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级第二讲 体育运动与生理心理健康汇总

合集下载

初中体育八年级-第一章 体育与健康理论——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教案-

初中体育八年级-第一章  体育与健康理论——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教案-

体育课教案授课教师单位授课班级教学内容体育与健康理论: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所属教学单元体育健康理论知识课次 1教学目标学生知道健康的含义、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容和要求、懂得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辩证关系。

重点健康的含义、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容和要求、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辩证关系难点学生心理状况的自我分析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提出问题:在你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健康、金钱、事业、爱情、亲情、友情、美貌、道德品质等)组织形式:小组讨论、汇总(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如下):同学们,随着新世纪的来临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重视,健康是全人类的头等大事。

每个人都希望自已健康,只有拥有健康才能拥有一切。

可是什么是健康呢?人们总是习惯上把不生病的人说成是完全健康的人,这是不完全正确的,还有人认为身体强壮就是健康,这种理解也不够完整,究竟怎样才算是健康呢?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的含义是:健康的含义:在精神上、身体上和社会交往上保持健全的状态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不仅指身体各器官、各系统经过神经系统的整合作用而形成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统一体,而且还指人的心理和生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构成一个整体。

(二)、研讨课的内容“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1、身体健康是指无身体疾病和缺陷,体格健壮,各器官系统机能良好,有较好的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等。

2、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的影响以及自身的变化能够适应,并保持谐调一致。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它包括以下三层含义:①心理健康是指较长时间内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不是短暂的②心理健康是个体应有的状态,反映社会对个体心理的最起码要求,而不是最高的心理境界,就象身体健康还不是身体健美一样③心理健康是个体在适应社会生活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正常、和谐的精神状态,包括自我身心知觉明确,能正视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特质,情绪稳定、乐观、有生活目标,乐意和胜任工作,人际关系和谐等心理健康自我评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下列各题作出“是”或“否”的选择:(1)每当考试或提问时,会紧张得出汗(2)看见不熟悉的人会手足无措(3)心理紧张时,头脑会不清醒(4)常因处境困难而沮丧气馁(5)身体经常会发抖(6)会因突然的声响在而跳起来,全身发抖(7)别人做错了事,自己也会感到不安(8)经常做恶梦(9)经常有恐怖的景象浮现在眼前(10)经常会突然间出冷汗(11)经常会感觉胆怯和害怕(12)常常稍不如意就会怒气冲冲(13)当被别人批评时就会暴跳如雷(14)别人请求帮助时,会感到不耐烦(15)做任何事都松松垮垮,没有条理(16)脾气暴躁焦急(17)一点也不能宽容他人,甚至对自己的朋友也是这样(18)被别人认为是个好挑剔的人(19)总是会被别人误解(20)常常犹豫不决,下不了决心(21)经常把别人交办的事搞错(22)会因不愉快的事缠身而忧郁,解脱不开(23)有些奇怪的念头老是浮现脑海,自己虽知其无聊,却无法摆脱(24)尽管四周的人在快乐的取闹,自己却觉得孤独(25)常常自言自语或独自发笑(26)总觉得父母或朋友对自己缺少爱(27)情绪极不稳定,变化无常(28)常有生不如死的想法和感觉(29)半夜里经常听到声响难以入睡(30)是一个感情很容易冲动的人评分方法:每题回答“是”记1分,回答“否”的记0分,各题得分相加,统计得分。

体育健康(生理心理锻炼方法)

体育健康(生理心理锻炼方法)

