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芽马铃薯中龙葵碱含量的实验研究

合集下载

龙葵碱含量测定

龙葵碱含量测定

乙醇法:称取20g的马铃薯鲜样品,将样品和几个玻璃珠(防止加热沸腾)放置于250ml的圆底烧瓶中,添加100ml的95%乙醇,将圆形烧瓶连接直形冷凝管,放置于水浴锅,调节温度为85-95℃,水浴4个小时。

冷却,过滤取滤液,回收乙醇近干,然后将剩余的乙醇倒入蒸发皿中,将乙醇蒸干。

用30ml的5%硫酸溶解剩余物,过滤,收取滤液,加入浓氨水调节PH值为10-10.5,冷却,放置于冰箱过夜。

4℃,5000r/min离心,去上清液,用l%氨水洗涤,再离心,洗涤,至洗涤液澄清,离心,取沉淀即得粗样品。

乙醇一乙酸法:称取2g的烘干马铃薯鲜样品,加100ml乙醇和3ml乙酸,磁力搅拌器搅拌15分钟,过滤。

滤液装入索氏脂肪抽提器的称脂瓶,滤渣用滤纸包住,放入索氏脂肪提取器的滤纸筒内,水浴抽提16小时后,回收乙醇近干,然后将剩余的乙醇倒入蒸发皿中,将乙醇蒸干。

用30ml的5%硫酸溶解剩余物,过滤,收取滤液,加入浓氨水调节pH值为10~10.5,冷却,放置于冰箱过夜。

4℃,5000r/min离心,去上清液,用1%氨水洗涤,再离心,洗涤,至洗涤液澄清,离心,取沉淀即得粗样品。

3.测定方法龙葵碱标准溶液:精确称取0.0500g龙葵碱,加入l%硫酸溶液溶解,移入50ml容量瓶中,加入1%硫酸溶液至刻度,摇匀。

此溶液每ml含龙葵碱lmg。

标准曲线的制作:取0、0.2、0.4、0.6、0.8、1.0ml标准溶液以1%硫酸稀释到2ml,置冰浴中逐渐加入5ml硫酸(宜于3分钟以上时间滴完),放置1分钟,然后置冰浴中滴加2.5ml l%甲醛(在2分钟以上时间滴完),放置90分钟后,于520nm波长测定吸光度。

样品的测定:将提取的粗样品用l%硫酸溶解,定容到10ml。

取2ml的样品溶液,与标准曲线的制备同样操作,先预测其大概浓度,再以1%硫酸调节样品浓度,使之每毫升在0.2mg以下,取2ml按标准曲线制备项下操作,于520nm波长测定吸光度,计算含量。

马铃薯不同器官中龙葵素含量的分布特征

马铃薯不同器官中龙葵素含量的分布特征

2024,37(2):94-99收稿日期:2023-08-21;修回日期:2023-11-17基金项目: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BBF02002)作者简介:张天赐,男,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农业信息与农业科技等。

E-mail :****************通信作者:陈彦云,男,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马铃薯资源利用及开发。

E-mail :****************随着我国日新月异的发展,马铃薯产业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启动实施,马铃薯品质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马铃薯中龙葵素含量的高低与品质的优劣紧密相关。

龙葵素(solanine )又名茄碱,广泛存在于马DOI :10.16861/ki.zggc.202423.0545马铃薯不同器官中龙葵素含量的分布特征张天赐1,葛翔力2,傅致君2,喻荣2,陈彦云1,3(1.宁夏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银川750000;2.北方民族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银川750021;3.宁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银川750021)摘要:采用水浴浸提法提取3个马铃薯品种生长发育时期不同器官中的龙葵素,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测定马铃薯生长发育阶段茎、块茎、花和叶片中龙葵素含量,研究孕蕾期、开花期、收获期马铃薯各器官中龙葵素含量动态变化及分配规律,为马铃薯饲用、食用安全和龙葵素提取及其形成的生理机制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结果表明,品种间龙葵素总含量高低顺序为:冀张薯8号>青薯9号>大西洋;生长发育时期龙葵素总含量顺序为:开花期>收获期>孕蕾期。

3个品种在孕蕾期龙葵素总含量均表现为茎显著高于叶;在开花期冀张薯8号和青薯9号的幼嫩块茎的龙葵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器官,而大西洋品种的叶中龙葵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器官。

