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主要分类

合集下载

压缩机定义、分类、特点和应用

压缩机定义、分类、特点和应用

压缩机定义、分类、特点和应用压缩机(Compressor)是一种以增加气体压力的设备,通常用于将气体压缩为更高压力的状态。

压缩机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包括空气压缩、冷冻、空调、汽车制造、石油化工等行业。

压缩机的分类按照工作原理的不同,压缩机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压缩机的分类a.正压式压缩机:正压式压缩机是通过增加气体的压强来将气体进行压缩,通常采用活塞式或旋涡式结构。

b.螺杆式压缩机:螺杆式压缩机是一种旋转式压缩机,通过两个旋转螺杆的运动来增加气体的压力,主要用于工业领域的大型空气压缩设备。

c.离心式压缩机:离心式压缩机是一种通过离心力将气体压缩的设备,通常用于制冷和空调系统中。

d.涡轮式压缩机:涡轮式压缩机是一种利用气流动能来压缩气体的设备,主要用于高温气体的压缩和流动控制。

e.涡旋式压缩机:涡旋式压缩机是一种利用叶轮旋转来压缩气体的设备,通常用于小型空气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3.特点a.高效节能:现代压缩机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材料,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运行成本。

b.运行稳定:压缩机通常具有稳定的运行性能,能够在长时间持续工作下保持稳定的压力和流量输出。

c.运行噪音低:现代压缩机通常采用低噪音设计,并配备隔音设施,可以在运行时降低噪音,减少环境和工作空间的影响。

d.多功能性:压缩机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自动调节和控制,具有多功能性,适合不同工况下的使用。

4.应用a.工业制造:压缩机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生产线、机械制造、电子元器件生产等领域,用于供给气动工具、气动系统和工艺气体等。

b.制冷空调:压缩机是制冷设备和空调设备中的关键部件,用于将制冷剂压缩为高温高压的状态,然后通过换热器来实现冷却和降温。

c.石油化工:压缩机用于原油、天然气、化工产品的输送和储存过程中,用于增压输送管道、气体循环和储气设施。

d.医疗设备:压缩机用于医疗设备,如医用氧气供应系统、呼吸机、牙科设备等,用于提供稳定的气体压力和流量。

压缩机的形式及分类

压缩机的形式及分类

压缩机按结构形式的不同分类如下:按其原理可分为:往复式(活塞式)压缩机、回转式(旋转式)压缩机(涡轮式、水环式、透平)压缩机,轴流式压缩机,喷射式压缩机及螺杆压缩机等各种型式,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往复式(活塞式)压缩机。

活塞式压缩机怎样分类?活塞式压缩机分类的方法很多,名称也各不相同,通常有如下几种分类方法:(一)按压缩机的气缸位置(气缸中心线)可分为:(1)卧式压缩机,气缸均为横卧的(气缸中心线成水平方向)。

