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
高二上学期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级期末考试(语文)(考试总分:150 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计3小题,总分36分)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题。
武侠文学起源于先秦史书中的游侠传记,后至唐传奇、宋话本中的剑侠故事,再到明清《三侠五义》等侠义、公案小说,渐成气候。
20世纪20年代,向恺然以一部《江湖奇侠传》,开武侠之神怪风气。
进入20世纪三四十年代,武侠小说形成争鸣之势,最高成就归于王度庐等“北派五大家”。
每一次武侠文化的兴盛,都有其时代必然性。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金庸、梁羽生开创的新派武侠小说,与传统武侠小说产生的语境是相似的,所谓乱世出豪侠,乱世亦出制造豪侠的文学。
彼时的香港,社会开放,文化自由,但这一方乐土,同时置身于中国内地、中国台湾及英美等各方之间,各种势力在这里公开共存,暗相角逐。
在此社会文化语境下,个性解放、民族融合、无政府主义等现代意识出现在金、梁小说中,大大迥异于传统武侠文学。
此外,新派武侠小说的兴盛离不开《大公报》《明报》等报纸副刊的蓬勃发展。
报刊的经济属性,使得连载小说娱乐化、商业化、大众化意味浓重;而报刊也不可能放弃其意识形态立场,金庸的“家国情怀”渗透在《明报》及其武侠小说当中。
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新派武侠小说便已出现衰颓之相,香港武侠小说创作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出现下滑趋势。
不过,影视转化和对外传播一定程度上延续了新武侠小说的生命。
20世纪60年代,“邵氏片”开启了港台武侠影视作品的黄金时代,张彻和胡金铨拍摄的武侠片,更是全面革新了武侠电影语言。
20世纪80年代,新武侠小说进入内地文学场,受到内地文人群体的追捧,尤其金庸小说,更是从一个通俗小说品种逐渐完成“经典化”蜕变。
讽刺的是,伴随着正统文学体系对武侠小说的接纳和认同,它与大众读者的距离却越拉越大。
武侠文化兴于时,亦衰于时。
随着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发展中的问题不断凸显,个人焦虑感日益加重,导致人们在文化消费品的选择上,普遍倾向于娱乐化、轻松化、治愈系。
高二语文上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璀璨(cuǐ càn)潜移默化(qián yí mò huà)B. 腹背受敌(fù bèi shòu dí)欣喜若狂(xīn xǐ ruò kuáng)C. 莲花(lián huā)漫不经心(màn bù jīng xīn)D. 突兀(tū wù)恍若隔世(huǎng ruò gé shì)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这次比赛,他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决心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
B.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C. 在这次活动中,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D. 由于天气原因,原定的活动被迫取消了。
3. 下列诗句中,运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B.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C.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D.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4. 下列成语中,出自《诗经》的一项是:A.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D.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爱国之心,如日中天;报国之志,如磐石之坚。
B. 人生如梦,岁月如歌;青春似火,热情似血。
C.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D.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6. 下列词语中,属于多义词的一项是:A. 知识B. 美丽C. 高兴D. 智慧7.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你难道没有发现,他的成绩一直在进步吗?B. 这样做,难道不是最好的选择吗?C. 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D. 这样的错误,难道还会犯吗?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借代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青天白日,晴空万里。
高二上期末语文测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畅游畅快漫步漫不经心B. 拂晓装模作样碍手碍脚赴汤蹈火C. 落魄胆大妄为风驰电掣青出于蓝D. 稳如磐石鸿毛沐浴筹码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学习,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时也坚定了继续前进的信心。
