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合集下载

充分认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充分认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充分认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总的特征是: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这是我们基于对中国基本国情认识得出的结论。

主要体现在:第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1980年我国GDP3015亿美元。

在美国(27956亿)、日本(10279亿)、西德(8261亿)、法国(6824亿)、英国(5367亿)、意大利(4546亿)之后居世界第7,为美国的九分之一。

2000年GDP超过意大利位居第6,为10808亿美元,该年美国为98247亿美元。

2009年我国GDP为335353亿人民币,折合美元44222亿美元,位居世界第3,美国143300亿美元。

2010年我国GDP为39.8万亿元左右,折合人民币约58791亿美元,中国跃居世界经济总量第二。

1957年毛泽东主席正式提出“超英赶美”在当时来看的确是冒进的设想,今天却已成为现实。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4000美元左右,中国将进入联合国划定的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对比数据不难发现,如果不考虑物价因素,“十一五”的五年再造了一个中国(“十一五”初期的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8.3868万亿元)。

这不仅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全世界的奇迹。

这一奇迹引得全球许多人试图探索“中国道路”的奥秘。

“十一五”的成就赋予“十二五”特殊意义的特殊意义在于,“十二五”将成为中国超越日本后追赶美国的起点。

这个起步迈好了,中华民族真正跻身于世界强盛民族之林的希望就升起了。

在国家实力增强的同时,民生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最典型的例证是中国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并建立了农业补贴制度。

中国“种田纳粮”的铁规起源于春秋时期,即使是史书中推崇备至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也只能做到临时的轻徭薄赋。

给“种田纳粮”的历史画上句号是前无古人之举,它惠及中国亿万农民,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一般民众都能切实享受到发展的成果。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与新特征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与新特征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与新特征2012-03-15内容摘要:在成功实现经济起飞二十多年、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之后,我国正处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

当前传统增长潜力正逐步耗竭,我国能否成功迈进由“创新优势—高端制造+服务业—创新+消费”推动的第二次增长浪潮,实现内生式增长,面临重大挑战。

“十二五”时期,内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世界政经格局处于次贷危机后续的调整期,内部释放内需、转换引擎面临一系列体制性制约。

关键词: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

GDP总量由1978年的364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40.1万亿元,跃居世界第二位,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了18倍,年均增长9.9%。

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上,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体制改革有序推进,我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发展的成就为世界瞩目。

同时,进入新世纪以来,实现我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障碍,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

“十二五”时期,我国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如果说建国六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主要围绕经济总量增长为核心的话,未来将是总量与结构并举、数量与质量并重、增长与发展并行的伟大变革时期。

一、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判断判断经济发展阶段的主要依据有人均收入、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工业化水平、城镇化水平等,总体判断,我国处于由工业化中后期迈向工业化后期、由中等收入国家迈向中上等国家的阶段。

在成功实现“低成本优势—中低端制造业—投资+生产”推动的第一次增长浪潮之后,我国面临能否成功迈进由“创新优势—高端制造+服务业—创新+消费”推动的第二次增长浪潮的重大机遇期,处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

【专题名称】国民经济管理【专题号】F10【复印期号】2011年05期【原文出处】《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1期第1~7页【英文标题】New Physical Features in China's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作者简介】宋林飞,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教授、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室主任南京210013【内容提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工业化处于中期后阶段,向集约型增长阶段转变的关键时期,从投资导向转为创新导向的过渡阶段,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处于上升阶段,开放型经济处于向资本输出阶段的过渡时期,城市化处于加速阶段,信息化进入中等发达阶段,生态现代化处于初期后阶段,社会发展进入利益调整期与矛盾凸现期。

只有正确把握新的阶段性特征,才能科学决策、善于领导科学发展。

In the current and future periods, world and country situation continue to undergo profound changes, andsalient features are presented in the stage of China's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y are mainly:industrialization is in middle and later period, transition phase from extensive to intensive growth,from an investment orientation to innovation driven transition phase, and contribution of consumption toeconomic growth is on rising stage, from opening economy to capital outflow transition phase,urbanization is in the acceleration phase, and information comes into moderately developed stage,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at an early stage, social development enters into interest adjustment andcontradictions protruding period. Only correctly grasping new phased characteristics can we havescientific decision-making and lead scientific development.中图分类号:C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63(2011)01-0001-07中共中央十七届五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毛概论文(论我国发展面临的阶段性特征)

毛概论文(论我国发展面临的阶段性特征)

毛概论文(论我国发展面临的阶段性特征)摘要:当代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随着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的巨大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发生了相当大的转换,社会矛盾凸显、城乡差距越来越大,资源环境的制约使得持续发展面临众多困难。

审时度势,清醒把握,准确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我们谋划进一步发展开的基础和前提。

