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北师版-麻雀(课堂实录)
小学语文《麻雀》精品教学实录

《麻雀》(四上选学课文)教学目标:1.读准“摇撼”“扎煞”“嘶哑”“搏斗”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抓住重点句子,体会爱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4.教学难点:抓住重点句子,体会爱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课前谈话师:同学们,今天是咱们第一次见面。
首先,我来介绍一下我自己吧!我是来自嘉善县第二实验小学402班的语文老师,我姓阮,耳朵旁加一个元,大家可以叫我——(阮老师)!师:听你们这么热情地叫我,我特别得高兴!谁愿意让我来认识一下你?师评价:哇!你的声音真响亮,真棒!师评价:能认识你,阮老师感到真高兴!师评价:你的声音可真甜啊!师:咱们班的孩子可真热情,阮老师相信这节课咱们一定会有很多共鸣!现在就让我们开始上课吧!一、导入师:这学期,咱们在课文中认识了不少的动物朋友,你们还记得吗?谁来说说?师:(ppt出示相应的图片)是啊!在丰子恺的笔下白鹅是——(高傲的),白公鹅又是那样从从容容,不紧不慢,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而母鸡又是那样——(负责、慈爱、勇敢、辛苦)。
作家们抓住动物身上的特点便把这些动物刻画得栩栩如生。
今天,咱们又要走进动物世界去瞧瞧。
(板书:麻雀)师:一起读读课题。
师:那在作家屠格涅夫的笔下,麻雀又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把课本翻到168页。
读之前,听清楚要求:ppt:1.自由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边读边想文中的麻雀有什么特点,在相关的语句旁用一到两个词语概括地写一写。
二、初读(一)学生自读师:读课文时,请你注意读书的姿势。
赶紧开始吧!(二)词语学习师:都读完课文了,我想先考考你们,这些词你们都会读了吗?ppt: 无可奈何嫩黄绒毛师:第一行,谁来?评价:声音真响亮!女生一起来读读。
师:读着词语,你的眼前浮现出了课文中的哪个角色?评价:你们都是会读书的孩子!(板书:小麻雀)ppt:锋利庞大愣住师:第二行,谁来读?评价:读得真准确。
16麻雀课堂实录

16麻雀课堂实录四上16麻雀课堂实录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如何把事情写清楚2.学会把事情写清楚的方法教学重难点1.掌握讲述故事的六要素2.学习写清楚的四个秘诀教学过程环节一:解决课后第一题师:同学们,我们来看课后的第一个问题。
(出示题目)围绕着麻雀,本文写了什么事?谁来回答一下?生:文章写了猎人和猎狗打猎的事。
生:还写了麻雀被吓到的事。
师:嗯,你们说得都对。
不过,我发现大家的回答有点零散,不够清楚。
(评估学生回答)那么,怎样才能把事情说得更清楚呢?(学生思考)师:别着急,老师教你们一个非常好用的说事情的方法。
我们可以把故事分成三个部分:起因、经过和结果。
(板书:起因经过结果)师:现在,让我们一起回到课文中,试着把故事分成这三个部分。
谁来说说,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生:起因是猎人带着猎狗打猎回来。
师:很好!那么在经过部分发生了什么?生:麻雀被吓到了,飞到树上。
师:对,那结果呢?生:猎人和猎狗走了,麻雀又飞回地上。
师:非常好!你们看,把故事分成三个部分,是不是更容易理清楚了?(学生点头)师:除了知道起因、经过、结果,讲故事还需要什么呢?生:需要知道人物。
师:没错!人物很重要。
老师再送你们两个词,能让故事讲得更清楚:一个是"打猎回来”,另一个是"林荫路上"。
这两个词告诉我们什么?生:一个是时间,一个是地点。
师:太棒了!现在,谁来用这些信息,把故事完整地讲一遍?(学生举手)生:起因是猎人打猎回来,带着他的猎狗,走在林荫路上。
经过是他们遇到了麻雀,麻雀被吓到飞到树上。
结果是猎人和猎狗走了,麻雀又飞回地上。
师:说得太好了!你们看,现在是不是比刚才清楚多了?【总结方法】师:同学们,我们学到了一个很重要的方法。
当你要概括一篇文章的时候,不要一次性全说出来。
应该怎么做呢?生:先分一分。
师:对,分成什么?生:分成起因、经过、结果。
师:很好!还要做什么?生:还要捋一捋。
师:捋什么呢?生:捋出人物、地点、时间。
17.《麻雀》课堂实录

17.《麻雀》课堂实录师:同学们,今天咱们来学习《麻雀》这篇课文,看老师板书课题。
齐读。
师:麻雀是大家常见的一种普通的鸟儿。