(2)立式压缩机气缸均为竖立布置的(直立压缩机)。

(3)角式压缩机,气缸布置成L型、V型、W型和S型(扇型)等不同角度的。

(二)按压缩机气缸段数(级数)可分为:(1)单段压缩机(单级):气体在气缸内进行一次压缩。

(2)双段压缩机(两级):气体在气缸内进行两次压缩。

(3)多段压缩机(多级):气体在气缸内进行多次压缩。

(三)按气缸的排列方法可分为:(1)串联式压缩机:几个气缸依次排列于同一根轴上的多段压缩机,又称单列压缩机。

(2)并列式压缩机:几个气缸平行排列于数根轴上的多级压缩机,又称双列压缩机或多列压缩机。

(3)复式压缩机:由串联和并联式共同组成多段压缩机。

(4)对称平衡式压缩机:气缸横卧排列在曲轴轴颈互成180度的曲轴两侧,布置成H型,其惯性力基本能平衡。

(大型压缩机都朝这方向发展)。

(四)按活塞的压缩动作可分为:(1)单作用压缩机:气体只在活塞的一侧进行压缩又称单动压缩机。

(2)双作用压缩机:气体在活塞的两侧均能进行压缩又称复动或多动压缩机。

(3)多缸单作用压缩机:利用活塞的一面进行压缩,而有多个气缸的压缩机。

(4)多缸双作用压缩机:利用活塞的两面进行压缩,而有多个气缸的压缩机。

(五)按压缩机的排气终压力可分为:(1)低压压缩机:排气终了压力在3~10表压。

(2)中压压缩机:排气终了压力在10~100表压。

(3)高压压缩机:排气终了压力在100~1000表压。

(4)超高压压缩机:排气终了压力在1000表压以上。

压缩机的分类

压缩机的分类

压缩机的分类
由于压缩机的使用广泛,其分类也多种多样,主要分为离心式压缩机、螺杆式压缩机、涡轮式压缩机、叉轮式压缩机、往复式压缩机、活塞式压
缩机等几大类。

1、离心式压缩机:是一种以固定式或移动式叶轮,在外壳内回转而
吸收空气,通过叶轮盘轴紧密连接的压缩室内压缩抽出压缩空气的压缩机。

2、螺杆式压缩机:空气经过滤清、润滑和加热,由活塞运动带动螺
杆动旋转,形成涡腔,空气从吸气口进入涡腔,向前推进至尾端,形成压
缩空气的压缩机。

3、涡轮式压缩机:空气经过滤清、润滑和加热,由涡轮进气口抽入,空气在内壁形成压缩空气,再从涡轮排气口抽出,形成一种压缩效率更高、失气量更小的压缩机。

4、叉轮式压缩机:由一只梅花形叉轮驱动,使得它齿轮盘中的空气
被抽入室内,再从出口口排出,形成压缩空气的压缩机。

5、往复式压缩机:由活塞和活塞杆组成,气体以定时往复的运动压缩,形成压缩空气的压缩机。

6、活塞式压缩机:两个活塞连接在一起,由一只动轮驱动,使其压
力呈现正弦变化,形成压缩空气的压缩机。

压缩机分类

压缩机分类

一、压缩机分类
压缩机,是用来压缩气体借以提高气体压力的机械。

一、压缩机分类
1、按工作原理分类
依据压缩机工作原理,分为容积式压缩机和动力式压缩机两大类。

容积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是直接通过改变气体容积来提高气体压力。

按主要零件的运行状态,容积式压缩机又被分为往复压缩机和回转压缩机。

以轴驱动的往复压缩机,主要分成(往复)活塞压缩机和隔膜压缩机。

自由活塞压缩机隶属于往复压缩机。

回转压缩机中有单轴回转压缩机、双轴或多轴回转压缩机。

单轴回转压缩机主要有:单螺杆压缩机、液环压缩机、滑片压缩机、回转(滚动)活塞或摇摆活塞压缩机。

双轴或多轴回转压缩机主要有:双螺杆压缩机、双转子(罗茨)压缩机、齿式压缩机。

动力式压缩机又被称为速度式压缩机,其工作原理是将气体的动能转化为压力能。

动力式压缩机涵盖引射器在内,但以透平压缩机为主流。

透平压缩机亦称涡轮压缩机,旗下分为轴流压缩机、径流(离心)压缩机其他类型(轴流—径流[离心]组合)压缩机。

注:油气田的天然气回注用压缩机,工作压力35MPa~70MPa。

3、按压缩级数/段数分类
单级压缩机——气体仅通过一次工作腔或叶轮压缩的压缩机。

两级压缩机——气体顺序通过两次工作腔或叶轮压缩的压缩机。

多级压缩机——气体顺序通过多次工作腔或叶轮压缩的压缩机,相应通过几次便是几级压缩机。

压缩机 行业分类

压缩机 行业分类

压缩机行业分类
压缩机是一种常见的工业设备,用于将气体或蒸汽压缩成更高压力的形式。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压缩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行业分类:
1. 按工作原理分类:
-正容式压缩机:也称容积式压缩机,通过改变腔室容积来实现气体压缩,如往复式压缩机和回转式压缩机。

-动量式压缩机:通过动能转换来实现气体压缩,如离心式压缩机和轴流式压缩机。

2. 按用途分类:
-工业压缩机: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制药、食品加工等工业领域,用于气体增压、输送和处理。

-制冷压缩机:主要用于制冷和空调系统中,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状态。

-汽车压缩机:安装在汽车发动机上,用于将气体压缩后送入发动机燃烧室,提高燃烧效率。

-空气压缩机:用于将大气中的空气压缩成高压气体,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民用领域。

3. 按工作介质分类:
-气体压缩机:用于压缩各种气体,如空气、天然气、氢气等。

-蒸汽压缩机:专门用于蒸汽的压缩,常见于发电厂和工业锅炉系统。

以上是压缩机的一些常见行业分类,不同类型的压缩机在不同的应用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

