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临床治疗研究综述

参苓白术散临床治疗研究综述参苓白术散是一种中药,主要由四味药材组成:参、苓、白术、桂枝。
其作用是清热利湿、健脾开胃。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参苓白术散可以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一、参苓白术散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1.1 胃肠道功能紊乱参苓白术散可以治疗脾胃虚弱、胃肠道功能紊乱引起的恶心、呕吐、腹胀、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
研究表明,参苓白术散具有调节胃肠道平滑肌功能的作用,可以提高肠道蠕动速度,增强胃酸分泌和胃肠道黏膜屏障的功能,从而改善胃肠道功能紊乱。
1.2 肝脏疾病参苓白术散可以减轻肝脏疾病引起的腹泻、脾胃虚弱、乏力等症状。
研究表明,参苓白术散可以减轻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降低肝脏酶和血清胆红素的水平。
二、参苓白术散在泌尿系统疾病中的应用2.1 尿路感染参苓白术散可以治疗尿路感染引起的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研究表明,参苓白术散具有抗菌、抗炎、利尿作用,可以减轻尿路感染导致的症状。
2.2 肾结石参苓白术散可以治疗肾结石引起的尿血、腰痛等症状。
研究表明,参苓白术散可以促进尿液的排泄,减缓肾结石的形成并促进肾结石的排出。
三、参苓白术散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3.1 头痛参苓白术散可以缓解头痛或偏头痛等症状。
研究表明,参苓白术散具有扩张小血管的作用,可以改善头痛、偏头痛等症状。
3.2 失眠参苓白术散可以治疗失眠等睡眠障碍。
研究表明,参苓白术散可以具有镇静、安神作用,可以帮助缓解失眠、焦虑等症状。
四、参苓白术散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参苓白术散可以治疗感冒、咳嗽等症状。
研究表明,参苓白术散可以减轻呼吸系统引起的症状,包括咳嗽、鼻塞、喉咙痛等。
总之,参苓白术散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其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临床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参苓白术散时需要严格掌握剂量、避免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等问题,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
参苓白术散的作用与功能主治

参苓白术散的作用与功能主治一、作用参苓白术散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由人参、白术、茯苓等多种草药配制而成。
该药物具有多种作用,主要包括:1.润肺止咳:参苓白术散具有润燥化痰的作用,能够缓解干咳、咳痰不爽等症状。
2.健脾益气:该药能够补益脾胃,提高消化功能,增加食欲,改善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3.利尿消肿:参苓白术散能够促进尿液排出,减轻水肿症状。
4.安神定志:该药对心悸、失眠、健忘等症状有明显的缓解作用,能够调节神经系统功能。
5.温阳助火:参苓白术散能够温补阳气,提高体内代谢能力。
二、功能主治参苓白术散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弱、痰多乏力、水肿、腰膝酸软、体倦乏力等症状,具体功能主治如下:1. 脾胃虚弱参苓白术散对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有显著疗效。
它能够健脾益气,提高脾胃功能,增进食欲,改善肠胃功能,使得脾胃虚弱者能够恢复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增强体质。
2. 痰多乏力参苓白术散具有润燥化痰、固肺止咳的作用,适用于痰多乏力、干咳少痰、咳嗽气短等症状。
它能够清热祛火,平喘化痰,缓解咳嗽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3. 水肿参苓白术散可以促进尿液排出,减轻水肿症状。
