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件制作脚本图文范例
小小的船课件制作脚本模板

小小的船课件制作脚本模板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会写2个字。
认识1个偏旁“门”。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生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时数:1课时课本主题思想:《小小的船》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首优美的儿童诗,作者以优美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描绘出了一幅奇妙的夜景图--月儿是小小的船,"我"正坐在船上看着蓝蓝的夜空和闪闪的星星。
展现了孩子想飞上月亮遨游太空的美好愿望。
本文想象奇特,插图生动形象,能引起孩子对夜空无限的遐想,和对大自然由衷的热爱。
全诗韵律和谐,语言通俗易懂,充满了儿童情趣,易于激发儿童朗读的兴趣,驱遣他们的想象。
教学过程: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
你怎么猜出来的?你觉得这弯弯的月儿像什么?(想象练说)这么美的月空,有人用一首诗来赞美它!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
(出示课题)二、整体感知课文先自己来读一读课文。
注意,如果碰到不认识的字我们该怎么办?(可以读读拼音。
可以问老师和同学。
)这些办法都非常好。
那我们就开始自由朗读吧!1读正确。
朗读全文。
2、读数一数有几句话。
3读,思考这篇课文什么?月儿和船之间的关系?4读从课文中圈出生字三、学习生字同学们很会读书,把课文读得很正确。
这些生字,跑出了课文,你还认识他们吗?1.齐读。
2.指名做小老师带读生字。
3.让学生再读读难读的生字,如:坐、闪等。
“在”、“坐”是平舌音。
“闪”、“船”读翘舌音。
)4.课件:猜字谜。
(土堆上坐着两个人──坐;一个人走进门里去了──闪。
)5.去掉拼音,你还认识它们吗?让我们一起来读读。
《日月潭》课件制作脚本

《日月潭》课件制作脚本
焦西小学倪婷
【制作单位】解放区焦西小学信息中心
【课件名称】日月潭
【制作环境】PPT幻灯片
【适用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二年级下
【使用对象】小学二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使用
【背景说明】本课语言优美、意境清新,我主要利用多媒体图像资源,借助大量的图片,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视象”,引导学生入境入情,欣赏美景,品读课
文,以达到体会画中之情,文中之意的目的。
【课件内容】
开始画面:一幅暮色中的日月潭风景图:在蒙蒙的暮色中,竹筏在湖面上轻轻滑行,荡起一层层水波,远处的山隐隐约约出现在暮色中。
出现课题: 《日月潭》。
场景1:欣赏日月潭的美丽风光: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把学生带入日月潭美丽的风光中。
:了解日月潭的位置。
场景2
场景3:利用幻灯片演示的方式体会日月潭的形状美。
场景4:出示段落及相关图片,图文并茂欣赏课文。
场景5:比较句子,感受语言美。
场景6:拓展情境,欣赏台湾的风光。
(在老师声情地介绍中,欣赏台湾阿里山、阳明山、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美丽风景。
场景7: 夜色中,动画显示"再见",退出课件。
小学课件设计脚本范文

小学课件设计脚本范文
Slide 1:
本课件为小学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学习某一特定主题。
以下是本课件的几个部分:
Slide 2:
第一部分:介绍主题
在这个部分,我们将简单介绍本课件的主题,并告诉学生我们将要学习什么内容。
Slide 3:
第二部分:背景知识
这一部分将为学生提供一些背景知识,帮助他们理解本课件主题的相关概念和重要信息。
Slide 4:
第三部分:详细内容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详细讲解本课件的主题,并提供一些有趣的例子和实际应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Slide 5:
第四部分:互动练习
在这个部分,我们将提供一些互动练习,让学生参与进来,巩固所学的知识,并提供及时的反馈和解答。
Slide 6:
第五部分:总结和复习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对本课件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问
题供学生思考,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的知识。
Slide 7:
结语
感谢大家使用本课件,希望它对你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如果有任何问题,请随时提问。
祝你们学习愉快!。
课件制作脚本范例