压缩机分类

压缩机分类

压缩机分类压缩机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家庭生活等各个领域。

根据其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的不同,可以将压缩机分为以下几类:空压机、制冷压缩机、涡旋压缩机、离心式压缩机和容积式压缩机。

我们来了解一下空压机。

空压机是一种将气体通过增压并压缩至一定压力的机械设备。

它主要用于工业生产中的高压气体供应,如工地施工、机械制造等。

空压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机带动压缩机的转子旋转,从而使气体被吸入并被压缩。

空压机的压缩比和排气量是衡量其性能的两个重要指标。

接下来是制冷压缩机。

制冷压缩机主要用于制冷设备中,如冰箱、空调等。

它的工作原理是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吸入压缩机,经过压缩后,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均升高,然后经过冷凝器散热,变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最后通过膨胀阀降温降压,完成制冷循环。

涡旋压缩机是一种新型的压缩机,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涡旋叶片的旋转产生压力差,将气体进行压缩。

涡旋压缩机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运行平稳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空调、冷冻设备等领域。

离心式压缩机是一种将气体通过离心力进行压缩的机械设备。

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高速旋转的离心轮将气体吸入并加速旋转,然后气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压缩至一定压力。

离心式压缩机的特点是结构简单、运行平稳、噪音低。

最后是容积式压缩机,也称为往复式压缩机。

容积式压缩机是一种通过往复运动将气体压缩的机械设备。

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活塞的上下运动,将气体吸入并压缩。

容积式压缩机广泛应用于汽车发动机、工业生产等领域。

以上就是压缩机的分类和工作原理的概述。

不同类型的压缩机根据其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的不同,具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压缩机,以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们对压缩机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各种压缩机工作原理及优缺点分析

各种压缩机工作原理及优缺点分析

各种压缩机工作原理及优缺点分析一、压缩机概念用来压缩气体借以提高气体压力的机械称为压缩机。

提升的压力小于0.2MPa时,称为鼓风机.提升压力小于0.02MPa时称为通风机。

二、压缩机分类1。

按工作原理分类容积式压缩机直接对一可变容积中的气体进行压缩,使该部分气体容积缩小、压力提高。

其特点是压缩机具有容积可周期变化的工作腔。

离心式压缩机它首先使气体流动速度提高,即增加气体分子的动能;然后使气流速度有序降低,使动能转化为压力能,与此同时气体容积也相应减小。

其特点是压缩机具有驱使气体获得流动速度的叶轮。

2.按排气压力分类3。

按压缩级数分类单级压缩机气体仅通过一次工作腔或叶轮压缩两级压缩机气体顺次通过两次工作腔或叶轮压缩多级压缩机气体顺次通过多次工作腔或叶轮压缩,相应通过几次便是几级压缩机4。

容积流量分类名称容积流量(m3/min)微型压缩机 <1小型压缩机 1~10中型压缩机 10~100大型压缩机≥1005。

按结构或工作特征的分类三、各种压缩机工作原理及优缺点1。

活塞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及优缺点当活塞式压缩机的曲轴旋转时,通过连杆的传动,活塞便做往复运动,由气缸内壁、气缸盖和活塞顶面所构成的工作容积则会发生周期性变化。

活塞式压缩机的活塞从气缸盖处开始运动时,气缸内的工作容积逐渐增大,这时,气体即沿着进气管,推开进气阀而进入气缸,直到工作容积变到最大时为止,进气阀关闭;活塞式压缩机的活塞反向运动时,气缸内工作容积缩小,气体压力升高,当气缸内压力达到并略高于排气压力时,排气阀打开,气体排出气缸,直到活塞运动到极限位置为止,排气阀关闭.当活塞式压缩机的活塞再次反向运动时,上述过程重复出现。

总之,活塞式压缩机的曲轴旋转一周,活塞往复一次,气缸内相继实现进气、压缩、排气的过程,即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活塞压缩机的优点:(1) 不论流量大小,都能得到所需要的,排气压力范围广,最高压力可达320MPa(工业应用),甚至700MPa,(实验室中)。

压缩机知识

压缩机知识

压缩机知识一、压缩机定义压缩机是一种压缩气体提高气体压力或输送气体的机器。

提升的压力小于0.3MPa时,称为鼓风机。

提升压力小于0.02MPa时称为通风机。

二、压缩机分类压缩机在近代工业中,特别是在化学与石油工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虽然类型繁多,但从原理来看,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即容积型压缩机与速度型压缩机。

