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件结构设计要点

注塑件结构设计要点
注塑件结构设计要点

注塑件结构设计要点

吕文果

塑料是四大工程材料(钢铁、木材、水泥和塑料)之一,它是以高分子量的合成树脂为主要成份,在一定条件下可塑制成一定形状且在常温下保持形状不变的材料。塑料总体分为热固性和热塑性两种,区分两种塑料的规则一般是在一定温度加热一段时间或加入硬化剂后有无发生化学反应而硬化,发生化学反应而硬化的叫热固性塑料,反之则叫热塑性塑料。它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等行业。但是塑料与其它材料相比又具有自己的一些特有的性能,这些性能决定它的一些特有的使用场合、加工方法、生产工艺等。一般来说塑料的成型方法有以下几种:注射成型、挤压成型、压铸成型、发泡、吹塑、真空吸塑、中空成型、机加工等。

由于塑料的种类及性能、使用场合、成型工艺等条件的影响,对塑料件的结构设计也就自然会产生一些特殊的要求及方法。由于热固性塑料与热塑性塑料最终的形态不同,结构设计过程中的好多要求也就不一样,涉及的范围相当之大。下面我们就针对注射成型的热塑性塑料件的结构设计从胶模斜度、塑件的壁厚、加强筋、支承柱、孔、公差等方面作一些初略的讨论。

一、 壁厚

合理确定塑件的壁厚是非常重要的,其它的形体和尺寸如加强筋和圆角等都是以壁厚为参照的。塑料产品的壁厚主要决定于塑料的使用要求,即产品需要承受的外力、是否作为其他零件的支撑、承接柱

位的数量、伸出部份的多少以、选用的塑胶材料、重量、电气性能、尺寸稳定性以及装配等各项要求而定。如果壁厚不均匀,会使塑料熔体的充模速度和冷却收缩不均匀,由此会引起凹陷、真空泡、翘曲、甚至开裂。壁厚均匀是塑料件设计的一大原则。

一般的热塑性塑料壁厚设计在1~6mm范围。最常用的为2~3mm。大型件也有超过6mm的。表1是一些热塑性塑料壁厚的推荐值。在取较小壁厚时,要考虑制品在使用和装配时的强度和刚度。从经济角度来看,过厚的产品不但增加物料成本,还延长生产周期。尽量使塑件各处的壁厚均匀,否则会引起收缩不均匀使塑件产生变形和气泡、凹陷的工艺问题。厚胶的地方比旁边薄胶的地方冷却得慢,因而产生缩痕。更甚者导致产生缩水印、热内应力、挠曲部份歪曲、颜色不同或不同透明度。若厚胶的地方渐变成薄胶的是无可避免的话,应尽量设计成渐次的改变,并且在不超过壁厚3:1的比例下,如下图1:

图1

其实大部份厚胶的设计可使用加强筋来改变总壁厚。除了可节省物料来节省生产成本外,还可以节省冷却时间,冷却时间大概与壁成

正比。取缔后的设计更可保留和原来设计相近的刚性、强度及功用,关于加强筋我们会在后面的章节中专门讨论。

此外壁厚的设计还要考虑流程,即熔料从浇口起流向型腔各处的距离。一般工艺参数下流程与壁厚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壁厚越大流程越长,如果流程与壁厚的比值太大,离浇口远的地方就会出现缺料也就是常说的打不饱。因此必要的情况下还需增加壁厚。

表1 热塑性塑料制品的最小壁厚及常用壁厚的推荐值

塑料材料 最小壁厚 小型件推荐

壁厚 中型件推荐

壁厚

大型件推荐

壁厚

尼龙 0.45 0.76 1.5 2.4~3.2

聚乙烯 0.6 1.25 1.6 2.4~3.2

聚苯乙烯 0.75 1.25 1.6 3.2~5.4 PMMA 0.8 1.5 2.2 4~6.5 PVC 1.2 1.6 1.8 3.2~5.8 PP 0.85 1.54 1.75 2.4~3.2 PC 0.95 1.8 2.3 3~4.5 POM 0.8 1.4 1.6 3.2~5.4 ABS 0.8 1 2.3 3.2~6 尖锐的角位通常会导致部件有缺陷及应力集中,尖角的位置亦常在电镀过程后引起不希望的物料聚积。集中应力的地方会在受负载或撞击的时候破裂。较大的圆角提供了这种缺点的解决方

法,不但减低应力集中的因素,且令流动的塑料流得更畅顺和成品脱模时更容易。下图可供叁考之用。如果内角是圆角,外角是尖角,转角的地方仍比其它地方厚,仍会出现收缩的现象;我们可以使内外都成圆角,来使壁厚均匀,这种情况下外圆角是内圆角加上基本壁厚之和。

转角位的设计准则亦适用于悬梁式扣位。因这种扣紧方式是需要将悬梁臂弯曲嵌入,转角位置的设计图说明如果转角弧位R 太小时会引致其应力集中系数过大,因此,产品弯曲时容易折断,弧位R太大的话则容易出现收缩纹和空洞。因此,圆弧位和壁厚是有一定的比例。一般介乎0.2至0.6之间,理想数值是在0.5左右。

二、脱模方向及拔模斜度

每个注塑产品在开始设计时首先要确定其开模方向和分型线,以保证尽可能减少抽芯机构和消除分型线对外观的影响。如汽车保险杠的脱模方向一般是沿车的长度方向。开模方向确定后,产品的加强筋、卡扣、凸起等结构尽可能设计成与开模方向一致,以避免抽芯、减少

拼缝线,延长模具寿命。开模方向确定后,可选择适当的分型线,以改善外观及性能。

注塑件从成型模具中脱模运动时,要克服脱模力和开模力。开模是指塑件外形从型腔中脱出。模内塑件在冷却过程中产生收缩,孔壁部分对型芯产生包紧力。开模时塑件与型芯产生摩擦力、孔底密封件开模时产生真空吸附,诸多原因说明脱模力比开模力大得多。过大的脱模力会使塑件变形、发白、起皱和表面擦伤。脱模斜度是决定脱模力大小的一大因素。因注塑件冷却收缩后多附在凸模上,为了使产品壁厚均匀及防止产品在开模后附在较热的凹模上,出模角对应於凹模及凸模是应该相等的。不过,在特殊情况下若然要求产品于开模后附在凹模的话,可将相接凹模部份的出模角适当减少,或刻意在凹模加上适量的倒扣位。

拔模角的大小没有一个定数,通常是根据经验值确定。一般来说,高度抛光的外壁可使用1/8度或1/4度的出模角,深入或附有织纹的产品要求出模角作相应的增加,习惯上每0.025mm深的织纹,便需要额外1度的出模角。出模角度与单边间隙和边位深度之关系表,列出出模角度与单边间隙的关系,可作为叁考之用。

此外在考虑脱模斜度时,原则上越大越有利于脱模,但必须注意保证塑件的尺寸精度,脱模斜造成的尺寸误差必须控制在尺寸精度范围内。对于收缩较大,形状复杂的塑件应考虑较大的脱模角。

三、 加强筋

塑料件的强度并不完全依其壁厚增加而增大。相反,因为壁厚的增加引起收缩而产生内应力,反而降低其强度。塑料件的强度以刚度为主,多采用薄壁风格组合结构,在相应部位设置加强筋,以提升截面惯性矩。

但是加了加强筋后,加强筋与主壁的连接处就一定会变厚,这个厚度通常取决于内切的最大圆,也就是取决于筋厚和根部的圆角半径。如图3中,基料厚均为4mm,左图筋要部厚度为4mm,筋根圆角为R2.4,其最大内切圆直径为φ6.2;右图仅将筋厚变为2mm,筋根圆角半径改成R1.6,则最大内切圆直径变为φ4.9。如图4由于局部壁厚增加,在其背面就容易产生收缩变形,影响塑件的外观,对于表面要求非常高的零件,如汽车外饰件,此类影响外观的缺陷是非常不

允许的。正确的设计可以减少组件形成表面凹痕的可能,以提高零件的质量。

从图3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筋要的厚度应尽量减小,但这也是有限制的。如筋的厚度太小就必须增加筋的高度以增加刚度。筋太薄受压时筋容易变形、成型时料不易填满、粘模等问题。当然筋底圆角半径也不能太小,否则就起不到减小应力集中的作用。

一般来说,筋根圆角半径应不小于筋厚的40%,筋厚应是基料壁厚的50%~75%之间,高的比值仅限小收缩率的材料。筋的高度应该小于基料厚的五倍。筋上必须有脱模角且必须置于顺脱模的方向上或者采用活动模具组件。筋与筋之间的间距必须大于基料厚的两倍。

