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简史ppt 崔欣.
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万物简史少儿彩绘版》导读设计

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万物简史少儿彩绘版》导读设计《万物简史》【作者及背景简介】一部好的科普作品,或是一本引人入胜的科学幻想小说,往往能产生十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是专业的学术著作所难以达到的。
要吸引青少年走入科学殿堂,需要大量既严肃认真又生动有趣的科普作品。
比尔·布莱森,享誉世界的旅游文学作家。
1951年出生于美国艾奥瓦州,毕业于美国德雷克大学。
从1973年起,曾在英国居住20年之久,任职于《泰晤士报》与《独立报》,同时也为《纽约时报》、《国家地理杂志》等刊物撰文。
布莱森擅长用不同的眼光来看待他所游历的世界,在他的书里,英国式的睿智幽默与美国式的搞笑绝妙地融合在了一起。
他的作品主要包括旅游类随笔、幽默独特的科普作品——比如《万物简史》、《母语》等等,横跨多种领域,皆为非学院派的幽默之作。
2003年5月,《万物简史》(A Short History of Nearly Everything)在美国出版,很快就在欧美各国引起极大轰动,稳居各大畅销书排行榜前列,更是勇夺年度科学类图书畅销书排行榜榜首。
学术界和新闻界对这本书的评价都极高。
牛津大学教授、国际理论和应用化学联合会会长彼特·阿金斯称,《万物简史》“可以跻身于最引人入胜的图书之列”;国际知名科学家、南澳大利亚州科学委员会主席提姆·弗兰纳里认为本书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
《出版商周刊》评价说“科学从未如此引人入胜,我们所居住的世界也从未如此充满了惊奇和美妙”;《纽约时报》则认为《万物简史》“似乎注定要成为一部现代科普著作的经典”。
2004年初,本书被权威的美国《科学》杂志评选为2003年度最佳科学著作之一。
同年6月,本书夺得世界最著名的科普图书大奖安万特(Aventis)奖,此前该奖的获得者包括著名的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和进化论学者斯蒂芬·杰伊·古尔德。
【书籍介绍】《万物简史》是一部有关人类科学发展史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科普名著,作者以超常的智慧、幽默风趣的笔法,结合有关现代科学的发现,勾勒了自然的演化史和人们认识宇宙、探索万物的科学历程。
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万物简史少儿彩绘版》导读设计

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万物简史少儿彩绘版》导读设计万物简史少儿彩绘版导读设计
一、读前准备
1.讨论话题:
让学生们就“宇宙究竟有多大”这一话题进行讨论活动,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认知和想象对宇宙的大小进行猜测,从而对宇宙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并引起学生们对于世界的好奇心。
2.导读图片:
让学生仔细观察书中的彩绘图片,从中找到宇宙的形成、变化和发展等自然现象,让学生关注宇宙的变化,更加直观地理解宇宙的内容,丰富他们的视觉体验。
3.词汇检测:
给学生一些有关宇宙的名词和动词,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认知能力和词汇量把单词串联起来,尝试从中找到宇宙的变化,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记忆能力。
4.前言概括:
二、阅读时安排
1.宇宙形成:
让学生们仔细阅读书中宇宙形成的部分,并结合彩绘图片,可以让学生们深入理解宇宙的形成过程,通过不断的思考与讨论,让学生对宇宙形成的历史有一个全面的认知。
2.宇宙发展:
让学生们深入学习宇宙发展的内容,从宇宙大爆炸到恒星的形成以及太阳系的演化。
万物简史分享PPT模板

04 part3万物归一
part3万 物归一
01
13快速穿 透我们身体
的怪东西
04
16厨房里 的流星
02
14定格杀 人犯
05
17光的极 限
03
15声光之 障
06