容积型压缩机:是依靠机械运动,直接使气体的体积变化而实现提高气体压力。

速度型压缩机:是靠高速旋转叶轮作用,首先使气体得到一个很高的速度,然后使高速气流在扩压器中迅速地降速,使气体的动能转化为静压能,因而实现气体压缩,把被压缩气体的压力提高。

三、往复式压缩机往复式压缩机的特点1、往复式压缩机与离心式压缩机比较(1)无论流量大小都能达到所需压力,一般单级終压可达0.3至0.5MPa,多级压缩可达到100MPa。

(2)效率较高。

(3)气量调节时排气压力几乎不变。

(4)在一般压力范围内,对材料的要求不高,可用普通的金属材料。

2、主要缺点(1)转速底,排气量较大时机器显得笨重。

(2)结构复杂,易损件多,日常维修量大。

(3)动平衡性差,运转时有振动,噪音大。

(4)排气量不连续,气流不均匀。

3、各类压缩机的使用范围活塞式适用于中小输气量,排气压力可由低压到超高压;离心式适用于输送大气量,中低压情况;回转式适用于中小输气量、中低压情况。

工作原理1.本压缩机由电动机驱动,当电机驱动时,电动机转子通过联轴器带动曲轴旋转,2.旋转的曲轴通过连杆与十字头,将曲轴的旋转运动变成活塞的往复运动,3.当活塞由外止点向内止点开始移动时,气缸内活塞外侧处于低压状态,气体则通过吸入阀进入气缸,4.当活塞由内止点向外止点移动时,吸入阀关闭,气缸内的气体被压缩而压力升高,当压力超过排气阀外的气体压力和气阀的弹簧压力时,排气阀打开,缸内压缩气体排出,当活塞达到外止点时,排气完毕,至此完成了一个工作循环。

由于活塞的往复运动,使气缸内交替地发生气体的膨胀和吸入,从而获得连续脉动的压缩气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缩机的主要分类及发展历程河北科技大学装控122班史少成摘要压缩机作为生产发展的重要设备,其种类多种多样工作原理也各不相同,各自有自己特点与应用场合。

且起源与发展也不同。

压缩机的发展趋势也趋向更高效,更节能。

关键词压缩机分类工作原理压缩机起源发展趋势1压缩机作用压缩机是一种用来提高气体或液体的压力的设备,其形式多种多样,被压缩对象的用途也各不相同。

其广泛应用于工农业,交通运输,国防,及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

例如压缩空气用来驱动各类风动工具,控制仪表,各种车辆的制动刹车和车窗启闭,高压空气爆破,以及化工工艺的各种压缩机等等。

压缩机的技术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

2压缩机的分类,发展及工作原理2.1活塞式压缩机活塞式压缩机的起源可追溯到我国商代,那时的木质风箱被认为是活塞压缩机的雏形。

而近代空气压缩机的发展起源于德国制造成功的真空泵。

而后压缩机行业开始迅猛发展并在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70年代初期, 德国德累斯顿技术大学提出著名的各类压缩机技术演化完善度评估曲线。

70年代以前,工艺流程用的往复活塞式压缩机,单机容量大、年产台数多、年销售总额最大、最能代表技术水准的是合成氨及空气分离装置两大类用途压缩机。

近25年来,工艺流程用的往复活塞式压缩机的制造、销售及技术开发热点主要集中在炼油及石油化工企业多种装置/流程所需多品种,大中功率,中高压力氢气压缩机。

石油、天然气企业天然气集输及天然气回注采油用多品种、大中功率、中高压力天然气压缩机以及天然气汽车加气站用CNG压缩机等方面。

工作原理:压缩机主要部件包括机身、曲轴、连杆、十字头,接筒,气缸,活塞,密封填料工作时将气体封闭在一定容积气缸内,通过曲轴旋转带动活塞往复运动压缩气体使气体压力升高,到达排气压力后排出,实现气体升压过程。

