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化学
化学基础知识汇总

化学基础知识大全一、基本概念1. 物质的变化及性质(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①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
②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干冰的升华、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①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新分子生成。
②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一些反应现象,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生成沉淀等。
有时可通过反应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或者产物是什么物质。
(3)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①物理性质也并不是只有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木材具有密度的性质,并不要求其改变形状时才表现出来。
②由感官感知的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等。
③需要借助仪器测定的物理性质有: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导电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物质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热稳定性等。
2. 物质的组成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好像一个原子一样的原子集团。
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 物质的分类(1)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组成中有两种或多种物质。
常见的混合物有:空气、海水、自来水、土壤、煤、石油、天然气、爆鸣气及各种溶液。
纯净物:组成中只有一种物质。
①宏观上看有一种成分,微观上看只有一种分子;②纯净物具有固定的组成和特有的化学性质,能用化学式表示;③纯净物可以是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也可以是多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单质和化合物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可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及稀有气体。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氧化物、酸、碱和盐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有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化学最基础的知识

1、 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如:蒸发、挥发、溶解、潮解等。 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蒸发、挥发、溶解、潮解等。 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燃烧、生锈、腐败、风化等。 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如:燃烧、生锈、腐败、风化等。 2、 单 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H2、O2、C、S、Fe 等。 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0、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 10、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 11、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1)升温、(2)加溶剂; 11、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 升温、( 加溶剂; :(1 、(2 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 降温、 加溶质、 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1)降温、2)加溶质、3)恒温蒸发 溶剂。 注意: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 溶剂。(注意: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 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升温、 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升温、加 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12、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12、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13、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 13、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 (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 (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 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3)农业生产 工业生产中的废渣、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14、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 14、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 器。 15、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 15、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 (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 (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 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的影响很小;(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的影响很小;(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16、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16、 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17、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 17、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 18、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18、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 石油、天然气。 19、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19、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化学基础知识大全.pdf

化学基础知识大全.pdf电离:(定义):物质溶解于水后,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过程.(条件):必须有自由移动的带电荷的微粒的物质才能导电.酸【定义】:电离是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H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酸的化学性质:1.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酚酞遇酸不变色.2.金属+酸==盐+氢气.3.金属氧化物+酸==盐+水.4.酸+碱==盐+水.5.酸+盐==新酸+新盐碱【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OH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碱的化学性质:1.跟酸碱指示剂反应,是是瑞士也变蓝色,是酚酞变红.2.跟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3.碱+酸==盐+水.4.碱+某些盐==新碱+新盐盐【定义】: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氯离子的检验:在被检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AgNO3),如果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HNO3),沉淀不消失,则证明被检物中含有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在被检溶液中加入氯化钡(BaCl2)溶液,如果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HNO3),沉淀不消失,则证明被检物中含有硫酸根离子.高价无亚,低价有亚钾钠氢银正一价钙镁钡锌正二价氟氯溴碘负一价通常氧显负二价铜汞一二铝正三铁有正二和正三碳有正二和正四硫有负二正四六氢、硝、氯根负一价碳酸,硫根负二价磷酸根为负三价还有铵根正一价高锰(根)负一锰酸(根)负二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表: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碱盐溶解性顺口溜:碳酸只溶钾钠铵;溶碱钾钠铵钙钡;硫酸不溶钙钡银;盐酸不溶氯化银;硝酸盐都溶于水;氯化物除氯化银,其余都可溶于水;硫酸盐除硫酸钡,其余都可溶于水;溶液pH值的测定顺口溜: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无色酚酞试液遇酸变无色遇碱变红.1.化合反应(A+B——AB)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外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2.分解反应(AB——A+B)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完整版)化学基础知识(入门)