B. 由于天气原因,原定的活动被迫取消,这让大家感到非常遗憾。
C. 他的演讲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D. 老师在课堂上反复强调,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3. 下列各句中,使用成语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堪称班级的佼佼者。
B. 眼看比赛就要开始了,他还在那里冥思苦想,真是大敌当前,临危不惧。
C. 她的文章语言优美,内容丰富,堪称一篇佳作。
D. 这位企业家敢于创新,勇于拼搏,在商海中乘风破浪,一路高歌猛进。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 “我有一个梦想”,林肯总统在葛底斯堡的演讲中这样说道。
C. 他看了这部电影,觉得非常感人,以至于感动得热泪盈眶。
D. “这个计划太冒险了,我不同意”,李明坚决地说。
5. 下列各句中,句子成分残缺的一项是()A. 在我国,每年的植树节,都有很多志愿者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活动。
B.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手机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
C. 最近,我国成功发射了北斗导航卫星,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
D.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节约用水、节约用电。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沁园春·长沙》中,“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描绘了秋水长天、鱼翔浅底的景象。
7. 《阿Q正传》中,阿Q因被赵太爷打了,感到很生气,于是说:“______”。
8.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判词是:“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导语】如果把高中三年去挑战高考看作一次越野长跑的话,那么高中二年级是这个长跑的中段。
与起点相比,它少了许多的鼓励、期待,与终点相比,它少了许多的掌声、加油声。
它是孤身奋斗的阶段,是一个耐力、意志、自控力比拚的阶段。
但它同时是一个厚实庄重的阶段,这个时期形成的优势有实力。
无忧考网高二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学习路上,无忧考网为你加油!【一】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茶之于中国,就如同红酒之于法国,啤酒之于德国,茶是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中的璀璨瑰宝,也是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
茶伴随中国的历史篇章缓缓展开,中国茶史可上溯至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当时茶被作为一味药,治疗各种疑难杂症。
到西汉时,茶已是宫廷及官宦人家的一种高雅消遣。
茶兴于唐,盛于宋,唐代饮茶蔚然成风,贡茶的出现加速了茶产业的发展,全国范围内茶铺、茶馆鳞次栉比,茶产业和茶文化空前发达。
陆羽撰《茶经》三卷,阐述茶之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饮等林林总总,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著作。
到了宋代,宫廷、地方官吏、文人雅士皆尚茶、崇茶,以相聚品茗为雅,进一步推动了饮茶之风的蔓延。
平民百姓也是不可一日无茶。
“茶之为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无。
”这是宋代王安石对茶的赞美。
明清时期茶叶制作技术进一步发展,“作罢龙凤团”使散茶的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蒸青的制茶方法改为炒青,同时也推动了其他茶类的发展。
茶随着历朝历代的兴盛而兴盛,繁荣而繁荣。
茶与宗教的关系历来也相当密切,不难发现,很多名优茶都与宗教有一段渊源,很多茶最早也是由僧人所种植打理。
道教最早将茶作为得道成仙的重要辅助手段,视茶为长生不老的灵丹仙草。
佛家也偏爱茶,认为饮茶能“破睡”,帮助坐禅修行,还能清心寡欲、养气颐神。
故历古有“茶中有禅、茶禅一味”之说。
杭州龙井寺产龙井茶,余杭径山寺产径山茶,庐山招贤寺产庐山云雾茶,“名山有名寺,名寺有名茶”,一点都不为过。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沉鱼落雁震耳欲聋B. 青涩油光可鉴C. 莲步轻移震古烁今D. 惊鸿一瞥融会贯通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
B. 环保意识在人们的心中越来越强烈。
C. 他的演讲富有激情,使全体同学深受感动。
D. 她在比赛中取得了第一名,这让她感到非常高兴。
