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学案
九年级化学《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一、探究制取二氧化碳的步骤
1.装置气密性检查
展示装置:
提问: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结合图示进行分析
(1)微热法:只有一个出口;若有两个出口,先将一个出口封闭。
(2)液柱法:有两个出口,将其中一个出口封闭,往另一出口注思考,讨论,回答
微热法
液柱法
聆听
水,观察能否保持一段液柱。
思考,回答(3)注射器法:两个出口的,将
其中一个用水封住,另一出口连
上注射器。
2.操作步骤
(1)连接装置;
(2)检查装置气密性;
(3)加入药品;
(4)收集气体;
(5)整理装置。
拓展提高1.提出问题:结合氧气的实验室
制法和对二氧化碳气体的探究,你
能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
思路吗?
2.课件展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
般思路。
3.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固
体碱石灰加热制取甲烷气体。
甲烷
的密度比空气小,不溶于水。
制取
甲烷的发生、收集装置可选用
和。
并说明你选取的理由。
思考,讨论,表达,评价
思考
思考,回答。
化学教学设计《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装置应考虑的因素能溶于水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反应能与水反应【小组活动】老师提供仪器(试管、锥形瓶,集气瓶、烧杯、广口瓶、玻璃片、长颈漏斗、分液漏斗橡胶塞、导管等),以小组为单位,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老师提醒,要注意刚才交流中提出的仪器组装注意事项。
小组之间合作,组装实验装置,并和自制的实验装置进行对比。
有了生活用品制作装置的铺垫,实验室仪器的组装会更加轻松。
再次巩固实验装置组装时的注意事项。
五、确定检验和验满方法【总结归纳】根据预习,说出检验和验满的方法,并说出它们的不同。
回答并总结:检验是根据气体的特殊性质,而验满在已知气体的前提下,只要用简便的方法证明集满即可。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六、归纳实验步骤并进行实验【思考归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步骤回答:1.连接仪器2.检查装置气密性3.装入固体、液体药品4.收集并验满气体培养学生合作分工、动手操作能力【小组实验】利用刚才组装的制取装置进行实验。
小组合作分工,进行实验七、拓展练习【拓展延伸】在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请同学们设计一套制取氢气的装置。
选装置并说出依据培养学生学习归纳知识的能力,并能将知识运用迁移到其他气体的学习中。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中突出“研究”两个字,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方向,使学生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板书设计重点突出、内容简洁明了。
课后反思本节课是一节新授课,为了能够唤醒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我采用了课前学案,根据预习,利用生活中的用品制作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能够对二氧化碳制取装置的选择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以后我也要多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学生不仅感兴趣而且对于知识也会掌握的更深刻。
不足的地方就是对于反应原理剖析,没有给学生更多思维拓展的空间。
应该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
契约作业提供三种订单作业,让学生们选择。
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南通第一初中包慧一、教学目标1.知道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思路。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制取装置。
3.初步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验证、验满等操作。
4.运用设计装置、动手实验等方法,激发学生参与问题探究的积极性。
二、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原理和装置的探究。
三、难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设计。
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分组实验法五、教学用品:媒体;实验仪器和药品(试管;锥形瓶;带导管的橡皮塞;集气瓶;大理石;稀盐酸;碳酸钠;澄清的石灰水等)。
六、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由“人呼出气体主要是什么?”设疑,从而引出二氧化碳。
紧接着思考二氧化碳是不是废气?有哪些用途?(投影)得出二氧化碳的重要性,进而简介它的工业制法,引出今天的课题——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板书: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2.知识回顾。
在第二单元,我们曾研究过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请同学们观看大屏幕,回忆相关知识。
(1)学生回顾(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氧气,其反应原理分别是……)图1:供选择的实验装置(2)教师总结:由刚才的知识回顾,我们可以得出,反应原理、制取装置、验证验满方法,是研究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主要内容,具体的研究思路是,确定制备气体的反应原理,也就是确定反应物及反应的表达式→确定气体的制取装置,气体制取的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两部分,发生装置确定的依据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发生的条件)收集装置确定的依据是?(气体的密度、溶解性以及气体是否与水反应等)→确定气体验证、验满方法,一般而言,气体验证、验满利用的是气体的——(化学性质)。
接下来,我们就沿着这一思路来研究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室制取。
板书:1、反应原理2、制取装置3、验证、验满的方法3.探究活动1: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1)提问:在我们所学过的反应中,有哪些反应可以产生二氧化碳呢?实验室里能选用这些反应来制备二氧化碳吗?(2)师生活动(投影)——议一议(3)教师讲述:很遗憾,我们所熟悉的这些能够产生二氧化碳的反应,因为生成的气体可能不纯、反应条件较难满足等原因,没能入选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反应。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例分析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例研究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例研究一、研究背景新课改提出了“重视学生的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的观点,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本课题是在学生学习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以后的另一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学生在现有的知识基础上自主探索、自主设计、自主动手操作,制取出二氧化碳并检验其某些性质,强化学生的过程体验,丰富学习情景。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本节课的内容是让学生初步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并在制取过程中体验化学实验的乐趣。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针对学生这些特点,我这一节课主要采用诱导、组织讨论、分组实验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三、教学的设计思想根据以上教材内容及教学对象的分析,我主要把机械、沉闷、程式化的课堂教学变得富有生气与乐趣,多方面刺激学生的好奇心,使教学目的能得到有效实现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对本课的设计主要体现在:1、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加深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用的药品的了解。
