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件制作脚本文字范例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自制课件教案模板

小学语文自制课件教案模板

一、课程名称《(课文名称)》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生词。

- 培养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提高语感。

- 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通过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课文中的生字、生词。

- 课文中的主要内容。

-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

2. 教学难点- 生字、生词的读音和书写。

- 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

- 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

- 教学挂图、实物等辅助教学工具。

- 教学评价表格。

2.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 准备相关资料,如字典、词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以提问或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和作者。

2. 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出生字、生词。

- 学生互相交流预习心得,教师巡视指导。

3. 合作探究- 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

-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4. 课堂讲解-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

-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中的图片、动画等,增强直观感受。

5. 朗读与背诵- 学生跟读课文,教师纠正发音。

- 学生分组朗读,教师评选优秀朗读小组。

- 学生背诵课文,教师检查背诵效果。

6. 练习与巩固-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教师巡视指导。

- 学生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写作,教师点评。

7. 总结与反思-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 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 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性、流畅性。

小小的船课件制作脚本模板

小小的船课件制作脚本模板

小小的船课件制作脚本模板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会写2个字。

认识1个偏旁“门”。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生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时数:1课时课本主题思想:《小小的船》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首优美的儿童诗,作者以优美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描绘出了一幅奇妙的夜景图--月儿是小小的船,"我"正坐在船上看着蓝蓝的夜空和闪闪的星星。

展现了孩子想飞上月亮遨游太空的美好愿望。

本文想象奇特,插图生动形象,能引起孩子对夜空无限的遐想,和对大自然由衷的热爱。

全诗韵律和谐,语言通俗易懂,充满了儿童情趣,易于激发儿童朗读的兴趣,驱遣他们的想象。

教学过程: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

你怎么猜出来的?你觉得这弯弯的月儿像什么?(想象练说)这么美的月空,有人用一首诗来赞美它!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

(出示课题)二、整体感知课文先自己来读一读课文。

注意,如果碰到不认识的字我们该怎么办?(可以读读拼音。

可以问老师和同学。

)这些办法都非常好。

那我们就开始自由朗读吧!1读正确。

朗读全文。

2、读数一数有几句话。

3读,思考这篇课文什么?月儿和船之间的关系?4读从课文中圈出生字三、学习生字同学们很会读书,把课文读得很正确。

这些生字,跑出了课文,你还认识他们吗?1.齐读。

2.指名做小老师带读生字。

3.让学生再读读难读的生字,如:坐、闪等。

“在”、“坐”是平舌音。

“闪”、“船”读翘舌音。

)4.课件:猜字谜。

(土堆上坐着两个人──坐;一个人走进门里去了──闪。

)5.去掉拼音,你还认识它们吗?让我们一起来读读。

小学课件设计脚本范文

小学课件设计脚本范文

小学课件设计脚本范文
Slide 1:
本课件为小学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学习某一特定主题。

以下是本课件的几个部分:
Slide 2:
第一部分:介绍主题
在这个部分,我们将简单介绍本课件的主题,并告诉学生我们将要学习什么内容。

Slide 3:
第二部分:背景知识
这一部分将为学生提供一些背景知识,帮助他们理解本课件主题的相关概念和重要信息。

Slide 4:
第三部分:详细内容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详细讲解本课件的主题,并提供一些有趣的例子和实际应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Slide 5:
第四部分:互动练习
在这个部分,我们将提供一些互动练习,让学生参与进来,巩固所学的知识,并提供及时的反馈和解答。

Slide 6:
第五部分:总结和复习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对本课件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问
题供学生思考,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的知识。

Slide 7:
结语
感谢大家使用本课件,希望它对你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如果有任何问题,请随时提问。

祝你们学习愉快!。

课件制作脚本范例

课件制作脚本范例

《黄鹂》【1】课件脚本设计第一部分 教学设计流程图第二部分 脚本设计思路说明 一.课件封面1. 用flash 制作成全景动画----桂林山水; 2. 动听的牧童短笛音乐; 3. 动态的文本。

二.导入新课1.投影出示关于“黄鹂”的四首古诗词。

学生默读以后齐声朗读一遍。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唐·杜甫《绝句四首》之一)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唐·韦应物《滁洲西涧》)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宋·晏殊《破阵子》) 千里莺啼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唐·杜牧《江南春》)很显然,形态清丽、叫声婉转的黄鹂很受古代诗词大家的青睐,它几乎约定俗成为美好事物的象征。

那么,黄鹂在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孙犁先生的笔下,又是怎样的呢?提示学习重点,进入主画面。

