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大连理工大学854自动控制原理

2017大连理工大学854自动控制原理
2017大连理工大学854自动控制原理

大连理工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854 科目名称:自动控制原理

试题为主观题型(计算题、简答题、简单的推导与证明题),经典控制理论占80%,现代控制理论占20%,具体复习大纲如下:

一、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

1、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2、系统的基本控制方式及控制系统的分类方法.

3、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二、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1、数学模型及系统微分方程的建立、非线性方程的线性化.

2、控制系统传递函数的概念及性质、求解典型环节及自动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

3、结构图及等效变换、信号流图及梅逊公式.

三、时域分析法

1、瞬态响应分析.

2、二阶系统性能指标计算.

3、稳定性分析、劳斯判据.

4、稳态误差分析

四、根轨迹分析法

1、根轨迹的基本概念.

2、根轨迹的绘制方法.

3、广义根轨迹的绘制方法.

4、控制系统根轨迹分析、开环零极点对根轨迹的影响、闭环零极点分布对系统性能指标的影响.

五、频域分析法

1、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2、频率特性的图示方法.

3、频域稳定性判据.

4、控制系统的稳定裕量.

5、控制系统的闭环频率特性.

六、线性控制系统的校正

1、校正装置及其特性.

2、串联校正装置的设计方法及其参数的确定.

3、反馈校正的原理及其特点.

4、复合校正的原理及其参数确定方法.

七、非线性系统分析

1、非线性系统的特点.

2、描述函数的概念.

3、用描述函数法分析非线性系统.

4、相平面的概念.

5、用相平面法分析非线性系统.

八、离散控制系统

1、采样过程和采样定理.

2、Z变换与Z反变换.

3、离散控制系统的数学描述.

4、离散控制系统的稳定性、瞬态响应和稳态误差分析.

5、离散系统数字控制器设计.

九、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

1、状态空间的基本概念.

2、状态空间描述的建立.

3、状态变量图的建立.

4、线性变换.

5、状态空间表达式求传递函数矩阵.

十、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运动分析

1、状态转移矩阵的概念、性质和方法.

2、线性定常系统的齐次方程和非齐次方程的求解.

3、连续系统的离散化.

4、线性离散系统的运动分析.

十一、线性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1、能控性和能观测性的基本概念.

2、能控性和能观测性判据.

3、能控标准形和能观标准形.

4、传递函数中的零、极点对消与状态能控性、能观性之间的关系. 十二、控制系统的稳定性——Lyapunov第二方法

1、稳定性的定义.

2、李亚普诺夫理论的基本方法.

3、非线性系统和线性系统的李亚普诺夫稳定性分析.

十三、线性定常系统的综合

1、状态反馈与输出反馈.

2、极点配置.

3、状态观测器的设计.

大连理工大学02-05年硕士招生.环境化学真题

大连理工大学 02/04/05年硕士生入学考试——《环境化学》试题(综合版) 一、填空 1、所谓“三致作用”,通常是指()、()、()。P292 2、所谓(剂量—反应)关系,是指外来化合物的剂量与出现某种效应的个体在群体中所占比例的关系。P287 3、Monod方程,里面每个符号所代表的意思。环化P178 4、可在大气中长期漂浮的悬浮物称为(飘尘),其粒径主要是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P76 5、根据大气温度层结,密度层结和运动规律,可将大气划分为()、()、()、()、()五个层结。P76 6、通常在水中测定有机物的水解是一级反应,有机物【RX】的消失速率可以表示为()。P170公式,看里面的符号代表的意思。 7、二恶英(PCDD)的母体结构是()P311,316;多氯联苯的母体结构是(),农药林丹(丙体六六六)的结构是()P227,请给出一个多环芳烃分子的结构式并命名()。P318 8、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共同组成的多相体系,他们的相对含量因时因地而异,土壤固相包括()和()。P200 9、生长代谢P177 10、通常将208-320nm这部分光称为(),这部分紫外光可以导致阳光烧灼和其他的生物效应,在许多污染物(包括大部分日常使用的农药)的直接光解中起主要作用,通常将320-400nm波长范围的光,称为()。(环境化学教程P81) 11、半导体中被价电子占有的能带成为(满带),其最高能级称为(空带)。注:没找到答案,自作答案,仅供参考。 12、所谓自由基,通常指的是(电子壳层外层的不成对电子,具有很高的活性和强氧化作用)。注:没找到答案,自作答案,仅供参考。 13、致突变作用指生物细胞内(DNA)改变,引起遗传特性突变的作用,这一突变作用可以传至后代,致突变作用分为(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突变两类。 14、环境化学P164,有机物自水中挥发速率的预测方法,公式中的各符号含义。