可就在这普普通通的鸟儿身上,有一天却发生了一个极不寻常的故事,这个故事也深深地打动了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心,他把这个故事写了下来,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内容。
(出示屠格涅夫图片及介绍)这就是屠格涅夫,读过他的文章么?生:(不好意思地)没有。
师:不要紧,相信学习了他写的这篇课文以后,你会喜欢上他的作品的。
他一生创作丰富,著有六部优秀的长篇小说。
他还是位杰出的诗人和戏剧作家。
被誉为“十九世纪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那么,在这一只小小的麻雀身上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连这么伟大的作家都被打动呢?现在就请同学们打开你的教材。
昨天都读书了是么?生:(大声地)读了!师:每当拿到一篇文章,老师也是迫不及待地去读一读,读完之后也总能有点滴的收获。
比如说理解了哪个词语的意思,了解了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读懂了哪句话或哪段文字等,而且读一遍有一遍的收获。
那你想不想再读课文?生:(情绪高涨地)想师:好,下面就请同学们拿起笔来,自由地朗读课文,整理一下自己的读书所得,把自己新的发现和疑惑随时标一标记一记,同时在读到使自己心中一动的句子的时候,也可以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一会儿交流。
开始吧。
生:(读,画,写。
师巡视参与)师:读完了?好,谁愿意把自己的读书所得和大家交流一下?生:老师,我读懂了摇撼是什么意思。
师:哦,你说一说。
生:摇撼是猛烈摇动的意思。
师:文中哪句话用到了这个词?生: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梧桐树。
师:(出示句子)摇是什么意思?撼呢?所以摇撼在这里给你一种什么感觉?生:摇动得很猛烈。
师:老师知道你是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很好。
理解了词语的意思,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
生:(读句子,读出了风猛、大)师:文中还有几个生字组成的词语你都会读了么?(出示)生:(指读,齐读)师:不错,声音洪亮,字音准确。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亲情 ③麻雀》优质课教案_14

《麻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理解“野物、分明、蓬起、绝望、拯救、安然”等词语的意思。
2、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体会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根据提示了解文章是怎样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并从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动人故事中,懂得动物也有伟大的母爱。
教学重点:根据提示了解文章是怎样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教学难点:从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动人故事中,懂得动物也有伟大的母爱。
教学准备:课件。
能力培养:培养学生抓重点句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板书课题:麻雀图片导语:麻雀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种鸟,它给你留下的印象是怎样的呢?请你用一两句话描述一下。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3课《麻雀》,来欣赏作家笔下的麻雀是怎样的。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俄国杰出作家屠格涅夫,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者屠格涅夫回到故事发生的地方。
二、学习新知1、自学字词,扫清障碍。