18在爆炸 宇宙中沉睡
的村落
附录单位的精确性与选用原
05 则
附录单位的精确性与选用原 则
06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感谢聆听
202x
万物简史
演讲人
2 0 2 x - 11 - 11
目录
01. 序言万物的破坏力,万物 的创造力
02. part1万物起源
03. part2万物生长ຫໍສະໝຸດ 04. part3万物归一
05. 附录单位的精确性与选用 原则
06. 参考资料
序言万物的破坏力,万物的
01 创造力
序言万物的破坏力,万物的 创造力
02 part1万物起源
part1万 物起源
0 1
1宇宙爆炸之 旅
0 4
4沙尘暴
0 2
2大陆漂移与 火山爆发
0 5
5赤道上的怪 事情
0 3
3移动的南北 极
0 6
6冰雪封天
part1万物起源
7春天的秘密
03 part2万物生长
part2万物生长
8解开风中密码 9狂暴边缘 10力量之谜 11人体尖峰时刻 12地球上的液体
读书分享会_著名科幻小说《三体》第一到第三部的PPT分享

The Three Body Problem
维度空间与二向箔。
二向箔: 与三维空间接触的瞬间,使三维空间的一 个维度蜷缩到微观,从而使三维空间及其 中的所有物质跌落到二维,达到消灭敌方 的目的。 (高速粒子对撞,人造微观物质, 钻,微型黑洞。代表:核,旅行者号。)
多维空间(宇宙): 一维点线,二维平面,三维空间,四维 时间。更高维度人类所知无法理解或验 证,只有理论。(横截面,理解,时间 坡,虫洞、黑洞)
“雨果奖”由世界科幻协会颁发,为纪念 “科幻之父”雨果根斯巴克(Hugo Gernsback)而得名。在世界科幻界, “雨果奖”和“星云奖”被公认为最具权 威与影响的两项世界性科幻大奖,堪称科 幻艺术界的诺贝尔奖。
三部曲故事梗概
The Three Body Problem
01
第一部:地球往 事,讲述寻找地 外文明及发现地 外文明(人类劣 行)。
The Three Body Problem
• 猜疑链、技术爆炸以及黑暗深林法则。 • 猜疑链:一个文明不能判断另一个文明是善文明还是恶文明 • 一个文明不能判断另一个文明认为本文明是善文明还是恶文明 • 一个文明不能判断另一个文明是否会对本文明发起攻击 • 一个文明无法判断另一个文明对自己是善意或恶意的 • 一个文明无法判断另一个文明认为自己是善意或恶意的 • 一个文明无法判断另一个文明判断自己对她是善意或恶意的 • 猜疑链导致文明无法互相判断彼此之间的善恶并最终驱使两方相互敌视。
不称职的懦弱少女程心被选来充当掌握地球 命运的执剑人,她因为罗辑的成功将这看作 一项只需花费时间的任务,刚刚任职水滴就 向地球发动攻击,程心为了忠于人性做出了 错误的决定。在警示下继续逃离的“蓝色空 间”号,受到具有发射引力波能力的“万有 引力”号与两个同行的“水滴”追击,其上 的人员进入四维空间摧毁水滴并占领了“万 有引力”号,启动引力波广播向宇宙公布了 三体星系的坐标。
第一节:走进神奇PPT课件

第1节:走进神奇
一、自然中的神奇
1、宇宙的起源
(1)宇宙大爆炸理论:
关于宇宙的起源,大多数宇宙科学家都认定:宇宙诞生于距今约 137亿年的一次大爆炸。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起源于一个 “原始火球”。这个“原始火球”的温度和密度都高得无法想象, 后来原始火球发生爆炸,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下降, 当温度降到一定程度时,逐渐形成超星系团、星系团、星系及恒 星和行星等,并且科学家通过观测发现,许多星系正远离我们而 去,说明,目前宇宙仍在不断膨胀。
运动员的重力势能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谢谢你的到来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3、大自然为何绚丽多彩?
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 透明物体只允许与它颜色相同的光透过。 不透明物体只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
4、流淌的江河,为何既能输运航船、灌溉良田, 也会奔腾咆哮、冲垮河堤?
流动的水具有机械能。 5、静静雪山为何发生雪崩?
声音能传递能量,打喷嚏时,声音通过空气传 给雪山,使雪山振动而导致雪崩。
(2)我们生活的地球在宇宙的什么地方?
宇宙
银河系
太阳系
地球
2、电闪雷鸣如何产生?
