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发光测定仪教材
光激化学发光的应用教材

工作 原理
基本 结构
LiCA
操作 使用
维护 保养
操作使用
开机
开启SP加样仪、电脑主机、显示器电源 电脑桌面双击“LiCA Touch”图标,输入用户
名1,密码1
样本输入
批量输入:对已占用试管架输入无效,必须从空试 管架输入样本输入
依次点击:批量输入→起始管架号→起始编号→结 束编号→选择项目→点击确定;
加样到一半提示液体量不足,如何处理? 标本不足,试剂不足或有气泡,都会导致实验中断。在补齐相关的液体剔除
气泡,后再点击“继续加样”。 (有时候会多出来几个灰色废弃的孔位,说 明软件已重新分配任务) 定标不通过都有哪些因素? 定标有可能会不通过,因此我们建议在定标日,定标时就别带待测和质控了, 避免定标不通过造成试剂浪费,应先定标后测试。 校正液偏差较大的原因是什么?如何修正? 校正液量不足,吸液有气泡,用前未混匀室温平衡,或开瓶放置过久都有可 能造成测值偏差较大。可以通过前后次的发光值对其修正。 质控失控的原因是什么? 同校正液一样:质控液量不足,吸液有气泡,用前未混匀室温平衡,或开瓶 放置过久都有可能造成测值偏差较大。重新开一瓶。 哪些物质会影响或干扰我们的实验结果 血浆,RF,溶血性标本,腹水标本都不是我们的测试对象,建议用血清(红 盖或黄盖采血管)。
通用液并启动更换通用液即可
实验前准备工作?
标本编号,平衡校正液及质控并混匀,目测校正质控的余量以及是否有气泡, 查看感光液及清洗液余量,放置吸头架和板架。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实验前 准备严格规范的实验,保证实验的连续性,都是为了获得较好的实验结果。
实验结束后收尾工作注意哪些? SP一旦完成加样转板之后就可以撤下试剂、校正液和质控品,存入冰箱,这
4、无论是SP、HT报故障,进行处理后都在SP面板、HT面 板里进行复位;
化学发光仪(AlphaFluorChemQ)操作说明书

化学发光仪(Alpha FluorChem Q)操作说明书一、仪器使用注意事项1.请勿频繁开关CCD,一天开关一次;2.样品分析之前,请先打开仪器和软件,必须等CCD的温度降至-20℃才可以进行样品成像操作;3.分析样品前,请在托盘上铺一张干净的保鲜膜;4.仪器使用完毕后,请清洁仪器的内部和外部;请用自来水冲洗样品托盘,切勿使用抹布、刷子和纸巾擦拭托盘;5.此台仪器不能用于照EB胶;6.如实填写仪器使用记录,爱护仪器。
二、化学发光成像操作步骤1.开机:依次打开电脑、插线板开关、仪器开关(在仪器后下方),软件;关机:依次关闭软件、仪器开关、插线板开关、电脑。
图1-12.打开电脑桌面上的FluorChem Q软件,单击Acquire按钮,仪器进入降温状态,待温度降至-20℃才可以进行使用(仪器温度降至-20℃且稳定30min后使用,效果会更好)。
3.准备样品:铺一张干净保鲜膜在托盘上,把western blotting膜放在托盘白色框内,加入试剂。
图1-24.打开仪器门,把托盘放入仪器内第1层;关闭仪器门,打开仪器上方小门(左推即开),调节光圈数至0.95。
图1-35.预览结果方法设置(也可以不预览结果,直接进行下面第6步操作):5.1 左键单击Live按钮5.2 Protocal:Chemi High-Med5.3 Display:选中Chemi Display和Show Saturati5.4 Speed/Resolution: Medium/HighNoise reduction: Level 25.5 单击Preview预览结果5.6 想采集预览图片信息,点击Acquire按钮开始采集图片信息图1-46.根据预览结果设定采集信号的方法:6.1 左键单击MovieMode按钮6.2 设定采集照片总数Total fr.,例如设为106.3 选中Stack Frames6.4 不选中Auto exposure,设定手动曝光时间Exposure,例如设为20s(根据信号强弱设定)6.5 按照图1-4选择其它选项6.6 左键单击Copy to En按钮6.7 点击Go按钮即开始采集图片信息图1-57.保存图片7.1点击要保存的照片,点击图标保存单张图片,点击图标保存所有图片照片最好以Tiff格式保存,方便发表文章用;7.2 或者点击要保存的照片,单击File,单击Save保存原始图片;7.3 或者点击要保存的照片,单击File,单击Save Modified保存图片(此方式保存的图片所有图片软件都能打开)。
