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的特性学案精编版

合集下载

5.1酶的特性导学案

5.1酶的特性导学案

生物学科导学案课 题 酶的作用与本质 课 型新授 执笔人审核人级部审核学习时间第 周第 导学案教师寄语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学习目标1、 简述酶的特性,并对影响酶的特性的因素与酶活性的关系进行描述。

2、 学会实验设计学生自主活动材料一、预习案1.酶的定义:酶是 产生的,具有 的 ,其中绝大多数酶是 ,少数是 。

2.酶的特性 同无机催化相比较(1)酶具有 , 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的 倍。

(2)酶具有 ,每种酶只能 。

(3)酶的作用条件温和,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 和 。

并且在 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

3.绘图:(1)酶活性受温度影响示意图 (2)酶活性受PH 影响示意图a .动物体内的酶最适宜温度在 ,最适宜PH 在 。

b .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都会破坏 ,使酶永久失活。

在低温时,酶的活性很低,但是酶的空间结构稳定,在适宜的温度下酶的活性还可以 。

二、课堂案 合作研讨(同桌、前后桌讨论共同解决)实验材料:新配制的唾液淀粉酶溶液,肝脏研磨液(含有过氧化氢酶),可溶性淀粉溶液,蔗糖溶液,过氧化氢溶液,盐酸,氢氧化钠,热水,蒸馏水,冰块,碘液,婓林试剂。

1. 如何设计实验验证酶具有专一性?(1)应该选择什么试剂进行试验?酶用 ,反应物用 。

(2)应该设置几组实验? ,是设置空白对照还是相互对照 。

(3)如何检测实验结果? 。

酶0活性温度酶0活性PH2.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1)应该选择什么试剂进行试验?酶用 ,反应物用 。

(2)至少应该设置几组实验? ,实验的条件应该是怎样设置的 。

(3)如何检测实验结果? 。

(4)描述实验过程: 3.探究PH 对酶活性的影响(1)应该选择什么试剂进行试验?酶用 ,反应物用 ,有什么好处? (2)至少应该设置几组实验? ,实验的条件应该是怎样设置的 。

(3)如何检测实验结果? 。

(4)描述实验过程:三、巩固案1.人在发高烧时,常常食欲大减,最根本的原因是 ( )A.所吃食物不能消化B.胃没有排空C.体温超过合适温度,消化酶的活性下降D.吃药使人没有了胃口 2.胃蛋白酶在进入小肠后就几乎没有了催化作用,主要原因是( ) A.pH 不适合 B.胃中已经起了消化作用,不能再起作用了C.被小肠中的物质包裹起来,所以起不到催化作用D.小肠中没有蛋白质可被消化3、将乳清蛋白,淀粉,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和适量的水混合装入一容器内,调整PH 至2.0,保存在37摄氏度的温水内,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剩余的物质是( ) A 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B 唾液淀粉酶、麦芽酶、胃蛋白酶、多肽C 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多肽、水D 唾液淀粉酶、淀粉、胃蛋白酶、水四、学后反思:1号试管2号试管实 验 步 骤一加入2ml 溶液加入2 ml 溶液二 加入2滴 ,振荡,试管下半部浸入37℃左右的热水中,反应5min 三实验现象结论自我评价专栏(分优良中差四个等级)自主学习: 合作与交流: 书写: 综合:。

《酶的特性》教案

《酶的特性》教案

《酶的特性》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酶的概念和特性。

2. 掌握酶的作用机理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3. 能够运用酶的特性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酶的概念、酶的特性、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难点:酶的作用机理、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酶的特性。

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理解酶的应用。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和教学素材。

2. 实验器材和试剂。

3. 相关案例和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介绍酶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发学生对酶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酶的概念:讲解酶的定义、酶的化学本质及酶的特点。

3. 探究酶的特性:引导学生思考酶的专一性、高效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

4. 分析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讲解温度、pH、酶浓度和底物浓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5.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6. 实验演示:进行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

7. 总结与评价: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8.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思考题和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9.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6.1 酶的作用机理:通过动画或图片展示酶与底物的结合过程,解释酶如何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6.2 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不同温度下酶活性的变化,理解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