在孕蕾期,冀张薯8号、青薯9号和大西洋的叶、茎中龙葵素分配比例分别为35∶65、39∶61、44∶56;在开花期叶、茎、块茎、花中龙葵素分配比例分别为27∶18∶34∶21、29∶21∶34∶16、27∶23∶26∶24;在收获期叶、茎、块茎龙葵素分配比例分别为21∶52∶27、33∶42∶25、31∶44∶25。

马铃薯所含龙葵素的药理·毒理及药用研究(转载)

马铃薯所含龙葵素的药理·毒理及药用研究(转载)

马铃薯所含龙葵素的药理·毒理及药用研究(转载)龙葵素的药理·毒理及药用研究安■农业科学.Journal0rAnlafiA鲥.Sei.2009.37(9):4108—4109责任编辑张杨林责任校对况玲玲龙葵素的药理?毒理及药用研究巩江1,倪士烨*,邱莉惠2,吴一飞2,仝瑛2,骆蓉芳2,赵桂仿2(1.咸阳西藏民族学院医学系.陕西成阳712082;2.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西安710069)摘要在广泛检索文献的基础上,对龙葵素的资源、药理、毒性及药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龙葵素;龙葵碱;药理;毒性;药用二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l(2009龙葵素(Solanen)也叫马铃薯毒素、龙葵甙、龙葵碱等,其3龙葵素药理及毒性龙葵碱糖苷有较强的毒性。

糖苷生物碱的致毒机理主要是通过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引起中毒反应。

胆碱酯酶是水解Ach为乙酸盐和胆碱的酶。

胆碱酯酶被抑制失活后,造成乙酰胆碱(Ach)的累积,以致胆碱使神经兴奋增强。

引起胃肠肌肉痉挛等一系列中毒症状。

病理变化主要为急性脑水肿,其次是胃肠炎,肺、肝、心肌和肾脏皮质水肿H』。

根据人畜中毒的程度,可将中毒症状分为3种类型:①消化系统症状。

食后咽喉部及口腔灼烧、恶-t,Pl置吐、腹痛、腹泻,或口腔干燥、喉部紧缩。

剧烈吐泻可致脱水、电解质失衡、血压下降等。

②神经系统症状。

耳鸣、晨光、头痛、眩晕、发热、瞳孔散大、呼吸困难、颜面青紫、口唇及四肢末端呈黑色。

严重可昏迷、抽搐,最后可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③胃肠系统症状。

引起肠源性青紫病㈣5。

糖苷生物碱还有致畸胎作用,导致脑畸形和脊柱裂。

致毒成分为茄碱,分子式为%H乃015N。

它是一种有毒的弱碱性糖苷生物碱,主要是以茄啶(Sohnidine)为糖苷配基构成的茄碱(Sohnine)和卡茄碱(Ch,越onine),共计6种不同的糖苷生物碱【l-。

笔者对龙葵素的药理、毒理及药用研究概况进行分析,旨在为其科学利用提供借鉴。

发芽马铃薯中龙葵碱含量的实验研究

发芽马铃薯中龙葵碱含量的实验研究

发芽马铃薯中龙葵碱含量的实验研究【摘要】发芽的马铃薯有毒,是吃不得的,发芽的马铃薯龙葵碱含量很高,未发芽马铃薯无龙葵碱或龙葵碱含量很少。

马铃薯不能储存过长,时间越长越容易发芽,产生的龙葵碱也就越多。

【关键词】马铃薯龙葵碱【正文】问题的提出前些日子,我看到家里的马铃薯发芽了,都说马铃薯发芽不能吃,有毒。

我问妈妈:扔还是不扔?妈妈说:“你自己去查证一下,你们学科学不就是让你们去探索和实验求真的。

”我带着这个问题,想出了以下的解决方法:首先我选择上网查找相关的资料,资料中显示:1.其实,发芽的马铃薯有毒,是吃不得的。

但是,并不是整个马铃薯都不能吃,只是发芽的那部分不能吃,切掉之后,其余部分仍然可以食用。

2.在马铃薯储藏期间,如果存放时间长,温度较高,有阳光直射到马铃薯表面,都可能促使马铃薯长芽。

发芽时,在出芽的部位产生一种叫做龙葵碱的毒素,它是一种生物碱,有溶血和刺激黏膜的作用。

所以当食用发芽的马铃薯之后,就可能因为食用龙葵碱而导致食物中毒。

如果马铃薯发芽了就扔掉,那也太可惜了,所以我想可不可以选择性的对发芽的马铃薯进行食用呢?是不是去掉发芽的部分,其余部分就可以食用了?如果用不同的烹饪方法是不是发芽马铃薯也会减少毒素呢?于是,我带着这些问题决定做一做实验,来研究研究。