再吸入低压气体。

曲轴旋转一周为一个工作循环。

往复式压缩机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压缩机。

往复式压缩机根据压缩动作可分为单作用压缩机(气体只在活塞一侧进行压缩),双作用压缩机(气体在活塞两侧均进行压缩),多缸单作用压缩机,多缸双作用压缩机。

其特点是适用压力广泛,不论流量大小,均能达到所需压力。

排气范围大,不受压力影响。

装置系统简单,可维修性强。

热效率高,单位耗电少。

但是其排气不连续,造成气体脉冲,转速不高,体积大且重,运转有较大震动,易损件多。

2.2离心式压缩机第一台工业上使用的离心压缩机是人类在进入20世纪时与早期内燃机同时出现的,这些压缩机最早是用来在炼铁中充当高炉鼓风机。

1963年开始对离心压缩机进行开创性研究,1967年投入工业运行试验的紧凑式中小流量离心式空压机组,已成为供应无油压缩空气的重要设备。

工作原理:压缩机轴转动带动其各级叶轮转动,从轴向进入压缩机的气体在叶轮做功下流向出口,出口面积大于入口故气体流速降低压力升高,总能量升高,再由流通面积逐步增大的扩压器使流速进一步下降,压力进一步升高,最终到达所需排气压力。

适用于大中流量,中低压力场合。

离心式压缩机优点:在相同冷量的情况下, ,机组的重量及尺寸较小。

结构简单紧凑,运动件少,工作可靠,经久耐用,运行费用低; 容易实现多级压缩和多种蒸发温度,容易实现中间冷却,耗功较低;离心机组中混入的润滑油极少,对换热器的传热效果影响较小,机组具有较高的效率。

其缺点是转子转速较高,为了保证叶轮一定的宽度,离心式压缩机必须用于大中流量场合,不适合于小流量场合;单级压比低,为了得到较高压比须采用多级叶轮,一般还要用增速齿轮;喘振是离心式压缩机固有缺点,机组须添加防喘振系统;且只能在设计压力下运转。

离心式压缩机同一台机组工况不能有大的变动,适用的范围比较窄。

2.3螺杆压缩机20世纪30年代,瑞典工程师发明了螺杆压缩机。

1937年SRM公司研制成功了两类螺杆压缩机试验样机。

1946年欧洲、美国和日本的多家公司陆续获得螺杆压缩机的生产和销售许可证,从事螺杆压缩机的生产和销售。

最先发展起来的螺杆压缩机是无油螺杆压缩机。

1957年喷油螺杆空气压缩机投入了市场应用。

1961年又研制成功了喷油螺杆制冷压缩机和螺杆工艺压缩机。

随后持续的基础理论研究和产品开发试验,通过对转子型线的不断改进和专用转子加工设备的开发成功,螺杆压缩机的优越性能得到了不断的发挥。

工作原理:电机驱动转子,主从转子的赤沟空间在转至进气端壁开口时,其空间大,外界的空气充满其中,当转子的进气侧端面转离了壳之进气口时,在齿沟间的空气被封闭在主、从转子与机壳之间,完成吸气过程。

在吸气结束时,主、从转子齿峰与机壳形成的封闭容积随着转子角度的变化而减少,并按螺旋状移动,此为“压缩过程”。

在输送过程中,容积不断减少,气体不断被压缩,压力提高,温度升高,同时,因气压差而变成雾状的润滑被喷入压缩腔,从而达到压缩、降低温度密封放润滑的作用。

当转子之封闭齿峰旋转到与机壳排气口相遇时,被压缩的空气开始排放,直到齿峰与齿沟的吻合面移至排气端面,此时齿沟空间为零,即完成排气过程。

与此同时,主从转子的另一对齿沟已旋转至进气端,形成最大空间,开始吸气过程,由此开始一个新的压缩循环。

螺杆压缩机与活塞压缩机相同,都属于容积式压缩机。

就使用效果来看螺杆空压机有如下优点。

可靠性高。

螺杆压缩机零部件少,没有易损件,因而它运转可靠,寿命长,操作维护方便。

螺杆压缩机自动化程度高,操作人员不必经过长时间的专业培训,可实现无人值守运转。

动力平衡好。

螺杆压缩机没有不平衡惯性力,机器可平稳地高速工作,可实现无基础运转,特别适合作移动式压缩机,体积小、重量轻、占地面积少。

适应性强。

螺杆压缩机具有强制输气的特点,容积流量几乎不受排气压力的影响,在宽阔的范围内能保持较高效率,在压缩机结构不作任何改变的情况下,适用于多种工况。

压缩机还有轴流式压缩机,滑片压缩机,喷射式压缩机,直线压缩机等等。

但是在21世纪往复式压缩机,离心式压缩机及螺杆式压缩机占据压缩机市场的主导地位。

3 压缩机的发展现状压缩机的技术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

国际情况:当前制冷压缩机技术已发展到第三代——涡旋压缩机。

制冷量和效率是衡量制冷压缩机性能的关键因素。

相比于传统往复式、滚动活塞式和螺杆式压缩机,涡旋式压缩机具有,效率高、可靠性强、低噪声与低振动、质量轻、体积小等其它优势。

近20年来在世界各国迅速发展,尤其在大型空调领域,市场占有率一路攀升。

国内情况:我国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模仿前苏联的活塞制冷压缩机技术并制定我国第一个中小型活塞式压缩机标准。