关键词:阶段性特征;社会矛盾;城乡差距;经济发展;持续发展一、我国处在社会转型、各类矛盾凸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美元向300美元过渡的关键时期,这既是一个发展机遇期,也是一个矛盾凸现期,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结构调整加速,随着我国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日益凸现,社会利益关系日趋多样化,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题可能更复杂、更突出。

从社会层面说,存在利益结构调整中的各种矛盾,核心问题是如何做到公平公正,如何防止“两极分化” ;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中的矛盾,核心问题是观念转变、广泛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等。

还有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权利的保障问题等。

从政治层面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国家、管理社会中出现的矛盾,如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党与人大、政协、政府的关系,反腐败与腐败现象蔓延的矛盾等。

从经济层面上说,有政府、企业、市场、社会之间的矛盾;有经济发展与人口、环境、资源制约之间矛盾;有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矛盾;有城乡发展不平衡带来的矛盾;有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等。

二、发展成就引人注目,但由于对发展的成本与代价估计不足,资源环境的制约使得持续发展面临众多困难这些年来,我国的发展成就举世公认,我们看得见、摸得着,是有目共睹的。

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资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粗放投入来实现的。

50 多年来,我国GDP 增长了10多倍,但矿产资源消耗增长了40多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党的十七大报告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同时强调,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立足点,也是理解十七大报告精神的一把钥匙。

一、我国21世纪初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从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转到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首先是用20年时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如果说,几年前这种阶段性变化表现还不是十分清晰,那么,经过几年来的发展,现在人们已经普遍地感受到,确实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经济和社会发展所显示出来的阶段性特征,可以概括为如下八个方面:(一)从经济发展看。

在改革开放推动下,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和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来,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国家财政收入显著增加,整个中国大地一派蓬勃发展景象。

同时要看到,我国生产力总体水平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粗放型增长付出了过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不仅经济总量需要继续增长,更艰巨的任务是提高科技水平和经济增长质量。

(二)从经济体制看。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各个领域的改革在继续推进。

同时要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如何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深化改革,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体制保障,仍然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三)从人民生活看。

人民生活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反贫困取得全世界最突出的进展。

城乡恩格尔系数的持续降低标志着消费结构的升级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党的十七大报告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强调,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立足点,也是理解十七大报告精神的一把钥匙。

一、经济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确实进入了新的阶段。

我国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从大的发展阶段看,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简要地说,就是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

我国是在生产力非常落后的条件下进入社会主义的,必然要经历相当长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发达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从20世纪中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至少100年时间,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家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但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不发达的状态,仍然带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明显特征。

主要表现在:第一、工业化的历史任务尚未完成,总体判断,还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

现在,我国产业结构落后,增长方式粗放,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改造农业和整个农村经济还是初步的,在工业生产、流通和其他社会经济生活的诸多方面仍然有大量的落后设备在使用着。

科学技术水平、国民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

第二、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很不平衡。

虽然国家在促进协调发展方面采取了许多政策措施,但是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

从抑制差距扩大到逐步缩小差距,还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

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还会长期存在。

第三、城乡二元经济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

“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9%
,
提高
,
2
3
个 百分
点 , 重 工 业 部 门 占工 业 增 加 值 的 比 重 由 2以刃 年 的
62 . 5 %提 高到
2 《X砰
年的
67
.
6%
,
提高
5.
1
个百分
点 , 表现 出工 业化 对 经济发 展 的主 导作用 和 工 业 内
部重工业 部 门领先 发展 的趋势 (见 表 1)。 “ 十一 五 ”
时 期 , 我 国第 二产 业 增 加 值 占国 内 生 产 总 值 的 比 重
由 20( 刃 年 的 5 0 . 2 % , 提 高 到 20( 科 年 的 52
.
9%
, 提高
2 7. 个 百 分点 , 其 中工 业 增 加值 的 比 重 从 2 0( 刃 年 的
43
. 6 %提 高到
2X( 科 年 的 45
于 工 业 化初 期 阶段 水平 。
二 是 服 务 业 比 重 偏低 。 2戊吟 年 , 服 务 业 占国 内
生 产总值 的 比重 为 31 . 9 % , 服 务业 就业 人 口 比 重 为
30
.
6%
, 低 于 中低收 人国 家 的 平 均水平
, 相 当于 工业
化初始 阶段水 平 。 虽然 服务业 比重偏 低有 统计上漏
重工业增 长速度 快 于 轻工 业 , 重 工业 占工业 增加 值
的份额 明 显 提 高 , 2 0( 抖 年重 工 业 占工 业 增加 值 比重
已 高达 67
6 % .