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操作规程

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操作规程1.开机前检查1.1检查电源检查电源,确认电源有电并且能够提供正确的电压:电源:220V~ 50/60Hz电压波动范围:±10%额定输入功率:整机:≤2000VA1.2、检查操作部和输出部间的通讯线和电源线,确认已连接牢固且没有松动现象。
1.3检查打印机内是否有足够的打印纸。
若不够,请添加打印纸。
1.4检查废液连接,确保废液管无弯折,下水道排液口高度满足要求。
1.5检查针,加样针容易弄脏或受损,开机前,请仔细检查,是否有污物或弯折。
1.6检查反应杯、分离液、底物、加样针清洗液是否充足。
如不足,请及时添加。
1.7检查固体废料箱容量,清空废料箱的反应杯。
2.开机仪器的开机分以下几种情况:2.1关闭分析仪电源后开机2.1.1、打开分析仪电源开关。
2.1.2、打开打印机和操作部计算机的电源。
如果选配了数据管理软件或LIS,打开安装有数据管理软件或LIS的计算机电源。
2.1.3、显示“登录”对话框后,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然后点击“确定”。
2.2定时开机系统允许通过设置定时开机时间,每天定时启动仪器。
选择“应用”-“系统设置”,点击“仪器设置”按钮,选择“1 定时开机设置”,然后选择“定时开机设置”设置每天启动仪器的时间。
当达到设定的时间后,如果仪器处于关机状态,将被自动开启。
3.仪器状态确认3.1检查主界面系统状态区的系统状态、打印机工作状态和LIS连接状态,确保各部分连接正常。
3.2在系统状态栏点击模块状态图标,打开“系统状况”界面。
界面上分别显示分析部和样本调度模块的系统状态和报警状态。
3.3检查主界面左侧的“报警”按钮,如果为黄色,表示有警告信息;如果为红色,表示有错误产生,或既有警告又有错误产生。
点击“报警”按钮进入“故障日志”界面,选择需要查看报警的模块,查看报警信息,并根据“问号”中提供的解决方法解决故障。
3.4检查主界面左侧的“试剂”按钮,如果为黄色,表示有警告信息;如果为红色,表示有错误产生,或既有警告又有错误产生。
检验技术化学发光和荧光免疫技术及仪器授课PPT

PART 03
荧光免疫技术详解
荧光免疫技术原理
或抗体结合,形成荧光标记 的抗原或抗体。
激发与发射荧光
在特定波长的光激发下,荧光标记物发出特定波长的荧光,通过检 测荧光信号实现对抗原或抗体的定量或定性分析。
信号放大
荧光免疫技术常采用信号放大方法,以提高检测灵敏度。常见的信 号放大方法包括酶标记、化学发光标记和量子点等。
对化学发光与荧光免疫技术进行比较,分 析各自的优缺点,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和 挑战。
PART 02
化学发光技术基础
化学发光原理
化学发光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反应释放的能量,并以光子的形式释放出 来。这个过程不需要外部光源激发,因此被称为化学发光。
化学发光反应通常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化学发光,反应过程中直接产生光子 ;另一类是能量转移化学发光,涉及两个或多个反应物之间的能量转移。
,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荧光免疫技术在病毒与细菌检测中的应用
总结词
高分辨率、可视化结果、快速检测
详细描述
荧光免疫技术利用荧光物质标记抗体或抗原 ,通过荧光信号的强弱判断目标物质的含量 。该技术具有高分辨率和可视化结果的特点 ,能够快速检测病毒和细菌等微生物,为感 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课程内容概述
化学发光技术及其仪器
荧光免疫技术及其仪器
介绍化学发光技术的基本原理、发光标记 物、发光反应体系以及常见的化学发光分 析仪器。
探讨荧光免疫技术的基本原理、荧光标记 物、荧光反应体系以及常见的荧光免疫分 析仪器。
临床应用实例
技术比较与展望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介绍化学发光与荧光 免疫技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包括传染 病检测、肿瘤标志物检测、激素检测等。
