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溶血换血疗法护理
新生儿溶血病及换血疗法

红细胞溶血过程
• 被抗体致敏的胎儿细胞在网状内皮系统特别是脾脏中与巨噬细胞形成 “玫瑰花结”。
• 这些致敏了抗体的红细胞在巨噬细胞以及NK淋巴细胞分泌的溶菌酶 作用下发生溶血。
释放试验
• 当直抗≥2+时释放试验改用乙醚放散。放散液作一组谱细胞。 • 必要时另加相应的A、B细胞,排除ABO溶血病。
排除合并ABO溶血病
• 当母婴Rh血型不合的同时,ABO血型也不合,则应该在释放、游离试 验中加入相应的A、B细胞排除ABO溶血病。
• 此时加入的A、B细胞必须加以选择,必须不含有能与母亲血清中Rh 抗体反应的抗原。
IgG2 < IgG3 < IgG1
可造成严重新生儿溶血的抗体
• ABO系统 • Rh系统(D,E,c,Ce,cE,e,C) • Kell系统(K and k), • Duffy系统(Fya), • Kidd系统(Jka and Jkb), • MNSs系统(M, N, S, and s)
引起新生儿溶血的其它原因:
宫内输血方法(IUT)
• 腹膜内输血: 红细胞注入胎儿腹腔,经淋巴系统吸收至血液系统。 • 血管内输血: 借助超声波将血液直接注入胎儿脐静脉,快速解决贫血。 • 结合两种方法可以防止胎儿血色素起伏. • 宫内输血一旦开始,就要定期输注直至分娩。间隔可以是每两周一次 • 输血量:胎龄 [ (周)-20]×10ml
• 由于新生儿的A(B)抗原密度比成人低,所以被结合的抗体亦很少 • 一般抗球蛋白法检测的每个红细胞上的IgG数量的下限是100~150个 • 许多新生儿溶血病血样的直抗呈弱阳性的混合视野外观甚至阴性。
新生儿rh溶血换血原则

新生儿rh溶血换血原则
新生儿RH溶血换血原则
一、定义:
新生儿RH溶血是指新生儿出生后出现较重症状的血液病,由于母体血型RH阴性与胎儿RH阳性的关系,产生了RH溶血的可能性。
换血治疗是把病婴的母血替换为无血源RH阴性血液,以减少宝宝溶血症状,同时也能抑制再次发生溶血的可能性。
二、原则:
1、RH阴性血液的筛选:新生儿RH溶血换血时应采用RH阴性血液,主要用于胎儿血液中血清系中的抗原抗体,以避免再次出现RH 溶血。
2、RH抗体的检测:由于RH抗体是胎儿血液中唯一的抗体,所以采用RH阴性血液时,应进行RH抗体的检测,确保血液与胎儿RH 阴性。
3、血液有效性的检测:为了确保血液的安全性,避免有病毒或细菌感染,应对捐赠血液进行有效性检测,以确保血液的安全性。
4、换血的实施:在新生儿RH溶血换血原则下,换血前要进行血液有效性的实验,并进行换血期间的监护,以保证换血过程的安全性。
三、结语:
新生儿RH溶血换血原则是为了保证换血过程的安全性,避免可能出现的感染及次生感染,以保证宝宝的健康。
因此,换血前一定要按照上述原则进行操作,确保换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新生儿换血疗法及护理

血制品准备
2. 确定所需换血量。
(1) 双倍量换血:血型不合所致高胆红素血 症,所需血量=2×80ml×kg,胆红素 的换出率46~48.9%。 (2) 单倍量换血:凝血缺陷病、败血症等, 在高胆红素血症,胆红素的换出率 28.75%。 (3) 部分换血:RBC增多症、贫血。 静脉血Hct>0.65,Hb>220g/L可诊断, 换血指征静脉血Hct在0.65~0.70之间, 临床有症状者。
血制品准备
1. 血制品选择
(3) Coomb ,s试验阴性的高胆红素血症、败 血症等用Rh及ABO血型均与婴儿相同全 血。 (4) 献血员应经血库筛选(除外G-6-PD缺乏, 镰状RBC贫血)。同族免疫溶血病时献 血员应与母血清及婴儿血作交叉配合。 (5) 去白细胞血(低度放射杀WBC/去WBC滤 器)换血,国内的报道尚少,主要担心白 细胞下降影响机体防御功能,导致感染。
• 对自行吮奶好的患儿,可用软奶嘴(奶嘴 孔不宜过小)缓慢喂哺,对于不能自行吮 奶的患儿可采用鼻饲。每次喂哺后要白轻 拍患儿背部,以防止呕吐。
换血术后的护理
• 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最初每30min测量 1次,共测4次,以后每1h测1次,必要时 吸氧 • 换血后定测血糖,以便及时发现低血糖期 及进纠正。
