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教案8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一)

合集下载

古典主义时期音乐

古典主义时期音乐

古典主义时期⾳乐第五章古典主义时期西⽅⾳乐史中的古典主义时期通常指18世纪中叶⾄19世纪⼆、三⼗年代的⼀段时期。

维也纳出现了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三位古典主义⼤师,他们的杰出⾳乐作品和⾳乐风格被称为近代欧洲⾳乐艺术的“经典”。

古典风格的形成,经历了古典早期复杂的准备过程。

18世纪的欧洲,在法国⼤⾰命之前经历了⼀场⼴泛的思想⾰命——启蒙运动,它是以反对教会神权和封建专制的⽂化运动的⾯貌出现的,然⽽它的影响远远超出⽂化领域,涉及经济、政治、法律、哲学、科学乃⾄社会制度和社会风尚等⽅⾯。

启蒙思想家反对传统的宗教,提倡⾃然神论;反对形⽽上学,提倡科学和常识知识;反对专制的权威和特权,提倡⾃由、平等和普遍教育的⼝号。

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卢梭等法国百科全书派正是⾝体⼒⾏地要以先进的哲学⽂化知识的光辉照亮⿊暗愚昧的社会。

启蒙主义者认为“理性”是⼈们思想和⾏为的基础。

布⽡洛在古典主义⽂学理论经典《诗艺》中强调“良知”或“理性”,痛斥想象和飘忽⽆常的情感。

他认为,凡是天⽣的事物总是符合理性的,是永恒、真实的。

⽂学家要爱理性,永远不能和⾃然⼨步相离。

启蒙时期流⾏的⽂体是更富于理智的散⽂,优秀散⽂的清晰、⽣⽓、得体、匀称和优美的品质,也成为评判其他艺术的准则。

⾳乐艺术中,古典主义的⼏代⼤师,则探索了富有理性和逻辑的庞⼤的⾳乐构思形式,最终使情感在其中得到适度的完满表现。

古典主义时期是知识⼤众化的时代。

哲学、科学、⽂学和艺术开始⾯向新兴的资产阶级和公众。

⼩说、戏剧描绘普通⼈的⽇常⽣活。

⾳乐家也⾛出宫廷深院的⼤门,为⾳乐会的听众构思创作,于是⾳乐的愉悦性、易解性和动⼈等品质,成为⾳乐美的准则。

在启蒙运动的⼈道主义思想影响下,欧洲形成了⼀个开明君主的统治时期。

社会改⾰的同时,⽂化艺术获得发展。

欧洲君主的⼴泛联姻削弱了国家民族的界限。

艺术,特别是⾳乐的发展呈现出欧洲⼀体化的倾向。

然⽽这终究是⼀个⾏将灭亡的社会,法国⾰命敲响了旧社会政体的丧钟,也预⽰了新的⾳乐时代的开始。

音乐赏析——走近音乐经典8——古典主义时期

音乐赏析——走近音乐经典8——古典主义时期

古典主义时期在莫扎特的室内乐作品中, 似献给海顿的六首弦乐四重奏较著名。其 中存在海顿的影响,也显示了莫扎特独特 的风格。莫扎特还有大量的钢琴协奏曲、 奏鸣曲及其他作品,为当时器乐界对钢琴 的不断更新、改进贡献了力量。他以细腻 多变的即兴变奏和精湛的演奏技巧征服了 当时的听众,并且将协奏曲的双呈示部及 华彩乐段的结构固定下来。他还为黑管、 圆号、长笛等各种乐器写协奏曲,使这种 大型器乐形式得到充实和发展。
格鲁克认为:歌剧声乐的旋律要去除 不必要的装饰,音乐必须在戏剧的支 配下简洁地陈述出来;千篇一律的返 始咏叹调的形式,如果破坏了剧词的 连贯性,就不应该采用;序曲的基调 应与整个戏剧的基调相吻合;简洁和 清晰应是歌剧音乐永远追求的原则。 格鲁克改革的主旨是:“质朴和真实 是一切艺术作品的美的伟大原则”; 歌剧中音乐的“真正使命”是“和诗 配合,以便加强情感的表现”。
海顿的创作生涯很长,一生写下了一百多 首交响曲、八十多首弦乐四重奏及为数众 多的其他作品。其间展现出他对古典交响 曲和四重奏形式的探索过程。 早期的交响曲比较简单,乐章的数目不 定。海顿在宫廷工作几十年,写了大量各 种形式的室内乐和乐队合奏曲,多是应主 人的需要,作为贵族钓猎嬉的附丽,不免 有追求浮华和装饰性风格倾向;但也正是 经过大量这种创作实验,他摸索并娴熟驾 驭了交响曲形式的结构手法。
格鲁克
奏鸣曲
在西方音乐历史中古典主义时期是器乐音乐繁荣 的时代。 D· 斯卡拉蒂为著名歌剧作曲家A· 斯卡拉蒂的儿子, 他受意大利歌剧抒情旋律的熏陶,然而他成就于 古钢琴音乐,创作了近六百首单乐章钢琴曲,后 人称作《奏鸣曲》。 C· P· E· 巴赫是J· S· 巴赫的次子。长期在柏林和波 茨坦任弗里德里· 希大帝的古钢琴师,是柏林乐派 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键盘音乐作品在古典主义 早期具有重要意义。他最后五集奏鸣曲是为表现 幅度更大的钢琴 而创作的。C· P· E· 巴赫的器乐音 乐表现风格直接影响了古典维也纳乐派。

