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猫》教学设计新部编版第二课时
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13《猫》优质示范课第2课时教案

《猫》优质示范课教案第2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解、闷”等7个字。
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猫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3.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拓展阅读不同作家创作的《猫》片段,体会不同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
4.观察某种小动物,学习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教学难点】体会不同作家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复习字词: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很多新的生字朋友,一起来认读一下词语吧。
(PPT出示词语)呼唤响动尽职屏息稿纸梅花解闷勇猛满月淘气2.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了解到了一只怎样的猫?预设:我认识了一只古怪的猫。
这只猫既老实又贪玩,还很尽职;有时温柔可亲,有时又一声不出;有时什么都怕,有时又那么勇猛。
3.导入新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课文,一起去感受小猫的淘气。
(板书:小猫淘气)设计意图:通过认读词语游戏,以学生喜欢的方式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通过对第一课时所学内容的回顾,对本课内容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问题探究自主探究1.探究任务默读第六自然段,想一想:你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猫的淘气的?2.探究活动师:你从哪些词句子体会到猫的淘气的?出示句子一:妈妈的尾巴,一根鸡毛,都是它们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
一玩起来,它们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
它们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和彼此的头上,撞疼了也不哭。
预设:从“没完没了”这个词感受到小猫一直玩个不停,乐此不疲。
我仿佛看到了小猫在挠着妈妈的尾巴停也停不下来。
师小结:是啊,一群小猫没完没了地疯玩,真是太淘气了。
请同学们接着交流。
出示句子二:它们到院子里来了。
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
它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
预设:这段话写的是小猫在院子里玩的事例。
这里的“枝折花落”让我仿佛看到小猫所到之处,院子到处都是掉落的树叶和花瓣,院子里简直是鸡飞狗跳的样子了。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猫》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二课时教学设计课题猫单元四学科语文年级四学习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虑、职”等8个字,会写“忧、虑”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会用“无优无虑”“生气勃勃”造句。
2.了解课文生动具体地叙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刚满月小猫的淘气可爱,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培养学生在观察中抓事物特点的能力。
3.训练学生运用“摘句归纳法”概括段意,以提高学生明确、完整、简洁地表达段意的能力,促进逻辑思维的发展。
4.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踩印几朵小梅花”“淘气”“绝不会”等词和词组所表达的感情。
重点体会猫的性格有些古怪,满月小猫的淘气可爱,感受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对猫的喜爱之情。
难点学习用“摘句法”归纳段意。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读通了课文,并且运用“摘句归纳法”概括了课文每段的段意,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学生听讲温故知新讲授新课一.体会喜爱之情从哪些语句中读出猫的老实、贪玩、尽职的古怪性格呢?的确成天无忧无虑多么屏息凝视非……不可任凭谁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
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
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你会用“说……吧……可是……”写一段话吗?说小猫温柔吧,它的确有时候很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可是,它有时候又那么勇猛,别说老鼠和小虫,就是见到蛇也敢斗一斗。
齐读,体会喜爱之情。
猫的性格古怪表现出的第二点是什么?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不吭猫的温柔可亲表现在哪些地方?哪些语句表现了老舍对猫的喜爱之情?学生分析朗读思考理解猫的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要求抓痒。
跳上桌来在稿子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丰富多腔地叫唤给自己解闷。
喜爱之情: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儿伸出来要求给抓痒。
生表演。
演老舍先生,演猫。
齐读第二节朗读第三节,读出疼爱赞赏的感情。