图3

图4

此外我们通常都希望一个零件在各个方向上都具有同样的刚性,获得这样结果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零件的横向和纵向都加上筋,并使它们垂直相交。但同时也会出现问题,就是在相交的地方会增加壁厚,增大收缩的机会。一般这种情况可以在相交处加一圆孔以便形成均匀的壁厚。如下图:

图5

四、 孔

在塑胶件上开孔使其和其它部件相接合或增加产品功能上的组合是常用的方法,洞孔的大小及位置应尽量不会对产品的强度构成影响或增加生产的复杂性,以下是在设计洞孔时须要考虑的几个因素。相连洞孔的距离或洞孔与相邻产品直边之间的距离不可少于洞孔的直径,如下图6。图中尺寸关系原则上要求B≥A,C≥A。特别靠边的C值应尽可能大一些,否则穿孔位置容易产生断裂的情况。要是孔内附有螺纹,则螺孔与产品边沿的距离一般来说大于孔径的三倍。

图6

孔的类型一般有通孔,盲孔和分级孔等。从装配的角度来看,通孔的应用远较盲孔为多,而且较盲孔容易生产。从模具设计的角度来看,通孔的设计在结构上也会方便一些,可以通过固定在动模和定模上的两个型芯结合来形成,也可以只固定在动模或定模上的一根型芯而成型。前者在流体塑料的作用下形成两个悬臂梁,但力臂较短,变形不大。后者与动模和定模都有搭接,一般来说形成简支梁,变形也不大。应用两型芯成型时,两型芯的直径应稍有不同以避免因为两条边钉轴心稍有偏差而引致产品出现倒扣的情况,而且相接的两个端面必须磨平。而盲孔的型芯则完全是悬臂梁,受到流体塑料的冲击后容易弯曲,成形的孔会变成异形孔,一般来说,盲孔的深度只限於直径的两倍。要是盲孔的直径只有或小于1.5mm,盲孔的深度更不应大於直径的尺寸。且盲孔的底部壁厚应不小于孔径的六分之一,否则会出现收缩。

侧孔往往是通过侧抽芯的方法成型,这会增加模具的成本,且如果侧芯太长的话容易断,增加模具维护费用。如果情况允许的话可采用如下图7的方法加以改善。

图7

五、 支柱

支柱突出胶料壁厚是用以装配产品、隔开物件及支撑其他零件之用。空心的支柱可以用来嵌入件、收紧螺丝等。这些应用均要有足够强度支持压力而不致于破裂。支柱一般做成圆柱形,因为圆柱易于模具成型,此外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

一般来说支柱尽量不要设计成独立的圆柱外伸,应尽量连接至外壁或与加强筋一同使用,目的是加强支柱的强度及使胶料流动更顺畅,与外壁的连接需做成薄壁连接避免缩水,支柱的底部与基料的连接处需做出0.4到0.6倍基料厚的圆角半径。支柱的壁厚应在0.5到0.75的基料厚之间,支柱的顶部内孔为方便安装螺钉导向应有倒角。支柱上需有拔模斜度。这几点都与加强筋的设计要求相类似,因此也可以说支柱是筋的变种。以上相应关系请参见如下图8与图9.

图8

图9

许多支柱凸台的作用是用来连接自攻螺钉,装配后支柱上的内螺纹是通过冷流加工形成的,冷流加工不产生料的切削,只是将塑料挤压变形来产生衔接的内螺纹。

螺纹支柱的尺寸要既能承受螺钉的旋入力又能承受附载,支柱上的孔径大小要能保证螺钉在特定扭矩及特定振动下不脱出,支柱的外径要能保证螺钉扭紧过程中承受所产生的周向力而不断裂、不破裂。此外为了保证在自攻螺钉旋入导向的方便,一般在支柱的顶部开一凹坑,凹坑的直径应略大于螺纹的公称直径。支柱的尺寸计算是非常繁杂的,在这推荐一种国外网站上的简单估算方法,这个方法的关键是螺钉的公称直径。首先必须写出所用的材料,然后再从右边查出相应的系数,用螺钉的公称直径乘以相应的系数就能得出相应的尺寸。如图10、图11.

图10

图11

六、 卡扣

卡扣装配是一种装配方便,节约成本,绿色环保的连接方式,因

为卡扣的组合部份在生产成品的时候同时成型,装配时无须配合其他

如螺丝等锁紧配件,只要需组合的两边扣位互相配合扣上即可。

卡扣的原理是推动一零件上的凸出部分通过另一零件上的障碍物,在推动过程中发生弹性形变,当通过障碍物后恢复原状两者合在一起,如图11.卡扣连接有永久性和可拆性两种。从结构形式上又可分为搭接扣,环形扣和球形扣三种,具体如图12.

图11

图12

对接卡钩上一般有两个关键的角度:脱开角与咬合角,一般脱开角较大,以便达到较难脱开的目的,如果当脱开角接近90度时,就成为永久性卡扣。具体关系如下图13.

图13

等截面卡扣的最大允许挠曲量可用如下公式计算:

Y=el2/(1.5t)

此公式是在只有卡钩变形的情况下使用的,在实际情况下卡扣所在的部位附近也会有少量变形,这可以当作安全系数。

推动卡扣产生Y变形所需的力用下式计算:

P=wt2Ee/(6l)

所需的装配力用下式估算:

W=P(μ+tga)/(1-tga)

对于可拆式卡扣的脱开力也可用以上公式计算,只需将a用b代替即可。

下表为计算过程中所需要的一些系数:

图14

圆环卡扣是利用圆环内凸台与轴的槽相扣来达到对接的目的,圆环卡扣根据释放角的大小也可分为可拆接和不可拆接之分。当接合件插入和拔出时,卡套膨胀变形,一般来说用作卡套的材料就是弹性比较好的材料。圆环扣的凸台最大尺寸可用下式计算:

y=Sd((K+v套)/E套+(1-v轴)/E轴)/K

式中S为设计应力,v为泊松比,E为弹性模量,K为几何系数,K 可用下式计算:K=(1+(d/D)2)/(1-(d/D)2)

作用在卡套上的膨胀力可用下式计算:

P=(tan a+μ)/Sydlπ/K

式中μ为摩擦系数。

下面表1中给出了一些未加填充料的材料的泊松比,摩擦系数见图13。

表1

材料泊松比(μ)

PS 0.38 PMMA 0.4 LDPE 0.49 HDPE 0.47 PP 0.43 PA 0.45 PC 0.42 PVC 0.42 PPO 0.41 PPS 0.42 Steel 0.28

图14

七、 过盈连接

孔与轴采用过盈配合连接直到传递转矩等作用,过盈连接是一种比较方便与简洁的。在设计的过程中最主要的考虑是过盈量,如果过盈量太小则连接不可靠,如果过盈过大则很难装配,而且也容易破裂。

在设计时还需考虑孔与轴的公差以及工作温度等,因为温度的高低会直接影响过盈量的大小。大多数情况下轴一般都为金属轴,为了保证连接的可靠性,在设计时一般在配合轴上加上滚花凹槽。一般的过盈量可用下式计算:

Y=Sd( (K+v套)/E套)/K

式中S为设计应力,v为泊松比,E为弹性模量,K为几何系数,K 可用下式计算:K=(1+(d/D)2)/(1-(d/D)2)

装配力可用下式计算:

W=Sdlπμ/K

μ为摩擦系数,l为配合长度。摩擦系数及泊松比见表1及图14。

此外塑料件间的连接方法还有热铆,熔焊,超声波焊接等,此处

就不再一一论述,如有需要查阅相关资料。

八、 公差影响

大部份的塑胶产品可以达到高精密配合的尺寸公差,而一些收缩率高及一些软性材料则比较难于控制。因此在产品设计过程时是要考虑到产品的使用环境,塑胶材料,产品形状等来设定公差的严紧度。因为顾客的要求愈来愈高,以往的可以配合起来的观念慢慢的要修正过来。配合、精密和美观是要同时的能在产品上发挥出来。

公差的精密度高,产品质素相对提高,但随之而来的是增加了成本和因达到要求而花更多的时间。注射成型一般分为3种质量等级,即一般用途的注射成型、中等精度成型和精密注射成型。

一般用途的注射成型要求低水平的质量控制,其特点是低的退货率和快的生产周期。中等精度注射成型会比较昂贵,因为它对模具和生产过程有更高的要求,要求频繁的质量检查。第三种,精密注射成型,要求精确的模具、最佳的生产条件和100%连续的生产监控。这将影响生产周期,增加单位生产成本和质量控制成本。从产品质量的角度来说,精度当然是越高越好,但从经济的生产成本来说却是越低越便宜。作为设计者此时就必须在这两者之间进行抉择。一般来说在满足性能、外观要求、配合要求的前提下适当放宽非关键尺寸的公差。