《黄鹂》课件剧本设计之袁州冬雪创作 第一部分第二部分 剧本设计思路说明 一. 课件封面1. 用flash 制作成全景动画----桂林山水;2. 动听的牧童短笛音乐;3.动态的文本. 二.导入新课1.投影出示关于“黄鹂”的四首古诗词.学生默读以后齐声朗诵一遍.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杜甫《绝句四首》之一)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唐·韦应物《滁洲西涧》)课件封面导入新课听读 课文 品读 课文 研读课文 课件 开头 主画面课文朗诵 课文 布局 修辞句式 讲堂测试 思考讨论 小结 归纳 退 出 仿 写 题 续 写题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宋·晏殊《破阵子》)千里莺啼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唐·杜牧《江南春》)很显然,形态清丽、啼声婉转的黄鹂很受古代诗词大家的青睐,它几乎约定俗成为夸姣事物的象征.那末,黄鹂在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孙犁先生的笔下,又是怎样的呢?提示学习重点,进入主画面.三.主面面内容设计1.学习方法及步调听读课文-----剖解布局;品读课文-----鉴赏语言;↓研读课文-----探讨主旨2.听读课文,思考问题①播放课文灌音;②出示思考题;③学生填表掌控内容.3.品读课文,鉴赏语言①关键语段之修辞品味;②对出色语言的仿写创造;③对课文哲理的仿写与创造.4.研读课文,探讨主旨①以上我们整体掌控了文章的主体描述部分.我们作一个假设,如果本文就只有前面23段文字,那末,根据我们刚才分析的情况和对比的布局,我们可以归结出本文怎样的主旨呢?学生讨论交流回答:呼唤为黄鹂创设优美和谐的生活环境.②很显然,作者花如此多的翰墨,渲泻了如此充沛的激情,毫不成能是仅仅为了一个鸟类,应该有其更多更深的寓意.齐读第24段和第25段的第1句.想想,这一部分接洽前面的描述对本篇写作主旨的认识是不是会有新的发现呢?学生讨论交流回答:呼唤为黄鹂甚至各种夸姣事物创设优美和谐的生活环境.③接着再看文章最末的两句话.从这两句话是否可以推断出作者别的的寓意呢?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归结:原来,借助黄鹂的故事,作者或许也还想演绎一条艺术创作的规律——在艺术创作中,应为典型人物创设和谐相应的典型环境.④.阶段小结,以上我们依照阅读的一般规律和过程,通过掌控文章整体,揣摩关键句段等方法已经获得了本文寄寓的几方面的主旨.除了第一点,由于未曾接洽到开头语段,掌控上有所局限外,其余两点概括,应该是正确的.有同学要问,一篇文章,怎么会有几个主题呢?实际上,优秀的文学作品,有很多都是多主题、多寓意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学主题多元化(板书).而且,不知同学们注意到没有,我们刚才的分析自始至终是扣住作品自己的,几乎没有思索接洽作品之外的因素.比方就没有提及孙犁先生写作本文时的布景资料.我们把这种只重文学作品自己,基本不思索作品之外因素的阅读,称为主观性阅读(板书),而把那种既思索作品又特别注重作品写作布景因素的阅读叫做实证性阅读(板书).⑤.我们已经成功地停止了一次主观性阅读,大家一定有兴趣乘胜前进,再作一次实证性阅读的观光.请看孙犁先生写作本文的有关布景资料.出示投影片五.《黄鹂》写作布景:本文写于1960年前后,其时孙犁先生49岁.自从1956年写完小说《铁木前传》之后,他再也不写小说了.这固然与一场大病有关,但能够还有更深的时代社会政治原因.他在后来的《说赵树理》一文中描绘阿谁年月赵树理的处境与心境:“政治斗争的形势,也有变更.上层建筑范畴,进入了多事之秋,很多人跌落下来.作家是脆弱的,也是敏感的.他谨小慎微,唯恐有什么过失,引来大的灾难.”这说的更多的恰恰也是孙犁自己.他在《文虑》一文中说:“今朝为文,总是思前想后,顾虑重重,环境越来越‘宽松’,人对人越来越‘宽容’,创作越来越‘自由’,周围的呼声越高,我却对写东西越来越感到坚苦,没有意思,甚至有些厌倦了.”大家接洽文章的整体描述和议论再来看看,文章还应该有着怎样的寄寓呢?交流回答:呼唤为作家等一切人才(人)的成长、发展创设平安、平和、自由的环境,以使他们充分纵情地展示其全部的聪明才干.⑥.主题概括比较与小结:(1)呼唤为黄鹂创设优美和谐的生活环境.(2)呼唤为各种夸姣事物创设优美和谐的生活环境.(3)在艺术创作中,应为典型人物创设与之和谐相应的典型环境.(4)呼唤为人(人才)的成长、发展创设安定、平和、自由的环境.四.课件开头再来一遍或退出页面.。
小学语文课件制作脚本