实验研究妈妈在检验所工作,她告诉我可以应用化学显色法对龙葵碱进行测定。

检测原理:龙葵碱能与钒酸铵,硒酸钠显色,且随着时间变化,颜色变化多样,是龙葵碱的特征性反应。

同时龙葵碱也能与浓硝酸、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显色反应。

我决定用第三种方法测定。

实验一:发芽马铃薯的不同位置龙葵碱含量的检测研究我和爸爸妈妈来到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有机及药物化学研究所试验室,在刘老师的帮助下找来浓硫酸和硝酸,直接用滴加浓酸的方法来测定是否含大量的龙葵碱。

1、实验步骤:高大上的实验室来啦实验物品准备先将发芽的马铃薯出芽部位切开,切片。

再切开一个没发芽的马铃薯,切片。

马铃薯中龙葵素的研究进展

马铃薯中龙葵素的研究进展

马铃薯中龙葵素的研究进展刘蕾【摘要】综述马铃薯中龙葵素的组成结构及致毒机理,探讨马铃薯贮藏中与龙葵素含量有密切关系的因素,总结龙葵素在临床及农业上的应用现状,为提高马铃薯食用安全性及龙葵素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期刊名称】《农业科技与装备》【年(卷),期】2017(000)001【总页数】2页(P70-71)【关键词】龙葵素;马铃薯;中毒;应用【作者】刘蕾【作者单位】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沈阳 1101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32马铃薯的主要有毒成分是生物碱龙葵素,它不易溶于水,性质较稳定,烹调时不易去除或破坏。

生物碱龙葵素在马铃薯中的正常含量为2~13 mg/100 g鲜重;发绿部分的含量为80~100 mg/100 g鲜重;马铃薯芽的含量可达500 mg/100 g鲜重。

一般以每100 g鲜马铃薯含20 mg龙葵素作为食用的安全界限,因此已发绿或发芽部分应彻底削除,以免引起食物中毒。

龙葵素的中毒症状为:上腹部绞痛,恶心、腹泻、呕吐(严重吐泻可致脱水及血压下降),体温可达38~40℃,脉搏频速,头痛、嗜睡、感觉迟钝以至昏迷,严重病例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1.1 来源发芽土豆马铃薯的有毒物质为龙葵素,也叫马铃薯素,是一种有毒的糖苷生物碱。

这种生物碱不是单一成分,主要是以茄啶为糖苷配基构成的茄碱和卡茄碱2种共计6种不同的糖苷生物碱。

马铃薯各部分的龙葵素含量差别很大,绿叶中含0.25%,芽中含0.50%,花中含0.73%,果实中含1.00%,成熟块根中含0.004%,皮中含0.01%。

完整良好的薯块内只含微量龙葵素,用其饲喂家畜一般不会引起中毒。

1.2 组织结构龙葵素又称茄碱,为分别与葡萄糖、乳糖和鼠里糖结合的配位体。

茄碱有苦味,针状结晶,在190℃呈褐色,熔点248℃,在280~285℃分解;溶于吡啶、甲醇、温乙醇,难溶于水、乙醚、氯仿,可以被酸水解,分解成茄啶和糖。

龙葵素可溶于水,遇醋酸极易分解,高热、煮透亦能解毒;具有腐蚀性、溶血性,对运动中枢及呼吸中枢有麻痹作用。

发芽的马铃薯含有什么毒素(龙葵素)?土豆如何保存不发芽?

发芽的马铃薯含有什么毒素(龙葵素)?土豆如何保存不发芽?

发芽的马铃薯含有什么毒素(龙葵素)?土豆如何保存不发芽?马铃薯块茎含有大量的淀粉,能为人体供应丰富的热量,且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尤其是其维生素含量是全部粮食作物中最全的,但是土豆发芽了食用可能会导致中毒。

那么,发芽的马铃薯含有什么毒素?如何保存不发芽?下面,和网一起看看吧。

本文名目:1、发芽的马铃薯含有什么毒素?2、毒素龙葵素的含量3、土豆发芽了还能吃吗4、马铃薯如何保存不发芽?5、保存马铃薯需留意什么?发芽的马铃薯含有什么毒素?发芽的马铃薯含有龙葵素,是一种弱碱性的生物甙,可溶于水,遇醋酸易分解,高热、煮透可解毒。