九、 材料的选择

一般来说,并没有不好的材料,只有在特定的领域使用了错误的材料。因此,设计者必须要彻底了解各种可供选择的材料的性能,并仔细测试这些材料,研究其与各种因素对成型加工制品性能的影响。

在注射成型中最常用的是热塑性塑料。它又可分为无定型塑料和半结晶性塑料。这两类材料在分子结构和受结晶化影响的性能上有明显不同。一般来说,半结晶性热塑性塑料主要用于机械强度高的部件,而无定型热塑性塑料由于不易弯曲,则常被应用于外壳。

热塑性塑料备有未增强、玻璃纤维增强、矿物及玻璃体填充等种类产品。玻璃纤维主要用于增加强度、坚固度和提高应用温度;矿物和玻纤则具较低的增强效果,主要用于减少翘曲。增加增强剂后塑料性能的具体改变量需询问材料供应商或者实验验证。

一些热塑性材料,特别是PA6和PA66,吸湿性很强。这可能会对它们 的机械性能和尺寸稳定性产生较大的影响。

一些要求与加工注意事项和装配有关。研究将几种不同功能集中于一个部件也很重要,这可以节约昂贵的装配费用。这个准则对计算生产成本非常有益。在价格计算中可以看出,不但应考虑原材料的价格,还应注意,有高性能(刚性,韧性)的材料可以使壁厚更薄,从而缩短生产周期。因此,列出所有的标准,并对它们进行系统性评估是很重要的。

注塑件设计之要点简述

注塑件设计之要点简述 利用注塑工艺生产产品时,由于塑料在模腔中的不均匀冷却和不均匀收缩以及产品结构设计的不合理,容易引起产品的各种缺陷:如缩印、熔接痕、气孔、变形、拉毛、顶伤、飞边等。 为得到高质量的注塑产品,我们必须在设计产品时充分考虑其结构工艺性,下面结合注塑产品的主要结构特点分析避免注塑缺陷的方法。 1.开模方向和分型线 每个注塑产品在开始设计时首先要确定其开模方向和分型线,以保证尽可能减少抽芯机构和消除分型线对外观的影响。 1.1.开模方向确定后,产品的加强筋、卡扣、凸起等结构尽可能设计成与开模方向一致,以避免抽芯减少拼 缝线,延长模具寿命。 1.1.1.例如:保险杠的开模方向一般为车身坐标χ方向,如果开模方向设计成与χ轴不一致,则必须 在产品图中注明其夹角。 1.1. 2.开模方向确定后,可选择适当的分型线,以改善外观及性能。 1.2.脱模斜度 1.2.1.适当的脱模斜度可避免产品拉毛。光滑表面的脱模斜度应大于0.5度,细皮纹表面大于1度, 粗皮纹表面大于1.5度。 1.2.2.适当的脱模斜度可避免产品顶伤。 1.2.3.深腔结构产品设计时外表面斜度要求小于内表面斜度,以保证注塑时模具型芯不偏位,得到均 匀的产品壁厚,并保证产品开口部位的材料密度强度。 1.3.产品壁厚 1.3.1.各种塑料均有一定的壁厚范围,一般0.5~4mm,当壁厚超过4mm时,将引起冷却时间过长, 产生缩印等问题,应考虑改变产品结构。 1.3. 2.壁厚不均会引起表面缩印。 1.3.3.壁厚不均会引起气孔和熔接痕。 1.4.加强筋 1.4.1.加强筋的合理应用,可增加产品刚性,减少变形。 1.4. 2.加强筋的厚度必须小于产品壁厚的1/3,否则引起表面缩印。 1.4.3.加强筋的单面斜度应大于1.5°,以避免顶伤。 1.5.圆角 1.5.1.圆角太小可能引起产品应力集中,导致产品开裂。 1.5. 2.圆角太小可能引起模具型腔应力集中,导致型腔开裂。 1.5.3.设置合理的圆角,还可以改善模具的加工工艺,如型腔可直接用R刀铣加工,而避免低效率的 电加工。 1.5.4.不同的圆角可能会引起分型线的移动,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圆角或清角。 1.6.孔 1.6.1.孔的形状应尽量简单,一般取圆形。 1.6. 2.孔的轴向和开模方向一致,可以避免抽芯。 1.6.3.当孔的长径比大于2时,应设置脱模斜度。此时孔的直径应按小径尺寸(最大实体尺寸)计算。 1.6.4.盲孔的长径比一般不超过4。 1.6.5.孔与产品边缘的距离一般大于孔径尺寸。 1.7.注塑模的抽芯机构及避免 1.7.1.当塑胶件按开模方向不能顺利脱模时,应设计抽芯机构。抽芯机构能成型复杂产品结构,但易 引起产品拼缝线,缩印等缺陷,并增加模具成本缩短模具寿命。 1.7. 2.设计注塑产品时,如无特殊要求,尽量避免抽芯结构。如孔轴向和筋的方向改为开模方向,利 用型腔型芯碰穿等方法。 1.8.一体铰链

塑料件结构设计要点说明

产品开发的结构设计原则: a、结构设计要合理:装配间隙合理,所有插入式的结构均应预留间隙;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安规测试),并适当设计合理的安全系数。 b、塑件的结构设计应综合考虑模具的可制造性,尽量简化模具的制造。 c、塑件的结构要考虑其可塑性,即零件注塑生产效率要高,尽量降低注塑的报废率。 d、考虑便于装配生产(尤其和装配不能冲突)。 e、塑件的结构尽可能采用标准、成熟的结构,所谓模块化设计。 f、能通用/公用的,尽量使用已有的零件,不新开模具。 g、兼顾成本 大略的汇总下结构中常见的问题注意点,期抛砖引玉,共同提高。 1、关于塑料零件的脱模斜度: 一般来说,对模塑产品的任何一个侧面,都需有一定量的脱模斜度,以便产品从模具中顺利脱出。脱模斜度的大小一般以0.5度至1度间居多。具体选择脱模斜度注意以下几点: a、塑件表面是光面的,尺寸精度要求高的,收缩率小的,应选用较小的脱模斜度,如0.5°。 b、较高、较大的尺寸,根据实际计算取较小的脱模斜度,比如双筒洗衣机大桶的筋板,计算后取0.15°~0.2°。 c、塑件的收缩率大的,应选用较大的斜度值。 d、塑件壁厚较厚时,会使成型收缩增大,脱模斜度应采用较大的数值。 e、透明件脱模斜度应加大,以免引起划伤。一般情况下,PS料脱模斜度应不少于2.5°~3°,ABS及PC料脱模斜度应不小于1.5°~2°。 f、带皮纹、喷砂等外观处理的塑件侧壁应根据具体情况取2°~5°的脱模斜度,视具体的皮纹深度而定。皮纹深度越深,脱模斜度应越大。 g、结构设计成对插时,插穿面斜度一般为1°~3°(见后面的图示意)。 2、关于塑件的壁厚确定以及壁厚处理: 合理的确定塑件的壁厚是很重要的。塑件的壁厚首先决定于塑件的使用要求:包括零件的强度、质量成本、电气性能、尺寸稳定性以及装配等各项要求,一般壁厚都有经验值,参考类似即可确定(如熨斗一般壁厚2mm,吸尘器大体为2.5mm),其中注意点如下:

注塑零件设计要求

注塑件设计要点 1、开模方向和分型线 2、脱模斜度 3、零件壁厚 4、加强筋 5、圆角和孔 6、抽芯机构及避免 7、塑件的变形 8、一体铰链 9、嵌件 10、气辅注塑 11、综合考虑工艺性和零件性能

