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数法速解资料分析计算题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技巧及例题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技巧及例题技巧一首数法首数法指的是一种通过运算结果的首位数字或前两、三位数字来确定选项的方法,常用于加、减、除法中,尤其在除法中最常用。
适用范围:1.计算某一数值时,如果选项中首位数字或者前几位数字各不相同,可以通过首数判断正确答案。
2.比较几个分数大小时,如果各个分数的分子位数相同、分母位数也相同,可以根据化为小数时首数最大、最小的分别找出数值最大和最小的分数。
技巧二尾数法尾数法指的是一种通过运算结果的末位数字来确定选项的方法,在资料分析中常用于和、差的计算,偶尔用于乘法运算。
适用范围:计算某一具体数值时,如果选项末尾一位或几位各不相同,可以通过尾数判断正确答案。
技巧三取整法在计算多位有效数字的数据时,可将其个位、十位或百位等的数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进舍位,得到相对简单的数据,再进行计算,这种方法就是取整法,多用于乘除法运算中。
适用范围:当题目选项差距较大且对计算的精度要求不高时,可以根据进舍位原则进行取整。
技巧四分子分母比较法分子分母比较法是指通过分别比较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来判断两个分数大小的方法。
一般只应用于对若干个数据大小进行比较或排序的题型中,通常按照数据的排列顺序依次进行大小的比较。
基本原则: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大;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大。
当两个分数的分子存在倍数关系,可以将分子化同或近似化同再比较大小;当两个分数的分母存在倍数关系,可以将分母化同或近似化同再比较大小。
扩展原则:分子分母反向变化比较——两个分数,如果前者的分子大于后者且分母小于后者,那么前者大;同理,如果前者分子小于后者且分母大于后者,那么前者小。
2021年二季度,我国税收月收入同比增速逐步提高,分别为7.9%,8.3%和12.9%.截至2021年6月,全国税收总收入完成59260.61亿元,同比增长7.9%,较上年同期回落1.9个百分点。
其中,国内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同比分别增长6.6%和14.2%,较上年同期增速分别回落1.5和3.1个百分点;房产税同比增长11%,比上年同期增速回落19.1个百分点;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和关税同比分别下降17.1%和16%.比上年同期增速分别回落24.5和22.9个百分点。
2015年河南政法干警行测考试首数法速解资料分析计算题

2014年河南政法干警行测考试:首数法速解资料分析计算题河南政法干警QQ交流群:90711758资料分析在政法干警考试《行测》中是常考的题型之一,在资料分析考试题目中,除个别题目不涉及计算外,其他大部分题目,均需计算才能得到最终结果,这就要求考生要掌握一些简便的计算方法。
下面华图教育专家为大家介绍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首数法,希望对广大考生备考2014年的考试有所帮助。
一、首数法概述1. 首数法的概念。
首数法,是通过运算结果的首位数字或前两、三位数字来确定选项的一种方法。
首数法一般运用于加、减、除法中,在除法运算中最常用。
2.首数位数的规则:(1)加法——两个数相加,如果两个数的位数相同,和的首数是由一个加数的首数加上另一个加数的首数得到的,但还要考虑首位后面的数相加后是否能进位;两个数的位数不同时,和的首数与较大的加数一致或者为较大的加数的首数加1。
(2)减法——两个数相减,如果两个数的位数相同,差的首数是被减数的首数减去减数的首数得到的,但还要考虑被减数首位后面的数是否需要借位。
两个数的位数不同时,差的首数与较大的数一致或者是较大的数的首数减1(借位时)。
(3)除法——被除数除以除数时,先得到商的高位数,除法进行到可以判断正确选项为止。
3.首数法应用的条件首数法在计算具体数值或若干个数值的大小比较时都可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要计算的首数的位数需要结合选项或其他条件来确定。
二、例题分析【例】2008年,某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7.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2%。
其中,出口额为5.02亿美元,增长22.1%;进口额为2.13亿美元,增长33.2%。
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占全省对外贸易总额的4.5%。
出口额居前5位的产品为蔬菜、畜产品、水果、粮食和茶叶,而绿茶出口额占茶叶出口额的四分之三。