同时 还 出 现 了 资 源 和要 素从 劳动
密集 型 部 门向资本 、 技术密 集部 门 , 以 及 低 度加工 部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为 一部 以民生 为 主 打 的五年 规 划 , 十二 五 ” “ 规划 纲
要 和 5年前 的“ 十一 五 ” 规划 纲 要 相 比 , 案 本 身 已 草
经 多 了两 篇 , 即第 八 篇 “ 善 民生 建 立 健 全 基 本 改 公共服务体 系” 和第九篇“ 标本兼 治 加强和创新
社 会管 理 ” 改 善 民生 ”“ 。“ 、社会 管 理” 十二 五规 划 在 纲 要 中独 立 成篇 , 恰 体 现 了“ 恰 十二 五 ” 期经 济社 时
时期社会需求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 社会矛盾呈现阶 段性 突 出特 征 , 中一 个很 重 要 的方 面就 表 现在 经 其
济快 速增 长 与社 会事 业 发展 滞 后产 生 了突 出矛盾 。

收入群体住房 比较 困难 的现实 ,纲要》 《 特别提 出要 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 3 0 万套 ,今年要开工建设 0 6 10 0万套 。当然必须 强 调一点 , 0 以经济 建设 为 中心
此 引发 的矛盾 日益凸显 。

会发展 的主旋律——“ 经济 、 社会并举” 纲要}4 。《 2 个 指标 中有 9个 指 标是 与 民 生相 关 的 ,在 l 约 2个 束性指标 中有 4个是与民生相关的。例如 , 在社会 保 障方 面 ,纲要 》 出 了城 镇 参加 基 本养 老 保 险 的 《 提
人数 要 达到 35 人 , .7亿 这个人 数 比“ 十一 五 ” 末增 加 了1 个亿 , 当 于每年 增 加 200万 人 ; 相 0 针对 城镇 低
时 期 。 这个 时期 , 国继 续 处 在 经 济社 会 发展 的 重要 战 略 机 遇 期 和社 会 矛盾 凸 显期 , 济社 会 发 展 呈 现 出四 个 阶段 我 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从三高到科学发展
当前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第五,发展环境更加复杂 ۞ 今天的中国跟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美国有一位文化学家在一篇报告里说, 一个社会尤其东方社会,不管其体制多么 专制,与西方社会有多么的不同,但如果 这个社会中的百姓喝着可口可乐、穿着牛 仔裤、听着摇滚乐,这个社会与西方社会 已经没有多大的不同了。也就是说,一个 社会中人的生活模式、行为观念决定着这 个社会的运行状况。
社会 管理 创新
当前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第一,社会结构日益多元
社会结构:就是社会中的社会群体在社 会中的分布状况。
广义地结构,包括阶级阶层结构、人口 结构、家庭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所 有制结构、就业结构、职业结构、组织结构、 利益关系结构以及社会价值观念结构等11种 重要结构。
当前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Ø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社会管 理创新,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
Ø 七一讲话:我们要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入研究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当前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二大特征
已变
未变
阶段性特征是 科学发展观的
理论基础
当前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需求的变化:不仅是经济小康,还要文化小 康、政治小康、环境小康,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小 康。
意识的转变:规则意识向权利意识
۞ 从生活好到有尊严
当前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第三,社会状态更加开放 ۞ 首先,人的“解放”——相对的自由发展
思想“天马行空”、时间“自主支配”、 情感“丰富多彩”、行为“为所欲为”
狭义的结构,即阶级阶层结构
改革开放之前:两个阶级、一个阶层; 改革开放之后: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和社会 群体。
“人民”概念带来的社会状态的变化
2002年之前的《宪法》:人民由劳动者和爱 国者组成;2002年的《宪法》:人民的内涵扩 充,由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组成。
۞ 从讲团结到讲和谐
当前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不要使用那些高排碳的产品和产业,让产业尽 可能在低碳状态下运行。
要素支撑:强大的科技研发实力、强大的
低碳经济金融框架以及强大的低碳经济从业人
员。
当前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 第二,人民生活水平依然比较低
۞民生建设
۞如果一个国家的发展只考虑少数人的生活水 平,而把绝大多数给排斥在外,那么它就不 再是社会主义国家了。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2020/11/14当前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当前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 30多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 不过也有没有变的,如何把握变与不变是 我们党必须考虑的问题。如何判定已经变 了?如何判定没有变?如何把握好变与不变 的度?说到最后就一个原则:就是中国共产 党能不能做到决策着眼于最广大群众的利 益。 着眼点在哪里? 一是发展为人民 二是发展要科学
۞我们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社会主 义制度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是人类社 会的一大创新,是中国共产党贡献给人类社 会的一大财富。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如何 有机结合却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结合不 好是会出大问题的。
当前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西方市场经济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政治 权力与经济要保持适度的空间,不像我们 中国是直接参与和领导市场经济。
当前社会发展的阶段性 特征
2020/11/14
当前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就是社会发展的任 何一个阶段都会与其他阶段有不同的发展目 标、发展需求、发展环境、发展状态等。
Ø 十七大阐述我国社会发展的八个新的阶段性特征;
Ø 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两个“没有变”与两个“一系列新”: 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呈现一 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出现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
当前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 为什么提出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准确 地把握住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 特征。经过30多年的经济发展,今天的 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 变化要求我们要有新的思想、新的理念、 新的理论去应对、去指导,所以我们要 有新的指导方针,这就是科学发展观。
当前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二、今天的未变
•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相当于从两岁的孩 子变成五岁的孩子,尽管五岁的孩子跟两岁的 孩子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但依然处于幼年阶 段。
• 正因为我国依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 必须面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很多问题,不能 因为已经发生了这么多的变化,就否定我们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判断。
当前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 第一,生产力水平仍然比较低
工业化的中后期 城市化的初中期 信息化产业化刚刚开始 科技应用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处于中下游
当前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美国面对经济衰退,总要通过运作新的产 业来刺激经济发展,2000年是互联网产业,
2002年是房地产,现在美国又提出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就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尽量
۞西方市场300年才成熟,我们是比西方市场 经济要求还要高的全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才走了不到20年。
当前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 观点:上述“三个比较低”说明中 国社会尽管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有 了很多我们称之为“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中国社会还依然没有跨越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所以我们不能盲目乐观,做一 些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事情。对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很多要求、任务, 我们还必须按照小平同志的要求继续往 前走。
当前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社会管理能力
• 要理顺利益关系,不要因决策不当而“添隐患” ;
• 要严格依法办事,不要因违法行政而“造是非” ;
• 要掌控社会情绪,不要因情绪瘀积而“埋炸弹” ;
• 要加强舆论引导,不要因网络炒作而“煽民愤” ;
• 要健全相关机制,不要因突发事件而“乱阵脚”