6.3 酶活性与pH的关系: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不同pH值下酶活性的变化,理解酶活性与pH的关系。

七、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7.1 酶的浓度与酶活性的关系: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酶浓度下反应速率的变化,讨论酶浓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7.2 底物浓度与酶活性的关系: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底物浓度下反应速率的变化,讨论底物浓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学案3:5.1.2 酶的特性

学案3:5.1.2 酶的特性

酶的特性一、学习目标1.酶的特性。

(重、难点)2.酶的实验设计。

(重、难点)二、预习导学(课前完成)【知识一:酶的特性】1.酶具有_________,酶的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的_____________倍。

2.酶具有__________,每一种酶只能催化______或_______化学反应。

3.酶的作用条件较________,在__________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

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________。

在_________时,酶的活性_______,空间结构_______,在适宜温度下酶的活性会________。

因此酶制剂适宜在_____条件下保存。

4.完成曲线5.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酶分布在____________,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二:实验探究】1.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1)实验原理:①淀粉+淀粉酶→加入______试剂→_______加热→出现______________现象;②蔗糖+淀粉酶→加入______试剂→_______加热→不出现______________现象;(2)实验结论:淀粉酶具有________性。

2.影响酶活性的条件(1)实验原理:①细胞内几乎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是由______催化的;②酶的活性可用在一定条件下酶所催化某一化学反应的________表示;③不同消化液的PH不同,唾液的PH为_________、胃液的PH为___________、小肠液的PH为_______________。

三、合作研学(当堂完成)1、关于酶的实验探究中的选材(1)探究酶具有高效性选择的底物是_____________,酶是________,检测结果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酶具有专一性选择的底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酶是___________,检测结果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酶的特性》教学设计

《酶的特性》教学设计

《酶的特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生命观念----通过学习理解温度和酸碱度会影响酶的结构,从而影响酶的催化活性,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科学探究----通过实验探究温度和酸碱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提高设计实验和实验结果分析的能力。

科学思维----通过对影响酶活性因素的曲线分析,提高模型构建和应用的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酶的特性。

教学难点:1、尝试设计实验来探究温度和PH条件对酶活性的影响。

2、体会实验中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科学方法。

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研究了酶的作用和本质,归纳出了酶的定义。

拥有一双发现“酶”的眼睛,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酶,强调加酶洗衣粉使用的注意事项对温度的要求。

引导学生推测:温度对于洗衣粉里酶发挥它的作用是有影响的。

酶的应用如此广泛与酶的特性密切相关。

今天我们来学习酶的特性。

【目标展示】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知道酶的特性。

2、尝试设计实验来探究温度和PH条件对酶活性的影响。

3、体会实验中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科学方法。

【目标达成】(一)酶具有高效性复习回顾:复习“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引导学生回忆,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有高效性。

说明:大量的实验数据表明,酶的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酶的确具有高效性。

板书“酶具有高效性”。

进一步阐述酶高效性的意义。

教师引导总结:设计实验应遵循以下原则;等量原则注意自变量的设置单一变量原则因变量的预期及测量的方法对照原则无关变量的控制设计意图:为后面设计实验打下坚实基础。

(二)酶具有专一性过度:无机催化剂催化的化学反应范围很广。

例如,酸既能催化蛋白质水解,也能催化脂肪水解,还能催化淀粉水解。

设问:酶能像无机催化剂一样,催化多种化学反应吗?探究一:一种酶是否可以催化多种反应学生阅读课本81页探究与实践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导学案,思考讨论下列问题:1.课本中实验设计方案中自变量和因变量是什么?2.实验设计除了课本中给方案,你还能相处别的方案吗?3.在上述实验中,检测试剂斐林试剂可否换做碘液?设计意图:本节探究实践课时间有限,课本中这个实验探究的过程已经十分详细,无需让学生亲手动手设计实验和动手做实验探究,通过图片演示出实验结论。