全自动换血装置
肝素盐水(30ml/h)
输液泵2
输液泵1
100ml/h+30ml/h
废血瓶
/large/infant-jaundice.jpg
换血步骤
4. 换血前、后作血培养、肝功、血生化、 胆红素、血糖、血常规,换血中检测 血气、血电解质。 5. 检测血压、血氧饱和度并记录呼吸、 心率、体温、尿量、每次进出血量等 各项临床参数。根据血压调节抽注的 速度(血压偏高时多抽少注,血压偏 低时多注少抽)。
经外周血管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溶血症的护理配合

本组 男 1 例 , 4例 ; 月 新 生 儿 1 1 女 足 3例 , 产 儿 2例 ; 早 第
一
胎1 0例 , 他 胎 次 5例 ; 疸 均 在 生 后 2 其 黄 4h内 出现 , 红 素 胆
值 2 0 9 m l 1 ~3 0 o/ L。R h溶 血 3例 , B 溶 血 1 AO 2例 。抽 血 血 管选 择桡 动脉 1 0例 , 动 脉 2例 , 下 动 脉 3例 ; 血 1 肱 腋 输 5例
经外 周 血 管 同步换 血 治 疗新 生 儿溶 血 症 的护 理 配合
周 文 艳
( 苏省 淮安 市妇 幼保 健 院 , 江 江苏 淮安 2 3 0 ) 2 0 2
[ 键 词 ] 外 周 血 管 ; 步换 血 ; 生 儿 溶 血 症 ; 理 关 同 新 护 [ 图分 类 号 ] R 7 .2 中 4 3 7 [ 献标识码】 B 文 [ 文章 编 号 ] 10 —8 4 (0 0 0 —0 1 —0 0 8 8 92 1 ) 1 12 2
水 冲洗 三 通 管 及 注 射 器 , 持 管 道 通 畅 。换 血 速 度 保 持 在 保
10mL h 静 脉 输 入 , 输 血 泵 控 制 。 同 步 抽 血 , 度 控 制 在 5 /, 由 速 1. 2 5mL mi, / n 出入 差 不 大 于 2 0mL 1。每 换 血 5 / 1 OmL摇 动血
222 换血操作 .. 操 作 者 穿 隔离 衣 和 戴 无 菌 手 套 , 操 作 区 在
铺 好 无 菌 治 疗 巾。 从 抽 血 处 先 抽 出 肝 功 能 、 功 能 、 肾 电解 质 、 血糖 、 常 规 、 培 养 标 本 后 接 三 通 管 , 通 管 外 侧 两 端 一 端 血 血 三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重症新生儿溶血病的护理

治疗 的原理 、 法 、 全性 和既往 成功 的病 例 等 , 轻 家 吸 、 压 、 氧饱 和度 、 量 血 糖 , 做 好 临床 参 数 及 出 方 安 减 血 血 微 并 长的紧 张 、 焦虑 心理 , 立对 治疗 的信 心 , 树 争取积 极 配合 入量记 录 。
< 0 者 5 > 0 者 2 例 ;B 2 0g 5 例, 2 0g 6 A O溶血病 2 例 , 儿 的适应 情况逐 步调 整为 30m/ , 5 2 0 lh 换血过 程 中监测 血
R 溶 血病 6例 , 因不 明 3例 ; 重 症贫 血 2例 , h 原 合并 合并 气 和 电解 质 , 防 患儿 发 生 电解 质 紊 乱 , 血 时适 当摇 预 换 胆红素脑病 2例 。黄疸 在生后 1 4 2— 8h出现 , 血清胆 红 动输 血瓶 , 以防止 红细胞 沉 降。 素 30~ 2 m LL 血红蛋 白 8 4 70u o/ , 0~10gL 均符 合换 血 3 2 2 密 切 观 察 病 情 变 化 治疗 中严 格无 菌技 术 操 1 / , .. 治疗指证 。本组 患儿 进 行 1次 同步换 血治 疗 , 血 量 作 , 换 防止感染 。换 血过程 中密切 观察 患 儿面 色 、 色 、 肤 生 为 10~10m/ g 4 6 lk 体质量 , 总量为 40~ 0 l 换血 0 60m 。换 命 体征 等变 化 , 由于 大 量输 入 及 抽 出血 液 , 患 儿体 内 使
退 明显 , 血清胆 红素平 均下 降 5 % , 1 0 无 例再 次换血 , 住 体 温 、 血钙发 生 。 注意 观察 有无 输 血 反 应 ; 低 穿刺 处 有 院治疗 1 2 , 2~ 0d 均治愈 出院 。
3 护理 3 1 换血治 疗前 护理 .