(1)初读课文,看书后生字表自学生字新词。
(2)小组交流:学会了哪些生字新词,用什么方法学会的。
2、教师检查(1)指读生字,并说说读字音时有哪些需要注意嗅、撼、奈、绒、躯、拯、幼、浑、哑、搏、庞、愣(2)注意订正以下字的读音:(教师出示两种读音,学生进行选择)(3)说说如何记住生字的字形。
拯:右边是丞,丞字的第五笔是“捺”,不是“点”;另外还要注意最后一笔“横”不要丢掉。
庞::“广字头”下面是“龙”字,切记不要丢掉撇,写成“尤”。
(4)分段指读课文,检查字音的掌握情况。
(5)自读课文,记住字音字形,结合课文进一步理解词义。
野物——这里指野生动物。
分明——非常明白的意思。
蓬起——指散乱地竖起。
绝望——毫无希望。
拯救——救助、搭救的意思。
安然——安安稳稳的样子。
3、自学尝试,自悟自得。
自学提示:(1)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中都出现了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2)自读课文时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标示出来。
《麻雀》课堂实录

《麻雀》课堂实录《麻雀》课堂实录师:同学们,今天咱们来学习《麻雀》这篇课文,看老师板书课题。
齐读。
师:麻雀是大家常见的一种普通的鸟儿。
可就在这普普通通的鸟儿身上,有一天却发生了一个极不寻常的故事,这个故事也深深地打动了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心,他把这个故事写了下来,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内容。
(出示屠格涅夫图片及介绍)这就是屠格涅夫,读过他的文章么?生:(不好意思地)没有。
师:不要紧,相信学习了他写的这篇课文以后,你会喜欢上他的作品的。
他一生创作丰富,著有六部优秀的长篇小说。
他还是位杰出的诗人和戏剧作家。
被誉为“十九世纪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那么,在这一只小小的麻雀身上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连这么伟大的作家都被打动呢?现在就请同学们打开你的教材。
昨天都读书了是么?生:(大声地)读了!师:每当拿到一篇文章,老师也是迫不及待地去读一读,读完之后也总能有点滴的收获。
比如说理解了哪个词语的意思,了解了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读懂了哪句话或哪段文字等,而且读一遍有一遍的收获。
那你想不想再读课文?生:(情绪高涨地)想师:好,下面就请同学们拿起笔来,自由地朗读课文,整理一下自己的读书所得,把自己新的发现和疑惑随时标一标记一记,同时在读到使自己心中一动的句子的时候,也可以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一会儿交流。
开始吧。
生:(读,画,写。
师巡视参与)师:读完了?好,谁愿意把自己的读书所得和大家交流一下?生:老师,我读懂了摇撼是什么意思。
师:哦,你说一说。
生:摇撼是猛烈摇动的意思。
师:文中哪句话用到了这个词?生: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梧桐树。
师:(出示句子)摇是什么意思?撼呢?所以摇撼在这里给你一种什么感觉?生:摇动得很猛烈。
师:老师知道你是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很好。
理解了词语的意思,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
生:(读句子,读出了风猛、大)师:文中还有几个生字组成的词语你都会读了么?(出示)生:(指读,齐读)师:不错,声音洪亮,字音准确。
麻雀教学实录

《麻雀》教学实录师: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
古今中外,许多作家妙笔生花,他们的笔下诞生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小动物。
你能用上大屏幕上的句式来说说这些动物给你留下的印象吗?生:丰子恺老先生笔下的白鹅十分高傲。
生:俄国作家叶·诺索夫笔下的白公鹅有海军上将的派头。
生:老舍先生笔下的猫性格古怪,母鸡又伟大。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
今天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的动物朋友——麻雀。