3. 下列诗句中,意境优美、表达生动的一项是:A.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D.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4. 下列作家中,属于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是:A. 莫言B. 巴金C. 郭沫若D. 老舍5. 下列成语中,出自《庄子》的一项是:A. 画蛇添足B. 狐假虎威C. 画龙点睛D. 指鹿为马6.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B.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代表作。
C. 《水浒传》是施耐庵的代表作。
D. 《西游记》是吴承恩的代表作。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笑容如阳光般温暖。
B. 她的声音如黄鹂般清脆。
C. 这本书像一座宝库,蕴含着丰富的知识。
D. 他的眼神如鹰隼般锐利。
8. 下列词语中,含有“水”字的一项是:A. 河流B. 沙漠C. 森林D. 高山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雨中的花朵在微笑。
B. 风儿在轻轻吹拂着湖面。
C. 月亮在夜空中闪耀。
D. 蜜蜂在花丛中忙碌。
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
B. 她的歌声美妙动听。
C. 他的力量大得惊人。
D. 这场雨下得非常大。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庐山谣》的作者是______,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
2. 《岳阳楼记》的作者是______,这篇散文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民族的忧虑。
高二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含答案解析)

高二语文期末试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冯友兰人们开始读中国哲学著作时,第一个印象也许是,这些言论和文章都很简短,没有联系。
打开《论语》,你会看到每章只有寥寥数语,而且上下章几乎没有任何联系。
打开《老子》,你会看到全书只约有五千字,不长于杂志上的一篇文章。
可是从中却能见到老子哲学的全体。
习惯于精密推理和详细论证的学生,要了解这些中国哲学到底在说什么,简直感到茫然。
他会倾向于认为,这些思想本身就是没有内部联系吧。
如果当真如此,那还有什么中国哲学?因为没有联系的思想是不值得名为哲学的。
可以这么说: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没有表面上的联系,是由于这些言论、文章都不是正式的哲学著作。
照中国的传统,研究哲学不是一种职业。
每个人都要学哲学,正像西方人都要进教堂。
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
其他的学习(不是学哲学)是使人能够成为某种人,即有一定职业的人。
所以过去没有职业哲学家,非职业哲学家也就不必有正式的哲学著作。
在中国,没有正式的哲学著作的哲学家,比有正式的哲学著作的哲学家多得多。
若想研究这些人的哲学,只有看他们的语录或写给学生、朋友的信。
这些信写于他一生的各个时期,语录也不只是一人所记,所以它们不相联系,甚至互相矛盾,这是可以预料的。
以上所说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没有联系,还不能解释它们为什么简短。
有些哲学著作,像孟子的和荀子的,还是有系统的推理和论证。
但是与西方哲学著作相比,它们还是不够明晰。
这是由于中国哲学家惯于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
《老子》全书都是名言隽语,《庄子》各篇大都充满比喻例证。
这是很明显的。
但是,甚至在上面提到的孟子、荀子著作,与西方哲学著作相比,还是有过多的名言隽语、比喻例证。
名言隽语一定很简短,比喻例证一定无联系。
因而名言隽语、比喻例证就不够明晰。
它们明晰不足而暗示有余,前者从后者得到补偿。
语文高二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炽热(chì)气魄(pò)振奋(zhèn)呆滞(zhì)B. 气息(xī)呕心沥血(lì)纷至沓来(tà)雕梁画栋(diāo)C. 神采飞扬(yáng)纵情任性(xùn)雕虫小技(cháo)青出于蓝(qīng)D. 遥想(yáo)融会贯通(huì)比翼双飞(yì)赏心悦目(shǎ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在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每天按时作息,力求做到精益求精。
B.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深刻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C. 我对他的关心和照顾,使他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D. 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警惕各种错误思想的侵蚀。
3. 下列词语中,与“奋发向前”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A. 奋不顾身B. 勇往直前C. 振奋精神D. 勇攀高峰4.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里的风景如画。
B. 他像一只勤劳的蜜蜂,在知识的海洋里辛勤耕耘。
C. 爱情就像一杯美酒,越陈越香。
D. 这座城市的夜景犹如一幅画卷。