每100克马铃薯含龙葵素仅5~10毫克;发芽马铃薯或未成熟、青紫皮的马铃薯含龙葵素增高数倍甚至数十倍。

龙葵素具有腐蚀性、溶血性,并对运动中枢及呼吸中枢产生麻痹作用。

毒素龙葵素的含量土豆都含有一种弱碱性的生物碱,名叫龙葵素。

质量好的成熟土豆中,每100g马铃薯的龙葵素仅为5~10mg;未成熟(表面看起来没问题)或者消失绿色、发芽、腐烂的马铃薯牙胚部,每100g龙葵素的含量会增至25~60mg,甚至高达400~500mg。

吃极少量的龙葵素对人体没有明显的害处,但是假如一次性吃进50g已变青、发芽的马铃薯(约含200g龙葵素)就可能会发生龙葵素中毒。

土豆发芽了还能吃吗土豆发芽后就不能吃了,否则会导致中毒的表现。

土豆里面的养分成分比较丰富,含有的钾元素比较多,还能起到补钾的作用。

土豆发芽后尽量不要再吃,否则简单导致中毒的表现,患者会消失腹部痛苦、腹胀、恶心、头晕、呼吸困难等症状。

发芽的土豆里含有大量的龙葵素,这是一种有毒的物质,还有腐蚀性,所以吃了发芽土豆后会导致中毒,不但会对人体产生损害,龙葵素还会导致咽喉部位消失瘙痒、烧灼感,引起肠胃炎症,导致溶血性黄疸消失。

土豆本身就含有少量的龙葵素,所以做土豆时先把切好的土豆浸泡一段时间,可以削减里面毒素的含量。

假如过量食用了发芽的土豆,就可能消失中毒现象,比如喉咙瘙痒或者咽部产生了灼烧感,还有急性肠胃炎以及溶血性黄疸等并发症,所以发了芽的土豆,尤其是时间一长大家就千万不要再吃了,以免对自己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龙葵碱含量测定

龙葵碱含量测定

乙醇法:称取20g的马铃薯鲜样品,将样品和几个玻璃珠(防止加热沸腾)放置于250ml的圆底烧瓶中,添加100ml的95%乙醇,将圆形烧瓶连接直形冷凝管,放置于水浴锅,调节温度为85-95℃,水浴4个小时。

冷却,过滤取滤液,回收乙醇近干,然后将剩余的乙醇倒入蒸发皿中,将乙醇蒸干。

用30ml的5%硫酸溶解剩余物,过滤,收取滤液,加入浓氨水调节PH值为10-10.5,冷却,放置于冰箱过夜。

4℃,5000r/min离心,去上清液,用l%氨水洗涤,再离心,洗涤,至洗涤液澄清,离心,取沉淀即得粗样品。

乙醇一乙酸法:称取2g的烘干马铃薯鲜样品,加100ml乙醇和3ml乙酸,磁力搅拌器搅拌15分钟,过滤。

滤液装入索氏脂肪抽提器的称脂瓶,滤渣用滤纸包住,放入索氏脂肪提取器的滤纸筒内,水浴抽提16小时后,回收乙醇近干,然后将剩余的乙醇倒入蒸发皿中,将乙醇蒸干。

用30ml的5%硫酸溶解剩余物,过滤,收取滤液,加入浓氨水调节pH值为10~10.5,冷却,放置于冰箱过夜。

4℃,5000r/min离心,去上清液,用1%氨水洗涤,再离心,洗涤,至洗涤液澄清,离心,取沉淀即得粗样品。

3.测定方法龙葵碱标准溶液:精确称取0.0500g龙葵碱,加入l%硫酸溶液溶解,移入50ml容量瓶中,加入1%硫酸溶液至刻度,摇匀。

此溶液每ml含龙葵碱lmg。

标准曲线的制作:取0、0.2、0.4、0.6、0.8、1.0ml标准溶液以1%硫酸稀释到2ml,置冰浴中逐渐加入5ml硫酸(宜于3分钟以上时间滴完),放置1分钟,然后置冰浴中滴加2.5ml l%甲醛(在2分钟以上时间滴完),放置90分钟后,于520nm波长测定吸光度。