闪电是云层和云层之间或云层与大地之间的一种放电现象,而放 电时所发出的巨响就是雷鸣。在闪电经过的通道上,空气温度急 剧升高,空气受热和水滴汽化后会猛烈膨胀,发出巨响。 电闪雷鸣时,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那是因为光的传播速 度比声音快得多。
万物简史ppt 崔欣

问题:臭氧可以再生吗?
可以 太阳光线中的紫外线分为长波和短波两种,当大气中(含 有21%)的氧气分子受到短波紫外线照射时,氧分子会分 解成原子状态。氧原子的不稳定性极强,极易与其他物质 发生反应。如与氢(H2)反应生成水(H2O),与碳(C) 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02)。同样的,与氧分子(O2)反 应时,就形成了臭氧(O3)。臭氧形成后,由于其比重 大于氧气,会逐渐的向臭氧层的底层降落,在降落过程中 随着温度的变化(上升),臭氧不稳定性愈趋明显,再受 到长波紫外线的照射,再度还原为氧。臭氧层就是保持了 这种氧气与臭氧相互转换的动态平衡。
万物简史PPT
六三班 崔欣
问题:婴儿星系离我们有多远?
• 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几名天体物理 学家发现了已知的距离地球最远的星系。 这是一个非常小的星系,距离地球的距离 为130亿光年。这一星系的发现者之一,天 体物理学家理查德· 埃利斯表示:“我们非 常确信这是已知的距离地球最远的物体。
问题:什么是原始星云?
问题:为什么氯氟烃可以消灭臭氧?
在对流层的氟利昂分子很稳定,几乎不发生 化学反应。但是,当它们上升到平流层后, 会在强烈紫外线的作用下被分解,含氯的 氟利昂分子会离解出氯原子(称为“自由 基”),然后同臭氧发生连锁反应(氯原 子与臭氧分子反应,生成氧气分子和一氧 化氯基;一氧化氯基不稳定,很快又变回 氯原子,氯原子又与臭氧反应生成氧气和 一氧化氯基……),不断破坏臭氧分子。
什么是元素周期律?
• 元素周期律,指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的原 子序数(即原子核外电子数或核电荷数) 的增加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周期律的发 现是化学系统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为什么有速度?
• 光速是光的属性,天然富裕的属性,就不 会静止在哪里。光作为一种波,是不可能 静止的。这和光的产生有关。 光是电磁力作用的结果。一般都是因为某 种原因(离子间的碰撞)使得原子中的电 子跳跃到了较高能量态的轨道,然后又因 为带正电的原子核的作用释放能量,回到 正常态的轨道。此时的光在释放的时候就 有了方向。然后就会一直走下去,直到永 远。
万物简史内容介绍

《万物简史》是一本著名的科普书籍,由美国作家比尔·布莱森(Bill Bryson)撰写,旨在为普通读者解释科学的各个领域,以及这些领域的历史和发展。
本书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宇宙的起源和演化《万物简史》的第一章从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开始,探讨了宇宙大爆炸理论、黑洞、星系等概念,让读者了解宇宙的无限广阔和神秘之处。
作者引用了一系列有趣的例子和故事,如“钻石雨”的成因、地球自转的速度变化等,使得枯燥的科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2.生命的起源和进化接着,本书从生命的起源和进化展开,阐述了生命的基本原理和生物多样性,以及人类的起源和演化。
作者解释了DNA、基因和细胞等概念,探讨了进化论的重要性,同时对人类历史的几个关键时期进行了概述,如农业革命、文艺复兴等。
3.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在接下来的几章中,《万物简史》介绍了物质的基本组成和性质,包括化学元素、原子、分子等概念,同时讲解了物质的各种性质和现象,如化学反应、电磁力等。
作者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让读者了解了化学的重要性,以及它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4.天文学和地球科学本书的后几章介绍了天文学和地球科学的相关知识,如行星、地震、火山等,深入探讨了地球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人类对地球的影响。
此外,作者还讲述了几个历史事件,如地球的形成和太阳系的形成,让读者对宇宙和地球的起源有更深入的了解。
5.科学的历史和哲学《万物简史》在科普知识的同时,也介绍了科学的历史和哲学,如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对宇宙的理解、启蒙运动时期的科学思想等。