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在这次比赛中,他脱颖而出,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B. 面对困难,他毫不退缩,迎难而上。
C. 他用心血和汗水,浇灌着这片希望的土地。
D. 那个年代的年轻人,肩负着振兴民族的重任。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离骚》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7. 《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反映了封建社会的什么现象?8.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们英勇斗争,展现了怎样的精神风貌?9.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体现了他的什么才能?10. 《西游记》中,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取经,克服重重困难,体现了怎样的品质?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沁园春·长沙》的写作背景及主题。
高二上期末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瑰宝(guī bǎo)悠然自得(yōu yán zì dé)B. 残羹冷炙(cán gēng lěng zhì)眼花缭乱(yǎn huā liáo luàn)C. 蕴含(yùn hán)毛骨悚然(máo gǔ sǒng rán)D. 惊愕(jīng è)水落石出(shuǐ luò shí chū)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由于他的勤奋刻苦,使得他在这次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
B.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不仅锻炼了身体,而且增进了友谊。
C. 他的演讲充满了激情,赢得了听众的阵阵掌声。
D.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3.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星星点点,像是夜空中撒满了珍珠。
B. 他的眼睛如同两颗明亮的星星。
C. 她的笑声如同一阵春风。
D. 这座城市像一颗璀璨的明珠。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本书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深受读者喜爱。
B. 我很喜欢听他讲故事,尤其是关于那座古城的传说。
C. “这个方案怎么样?”“很好,我完全赞同。
”D.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语言生动,深受读者喜爱。
5. 下列各句中,表达效果最佳的一项是()A. 他的脸色苍白,嘴唇颤抖,显然非常害怕。
B. 她的歌声如同夜莺,婉转动听。
C. 他的动作迅速,准确无误,仿佛受过专业训练。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几乎涵盖了所有领域。
6.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 原句:他从不轻易放弃,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
变换后:他轻易不放弃,遇到多大的困难也不放弃。
B. 原句:这个问题很难解决,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高二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 本试卷分第Ⅰ卷、第Ⅱ卷和答题卡,共5 页。
满120分,考试用时120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卷交回,试题卷自己保存。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考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4.保持答题卷清洁、完整,严禁使用涂改液和修正带。
第Ⅰ卷一、现代文阅读(6分)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孙士鋐昨日表示,反对民众将近期世界多地地震频发与“ 世界末日”联系起来。
他强调,地震是有周期性的,地震频发是因为地球进入地震活跃期。
去年年末至1月以来,全球多地接连发生强震,前有海地7.3级地震,后有智利8.8级地震,台湾高雄昨日又发生6.7级地震。
地震频繁发生,加之对“2019世界末日”预言的联想,引起人们广泛讨论。
“世界末日”真的要来了?电影《2019》中天崩地裂,洪水汹涌而来的瞬间在去年年末引起了人们对“世界末日”的热烈讨论。
这部原本旨在号召大家关注气候变化,保护地球的灾难片却因为在时间上太过于接近当前,而频发的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也与影片有些许对应,进而引起了更广泛的猜想。
有网友提出质疑:“2019真的是世界末日?智利地震!台湾地震!各种自然灾害似乎是越来越多了,2019这个预言会成真吗?”还有网友开始探讨玛雅预言、近年来多次强震和世界末日之间的关系。
不仅是民众对“世纪末日”充满了猜测,日前竟有国家真的开始筹划“避难”。