它具有利尿的作用,可以消除体内多余水分,治疗水肿。
特别适用于因脾胃功能不佳、气滞水潴引起的浮肿、水肿等症状。
4. 腰膝酸软参苓白术散具有温阳助火的作用,适用于腰膝酸软、阳气不足所致的腰膝冷痛、四肢乏力等症状。
它能够温补腰膝,提高体内阳气水平,改善腰膝痛的问题。
5. 体倦乏力参苓白术散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能够提高人体基础代谢,增加体力,改善乏力、倦怠等症状。
对于体力衰退、虚弱无力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结语参苓白术散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具有润肺止咳、健脾益气、利尿消肿、安神定志、温阳助火等作用。
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弱、痰多乏力、水肿、腰膝酸软、体倦乏力等症状。
在使用该药物时,请遵循医生建议,按照剂量和用法使用,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参苓白术散金匮要略原文

参苓白术散金匮要略原文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介绍参苓白术散
2.阐述参苓白术散的功效
3.详解参苓白术散的组方原理
4.分析参苓白术散在金匮要略中的地位
5.参苓白术散的现代应用
正文
一、介绍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为中医方剂名,出自《金匮要略》一书。
该方剂具有益气健脾、渗湿止泻的功效,适用于脾虚夹湿、气虚便秘等症。
二、阐述参苓白术散的功效
1.益气健脾:方中以人参、白术、茯苓为主药,具有益气健脾之功效,可改善脾气虚弱、消化不良等症状。
2.渗湿止泻:方中配以泽泻、猪苓等药材,具有渗湿利水、止泻固精的作用,适用于脾虚夹湿、水湿停滞导致的泄泻等症状。
三、详解参苓白术散的组方原理
1.人参:甘温,能大补元气,益气健脾。
2.白术:苦温,健脾燥湿,助人参益气健脾。
3.茯苓:甘淡平,健脾利湿,渗湿止泻。
4.泽泻:甘淡寒,利水渗湿,止泻固精。
5.猪苓:甘淡平,利水渗湿,助泽泻利水渗湿。
以上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之功效。
四、分析参苓白术散在金匮要略中的地位
《金匮要略》是中国古代一部著名的医学典籍,书中记载了许多疗效显著的方剂。
参苓白术散作为其中的一方,历经千年临床验证,疗效确切,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五、参苓白术散的现代应用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中医的普及,参苓白术散在临床应用中仍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常用于治疗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消化不良等疾病,疗效显著。
参苓白术散的功效与作用治什么病

参苓白术散的功效与作用治什么病1.益气健脾消食:参苓白术散具有温中益气、健脾消食的功效。
当脾胃功能不佳时,往往会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便溏、消化不良等症状。
此时,参苓白术散可以通过调和脾胃,促进消化液分泌,提高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使食物顺利消化吸收,从而缓解上述症状。
2.利尿祛湿:参苓白术散可通过利尿作用排除体内多余水分,具有祛湿的作用。
湿气在人体内积聚,容易导致水肿、尿少、体重增加等症状。
参苓白术散可以增加尿量,促进水分排泄,有助于缓解湿邪的症状。
3.止泻固肠:参苓白术散还有止泻固肠作用。
腹泻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症状,腹泻时泄泻次数增多,粪便稀薄。
参苓白术散可通过收敛肠道,增加肠道黏液分泌,减少粪便水分,从而起到止泻固肠的作用。
4.调经舒筋:参苓白术散还有调经舒筋的作用。
对于妇女来说,经常出现经期不调、痛经等问题。
参苓白术散可以活血祛瘀,调节经血的流动,缓解经期疼痛,舒缓痉挛的情况。
5.改善神经衰弱:参苓白术散还有改善神经衰弱的作用。
神经衰弱表现为疲劳、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参苓白术散可以温中益气,养血安神,改善神经系统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缓解神经衰弱症状。
