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二氧化碳奇妙变化
九年级化学 二氧化碳的奇妙变化课件

第五页,共十二页。
4、在一支(yī zhī)空试管中倒入约1/4试管的蒸馏水,把导管伸入 其中清洗。另取一支(yī zhī)试管倒入约1/5试管的蒸馏水,把导 管插入其中摇动雪碧瓶,观察现象。再滴入2滴紫色石蕊试液, 观察现象。
问题:二氧化碳溶解于水的同时有无发生其它 变化? (qítā) 5、把实验(shíyàn)3中的试管加热到沸腾,观察现象。注 意安全!
第六页,共十二页。
思考(sīkǎo)
1、你观察到哪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2、液体可以倾倒,为何二氧化碳也能倾倒? 3、二氧化碳用于灭火(miè huǒ)体现了它的哪些性
质?
第七页,共十二页。
收获知识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说说二氧化碳(èr yǎng huà tàn)有哪些性质?
2、请根据(gēnjù)生活经验及本节所学知识,归纳二氧化碳有 哪些用途、并找出与用途相关的性质
二氧化碳的奇妙 变 (qímiào)
化
第一页,共十二页。
资料
意大利北部的一个山谷被当地人称为“死亡之
谷”。当人们牵着小狗穿越山谷时,小狗便会
莫名死亡,而人却无妨。当人蹲下去想要抱起小
狗时,便也会倒地身亡。后经人们发现此山谷
中聚集着较多的二氧化碳(èr
yǎng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huà
气体 tàn)
。
根据你对二氧化碳的了解,回答下列(xiàliè)问题:
二氧化碳的性质 二氧化碳的用途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干冰的气化
参与植物光合作用 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制汽水 灭火
第八页,共十二页。
学以致用
1、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现在能解释(jiěshì)为什么雪碧、可乐 都属于碳酸饮料了吗? 2、夏天我们喝过冰雪(bīnɡ xuě)碧后,常感觉胃里胀气,还直打 嗝,你能解释为什么吗? 3、长期(chángqī)存放的蒸馏水还纯净吗?
奇妙的二氧化碳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奇妙的二氧化碳——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实验室制法。
难点: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及实验操作。
三、教学准备1.实验室用具:集气瓶、烧杯、玻璃片、酒精灯等。
2.实验试剂:石灰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等。
3.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气体知识,如氧气的性质、制法等。
2.引导学生思考:空气中除了氧气,还有哪些气体?它们有什么性质?二、新课讲解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1)介绍二氧化碳的发现历史。
(2)讲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等。
(3)通过实验验证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讲解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碳酸。
(2)讲解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白色沉淀。
(3)通过实验验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1)讲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2)介绍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及操作步骤。
(3)演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过程。
4.二氧化碳的应用(1)讲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举例说明二氧化碳的用途,如灭火、制造碳酸饮料等。
三、实验操作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
2.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四、课堂小结2.布置课后作业:查阅资料,了解二氧化碳在环保方面的应用。
五、课后作业1.复习二氧化碳的性质、制法及应用。
2.查阅资料,了解二氧化碳在环保方面的应用。
3.准备下一节课的内容:二氧化碳的检测方法。
1.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度较高,实验操作顺利。
2.部分学生对二氧化碳的性质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后加强复习。
3.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二氧化碳在环保方面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七、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2.2奇妙的二氧化碳

B、人口增长后呼出的二氧化碳 C、含碳燃料的燃烧
CD、、含碳碳酸燃氢料铵(rá的nlià分o)解的 2燃. 烧将一带火星木条伸入气集瓶中,火星熄灭,则气集 瓶中一定不是(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D、稀有气体 B、氧气
(yǎngqì)
第二十页,共四十一页。
但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所以红色石蕊试液又重新变回紫色。
文字(wénzì)表达式二:氧化碳+水→碳酸 化合反应
CO2
H2O H2CO3
碳酸→加热二氧化碳+水 分解反应
H2CO3
CO2
H2O
第十五页,共四十一页。
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
种(yī zhǒnɡ)新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第四页,共四十一页。
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煤、石油、天然气等物质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èr yǎng huà tàn)越来越多,而吸收二氧化碳(èr yǎng huà tàn)气体的森 林因为天灾和被乱砍伐而不断减少,使得空气中 二氧化碳(èr yǎng huà tàn)的含量呈上升趋势。一般认为, 二氧化碳(èr yǎng huà tàn)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 当二氧化碳(èr yǎng huà tàn)的含量升高时,会增强大气对 太阳光中红外线辐射的吸收,阻止地球表面的热 量向外散发,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上升,这就
物理 化学
CO2
性质 性质
燃烧
2、不能供给呼吸
3、CO2能与水的反应 4、CO2能与石灰水的反应
(石灰水变浑浊,用来鉴定CO2)
第十九页,共四十一页。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将它的代号填 入括号中) 1. 在地球的大气层中,因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引起温室效 应。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初三化学奇妙的二氧化碳试题