你认为这段文章哪些词句体现了老舍对猫的喜爱之情?更——特别得喜爱,“更”在这里有递进作用。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猫》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猫》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能流畅朗读。
3.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对小动物的保护意识和爱心。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辨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2.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能够流畅朗读并理解课文。
•难点: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思考和拓展。
三、教学准备1.课文《猫》相关教学资料。
2.教学课件及相关图片。
3.学生熟悉的动物课件。
4.课堂布置好学生的座位。
四、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安排好学生的座位,准备好相关教学资料和课件。
2. 热身启动•让学生看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家里或者周围是否有养过猫,有什么感受。
3. 主体教学1.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猫”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习课文: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并进行注重重点内容的解释。
3.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就“猫”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了解学生对猫的认识和想法。
4. 拓展延伸•展示相关视频或图片让学生更深入了解猫的生活习性,并进行简要讨论。
•让学生猜测猫在不同情景下的表现。
5. 小结反馈•请学生总结今天所学内容,强调学习要点和方法。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爱护小动物的情感,教师在课堂中要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猫的生活习性,增加课堂讨论时间,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六、板书设计•标题:《猫》七、课后作业1.复习课文。
2.描述你家里养的宠物或者周围见到的猫的生活习性。
3.阅读相关有关猫的故事或资料。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帮助老师顺利开展教学工作。
【班海精品】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6.猫 第2课时 》【优质教案】

【班海精品】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6.猫第2课时》【优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猫》这一课,主要讲述了作者通过对家猫的观察,描绘了猫的性格特点和生活习性。
文章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充满对动物的关爱之情。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朗读和理解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并能够体会作者对动物的爱心和善待生命的态度。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动物题材的课文比较感兴趣。
但部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能对一些词语和句子的理解有所欠缺,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可能对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情感的方式还不够熟悉,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析。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情感的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会作者对动物的爱心和善待生命的态度,培养自己的关爱动物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情感的方式。
五.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教师引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与同学和教师进行讨论和交流,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讲解稿、相关背景资料、教学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课文朗读录音、相关阅读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对新课的学习内容进行简要介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对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进行理解和分析,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猫》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猫》教学设计第2课时张立教学目标1.理解作者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含的人生哲理。
2.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3.通过对文章的体悟,学会在错误面前自我反思、自我纠错。
教学重点【重点】1.理解作者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含的人生哲理。
2.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难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设计意图] 通过检查上堂课所学知识,帮助学生回顾旧知,为本堂课探究文章的主旨奠定基础。