我们一起来写一写这两个字。
注意麻雀的右下部分有四横。
读课题。
师:《麻雀》这篇文章是俄国杰出的作家屠格涅夫写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回到故事发生的地方。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68页,今天我们来赛一赛,老师给大家三分钟时间,看谁在规定的时间内读的课文遍数最多。
开始!生:我读了4遍。
生:我读的比较慢,只读了2遍。
生:我读得快,有5遍。
师:同学们,读书光快可不够,还要看读的效果怎么样?老师来考考你。
这组词语你会读吗?(生读词语)师:其实老师在排列这些词语的时候是有一定规律的,不知道你发现没有?生:第一组词语是在写猎狗。
师:是的。
那其他几组呢?生:小麻雀,老麻雀。
师:还有一个角色,请你找到告诉我。
生:猎人。
师:也就是故事中的“我”。
(“我”、猎狗、小麻雀、老麻雀)故事就是在这四个角色中展开的。
那你能按照板书,根据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说说这个故事吗?生:一天,我带着我的猎狗打猎回来,看到一只小麻雀从树上掉了下来,猎狗打算吃掉小麻雀,老麻雀飞下来拯救小麻雀,最后,猎人唤回了猎狗。
师:你说得很好。
那谁还能站在课文其他角色的角度出发来说说这件事。
生:我站在猎狗的角度来说。
有一天我和我的主人打猎回来,我看到一只小麻雀,想吃掉它,这时候老麻雀飞下来救它的孩子,最后主人把我唤回去了。
生:我站在老麻雀的角度来说。
我的孩子被风吹下去了,这个时候被一只猎狗发现了,我连忙飞下去救它,最后猎人带着猎狗走开了。
师:从同学们的叙述当中,我可以感受到这是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
《麻雀》课堂实录

《麻雀》课堂实录执教者:张小雁宁波市东海实验学校省阅读教学观摩课一等奖获得者、市教坛新秀课前谈话:师:我与大家第一次见面,看大家都挺紧张的,不要坐得那么端正,随便坐,一堂课都这样坐太累了,也可以看看台下的老师放松一下。
(生:放松)师:《麻雀》这篇课文本来昨天下午就要给你们看了,但我来迟了,所以大家在早上才看到这篇课文,实在对不起!能原谅我吗?(生:能!)师:刚大家听主持人叫我什么名字?(生:张小雁)师:小雁和麻雀有什么联系?在我来之前,大家会想我吗?(生:想)师:其实就像我想大家一样。
师:大家与我是第一次见面,你们有什么感觉?(生①:你喜欢笑,生②:你很漂亮。
)师:我实在太高兴了,还有什么感觉吗:(生③:你很温和。
)师:这个词用得不怎么恰当。
这个词的后一个字换一下就好了,谁来换一下。
(生:温顺)(众人大笑,师也笑)师:我是“小雁”也可以用。
能否有更好的,我请一个女同学来说一下。
(女生:你很温柔)师:很好,“温柔”是女人专用的,难怪男同学都回答不出来!(众人笑)师:今天心情真好,大家准备好了吗?(众生:好)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麻雀》,有些同学可能曾经玩过、抓过。
我们一齐来读一下题目。
(生:读)师:下面我请同学接读,把文章读完,听听,你们是否读准了,读顺了。
(生接读,师随时指导)师:刚才,女生比男生读得要好,男同学可要努力哟!师: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生①:老麻雀掩护小麻雀的事。
生②:“我”的猎狗准备要吃小麻雀,而老麻雀与猎狗搏斗的事。
生③:综合生①、生②内容,比较详细)师:三个同学相比,大家听了哪个同学比较具体?用手指1、2、3、表示。
(生:3个手指)师:三位同学都讲清楚了。
生①比较概括,生②稍具体,生③简要地复述了课文。
师:故事比较简单,小麻雀从树上掉下来,猎狗发现了,跑过去,正在这时候,老麻雀象石头一样从树上掉下来,(师边讲边板书)师:搏斗没进行,因为猎狗被“我”唤回了,文章主要出现了三个角色,故事的内容不难,我们要透过故事体会它的写法,怎样写具体,写生动的。
与众不同的麻雀课堂实录

与众不同的麻雀课堂实录一、谈话导入,初步感知与众不同师:上课。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
请坐师(笑着看同学):坐的椅子舒适么?生:舒适。
师:前几天呀,老师逛街的时候见到了这样一把椅子(课件出示创意椅子)。
生赞叹师:怎么了?生:我们平常坐的椅子跟这个不一样。
它的腿都伸到墙上去了。
师:这把椅子跟我们日常见到的都不一样,可以说是一张与众不同的椅子。
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写这个词。
(板书与众不同)师:一起读。
生齐:与众不同。