样品的测定:将提取的粗样品用l%硫酸溶解,定容到10ml。

取2ml的样品溶液,与标准曲线的制备同样操作,先预测其大概浓度,再以1%硫酸调节样品浓度,使之每毫升在0.2mg以下,取2ml按标准曲线制备项下操作,于520nm波长测定吸光度,计算含量。

马铃薯中龙葵素提取方法的研究

马铃薯中龙葵素提取方法的研究
0 l5 0 。 l
马铃薯鲜样一 打浆一磁力 搅拌一 回流浸 提一 超声波一 微波联用处 理一 旋转蒸发一 硫酸溶解一过滤一滤液用氨水沉淀一冷冻离心一用 氨 水 洗涤沉淀一 取沉淀烘 干一得龙 葵素粗样 。 l _ 葵素含量 的测定 -2 2龙 1 . 1 准工作 曲线 的绘制 _2 标 2. 精确 称取 5 g m 龙葵 素标样 , 1 用 %的硫 酸溶解 , 移入 5 m 容量瓶 0 L 中 , 入体积 分数 为 1 加 %的硫酸溶 液至刻 度 , 匀 , 备龙葵 素标准溶 摇 制 液。 分别取 0 ,.,.,. 081 m 龙葵素标 准溶液 , . 0 0 0 ,.,. g 0 2 4 6 0 以体 积分数 为1 %的硫酸稀 释至 2 L 置冰浴 中逐渐加入 5 L的硫 酸放置 1 i, , m m n m 然 后置 冰浴 中滴 加 2 m 质 量分数 为 1 . L 5 %的甲醛 , 放置 9 r n , 0 i后 于波 a
o 06 L
O 1 04 0 o2 .1 0 l
龙葵素 是一种具 有特殊气 味和较强 毒性 的生物碱, 属于 甾族类 它 化 合物。龙葵素 中含有含氮 的类 固醇基 和 1 4 至 个单糖 , 它们 是通过糖
苷键所 连接的n 。龙葵索不 溶于水, 于乙醇丙酮 等有机溶 剂 , 于稀 溶 溶 酸。遇醋 酸高热容易分解 , 它具有腐蚀性 和溶血性, 并且对 呼吸 中枢 和 运动中枢具有麻痹 的作用[ 2 1 。龙葵素可以抗肿瘤 , 治疗静脉造影剂渗漏 1 , 在农业方 面还可 以对某些 真菌 、 细菌等病 原微生物起 到一定 的抑制 和 毒害作用 国内外对 于马铃薯 中龙葵 素的提取研究 已取得 了一定 的 。 成果, 如采用 双溶剂法提取 单溶剂法提 取 、 、 混合溶剂 提取等 , 但提取 效果不是 非常理想 。也 有采用超声波 辅助手段进行提 取 , 但最佳条 件 的确定尚需 进一步研究探 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芽马铃薯中龙葵碱含量的实验研究
【摘要】
发芽的马铃薯有毒,是吃不得的,发芽的马铃薯龙葵碱含量很高,未发芽马铃薯无龙葵碱或龙葵碱含量很少。

马铃薯不能储存过长,时间越长越容易发芽,产生的龙葵碱也就越多。

【关键词】马铃薯龙葵碱
【正文】
问题的提出
前些日子,我看到家里的马铃薯发芽了,都说马铃薯发芽不能吃,有毒。

我问妈妈:扔还是不扔?
妈妈说:“你自己去查证一下,你们学科学不就是让你们去探索和实验求真的。

”我带着这个问题,想出了以下的解决方法:
首先我选择上网查找相关的资料,资料中显示:
1.其实,发芽的马铃薯有毒,是吃不得的。

但是,并不是整个马铃薯都不能吃,只是发芽的那部分不能吃,切掉之后,其余部分仍然可以食用。

2.在马铃薯储藏期间,如果存放时间长,温度较高,有阳光直射到马铃薯表面,都可能促使马铃薯长芽。

发芽时,在出芽的部位产生一种叫做龙葵碱的毒素,它是一种生物碱,有溶血和刺激黏膜的作用。

所以当食用发芽的马铃薯之后,
就可能因为食用龙葵碱而导致食物中毒。

如果马铃薯发芽了就扔掉,那也太可惜了,所以我想可不可以选择性的对发芽的马铃薯进行食用呢?是不是去掉发芽的部分,其余部分就可以食用了?如果用不同的烹饪方法是不是发芽马铃薯也会减少毒素呢?
于是,我带着这些问题决定做一做实验,来研究研究。