全省农产品对东欧、非洲、拉美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进一步开拓,出口额比上一年进一步增长。
其中,对美国的出口额增长16.0%;对日本的出口额增长7.3%;对韩国的出口额增长59.8%;对东盟的出口额增长58.6%。
资料分析速算技巧(沈栋)

速算技巧从一个例子看速算:【例1】2008年某省农产品出口贸易总额为5.02亿美元,其中对韩国的出口额占11.35%,同比增长59.8%。
问与2007年相比,2008年该省出口韩国的农产品总额约增加了多少万美元?A、2100B、3200C、4500D、5100解析:四个选项处于同一量级,差异很大且首位数字不同5.02×11.35%÷(1+59.8%)×59.8%=(5.02×11.35)÷1.6×0.6=5.02×0.6×11.35÷1.6=3×11.35÷1.6=34÷1.6=21所以正确答案即为A总结速算的几条要点:1、在资料分析中,非精确计算过程要远远多于精确计算过程;2、在资料分析中,小数点的位置通常是不需要考虑的,计算时可直接抹掉;3、在资料分析中,对算式的各种处理方法都依赖于对选项的判断和理解;4、资料分析中的计算都是以判定出结果为目的,因此计算的方向多是以发现选项之间的不同点作为出发点。
一、估算法"估算法"毫无疑问是资料分析题当中的速算第一法,在所有计算进行之前必须考虑能否先行估算。
所谓估算,是在精度要求并不太高的情况下,进行粗略估值的速算方式,一般在选项相差较大,或者在被比较数据相差较大的情况下使用。
估算的方式多样,需要各位考生在实战中多加训练与掌握估算法的适用环境:一般适用于选项差异较大.........,或者被比较差异的衡量标准:差异是比较的相对情况,不使用减法而是用除法来衡量的。
比如,0.01和0.2之间的差异要大于10000和10100之间的差异,差异越大估算的就越粗。
㈠估算法适用技巧一:比较数据大小事时可通过估算明确分组。
比较多个数据大小时,有时数据之间可能存在一个中间值,二将四个数据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数值都明显大于中间数,而另一组的数值都明显小于中间值。
北京事业单位资料分析题速算法

北京事业单位资料分析题速算法北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广大参加事业单位考试的考生整理了事业单位考试技巧,帮助大家备考。
更多事业单位考试了解更多北京事业单位招聘信息,请点击北京事业单位考试网行测数学一直是众考生的难点,行测数学部分不仅考查学生的严谨的逻辑思维,在资料分析和某些数量关系的计算问题当中也更多的考查考生的计算能力。
尤其是资料分析中,快速的计算方法是更是决胜资料分析的关键。
下面为大家介绍下在资料分析和某些计算问题当中常用的速算方法:1.首数法在做乘法运算的题目题,可观察选项。
若选项首数各不相同,则可用首数法来确定答案。
例:5890÷(1+11%)=( )A.5206.2B.5268.6C.5306.3D.5408.6中公专家解析:这个式子实际上可以是资料分析当中已知现期量和增长率求上期量。
观察选项,四个选项中有三个选项在第二位开始各不相同,所以先确定下第二数字是什么。
原式=5890÷1.11=53XX,故选B。
2.运算拆分在一次乘法运算中,形如:14377×16.1%的运算,尤其当选项很接近时候,其用拆分的方法的精确度也很高。
例:14377×16.1%=( )A.2359B.2345 D.2315 D.2289中公专家解析:此题的选项虽从首数开始第三位开始不同,但由于做的是乘法运算,而乘法运算是从后向前算,且此题的数字还比较复杂,所以首数法不方便。
可以运用拆分:14377×(10%+5%+1%+0.1%)≈1438+719+144+14.4≈2315,故选C。
3.乘法速算两位数乘法速算口诀一般口诀:首位之积排在前,首尾交叉积之和十倍再加尾数积。
如:37×64=1828+(3×4+7×6×10=23681.同尾互补,首位乘以大一数,尾数之积后面接。
如:23×27=6212.尾同首互补,首位之积加上尾,尾数之积后面接。
资料分析五大常用计算法

2018年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题五大常用计算法一、尾数法尾数法主要指通过运算结果的末位数字来确定选项,因此若选项中末尾一位或者几位各不相同,可以通过尾数法判断答案。
在资料分析中常用于和、差的计算,偶尔用于乘积的计算。
尾数可以指结果的最末一位或者几位数字。
1.加法中的尾数法两个数相加,和的尾数是由一个加数的尾数加上另一个加数的尾数得到的。
示例:2452+613=3065,和的尾数5是由一个加数的尾数2再加上另一个加数的尾数3得到的。
2.减法中的尾数法两个数相减,差的尾数是由被减数的尾数减去减数的尾数得到的,当不够减时,要先借位,再相减。
示例:2452-613=1839,差的尾数9是由被减数的尾数2借位后再减去减数的尾数3得到的。
3.乘法中的尾数法两个整数相乘,如果积的所有有效数字都保留,那么积的尾数是由一个乘数的尾数乘以另一个乘数的尾数得到的。
示例:2452×613=1503076,积的尾数6是由一个乘数的尾数2乘以另一个乘数的尾数3得到的。
二、首数法首数法与尾数法类似,是通过运算结果的首位数字或前两、三位数字来确定选项的一种方法。