师:对这把这椅子感爱好的同学请举手。
(同学都举起手)师:从家具店出来,我又见到了这样一辆汽车(课件出示创意汽车),我不禁感叹(课件出示这真是一辆()的汽车!)生:这真是一辆与众不同的汽车。
师:当时我可是特别惊异,你能读出叹号的味道么?生:这真是一辆与众不同的汽车!师:一起读。
(课件补充括号中词语:与众不同)生齐:这真是一辆与众不同的汽车!师:想坐上去亲身体验么?生齐:想!师:这些与众不同的商品把同学们深深吸引住了。
要是麻雀家族里消失一只与众不同的麻雀,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看看这只与众不同的麻雀。
(板书补充课题)师:谁能读题目?生:与众不同的麻雀。
师:听老师读:与众不同的/麻雀。
能再读一次么?生:与众不同的麻雀。
师:留意老师的停顿:与众不同的/麻雀。
生:与众不同的/麻雀。
师:真好。
还有谁能读?几名同学读师:我们一起读。
生齐:与众不同的/麻雀意图:通过创意椅子和创意汽车,让同学体会到与众不同就是跟大家不一样,自然导入课文学习。
二、初读课文,落实字词,读通句子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不熟悉的字借助拼音读精确,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生自由读文师:生字都熟悉了?(课件出示全部会认字)同桌间相互读一读,读不对的相互订正。
同桌相互读师:都会读的同学请举手。
师:要是把这些字放到句子里,你还熟悉么?(课件出示2、3、4自然段)生纷纷举手师:先练练。
生练读师:第一句话,谁能读?(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我喜爱这样,我并没有阻碍你们呀!那只小麻雀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麻雀》课堂实录师:同学们,人们常说,一回生,两回熟,三回见面是朋友。
我们是第二次见面,但可不可以将“朋友”二字提前呢?(学生微笑着点头)虽然是第二次见面,可我心中早却已有了朋友的感觉。
从你们的眼睛里,我看到了对朋友的笑意。
既然是朋友了,那咱们就先聊一聊。
告诉大家一件有意思的事:在我家的窗外,有一片小树林,每天早晨,我都会被一阵悦耳的声音从睡梦中唤醒。
有一天,我想办法把这声音录了下来。
来,咱们一块来分享一下,听,什么声音?(出示课件:一段悦耳的鸟叫声)生:是小鸟的叫声。
师:平时,你们都见过哪些鸟儿?生:(只有两三个学生举手)师:(微笑)我知道今天在这儿上课,和我们平时上课有很多的不同,在这么多的老师面前发言,而且要说普通话,的确很需要勇气。
我转过身去,数一、二、三,勇敢的孩子赶快把手举起来吧。
(教师转过身,背对着学生,数一、二、三,转过身来一看,有一二十名学生把手举了起来)生:我见过鸽子。
生:我在校园里见过麻雀。
生:我在公园里见过黄鹂鸟。
师:是的,大自然中的鸟儿的确很多,但我们平时见得最多、最普通的鸟儿是什么?生:麻雀。
师:对,就是麻雀。
(一边说,一边板书课题)今天我们要读的一篇文章,题目也是——(教师指着板书的课题,学生齐读课题),再读一次。
它的确太不起眼了,可是就在它的身上,却发生了一段极不寻常的故事。
那是怎样的故事呢?来,打开书,让我们大声地,自由地朗读课文。
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读顺。
好,开始。
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倾听,然后在黑板上板书:跌落、猛烈、逼近、救护)师:我刚才听到这边有几位同学在读这几个词的时候,稍微有点吃力。
大家试着读一读。
难不难?咱们一块读,每个词读两遍。
生:(读词)师:刚才咱们读了书,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说说它给你的大致印象。
生:(学生基本将课文内容复述了一遍,教师一边听,一边在黑板上板书关键词:跌落、猛扑、后退)师:这位同学的发言,让我们知道了故事发生在它们中间(出示小麻雀、老麻雀、猎狗的教具,分别放在“跌落、猛扑、后退”这三个关键词上面。
师:(指板书)谁能看着它们,用比较简单的话再给大家说说这个故事。
生:在打猎回来的路上,一阵风吹来,一只小麻雀从树上跌落下来。
猎狗看见了,想吃掉小麻雀。
正在这时,老麻雀从树上猛扑下来,落在了猎狗的面前。
猎狗没有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往后退。
师:你说得真好!刚才听的时候我的心里都觉得好紧张。
同学们,那你们刚才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文中的哪些自然段让你感觉特别紧张、扣人心弦,甚至让你喘不过气来?有吗?生:有,是第四、五自然段。