当前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 从捂盖子到勤公布
当前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第四,发展方式开始转变
➢高投入:用投入堆出GDP ➢高消耗:难以持续、处处被动 ➢高污染:一切努力化为零 ➢非均衡发展战略:营养配置严重失衡
观点:如果我们的发展只是让少部分地 区和少部分人获得了超常规的收益,而让更大 部分地区和更大多数人得不到应有的发展,跟 不上发展的步伐,那么这样的发展是否具有合 法性?是否具有说服力?
一、今天的变化
• 我们的观点是,30多年的快速发展,让中国 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深刻 地改变了中国社会,也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 会发展的路径与方式。中国社会要想继续往 前走,必须审时度势,对已经发生的变化有 清醒的认识和积极地面对。
当前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1 社会结构日益多元:从团结到和谐 2 社会需求逐渐提升:从活着到尊严 3 社会状态更加开放:从捂盖到公布 4 发展方式开始转变:从三高到科学 5 发展环境更加复杂:从合作到包容
观点:由于中国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我们做政策、制度安排时一定要考虑 最大多数群体,我们的生活水平低档一点不 是什么不好意思的事情。我认为,中国目前 搞水平低一点的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或许才 是真正的民生工程。
当前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 第三,制度化水平依然比较低
۞邓小平曾经讲过,中国恐怕要再过上五十年, 甚至八十年才有可能形成比较成型的、比较 规范的制度体系。
第二,社会需求逐渐提升
现实感受:我们刚刚满足于和陶醉于经 济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的同时,突然发现有种 我们没有想到的问题出现了,百姓对政府好像 越来越不满意了,越来越不买账了,抱怨的情 绪越来越大,叫苦的声音越来越大。
当前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邓小平同志晚年曾经说过,我们总认为发展 慢不行,现在看发展起来之后的问题一点也不比 发展慢要少,甚至还要多得多,复杂得多,棘手 得多。
当前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这是否也可以看作是在给我们提个醒, 我们在与世界的紧密联系中
什么该变什么不该变? 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什么变好了什么变差了??
۞ 从合作到包容
当前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社会管理创新
政府角色定位——科学发展问题 注重价值导向——意识形态问题 民生问题改善——干群关系问题 加强社会管理——善治能力问题
如:中国社会现在的人口流动规模、频率、 范围都是空前的。
对制度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土地承包制度、 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党员管理制度等等。
当前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其次,社会的“开放”——绝对的公开透明 尽管人口的流动性已经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
困惑,但压力还不算太大,更大的压力来自于另 外一个变化: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互联网络的 出现,社会变得越来越透明,越来越公开,资讯 的无障碍传播让我们突然发现,今天的社会就像 是在一个玻璃罩下。 要求:开放的心态、开放的理念和开放的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