除适用于选项中首位数字或前几位数字各不相同的情况外,还可用于分数的大小比较,如各分数的分子、分母位数相同,可根据化为小数时的首数大小找出最大和最小的分数。
首数法一般运用于加、减、除法中,在除法运算中最常用。
1.加法中的首数法两个数相加,如果两个数的位数相同,和的首数是由一个加数的首数加上另一个加数的首数得到的,但还要考虑首位后面的数相加后是否能进位;两个数的位数不同时,和的首数与较大的加数一致或者为较大的加数的首数加1。
示例:3288+2216,百位没有进位,和的首数为3+2=5,首数为5;3888+2716,百位有进位,和的首数为3+1+2=6,首数为6。
2.减法中的首数法两个数相减,如果两个数的位数相同,差的首数是被减数的首数减去减数的首数得到的,但还要考虑被减数首位后面的数是否需要借位。
行测资料分析模块-速算技巧-加减乘除法(含示例)

第一章速算技巧一、加法计算多位数求和。
(1)求和个数≥6时,取第一位,将后面的数看成0.5。
(2)求和个数≤7时,取前两位,将后面的数看成0.5。
Eg:5709.9+3825.5+1901.7+1883.7+1293.3+1998.9+2465.7=( )A. 13576.1B. 14087.2C. 16078.0D. 19078.7解析:求和个数为7个,取前两位,即=57.5+38.5+19.5+18.5+12.5+19.5+24.5=190.5,秒选D二、减法计算原则:不借位或者少借位1、划线法974-546 9-5=4 74-46=28 结果=428344-282 34-28=6 4-2=2 结果=62890-362 8-3=5 90-62=28 结果=5282、插入临界值2715 12815-788=27 815 800 7881、化乘为加74824×14.6%=将14.6%拆分成①10%+4%+0.6%或②10%+5%-0.4%2、特殊分数(需记忆)3、提取公因数63777×13.3%-62789×13.7%=63777×13.3%-62789×(13.3%+0.4%)=(63777-62789)×13.3%-62789×0.4%4、速乘技巧A×5 A 2A××0.5A×错位相加A×错位相间Eg:172×1.1=1 7 2+ 1 7 21 8 9.2178×0.9=1 7 8- 1 7 81 6 0.21、截位直除(1)怎么截?①一步除法AB 、A+BC 、A B+C只截分母②多步除法AB ÷C 、A B ×CD 、A B ÷C D分子分母都截,截完约分(2)截多少?①选项差距大,保留2位②选项差距小,保留3位选项差距大的特征:首位不同,如2、3、4、5;0.2、0.3、0.4、0.5 首位相同,但次位差>首位,如32、38(8-2>3)注意:不截位情况:选项有效数字一样(如2万、200万,64万、640万),且选项带单位3、等比例缩放原则:分子与分母以相同的倍数增加或减少,分数的大小不发生改变。
行测资料分析复习资料:加减速算

行测资料分析复习资料:加减速算行测资料分析要想拿高分,你就必须提高答题速度!为大家提供行测资料分析复习资料:加减速算,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希望对你有帮助!行测资料分析复习资料:加减速算资料分析是行测考试中的重点题型,资料分析做的不是不好,会严重影响整体的分值,所以,要想考上理想的职位,资料分析的题必须拿下。
但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资料分析能拿高分的不多,不会快速计算则是其中最大的原因之一,所以掌握快速计算对我们做题很有帮助,而在计算中,就包括加减乘除的运算,今天主要给大家讲讲资料分析中加减法的速算方法,希望大家都能掌握,这样不仅提高我们做题的速度还能提高正确率。
一、方法介绍方法1:尾数法1.尾数法的含义:通过多位数字中尾数的一位或几位数字来确定答案的方法叫做尾数法例如: 234+373+421=( )A.1028B.1124C.989D.1053思考:由题中可以看出,给出的选项答案末一位不相同,那么我们可以向算出答案的末一位的数字,所以,只需要计算式子中数字的末一位即可:4+3+1=8,因此答案选A。
2.尾数法的应用环境:列式为简单的加、减法运算,且选项末尾一位或几位数字各不相同3.尾数法注意事项:①通过选项确定计算末几位②计算时注意数字的位数③相应数据的单位要统一方法2:首数法1.首数法的含义:从数字的高位算起,数位对齐,计算出答案的前几个数字从而快速选择答案。
例如: 8654+4129=( )A.10783B.11783C.12783D.13783思考:由题中可以看出,给出的选项答案末三位都相同,尾数法就不能快速算出了,但选项的前两位数字不同,所以可以从高位算起,计算出答案的前两位数字即可:8+6=12,后面的6+1不足以向前进1,所以答案也12开头,因此选C。
2.首数法的应用环境:适用于无法利用尾数法求解的题目及混合运算中分母取前三位的计算3.首数法注意事项:①计算过程中是从高位算起,但要特别注意数位要对齐②计算时要注意观察后面的数字是否要向前进位或者借位二、方法应用【例1】2712+3273+2680+1904=( )A.11575B.11231C.10786D.10569【答案】D。
资料分析五大计算方法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五大常用计算法从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部分题目的特点来看,数据的计算量不大,利用常见的技巧化简之后即可估算出答案的范围,从而排除错误选项。