生:我也认为是第四、五自然段。
生:还有第三自然段也让我感觉特别紧张。
师:看来,咱们的心是相通的。
当我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我也觉得好紧张。
特别是在读第四、五自然段的时候(出示课件:课文的第四、五自然段)。
看来,这两个自然段,咱们非读好它们不可,是不是?生:(微笑着点头)师:好,让咱们静下心来,仔细默读这两段话。
看看,从这两段话中,你看到了什么?你又想到些什么?一边读,一边拿出笔来在你认为很重要的地方画上横线,还可以将你想到的内容用简单的话写在句子的旁边。
试一试,你能行!生:(自主阅读,一边读一边尝试在书上圈点、做批注)师:同学们稍停一会儿,我发现这两位同学很会读书。
这位同学将自己看到的情景用笔画了下来;这位同学不仅画出了句子,还将自己想到的写在了旁边。
大家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去读,好,请继续。
生:(学生纷纷拿出笔,在书上圈点、批注)师:好了吗?可以了吗?生:(还有四五位学生仍然埋头写自己的感受)师:没有写完没有关系,咱们现在换一种方式,把你的所思所想说给大家听,好吗?从这两段话中,你看到了什么?你又想到些什么?谁来说说。
生:(学生纷纷举手)我认为老麻雀非常勇敢,当猎狗要吃小麻雀的时候,它奋不顾身地从树上猛扑下来救小麻雀,它很了不起。
师:说得真好!在你的发言中,你两次提到了那只小麻雀,同学们,那是一只怎样的小麻雀?咱们先把它弄清楚好吗?这可是事情的起因。
课文中的哪个自然段特别提到了这只小麻雀?生:第三自然段。
师:刚才有位同学特别提到过第三自然段让他感觉特别紧张,哦,是你吧。
请大家自由读一读这段话,看看,你看到的是一只怎样的小麻雀?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生:我看到的是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麻雀。
师:是的。
生:我看到的是一只可爱的小麻雀。
师:对。
生:我看到的是一只孤单无助的小麻雀。
师:“孤单无助”?你看到了什么使你有了这样的感觉?生:“它从巢里跌落下来,呆呆地伏在地上,孤苦无援地张开两只刚刚长出羽毛的小翅膀。
”师:同学们,请看——(出示课件:动画展示的是小麻雀从树上掉下来的情景。
背景音乐中有风声,和远处传来的犬吠)“风猛烈地吹动着林荫路上的白桦树”“它从巢里跌落下来,呆呆地伏在地上,孤苦无援地张开两只刚刚长出羽毛的小翅膀。
”一起读第二、三自然段。
生:(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师:咱们回到刚才的话题,是你吧,(教师走到第一个交流的学生面前)在你刚才的发言中,你说到,老麻雀“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
“奋不顾身”,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感受?从这两段话的哪些地方你看到了老麻雀的“奋不顾身”?生:我从这儿看出来的:“它是猛扑下来救护的,它以自己的躯体掩护着自己的幼儿。
”(生读的时候,“猛扑”“自己的”很带感情)师:读得好。
来,请你上来(教师握着学生的手,把她带到讲台前),你现在站的就是老麻雀站的位置,看,你的前面是……,想想,在你的身后是……,把你现在急于想说的话告诉我们大家。
生:我看到大猎狗正一步步逼近我的孩子,我不能让它吃了我的孩子,我要用自己的身体保护它。
师:你的描述让我们看到了当时的情景,请你把这段话读给大家听一听,好吗?你现在心里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就把你现在的感觉读出来。
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五、六自然段)。
师:谢谢你让我们分享了你的感受。
还有哪位同学想说一说吗?生:我觉得老麻雀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心中充满了对孩子的爱。
生:我从这两段话也感受到老麻雀的母爱。
师:(教师若有所思)伟大……母爱……的确如此,那这“伟大的母爱”你是从哪些地方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的呢?生:“忽然,从附近一棵树上扑下一只黑胸脯的老麻雀,像一颗石子似的落在狗的前面。
”师:鸟是会飞的,可这儿却说,老麻雀像一颗石子似的落在狗的前面,看到这儿,你怎么想?生:我觉得它当时飞下来的时候,什么也没有想,很快就飞下来了。
师:你感受到它的速度之快。