1.为什么“我”对第三只猫的死,比对以前两只猫亡失更难过得多?〔明确〕第三只猫的死,与“我”的武断、粗暴有关,它使“我”良心发现,感到内疚和悔恨。
因此,比对前两只猫亡失“更难过得多”。
2.在写第三只猫的结局时,用了什么词语直接描写“我”的思想感情?仔细体味词语的含义。
【体会作者的情感,可抓住关键词,如“难过”“更难过”。
】〔明确〕作者用了“难过”一词来表达自己的痛苦心情。
相对以前两只猫亡失的感情,“难过”所表达的痛苦要强烈得多。
因为自己的武断冤枉了第三只猫,“我”深感内疚和自责。
越是内疚和自责,痛苦的感情也就越强烈。
这篇写猫的文章表面上看是表达了对三只猫亡失的难过,其实它还有更为深刻的内涵。
透过作者养猫的经历,能够折射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探究竟。
课堂实录一、细节探究[设计意图] 此环节旨在通过让学生自由畅谈读课文的感受,找出感受深刻的语句并说说理由,培养学生主动阅读、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
请同学们欣赏课文,画出你最欣赏的描写猫的语句,并说说哪些词语用得好、用得妙,最有表现力。
【找到相应语句后,从修辞、动词、描写得生动形象等角度进行赏析。
同桌互相交流。
】预设:①第一只猫是“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
〔明确〕比喻的修辞,描写了第一只小猫的可爱模样。
②“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明确〕动词“滚来滚去”写出猫的活泼、可爱。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猫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猫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猫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品析语言,体会作家用语的准确性,重点品味强调句的用词方法。
2、通过“我”与家人对三只小猫的情感态度的变化,来理解作家深邃的人格思想:人应当善待乃至关爱身边的一切微小生命,同时要学会勇敢的反省自我的过失。
一、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理自知。
二、整体感知1、昨天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了是吗那么现在请同学们花3分钟时间迅速的浏览课文,回顾一下自己昨天所预习的内容,可以在标划一些自己认为深有感触的句子。
(生读文章)2、文章一共提到了几只猫,“我”养的三只是怎么样的猫,你能不能分别用一两个词语来形容它们。
(生:1活泼;2更有趣且有用;3抑郁)a、郑振铎先生是怎样写第一只猫的可爱的读句子,(抓住“滚来滚去”“消耗”)b、第二只猫与第一只相比怎样读句子(从哪些词看到它非常的活泼,特别的可爱)c、第三只猫也可爱吗从那些地方看出不可爱明明存在为什么说是若有若无3、同学们如果让你们用数学符号“>”来表示作者及家人对这三只小猫的喜好程度,你会怎样排列他们的顺序:从这样的排列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与家人养猫的目的是什么板书明确:人们之所以要驯猫、养猫,就是因为猫可以供人赏玩、为人所用,这是人伟大之处,也是人的贪婪之处。
人类养猫是有目的性、自私心的。
这就是人自私的本性,当你没用时,他绝不理睬你,对人类自己是如此,动物之类更是如此。
三、理解阅读1、由于我与家人一开始就不喜欢第三只小猫,所以当鸟被咬死后大家的反应是什么(全家人把罪状都按在它头上)读“我”和妻的两句话,应读出什么样的语气朗读指导2、我们断定是第三只小猫咬死的有什么证据吗(嘴里好像吃着什么…它一定是…)由一个不确定的依据得出一个肯定的推断,大家觉得合理吗假设今天咬死芙蓉鸟的是第二只猫,作者会怎么处理呢(生猜测) 这个事件告诉我们人们性格上的一种普遍的什么弱点呢(人往往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去判断是非对错)3、小说安排第四只猫的出现有什么作用(小说矛盾的激化点,高潮。
部编版《猫》教学设计(精选5篇)

部编版《猫》教学设计部编版《猫》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部编版《猫》教学设计(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部编版《猫》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2、体验、探究小说主题的多义性。
3、品味细节描写。
教学的重点:体验、探究小说主题的多义性。
教学方法:朗读法,谈话法,讨论法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预习要求:1、学生自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2、学生朗读,勾画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结局的语句,理解作品内容。
一、导入1、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段生动感人的养猫的故事,来体验一种发人深省的养猫的经历,让我们走进郑振铎的小说《猫》。
(出示课件——猫)2、预习检测全文共写了几只猫?重点写的是哪一只?二、理解1、作品中所描述的猫,你最喜欢哪一只,为什么?请用这样的句式说话:我喜欢第___只猫,因为它_______,看________________(文中具体表现这一特点的细节描写)。
大家喜欢的基本上都是前两只,不喜欢第三只,为什么呢?第三只猫是怎样一只猫呢?我们来看看。
2、阅读写第三只猫的段落,勾画相关语句,用“这是一只——的猫,你看——”的句式说话。
(可怜——来得可怜,活得可怜,去得可怜。
)3、这三只猫的结局是怎样的?在文中找出这句话,体会它在结构上的作用。
(亡失——总领全文)关于猫的悲剧。
三、体验1、第三只猫为什么不招人喜欢?如果是养第一或第二只猫时芙蓉鸟被咬死了,我可能会怎么样?(各抒己见)(个性需要自我完善,才能避免不幸。
学生自拟格言:A努力完善自我!B弱小就要挨打!C努力拼搏,奋发向上。
D你想得到幸福吗?唯一的方法就是努力。
)关于性格的悲剧。
2、猫的悲剧仅仅是因为性格吗?作者对这三只不同的猫的亡失又是怎样的态度呢?(朗读指导——读出感情)。
猫第二课时教案

猫第二课时教案
时间:45分钟
目标:
1. 学生能够复习和掌握猫的基本知识。
2. 学生能够展示对猫的喂养和照顾的了解。
教学流程:
1. 温暖开场(5分钟)
- 让学生回顾上一课时所学的内容,鼓励他们分享自己对猫
的了解。
2. 复习猫的基本知识(15分钟)
a. 展示一些照片或图片,让学生快速说出图片中的猫的特点
和习性。
b. 提出一些问题,询问学生有关猫的基本信息,例如:猫的
毛发颜色有哪些?猫喜欢吃什么食物?猫的习性有哪些?