注塑件设计要点 1、利用注塑工艺生产产品时,由于塑料在模腔中的不均匀冷却和不均匀收缩以及产品结构设计的不合理,容易引起产品的各种缺陷: 缩印、熔接痕、气孔、变形、拉毛、顶伤、飞边。 2、为得到高质量的注塑产品,我们必须在设计产品时充分考虑其结构工艺性,下面结合注塑产品的主要结构特点分析避免注塑缺陷的方法。 2.1开模方向和分型线 每个注塑产品在开始设计时首先要确定其开模方向和分型线,以保证尽可能减少抽芯机构和消除分型线对外观的影响。 2.1.1开模方向确定后,产品的加强筋、卡扣、凸起等结构尽可能设计成与开模方向一 致,以避免抽芯减少拼缝线,延长模具寿命。 2.1.2例如:保险杠的开模方向一般为车身坐标χ方向,如果开模方向设计成与χ轴 不一致,则必须在产品图中注明其夹角。 2.1.3开模方向确定后,可选择适当的分型线,以改善外观及性能。 2.2脱模斜度 2.2.1适当的脱模斜度可避免产品拉毛。光滑表面的脱模斜度应大于0.5度,细皮纹表 面大于1度,粗皮纹表面大于1.5度。 2.2.2适当的脱模斜度可避免产品顶伤。 2.2.3深腔结构产品设计时外表面斜度要求小于内表面斜度,以保证注塑时模具型芯 不偏位,得到均匀的产品壁厚,并保证产品开口部位的材料密度强度。 2.3产品壁厚 2.3.1各种塑料均有一定的壁厚范围,一般0.5~4mm,当壁厚超过4mm时,将引起冷 却时间过长,产生缩印等问题,应考虑改变产品结构。 2.3.2壁厚不均会引起表面缩印。 2.3.3壁厚不均会引起气孔和熔接痕。 2.4加强筋 2.4.1加强筋的合理应用,可增加产品刚性,减少变形。 2.4.2加强筋的厚度必须小于产品壁厚的1/3,否则引起表面缩印。 2.4.3加强筋的单面斜度应大于1.5°,以避免顶伤。 2.5圆角

塑料件的设计要求及电镀要求(运用实操)

塑料件的设计要求 1、塑料的外观要求?产品表面应平整、饱满、光滑、过渡自然,不得有碰、划伤以及缩孔等缺陷。?产品厚度应均匀一致,无翘曲变形、飞边、毛刺、缺料、水丝、流痕、熔接痕及其它影响性能的注塑缺陷。?毛边、浇口应全部清除、修整。?产品色泽应均匀一致,表面无明显色差。颜色为本色的制件应与原材料颜色基本一致且均匀。?需配颜色的制件应符合色板要求。 2、塑料件设计要点 2.1、开模方向和分型线?每个塑料产品在开始设计时首先要确定其开模方向和分型线,以保证尽可能减少抽芯机构和消除分型线对外观的影响。?开模方向确定后,产品的加强筋、卡扣、凸起等结构尽可能设计成与开模方向一致,以避免抽芯,减少拼缝线,延长模具寿命。 2.2、脱模斜度?适当的脱模斜度可避免产品拉毛。光滑表面的脱模斜度应大于0.5度,细皮纹表面大于1度,粗皮纹表面大于1.5度。?适当的脱模斜度可避免产品顶伤,深腔结构产品设计时外表面斜度要求小于内表面斜度,以保证注塑时模具型芯不偏位。 2.3、产品壁厚?各种塑料均有一定的壁厚范围,一般0.5-4mm。当壁厚超过4mm时,将引起冷却时间过长产生缩印等问题,应考虑改变产品结构。一般摩托车的塑料厚度为3±0.2mm。?壁厚不均会引起表面缩印,引起气孔和熔接痕。 2.4、加强筋,加强筋的合理应用,可增加产品刚性,减少变形。应避免筋的集中,否则引起表面缩印。?加强筋的厚度一般为壁厚的1/3-1/2。?筋与筋之间的距离大于4倍壁厚。?筋的高度小于3倍壁厚。?加强筋的单面斜度应大于1.5°,以避免顶伤。 2.5、圆角?圆角一般取0.5 1.5倍壁厚。?圆角太小可能引起产品应力集中,导致产品开裂。?圆角太小可能引起模具型腔应力集中,导致型腔开裂?合理的圆角,还可以改善模具的加工工艺,如型腔可直接用R刀铣加工,而避免低效率的电加工。 2.6、孔的设计?孔的形状应尽量简单,一般取圆形。?孔的轴向和开模方向一致,可以避免抽芯。?当孔的长径比(孔深/孔径)大于2时,应设置脱模斜度。此时孔的直径应按小径尺寸计算。?盲孔的长径比一般不超过4。?孔与产品边缘的距离一般大于孔径尺寸。 2.7、注塑模的抽芯机构及避免?当塑件按开模方向不能顺利脱模时,应设计抽芯机构。抽芯机构能成型复杂产品结构,但易引起产品拼缝线、缩印等缺陷,并增加模具成本缩短模具寿命。?设计时,无特殊要求尽量避免抽芯结构。如孔轴向和筋的方向改为开模方向。 2.8、一体铰链?利用PP料的韧性,可将铰链设计成和产品一体。?作为铰链的薄膜尺寸应小于0.5mm,且保持均匀。?注塑一体铰链时,浇口只能设计在铰链的某一侧。 2.9、嵌件?在注塑产品中镶入嵌件可增加局部强度、硬度、尺寸精度和设置小螺纹孔(轴),满足各种特殊需求。?设置嵌件会增加产品成本。?嵌件一般为铜,也可以是其它金属

注塑件结构设计要点

注塑件结构设计要点 吕文果 塑料是四大工程材料(钢铁、木材、水泥和塑料)之一,它是以高分子量的合成树脂为主要成份,在一定条件下可塑制成一定形状且在常温下保持形状不变的材料。塑料总体分为热固性和热塑性两种,区分两种塑料的规则一般是在一定温度加热一段时间或加入硬化剂后有无发生化学反应而硬化,发生化学反应而硬化的叫热固性塑料,反之则叫热塑性塑料。它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等行业。但是塑料与其它材料相比又具有自己的一些特有的性能,这些性能决定它的一些特有的使用场合、加工方法、生产工艺等。一般来说塑料的成型方法有以下几种:注射成型、挤压成型、压铸成型、发泡、吹塑、真空吸塑、中空成型、机加工等。 由于塑料的种类及性能、使用场合、成型工艺等条件的影响,对塑料件的结构设计也就自然会产生一些特殊的要求及方法。由于热固性塑料与热塑性塑料最终的形态不同,结构设计过程中的好多要求也就不一样,涉及的范围相当之大。下面我们就针对注射成型的热塑性塑料件的结构设计从胶模斜度、塑件的壁厚、加强筋、支承柱、孔、公差等方面作一些初略的讨论。 一、 壁厚 合理确定塑件的壁厚是非常重要的,其它的形体和尺寸如加强筋和圆角等都是以壁厚为参照的。塑料产品的壁厚主要决定于塑料的使用要求,即产品需要承受的外力、是否作为其他零件的支撑、承接柱

位的数量、伸出部份的多少以、选用的塑胶材料、重量、电气性能、尺寸稳定性以及装配等各项要求而定。如果壁厚不均匀,会使塑料熔体的充模速度和冷却收缩不均匀,由此会引起凹陷、真空泡、翘曲、甚至开裂。壁厚均匀是塑料件设计的一大原则。 一般的热塑性塑料壁厚设计在1~6mm范围。最常用的为2~3mm。大型件也有超过6mm的。表1是一些热塑性塑料壁厚的推荐值。在取较小壁厚时,要考虑制品在使用和装配时的强度和刚度。从经济角度来看,过厚的产品不但增加物料成本,还延长生产周期。尽量使塑件各处的壁厚均匀,否则会引起收缩不均匀使塑件产生变形和气泡、凹陷的工艺问题。厚胶的地方比旁边薄胶的地方冷却得慢,因而产生缩痕。更甚者导致产生缩水印、热内应力、挠曲部份歪曲、颜色不同或不同透明度。若厚胶的地方渐变成薄胶的是无可避免的话,应尽量设计成渐次的改变,并且在不超过壁厚3:1的比例下,如下图1: 图1 其实大部份厚胶的设计可使用加强筋来改变总壁厚。除了可节省物料来节省生产成本外,还可以节省冷却时间,冷却时间大概与壁成

注塑产品结构设计规范

注塑产品结构设计规范 1.目的 旨在规范注塑产品结构设计,使公司注塑产品设计有明确的、统一的要求,从而保证产品质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注塑产品结构设计。 3.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产品3D建模设计规范 产品标记作业指导书 4.定义无 5.内容 5.1厚度设计 5.1.1 壁厚 Wall Thickness 5.1.1.1 最小壁厚 就传统注射成形而言,实用的最小壁厚在0.55到1.00mm之间。如果要采用更薄的壁厚,却又缺乏实际的经验,可以借助CAE作科学的决定。 5.1.1.2 壁厚变化 产品设计中壁厚不均带来的麻烦比任何其它问题设计带来者都要严重。这些麻烦包括了雾斑、喷流痕、气痕、焦痕、缩痕和缩孔、短射、熔接痕、迟滞痕、应力痕、翘曲变形以及周期时间长等。这些麻烦都可用CAE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预测。 设计高收缩率的结晶性注塑成型品时,设计者应将壁厚变化限制在10%以內。就低收缩率的非结晶性塑料而言,容许壁厚变化可到25%。厚度需在公称厚度的50%或67%或75%之间作一抉择。 下面是某一产品的壁厚变化引起的其它注塑参数变化的比较: 当壁厚改变时,阶梯式的断然变化应当避免,从厚到薄应以斜坡式的缓冲带过渡,该过渡区的长度以厚壁厚度的3倍为宜。看下图