二年级音乐全册教案二:欣赏西方古典音乐名曲

二年级音乐全册教案二:欣赏西方古典音乐名曲

二年级音乐全册教案二:欣赏西方古典音乐名曲西方古典音乐是世界文化的珍宝之一,它源远流长,早在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人便已开始创作音乐。

二年级的孩子们是初次接触西方古典音乐,如何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欣赏和了解这一音乐流派呢?本教案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讲解。

一、带着孩子们去听音乐会将孩子们带到音乐会现场是让他们接触西方古典音乐最好的方式之一。

在现场,孩子们能够亲身感受到音乐家们的演奏和现场氛围。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孩子们听的音乐会,比如儿童音乐会、钢琴独奏音乐会等。

在保证安全和便利的条件下,可以适当地增加孩子们的实地听音乐的机会。

二、用生动的例子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西方古典音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例子和故事,让初学者逐渐理解西方古典音乐的基本特点。

例如,教师可以讲述莫扎特创作《小星星变奏曲》故事,给孩子们演奏这首曲子,同时引导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看法。

或者让孩子们通过播放巴赫的管风琴演奏曲,感受到其复调和对位的特点,从而更好地理解西方古典音乐的内涵。

三、使用多媒体教具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教具是十分必要的。

孩子们能够通过视频和音频,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具播放一些莫扎特、贝多芬、肖邦等古典音乐大师的作品,让孩子们聆听不同风格的音乐,感受其独特的风格和表现力。

同时,使用多媒体教具还可以增加孩子们的听力训练,锻炼他们的鉴赏能力。

四、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比如教师讲解、学生合唱、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模式。

例如,在学习贝多芬的《月光曲》时,可以由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合唱,让孩子们一起感受到音乐的优美旋律和律动,培养乐感和音乐欣赏能力。

在教学西方古典音乐时,教师需要关注孩子们的听觉、视觉、语言等多个方面的感受和需求,在教学细节上做到领会孩子们的心理需求,注重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中激发孩子们对西方古典音乐的兴趣和热爱,让孩子们在欣赏西方古典音乐的过程中不断感受到美好和乐趣,亲近音乐,走进音乐,增强音乐文化的修养水平,开拓音乐审美视野,从中获得心灵的陶冶和启迪。

湘艺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案《古典主义音乐》

湘艺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案《古典主义音乐》

《古典主义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莫扎特、贝多芬的生平和作品风格,通过聆听音乐来感受其作品的特点。

2.通过对音乐的赏析来感受古典主义音乐的风格特点,了解回旋曲式、奏鸣曲式的结构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欣赏作品,来认识理解古典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

2.难点:初步理解奏鸣曲式和回旋曲式的基本曲式结构。

三、教学设计(一)导入微视频了解维也纳“古典乐派三杰”。

随着巴赫的逝世,西方音乐的发展进入了新时期,这一时期奥地利维也纳的众多作曲家中有三位大师赫赫有名,分别被称之为“交响乐之父”的海顿,“音乐神童”莫扎特和“乐圣”贝多芬,今天我们将要走进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来了解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音乐作品。

(二)《弦乐小夜曲》1.简介莫扎特莫扎特,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主义三杰之一,被誉为音乐神童。