中公教育专家将按照考生在考试中的应用频率进行排序,分两次介绍八种常用计算技巧。
希望考生准确把握技巧的精髓,从而能够快速解题。
一、尾数法尾数法主要指通过运算结果的末位数字来确定选项,因此若选项中末尾一位或者几位各不相同,可以通过尾数法判断答案。
在资料分析中常用于和、差的计算,偶尔用于乘积的计算。
尾数可以指结果的最末一位或者几位数字。
1.加法中的尾数法两个数相加,和的尾数是由一个加数的尾数加上另一个加数的尾数得到的。
示例:2452+613=3065,和的尾数5是由一个加数的尾数2再加上另一个加数的尾数3得到的。
2.减法中的尾数法两个数相减,差的尾数是由被减数的尾数减去减数的尾数得到的,当不够减时,要先借位,再相减。
示例:2452-613=1839,差的尾数9是由被减数的尾数2借位后再减去减数的尾数3得到的。
3.乘法中的尾数法两个整数相乘,如果积的所有有效数字都保留,那么积的尾数是由一个乘数的尾数乘以另一个乘数的尾数得到的。
示例:2452×613=1503076,积的尾数6是由一个乘数的尾数2乘以另一个乘数的尾数3得到的。
二、首数法首数法与尾数法类似,是通过运算结果的首位数字或前两、三位数字来确定选项的一种方法。
除适用于选项中首位数字或前几位数字各不相同的情况外,还可用于分数的大小比较,如各分数的分子、分母位数相同,可根据化为小数时的首数大小找出最大和最小的分数。
首数法一般运用于加、减、除法中,在除法运算中最常用。
1.加法中的首数法两个数相加,如果两个数的位数相同,和的首数是由一个加数的首数加上另一个加数的首数得到的,但还要考虑首位后面的数相加后是否能进位;两个数的位数不同时,和的首数与较大的加数一致或者为较大的加数的首数加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政法干警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除个别题目不涉及计算外,其他大部分题目,均需计算才能得到最终结果,这就要求考生要掌握一些简便的计算方法。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为大家介绍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首数法。
首数法,是通过运算结果的首位数字或前两、三位数字来确定选项的一种方法。
首数法一般运用于加、减、除法中,在除法运算中最常用。
首数位数规则:
加法——两个数相加,如果两个数的位数相同,和的首数是由一个加数的首数加上另一个加数的首数得到的,但还要考虑首位后面的数相加后是否能进位;两个数的位数不同时,和的首数与较大的加数一致或者为较大的加数的首数加1。
减法——两个数相减,如果两个数的位数相同,差的首数是被减数的首数减去减数的首数得到的,但还要考虑被减数首位后面的数是否需要借位。
两个数的位数不同时,差的首数与较大的数一致或者是较大的数的首数减1(借位时)。
除法——被除数除以除数时,先得到商的高位数,除法进行到可以判断正确选项为止。
首数法应用条件:
首数法在计算具体数值或若干个数值的大小比较时都可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要计算的首数的位数需要结合选项或其他条件来确定。
例题2:2008年世界稻谷总产量68501.3万吨,比2000年增长14.3%;小麦总产量68994.6万吨,比2000年增长17.8%;玉米总产量82271.0万吨,比2000年增长39.1%;大豆总产量23095.3万吨,比2000年增长43.2%。
能够从上述资料推出的是:
A.2008年,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大豆产地
B.2008年,巴西玉米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比2000年略有下降C.与2000年相比,2008年中国小麦增产900多亿吨
D.2008年,印度稻谷产量是其小麦产量的2倍以上
例题3:2008年,某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7.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2%。
其中,出口额为5.02亿美元,增长22.1%;进口额为2.13亿美元,增长33.2%。
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占全省对外贸易总额的4.5%。
出口额居前5位的产品为蔬菜、畜产品、水果、粮食和茶叶,而绿茶出口额占茶叶出口额的四分之三。
全省农产品对东欧、非洲、拉美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进一步开拓,出口额比上一年进一步增长。
其中,对美国的出口额增长16.0%;对日本的出口额增长7.3%;对韩国的出口额增长59.8%;对东盟的出口额增长58.6%。
2008年,该省的对外贸易总额约为多少亿美元?
A.158.89 B.134.66
C.91.78 D.7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