2、通过与氧气的性质、制取方法的对比,让学生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及收集方法,从而了解实验室制取某种气体的一般思路。
3、通过学生的讨论分析、设计实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动手操作等能力,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方法和设计思路。
(2)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归纳、总结-理解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养成细致观察、认真辨别、耐心操作的习惯和一丝不苟的精神,形成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培养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
初中化学二氧化碳教案

初中化学二氧化碳教案
教学内容:二氧化碳
教学目标: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制备方法及主要应用
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制备方法和性质
教学难点:二氧化碳的实验操作
教具准备:干冰、苏打粉、氢氧化钠、碳酸氢铵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教师出示一个装有二氧化碳的气囊,让学生观察气囊内的气体颜色和状态,引出二氧化碳这个化学物质。
2. 让学生谈谈平常生活中接触过哪些含有二氧化碳的物质,如汽水、发酵食品等。
二、讲解(15分钟)
1. 介绍二氧化碳的制备方法:(1)苏打粉与醋反应;(2)碳酸氢铵热分解;(3)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2. 讲解二氧化碳的性质:无色、无味、比空气重等。
三、实验操作(20分钟)
1. 实验一:用苏打粉和醋制备二氧化碳。
2. 实验二:用碳酸氢铵热分解得到二氧化碳。
3. 实验三:用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反应制备二氧化碳。
四、总结(5分钟)
让学生总结二氧化碳的制备方法和性质,并讨论二氧化碳的主要应用领域。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写一份关于二氧化碳的小结,包括制备方法、性质和应用等内容。
六、板书设计
主题:二氧化碳
制备方法:苏打粉与醋反应、碳酸氢铵热分解、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性质:无色、无味、比空气重
应用:饮料制造、灭火等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初步了解二氧化碳的一些基本知识,培养了实验操作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
在以后的实验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加强实验的设计和探究。
二氧化碳的制备 教案

沪教2011课标版九年级化学第二章第二节
《二氧化碳的制备》教学设计
惠安净峰中学黄菊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思路及制取原理;
初步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验证、验满等操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制取装置;
通过设计装置和实验操作,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操作;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运用合作设计装置、动手实验等方法,激发学生参与问题探究的积极性,学会知识归纳和迁移应用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原理和装置的探究和操作
教学难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设计
三、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
四、教学安排:1课时
五、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仪器卡片、跳跳糖、实验室常见的玻璃仪器、氧气制取的五套装置、碳酸钠粉末、碳酸钙粉末、石灰石、稀盐酸、稀硫酸、澄清石灰水、井穴板、滴管、试管、火柴、制取装置配套仪器等等。
学生:完成学案的预习和复习任务;
七、板书设计:
二、二氧化碳的制备
1、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稀盐酸
2、原理:CaCO3 + HCl → CaCl2 + H2O+CO2
碳酸钙盐酸氯化钙
3、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
制取装置{
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依据:CO
密度大于空气)
2
4、验证:澄清的石灰水
5、验满:燃着的木条。
初中科学制备二氧化碳教案

初中科学制备二氧化碳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备方法及其性质。
2. 学会使用实验仪器进行二氧化碳的制备和收集。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重点:1.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备方法。
2. 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学难点:1.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备操作。
2. 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设计。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导管、集气瓶、水槽、石灰水等。
2. 实验试剂: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二氧化碳的用途和性质。
2. 提问:如何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二、实验演示(15分钟)1. 向学生展示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
2. 演示实验操作步骤:a. 在烧杯中放入大理石或石灰石。
b. 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
c. 将产生的气体通过导管导入集气瓶中。
d. 将集气瓶中的气体倒入水槽中,观察气泡冒出。
3. 解释实验原理: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三、学生实验操作(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2. 提醒学生注意实验安全,如:佩戴防护眼镜、手套等。
四、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15分钟)1. 向学生介绍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a. 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石灰水变浑浊。
b. 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水中,观察水的酸碱性变化。
2. 解释实验现象: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五、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学生总结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2. 学生反思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回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备方法和性质。
2. 学生能独立完成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备和性质实验。