c. 鼓励学生彼此交流和讨论,以巩固他们对猫的基本知识的
理解。
3. 喂养和照顾猫(20分钟)
a. 介绍猫的日常饮食和喂养方法,例如:猫喜欢吃鱼肉和鸟肉,但不能吃巧克力和洋葱;喂猫的时间和频率等。
b.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照顾猫的健康,例如:定期洗澡、定期
剪指甲、定期检查身体等。
c. 在教室中设置小组活动,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设计
一份关于猫的饮食和照顾的小册子。
他们可以画图或写下文字,
重点是要包括猫的健康和喂养的相关知识。
d. 小组展示和分享自己设计的小册子,并让其他小组提问和
评论。
4. 总结和延伸(5分钟)
- 教师总结本课时学习的重点,回答学生关于猫的进一步问题,并鼓励他们继续探索和了解猫的知识。
扩展活动:
1. 学生可以选择写一篇关于如何照顾猫的短文,并和同学分享。
2. 学生可以找到更多关于猫的信息,制作海报或展板,并在学校展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15《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1---3自然段。
2、了解猫性格古怪的特点。
3、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对猫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大花猫性格古怪的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猫这一课,谁来说说猫的性格特点是什么?(古怪、淘气)
2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过了猫的淘气。
今天我们就具体的来学习学习猫的性格:古怪
二、讲读第1---3自然段
1、讲读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2)猫的古怪性格具体体现在哪里?找一找用“——”画出来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辅导)
学生A:“说它老实吧,它有时候很乖。
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
可是,它决定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
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
(3)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说明猫的性格特点:老实(板书)
学生B:“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4)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贪玩(板书)
学生C: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那么尽职。
它屏息凝视,一连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5)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尽职(板书)
(6)解释词语:谁来说说“尽职”和“屏息凝视”的意思
尽职:尽到责任
屏息凝视:指控制呼吸并专注地看(让学生演一演)
(7)练习来说一说猫的古怪性格
猫的性格真古怪:它又_______又_______又______
(8)这样的猫,大家喜欢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要读出老实、贪玩、尽职的特点来。
2、自学第2自然段
(1)刚才大家学习了第一自然段,谁知道老师是抓住哪一句话来讲解的。
(第一句话)(2)现在我们自学第二自然段,也用抓住关键句和关键词的方法来学习这一段的内容。
(5分钟默读课文)
(3)讲评:读懂第二自然段的同学举手
学生汇报
学生A: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归纳引导:关键词:高兴(板书)
归纳引导:文中的“几朵小梅花”能否改成“几个小脚印”?(不能“几朵小梅花”写出了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
学生B:我读懂了大花猫的高兴的时候很可爱,不高兴的时候会一声不出。
引导归纳关键词:不高兴(板书)
教师引导:大家说的得对,这高兴与不高兴变成反义词怎么说?(高兴---生气)
教师:这高兴与生气时的表现也是猫的性格,一会儿高兴,一会儿生气。
这只大花猫的性格有什么特点?(古怪)
(4)对,大家把这只古怪的大花猫读一读。
3、独立学习第三自然段
(1)总结迁移前两段学习方法,学习第三自然段。
(2)找出一对反义词:胆小---勇猛(板书)
(3)把体现猫胆小和勇猛的句子读一读。
(4)这胆小与勇猛也是大花猫(古怪)性格的表现。
三、体会作者对大猫的喜爱之情。
1、作者把猫的古怪性格具体地写出来,到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喜爱之情)请同学们默读第一段。
挑你最喜欢、感受最深、最能体现作者喜爱之情的一个句子,划下来;找这句话中的重点词,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2、范例教学:老师先和大家来体会这句话:“说它老实吧,它有时候的确很乖。
”老师对这一句是这样理解的:
找出句子中的重点词:的确,乖。
用“乖”表现了老舍先生把猫写成了小孩子,对猫多亲昵啊!再加上“的确”,更加深了对猫的喜爱之情。
3、自主学习:
同学们按这种方法读课文,选自己最爱读的一句话,细细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4、交流:
(1):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重点词:屏息凝视:写了大猫捉老鼠的专心负责、全神贯注,一定要把老鼠等出来的样子,作者对大猫尽职精神的赞扬。
(2):“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
”
重点词:蹭:摩擦(蹭是温柔的摩擦,轻轻的摩擦)
用“蹭”表现了猫对作者的亲近,作者对猫的喜爱,在作者眼里猫像一个撒娇的小孩。
(3):“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
重点词:小梅花。
把稿纸上脏乎乎的脚印比作美丽的小梅花,足见作者对猫的宠爱喜欢。
(4):“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
”
重点词:丰富多腔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
对于猫的叫声,作者连续用了四个词语形容,简直把它写成歌唱家了。
课文写猫可爱的地方很多,可以说课文每一句都写出了猫的可爱,每一处都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请同学们一齐读课文,读出你的这种感受来。
齐读第一段。
四、总结全文,学习写法
《猫》这篇课文通过对猫的古怪性格和小猫的淘气、可爱用具体事例的描写来表现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课文后的“阅读连接”中的两篇文章都是对猫的描写,第一篇主要描写了猫的外貌和神态;第二篇主要描写了一家人对猫的态度,二者的描写角度不同,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一样的,都是对猫的喜爱。
可见,我们在写动物的时候,可以通过对外貌、神态、性格、生活习性等方面的描写,来表达对它的喜爱之情。
五、课外小练笔
写一种动物,可以通过对外貌、神态、性格、生活习性等方面的描写,来表达对它的喜爱之情。
写在日记本上。
板书设计
老实贪玩尽职
猫(性格)----古怪高兴生气喜爱
胆小勇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