酶的特性导学案

酶的特性导学案

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酶的特性【学习目标】1.理解酶的特性。

2. 通过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 通过实验设计进一步理解如何设计对照实验。

【温故知新】1、酶的化学本质是什么?2、酶的作用是什么?作用机理是什么?3、从“比较过氧化氢酶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实验中每一滴FeCl3溶液中Fe3+数量是每滴肝脏研磨液中过氧化氢酶数量的25万倍),你能得出酶和无机催化剂相比有什么特点?得出结论:酶的特性1:【研讨一】酶的特性2无机催化剂催化的化学反应范围比较广,例如,酸既能催化蛋白质水解,也能催化脂肪水解,还能催化淀粉水解,你还能举出化学课上学过的例子吗?酶作为生物催化剂是否也具有这样的性质呢?【情景分析】下图表示某类酶作用的模型。

思考:(1)你能分析出该反应中哪个字母代表着酶,为什么?哪个字母代表着反应物(底物),哪个代表着产物?(2)该图反映了酶作为催化剂具有什么特性?(3)如果D分别代表着一种二糖,你认为它可能是蔗糖、麦芽糖还是乳糖?E、F又代表什么?如果D代表着二肽,则E、F代表什么?归纳:酶的特性2:。

每一种酶只能催化或化学反应。

【研讨二】酶的特性3许多无机催化剂能在高温、高压、强酸、强碱条件下催化化学反应,酶是否也能如此呢?请你阅读课本83页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酶活性高低可以用什么表示? 2.提出要探究的问题3.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分组方结论变蓝变蓝不变蓝现象1~2滴1~2滴1~2滴滴加碘液将相同温度的两支试管混合混合冰块沸水37℃温度处理将上述两种物质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再分别用以下温度处理1ml1ml1ml淀粉酶2ml2ml2ml淀粉溶液321法步骤⑴.表格中每一行数据或操作分别属于哪种变量?可否先将淀粉与淀粉酶溶液混合均匀再置于不同的温度条件下?⑵.可否用斐林试剂对实验结果的鉴定?为什么?⑶.可否用过氧化氢酶分解过氧化氢实验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为什么?⑷.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什么结论?⑸.完成曲线图反应速率温度温度影响酶活性的曲线示意图⑹.温度过高和温度过低,化学反应速率都很低,从酶的结构角度谈谈,这两种情况有什么区别?还有哪些情况与温度过高情况相同。

高一生物《酶的特性》教案

高一生物《酶的特性》教案

高一生物《酶的特性》教案知识点•酶的定义和分类•酶的特性:酶活性受环境因素影响、酶的底物和酶浓度的关系、酶活性受酶抑制剂影响•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教学目标1.理解酶的定义和分类;2.掌握酶的特性:酶活性受环境因素影响、酶的底物和酶浓度的关系、酶活性受酶抑制剂影响;3.了解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教学重点•酶的特性:酶活性受环境因素影响、酶的底物和酶浓度的关系、酶活性受酶抑制剂影响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酶活性受环境因素影响的原因和机制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讲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了解一下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酵素有什么特点和优势?二、讲解(25分钟)1. 酶的定义和分类酶是一类高分子催化剂,能促进生物反应的进行。

根据酶所催化的反应类型,可以将酶分为氧化还原酶、水解酶、环化酶、加合酶、乙酰化酶等。

2. 酶的特性•酶活性受环境因素影响:适宜的温度、pH值、离子浓度等有利于酶活性的发挥,而过高或过低的温度、pH值、离子浓度等则会影响酶的活性;•酶的底物和酶浓度的关系:酶活性受底物浓度的影响,当底物非常丰富时,它们会竞争酶的活性中心,抑制一些底物的反应速率;•酶活性受酶抑制剂影响:酶抑制剂能结合到酶分子上,抑制酶活性的发挥。

3. 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酶在生物体内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使化学反应迅速快速进行;•可以将食物分解为可利用的能量;•可以帮助维持生物体内部的平衡。

三、实验(30分钟)实验材料:•烤盘、淀粉、I2-KI溶液、酶液、试管、滴管、加热器等。

实验步骤:1.将一定量的淀粉溶液放在试管中;2.加入适量的酶液并混合均匀,然后将试管放入加热器中加热;3.将一个干净的烤盘放在试管下方,当测得一定反应时间后,加入适量的I2-KI溶液;4.观察I2-KI溶液的变化。