化学发光法技术概要ppt课件

样本+试剂1(或试剂1+试剂2),37℃孵育5- 30分钟;
洗涤3-5次,加入试剂3(或试剂3+试剂4), 37℃孵育5-30分钟;
洗涤3-5次; 加入发光底物, 5-15分钟检测。
16
全自动仪器其他要求
样品加量10µl~200 µl,试剂加量50µl~200 µl, 随检测项目不同而有所增减。
化学发光法技术概要 及自动化免疫分析仪 技术要点
科华生物研发中心光免小组 李基
2010.7.14
1
化学发光法反应基本原理
➢ 抗原-抗体反应
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相对应的抗原,并与之结合,这种反 应称之为抗原抗体反应。 抗原-抗体反应具有特异性、敏感性、可逆性等特点。
➢ 酶促底物发光
将检测试剂中的抗原或抗体用碱性磷酸酶(AP)加以标 记,通过发光底物测定相对光子数(RLUs值),来检测 目标抗体或抗原的浓度。
2
化学发光法反应模式
一步法 (15min反应+15min显色)
➢ 夹心法 ➢ 竞争法
两步法 (15min+15min反应+15min显色)
➢ 间接法 ➢ 捕获法
3
一步法:夹心法
4
一步法:竞争法
5
两步法:间接法
6
两步法:捕获法
7化学发光法ຫໍສະໝຸດ 应介质✓ 固相介质:磁珠 ✓ 酶标记物:碱性磷酸酶(AP) ✓ 发光底物:AMPPD
第一个结果报告时间(min )
检测通量(T/hour)
10
68-120
15.6
200
<15.6
1200
18
240
15
化学发光仪使用说明

Promega化学发光检测仪使用说明
1.打开仪器电源,同时打开电脑上操作软件。
2.在仪器操作面板上选择所需运行程序,点击进入。
3.放入样品,点击“Measure”。
测得读数会在仪器和操作软件上均有显示。
以Promega公司双荧光素酶检测试剂盒为例:
1. 试剂准备
按照说明书配制PLB细胞裂解液、LAR II检测液、
Stop&Glo检测液。
2. 样品准备
按照说明书使用PLB细胞裂解液裂解细胞,取
20ul细胞裂解液
3. 检测过程
a) 在1.5ml离心管中加入20ul细胞裂解液,然
后加入100ul的LARII溶液,混合后放入发光检
测仪检测第一次发光值;
b) 然后加入Stop&Glo检测液,终止第一次发光,
同时开始第二次发光,混合后放入发光检测仪检
测第二次发光值。
4.测定完毕后,取出样品,保存数据,关闭电源。
注意事项:
(1)仪器盖子上含有电器元件,开关请轻开轻关;
(2)该仪器请保持干燥,不要泼溅任何液体,如不慎滴入液体,请立即擦干;(3)测定完毕后一定要记得保存数据;
(4)仪器如果出现任何故障,请不要擅自修理,请及时报告管理员,通知相关专业维修人员。
Autolumo-A2000-全自动化学发光测定仪PPT演示课件

8、优缺点
优点: 1、反应杯自动加载; 2、样本载入灵活,可批量可随机; 3、管式反应体系,检测结果一致性好; 4、检测通量大,每小时200个测试; 缺点: 1、人机交互的模块分布在仪器的3个角上,不利于操作; 2、开机状态不能加载更换试剂,需停机才能操图:1999年成立,ISO9001 ISO13485 检测项目:主要包括肝炎项目、肿瘤项目、肝纤 项目、甲状腺项目、心肌标志物项目、炎症项目、 糖代谢项目、高血压项目等。 检测原理:酶促化学发光 通量:200测试/小时,18s/个
3
4
5
2、基本架构
6
3、进样单元
1、流水线式自动进样,条码自动扫描; 2、一批次100个样本,可循环追加; 3、急诊优先(可以插队); 4、摆臂钢针加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Autolumo A2000 全自动化学发光测定仪
1
大纲
1、仪器简介 2、基本架构 3、进样单元 4、耗材单元 5、试剂单元 6、温育单元 7、液路单元 8、优缺点
7
4、耗材单元
1、反应杯自动连续加载,无需人工排列; 2、能储存2000个反应杯并可随时添加; 3、反应杯通过抓手转移到孵育盘;
8
5、试剂单元
1、24个试剂位,大转盘设计,4-10℃冷藏; 2、试剂条码自动扫描,二维条码; 3、磁微粒混悬液自动不间断混匀; 4、摆臂钢针加样,双试剂针; 5、停机后更换试剂;
9
6、温育单元