6.镇静安神:参苓白术散还有镇静安神的作用。
由于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常常处在高压状态下。
参苓白术散可以通过温中益气、养血安神的作用,缓解精神紧张、焦虑、易怒等症状,提高睡眠质量。
总结起来,参苓白术散主要适用于脾胃功能不佳引起的消化不良、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
此外,它还能够调节经血、改善神经衰弱症状,增强身体抵抗力。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体质不同,适应症也可能有所不同,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参苓白术散的功效与作用

参苓白术散的功效与作用参苓白术散是中医药中的一个重要方剂,其主要由参、苓、白术、茯苓等原料组成。
参苓白术散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湿热症状,如腹胀、食欲不振、倦怠乏力等。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详细介绍参苓白术散的功效和作用。
一、参苓白术散的成分和配伍参苓白术散由4味中药混合制剂组成,包括:1. 参:参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具有补气养阴、益心脏、清热解毒等功效。
2. 苓:苓也是一种常用的中药,主要用来利水除湿、化痰止咳,同时还有健脾益气的作用。
3. 白术:白术是一种温和的药材,具有健脾益胃、固表止汗的功效。
4. 茯苓:茯苓也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具有利水渗湿、健脾益气的作用。
这4味中药组合在一起,能够达到充实脾胃、清热利湿的功效。
二、参苓白术散的主要功效1. 益气补脾:参苓白术散中的参和白术具有益气补脾的作用,可以增强脾胃的功能,提高消化吸收能力,改善食欲不振、腹胀等脾胃虚弱的症状。
2. 清热解毒:参苓白术散中的参可清热解毒,对肠胃道感染引起的湿热症状具有较好的疗效。
如腹泻、恶心、呕吐等。
3. 利水除湿:茯苓和苓在参苓白术散中起到利水除湿的作用,可用于湿气病症,如水肿、小便不畅等。
4. 健脾养胃:茯苓和白术在参苓白术散中起到健脾养胃的作用,有较好的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
三、参苓白术散的具体作用1. 改善脾胃虚弱:脾胃虚弱是现代人常见的一种体质问题,多因日常饮食不规律,过度依赖外食等原因引起。
参苓白术散能增强脾胃的消化能力,改善脾胃虚弱引起的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
2. 清热利湿:中医理论认为,湿热体质是由脾胃虚弱引起的,而参苓白术散可以通过调理脾胃,提高体内湿气的排泄功能,从而达到清热利湿的目的。
湿热体质往往表现为痰多、口苦、便秘或腹泻等症状。
3. 利尿除湿:茯苓和苓具有利尿除湿的作用,可以帮助排除体内的多余水分,减轻水肿症状。
水肿常见于肾功能不全、心脏病等疾病引起的水液潴留。
4. 健脾养胃:参苓白术散中的茯苓和白术都有健脾养胃的功效,可以增强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改善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
参苓白术散祛湿的原理

参苓白术散祛湿的原理
参苓白术散是一种中药方剂,主要由参、苓、白术等多种药材组成。
它的主要功效是祛湿、健脾、益气。
其主要原理包括:
1. 祛湿作用:参苓白术散中的白术和茯苓具有祛湿的作用。
湿邪是中医理论中的一种病因,会导致人体功能失衡。
参苓白术散可以通过消除湿邪,促进水液代谢,减轻湿气对身体的不良影响。
2. 健脾作用:参苓白术散中的白术具有健脾的作用。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水湿,脾气健旺可以消化水湿,避免湿邪内生。
白术具有健脾运湿的功效,可以改善脾气虚弱的状况,帮助身体调节水湿代谢。
3. 益气作用:参苓白术散中的人参具有益气的作用。
中医认为气虚容易导致湿邪的内生,引起湿气滞留。
人参具有益气补虚的功效,可以增强身体的气血运行能力,帮助排出体内的湿气。
总的来说,参苓白术散通过祛湿、健脾、益气的作用,调节身体的水湿代谢,帮助排出体内的湿气,达到祛湿的效果。
腹泻治疗名方系列(一)参苓白术散