5.1.1.3 掏空厚壁 Coring Out Thick Section 掏空厚壁以消除缩痕 差[Poor] 改善[Improved]

5.2 转角设计 5.2.1转角半径Corner Radius 尖锐的转角应力集中。塑料中,如尼龙和聚碳酸酯者,是对V字型刻痕敏感的,较之不敏感的塑料,如ABS和聚乙烯者,成型时会在内圆角上产生高的应力。 当一90°转角的内圆角半径小于公称厚度的25%时,角落就会有高的应力集中。内圆角的半径增加到公称厚度的75%时,二壁相交处就能进而强化。可接受的平均内圆角半径是公称厚度的50%。 内圆角半径图表Fillet Radius 5.2.2 转角设计实例 上图及中图中根部尖角,易开裂根部园角,开裂问题解决

注塑结构设计注意要点

注塑设计注意要点 1、利用注塑工艺生产产品时,由于塑料在模腔中的不均匀冷却和不均匀收缩以及产品结构设计的不 合理,容易引起产品的各种缺陷:缩印、熔接痕、气孔、变形、拉毛、顶伤、飞边。 2、为得到高质量的注塑产品,我们必须在设计产品时充分考虑其结构工艺性,下面结合注塑产品 的主要结构特点分析避免注塑缺陷的方法。 (1)开模方向和分型线每个注塑产品在开始设计时首先要确定其开模方向和分型线,以保证尽可能减少抽芯机构和消除分型线对外观的影响。 1)、开模方向确定后,产品的加强筋、卡扣、凸起等结构尽可能设计成与开模方向一致,以避免抽芯减少拼缝线,延长模具寿命。 2)、例如:保险杠的开模方向一般为车身坐标X方向,如果开模方向设计成与X轴不一致,则必须在产品图中注明其夹角。 3)、开模方向确定后,可选择适当的分型线,以改善外观及性能。 2)脱模斜度 1)、适当的脱模斜度可避免产品拉毛。光滑表面的脱模斜度应大于度,细皮纹表面大于 1 度,粗皮纹表面大于度。 2)、适当的脱模斜度可避免产品顶伤。 3)、深腔结构产品设计时外表面斜度要求小于内表面斜度,以保证注塑时模具型芯不偏位,得到均匀的产品壁厚,并保证产品开口部位的材料密度强度。 (3)产品壁厚 1)、各种塑料均有一定的壁厚范围,一般?4mm,当壁厚超过4mm时,将引起冷却时间过长,产生缩印等问题,应考虑改变产品结构。 2)、壁厚不均会引起表面缩印。 3)、壁厚不均会引起气孔和熔接痕。 (4)加强筋 1 )、加强筋的合理应用,可增加产品刚性,减少变形。 2)、加强筋的厚度必须小于产品壁厚的 1 /3 ,否则引起表面缩印。 3)、加强筋的单面斜度应大于°,以避免顶伤。 (5)圆角

注塑件模具设计应注意的几大要点

注塑件模具设计应注意的几大要点 模具工业是制造业中的一项基础产业,是技术成果转化的基础,同时本身又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领域,在欧美等工业发达国家被称为“点铁成金”的“磁力工业”。美国工业界认为“模具工业是美国工业的基石”;德国则认为它是所有工业中的“关键工业”;日本模具协会也认为“模具是促进社会繁荣富裕的动力”,同时也是“整个工业发展的秘密”,是“进入富裕社会的原动力”。 一、开模方向和分型线 每个注塑产品在开始设计时首先要确定其开模方向和分型线,以保证尽可能减少抽芯滑块机构和消除分型线对外观的影响。 1、开模方向确定后,产品的加强筋、卡扣、凸起等结构尽可能设计成与开模方向一致,以避免抽芯减少拼缝线,延长模具寿命。 2、开模方向确定后,可选择适当的分型线,避免开模方向存在倒扣,以改善外观及性能。 二、脱模斜度 1、适当的脱模斜度可避免产品拉毛(拉花)。光滑表面的脱模斜度应≥0.5度,细皮纹(砂面)表面大于1度,粗皮纹表面大于1.5度。 2、适当的脱模斜度可避免产品顶伤,如顶白、顶变形、顶破。 3、深腔结构产品设计时外表面斜度尽量要求大于内表面斜度,以保证注塑时模具型芯不偏位,得到均匀的产品壁厚,并保证产品开口部位的材料强度。

三、产品壁厚 1、各种塑料均有一定的壁厚范围,一般0.5~4mm,当壁厚超过4mm时,将引起冷却时间过长,产生缩印等问题,应考虑改变产品结构。 2、壁厚不均会引起表面缩水。 3、壁厚不均会引起气孔和熔接痕。 四、加强筋 1、加强筋的合理应用,可增加产品刚性,减少变形。 2、加强筋的厚度必须≤(0.5~0.7)T产品壁厚,否则引起表面缩水。 3、加强筋的单面斜度应大于1.5°,以避免顶伤。 五、圆角 1、圆角太小可能引起产品应力集中,导致产品开裂。 2、圆角太小可能引起模具型腔应力集中,导致型腔开裂。 3、设置合理的圆角,还可以改善模具的加工工艺,如型腔可直接用R刀铣加工,而避免低效率的电加工。 4、不同的圆角可能会引起分型线的移动,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圆角或清角。 六、孔 1、孔的形状应尽量简单,一般取圆形。

塑料件设计技巧

注塑件设计要点 利用注塑工艺生产产品时,由于塑料在模腔中的不均匀冷却和不均匀收缩以及产品结构设计的不合理,容易引起产品的各种缺陷: 缩印、熔接痕、气孔、变形、拉毛、顶伤、飞边。 为得到高质量的注塑产品,我们必须在设计产品时充分考虑其结构工艺性,下面结合注塑产品的主要结构特点分析避免注塑缺陷的方法。 2.1 开模方向和分型线 每个注塑产品在开始设计时首先要确定其开模方向和分型线,以保证尽可能减少抽芯机构和消除分型线对外观的影响。 2.1.1 开模方向确定后,产品的加强筋、卡扣、凸起等结构尽可能设计成与开模方向一致,以避免抽芯减少拼缝线,延长模具寿命。 2.1.2 例如:保险杠的开模方向一般为车身坐标χ方向,如果开模方向设计成与χ轴不一致,则必须在产品图中注明其夹角。 2.1.3 开模方向确定后,可选择适当的分型线,以改善外观及性能。 2.2 脱模斜度 2.2.1 适当的脱模斜度可避免产品拉毛。光滑表面的脱模斜度应大于0.5度,细皮纹表面大于1度,粗皮纹表面大于1.5度。 2.2.2 适当的脱模斜度可避免产品顶伤。 2.2.3 深腔结构产品设计时外表面斜度要求小于内表面斜度,以保证注塑时模具型芯不偏位,得到均匀的产品壁厚,并保证产品开口部位的材料密度强度。 2.3 产品壁厚 2.3.1 各种塑料均有一定的壁厚范围,一般0.5~4mm,当壁厚超过4mm时,将引起冷却时间过长,产生缩印等问题,应考虑改变产品结构。 2.3.2 壁厚不均会引起表面缩印。 2.3.3 壁厚不均会引起气孔和熔接痕。 2.4 加强筋 2.4.1 加强筋的合理应用,可增加产品刚性,减少变形。 2.4.2 加强筋的厚度必须小于产品壁厚的1/3,否则引起表面缩印。 2.4.3 加强筋的单面斜度应大于1.5°,以避免顶伤。 2.5圆角 2.5.1 圆角太小可能引起产品应力集中,导致产品开裂。 2.5.2 圆角太小可能引起模具型腔应力集中,导致型腔开裂。 2.5.3 设置合理的圆角,还可以改善模具的加工工艺,如型腔可直接用R刀铣加工,而避免低效率的电加工。 2.5.4 不同的圆角可能会引起分型线的移动,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圆角或清角。

