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集成-记录

在管理项目的范围之前,首先应收集客户等干系人的需求,并根据需求来定义并记录产品的特征与功能。

WBS是一种以结果为导向的分析方法,用于分析项目所涉及的工作,所有这些工作构成项目的整个工作范围。为项目进度管理、成本管理和范围变更提供基础。

项目章程、项目范围说明书(初步)、项目管理计划为编制范围管理计划提供依据。

编制范围管理计划、范围定义和创建工作分解结构属于计划过程。范围确认和范围控制属于监控过程。





变更是指对计划的改变,由于极少有项目能够完全按照原来的项目计划安排运行,因而变更不可避免。


项目章程是正式批准一个项目的文档,或者是批准现行项目是否进入下一阶段的文档。

项目范围说明书:明确了项目及其相关产品和服务、项目的需求和可交付物以及项目的边界等。

项目管理计划:经项目各有关干系人同意的项目管理计划就是项目的基准,为项目的执行、监控和变更提供了基础。

配置管理CM:通过对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的时间点上的产品配置项进行标识,并对这些标识的产品配置项的更改进行系统控制,从而达到保持产品完整性、一致性和可塑性的过程。



一般管理知识:计划、组织、人事、执行和控制一个正在运行的企业的运营。
财务管理和会计。
购买和采购。
销售和营销。
合同和商业法律。
制造和分配。
后勤和供应链。
战略计划、战术计划和运营计划。
组织结构、组织行为、人事管理、薪资、福利和职业规划。
健康和安全实践。



项目管理所需的专业知识与技术:
1、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2、项目应用领域的知识、标准和规定。
3、项目环境知识。
4、通用的管理知识和技能。
5、软技能和人际关系技能。
6、经验、知识、工具和技术。



核心知识域、保障域、伴随域、过程域




项目管理是在项目活动中综合运用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在一定的时间、成本、质量等要求下来实现项目的成果性目标。


信息系统集成项目:从客户和用户的需求出发,将硬件、系统软件、工具软件、网络、数据库及相应的应用软件集成为实用的信息系统的过程。


系统架构:将软件系统划分成多个模块,明确各模块之间的相互作用,组合起来实现系统的全部特性。

UML描述了系统的静态结构和动态行为,它将系统描述为一些独立的相互作用的对象,构成为外界提供一定功能的模型结构,静态结构定义了系统中重要对象的属性和服务,以及这些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动态行为定义了对象的时间特性和对象为完成目标而相互

进行的通信的机制。

ERM对象:竞争者、企业员工、政府部门、代理商、合作伙伴、客户、咨询、媒体

CRM系统是基于方法学、软件和因特网的以有组织的方式帮助企业管理客户关系的信息系统。

企业根据客户给自己带来利润的能力的大小,充分调配可用资源以达到最大程度上获取利润的目的。

CRM系统是信息技术与CRM经营理念的结合。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方法,是在满足服务水平要求的同时,为了使系统成本达到最低而采用的将供应商、制造商、仓库和商店有效地结合成一体来生产商品,有效地控制和管理各种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并把正确数量的商品在正确的时间配送到正确的地点的一套管理办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