课件封面导入新课听读 课文品读 课文研读 课文课件 结尾 主画面课文 朗读课文 结构修辞句式课堂测试思考讨论小 结 归 纳退 出仿 写题续 写 题三.主面面内容设计1.学习方法及步骤听读课文-----解剖结构;品读课文-----鉴赏语言;↓研读课文-----探讨主旨2.听读课文,思考问题①播放课文录音;②出示思考题;③学生填表把握内容。

3.品读课文,鉴赏语言①关键语段之修辞品味;②对精彩语言的仿写创造;③对课文哲理的仿写与创造。

4.研读课文,探讨主旨①以上我们整体把握了文章的主体描写部分。

我们作一个假设,如果本文就只有前面23段文字,那么,根据我们刚才分析的情况和对比的结构,我们可以归结出本文怎样的主旨呢?学生讨论交流回答:呼唤为黄鹂创设优美和谐的生活环境。

②很显然,作者花如此多的笔墨,渲泻了如此充沛的激情,绝不可能是仅仅为了一个鸟类,应该有其更多更深的寓意。

齐读第24段和第25段的第1句。

想想,这一部分联系前面的描写对本篇写作主旨的认识是不是会有新的发现呢?学生讨论交流回答:呼唤为黄鹂乃至各种美好事物创设优美和谐的生活环境。

课件制作语文教案模板范文

课件制作语文教案模板范文

课题:《草原》年级:五年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会生字词,正确读写“蒙、恬、勒、诵”等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草原的美丽和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

(3)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语言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引导学生运用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信息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草原的美丽和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

2. 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深层情感。

2. 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语言表达。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播放草原风光视频,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草原的美丽。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草原在哪里吗?草原有什么特点?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草原是我国广袤的土地,有着独特的风光和丰富的文化。

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读课文,勾画生字词,查阅工具书,自主学习。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三、课堂讲解1.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讲解生字词,如“蒙、恬、勒、诵”等。

3. 分析课文结构,梳理文章脉络。

四、讨论交流1. 教师提出问题:草原的美在哪里?草原人民是如何招待客人的?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交流各自的理解。

3. 教师点评,总结草原之美和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

五、总结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草原的美丽和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

2. 布置作业:课后搜集有关草原的资料,准备下一节课的交流。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提问:草原的美在哪里?草原人民是如何招待客人的?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深入讲解1. 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结合具体例子,讲解修辞手法的作用。

课件剧本怎么写范文大全

课件剧本怎么写范文大全

课件剧本怎么写范文大全课件剧本通常按照以下结构组织:引言、场景设定、角色介绍、剧情展开、高潮和结局。

下面是一个示范性的课件剧本范文。

【引言】画面:黑暗的舞台上,灯光逐渐亮起。

音乐:欢快的旋律响起。

(舞台上五个孩子跳舞,表演优美的动作。

他们悠然自得地享受着舞蹈的乐趣,中间一人却跳丢了节拍,其他四个孩子停下来拍拍掌。

)【场景设定】画面:舞台上摆放着一个大屏幕,上面投影出一张世界地图。

[音乐渐弱](五个孩子停止跳舞,围坐在地图前,发现地图上有许多问题地区的标记。

他们定睛看着地图,表情严肃。

)【角色介绍】角色:小明(醒悟儿童)小红(乐观儿童)小白(智慧儿童)小黑(坚强儿童)小绿(勇敢儿童)【剧情展开】画面:五个孩子开始交谈。

小明:这些红色和黄色的标记代表了哪些地方呢?小红:红色的应该是发生自然灾害的地方,黄色的可能是有战乱之地。

小白:对,而且我发现这些地方离我们的家也不远。

小黑:我们不能坐视不管,我们应该做点什么!小绿:我们可以筹款,帮助那些受灾地区的人民重建家园。

(五个孩子抬头看着地图,决然地点头。

)【高潮】画面:舞台上五个孩子做出援助的动作。

音乐:激昂的乐曲响起。

(五个孩子分别站在标着红色和黄色标记的地点上,摆出援助的姿势。

他们的动作和表情传递出他们决心救助受灾地区的决心。

)【结局】画面:舞台上五个孩子挥手示意结束。

音乐:渐渐降低。

(声音和画面渐渐消失,舞台再次变回黑暗。

)以上是一个简短的示范性课件剧本,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和创作。

记得用简洁有力的对白和生动的动作来吸引观众。

小学语文课件制作脚本

小学语文课件制作脚本

小学语文课件制作脚本课件名称:蓝色的树叶脚本制作者:刘树青课件制作工具:powerpoint工具适用教材: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十九课《蓝色的树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术、铅、惹、盒、吐、削、注、桌、皱”会写两个字“桌、铅”2.初读课文,明白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大概了解“蓝色的树叶”是怎么回事。