随后我国迈向自主研发设计制造的道路。

相继制定了全封闭和半封闭式制冷压缩机冰箱压缩机,螺杆冷压缩机和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产品标准。

到了八十年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家用电器空调的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原有的设计水平和生产能力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所以我国开始引进国外制造技术。

经过近35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的压缩机行业不仅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并且在国外市场也占有相当的份额。

4压缩机未来发展趋势进入二十一世纪后,节能减排成为当前压缩机制造公司面临的主要课题。

大容量、节能和环境保护是涡旋式压缩机未来主要的发展趋势,节能降耗技术、变频技术、摩擦与润滑技术在此领域的应用将成为将来年来的研究热点。

具体来说,国外制冷压缩机未来技术发展趋势主要体现为降低涡旋盘的加工成本。

研究开发新型环保型制冷剂。

提高涡旋式压缩机的功率范围,拓展涡旋式压缩机的应用领域。

避免涡旋式压缩机对空气的污染,加大对无油润滑涡旋式压缩机的研究力度,进一步提高空气压缩机的质量。

目前我国在制冷压缩机的节能降耗技术、变频技术方面,已经有专家发现了普通变频涡旋式压缩机动静涡旋齿间径向密封存在问题的根源,设计出了一种新型径向密封机构。

而且正弦波直流变频技术在国内某些空调厂商也得到应用,并具有发展的趋势。

在摩擦与润滑方面上国内无油活塞压缩机、无油螺杆压缩机等技术比较成熟。

但对于无油润滑涡旋式压缩机的知识体系较欠缺,无油润滑涡旋式压缩机的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还处在起步阶段。

国内在制冷压缩机领域今后的主要发展趋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进一步改进涡旋盘加工制造工艺,降低成本。

2提高加工和装配精度,合理考虑实际运行中的密封间隙,降低泄漏损失,进一步提高效率。

3研究变转速下涡旋式压缩机的性能,提高工作转速。

4研究开发自转型涡旋式压缩机等。

5降噪技术,目前市场上200 W 制冷量的压机机可以做到38 d B (A )以下,小型号的压缩机噪声只有34 d B(A)左右。

5结束语当前世界现状能源缺乏,环境污染严重。

作为制冷及空调系统核心部件的压缩机,在各种领域或行业为单位的使用量是最多的,各种压缩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科学的进步,必然会推动压缩机制造技术的进步。

尽管现有压缩机的种类繁多,不过从其发展趋势来看,结构紧凑、高效节能以及微振低噪等特点是压缩机制造技术不断追求的改善目标。

参考文献[1]任金禄.我国压缩机市场和技术发展趋势.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2012(12.2):81-89[2]高其烈.压缩机研发与生产的十点动向.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2007(6): 40-48[3]钱家祥.2013年压缩机行业发展报告.通用机械.2014(2):17-21[4]邓德春.对化工压缩机发展及其应用的浅析.中国化工贸易.2014(2):254[5]钱家祥.压缩机行业发展综述.通用机械.2012(2):27-30[6]赵远扬.李连生.束鹏程.压缩机的技术现状及其发展趋势.通用机械. 2005(6) :9~15[7]董德礼.国内外工艺用压缩机技术发展概况.压缩机技术.2002(2):6~9[8]严天宏.梁嘉麟.李青.压缩机的现状、发展及新型技术展望压缩机技术.2011(5):11~19[9]张军.赵艳.浅谈活塞式压缩机气阀设计.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2) :14~19[10]冯全科.往复式压缩机润滑油的选用技术.流体机械.1994(9):38~40[11]颜刚.袁炳飞.华素萍.空压机三级冷却器技术改进.深冷技术. 1999(2) :15~34[12]王敏.国内外压缩机技术发展研究.装备机械.2015(1):69-7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