1、共192个反应位,内外3环,兼容一步法、二步法、三步法? 反应杯通过抓手转移; 2、整个转盘37℃温育; 3、带反应杯自动混匀,磁分离自动洗涤功能;
10
7、液路单元
MPI-A 型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检测仪使用说明书

4.2.3 数控毛细管电泳高压电源后面板
1
3
67 8
2
4
5
9
图 4-3 数控毛细管电泳高压电源后面板示意图 表 4-3 数控毛细管电泳高压电源装置及功能
序号 编号
名称
说明
1
V-1
电源开关
用于电化学分析仪电源的开关
2
V-2
电源插座
用于电化学分析仪的供电
3
V-3
校准
高压校准
4
V-4
保险丝
内装仪器的保险丝
数控电化学分析仪是整套测试系统的核心,仪器内部集成了与系统计算机通讯的标准 RS 232 串行接口,可有效地完成系统计算机与多通道数据采集分析仪及相应控制部件的数据传 输。
1
MPI-A 型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检测仪使用说明书
3 主要技术参数
3.1 电化学分析仪
电化学分析仪提供电化学及电化学发光分析所需的恒电位、循环伏安、线性扫描等电化 学方法及电化学电流检测手段。此部分是整套测试系统的核心,仪器内部集成了与系统计算 机通讯的标准 RS 232 串行接口,可有效地完成系统计算机与其他仪器及相应控制部件的数据 传输。
3.3 数控毛细管电泳高压电源
提供毛细管电泳分析所需高压;可按程序对进样时间及进样高压,分析时间与分析高压 进行独立控制。
技术特性 * 输出电压:0—20 kV * 输出电流:0—300 µA
2
MPI-A 型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检测仪使用说明书
3.4 多功能化学发光检测器
可进行静态注射化学发光,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及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等各种发 光检测,并且可以作为电化学检测的屏蔽罩,屏蔽外来电磁干扰信号的影响。 技术特性 * 输入高压:-100 ~ -1000 V * 波长范围:300—650 nm(最大响应波长:420nm) * SP>1000 A/L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是免疫测定技术继酶免 技术(EIA)、放免技术(RIA)、荧光免 疫技术(FIA)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 TRFIA)之后发展的一项新兴测定技术。
▪ 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是一种高度敏感的微量 测定技术,定。 其起步于80年代初,快速发展于90年代, 在国外化学发光免疫技术的应用处于蓬勃 发展的阶段。
▪ ALP的发光底物 :价格昂贵、国内无成熟 技术
(1) HRP的发光底物
常用的底物为鲁米诺或其衍生物。 ▪ 鲁米诺或其衍生物 鲁米诺的氧化反应在碱
性缓冲液中进行。
(2)ALP的发光底物
▪ 常用的底物为3-(2-螺旋金刚烷-4-甲氧基4-甲基-4-(3-磷酸氧基)-苯基-1,2-二氧乙 烷(AMPPD)和4-甲基伞形酮磷酸盐(4MUP,荧光底物)。
3.电化学发光剂
▪ 是指通过在电极表面进行电化学反应而发出光 的物质。化学发光剂三联吡啶钌[Ru(bpy)3]2+ (图19-1)和电子供体三丙胺(TPA)在阳性 电极表面可同时失去一个电子而发生氧化反应 。二价的[Ru(bpy)3]2+被氧化成三价,成为强 氧化剂,TPA失去电子后被氧化成阳离子自由 基TPA+,它很不稳定,可自发地失去一个质 子(H+),形成自由基TPA.,成为一种很强 的还原剂,可将一个高能量的电子递给三价的 [Ru(bpy)3]3+使其形成激发态的[Ru(bpy)3]2+. 。
化学发光免疫技术具备以下特点 :
▪ ①高度敏感,极限达10-17~10-19M/L,远高于RIA 、EIA、TRFIA。
▪ ②特异性强,重复性好C.V.<10%。 ▪ ③测定范围宽,可达7个数量级。 ▪ ④试剂稳定性好,无污染有效期6-12月。 ▪ ⑤操作简单,易于自动化。
在对环保很重视的国家,CLIA成了取代RIA的首 选方法。
化学发光原理