虽然只活了35岁,但他的作品之多、之精美让后人难以想象。

他的作品几乎涉及古典主义时期所有音乐体裁,尤其是在器乐协奏曲方面做出来巨大贡献。

莫扎特赋予音乐以歌唱性的优美,作品体现了18世纪市民阶层的思想。

2.介绍《弦乐小夜曲》小夜曲情绪明快爽朗,轻松活泼,常在贵族们宴饮时演奏,是室内乐体裁之一。

莫扎特一生写了十三首小夜曲,这部作品堪称18世纪器乐小夜曲的典范。

由于它是莫扎特小夜曲中唯一只用弦乐演奏的乐曲,常称为《弦乐小夜曲》,也因第一、第三、第四乐章都是G大调,所以又称为《G大调弦乐小夜曲》。

3.《弦乐小夜曲》各主题赏析(1)赏析主部主题(A),思考主部主题有怎样的旋律特点?速度庄严稳定的行板速度,细微平稳的起伏,显得优美典雅,是古典主义音乐的特征之一,也奠定了作品基调。

(2)第一插部主题(B):两个乐句很对称,短小且匀称,第一小节每拍以升号开始,旋律显得婉转灵活,由第一小提琴演奏,听起来干净流畅。

(3)第二插部(C):也是对称乐句,跳弓演奏,显得轻快活泼,让作品有了层次变化。

(4)第三插部(D):转为了小调式,旋律显得稍暗淡些,在高低声部一起出现回音音型,优美中蕴含着戏剧性。

高级班音乐活动教案:西洋古典音乐欣赏

高级班音乐活动教案:西洋古典音乐欣赏

高级班音乐活动教案:西洋古典音乐欣赏1. 课程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了解西洋古典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 欣赏并分析西洋古典音乐的代表作品。

- 掌握西洋古典音乐的基本欣赏方法和技巧。

2. 教学内容2.1 西洋古典音乐概述- 定义:西洋古典音乐是指源于欧洲的传统音乐,包括交响乐、室内乐、歌剧、协奏曲等。

- 发展历程:从古典时期、浪漫时期到现代时期,代表性作曲家如贝多芬、莫扎特、巴赫等。

2.2 西洋古典音乐代表作品欣赏- 交响乐: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莫扎特的《交响曲第40号》。

- 室内乐:如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海顿的《惊愕》。

- 歌剧:如普契尼的《蝴蝶夫人》,瓦格纳的《尼伯龙根的指环》。

- 钢琴曲:如肖邦的《夜曲》,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

2.3 欣赏方法和技巧- 了解作曲家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 学习音乐的基本元素:旋律、节奏、和声、音色。

- 分析乐曲的结构:如奏鸣曲式、回旋曲式等。

- 关注乐曲的情感表达和表现力。

3. 教学活动3.1 课堂讲解- 教师对西洋古典音乐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欣赏方法进行讲解。

- 结合具体作品进行分析,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

3.2 作品欣赏- 播放西洋古典音乐的代表作品,如莫扎特的《交响曲第40号》。

-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分析乐曲的基本元素、结构和情感表达。

3.3 互动环节-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西洋古典音乐作品。

- 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大家共同讨论、分析和欣赏。

3.4 课后作业- 学生选择一首西洋古典音乐作品进行深入欣赏,了解作曲家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 完成课后作业,包括乐曲分析、欣赏心得等。

4. 教学评价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课堂参与度: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和分享。

- 作品欣赏:学生对乐曲的分析是否准确、深入。

- 课后作业:学生是否认真完成作业,对乐曲的理解和感悟是否深刻。

5. 教学资源- 西洋古典音乐教材、乐谱。

西方古典音乐:浪漫主义时期(一)

西方古典音乐:浪漫主义时期(一)

西⽅古典⾳乐:浪漫主义时期(⼀)西⽅古典⾳乐:浪漫主义时期(⼀)浪漫主义⾳乐奠基⼈卡尔·马利亚·冯·韦伯韦伯的歌剧《魔弹射⼿》剧照舒伯特塑像演绎中的舒伯特艺术歌曲舒曼肖像创作中的舒曼德国莱⽐锡孟德尔松的塑像孟德尔松的⽔彩画《海⽛市场》童年时的肖邦在演奏矗⽴在华沙的肖邦纪念碑-结构树下的肖邦演奏中的李斯特西⽅古典⾳乐:浪漫主义时期(⼀)西⽅古典⾳乐:公元前1100年⾄今、西⽅主流⽂化背景下的经典⾳乐。

西⽅浪漫主义时期⾳乐简述(1790-1910年)⼀. 西⽅浪漫主义时期⾳乐简述1790-1910年期间,西⽅的主流⾳乐盛⾏浪漫主义风格,它以特有的强烈、⾃由、奔放的风格与西⽅古典主义时期⾳乐的严谨、典雅、端庄的风格形成了强烈的对⽐。