初三化学奇妙的二氧化碳试题1.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再加热溶液,颜色变化过程为()A.红色---红色----无色B.紫色----红色-----五色C.紫色----红色-----紫色D.红色----蓝色------无色【答案】C【解析】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分析。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十H2O=H2CO3,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H2CO3又是一种不稳定的酸,易分解,重新放出CO2,H2CO3=CO2↑+H2O,使石蕊试液又由红色变成紫色。
因此溶液的变化为紫色-红色-紫色,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点评:此题较简单,但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要将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和碳酸受热的分解对比,并与指示剂的显色规律结合起来考虑,才能正确解答。
2.为控制温室效应和改善生存环境,下列措施可行的是()①减少煤燃料的使用②禁止使用煤等燃料③禁止滥砍滥伐④开发新能源⑤利用水力发电⑥植树造林A.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③④⑤⑥ C③④⑤⑥ D。
①②③④【答案】B【解析】根据导致温室效应的原因分析、判断。
①煤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减少煤燃料的使用,会减轻温室效应,所以正确;②目前化石燃料是主要的能量来源,不可能禁止使用,所以错误;③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禁止乱砍乱伐,有利于控制温室效应,所以正确;④开发新能源,可减少了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所以正确;⑤利用水力发电,可减少了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所以正确;⑥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植树造林,有利于控制温室效应,所以正确。
以上措施中可行的是①③④⑤⑥,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点评:温室效应的危害、节能减排的措施和观念培养是化学考查的热点之一,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要认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用低碳生活的理念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3.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只占,但它是绿色植物进行作用中并不可少的原料之一。
2022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身边的化学物质第2节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新版沪教版

2.2奇妙的二氧化碳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地位、作用,知道二氧化碳对人类生活、生产的作用。
2.了解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并能进行判别。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二氧化碳的状态变化以及与水的反应。
2.通过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以及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科学的学习态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大气中CO2含量的多少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使学生关注环境,逐步树立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课前准备仪器:软质矿泉水瓶、各种橡皮塞、导管、试管、酒精灯、锥形瓶、试管夹等。
药品:二氧化碳、紫色石蕊试液、澄清石灰水等。
教学过程【情景引入】有一种物质,农民伯伯说它是“植物粮食”;消防官兵赞美它是“灭火先锋”;建筑师们称它为“粉刷匠”;环境学家却指责它是造成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
你们猜一猜这种物质是什么呢?答案要点:二氧化碳。
【教师引导】展示一幅幅绿水青山的图片。
二氧化碳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离开了二氧化碳,绿色植物就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也就无法为人类及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充足的氧气。
那么,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是如何循环的呢?一、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1.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渡】二氧化碳气体在自然界中不断循环,那它的含量会不会大幅度的变化?如果二氧化碳增多,会有什么危害?2.空气中CO2增多的原因及危害人口增多、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大量森林遭到破坏,导致大气中CO2含量不断上升,引起温室效应。
3.控制温室效应的措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或清洁能源;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等。
二、二氧化碳的奇妙变化实验探究:观察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描述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以气态存在,是一种无色、无气味的气体。
九年级化学教案:奇妙的二氧化碳(全2课时)