近日有媒体援引外电消息称,位于俄罗斯伏尔加河地区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州政府,日前通过一项五年期的规划,计划建造一种被称为“飞碟”的巨型航空器,平时可以做交通工具,灾难时可以做“诺亚方舟”。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孙士鋐认为,此前发生的智利8.8级地震对中国影响不大。
而地震频发只能说明地球进入了地震活跃阶段,中国作为世界版图的一部分,也应予以关注。
孙士鋐认为,就最近100年来看,前40年全球强震比较少,地球活动比较弱。
而这几年8.5级以上地震已经发生过3次,地震频发现象预示着地球进入了地震活跃时段。
“这种状态对中国来说也是要关注的,全球进入地震活跃期,我国大陆作为全球的一部分,更何况2019年已经发生了汶川大地震,所以更要给予关注。
”对于《2019》这部电影中描绘到的世界末日情景,孙士鋐表示,这部电影是把各种各样的灾难堆积在了一块,但实际上,各种灾难有各自的特征,而引起灾难的原因也各有不同。
“把所有灾难放在一起,只是电影艺术手段上的夸张。
”至于“地球末日”说,孙士鋐笑言:“我个人认为是不可能的,目前还没有这么大的迹象表现出来。
”智利发生8.8级地震之后,台湾地区随即拉响海啸预警,仅隔了数日,台湾高雄又发生了6.7级地震,沿海地区是否更容易受到地震海啸的影响?孙士鋐认为,这是否与沿海地区无关,中国要具体关注哪些地区,还要根据具体观测资料才能知道。
2019年03月06日《新京报》1.下列各项不能作为专家反对“世界末日即将来临”理由的一项是( )A.地震是有周期性的,地震频发是因为地球进入地震活跃期。
因此最近一段时间内虽然地震频发,但这不能说明世界末日即将来临。
B.《2019》虽然展示了“世界末日”来临时惨烈的情景,但这是把各种各样的灾难堆积在了一块,可是实际上各种灾难有各自的特征,而引起灾难的原因也各有不同。
C.对于现在是否会真的出现“世界末日”这一说法,孙士鋐以“目前还没有这么大的迹象表现出来”给予了否定。
D.位于俄罗斯伏尔加河地区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州政府,日前通过一项五年期的规划,计划建造一种被称为“飞碟”的巨型航空器。
2.下列各项对原文所做的概括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2019》是一部以“号召大家关注气候变化,保护地球”为主题的灾难片。
B.《2019》由于在时间上太过于接近当前,而频发的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也与影片有些许对应,进而引起了人们关于“世界末日”的各种恐慌。
C.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孙士鋐明确表示:反对民众将近期世界多地地震频发与“世界末日”联系起来。
D.在《2019》播映、地震频发之前,就已经有很多网友在探讨、研究玛雅预言、近年来多次强震和世界末日之间的关系。
3.下列各项根据原文所做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近日来,地震不断爆发,但这都与沿海地区有关,因此对中国的影响不大。
B.去年年底至今年1月以来,由于地震频发,再加上对“2019世界末日”预言的联想,所以引发了人们对“世界末日”的各种猜疑。
C.地震频发只能说明地球进入了地震活跃阶段,所以现在作为没有发生地震的中国,对此没有必要予以关注。
D.就最近100年来全球地震强弱分布的情况来看,虽然这几年8.5级以上地震已经发生过3次,但这不能说明地球进入了地震活跃时段。
二、古代诗文阅读(32分)(一)文言文阅读(14分)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
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
麟德初,刘祥道巡行关内,勃上书自陈,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
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
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论次《平台秘略》。
书成,王爱重之。
是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怒曰:“是且交构。
”斥出府。
勃既废,客剑南。
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
闻虢州多药草,求补参军。
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
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
事觉当诛,会赦除名。
父福畤,繇雍州司功参军,坐勃故,左迁交趾令。
勃往省,渡海溺水,悸而卒,年二十九。
初,道出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
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沆然不辞。
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
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
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尤喜著书。
初,祖通(祖父王通),隋末居白牛溪教授,门人甚众。
尝起汉、魏尽晋作书百二十篇,以续古《尚书》,后亡其序,有录无书者十篇,勃补完缺逸,定著二十五篇。
尝谓人子不可不知医,时长安曹元有秘术,勃从之游,尽得其要。
尝读《易》,夜梦若有者曰:“《易》有太极,子勉思之。
”寤而作《易发挥》数篇,至《晋卦》,会病止。