小学语文课件制作脚本课件名称:蓝色的树叶脚本制作者:刘树青课件制作工具:powerpoint工具适用教材: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十九课《蓝色的树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术、铅、惹、盒、吐、削、注、桌、皱”会写两个字“桌、铅”2.初读课文,明白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大概了解“蓝色的树叶”是怎么回事。
3.从“惹人爱”一词引导学生做个惹人爱的孩子。
课件知识点:要求会认的生字,带有生字的词语,含有生字的词语,一个思考题,两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课件模式及教学内容分析:画面1 几片不同颜色的树叶(黄色、红色、绿色),树叶后面藏着带拼音的生字。
用于指导学生读准9个生字的音节。
画面2 用生字组成的9个词语,写在蝴蝶的图片中。
用于检查学生去掉拼音能否读准生字,引导学生利用“举实例、做动作”来理解“惹人爱、吞吞吐吐、皱眉头”。
画面3 含有生字的句子(1)李明把铅笔削好,放进铅笔盒,准备上美术课。
(2)林英皱起眉头,吞吞吐吐地说:“我怕你不注意把笔尖弄断了。
”单击后生字“铅、削、盒、术、皱、吐、注”变成红色。
用于指导学生联系句子识记生字,并且指导学生把句子读准确。
画面4 边读边想:课文讲了谁和谁的一件什么事?提醒学生有目的的读书,带着问题去读书。
单击后出现问题的答案,给学生呈现完整通顺的句子,起到示范的作用。
画面5 问题:“蓝色的树叶”是怎么回事?画面6 写在田字格中的“铅”字,便于指导学生书写之前仔细观察,看清楚字的各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画面7 写在田字格中的“桌”字,便于指导学生书写之前仔细观察,看清楚字的各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画面8 本课时的课后作业。
小学课文教案脚本范文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生字、词语进行表达。
(3)学生能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讨论、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通过课文内容的分析,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
(2)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3)让学生在课文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运用所学的生字、词语进行表达。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段。
(2)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2)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初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
(2)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3. 精讲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段,讲解课文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生字、词语进行表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他人。
4. 小组合作(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课文内容。
(2)每组选派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成果。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提炼出课文中的道理。
(2)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拓展练习。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积极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3. 成长记录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记录学生的成长轨迹。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是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小学语文课件制作脚本图文范例

小学语文课件制作脚本图文范例课文说明:《骆驼和羊》是一篇看图学文,讲的是骆驼和羊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用自己的长处与别人的短处比,谁也不服谁,因而争论不休,最后找老牛评理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看问题要全面,要正确对待自己和正确对待别人,不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要懂得自己也是有短处的。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5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
4、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应当全面地看待自己和别人。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使学生懂得要正确对待自己和正确对待别人。
教学难点:理解老牛的话。
课件流程图:课题骆驼和羊界面主题情景引入NO.1媒体教学内容(关键词)制作说明界面1媒体表现区2按钮设置区图像骆驼和羊站在林中路旁静态图片文本课题:骆驼和羊执教者姓名制作者姓名注意课题的醒目程度声音优美、活泼的音乐课题骆驼和羊界面主题理解归纳NO.2媒体教学内容(关键词)制作说明界面1 媒体表现区2 按钮设置区图像骆驼和和羊来到一个围墙旁静态图片文本骆驼一抬头就吃到了树叶点击“句1”出现动画1骆驼吃树叶的画面点击鼠标出现文本羊抬起前腿,扒在墙上,脖子伸得老长,还是吃不着。
点击“句2”出现动画2羊吃树叶的画面点击鼠标出现声音随每一次词的闪动出现声音课题骆驼和羊界面主题自读自悟NO.3媒体教学内容(关键词)制作说明界面1 媒体表现区2 按钮设置区图像骆驼和羊来到一个园门前静态图片文本羊大模大样地走进门去吃园子里的草点击“句1”出现动画1羊进园门的画面点击鼠标出现文本骆驼跪下前腿,低下头往门里钻,怎么也钻不进去。
点击“句2”出现动画2骆驼进园门的画面点击鼠标出声音随每一次词的闪动出现声音课题骆驼和羊界面主题析情明理NO.4媒体教学内容(关键词)制作说明界面1 媒体表现2按钮设置区图像老牛教育它们的画面静态图片动画老牛说话的画面点击鼠标出现文本课文最后老牛说的一段话点击鼠标出现课题骆驼和羊界面主题全文欣赏NO.5媒体教学内容(关键词)制作说明界面1 媒体表现区2 按钮设置区视频全文欣赏点击鼠标出现课题骆驼和羊界面主题课外资料NO.6媒体教学内容(关键词)制作说明界面1 媒体表现区2按钮设置区文本羊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等资料点击“羊”出现文本骆驼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等资料点击“骆驼”出现声音童声朗读上述资料,并伴有优美的轻音乐。
课件制作脚--《卖火柴的小女孩》课件制作脚本