若将古典主义时期的⾳乐⽐喻成⿊⽩电影或版画,那么浪漫主义时期的主流⾳乐作品则像绚丽缤纷的⽔彩画。

贝多芬的⾳乐不仅铸造了古典主义⾳乐的最⾼峰,也开启了浪漫主义时期的先河,这个时期产⽣了两个不同风格的浪漫主义⾳乐流派:⼀个是以勃拉姆斯为主要代表的保守浪漫主义流派,另⼀个是以李斯特、拉赫玛尼诺夫等为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流派。

浪漫主义⾳乐时期也是西⽅⾳乐发展史上成果最为丰富的时期,它极⼤丰富和发展了西⽅⾳乐。

西⽅浪漫主义时期⾳乐源于同时期的浪漫主义⽂学:倡导⽂艺复兴时期⼈⽂主义的理念。

西⽅古典主义时期⾳乐简述(1750—1820年)⼆. 西⽅古典主义时期⾳乐简述包含了两⼤时期:“前古典主义时期”和“维也纳古典主义时期”。

其⾳乐特点是:追求完美的艺术规范、典雅的艺术内涵、理智和情感、内容与形式的均衡。

创作技法上,继承欧洲传统的复调、推进主调⾳乐,并确⽴了近代奏鸣曲曲式的结构以及交响曲、协奏曲、各类室内乐的体裁和形式,为西⽅⾳乐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这⼀时期作出巨⼤贡献的是以海顿(1732-1809)、莫扎特(1756-1791)、贝多芬(1770-1827)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

《第三单元 二、 古典主义音乐》学历案-高中音乐湘教版19必修音乐鉴赏

《第三单元 二、 古典主义音乐》学历案-高中音乐湘教版19必修音乐鉴赏

《古典主义音乐》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学习主题为“古典主义音乐的起源与特征”。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古典主义音乐的历史背景、主要作曲家及其作品,以及古典主义音乐的基本特征和影响。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掌握古典主义音乐的定义、历史背景及主要作曲家的生平简介。

2. 技能与操作:能够辨识古典主义音乐的基本特征,如和声、旋律、节奏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主义音乐的欣赏能力,增强对西方音乐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三、评价任务1. 课堂表现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情况以及与同学的互动情况进行评价。

2. 作品分析评价:学生需对指定的古典主义音乐作品进行特征分析,并能够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讨论。

3.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通过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评价其对古典主义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并提问学生对该音乐的感受和认识。

2. 知识讲解:介绍古典主义音乐的定义、历史背景及主要作曲家的生平简介。

重点讲解古典主义音乐的特点,如和声的丰富性、旋律的流畅性、节奏的稳定性等。

3. 作品欣赏:选取几首典型的古典主义音乐作品,让学生聆听并感受其特点。

在欣赏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作品的旋律、和声、节奏等元素。

4. 特征分析:学生分组对所选作品进行特征分析,并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教师根据学生的分析情况进行点评和补充。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典主义音乐的重要性和影响。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小测验:进行一次关于古典主义音乐知识的课堂小测验,检验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选择一首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欣赏,并撰写一篇关于该作品的分析报告。

六、学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师需对本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2. 学生反思:学生需对本课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自己的学习成果和不足之处,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加以改进。

高中音乐鉴赏《欧洲古典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鉴赏《欧洲古典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鉴赏《欧洲古典音乐》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欧洲古典音乐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

2. 培养学生对欧洲古典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通过学习欧洲古典音乐,增强学生对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欧洲古典音乐的历史背景巴洛克时期:了解巴赫、亨德尔、维瓦尔第等代表作曲家及作品。

古典时期:了解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代表作曲家及作品。

浪漫时期:了解舒伯特、肖邦、李斯特等代表作曲家及作品。

现代时期:了解柴可夫斯基、德沃夏克等代表作曲家及作品。

2. 欧洲古典音乐的基本形式和特点了解交响乐、室内乐、独奏、合唱等音乐形式。

学习古典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曲式等基本元素。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欧洲古典音乐的历史背景、代表作曲家及作品。

2. 聆听法:播放经典欧洲古典音乐作品,让学生进行欣赏和分析。

3.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合唱、器乐演奏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3.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欧洲古典音乐的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高中音乐鉴赏》教材及相关辅助材料。

2. 音响设备:音响、耳机、CD等。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欧洲古典音乐的相关信息,丰富教学内容。