影响 体育锻炼是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有 因素 效途径 群体环境中的身体练习能促进学 生自我观念的形成 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提供人 际交往的时空
环 境 和 教 育
体育竞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抗挫 折能力 体育的“规则效应”可使学生在 潜移默化中学会顺应与服从
无氧运动:是指肌肉在“缺氧”的状态下高速剧烈运 动。
青春期:18~24岁,第二次生长高峰,生长的速度,头部 快于胸部和上肢,上肢快于下肢,骨骼快于肌肉和内脏, 所以一般都表现为瘦长。 就人体的生长发育来说,一般21~23岁可以发育完善,也 有早发育或晚发育的情况。在这个年龄段可以胜任各种 身体练习,所以,也是长期训练的职业运动员出最好成 绩的年龄阶段。
心理——社会转变期的矛盾
自信感——怀疑 自主感——羞怯、疑惑 自动感——内疚 勤奋感——自卑感 统一性和否认——统一性的混乱 亲密和团结——孤独 繁殖——自我吸收 完美——绝望
返回
心理健康对体育锻炼的作用
• 智力对体育锻炼的作用 • 情绪对体育锻炼的作用
• 意志对体育锻炼的作用 • 人际关系对体育锻炼的作用
三、体育锻炼内容的选择:
1、根据自己的身体特点、兴趣及需要 2、体育锻炼的内容要实用方便
四 、锻炼的方法
• 1有氧锻炼法
• 2娱乐消遣法 • 3养生保健法
• 作用:提高心血管和呼吸机能,
促进新陈代谢,并能减少脂肪 的积累 。如长跑、健美操。
• 作用:运动强度不大,令人轻松愉
快,具有消除疲劳的特殊功能 。如 郊游、旅游、日光浴。
训练原则:把握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针对性训练,这 样可以起到最好的训练效果。
2、人体运动的器官——骨、关节和肌肉
• 共有206块骨 • 骨与骨之间可以活动的连接部分叫

体育运动与身心健康ppt课件

体育运动与身心健康ppt课件

体育课部
完善人格、增进社会适应性
体育运动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一种社会
活动。 体育运动不仅具有外在的身体活动形 式,而且具有内在的价值观念、意识 形态和行为规范。 在这个界定的标准上,体育运动具有 文化的各种特征,因此体育运动是一 种文化。
体育课部
完善人格、增进社会适应性
体育运动向人们提供社会规范教育的
体育运动与身心健康
——运动心理学
杨 艳 体育课部
体育课部
体育运动与身心健康
任何一种体育运动都会形成一个令人兴奋的、 充满挑战的环境。在这个环境当中,参与者的自 尊和动力都可以得到加强。 参与体育运动的原因不尽相同,但却有着一 些共同点,即参与体育运动会有一些益处,这些 益处包括娱乐、学习新的运动技巧、提高现有的 运动技巧、变得更健康和强壮、体验运动和竞争 带来的兴奋以及享受团队气氛和结交新朋友等等。
体育课部
一、相关概念与有关研究
体育
运动
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度量
体育课部
体育
身体教育(狭义)
即以强身、医疗保健、娱乐休息为目的的 身体活动。与德育、智育、美育相配合, 成为整个教育的组成部分。 体育运动(广义) 包括身体教育、竞技运动和身体锻炼。以 身体活动为基本手段,来锻炼身体、促进 健康,增强体质。
扩展自己
生活经验; 诚实而平静的检讨自己的得失; 建立符合自身情况的抱负水准。
体育课部
体育运动对人的影响
对生理健康的影响
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体育课部
二、体育运动与生理健康
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 经常从事体育运动有益于全身各个系统的健康。 表现在:

对于心脏: 减少身体休息时的心率; 减少规范化运动中的心率; 加速规范化运动后心率的恢复; 增加每次心搏所排出的血量; 增大心肌; 增加心肌的血液供应。 对于血管和血液 减轻高血压(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 减少血脂; 增加肌肉的血液供应; 增加血容量; 促进肌肉中氧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体育与健康课件——体育中的生理与心理学问题

体育与健康课件——体育中的生理与心理学问题
返回
二、部分心理学理论
• 一、条件反射 a、经典条件反射 b、操作性条件反射
• 二、需要层次理论 • 三、知觉、错觉 • 四、情感、情绪 • 五、气质与性格
返回
三、运动与心理健康
• 一、常见的运动心理现象 1、运动参与的心理需要 2、运动技能的形成与迁移 3、运动中的情绪状态与情感体验 4、运动中的知觉错觉
• 二、女子运动卫生 1、注意营养,以提供身体所需的运动能量 2、要注意运动负荷和运动强度,尤其是生
理期,要合理安排运动量,注意休息 3、经期卫生要求与运动
返回
常见的运动性关节损伤
一、关节损伤的主要原因: 1、韧带拉伤 2、软骨挫伤 3、关节囊破裂
二、常见的运动性关节损伤 髁关节损伤、膝关节损伤、肘关节损伤、指关节 损伤。
返回
二、运动系统
• 人体运动系统包括两部分: • 一、骨骼
成人共有206块骨,分轴骨和四肢骨 1、骨的分类 2、骨的构造 骨的长度决定人的身高,其生长决定于遗传、激素分泌、
维生素以及运动等因素。 运动能够促进骨的生长。 3、骨关节及常见的运动性关节损伤
• 二、肌肉 1、功能与分类 分为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主要功能是收缩与 舒张,人体的各种运动包括行走、呼吸与排泄、 循环,都是依靠肌组织的收缩完成。 2、骨骼肌 附着于骨上,用于人体运动。其肌纤维分慢肌纤 维(ST)与快肌纤维(FT)。
返回
需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次理论
•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 • 认为人有5种基本的需要: • 1、生理的需要 • 2、安全的需要 • 3、归属和爱的需要 • 4、尊重的需要 • 5、自我实现的需要
返回
知 觉、错 觉
• 与运动有关的知觉包括: • 空间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深度知