《卖火柴的小女孩》课件制作脚本一、脚本表格
本课件选材是小学语文课文,其教学内容大多是通过文字和图片,动画来表达,按理说,使用PPT技术来制作该课件是绰绰有余,而且使用PPT在技术上也容易实现,不像flash这么繁琐。
但是,本人认为,使用flash来制作该课件,还是有PPT所没有的优势。
比如:
1、交互功能优势。
通过flash技术,可以将链接源与链接点显示在同一各界面,方
便选择或其他内容的链接等等;
2、课文同步优势。
使用flash技术,可以通过桢标签来实现课文同步,使学生在欣
赏课文朗读的同时也可以进行课文的欣赏。
3、使用flash来播放音频文件,由于音频素材事先已被导入库中,在缺乏播放器的
情况下也不会影响其播放。
4、对于熟练掌握一定flash技术的制作者,以上几个技术很容易操作,并不花费其
制作课件的时间和修改时间。
5、最后,当该课件导出形成播放影片后(后缀为’.exe’),其容量比PPT的要小得多,
便于在网上发布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课件制作脚本图文范例
课文说明:
《骆驼和羊》是一篇看图学文,讲的是骆驼和羊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用自己的长处与别人的短处比,谁也不服谁,因而争论不休,最后找老牛评理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看问题要全面,要正确对待自己和正确对待别人,不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要懂得自己也是有短处的。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5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
4、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应当全面地看待自己和别人。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使学生懂得要正确对待自己和正确对待别人。
教学难点:
理解老牛的话。
课件流程图:
课题
骆驼和羊
界面主题
情景引入
NO.1
媒体
教学内容(关键词)
制作说明
界面
1媒体表现区
2按钮设置区
图像
骆驼和羊站在林中路旁
静态图片
文本
课题:骆驼和羊
执教者姓名
制作者姓名
注意课题的醒目程度
声音
优美、活泼的音乐
课题
骆驼和羊
界面主题
理解归纳
NO.2
媒体
教学内容(关键词)
制作说明
界面
1 媒体表现区
2 按钮设置区
图像
骆驼和和羊来到一个围墙旁
静态图片
文本
骆驼一抬头就吃到了树叶
点击“句1”出现
动画1
骆驼吃树叶的画面
点击鼠标出现
文本
羊抬起前腿,扒在墙上,脖子伸得老长,还是吃不着。
点击“句2”出现
动画2
羊吃树叶的画面
点击鼠标出现
声音
随每一次词的闪动出现声音
课题
骆驼和羊
界面主题
自读自悟
NO.3
媒体
教学内容(关键词)
制作说明
界面
1 媒体表现区
2 按钮设置区
图像
骆驼和羊来到一个园门前
静态图片
文本
羊大模大样地走进门去吃园子里的草
点击“句1”出现
动画1
羊进园门的画面
点击鼠标出现
文本
骆驼跪下前腿,低下头往门里钻,怎么也钻不进去。
点击“句2”出现
动画2
骆驼进园门的画面
点击鼠标出
声音
随每一次词的闪动出现声音
课题
骆驼和羊
界面主题
析情明理
NO.4
媒体
教学内容(关键词)
制作说明
界面
1 媒体表现2
按钮设置区
图像
老牛教育它们的画面
静态图片
动画
老牛说话的画面
点击鼠标出现
文本
课文最后老牛说的一段话
点击鼠标出现
课题
骆驼和羊
界面主题
全文欣赏
NO.5
媒体
教学内容(关键词)
制作说明
界面
1 媒体表现区
2 按钮设置区
视频
全文欣赏
点击鼠标出现
课题
骆驼和羊
界面主题
课外资料
NO.6
媒体
教学内容(关键词)
制作说明
界面
1 媒体表现区
2按钮设置区
文本
羊的外形特点
生活习性等资料
点击“羊”出现
文本
骆驼的外形特点
生活习性等资料
点击“骆驼”出现
声音
童声朗读上述资料,并伴有优美的轻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