化学基础知识一.原子核a.数量关系: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b、电性关系:原子: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阳离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阴离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c、质量关系: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二微粒的性质1.分子是很小的粒子体积小:如果用水分子的大小跟乒乓球比,就像拿乒乓球跟地球比一样。
质量小:以水分子为例,1个水分子的质量大约是3×10-26 kg。
分子虽然小且轻,却是真实存在的。
2.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分子运动的例子很多。
湿衣服经过晾晒会干;很远的地方就能嗅到花香;糖块放到水里,糖不见了,水却变甜了,这些都是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
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温度高,分子运动快;温度低,分子运动慢。
3.构成物质的微粒一、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用分子的观点来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由分子构成的)混合物纯净物区别宏观:1、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宏观:1、由一种物质组成,有固定的组成二、原子原子是化学反应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例题解析例1、下列说法有错的是()A.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B.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C.化学反应中,分子改变而原子不变,说明分子是运动的,原子是静止的D.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解:分子和原子均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可分为质子和中子。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分子原子都在做不规则的运动。
三元素1.元素的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氧分子又是由氧原子构成的。
同种原子质子数相同,即水分子中的氧原子和氧分子中的氧原子,其质子数都是8,化学上把质子数都是8的氧原子统称为氧元素。
【小结】(1)既然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何不说元素是具有相同电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呢?因为在发生化学反应时,有些原子的核外电子失去或得到(变为离子),核外电子数发生了变化。
化学基础知识复习

化学基础知识复习一、化学图示及相关意义三、化合价口诀1、常见元素化合价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氮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二四六七把锰变;氢正一、氧负二,铜汞二价最常见;金正非负单质零,正负总价和为零。
2、原子团:负一氢氧硝酸根,负二硫酸碳酸根;负三记住磷酸根,正一价的是铵根;四、常见离子符号的书写1、阳离子氢离子钠离子钾离子镁离子钙离子铜离子钡离子亚铁离子铁离子铝离子锌离子银离子铵根离子2、阴离子氯离子硫离子氢氧根离子硝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磷酸根离子高锰酸根离子实战演练①标出氯元素化合价:HCl Cl2HClO ClO2HClO3HClO4②标出氮元素化合价:NH3N2NO NO2N2O5NH4NO3③标出各元素化合价:Na2FeO4(高铁酸钠) HF NaBr Cr2O3 K2Cr2O7(重铬酸钾) NaAlO2NaNO2I2NaIO4 Na2SeO3④石墨由构成,二氧化碳由构成,氯化钠由构成(填具体的粒子)单质铜由构成,碳六十由构成,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元素符号)⑤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化学式为。
⑥2个氢原子 3个镁离子钙离子5个水分子 3个硫酸根离子负二价的硫元素3个氯气分子氯化亚铁氯化铁硝酸铵碳酸根离子铵根离子⑦元素符号及前面的数字意义O:宏观微观;Fe:宏观,微观;2O:2Fe:;写出下列符号中各数字的涵义1、222-O H :① ②③2、2H :3、2H 2 :① ②4、-242SO :① ② ③5、:2O Mg +① 6、+22Fe :① ② 7、+33Fe :① ②五、化学式的书写 1、单质(1)由原子构成①金属: 铝 钙 锰 铁 钠 锌银 金 铜 镁 汞(水银)②稀有气体:氦气 氖气 氩气③某些非金属固体:金刚石石墨(2)由分子构成硫磺红磷氢气氧气氮气氯气臭氧2、化合物(1)氧化物水(冰)过氧化氢(双氧水)二氧化碳(干冰)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二氧化硅五氧化二磷二氧化锰氧化钠氧化钾氧化钙(生石灰)氧化亚铁氧化铁(三氧化二铁、铁锈的主要成份)四氧化三铁(铁在氧气中燃烧产物)氧化铝(2)酸盐酸硫酸碳酸硫化氢硝酸醋酸磷酸亚硫酸(3)碱氢氧化钙(俗名:)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铝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钠(俗名:)氢氧化铜氢氧化镁氢氧化铝氨水(4)盐氯化钾氯化钙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铝氯化铁氯化亚铁氯化铜硫酸钠硫酸锌硫酸铜硫酸铁硫酸亚铁硫酸钾硫酸铝硫酸钡硫酸镁硫酸钙碳酸钾碳酸钠(俗名:)碳酸氢钠(俗名:)碳酸钙(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硝酸银硝酸钠硝酸钾硝酸铜硝酸铝硝酸亚铁硝酸铁硝酸铵碳酸铵碳酸氢铵高锰酸钾锰酸钾氯酸钾硫化氢硫化钾硫化铜亚硫酸钠实战演练1、从Na 、C 、S 、H 、O 、N六种元素中选择按要求填空。
化学基础知识(入门)