新沂市第六中学备课纸课时总编号:新沂市第六中学备课纸课时总编号:备课组别化学上课日期第 2 课时课型新授主备教师课题: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教学目标(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CO2的反应原理。
(2)探究实验室中制备CO2的装置。
(3)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与方法。
(4)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资料、推理判断的能力。
重点探究实验室制取CO2的方法,并制取CO2.难点探究实验室制取CO2的方法,并制取CO2.教法实验探究法教具多媒体、石灰水、酚酞、石灰石、稀盐酸、稀硫酸、浓盐酸.教学基本环节教学活动内容及组织过程活动目标和要求指导自学回忆实验室制取、收集氢气、氧气的装置,讨论实验室制取其气体选择装置的依据。
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1.先要了解在实验室的条件下,可以用什么药品,通过什么化学反应来制取这种气体。
〔实验药品、实验原理〕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所需的条件和生成气体的性质来设计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3.通过什么实验来验证制得的气体时所要的气体。
〔气体检验〕固体+固体→加热→应用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的实验装置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形成系统,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方法和态度。
了解在实验室条件下,可以用什么药品,通过什么反应原理来制取这种气体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所需条件和生成气体的性质来设计实验装置。
指导自学固体+液体→不加热→应用双氧水分解制氧气的装置用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做铺垫,逐步打开学生的思维之门,为进一步的探究做准备。
应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思路进行分析。
交流展示提问: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分别由哪些因素确定?【PPT】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确定【PPT】制取氧气的两套装置图提问:二氧化碳的制取是否可以用制取氧气的这两套装置来进行?发生装置选定了,那么生成的气体怎样收集呢?板书:二氧化碳的收集装置讲述:懂得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否可以进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呢?实验室用什么药品制取二氧化碳?药品:大理石(石灰石)和稀盐酸一、原理:CaCO3+2HCl=CaCl2 +H2O+CO2↑【演示实验】实验的操作步骤有哪些?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向长颈漏斗中加水,使长颈漏斗的下端浸入液面以下,用水止夹夹住橡皮管,继续向长颈漏斗加水,发现长颈漏斗中的液面不下降,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初中化学初三化学上册《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教学设计

3.教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明确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讲解二氧化碳的基本性质,如无色、无味、密度大于空气等,并通过实验演示二氧化碳的制备方法,如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2.结合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身体验二氧化碳的制备过程,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强调实验操作规范,确保实验安全;
3.创设生活情境,如讲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时,结合温室效应、气候变化等现实问题,让学生认识到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4.采用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与指导;
5.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播放二氧化碳相关视频、展示图片等,丰富教学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6.设计课后作业和拓展活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让学生调查生活中二氧化碳的排放来源,并提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方面:
1.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4.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二氧化碳的存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2.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关注环境保护的意识;
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3.结合二氧化碳的性质与应用,思考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其他潜在用途,如环保、工业等。请至少列举三个实例,并简要说明其原理。
《奇妙的二氧化碳》(课件)课件

讲授新课 当空气中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 二氧化会碳对对人人群体产的生影有响害影响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 分数 1%
对人体的影响 感到气闷、头昏、心悸
4%~5%
感到气闷、头痛、眩晕
65以上
使人神志不清,呼吸停止, 以致死亡
Copyright 2004-2016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讲授新课 久未开启的菜窖进入前为什么要进行灯火实验?
Copyright 2004-2016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讲授新课 三、二氧化碳的制备与利用
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
固体
液体
原理:CaCO3 +HCl→CaCl2 +CO2 + H2O
应选择什么样的发生 装置呢?
Copyright 2004-2016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讲授新课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该选哪种发生装置?
讲授新课 实验室制取CO2的步骤
1.检查装置气密性 关闭止水夹,从长颈漏斗加水 ,长颈漏斗停留一段稳定的水 柱,则气密性良好 2.在试管、锥形瓶内加大理石,从长颈漏斗中加稀盐酸 3.收集气体,验满
Copyright 2004-2016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实验探究
Copyright 2004-2016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1)(4)一组:反应物为两种,生成物为一种
(2)(3)一组:反应物为一种,生成物为多种
Copyright 2004-2016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讲授新课 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新物
质的反应 多变一 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物
质的反应 一变多 糖溶解在水中形成糖水,是化合反应吗?为什么? 不是,该变化为物理变化,化合反应为化学变化反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现象的解释:
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 碳酸是一种不稳定的物质,加热容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二 氧化碳从水中逸出,石蕊试液重新变成紫色。
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 的反应,叫化合反应。
2、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新物质 的反应,叫分解反应。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 空气重,能溶于水。在通常状况下,1L 水中大约溶解1L二氧化碳气体。增大压 强,会溶解更多。
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实验现象: 汽水瓶中有气泡产生 ,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加热后,石蕊试液又变成紫色。
实验原理
1、反应的原理:
二氧化碳3; 水
第三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
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二氧化碳的状态的变化
(1)液态的二氧化碳: 举例: 装有液态二氧化碳的灭火 (2)气态的二氧化碳: 举例: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3)固态的二氧化碳: 举例:我们常说的“干冰”
干冰的名称是如何得来的?
在常压下,温度高于-780C时,雪花状的 固态的二氧化碳不需要变成液态而直接变 成气态二氧化碳。“干冰”的名称也由此 得来。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稀盐酸与石灰石的反应 碳酸钙 + 盐酸 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CaCO3 + HCl CaCl2 + H2O + CO2
讨论
1、为什么要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2、制取二氧化碳还可以用什么样的装置? 3、如何检验某集气瓶中已收集有二氧化碳气体? 4、 如何证明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