通过对科学思想和历史的阐述,作者强调了科学发展的漫长和曲折过程,以及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重要性。
6.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在讲解地球科学的同时,本书也关注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作者描绘了人类对地球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同时也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如可再生能源、生态农业等。
本书呼吁读者关注环境保护问题,积极采取行动,为保护地球贡献力量。
万物简史

努力看了很久,着实看不下去,产生了自我怀疑,过去该书知名度和评价都很高,为何我看的时候频频想弃 书,emmm懂了,同名书的原因,以及翻译是真的差,不禁怀疑译者和学者们恰烂钱[叹气]。
目录分析
第1章宇宙爆炸 1
之旅
第2章大陆漂移 2
与火山爆发
3 第3章移动的南
北极
4
第4章沙尘暴
读书笔记
知道了好多有趣的科学原理,最迷人的还是量子纠缠现象,其中蕴藏的可能太惊人了!!!。
你是否思考过,在自己存在于这个世界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呢?宇宙、地球、生命还有我们人类,是如何 出现和发展的呢? 《万物简史》从清晰明了、幽默风趣的角度,讲述了从宇宙大爆炸到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其 中既有来自各门科学的有趣知识,也有科学发展史上的八卦故事,让我们领略大千世界的无穷奥妙,掌握万事万 物的发展脉络。 3.在某种意义上,引力并不存在;使行星和恒星运动的是空间和时间的变形。
5 第5章赤道上的
怪事情
第6章冰雪封 天
第7章春天的 秘密
第8章解开风中 1
密码
2
第9章狂暴边缘
3 第10章力量之
谜
4 第11章人体尖
峰时刻
5 第12章地球上
的液体
0 1
第13章快 速穿透我们 身体的怪东 西
0 2
第14章定 格杀人犯
0 3
第15章声 光之障
0 4
第16章厨 房里的流星
0 6
第18章在 爆炸宇宙中 沉睡的村落
0 5
第17章光 的极限
作者介绍
这是《万物简史》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精彩摘录
这是《万物简史》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元素周期律?
• 元素周期律,指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的原 子序数(即原子核外电子数或核电荷数) 的增加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周期律的发 现是化学系统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光为什么有速度?
• 光速是光的属性,天然富裕的属性,就不 会静止在哪里。光作为一种波,是不可能 静止的。这和光的产生有关。 光是电磁力作用的结果。一般都是因为某 种原因(离子间的碰撞)使得原子中的电 子跳跃到了较高能量态的轨道,然后又因 为带正电的原子核的作用释放能量,回到 正常态的轨道。此时的光在释放的时候就 有了方向。然后就会一直走下去,直到永 远。
问题:为什么氯氟烃可以消灭臭氧?
在对流层的氟利昂分子很稳定,几乎不发生 化学反应。但是,当它们上升到平流层后, 会在强烈紫外线的作用下被分解,含氯的 氟利昂分子会离解出氯原子(称为“自由 基”),然后同臭氧发生连锁反应(氯原 子与臭氧分子反应,生成氧气分子和一氧 化氯基;一氧化氯基不稳定,很快又变回 氯原子,氯原子又与臭氧反应生成氧气和 一氧化氯基……),不断破坏臭氧分子。
问题:什么是陨星?
• 陨星即陨石 • 陨石(meteorite)是地球以外未燃尽的宇 宙流星脱离原有运行轨道或成碎块散落到 地球或其它行星表面的、石质的,铁质的 或是石铁混合物质,也称“陨星”。大多 数陨石来自小行星带,小部分来自月球和 火星。
问题:陨星属于天体吗?
• 天体是宇宙中各种实体的统称。通常不把 行星际、星际和星系际的弥漫物质以及各 种微粒辐射流等称为天体。只有位于大气 层之外的才是天体,而陨星已经落到地面, 所以不算天体。而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属于星际的弥漫物质,通常不算作天体。
原子内部的能源是哪来的?
因为电子和原子核之间的库伦力很大。 你记得库伦力的大小与距离成平方反比吧。 原子很小很小,电子和原子核靠得相当近, 大约10^-10m,所以库伦力及其大,提供了 电子绕核的向心力。
为什么会有宇宙背景辐射?