关于电饭煲注塑件的结构设计的分析

关于电饭煲注塑件的结构设计的分析 摘要:塑料与钢铁、水泥、木材并称为四大工程材料。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塑料的运用变得越来越广泛。与金属相比,塑料具有耐腐蚀、电绝缘、重量轻和 成本低等优点;且塑料材质丰富、形状多变,使其具有很理想设计特性,既避免 金属件必要的价格不低的二次加工和表面处理,又减少了成型对设计的限制,扩 大了设计自由(注塑件可以将几个零件功能集合到某一个零件中)。电饭煲产品中,为了成型方便、降低成本,除了发热盘、内锅、外锅、加强板等需要耐高温 或刚性强的零件使用金属材料,大部分的机体零件使用各种塑料材料进行设计。 由于塑料的机械性能随温度等因素影响很大,如高温使塑料的刚度和强度会降低,低温使塑料变脆;不同温度下,塑料的收缩量也不同;同时因为模具结构也有限制,不合理的设计会致一些试模及装配阶段才会发现的隐形问题,加大研发成本 及耽误项目进度。基于此,本文从选材、常规设计、模具的工艺性、变形等不同 方面介绍电饭煲的注塑件的结构设计。 关键词:结构设计;电饭煲;注塑件 1、电饭煲的概述 电饭煲又称作电锅、电饭锅。是利用电能转变为内能的炊具,使用方便,清洁卫生,还 具有对食品进行蒸、煮、炖、煨等多种操作功能。常见的电饭锅分为保温自动式、定时保温 式以及新型的微电脑控制式三类。如下图所示。 2、电饭煲注塑件的结构设计的要点 2.1材料选择 作为一个产品设计师,尤其设计结构部分,选择合理的材料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是 成功设计一款产品、每个零件的前提条件。通常来说,不是材料不好,而是各种材料有不同 的特定性能,需要设计师根据零件的使用环境、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塑料的种类繁多,性能各异,而且还添加有各种增强剂、色母等填料;同时各种材料的性能数据都是在特定条 件下的测试数据,与实际工作情况下有一定差别,这些都影响着材料种类的选择。虽然材料 选择具有复杂性,但是在选材时也是有简单规律可参考。对于注塑件,通常首先考虑零件的 工作条件,比如载荷、耐温等条件,以缩小选材范围,同时配合零件的成型工艺、外观方面 要求、装配方式等要求,比如透明性、运动部件的耐磨性等确定材料选定。电饭煲为加热产品,有运动部件,同时也有食品安全要求,作为小家电,对外观配合也要求美观精良。有经 验的结构设计师通常参考成熟产品、根据以往经验或者考虑供应商的推荐来选择合适的材料。电饭煲产品常用的几种塑料为PP、ABS、POM。例如,面盖、底座、内盖、支撑环等零件因 为要求耐温,一般都选择食品级的PP料;装饰板、电镀件通常都选择ABS;开盖按钮推块等 运动部件则都选择POM;一些需要特别耐高温的部件则选择尼龙或者PET材料;一些特殊要 求的部件比如电路板支架需要选择具有阻燃性能的塑料。 2.2壁厚合理设计 合理设计壁厚对一个注塑件来说是非常关键的,注塑件的壁厚数值一般为2~3mm。一 般壁厚过薄则强度和刚度弱,同时成型困难;壁厚过厚则容易缩水、成型时间长、浪费成本,对于壁厚偏厚的地方要掏胶等做防缩水工艺性设计。同时制品壁厚的设计应该均匀、圆滑过渡,若不均匀容易出现翘曲变形或者缩水等不良外观问题。电饭煲产品中,通过经验总结, 底座、支撑环、内盖等对刚度和强度要求高的部件一般设计壁厚为2.5或者2.8mm厚,面盖 等部件一般设计2.2mm厚,个别透明件或者无载荷的零件设计壁厚低于2mm。 2.3加强筋设计 在注塑件设计中,为了增加零件的刚度和强度,通常设计加强筋来满足要求,这样既减 少塑料用量又减轻重量,在结构上也能防止注塑件翘曲变形,成型时辅助塑料流动。加强筋 的设计通常要注意三个要点:第一是厚度,厚度过薄起不到加强作用也难以填充,厚度过厚

注塑成型的塑料连接件设计

文章编号:100523360(2004)0420010205 注塑成型的塑料连接件设计 李 树1,揣成智1,刘风芝2 (1.天津科技大学,天津300222;2.太原市物产集团,山西太原030002) 摘 要: 介绍常用注塑成型连接件的材料选择、连接原理、基本类型、尺寸和形状设计要点及实际使用情况等。 关键词: 塑料连接件;连接原理;连接类型 中图分类号:T Q320.662;T Q320.74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04203216 1 前言 注射成型连接件的设计是塑料制品设计中不可缺 少的内容。它和大多数塑料注塑件一样,都是产品的组成部分,它们既可以互相组装成一个制品,也可以与其他材料的零部件组装成制品。如果不采用塑料连接件连接,而采用金属的螺钉、销钉等连接件会使塑料制品尺寸变大且结构不合理;用带螺纹的金属嵌件作为塑料件的连接件,会给制品的成型带来困难,也不能自动化的生产制品,特别是用注塑成型的方法生产制品,此缺点更为突出,它使注塑模具的结构更为复杂,产品的成本也相应提高[1]。而利用塑料的良好弹性,柔软性、优良的抗疲劳等特性可设计出各种实用可靠的连接件。它们具有结构简单,安装牢固、装配容易、加工方便、不附加紧固件、价格便宜等优点,可用于仪表、仪器、家用电器等行业。通常使用的注塑成型塑料连接件可分为两种结构形式[2]:一种为可拆卸连接;另一种为不可拆卸连接。现主要讨论这两种连接的连接原理、连接尺寸及制品的形状设计。 2 可拆卸连接 可拆卸连接是指拆开连接件时,构成连接的所有 零件都不发生破坏。同时要求可拆卸连接的结构在使用期的工作条件下,在多次拆卸2连接后零件的相应位 置和相关尺寸仍保持一定的精度。利用塑料材料本身具有的良好弹性、韧性等特点,可设计出多种实用的可拆卸连接的塑料件。 2.1 搭接连接 搭接连接是一种允许有较大弹性形变的紧密连接方式[3]。全部连接基本上都是在一个制品上模塑出凸台、凸耳或倒钩臂,将其插入到另一个模塑制件上相应的凹口、倒陷或孔中。它是塑料制品中最廉价、最方便的连接方式之一,用于可拆卸连接。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搭接连接。2.1.1 夹环连接 图1为夹环连接,夹环提供了柔软的没有轴向装配的连接,它允许连接处多方向自由弯折。用于盖和底的夹环连接可在塑料件上设计凸起或沟槽来辅助准确定位。它可以用任何柔性塑料制造,如聚乙烯、聚丙烯、软聚氯乙烯等 。 图1 盖和底成一体的夹环连接   2.1.2 搭扣连接 图2为搭扣连接,图中有三种不同的搭扣和孔眼形状。主要用于塑料布和片材的搭接,所有用于注塑成型的塑料材料都可以采用这种连接方式。 2.2 卡夹连接 卡夹连接是利用塑料的弹性变形,实现两个零件 1 塑料科技 P LASTICS SCI.&TECH NO LOGY № 4(Sum.162) August 2004