3. 学生能理解实验原理,并能在实验中运用科学思维。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6、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教案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教学设计课题分析:本课题主要研究实验室中如何制取二氧化碳,教材中首先给出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然后采取活动探究的方式研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这是本课题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材首先给出了确定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然后让学生从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气体密度和空气大小比较以及是否与水反应等方面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收集装置。
学情分析:初三三班的学生大部分学习能力比较强,学习习惯较好,但对于刚接触不久的化学学科没有很强的化学研究思维和实验能力,所以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启发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大胆探究和实验,得出正确的结论。
教学目标:1、通过回顾实验室制取氧气,认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并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
2、通过思考、回答、讨论和学生分组实验,体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原理的选择原则,提高学生分析、判断和筛选能力,并感悟科学的认识过程,感受科学研究的魅力,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3、通过填表、交流与讨论,找到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并拖动实验仪器进行二氧化碳制气装置的组装。
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
教学难点: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一般方法。
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摇一瓶汽水,再打开。
会怎么样?是因为什么气体?回顾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几种方法,找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请大家想一想,你所知道的反应哪些能产生二氧化碳?这些方法是否适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根据桌上提供的药品分组实验,探思考、联系生活和所学知识回答回忆讲解回忆举例有哪些可以产生二氧化碳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
找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步骤前后联系,得出产生二氧化碳的例子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能力提升】6.某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②试管外壁潮湿③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④忘了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⑤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⑥收集完氧气,先撤酒精灯⑦高锰酸钾中混有可燃物A.全部 B.除④外C.除⑥⑦外D.①②③⑤7.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学习目标】
1、能写出(说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2、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3、能说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课前延伸】
1.我们已经学习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请同学们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A
2.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CO 2的知识,请同学们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可以生成CO 2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如何检验CO 2气体?
(3)已知二氧化碳可以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收集CO 2可以用什么方法?
(4)已知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如何检验CO 2是否充满集气瓶?
(这些信息需要给学生提供吗?应该是学生已经掌握的)
【课内探究】
探究一: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反应原理
已知①常温下,石灰石、大理石(主要成分为CaCO 3)、面碱(Na 2CO 3)等物质与稀硫酸、稀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②高温煅烧石灰石生产氧化钙同时得到副产品二氧化碳: 请同学们结合课前延伸2中你写出的化学反应,思考:以上反应中哪些最适合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为什么?
结合老师的演示实验,选择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最适合用的药品,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小结: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药品的依据是探究二: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
从以下仪器中选择仪器,组装出两套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的图示。
小结: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选择发生装置的依据是:_______,选择收集装置的依据是:。
探究三:制取二氧化碳
1、先确定实验步骤,再进行实验。
2、反应开始后,先检验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再
进行收集。
3、实验完毕,请把所有物品放回实验盒。
本节小结:
反馈检测: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通常选用_______或_______ 与 _______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检验一瓶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的正确方法是,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充满集气瓶的方法是。
3.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较多的二氧化碳气体,一般不必使用的仪器( ) A.锥形瓶 B.导管 C.水槽 D.长颈漏斗
4.一氧化氮在常温下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它能与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现要收集一瓶一氧化氮气体可采用的收集方法是()
A.向上排空气法 B.排水法 C.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D.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5、实验室制取氨气通常采用加入氯化铵与氢氧化钙混合固体的方法,试说出制取氨气需要用到的仪器。
6、计算:为测定某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向6.0克石灰石样品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杂质不与盐酸反应),共生成二氧化碳2.2克。
试计算: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课后拓展】1.收集鸡蛋皮、水壶中的白色水垢、面碱等,分别加入食醋,观察现象,并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生成气体,推测它们的主要成分。
2.结合配套本节第10题,设计能使反应随时停止和发生的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