• 宇宙背景辐射是来自宇宙空间背景上的各向同性 或者黑体形式和各向异性的微波辐射,也称为微 波背景辐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美国科学家 彭齐亚斯和R.W.威尔逊为了改进卫星通讯,建立 了高灵敏度的号角式接收天线系统。1964年,他 们用它测量银晕气体射电强度。为了降低噪音, 他们甚至清除了天线上的鸟粪,但依然有消除不 掉的背景噪声。他们认为,这些来自宇宙的波长 为7.35厘米的微波噪声相当于3.5K。1965年,他 们又订正为3K,并将这一发现公诸于世,为此获 197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 不是相等。 根据爱因斯坦的只能方程:E=m*c^2 爱因斯坦认为物体具有的能量与它的质量 成正比,比例系数是光速的平方。 有一定的质量就对应着一定量的能量。所 以说质量和能量等价。
为什么说大爆炸之前没有时间?
• 科学家都没有明确地搞清楚。 我们简单地说,宇宙是由时间和空间组成的。宇表示空间, 宙表示时间。空间与时间的混合体造就了我们所说的宇宙。 既然是宇宙大爆炸前,即是宇宙诞生之前,当然是没有空 间与时间的。 你的思想把时间抛出了我们的维度概念之外。觉得时间就 是时间,和我们印象中的二维三维没有关系。这是不正确 的。当然,这也是我们思维的局限性。毕竟科学的发展只 到这种程度。 你能想象四维空间是什么样的呢?一般人都想象不出。更 何况5维,6维,甚至16维呢。 你只要把宇宙想象成是多维空间的交织体,时间也是其中 一维度。这样就行了。
中子、质子、电子和原子有什么关系?
• 中子+质子=原子核 原子核+电子=原子 原子核密度极大,电子质量极轻一般可忽略 不计. 原子体积由外围电子层数多少决定,质量由 原子核的中子数与质子数共同决定.
产生恒星的氢原子是从哪里来的?
宇宙最初的温度,是超过强子的阈温的,基本粒子分 为光子(能量),轻子(电子,中微子)夸克,由夸克组成 的中子和质子属于强子类的核子,光子是能量,其余 粒子是物质,在一定温度下,光子可以碰撞产生其余 粒子,相当于能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宇宙最初的温度 高于强子的阈温(100000亿K),那时只存在能量,不 存在物质,随着宇宙膨胀,温度降低,光子才碰撞产 生物质离子,所以氢原子是由光子-夸克-质子产生 的,是大爆炸途中产生的,不是一开始就有的
冥王星为什么被开除了九大行星?
• 多年来,相当一部分天文学家就对冥王星 被划分为行星感到不满。他们觉得,冥王 星体积小,更倾向于椭圆形,轨道倾斜, 与传统的八大行星有所不同。长期以来, 这些科学家就发起了给冥王星降级的活动, 并成功在布拉格举行的会议上通过了把冥 王星降为“矮行星”的决议。
质量和能量等价什么意思?
问题:臭氧可以再生吗?
可以 太阳光线中的紫外线分为长波和短波两种,当大气中(含 有21%)的氧气分子受到短波紫外线照射时,氧分子会分 解成原子状态。氧原子的不稳定性极强,极易与其他物质 发生反应。如与氢(H2)反应生成水(H2O),与碳(C) 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02)。同样的,与氧分子(O2)反 应时,就形成了臭氧(O3)。臭氧形成后,由于其比重 大于氧气,会逐渐的向臭氧层的底层降落,在降落过程中 随着温度的变化(上升),臭氧不稳定性愈趋明显,再受 到长波紫外线的照射,再度还原为氧。臭氧层就是保持了 这种氧气与臭氧相互转换的动态平衡。
万物简史PPT
六三班 崔欣
问题:婴儿星系离我们有多远?
• 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几名天体物理 学家发现了已知的距离地球最远的星系。 这是一个非常小的星系,距离地球的距离 为130亿光年。这一星系的发现者之一,天 体物理学家理查德· 埃利斯表示:“我们非 常确信这是已知的距离地球最远的物体。
问题:什么是原始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