浅析注塑产品设计注意事项

浅析注塑产品设计注意事项 发表时间:2019-04-28T10:10:42.07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作者:马雯钰[导读] 摘要:结合注塑产品的成型过程、成型原理、模具加工、批量生产等,浅析注塑产品在设计、成型过程中的一些设计手法和注意事项。 蚌埠依爱消防电子有限责任公司安徽蚌埠 233000摘要:结合注塑产品的成型过程、成型原理、模具加工、批量生产等,浅析注塑产品在设计、成型过程中的一些设计手法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外观设计;结构设计;成型原理;模具设计 一、引言 公司的产品按照材料特性可以分为两大类:注塑类和钣金类。产品在设计的过程中影响因素很多,需要遵守相应的基本要求和设计原则,才能满足产品的使用需求,产品结构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产品的市场价值。随着科技的发展,人机交互体验的增加,对产品的精致美观,装配简单带来新的挑战,本文以注塑产品的外观和结构设计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简单的总结,以供设计人员入门做参考。 二、外观设计 产品外观是指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等一体化视觉效果,形状是指产品的造型,图案是产品设计的点缀,色彩是构成图案的因子,三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形成美的统一。很多结构设计人员主要以机械工科为主,缺乏工业设计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前卫的设计理念,导致前期产品的外观为外包设计,无形之中增加了产品的设计成本,但纯工业设计人员对公司产品的结构、硬件配合的使用要求不清楚,从而导致后期结构出现一系列问题,最典型的为烟感的设计,在后期生产、送检出现的结构问题,反复修改模具,生产中按键、卡扣、干涉等问题,也无形之中增加了产品的研发设计和生产成本,降低效率。 设计人员要不断学习一些工业设计理念,在进行外观设计时,就能配合硬件人员对结构要求作出及时调整,从而做到一次开模成功,提高效率,节约成本。 图1 小米烟感造型 图2 8014烟感造型在进行外观的设计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多看多想,多看就是参考其他家产品的外观图案,通过网上搜索图片、实物观察等方式了解这一类产品的各种外观,然后进行总结、思考各种外观的优缺点,实现难易程度,以及后期结构设计的难易程度,统一规划,比如在设计新烟感外观的过程中,参考了小米烟感以及本公司烟感的外观特点,既满足外观需求也要满足功能性需求,其中功能性需求优先,如图1、2所示。 在外观设计的过程中,关键的几点:广泛参考、不断总结、多出方案、征求意见、评审确定。 三、结构设计 产品结构设计是满足基本使用功能的关键保证、也是影响产品生产流水效率的关键因素,在必须满足功能性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的结构简单、模具简单、装配简单。 在设计新烟感和8000声光结构的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紧密地与硬件人员进行配合,了解这个产品的功能需求,再确定好电路板布局,并进行三维造型,将电路板、元器件绘制出三维模型,随时在模型中查看有没有元器件干涉,考虑好电路板的固定方式,如新烟感中电路板是通过螺钉固定,8000声光中电路板是通过卡扣固定,至于选择哪一种根据电路板元器件的多少、尺寸大小、保证牢固可靠来决定,如下图;

注塑模具设计的基本要点有些

注塑模具设计的基本要点有些 为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注塑模具设计,下面,为大家讲讲注塑模具设计的基本要点的相关知识,快来看看吧! 产品壁厚 1、各种塑料均有一定的壁厚范围,一般0.5~4mm,当壁厚超过4mm时,将引起冷却时间过长,产生缩印等问题,应考虑改变产品结构。 2、壁厚不均会引起表面缩水。 3、壁厚不均会引起气孔和熔接痕。 加强筋 1、加强筋的合理应用,可增加产品刚性,减少变形。 2、加强筋的厚度必须≤(0.5~0.7)T产品壁厚,否则引起表面缩水。 3、加强筋的(上海模具设计培训学校)单面斜度应大于1.5°,以避免顶伤。 圆角 1、圆角太小可能引起产品应力集中,导致产品开裂。 2、圆角太小可能引起模具型腔应力集中,导致型腔开裂。 3、设置合理的圆角,还可以改善模具的加工工艺,如型腔可直接用R刀铣加工,而避免低效率的电加工。 4、不同的圆角可能会引起分型线的移动,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圆角或清角。

开模方向和分型线 每个注塑产品在开始设计时首先(上海模具设计培训学校)要确定其开模方向和分型线,以保证尽可能减少抽芯滑块机构和消除分型线对外观的影响。 1、开模方向确定后,产品的加强筋、卡扣、凸起等结构尽可能设计成与开模方向一致,以避免抽芯减少拼缝线,延长模具寿命。 2、开模方向确定后,可选择适当的分型线,避免开模方向存在倒扣,以改善外观及性能。上海模具设计培训 脱模斜度 1、适当的脱模斜度可避免产品拉毛(拉花)。光滑表面的脱模斜度应≥0.5度,细皮纹(砂面)表面大于1度,粗皮纹表面大于1.5度。 2、适当的脱模斜度可避免产品顶伤,如顶白、顶变形、顶破。 3、深腔结构产品设计时外表面斜度尽量要求大于内表面斜度,以保证注塑时模具型芯不偏位,得到均匀的产品壁厚,并保证产品开口部位的材料强度。 孔 1、孔的形状应尽量简单,一般取圆形。 2、孔的轴向和开模方向一致,可以避免抽芯。 3、当孔的长径比大于2时,应设置脱模斜度。此时孔的直径应按小径尺寸(最大实体尺寸)计算。 4、盲孔的长径比一般不超过4。防孔针冲弯 5、孔与产品边缘的距离一般大于孔径尺寸。

塑料件结构设计要点

大略的汇总下结构中常见的问题注意点,期抛砖引玉,共同提高。 1、关于塑料零件的脱模斜度: 一般来说,对模塑产品的任何一个侧面,都需有一定量的脱模斜度,以便产品从模具中顺利脱出。脱模斜度的大小一般以0.5度至1度间居多。具体选择脱模斜度注意以下几点: ●塑件表面是光面的,尺寸精度要求高的,收缩率小的,应选用较小的脱模斜度,如0.5°。 ●较高、较大的尺寸,根据实际计算取较小的脱模斜度,比如双筒洗衣机大桶的筋板,计 算后取0.15°~0.2°。 ●塑件的收缩率大的,应选用较大的斜度值。 ●塑件壁厚较厚时,会使成型收缩增大,脱模斜度应采用较大的数值。 ●透明件脱模斜度应加大,以免引起划伤。一般情况下,PS料脱模斜度应不少于2.5°~3°, ABS及PC料脱模斜度应不小于1.5°~2°。 ●带皮纹、喷砂等外观处理的塑件侧壁应根据具体情况取2°~5°的脱模斜度,视具体的皮 纹深度而定。皮纹深度越深,脱模斜度应越大。 结构设计成对插时,插穿面斜度一般为1°~3°(见后面的图示意)。 2、关于塑件的壁厚确定以及壁厚处理: 合理的确定塑件的壁厚是很重要的。塑件的壁厚首先决定于塑件的使用要求:包括零件的强度、质量成本、电气性能、尺寸稳定性以及装配等各项要求,一般壁厚都有经验值,参考类似即可确定(如熨斗一般壁厚2mm,吸尘器大体为2.5mm),其中注意点如下: l塑件壁厚应尽量均匀,避免太薄、太厚及壁厚突变,若塑件要求必须有壁厚变化,应采用渐变或圆弧过渡,否则会因引起收缩不均匀使塑件变形、影响塑件强度、影响注塑时流动性等成型工艺问题。 l塑件壁厚一般在1—5mm范围内。而最常用的数值为2—3mm。 l常用塑料塑件的最小壁厚及常用壁厚推荐值:(mm) l尽量不要将加强筋和螺钉柱设计的太厚,一般建议取本体壁厚的一半较保险,否则容易引起缩影等外观问题 ●尽量不要将零件设计成单独的平板,尺寸很小另论,否则变形导致零件不平整 3、关于塑件的加强: 为了确保塑件的强度和刚性,而又不致使塑件的壁厚过厚,可以在塑件的适当部位设置加强筋。加强筋还可以避免塑件的变形,在某些情况下,加强筋还可以改善塑件成型过程中塑料流动的情况。 l加强筋的厚度不应大于壁厚的1/2,以免引起塑件表面缩影;同时从成型流动性考虑,最小不宜低于0.8mm。 l在必须采用较大的加强筋时,在容易形成缩痕的部位可以设计成纹理,来遮盖缩痕。 l加强筋应加脱模斜度,筋应标注大端尺寸(但是考虑加工工艺,3D图上可以不做出,模具加工时EDM加工会自然产生斜度,高精度零件另论) l除特殊要求外,加强筋应尽可能矮,加强筋的高不要超过(3~4)*T(T为零件厚度) 小技巧:把表面制成拱形和波形也是增加强度和刚性的方法之一。 下图示意筋的设计要点: 4、关于塑件的圆角设计:

注塑件设计原则

注塑件设计原则 1基本壁厚 合适的壁厚设计非常重要,合理的壁厚可以保证零件的强度、刚度及注塑时有良好的流动状态、充填和冷却效果,防止零件收缩、翘曲变形等。壁厚的大小取决于产品的外形尺寸、需要承受的外力、是否为受力结构、模具和注塑可行性等。 1.1基本壁厚推荐值 零件的基本壁厚应根据其外形尺寸、造型复杂度、强度需求,同时结合无缩水、受力支撑、减小变形等因素综合选择,基本壁厚推荐值如下表:

1.2壁厚均匀 同一零件的基本壁厚尽可能均匀, 尤其是同一大面的壁厚,否则会因硬化或冷却速度不同引起收缩力不一致, 导致塑件内部产生内应力,零件翘曲变形、缩孔、裂纹等缺陷。若厚胶与薄胶过渡是无可避免的,应设计为渐变过渡,且过渡尺寸与减胶厚度应大于3:1的比例。 一些避免壁厚不均的结构设计思路 壁厚渐变过渡示意 壁厚均匀在转角的地方也同样需要,设计参考如下。

2筋位 在结构设计中,为了增加零件强度、减少壁厚,设计筋位必不可少,合理的设计筋位将有效起到强度增加、表面无缩痕的作用。 2.1尺寸要求 筋位的壁厚应该满足以下要求: 壁厚比:T1/T*100% 2.2布置要求 为避免零件表面缩水,筋位一般不采用下图左的十字交错设计,建议修改为下图右的两种形式,既能保证零件的强度和刚度,又不致使零件表面缩水。

对于密集布置的筋位,其间距a≥2T为宜。 3BOSS柱 BOSS柱的壁厚也需要符合筋位的设计规则,BOSS柱高度建议L≤5b。BOSS柱如果是自攻螺钉柱,或者需要增加强度,需在四周加三条或四条加强筋,如果BOSS柱靠近附近的结构,需保证BOSS柱与周边结构间距a≥2T,如果远离其他结构,加强筋做成三角斜坡。 如果BOSS柱的壁厚比不能满足筋位的壁厚比要求,可以在根部设计火山口结构。火山口设计尺寸参考如下,其中2R<T不易缩水,但是PP材料加火山口无效。

塑料产品结构设计注意事项.