八年级上期体育与健康复习资料

八年级上期体育与健康复习资料

八年级《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初中阶段的学生应当积极投入体育锻炼,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进而实现科学发展体能的学习目标在了解身体发育和体能发展的特点及评价方法基础上,认识不同运动项目对发展不同体能要素的影响效果我们应该经过体育与健康知识的学习,积极投入体育锻炼,享受运动乐趣在进入青春发育期后,男生平均每年身高增长5-8 厘米在进入青春发育期后,女生平均每年身高增长3-6厘米、在进入青春发育期后,男、女学生下肢长度的增长速度减慢在进入青春发育期后,女生平均每年胸围增长2-4厘米在进入青春发育期后,女生身体脂肪进一步堆积,体脂比继续增加,呈现一定曲线美实践证明,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身体长高由于心脏容积大,贮血多,收缩力强,每搏输出量就大,要达到安静时每次输出量应有的水平,只需要较少样的心搏次数就可以完成长期进行体育锻炼,可以大大提高血液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能力长期进行体育锻炼可以使血管壁的弹性增加,血流的外周阻力的减少,因此安静时血压比一般人低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不断的摄取氧气并排除二氧化碳、良好的体能主要是依靠长期的体育锻炼获得一个肌力和肌肉耐力好的人,能够自如的控制控制自己的身体活动肌肉力量是一块肌肉或一组肌群一次全力对抗阻力的活动能力体脂过高样的人在活动时比其他人需要额外消耗更多的能量,心肺功能的负担也更重灵敏是指在活动过程中,既快速又准确的改变身体移动方向的能力反应时是指对某些外部刺激做出的生理应答反应的快慢初中学生应该以增强健康体能为基础,以有氧运动为重心力量是指短时间内克服阻力的能力,例如举重、推铅球、投标枪等等初中阶段是人生长发育的最旺盛时期各种体能发展的敏感期多出现少年时期打游戏不适合锻炼心肺耐力的项目、舞蹈是发展柔韧性锻炼最适合的项目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前提,因此初中生不要一味的只是关心学习学习运动技能时我们应当有客观评价自己体育运动怎么才能更好的避免运动损伤?对运动有良好的认知、提前做好防护工作、运动前记得热身体育运动的目的?锻炼意志提高体能增进健康如何选择具有安全运动环境的运动场地呢?检查体育场地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查体育设施和运动器械是否完好无损、结实可靠、避免在受污染的环境或恶劣天气中运动。

八年级体育理论课资料

八年级体育理论课资料

复习资料七年级教材1、什么是健康?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健康三维度: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

2、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规律生活、心理平衡。

3、健康生活“知、信、行”知:获取健康知识,识别不良习惯信:树立健康观念,鉴定健康勇气行:制定健康计划,履行有效行动。

4、坚持体育锻炼对身心发展的价值?答:提高人体机能、促进正常生长发育、愉悦身调节疲劳、展示能力增强自信、控制体重健美体型、接触大自然、促进人与人交流、预防各种疾病。

5、每天锻炼一小时策略:⑴调整认识,消除误区。

⑵化整为零,合理安排锻炼时间。

⑶设定目标、制定计划。

6、合理营养是健康的物质基础,而平衡膳食又是合理营养的根本途径。

7、食物五大类:谷类和薯类,蔬菜、水果和菌藻类,动物性食物,奶类及奶制品、豆类和坚果,动植物油等纯能量食物。

8、青少年应注意:⑴三餐定时定量,保证吃好早餐,避免盲目节食。

⑵吃富含铁和维生素C的食物。

9、体重指数:BMI 体重(KG)除以身高(米)控制体重的方式调整饮食:宜吃的食物少吃的食物:油炸、饮料、巧克力、甜点、膨化食品、黄油等体育锻炼的方法:运动方式:有氧运动慢跑、快走、上下楼、跳绳、打球、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强度:心率110-130次左右运动时间:30分钟以上也可累计10、传染病的危害:对个人的危害,对家庭的危害,对社会的危害。