腹泻治疗名方系列(一)参苓白术散1、简介参苓白术散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被广泛用于腹泻的治疗。
它由参、苓、白术等中药组成,具有清热、健脾、固涩的功效。
下面将详细介绍参苓白术散的成分、作用机制和使用方法。
2、成分参苓白术散的主要成分包括:•参:具有补气、养阴的作用,可以调节肠道功能,改善腹泻症状。
•苓:能够渗湿利水,具有消肿、利尿的作用,帮助减少腹泻的频率。
•白术:具有健脾消食、止泻的功效,可以改善腹泻的症状。
•桃仁:能够活血化瘀,有助于缓解腹泻引起的腹痛不适。
3、作用机制参苓白术散通过多个成分的协同作用,对腹泻症状起到综合治疗作用:•参苓白术散中的参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可以调节肠道蠕动和分泌,减少腹泻的发生。
•苓和白术具有渗湿利水的功效,可以帮助减轻体内湿气,改善腹泻症状。
•桃仁的活血化瘀作用有助于减少腹泻引起的腹痛不适,改善病情。
4、使用方法参苓白术散的使用方法如下:•一次剂量:一包(10克)。
•用法用量:每日3次,每次1包。
•使用时将参苓白术散倒入杯中,用温水冲服。
5、注意事项虽然参苓白术散是一种传统中药方剂,但在使用过程中仍需注意以下事项:•在服用参苓白术散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和油腻食物,以免加重腹泻症状。
•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患者慎用,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对参苓白术散成分过敏的患者禁用。
•在使用中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6、副作用参苓白术散属于中药方剂,通常副作用较小。
但个别患者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胃肠道不适:包括恶心、呕吐、胃胀等症状,通常会自行缓解。
•过敏反应:个别患者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红斑等,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7、药物相互作用参苓白术散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包括:•利尿剂:与参苓白术散同时使用可能增强利尿剂的作用。
•其他中药:与其他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同时使用可能增加药物效果。
在使用参苓白术散前,请告知医生您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以免发生药物相互作用。
参苓白术散功效与作用

参苓白术散功效与作用参苓白术散,又称为苓术散,是中医常用的一种方剂。
它由参、苓、白术三味药组成,具有宽中理气、利水消肿的功效。
参苓白术散在临床上常用于脾胃虚弱、腹泻便溏、水肿等症状的治疗。
下面将详细介绍参苓白术散的功效与作用。
一、参苓白术散的成分及功效1. 人参:人参具有滋补强壮、升阳益气的功效。
它可以补充人体的精气神,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2. 苓草:苓草味甘、性平,具有健脾胃,消食化积的作用。
它可以舒缓胃肠道的不适症状,改善胃口不好、消化不良的情况。
3. 白术:白术味甘,性平,有健脾胃、渗湿的作用。
它可以增强机体的消化功能,改善脾胃虚弱引起的腹泻、泄泻等症状。
二、参苓白术散的主要作用1. 补脾健胃:参苓白术散可以增强脾胃的消化功能,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对于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2. 利水消肿:参苓白术散可以通过促进尿液排出,减少体内的水分潴留,从而起到利水消肿的作用。
尤其适用于面部浮肿、肢体水肿等症状。
3. 调节肠胃功能:参苓白术散可以改善肠胃的蠕动功能,防止脾胃虚弱引起的腹泻、泄泻等症状。
同时具有缓解腹痛、腹胀等不适感的作用。
4. 抗炎止痛:参苓白术散具有抗炎、镇痛的作用,可用于胃炎、肠炎等炎症引起的痛苦。
它可以缓解不适感,减轻炎症反应。
三、参苓白术散的适应症1. 脾胃虚弱:脾胃虚弱是指脾胃功能减退,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常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疲倦等症状。