化学发光检测主要是借助抗原和抗体在体 外特异结合后出现的各种现象,对样品中 的抗原或抗体进行定性、定量、定位的检 测。 ▪ 抗原:可诱导动物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 的物质。 ▪ 抗体:由动物免疫系统产生,可特异性结 合某种物质的球蛋白。
化学发光反应基本原理
双抗体夹心法(三明志法)原理
▪ 酶促反应的发光底物 ▪ 直接化学发光剂 ▪ 电化学发光剂
1.酶促反应的发光底物
酶促反应的发光底物是指经酶的降解作用而 发出光的一类发光底物,目前化学发光酶 免疫技术中常用的酶有辣根过氧化物酶( HRP) 和 碱 性 磷 酸 酶 ( ALP), 相 应 发 光 底物为:
▪ HRP的发光底物 :价格低廉、国内技术成 熟
上海丰汇生物研究有限公司
化学发光介绍
发光免疫技术
▪ 发光免疫技术(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LIA)是 将发光分析和免疫反应相结合而建立的一 种新的免疫分析技术。这种方法不仅具有 发光分析的高灵敏度和抗原抗体反应的高 度特异性,而且还具有分离简便,可以实现自 动化分析特点,使之成为医学、生物学研究 领域中一种新的重要的免疫学分析手段。
待测物
超顺磁珠
酶标记抗体 试剂1
夹心法的剂量--反应关系曲线
信号强度(Y)
分析灵敏度(最低检测限)(95%可信度):
S0+2SD在该曲线上所对应的浓度值。
功能灵敏度: 测定误差(变异)≤20%的最低可检测浓度。
线性范围: (分析)功能灵敏度---变异≤20%的最高检测浓度
AMPPD
▪ AMPPD在碱性条件下,被ALP酶解生成相 当稳定的AMP-D阴离子,其有2-30min的分 解半衰期,发出波长为470nm的持续性光, 在15min时其强度达到高峰,15~ 60min内 光强度保持相对稳定。
2.直接化学发光剂
▪ 这类发光剂不需酶的催化作用,只需改变 溶液的pH等条件就能发光,如吖啶酯( acridinium, AE)在含过氧化氢的稀碱溶液 中即能发光。
发光时间在数十分钟以上,如: HRP-Luminol系统 AP-AMPPD系统
无须原位进样、 以速率法测量。
闪光与辉光及其测量方式的差别
闪光尖峰 发光信号
积分法测量
辉光坪区
原位进样
速率法测量
时间
发光与化学发光剂
一、发光 一种物质由电子激发态回复到基态时,
释放出的能量表现为光的发射,称为发光 (luminescence)。根据形成激发态分子的激 发能可将发光分为三种类型: 1.光照发光 2.生物发光 3.化学发光。
3.化学发光
▪ 化学发光是在常温下经化学反应所产生的 发射光。
▪ 化学发光是一个多步骤的过程,其机制为 某些化合物(发光剂或发光底物)可以利用一 个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使其产物分子或反 应中间态分子上升至电子激发态。当此产 物分子或中间态分子衰退至基态时,以发 射光子的形式释放能量(即发光)。
化学发光免疫技术中常用的化学 发光剂或发光底物
化学发光的分类
按化学反应类型
按发光持续时间
▪ 酶促化学发光:
辣根过氧化物酶系统: 丰汇、强生
碱性磷酸酶系统: 贝克曼
▪ 非酶促化学发光:
吖啶酯系统:雅培
电化学发光:罗氏
闪光(Flash):
发光时间在数秒内,如吖啶酯 以原位进样(In Situ Injector) 和时间积 分法测量
辉光(Glow):
1. 光照发光
▪ 发光剂经短波长入射光照射后进入激发态 ,当回复至基态时发出较长波长的可见光 。
能 级
光子 电子e
基态
2. 生物发光
▪ 典型例子为萤火虫发光。反应底物为萤火 虫荧光素 (firefly luciferin),在荧光素酶 (luciferase)的催化下利用ATP产能,生成 激发态的氧化萤火虫荧光素 (oxyluciferin) ,后者在回复到基态时多余的能量以光子 形式放出。
3.电化学发光剂
▪ 激发态的三联吡啶钌不稳定,很快发射出 一个波长为620nm的光子,回复到基态的三 联吡啶钌。这一过程可在电极表面周而复 始地进行,产生许多光子,使光信号增强 。
▪ 酶促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就是利用酶对发光 底物催化作用而直接发光,通过光强度的 测定而直接进行定量。
酶促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双抗体夹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