11、传染病种类: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接触性传染病,性传播疾病,虫媒动物疫源传染病,血液性传染病。

12、怎样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个人卫生,创造良好的环境卫生,在疾病流行期采取必要的保护预防肠道传染病?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剪指甲、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咬手指、不喝生水,把住病从口入关,做到四不吃:不吃没有煮熟的食物、不吃没有洗干净的瓜果蔬菜、不吃腐烂变质食物、不吃没有加热熟透的剩饭剩菜。

13、调节情绪的方法:呼吸调节法、表象调节法、暗示调节法、宣泄调节法、表情调节法、活动调节法。

八年级体育健康复习资料

八年级体育健康复习资料

八年级体育与健康复习资料第一章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1、要取得良好的锻炼效果,必须科学地安排运动负荷,合理安排休息。

2、在大强度的训练中,身体的物质大量消耗,会出现疲劳。

但经过休息调整,消耗的能量物质又逐渐恢复,接近或达到原来的水平。

从疲劳到疲劳消失的过程叫恢复过程。

而且经过合理的休息后,在一定的时间内,机体的能量物质储备及体能等方面还会超过原来的水平,这种现象叫做超量恢复。

3、运动负荷通常又叫运动量,包括负荷量和负荷强度。

负荷量常用练习的次数、时间、距离、重量来表示;负荷强度常用练习的速度、负重量、密度、难度来表示。

4、休息的方法有多种,通常分为消极性休息和积极性休息。

消极性休息就是停止运动,在相对静止状态下进行的休息。

积极性休息就是变换运动方式,减小运动负荷,缩短运动时间。

5、身体形态就是身体的外部形态和特征。

身体形态一般是由长度、围度、重量及其相互关系来表现的。

通常用克托莱指数评价身体形态的发展状况。

克托莱指数=体重/身高×10006、体育锻炼能够促进身体形态的发展:(1)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使骺软骨的细胞正常增殖,促进骨骼的生长速度加快,从而使身体长高,还可以使肌肉发达有力。

(2)体育活动加速了新陈代谢,使肌纤维增粗,体积增大,肌肉变得粗壮、结实、发达而有力。

7、形体练习中应注意的事项:(1)养成正确的站、行、跑、跳的姿势。

(2)不宜做过重的负重练习。

(3)要变换体位练习,以促进形体均衡发展。

8、情绪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它产生于人的内心需要是否得到满足。

分积极情绪、消极情绪。

9、调节情绪的方法有参加有氧运动、呼吸法、肌肉放松法、自我暗示法。

10、现代奥运会创始人顾拜旦,曾极力提倡奥林匹克精神,在1912年发表著名散文诗《体育颂》。

第二章田径11、田径运动包括竞走、跑、跳跃、投掷以及全能运动。

12、以时间计算成绩的竞走和跑的项目叫径赛。

以远度和高度计算成绩的项目叫田赛。

13、短跑:60米、100米、200米、400米中长跑:800米、1500米、3000米、5000米、10000米超长距离跑:马拉松(42、195公里)14、规则规定,在比赛中短距离跑用蹲踞式起跑,中长距离跑用站立式起跑。

初中八年级体育与健康课教案:人体生理调节与健康保健教学

初中八年级体育与健康课教案:人体生理调节与健康保健教学

人体生理调节与健康保健是初中八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的重要章节,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深刻认识人体的生理调节机制,理解健康保健的重要性,掌握一定的健康保健知识,以提高自我保健和促进身体健康水平。

一、教学目标1、理解人体的生理调节机制,包括体温调节、水盐平衡调节、酸碱平衡调节等。

2、掌握健康保健的基本知识,包括常见疾病的预防、养生保健、饮食健康等。

3、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制定个人健康保养方案,具备自我保健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人体的生理调节机制1)体温调节体温是指人体内部的温度,正常体温为36.5℃~37.2℃。