塑料产品结构设计注意事项 1、塑料产品开发的结构设计原则 ⑴、结构设计要合理:装配间隙合理,所有插入式的结构均应预留间隙;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安规测试),并适当设计合理的安全系数。 ⑵、塑件的结构设计应综合考虑模具的可制造性,尽量简化模具的制造。 ⑶、塑件的结构要考虑其可塑性,即零件注塑生产效率要高,尽量降低注塑的报废率。 ⑷、考虑便于装配生产(尤其和装配不能冲突)。 ⑸、塑件的结构尽可能采用标准、成熟的结构,所谓模块化设计。 ⑹、能通用/公用的,尽量使用已有的零件,不新开模具。 ⑺、兼顾成本。 2、材料的选取 ⑴、ABS:高流动性,便宜,适用于对强度要求不太高的部件(不直接受冲击,不承受可靠性测试中结构耐久性的部件),如内部支撑架(键板支架、LCD支架)等。还有就是普遍用在电镀的部件上(如按钮、侧键、导航键、电镀装饰件等)。目前常用奇美PA-757、PA-777D等。 ⑵、PC+ABS:流动性好,强度不错,价格适中。适用于作高刚性、高冲击韧性的制件,如框架、壳体等。常用材料代号:拜尔T85、T65。 ⑶、PC:高强度,价格贵,流动性不好。适用于对强度要求较高的外壳、按键、传动机架、镜片等。常用材料代号如:帝人L1250Y、PC2405、PC2605。 ⑷、POM具有高的刚度和硬度、极佳的耐疲劳性和耐磨性、较小的蠕变性和吸水性、较好的尺寸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良好的绝缘性等。常用于滑轮、传动齿轮、蜗轮、蜗杆、传动机构件等,常用材料代号如:M90-44。 ⑸、PA坚韧、吸水、但当水份完全挥发后会变得脆弱。常用于齿轮、滑轮等。受冲击力较大的关键齿轮,需添加填充物。材料代号如:CM3003G-30。 ⑹、PMMA有极好的透光性,在光的加速老化240小时后仍可透过92%的太阳光,室外十年仍有89%,紫外线达78.5%。机械强度较高,有一定的耐寒性、耐腐蚀,绝缘性能良好,尺寸稳定,易于成型,质较脆,常用于有一定强度要求的透明结构件,如镜片、遥控窗、导光件等。常用材料代号如:三菱VH001。 3、结构中常见的问题注意点 和塑料的选择也在考虑之列。一般来说,对模塑产品的任何一个侧面,都需有一定量的脱模斜度,以便产品从模具中顺利脱出。脱模斜度的大小一般以0.5°~1°居多。具体选择脱模斜度注意以下几点: ⑴、塑件表面是光面的,尺寸精度要求高的,收缩率小的,应选用较小的脱模斜度,如0.5°。 ⑵、较高、较大的尺寸,根据实际计算取较小的脱模斜度。 ⑶、塑件的收缩率大的,应选用较大的斜度值。 ⑷、塑件壁厚较厚时,会使成型收缩增大,脱模斜度应采用较大的数值。 ⑸、透明件脱模斜度应加大,以免引起划伤。一般情况下,PS料脱模斜度应不少于2.5°~3°,ABS 及PC料脱模斜度应不小于1.5°~2°。 ⑹、带皮纹、喷砂等外观处理的塑件侧壁应根据具体情况取2°~5°的脱模斜度,视具体的皮纹深度而定。皮纹深度越深,脱模斜度应越大。 ⑺、结构设计成对插时,插穿面斜度一般为1°~3°。 ⑻、取斜度的方向,一般内孔以小端为准,符合图样,斜度由扩大方向取得,外形以大端为准,符合图样,斜度由缩小方向取得。

注塑件的表面处理及工艺

注塑件的表面处理及工艺 手机目前已成为个人的标准配备,其重要性已超越手表等个人随身携带的物件,因而产品的新技术开发及应用非常快,为满足求新求变的需求,全球厂商均全力投入开发新技术的应用。在此专题将介绍手机塑胶壳的一些表面处理。 手机塑胶壳的表面处理主要有:电镀,喷涂,表面印刷,IMD,IML以及机壳的EMI喷涂或蒸镀。 电镀 1.1水镀 最常见的电镀方式,是一个电化学的过程,利用正负电极,加以电流在镀槽中进行,镀金,镀银,镀镍,镀铬,镀镉等,电镀液污染很大。水镀还要分为电镀和化学镀两种,电镀一般作为装饰性表面, 因为有高亮度,化学镀的表面比较灰暗,一般作为防腐蚀涂层。水镀的工艺主要由前处理和电镀两部分组成。前处理的功能是将原本不导电的塑胶材质变成导电的塑胶材质。 水镀的前处理工艺流程: 塑胶壳→挂钓→整面脱脂(去除表面油污)→水洗→表面粗化→水洗→回收→水洗→中和除去及还原表面铬酸→水洗→敏化吸着PD-SV错化物→水洗→除锡使PD活化→水洗→化学镍→水洗→完成 1.2真空蒸镀 真空蒸镀法是在高真空下为金属加热,使其熔融、蒸发,冷却后在样品表面形成金属薄膜的方法,镀层厚度为0.8-1.2uM.将成形品表面的微小凹凸部分填平,以获得如镜面一样的表面,无任是为了得到反射镜作用而实施真空蒸镀,还是对密接性较低的夺钢进行真空蒸镀时,都必须进行底面涂布处理。 真空蒸镀工艺:蒸镀用金属为Al、金等

表面涂布/硬化处理:由真空蒸镀所产生的金属薄膜相当的薄,为了利用外界的化学、物理等性能,以达到保护蒸镀膜的目的,有时需要实施表面涂布处理(或过量涂布)。表面涂布就是使用人们所说透明的涂料,与底面涂布一样,采用与涂布相同的工艺进行涂布、固化。 1.3溅镀 溅镀原理:主要利用辉光放电(glowdischarge)将氩气(Ar)离子撞击靶材(target)表面,靶材的原子被弹出而堆积在基板表面形成薄膜。溅镀薄膜的性质、均匀度都比蒸镀薄膜来的好,但是镀膜速度却比蒸镀慢很多。新型的溅镀设备几乎都使用强力磁铁将电子成螺旋状运动以加速靶材周围的氩气离子化,造成靶与氩气离子间的撞击机率增加,提高溅镀速率。一般金属镀膜大都采用直流溅镀,而不导电的陶磁材料则使用RF交流溅镀,基本的原理是在真空中利用辉光放电(glowdischarge)将氩气(Ar)离子撞击 靶材(target)表面,电浆中的阳离子会加速冲向作为被溅镀材的负电极表面,这个冲击将使靶材的物质飞出而沉积在基板上形成薄膜。1.4涂镀 利用专门的配置的两种涂液,在金属件需要镀的部分不停“涂刷”,在涂刷区域产生化学反应,堆积出一个涂层,手工操作,用于工件上面的“加料”,以达到尺寸要求,常用于柴油机曲轴,连杆等的处理。有污染。 1.5电镀件结构设计 电镀件在设计中有很多特殊的设计要求可以提出,大致为以下几点: 1)基材最好采用ABS材料,ABS电镀后覆膜的附着力较好,同时价格也较低廉。 2)塑件表面质量一定要非常好,电镀无法掩盖注射的一些缺陷,而且通常会使得这些缺陷更明显。 电镀件做结构设计时要注意的几点: 1)表面凸起最好控制在0.1~0.15mm/cm,尽量没有尖锐的边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