请你读。
(生读句子)生:我认为老麻雀的心里一定很着急,它想赶快飞下去救自己的孩子。
师:你感受到了它心中的急切。
请你读。
(生读句子)师:老麻雀心里为何这么急,它飞下来的速度为什么这么快?当时情况如何?生:(读)“我的猎狗慢慢地逼近它。
”师:我们读的时候,都感觉好紧张,更何况老麻雀当时正面对着这一切。
来咱们合作来读一读这段话。
(教师读描写猎狗的句子,学生读描写老麻雀的句子)师:我刚才见你读到“它全身倒竖着羽毛”时是这样的表情。
(教师模仿学生的表情)你为什么这样,你想象“全身倒竖着羽毛”是怎样的情景?生:老麻雀太紧张了,它把全身的羽毛都竖了起来。
它张开翅膀,挡在小麻雀的前面。
师:(指着板书)看,猎狗是如此庞大,老麻雀是这么弱小,可是它落在了猎狗的前面,落在孩子的前面,张开翅膀保护着孩子。
谁想再读读这段话。
生:(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自然段)师:从四、五这两段话中,你还看到了什么?你又想到些什么?生:我觉得老麻雀从来就没有放弃过救自己的孩子。
师:你说得太好了!从哪里可以看到它从未放弃?生:“它两次向露出牙齿、大张着嘴的狗嘴边跳扑过去”。
师:老麻雀这是要和猎狗搏斗呀,程子玲,你坐在第一排,你看,(教师指着猎狗的牙齿)这是什么?生:锋利的牙齿。
师:(教师指着老麻雀的爪子)看得见吗?生:(看不见)师:假如这场搏斗会进行下去,结果会如何?生:老麻雀可能都会被猎狗吃掉。
师:是啊,它既没有庞大的身躯,也没有锋利的牙齿,它只能“全身倒竖着羽毛,惊惶万状,发出绝望、凄惨的吱吱喳喳的叫声”;尽管“整个小小的身躯都在颤抖”,但它仍“两次向露出牙齿、大张着嘴的狗嘴边跳扑过去”。
为什么?为什么?老麻雀呀老麻雀,你是如此弱小,可你哪来这么大的勇气?生:因为它不能看着自己的孩子被猎狗吃掉。
生:因为有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师:是的。
来我们一起读文中画线部分的句子(出示课件)。
生:(读)“在它看来,狗该是个多么……一种比它的意志更强大的力量,使它从那儿扑下身来。
”师:这种“更强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力量?生:是它心中对孩子的一种深深的母爱。
生:是母爱。
师:是的(板书:爱),同学们的发言让我感受到在这个世界上一个最深又是最浅,最复杂又最简单的道理:那就是当孩子遇到危险的时候,他的父母会挺身而出,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两段话,你们想怎么读?生:(学生多种方式读第四、五段,最后齐读画线部分的句子)师:在自然界中,我们常常可以感受到这爱的力量和爱的所在。
请看(出示课件:动物的母爱;大海中信天翁妈妈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和鲨鱼搏斗的场景)师:信天翁哪里是鲨鱼的对手,正如麻雀哪里是猎狗的对手一样。
尽管如此,我们仍希望它们能有一个好的结局。
那两只麻雀的命运又如何呢?一起读课文的七、八自然段。
师:同学们,作者屠格涅夫是一位充满爱心的人,当他看到这一幕,同样为之感动。
(出示课件)请看,《麻雀》选自屠格涅夫的小说《猎人笔记》,在原文的结尾,其实还有这样一段话:是的,请不要见笑。
对那只小小的、英勇的鸟儿,对它的爱的激情,我是怀着虔敬之情的。
我想,爱比死,比死的恐惧更强大——只有它,只有爱,才维系着生命,并使它充满活力。
”读到这儿,此刻,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呢?请写这张卡片上。
生:(在小卡片上写自己的感受)师:谁想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我们来一起分享。
生:“虽然老麻雀知道自己不能跟猎狗搏斗,可是为了拯救自己的幼儿,却没有想到自己的安全。
救像妈妈对我们一样,为了能让我们好好读书而去打工,直到很晚才回家,而且又要打理家务。
我长大后一定要回报妈妈。
”师:是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生:我现在发现母爱是多么伟大呀!好像老麻雀会不顾危险救它的幼儿的生命,真是一个好母亲。
我非常感动。
我感受到母亲的温暖了。
”师:这爱温暖着我们每个人的心。
生:妈妈,长大以后我一定会孝顺你的。
因为我读完《麻雀》这篇短文了,我想到母爱的力量真是伟大。
师:父爱也同样伟大。
父母是值得我们用心去珍爱的人。
……师:这堂课到这儿就结束了,此刻,爱让我们的心彼此贴近。
心中有爱,真的很好。
2019年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