人体通过调节血管、汗腺、以及产热、散热等方式来维持体温的恒定。

当体内温度过高时,机体会通过汗腺向外散热,同时通过扩张血管来加速散热;当体内温度过低时,机体则通过收缩血管、肌肉紧张等手段来产生热量,以增加体内温度。

2)水盐平衡调节水分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成分,机体通过肾脏、肠道、皮肤等方式来调节体内的水分含量。

当体内水分过多时,机体通过大量排尿、出汗等手段来增加水分的排出量;当体内水分不足时,机体则通过减少尿量、口渴、出汗等方式来减少水分的流失。

3)酸碱平衡调节酸碱平衡是指人体内部环境的酸碱程度的平衡状态,体内pH值正常为7.35~7.45。

当体内酸水平过高时,机体会通过呼吸系统、肾脏等途径来调节酸碱平衡,以维持内部环境的平衡。

2、健康保健知识1)常见病的预防常见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预防这些疾病需要注意饮食、锻炼、保持心情愉悦等。

饮食方面需要少吃高脂肪、高糖分等食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粗粮等食品;锻炼方面需要坚持每天适当运动,增加身体的耐力和免疫力;保持心情愉悦可以通过积极心理暗示、娱乐活动等方式来实现。

2)养生保健养生保健包括保健方法、中医养生等,可以通过按摩、泡脚、食疗等方式来提高身体免疫力和血液循环等。

中医养生注重平衡身体的阴阳、五行等,通过饮食、按摩、针灸等方式来调节身体功能,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5.17武汉大学工学部一大四女生跳楼身亡
• 5月15日9时30分,北京 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影 视系研究生三年级女生小洁(化名)从科技楼11楼 跳下来,当场香消玉殒 • “小洁是一名优秀、善良的学生,是家里的独生女, 曾以高考新疆第10名的成绩考上北师大的中文系,并 因成绩优秀保研,成为于丹的门下弟子,研读影视系。 曾发起讨伐“于丹现象”檄文的中大博士徐晋如是小 洁的故知,他告诉记者,小洁于2003年10月14日创办 了北师大传统文化学社,并担任该社社长,3年多以 来,她广泛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与民间艺人,组织了 70多次传统文化讲座,内容涉及儒学、茶道、民俗、 武术等,深受同学的好评,她因此成为“北师大十佳 社团”社长第一名。
• (3)维持阶段:维持一定的锻炼效果,没必要增加运动量, 强度:运动强度可以不变 频率:适当减少 时间:可保持锻炼效果) 营养与体能、健康:耐力运动应注意糖的补充
(三)耐力练习对提高心肺功能 适应水平的作用
• 耐力练习的有效方法: 综合练习:跑步+游泳+自行车 持续练习:十二分钟跑 间歇练习:600米×4(组间休息2-3分钟 法特莱克(Fartlek)练习:
(一)提高心肺功能适应水平运动处方 的基本组成
• 1、基本组成:准备活动、锻炼模式、整理活动 • (1)准备活动:加快心率、升高体温、增加肌肉血流量 • (2)锻炼模式:(运动处方的主要组成部分)
• 锻炼方式: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游泳 • 锻炼频率:至少2次/周,最宜3-5次/周 • 运动强度:有效强度为接近50%VO2max(锻炼阈) 推荐强度范围为50%-85%VO2max • 持续时间:最有效时间20-60分钟/次 ▲ 运动强度与持续时间成反比,强度大小、时间长度应因 人而宜
• 清华大学研究生洪乾坤因找不到工作而跳楼自杀 • 武汉某高校硕士研究生曾某在宿舍楼澡堂自杀 • 平原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大一女生张萌从教学楼顶跃 下结束年轻的生命; • 刚进大学不足两个月,19岁的李小小(化名)竟从 学校一栋六层教学楼上纵身跳下 • 广东某大学学生因求爱不成而服药寻死; • 一名中国留学生11月28日在莫斯科大学跳楼自 杀。 …… • 2007.5.14中国农业大学一男生跳楼 • 5.15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一女研究生跳楼 • 5.16中国人民大学一女博士坠楼身亡 。
• 一个人在愤怒或忧虑的时候,如果用一个 测量仪来检测你呼出来的空气,它是灰色 的,其中的二氧化碳会特别多。
• 所以,长期困扰于人生的遗憾不能自拔, 对于一个人的生命质量是会有损害的。不 同的心态,会带来不同的生活质量。