新生儿换血术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流程

新生儿换血术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流程新生儿换血术是在治疗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溶血症、严重败血症、红细胞增多症、药物过量急性中毒、DIC、血友症等疾病中应用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然而,换血术也可能带来一些并发症,如感染、空气栓塞、血栓栓塞、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低血钙、低血糖等。
为了确保换血术的成功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流程。
一、换血术前的准备1.1 认真鉴定血型及交叉配血试验,确保输血安全。
1.2 以输同型血为原则,避免输血反应。
1.3 血库的血存储不得超过21天,不要加温,保证血液质量。
1.4 为了预防输血反应,在输血的前15min内速度要慢,每分钟约20~30滴,如无输血反应,可按医嘱进行输血。
1.5 患者在输血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血压、脉搏、呼吸、尿量、反应,是否有烦躁不安、腰痛等症状。
二、换血术中的并发症及处理2.1 感染:严格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2.2 空气栓塞:在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发绀、胸痛等症状,一旦发生空气栓塞,立即停止输血,给予吸氧,必要时行心肺复苏。
2.3 血栓栓塞: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四肢疼痛、肿胀、皮肤颜色改变等症状,一旦发生血栓栓塞,立即停止输血,给予抗凝治疗,必要时行手术治疗。
2.4 心律失常:密切观察患者心电监护,一旦发生心律失常,立即停止输血,给予相应的心律失常处理。
2.5 心力衰竭: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咳嗽、乏力等症状,一旦发生心力衰竭,立即停止输血,给予相应的抗心力衰竭治疗。
2.6 低血钙、低血糖:密切观察患者有无抽搐、意识障碍等症状,一旦发生低血钙、低血糖,立即停止输血,给予相应的钙剂、葡萄糖治疗。
三、换血术后的护理3.1 继续光疗或输注白蛋白,以降低胆红素水平。
3.2 持续监测生命体征、SpO2、尿量,每小时测血压一次共四次并记录,注意有无出血倾向、水肿、惊厥、低血钙、低血糖的发生。
3.3 观察动脉穿刺处有无出血、渗血及肿胀,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
换血疗法

换血疗法一.换血指征:重症母婴血型不合的溶血病1.产前诊断基本正确,而新生儿出生时脐血Hb<12g/dl, 伴水肿,肝脾肿大,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2.血清胆红素增加到需要换血水平:脐血≥生后4小时≥ 8-9mg/dl生后24小时≥ 16mg/dl生后48小时≥ 20mg/dl任何时间≥ 20mg/dl3.不论血清胆红素浓度高低,早期有核黄疸症状者,如肌张力减低、嗜睡、吸允反射减弱者。
"4. 早产及前一胎病情严重者,需适当放宽指征。
生后一周以上,无核黄疸症状者,血清胆红素即使达25mg/dl ,也可暂不换血。
二.血液的选择:溶血采用Rh血型同母亲相同,而ABO血型同患儿。
溶血采用AB型血浆加O型洗涤红细胞。
3.对有严重贫血或明显心衰的患儿,可用血浆减半的浓缩血来纠正贫血和心衰;对无严重贫血或明显心衰的患儿,在换血前1~2h应输注1次白蛋白1g/kg,可使胆红素换出量增加40%[5,6]。
4.缺乏和原因不明的溶血采用与患儿同型5.血液首选新鲜血,血液尽量不超过3 天的枸橼酸血在无新鲜血的情况下可使用深低温保存的冷冻血。
换血前先将血液在室内预热,使之接近体温(27~37℃)。