3.从“惹人爱”一词引导学生做个惹人爱的孩子。

课件知识点:要求会认的生字,带有生字的词语,含有生字的词语,一个思考题,两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课件模式及教学内容分析:画面1 几片不同颜色的树叶(黄色、红色、绿色),树叶后面藏着带拼音的生字。

用于指导学生读准9个生字的音节。

画面2 用生字组成的9个词语,写在蝴蝶的图片中。

用于检查学生去掉拼音能否读准生字,引导学生利用“举实例、做动作”来理解“惹人爱、吞吞吐吐、皱眉头”。

画面3 含有生字的句子(1)李明把铅笔削好,放进铅笔盒,准备上美术课。

(2)林英皱起眉头,吞吞吐吐地说:“我怕你不注意把笔尖弄断了。

”单击后生字“铅、削、盒、术、皱、吐、注”变成红色。

用于指导学生联系句子识记生字,并且指导学生把句子读准确。

画面4 边读边想:课文讲了谁和谁的一件什么事?提醒学生有目的的读书,带着问题去读书。

单击后出现问题的答案,给学生呈现完整通顺的句子,起到示范的作用。

画面5 问题:“蓝色的树叶”是怎么回事?画面6 写在田字格中的“铅”字,便于指导学生书写之前仔细观察,看清楚字的各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画面7 写在田字格中的“桌”字,便于指导学生书写之前仔细观察,看清楚字的各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画面8 本课时的课后作业。

课件制作脚本范例2--《雨巷》课件制作脚本

课件制作脚本范例2--《雨巷》课件制作脚本

《雨巷》课件制作脚本卢林 054一、脚本表格课程名称诗歌欣赏之《雨巷》脚本作者卢林制作人员卢林使用对象预科学生知识点划分作者介绍、写作背景、课文朗诵、课文解析、艺术特色、音乐赏析教学目标1、了解《雨巷》作者及其写作背景;2、理解这首诗歌的大意、象征意义等;3、能够使用恰当的语气和感情朗读诗歌;4、掌握这首诗歌的写作风格;5、通过音乐欣赏,结合自己的感想用文字来描述这首诗歌所提到的景物特征。

教学媒体选择1、硬件——多媒体计算机、软件——动画课件等2、原因——本课教学需要音响、视频及计算机的交互功能来创设情境,使用flash来制作课件的优势在于,通过flash的交互功能使课件界面框架内容(结构内容)清晰明了,使用flash的贞标签来实现诗词同步,可以随意控制诗词的播放与停止来进行相应知识点的授课等。

知识单元知识点素材形式课件页面内容教学目标1、界面界面中通过按钮代表每一部份课件内容大纲进行导航。

用户还可以通过相应的提示按钮进行课件返回、前进、后退等。

文字学习者可以从界面熟悉整个课程的结构内容,便于进行课堂内容总结。

教师可以通过界面交互按钮随意进入每一格知识点的教学。

2、前言总结前面所学习的知识点文字通过总结前面所学的知识点,用一段过渡文字做导言,将学生引入新的诗歌学习。

3、作者介绍通过文字、作者图片进行作者介绍,内容包括其一生的艺术成就等。

文字、图片了解诗歌作者及其艺术成就等。

4、写作背景通过文字描述作者写作这首诗的社会背景。

文字了解诗歌写作背景,让学生从社会角度进行诗歌的探究与学习。

5、课文朗诵运用歌词同步技术,学生在倾听朗诵时可以欣赏到诗句内容。

老师可以通过“stop”按钮停止播放,让学生跟读或复读。

文字、《雨巷》朗诵.mp3让学生感受该诗歌的朗读意境,熟悉诗歌大概的内容和感情。

为了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该朗诵不宜播放过多,只作为课文授课时的辅助教学(如代替教师朗读)。

6、课文解析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和解析两个步骤进行相应内容的展示讲解,通过图文方式进行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小学语文课件制作脚本文字范例
小学语文课件制作脚本文字范例 2006-04-26 1 9: 1 2: 1 0 兰东课件资源网@中国教网联盟出处:
admin【动画名称】风娃娃的故事【动画说明】本动画演示了风娃娃在出行中所做的好事和坏事。