实验研究
妈妈在检验所工作,她告诉我可以应用化学显色法对龙葵碱进行测定。

检测原理:
龙葵碱能与钒酸铵,硒酸钠显色,且随着时间变化,颜色变化多样,是龙葵碱的特征性反应。

同时龙葵碱也能与浓硝酸、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显色反应。

我决定用第三种方法测定。

实验一:发芽马铃薯的不同位置龙葵碱含量的检测研究
我和爸爸妈妈来到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有机及药物化学研究所试验室,在刘老师的帮助下找来浓硫酸和硝酸,直接用滴加浓酸的方法来测定是否含大量的龙葵碱。

1、实验步骤:
高大上的实验室来啦
实验物品准备
先将发芽的马铃薯出芽部位切开,切片。

再切开一个没发芽的马铃薯,切片。

再切一片发芽马铃薯的无芽部分
用滴管各滴2滴浓硝酸和浓硫酸,在没发芽的马铃薯上也滴2滴浓硝酸和浓硫
酸,静置1分钟后观察实验现象。

2.实验现象:
我观察到,发芽的马铃薯出芽部位显玫瑰红色,没发芽的马铃薯,微微变色;同一马铃薯发芽部位也显玫瑰红色,未发芽部位变色不明显。

3.实验结论:
根据检测原理可判定:
(1)发芽的马铃薯龙葵碱含量很高,未发芽马铃薯无龙葵碱或龙葵碱含量很少。

(2)同一个马铃薯发芽部位龙葵碱含量很高,未发芽部位龙葵碱含量很少。

4.实验思考:
看来,可以确定的是发芽的马铃薯只有发芽的部位不能食用,因为只有发芽的部位含有大量的龙葵碱,其它部位还是可以食用的,那么我们可以切除发芽的部位,就不需要扔掉整个马铃薯,以免造成粮食的浪费。

那么,如果用不同的烹饪方法会不会降低发芽部位的龙葵碱含量呢?
实验二:不同烹饪方法对马铃薯龙葵碱含量的影响实验
1.实验步骤:
(1)首先分别将一个未发芽和已发芽的马铃薯切成大小厚薄一致的马铃薯片并分成3份;
(2)接着将3份马铃薯片分别用蒸、煮、炸烹饪方法进行烹饪5分钟;
(3)最后在用滴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方法检测。

2.实验现象:
我发现:两个马铃薯的无芽部位颜色变化都不明显,而发芽部位的马铃薯
片变色还是比较明显的。

3.实验结论:
实验证明:蒸、煮、炸这三种烹饪方法对发芽马铃薯的龙葵碱的含量影响不大,所以就算经过烹饪加工的发芽马铃薯部位还是不能食用的啊。

4.实验思考:
只要马铃薯发芽了,我们就必须要处理发芽部位,就算高温蒸煮也不能祛除其中的毒素,所以千万不能吃有芽的马铃薯。

马铃薯发芽后,会不会因为储存时间越久,其中的龙葵碱含量会越来越高呢?我带着这个问题又做了以下的实验。

实验三:不同储存时间的发芽马铃薯龙葵碱含量的测定
1.实验方法:首先将一个已经发芽的马铃薯储存6天,隔两天对其进行检测。

2.实验现象:
实验第一天发芽土豆浓酸测定颜色的变化
实验第三天发芽土豆浓酸测定颜色的变化
实验第六天发芽土豆浓酸测定颜色的变化。

3.实验结论
经过6天的颜色对比,马铃薯储存时间跟发芽的龙葵碱含量整体上变化不大。

但在越靠近发芽的地方颜色变化越大,芽头越多马铃薯的颜色变化也越明显,
这也说明马铃薯不能储存过长,时间越长越容易发芽,产生的龙葵碱也就会越多。

(以上操作具有危险性,请小朋友务必在家长和专业人士指导陪同下进行操作,并安全处理实验废弃物)
研究感想
通过这个实验研究,让我明白了,当马铃薯刚刚发芽、芽还生长得不大时,可以将芽和芽眼挖掉一块,其余部分还是可以吃的,因为这时的毒素还集中在芽眼及附近的部分,毒素还没有扩散。

以后家里的马铃薯或番薯类的发芽了,我就知道产生了对人体健康不利的物质,还是扔了或做“种子”种植,为了一点点变质食材,不要拿生命和健康当赌注,因为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输不起啊!
【参考文献】:
[1]师邱毅,纪其雄,许莉勇,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及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