6.严格进行血型交配,配血量为患儿两倍的总血容量(150~180ml/kg)。
7.三.换血前准备:8.•环境准备:在手术室进行,室内温度维持24~26℃。
9.•患儿准备:患血前禁食3 h,遵医嘱用鲁米钠镇静。
10.•血液准备:严格核对血袋并将其放置37℃暖箱内预热。
11.•药品准备:生理盐水500ml*3瓶,肝素钠1支,10%葡萄糖酸钙2支,硫酸鱼精蛋白1支,10ml生理盐水5支,1:5000呋喃西林100ml,急救备用药品等。
•物品准备:辐射抢救台一台,多参数监护仪一台,24号BDY型留置针3~5 个,推注式输液泵一台,滴入式输液泵二台,输血器2~3个,输液吊瓶2 个和废血容器一个,50ml注射器2 个,、号头皮针各2~3 个,延长管2~3根。
新生儿换血中常见护理问题及对策

新生儿换血中常见护理问题及对策【摘要】新生儿换血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但在进行这一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常见的护理问题。
其中包括新生儿换血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和护理措施。
为了提高护理质量,我们必须严格遵守预防措施,确保换血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在新生儿换血的护理工作中,护士们需要充分了解可能发生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和处理。
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新生儿换血的护理工作,并对如何进行护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在实践中,护理人员要时刻牢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确保新生儿换血过程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新生儿换血简介、新生儿换血中常见护理问题、新生儿换血后的并发症、新生儿换血的注意事项、新生儿换血后的护理措施、新生儿换血的预防措施、新生儿换血的护理工作总结1. 引言1.1 新生儿换血简介新生儿换血是一种重要的医疗技术,指的是将新生儿体内异常血或异常红细胞置换为正常的供体血或红细胞。
新生儿换血通常用于治疗新生儿多种血液系统疾病,如溶血性疾病、先天性溶血性贫血等。
这些疾病会导致新生儿体内的红细胞数量减少、质量下降,严重影响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换血可以有效地帮助新生儿恢复正常的血液环境,缓解症状,提高生存率。
新生儿换血需要专业的护理和细致的操作,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和新生儿的安全。
在进行新生儿换血前,护士需要对新生儿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查清血型、准备好适当的供血品、定位好输血线路等。
在换血过程中,护士需要密切监测新生儿的生命体征,随时注意新生儿的各种反应和并发症。
新生儿换血后,护理工作也十分重要,包括合理安排新生儿的饮食、睡眠、情绪等,以促进新生儿尽快康复。
新生儿换血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技术,护理工作必须得到重视和严格执行,以确保新生儿的安全和康复。
在日常工作中,护士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专业技能,为新生儿换血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2. 正文2.1 新生儿换血中常见护理问题1. 换血过程中的穿刺和插管问题:在新生儿换血过程中,需要进行静脉穿刺和插管,这一过程需要非常小心和细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溶血换血疗法护理