化学根底知识一.原子核a.数量关系: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b、电性关系:原子: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阳离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阴离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c、质量关系: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二微粒的性质1.分子是很小的粒子体积小:如果用水分子的大小跟乒乓球比,就像拿乒乓球跟地球比一样。
质量小:以水分子为例,1个水分子的质量大约是3×10-26 kg。
分子虽然小且轻,却是真实存在的。
2.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分子运动的例子很多。
湿衣服经过晾晒会干;很远的地方就能嗅到花香;糖块放到水里,糖不见了,水却变甜了,这些都是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
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温度高,分子运动快;温度低,分子运动慢。
3.构成物质的微粒一、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用分子的观点来区分混合物和纯洁物〔由分子构成的〕混合物纯洁物区别宏观:1、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宏观:1、由一种物质组成,有固定的组成二、原子原子是化学反响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例题解析例1、以下说法有错的是〔〕A.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B.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C.化学反响中,分子改变而原子不变,说明分子是运动的,原子是静止的D.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解:分子和原子均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可分为质子和中子。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分子原子都在做不规那么的运动。
三元素1.元素的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氧分子又是由氧原子构成的。
同种原子质子数相同,即水分子中的氧原子和氧分子中的氧原子,其质子数都是8,化学上把质子数都是8的氧原子统称为氧元素。
【小结】〔1〕既然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何不说元素是具有相同电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呢?因为在发生化学反响时,有些原子的核外电子失去或得到〔变为离子〕,核外电子数发生了变化。
基础化学内容

基础化学内容基础化学是化学学科的基础,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了化学元素、化学反应、化学键、化学式等基础概念,是化学学习的基础。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来介绍基础化学的内容。
一、化学元素化学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是化学学科的基础。
目前已知的元素有118种,其中92种是自然存在的元素,其余的都是人工合成的元素。
元素的性质是由其原子结构决定的,包括原子序数、原子量、电子结构等。
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元素的分类表,它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化学性质将元素分为若干个周期和族。
二、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化学学科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指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变化。
化学反应可以分为物理反应和化学反应两种。
物理反应是指物质的物理状态发生变化,如固体变成液体、液体变成气体等。
化学反应是指物质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如氧化、还原、酸碱中和等。
化学反应的速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浓度、催化剂等。
三、化学键化学键是化学元素之间的结合力,是构成分子的基本单位。
化学键可以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三种。
离子键是由正负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力形成的,如NaCl。
共价键是由共享电子形成的,如H2O。
金属键是由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互相流动形成的,如铜。
四、化学式化学式是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方法。
化学式可以分为分子式和离子式两种。
分子式是表示分子中原子种类和数量的化学式,如H2O。
离子式是表示离子化合物中离子种类和数量的化学式,如NaCl。
化学式的写法有一定的规则,如原子量、电价等。
基础化学是化学学科的基础,包括了化学元素、化学反应、化学键、化学式等基础概念。
学好基础化学对于深入学习化学学科和应用化学知识都有很大的帮助。
化学基础知识大全

化学基础知识大全化学基础知识大全一、基本概念1、物质得变化及性质ﻫ(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得变化。
ﻫ①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
②常指物质状态得变化、形状得改变、位置得移动等。
ﻫ例如:水得三态变化、汽油挥发、干冰得升华、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
ﻫ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得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①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新分子生成。
②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一些反应现象,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生成沉淀等.有时可通过反应现象来判断就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或者产物就是什么物质。
ﻫ(3)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得性质.①物理性质也并不就是只有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才表现出来得性质;例如:木材具有密度得性质,并不要求其改变形状时才表现出来。
ﻫ②由感官感知得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等。
ﻫ③需要借助仪器测定得物理性质有: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导电性等。
ﻫ(4)化学性质: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得性质。
ﻫ例如:物质得金属性、非金属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热稳定性等。
ﻫ2、物质得组成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好像一个原子一样得原子集团。
ﻫ离子:带电荷得原子或原子团。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得一类原子得总称.3、物质得分类ﻫ(1)混合物与纯净物混合物:组成中有两种或多种物质.常见得混合物有:空气、海水、自来水、土壤、煤、石油、天然气、爆鸣气及各种溶液。
ﻫ纯净物:组成中只有一种物质。
①宏观上瞧有一种成分,微观上瞧只有一种分子;②纯净物具有固定得组成与特有得化学性质,能用化学式表示;ﻫ③纯净物可以就是一种元素组成得(单质),也可以就是多种元素组成得(化合物)。
(2)单质与化合物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得纯净物。
可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及稀有气体。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得元素组成得纯净物。
(3)氧化物、酸、碱与盐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得,其中有一种元素为氧元素得化合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