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四杰。
崔融与张说评勃等曰:“勃文章宏放,非常人所及,炯、照邻可以企之。
”(选自《新唐书·列传·文艺上》,有删节)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指瑕》以擿其失擿:挑出错误B. 勃属文属:连缀,写作C.勃往省,渡海溺水省:视察D.数献颂阙下数:多次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明王勃文才卓著的句子是( )①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②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③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④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⑥文章宏放,非常人所及,炯、照邻可以企之A.②③⑤B.③④⑥C.①⑤⑥D. ①②⑤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勃才华早露。
未成年时就被授予朝散郎一职,后来又被沛王征召担任署府修撰。
在滕王阁宴会上曾使都督为之折服而叹为“天才”。
B.王勃命运坎坷。
因戏作《檄英王鸡》一文被高宗怒逐出府;又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仍被除名;后因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C. .从崔融、张说等人对王勃的评语中可以看出,历来“初唐四杰”的排序是公允的,杨炯、卢照邻等人的文采远不及他。
D滕王阁盛会,都督原非诚心请众宾写序,于是提前让女婿写好序文,以夸耀女婿文才。
会上众宾客也都知趣地一一辞谢。
唯有王勃,慨然应允,自然引起了都督的不满。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
(2)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沆然不辞。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阅读下面的两首诗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垂钓白居易临水一长啸,忽思十年初。
三登甲乙第,一入承明庐。
浮生多变化,外事有盈虚。
今来伴江叟,沙头坐钓鱼。
浣溪沙苏轼西塞山边白鹭飞。
散花洲外片帆微。
桃花流水鳜鱼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8.(1)这两首诗词都描述了一个什么形象?(2分)(2) 这两首诗词中的形象有什么不同之处?请从情感角度分析。
(6分)9.古诗文默写填空(10分)(1) ,洞庭波兮木叶下。
(屈原《湘夫人》)(2) ,两朝开济老臣心。
( 杜甫《蜀相》)(3)心非木石岂无感,。
(《拟行路难》)》(4)人人尽说江南好,______________。
(韦庄《菩萨蛮》)(5)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______ _ ,___ _____ _!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6) ,惟有幽人自来去。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7)昆山玉碎凤凰叫,。
(李贺《李凭箜篌引》)(8)问君能有几多愁? 。
(李煜《虞美人》)(9) ,乾坤日夜浮。
(杜甫《登岳阳楼》)三、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0----12题(18分)心灵的独舞信风①汉语词典权威的解释是:孤独就是独自一个人。
纪伯伦用诗人的视角这样看:孤独是忧愁的伴侣,也是精神活动的密友。
②我,一个普通人的理解是: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是心灵的独舞。
③能够忍受孤独,敢于享受孤独的人并不多,在孤独中有大成者就更少。
面对孤独,尤其是长时间的孤独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所以孤独是勇敢者的专利。
小说家赫胥黎说,越伟大、越有独创精神的人越喜欢孤独。
因为人可以在社会中学习,灵感却只有在孤独的时候,才会涌现出来。
④事实也正是如此。
英年早逝的路遥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他在创作获得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的时候,从准备到成稿六年的时间里,尤其是创作的那八、九个月,把自己封闭在陕北深山老林里的一个煤矿里,在极度的孤独寂寞中进行高强度的创作苦役,做伴的只有一只老鼠。
写到深更半夜,听到远处传来火车的鸣叫,便忍不住停下来陷入遐想之中,臆想某个人会坐着火车来看自己。
可见当时的心里是怎样的一种苍凉和孤寂。
他在后来的创作笔记《早晨从中午开始》中对孤独有着独到的体味:“独享欢乐是一种愉快,独自忧伤也是一种愉快。
孤独的时候,精神不会是一片纯粹的空白,它仍然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情绪上的大欢乐和大悲痛往往都在孤独中产生”;“孤独中,思维可以不照逻辑进行,可以使人的思想向更深远更深邃的地方伸展,也能使你对自己或环境做更透彻的认识和检讨”;“孤独常常叫人感到无以名状的忧伤,而这种忧伤有时又是很美丽的……”⑤大孤独带来大收获。
面壁九年的达摩也是直面孤独的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