产品拉毛(拉花)。

光滑表面的脱模斜度应≥0.5度,细皮纹(砂面)表面大于1度,粗皮纹表面大于1.5度。

2、适当的脱模斜度可避免产品顶伤,如顶白、顶变形、顶破。

3、深腔结构产品设计时外表面斜度尽量要求大于内表面斜度,以保证注塑时模具型芯不偏位,得到均匀的产品壁厚,并保证产品开口部位的材料强度。


1、孔的形状应尽量简单,一般取圆形。

2、孔的轴向和开模方向一致,可以避免抽芯。

3、当孔的长径比大于2时,应设置脱模斜度。

此时孔的直径应按小径尺寸(最大实体尺寸)计算。

4、盲孔的长径比一般不超过4。

防孔针冲弯
5、孔与产品边缘的距离一般大于孔径尺寸。

注塑件精度
由于注塑时收缩率的不均匀性和不确定性,注塑件精度明显低于金属件,不能简单地套用机械零件的尺寸公差应按标准选择适当的公差要求.我国也于1993年发布了GB/T14486-93《工程塑料模塑塑
料件尺寸公差》,设计者可根据所用的塑料原料和制件使用要求,根据标准中的规定确定制件的尺寸公差。

同时要根据工厂综合实力,同行的产品的设计精度来确定适合的设计公差精度。

注塑件的变形
提高注塑产品结构的刚性,减少变形。

尽量避免平板结构,合理设置翻边,凹凸结构。

设置合理的加强筋。

扣位
1、将扣位装置设计成多个扣位同时共用,使整体的装置不会因为个别扣位的损坏而不能运作,从而增加其使用寿命,再是多考滤加圆角,增加强度。

2、是扣位相关尺寸的公差要求十分严谨,倒扣位置过多容易形成扣位损坏;相反,倒扣位置过少则装配位置难於控制或组合部份出现过松的现象。

解决办法是要预留改模容易加胶的方式来实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