参苓白术散可以调节脾胃功能,增加消化吸收能力,缓解脾胃虚弱引起的症状。
2. 腹泻便溏:腹泻便溏是指大便次数过多,质地稀薄,常伴有腹痛、腹胀、脱水等症状。
参苓白术散可以改善脾胃虚弱引起的腹泻便溏,增强肠道的吸收功能。
3. 水肿:水肿是指体内的水分潴留在组织间隙引起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面部浮肿、肢体水肿等。
参苓白术散可以利尿排水,减少体内水分,缓解水肿症状。
4. 胃炎、肠炎:胃炎、肠炎是指胃肠道的炎症,常伴有胃痛、腹痛、腹泻等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方剂来源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制丸,名参苓白术丸。
组成与用法莲子肉500克薏苡仁500克砂仁500克桔梗500克扁豆750克茯苓1000克人参1000克甘草1000克白术1000克山药1000克上药均研细末,为散剂。
每服6—9克,日服2—3次,枣汤凋服。
丸剂,服法同上。
也可改用饮片作汤剂水煎服,各药用量须酌减至常规剂量。
功效与主治功能益气健脾,和胃渗湿。
主治脾胃气虚夹湿,面色萎黄,四肢无力,形体虚羸,饮食不化,或吐或泻,胸脘痞塞,苔薄白腻,脉濡缓。
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肠炎,浅表性胃炎,慢性肾炎,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又用于治疗糖尿病,肝硬化,肺源性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带下,水肿,乳糜尿,阳痿,恶性肿瘤放疗化疗中胃肠道毒副反应等病症。
例如;(1)慢性腹泻本方加减,治疗56例。
其中包括慢性结肠炎、功能性腹泻等。
结果:痊愈29例,显效15例,有效7例,无效5例。
其中服药时间最短20天,最长65天(《湖北中医杂志>1986年第3期)。
(2)浅表性胃炎本方加减,治疗32例。
结果;痊愈15例,显效9。
例,有效7例,无效工例(《陕西中医函授》1990年第2期)。
(3)隐匿性肾炎本方加减,治疗15例。
结果:显效8例,有效4
例,无效3例。
其中服蓟时间最短45天,最长156天(《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年第7期)。
(4)肝硬化本方加减,治疗30例。
结果:显效9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恶化4例(《河南中医》1990年第2期)。
(5)糖尿病本方加减,治疗15例。
结果: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1例(《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8年第4期)。
(6)恶性肿瘤放疗化疗中胃肠道毒副反应本方加减,治疗96 例。
其中包括宫颈癌、肺癌、胃癌、直肠癌、卵巢癌、精原细胞瘤、食道癌、喉癌、扁桃体癌、鼻腔癌、多发性骨髓瘤、膀胱癌等。
结果:显效33 例,有效46例,无效17例(《贵州医药》1985年第3期)。
(7)乳糜尿本方加减,治疗2例。
结果均获痊愈。
其中1例为病已4年者,服药20天告愈;另1例为病已3年余,伴尿道结石,服药35天后尿化验正常,X线摄片提示输尿管阴影消失(《四川中医》1989 年第7期).(8)阳癌本方加减治疗。
患者兼见食欲不振,身重体倦,脘腹痞闷,便溏。
结果:服药7剂后,纳振;再进14剂,阳事能举,诸症消失;遂改服归脾丸。
工年后随访,未见复发,并使其妻受孕(《四川中医》1989 年第10期)。
应用要点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湿邪碍滞之症。
方以四君子、扁豆、山药健脾益气,舍以薏仁、砂仁渗湿化湿;药性平和,不腻不燥,无寒热之偏胜,为其配伍特点。
临床应用以脾虚夹湿、四肢无力、饮食不化、苔薄白
腻、脉濡缓,为其辨证要点.’ 临床如见脾肾阳亏,可加熟附片、补骨脂;虚寒滑脱,加赤石脂、禹余粮、诃子,湿热并重,加黄连、黄柏;胃纳不馨,加神曲、谷芽、麦芽等。
《医方集解》所载本方多一味陈皮。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方的水煎液小剂量对肠管蠕动有兴奋作用,大剂量有抑制作用,可解除肠管痉挛,并能增加肠管对水和氯离子的吸收。
方中白术、山药还有保护肝脏,防止肝糖元减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