实验结果:当酶浓度增加、温度适中、pH值适宜时,淀粉能更快地分解,I2-KI的变化会更加显著。

四、讲解(15分钟)根据实验结果,讲师可以与学生讨论以下问题:•为什么酶浓度增加后,淀粉的分解速度会增加?•为什么当温度过高或过低,pH值过强或过弱时,酶的活性会受影响?五、课堂练习(10分钟)1.酶是一类高分子催化剂,能促进生物反应的进行,其特性包括__________。

酶的特性教案设计

酶的特性教案设计

酶的特性-教案设计.doc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酶的概念和作用;(2)掌握酶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3)能够运用酶的特性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酶的活性;(2)通过实例分析酶的应用;(3)学会设计酶活性实验。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对生物科学的兴趣;(2)认识酶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3)树立科学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酶的概念和作用;(2)酶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3)酶的应用。

2. 教学难点:(1)酶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2)酶活性实验的设计与分析。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酶的相关资料;(2)酶活性实验器材;(3)实例分析材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酶的相关知识;(2)分组准备实验;(3)查阅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提问:什么是酶?有什么作用?(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2. 讲解酶的概念和作用:(1)讲解酶的定义;(2)讲解酶的作用机制。

3. 探究酶的特性:(1)分组实验:测定不同温度下酶活性;(2)数据分析:总结酶的温度特性;(3)讲解酶的温度、pH、酶浓度等影响因素。

4. 实例分析:(1)分析实例: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2)分析实例:酶在医疗方面的应用。

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酶的概念、作用、特性及其影响因素;2. 强调酶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3. 提醒学生课后复习,准备下一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实例分析,使学生掌握了酶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能够运用酶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但在课堂节奏控制方面,还需进一步优化,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理解和消化知识。

六、教学内容:1. 酶的分类:(1)蛋白质酶和RNA酶;(2)消化酶、代谢酶等;(3)举例说明酶的分类及应用。

2. 酶的命名与编号:(1)国际酶编号(ENZYME);(2)酶的命名规则;(3)举例说明酶的命名与编号。

酶的特性学案

酶的特性学案

酶 的 特 性 学 案一、知识梳理(一)、酶的定义: 产生的具有 的 ,其中绝大多数酶是 。

(二)、酶的特性:1.酶具有高效性:大量的实验数据表明,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 倍。

2.酶具有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 或 化学反应。

实验:探究酶的专一性。

酶活性定义:酶对化学反应的 称为酶活性。

3、酶的作用条件比较温和: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在最适温度的两侧,反应速率都比较较高的温度容易使酶的 遭到破坏而失去 。

较低的温度则 了酶的活性。

探究PH 值对酶活性的影响在过酸过碱的条件下,都会使酶的 遭到破坏而失去 。

(三)、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1.酶催化速率的表示方法:单位时间内底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生成量。

2.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常有温度、pH 、酶的浓度、底物浓度、抑制剂、激活剂、(1)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①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酶促反应速率随温度 ;但当温度升高到一定限度时,酶促反应速率不仅不再加快反而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

②在一定条件下,酶活性最大时的温度称为该酶的最适温度。

③低温影响酶的活性,但不会使酶的空间结构破坏,温度升高后,酶仍能恢复活性。

但高温会导致酶变性,使其永久失去活性。

(2)pH 对酶促反应的影响①每一种酶只能在一定限度的pH 范围内才有活性,超过这个范围酶就会永久失去活性。

②在一定条件下,每一种酶在某一pH 时活性最大,此pH 称为该酶的最适pH 。

(3)底物(反应物)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①在底物浓度较低时,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加快,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成。

②当底物浓度很大,且达到一定限度时,反应速率就达到一个最大值,此时即使再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率也几乎不再改变,原因是。

(4)酶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在底物足够、其他条件固定的条件下,反应系统中不含有抑制酶活性的物质及其他不利于酶发挥作用的因素时,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

(5)酶激活剂和酶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①酶激活剂:能增强酶的活性或使非活性的酶变为活性酶,如唾液淀粉酶需要被氯离子激活后,其活性才能增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二酶的特性
东莞市石龙中学潘妙文
<一>、酶的特性
1.
阅读资料:
①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②啤酒、果酒中出现的沉淀,加入少量酶便可立即消失。

2.
3. (完成探究实验后总结)
<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相关资料1:①加酶洗衣粉包装袋上,往往注明这种洗衣粉的适用温度范围。