【适用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十六课《风娃娃》【参考素材】教学插图【背景说明】风娃娃长大以后,在出行中,帮助风车抽水灌溉秧苗,帮助纤夫拉纤,吹断孩子的风筝,吹走人们晒的衣服,折断新栽的小树的事儿。

【场景描述】开始画面:
一幅卡通风景画蓝蓝的天空下有碧绿的草地清澈的小溪,出现卡通形象的风娃娃(有五官、能运动、会说话) 。

出现标题:
风娃娃的故事。

画外音:
(播放音乐)轻音乐场景 1:
蓝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出现风妈妈和风娃娃在天空中面对着面说话(有五官能活动、身体轻轻飘动、有动感) 。

画外音:
(成年人声音)孩子你已经长大了,到田野里去吧,在那里
1 / 6
你可以帮助人们做许多事情场景 2:
在碧绿的田野上,一架大风车在慢慢地转动,抽上来的水断断续续的流着,田里的央苗都无精打采的。

画外音:
(风车转动的声音)场景 3:
风娃娃来到田野上,看到风车转得很慢,就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使劲向风车吹去(鼓起腮做吹气的动作),风车一下子转得飞快。

抽上来的水速度很快地流入麦田。

秧苗笑着不住地点头(秧苗有五官,有笑和点头的动作),风娃娃也高兴的拍手(风娃娃有拍手的动作)。

画外音:
(几车转动慢时的声音,风车转快时的声音,水流的声音)场景 4:
卡通背景(河边),四五个纤夫正在拉着一艘船(弯着腰、脸上滴下汗滴,嘴上有说话的动作,向前走的动作十分缓慢)。

画外音:
(喊号子的声音和粗重的喘气声)场景 5:
风娃娃跑过去,对着船帆吹气(移动的速度要快,有吹气的动作,船帆鼓起的动作),船在水面上飞快地行驶(突出船速度加快),纤夫们笑了,一边收起纤绳,一边向风娃娃表示感谢(有向天空欢呼的动作)。

画外音:
---------------------------------------------------------------最新资料推荐------------------------------------------------------ (风速很快的声音、欢呼声)场景 6:
风娃娃停在空中低头思考(风娃娃的头上出现旋转的问号)。

画外音:
(童音)帮助人们做好事,真容易,只要有力气就行(本文已被浏览 1 03 次)纳兰性德《长相思》课件脚本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注释】榆关:
山海关的别称。

那畔:
那边。

指关外。

帐:
指护卫皇帝军队的营帐。

更:
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

一夜分为五更。

聒碎:
搅碎。

聒,嘈杂。

一、教学目标(字幕) 1、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及生活
3 / 6
时代。

2、掌握词的内容,体会词的意境。

3、领会词中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

二、导入(字幕配图) 王国维曰:
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澄江静如练、山气日夕佳、落日大旗中、中天悬明月、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此等境界可谓千古奇观。

求之于词,则纳兰容若塞上之作,如《长相思》夜深千帐灯差近之。

(配图) 三、作者介绍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满洲正白旗人。

清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官一等侍卫。

生平避谈世事,故词也主要写离别相思及怨夏悲秋等个人生活感受。

词的风格直抒胸怀,婉约清新;但过多哀思,情调消沉。

(配图)四、配画面朗读山水、山海关、风雪、千帐灯、故园。

(配图五六幅)五、预习指导 1、作者在词中描绘了什么样的景物,你能确定是哪里的景物吗? 2、体会出这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六、感知理解(字幕)纳兰性德推崇南唐李煜,词风清丽自然,缠绵悱恻,反映到这首《长相思》上,虽然写旅途思乡,也写得悠长动情。

---------------------------------------------------------------最新资料推荐------------------------------------------------------ 词的上片从山一程,水一程的叠用,来说明身离故乡之远。

下片以风一更,雪一更气候上的转变来渲染作者此时孤寂情怀。

风雪打断了他思乡之梦,懊丧之余,他更加怀念故园的宁静详和,作者于清丽哀婉之中又不乏边寨之雄奇风情的描述,这两者结合到一起,就升华了羁旅怀乡的主题。

七、赏析加点字(字幕) 1、一字赏析:
上下片的前两句均用一字,不但对仗工整,使文字呈连续不绝之势,词风更加缠绵。

2、身字赏析:
点明身处之地及方向,身与心相对,身向榆关,而心却在关内,表明作者心系故园。

八、知识归纳(字幕)长相思,词牌名。

内容多写男女或朋友久别思念之情,故名。

双调三十六字,平韵。

九、拓展练习(字幕配图)长相思李白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5 / 6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李白此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感情基调与纳兰词有何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