六、教学安排1. 第1-2周:介绍巴洛克时期音乐,分析巴赫、亨德尔、维瓦尔第等作曲家的作品。

2. 第3-4周:介绍古典时期音乐,分析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作曲家的作品。

3. 第5-6周:介绍浪漫时期音乐,分析舒伯特、肖邦、李斯特等作曲家的作品。

4. 第7-8周:介绍现代时期音乐,分析柴可夫斯基、德沃夏克等作曲家的作品。

5. 第9-10周:复习欧洲古典音乐历史背景和作品,进行音乐欣赏报告分享和期末考试。

七、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交响曲
海顿被人尊称为“交响曲之父”
代表作:海顿108部交响曲中,最著名的当属第45交响曲“奇迹”、第92交响曲“牛津”、第94交响曲“惊愕”、第100交响曲“军队”、第101交响曲“时钟”、12首“伦敦”交响曲。
(二)弦乐四重奏
海顿被后人尊称为“弦乐四重奏之父”
(三)宗教音乐
清唱剧《创世纪》和《四季》
学科
西方音乐史
课题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一)
授课班级
11专1
授课时数
2
授课时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教学目标
及要求
学习本节应了解古典主义时期的基本概况、前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特点、维也纳时期的第一位代表人物海顿的音乐创作
教学重点
及难点
重点:海顿的音乐创作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作品欣赏
教学过程
附记
一、组织教学
二、新授内容
b创作
海顿的作品无论是数量还是所涉及的领域,都是惊人的:108首的交响曲、为各种乐器写的协奏曲、不同类型的室内乐(奏鸣曲、二重奏、三重奏)、小型器乐曲(嬉游曲、小夜曲、小步舞曲)、30多部歌剧、大量的弥撒曲、康塔塔、清唱剧、独唱声乐曲。
海顿最重要的贡献是108部交响曲和68首四重奏,在这两个领域里体现出他永不停息的探求精神。
德国作曲家格鲁克提出的改革主张,矛头直接针对意大利正歌剧。
格鲁克改革的主旨是:“质朴和真实是一切艺术作品的美的伟大原则。”
欣赏他创作的《奥菲欧与优丽狄茜》
3维也纳古典乐派时期
海顿
a生平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Franz Joseph Haydn,1732---1809)1732年出生在奥地利的一个造车轮的贫穷农民家里。但他的命运特别好,仿佛总是有幸运之星牵引着似的,使他总与好机遇有缘。
音乐史上有一些专门的术语来形容“前古典时期”的音乐风格,如“洛克克风格”(Rococo)、”华丽风格”(Gallant Style )和“情感风格”(empfindsamkeit),它们与已处于尾声阶段的巴罗克风格同时并存,反映了18世纪音乐风格衍变的进程。
前古典主义时期的歌剧
A喜歌剧
18世纪的20—30年代, 正当意大利歌剧处于停滞衰退之时,欧洲各国出现了具有轻松喜剧风格的新型歌剧,被称为“喜歌剧”(opera buffa)。歌剧内容不再表现历史或神话的英雄,而是日常生活场景,表现老百姓自己的生活,剧情常是在大街上、花园里、农贸市场上展开。唱词都是用各国的民族方言,采用了生动活泼的对白与通俗流行的曲调。喜歌剧的出现给歌剧体裁注入了生动活泼的新鲜血液。
欣赏《女仆变夫人》
B正歌剧改革
歌剧自诞生后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以意大利、法国为中心的两大派别。但歌剧,尤其是意大利正歌剧(opera seria)却逐渐成为贵族宫廷节庆社交的装饰品,内容逐渐变得贫乏、空洞,形式也日益僵化。对阉人歌手的崇尚趋之若鹜。华丽的服装、精美的舞台布景更是必不可少。到18 世纪初,意大利正歌剧由于这些明显的弊端而遭到人们普遍的反感。
1.概述该时期
古典主义时期指从1750年----1827年。这段时期的音乐分为前古典主义时期和维也纳古典乐派时期两个阶段。
前古典主义时期即古典主义时期的酝酿、准备阶段。
维也纳古典乐派时期出现了三位杰出的音乐大师: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他们杰出的音乐作品和音乐风格被公认为近代欧洲音乐艺术的“经典”。
2前古典主义时期
三、作业:1 名词解释:歌剧改革、创世纪
2总结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总体特点
四、课堂小结:本次课使学生了解古典主义时期的基本概况、前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特点、维也纳时期的第一位代表人物海顿的音乐创作。
五、课后预习
附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