②人在发烧时,食欲较差。

相关资料2: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等消化酶都是在消化道中起作用的。


同部位消化液的pH不一样。

唾液的pH为6.2~7.4,胃液的
pH为0.9~1.5,小肠液的pH7.6。

唾液淀粉酶会随唾液流入胃,
胃蛋白酶会随食糜进入小肠。

步骤一:提出问题
读了上述资料,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问题1:
问题2:
步骤二:作出假设
假设1:
假设2:
步骤三:设计实验
⑴材料用具(温度实验):质量分数为2%的新配制的淀粉酶溶液,质量分数为
3%可溶性淀粉溶液,体积分数为3%的H
2O
2
溶液。

热水,冰水,碘液。

试管,
量筒,烧杯,滴管,试管夹,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温度计,火柴。

⑵下表是某学生设计的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请在空白栏填写正确的实验步骤
思考:①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怎样控制无关变量。

②上述实验的对照组是,实验组分别是。

⑶材料用具(PH实验):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研磨液,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
溶液。

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蒸馏水。

试管,量筒,烧杯,滴管, pH试纸,火柴,卫生香。

分两大组,实验室左边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右边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填写上述两个表格的实验现象和结论。

步骤五:分析和结论
根据上述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和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两个表格,学生汇报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步骤六:表达和交流
酶活性受温度影响示意图酶活性受pH影响示意图
思考与讨论:
1.上图中B点代表、E点代表。

2.低温、高温、强酸、强碱是否破坏酶结构?如果条件恢复正常酶活性是否恢复?。

3.不同的酶最适温度、最适pH值是否相同?请阅读课本P85举例。

<三>、考考你
专科题
1.在下图所示的实验中,属于自变量的是()
A.催化剂
B.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
C.产生气泡量
D.试管中的过氧化氢溶液的量
2.下列因素中不会对酶的分子结构产生永久性影响的是 ( )
A.过酸 B.过碱 C.高温 D.低温
3.血液凝固是一系列的酶促反应过程,采集到的血液在体外下列温度下凝固最快的是A.00C B.15℃ C.35℃ D.25℃
4.在过氧化氢酶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其结果是 ( )
A.产生气泡 B.溶液呈紫色 C.溶液呈蓝色 D.产生砖红色沉淀
5.能使唾液淀粉酶失去活性的酶是
A.肽酶
B.蛋白酶
C.脂肪酶
D.淀粉酶
本科题
6.甲、乙、丙三支分别装有2 mL可溶性淀粉溶液的试管中,依次分别加入1 mL淀粉酶制剂、麦芽糖酶制剂和新鲜唾液,摇匀后将试管放在适宜的温度下。

过一段时间后,在三支试管中各加入一滴碘液,摇匀。

试管中溶液变为蓝色的是 ( )
A.甲试管 B.乙试管 C.丙试管 D.甲和丙试管
7.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多选)
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生物催化剂 B.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C.酶催化过程中逐渐被消耗掉 D.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
8.下列有关实验设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多选)
A.实验材料的数量、温度和时间都可能是实验的变量
B.各种实验中都必须设置空白对照组,确保单一变量
C.数据测量应力求精确,因而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D.探究实验设计中,实验结果总是与提出的假设一致
重点题
9.在证明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影响的实验时,有学生取两支试管分别将淀粉溶液与唾液混合后,分别将试管放在冰水、沸水中5min后,待试管冷却后分别加入3滴碘液,结果两支试管都变蓝,证明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

此实验不足之处是(多选)
A.酶与淀粉不能在设置各自温度之前接触
B.缺少温度为37℃的对照实验
C.这两支试管都不应变蓝
D.不能用碘液检验是否存在淀粉
10.如果酶的数量一定,最能确切地反映反应速率与底物(即反应物)浓度关系的是( )
11
(1)若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酶作用的专一性,则步骤4可以选用或两种不同类别的酶。

(2)如果按上述步骤进行操作,分析A、B可能出现的现象及原因。

现象:。

原因:。

(3)该实验步骤存在明显的缺陷,请写出正确的操作步骤。

(注:可直接用上表步骤中的数字表示,需增加的步骤用文字叙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