• 近几年来,在校大学生自杀事件频频发生,大 学生已成为自杀的高危人群.其危害已经引 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成为高校无法回 避的难题之一。 • 据中国社会调查所一项调查显示,26%受 访大学生有过自杀想法。 • 2008年教育部直属高校就发生63宗大学生 自杀事件,其中北京、上海各有23宗。
越野跑:
(上坡跑、下坡跑、加速跑、折回跑)
• 耐力练习(有氧活动)的益处:
• 循环系统:每搏输出量和最大心输出量增加 • 呼吸系统:增加呼吸肌的耐力 • 骨骼肌和功能系统:改善骨骼肌的有氧供能能 力增强利用脂肪的能力 • 最大摄氧量: 12 — 15周的耐力练习一般可 使V02max增加10% -30% • 柔韧性:耐力练习不能改善人的柔韧性 • 身体成分:耐力练习可减少脂肪的百分比
(事实告诉我们心理暗示的力量或生命中的一个阴影会直间 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质量)
一朵头花使一个女孩的自信心得以回归.
• 一个老和尚背一个小姑娘过河的故事 • 孔子曾说过: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 惧。这其中都具有心理的力量和作用。 • 宋人的笔记中记载的一个故事:大才子苏轼 与高僧佛印一起打坐时的一番对话,佛印说 苏轼象尊佛,苏轼说佛印象堆牛粪,才女苏 小妹对其兄说:参禅的人最讲究的是“见心 见性,你心中有眼中就有,佛印说看你象佛, 那说明他心中有尊佛,你说佛印像牛粪,想 想你心里有什么吧?” • 又如对待面前的半瓶好酒?悲观主义说:这 么好的酒怎么就剩半瓶了?而乐观主义者则 说:这么好的酒还有半瓶呢!
坚持耐力练习:
• • • • 时间投资少,健康回报大的一项运动 合理安排时间,制定合适的锻炼计划 选择有效、有趣的锻炼方式 养成锻炼记录的良好习惯
• 将给您带来人生的健康和幸福
二、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 • • • • • • 1、调节情绪,保持乐观 2、消除疲劳,恢复体力 3、提高应激能力,促进身心健康 4、提高自信,完善自我 心理平衡: 三个正确(对待自己、对待别人、对待社会) 三个既要(奉献社会与享受生活;进取心与平常
心;工作敬业与生活丰富)
• 三个快乐(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
• 我们常会想:
当遇到不公正 的待遇时,我 们该保持什么 心态?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 境中,我们怎么才能处 理好人际关系呢?
当今的困惑
• 台湾著名散文作家林清玄在一篇散文中劝其友: 常想一、二 • 该放下时且放下,宽容别人,实则是给自己留下来一 片海阔天空 •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 “仁者不忧”者,就是说一旦我们的胸怀无限宽大, 那么诸多令人烦恼的事情自然就不成其为烦恼了 • 英国著名网球明星吉姆.吉尔伯特死亡之密(结论: 吉姆.吉尔伯特是被四十年来的一个阴影念头杀死 的),这就是心理暗示(心理阴影)的力量。
第二讲 体育运动与生理、心理健康
• 一、对生理健康的影响
• • • • • • • • 1、改善和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 2、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脏功能 3、改善呼吸系统的功能 4、促进骨骼、肌肉结实有力 5、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6、控制体重,保持健美的体型 7、培养健康的个性 8、防治疾病,延缓衰老
90 85
80 75 70 65 60 55
93 90
87 83 80 76 73 70
13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9
67
(二)心肺功能适应水平 运动处方的制订
• (1)起始阶段:适应性运动 强度:最大心率不超过70% 时间:2-6周
• (2)渐进阶段:强度、频率、持续时间逐渐增加 强度:应逐渐达到 :最大心率70-90% 频率:3-4次/周 时间:不少于30分钟,持续10-20周)
• (3)整理活动: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肌肉酸痛和心率失常
• 内容:5分钟小强度练习(步行、柔韧练习)
20岁大学生目标心率,最大摄氧量与心率的关系 • 20岁大学生目标心率、最大摄氧量和最大心率的关系
目标心率(分/次) %最大吸氧量 %最大心率
186 180
173 166 160 153 146 1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