一、目的:换血(exchange transfusion)疗法是患儿严重溶血时抢救生命的重要措施。
通过换血可达到换出致敏红细胞和血清中的免疫抗体,阻止继续溶血;降低胆红素,防止核黄疽发生;纠正溶血导致的贫血,防止缺氧及心功能不全。
计划:
1.物品准备
(l)血源选择:Rh血型不合应采用Rh血型与母亲相同,ABO血型与患儿相同(或抗A、抗B效价不高的0型)的供血者;ABO血型不合者可用0型的红细胞加AB型血浆或用抗A、抗B效价不高的O型血。
换血量为150-180ml/kg体重(约为患儿全血量的2倍),应尽量选用新鲜血,库血不应超过3天。
(2)药物:10%葡萄糖液1袋、生理盐水2袋、苏打、10%葡萄糖酸钙1支、肝素1支、10%苯巴比妥1支、并按需要准备急救药物。
(3)用品:静脉留置针、注射器及针头(20ml的20副,lml、2ml、5ml的各3~4副)三通管2个、心电监护仪1台、远红外线辐射保温床1张、干燥试管数支、绷带、夹板、皮肤消毒用物、换血记录单等。
2.环境准备应在手术室或经消毒处理的环境中进行,室温保持在26~28 度。
3.护士准备
(l)掌握换血指征;①母婴有ABO血型不合或Rh血型不合,产前确诊为溶血病。
②出生时有胎儿水肿,明显贫血(脐带血Hb<12Og/L);血清胆红素在足月
儿>342umol/L(20mg/dl),早产儿体重在1500g者>256nmol/L(15mg /dl),体重1200g者>205umol/L(2mg/dl)③凡是有核黄疸早期症状者。
(2)了解病史,诊断、出生日龄、体重、生命体征及一般状况。
估计换血过程常见的护理问题,操作前戴口罩、术前洗手、穿手术衣。
4.病人准备:进行静脉输液,术前1/2小时肌注苯巴比妥,患儿在辐射式保暖床上仰卧,静脉留置针打上。
【目的】换血(exchange transfusion)疗法是患儿严重溶血时抢救生命的重要措施。
通过换血可达到换出致敏红细胞和血清中的免疫抗体,阻止继续溶血;降低胆红素,防止核黄疽发生;纠正溶血导致的贫血,防止缺氧及心功能不全。
【计划】
1·物品准备
(l)血源选择:Rh血型不合应采用Rh血型与母亲相同,ABO血型与患儿相同(或抗A、抗B效价不高的0型)的供血者;ABO血型不合者可用0型的红细胞加AB型血浆或用抗A、抗B效价不高的O型血。
换血量为150-180ml/kg 体重(约为患儿全血量的2倍),应尽量选用新鲜血,库血不应超过3天。
【操作步骤及护理】
1.抽血测定胆红素及生化项目,测量静脉压后开始换血。
2.根据患儿体重,一般情况、心功能,入量要多于出量至少20ml,换血速度每分钟10ml。
3.每15分钟要测静脉压1次,保持静脉压的稳定(一般保持静脉压力为0.588~0.785kp(6~8cmH2O)。
5.注射器内不能有空气,防止空气栓塞,换血过程中注射器必须经常用含肝素的生理盐水冲洗,防止凝血。
6.换血过程应注意患儿保暖,密切观察全身情况及反应,注意皮肤颜色及生命体征,应详细记录每次入量、出量、累积出入量以及心率、呼吸、静脉压及用药等,做好心电监护。
7.在换血开始前、术中、换血结束时均需抽血标本,送检血胆红素定量,视需要检生化项目,以判断换血效果及病情变化。
8.术中要严格无菌操作,换血完毕后拔出动脉置管,局部伤口注意消毒。
9.换血后护理①术后继续蓝光照射治疗。
②密切观察病情,术后每1/2小时测心率、呼吸、2小时后平稳可改为每2小时1次。
密切注意有无青紫、惊厥、水肿、嗜睡、肌张力低下等核黄疸早期症状;注意有无并发症(心功能不全、低血糖、低血钙、酸中毒、休克等),若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若血红蛋白小于100g/L(10g/dl),可少量输血。
③一般情况良好,术后2~4小时可试喂糖水,无不良反应可喂奶。
④观察伤口有无渗血,保持局部清洁、防止感染、必要时加用抗生素。
【评价】
1.物品准备齐全、有序、合理,环境及病人准备符合要求。
2.掌握换血的目的及指征,了解患儿的诊断、病情,正确估计和处理换血过程中常见的护理问题。
3.操作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没有发生交叉感染。
4.及时观察病情变化,记录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