大连理工自动控制原理习题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编辑者:潘学俊 第二章 2.1 试分别写出图2.68中各无源电路的输入u r (t )与输出u c (t )之间的微分方程。 图2.68 习题2.1图 解: (a) 11r c u u i R -=,2()r c C u u i -= ,122c u i i R +=,12122 121212 c c r r R R R R R Cu u Cu u R R R R R R +=++++ (b) 11()r c C u u i -= ,1 21 r u u i R -=,1221i i C u += ,121c u i R u =+, 121211122112121121()()c c c r r r R R C C u R C R C R C u u R R C C u R C R C u u ++++=+++ (c) 11r c u u i R -=,112()r C u u i -=,1122u i i R +=,112 1c u i dt u C =+? , 121212222112122221()()c c c r r r R R C C u RC R C R C u u R R C C u R C R C u u ++++=+++ 2.2 试证明图 2.69(a)所示电路与图 2.69(b)所示的机械系统具有相同的微分方程。图2.69(b)中X r (t )为输入,X c (t )为输出,均是位移量。 (a) (b) 图2.69 习题2.2图 解:

(a) 11r c u u i R -=,12()r c C u u i -= ,12i i i +=,22 1c u idt iR C =+? , 121211122212121122()()c c c r r r R R C C u R C R C R C u u R R C C u R C R C u u ++++=+++ (b) 2121()c B x x K x -= ,1121()()()r c r c c B x x K x x B x x -+-=- , 121221212121211212 ()()c c c r r r B B B B B B B B B x x x x x x K K K K K K K K K ++++=+++ 2.3 试分别求出图2.70中各有源电路的输入u r (t )与输出u c (t )之间的微分方程。 (a) (b) (c) 图2.70 习题2.3图 解: (a) 12c r r u u Cu R R +=- ,221c r r R u R Cu u R =-- (b) 12c r c u u Cu R R =-- ,221c c r R R Cu u u R +=- (c) 211 1r r c u u u R dt R C R =- -?,12c r r R Cu R Cu u =-- 2.4 某弹簧的力-位移特性曲线如图2.71所示。在仅存有小扰动的情况下,当工作点分别 为x 0 =-1.2、0、2.5时,试计算弹簧在工作点附近的弹性系数。

大连理工大学大学生学籍管理规定

大连理工大学大学生学籍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高级专门人才,根据教育部2005年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精神,结合我校实行“学分制”的具体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全日制本科生(双学位、第二学士学位学生参照此规定执行)。本科生学制分为四年或五年。本科转专科毕业,学制为三年。四年制本科专业修业期限为3至6学年;五年制本科专业修业期限为4至7学年;每学年分为两个学期,学生修业期限以一学期为单位计。 第三条新生入学三个月内学籍管理由学生处负责,入学三个月之后学生学籍管理由教务处负责,与各学院(系)共同管理。 第二章入学与注册 第四条入学 1. 按国家招生规定录取的新生,持录取通知书及有关证件,按学校规定日期到校办理报到手续。因故不能按期入学者,应当及时向校方请假并提供有关证明材料。假期一般不能超过两周。未经请假或请假而逾期未报到者,取消其入学资格。 2. 新生入学后,学校在三个月内按照国家招生规定进行复查(复查内容包括审查入学资格、体检),复查合格后取得学籍;经复查不符合条件者,由学校区别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 凡属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者,一经查实,立即取消入学资格,或取消学籍,予以退回。情节恶劣的,应当报有关部门查究。 3.新生取得学籍后,由教务处负责进行电子注册。 4. 新生复查后对患有疾病者,经我校指定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诊断,暂不宜在校学习的,由本人申请,主管校长批准,可以保留入学资格一年。保留入学资格者不具有学籍。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要在二周内办理离校手续,由学生处发给保留入学资格证明,在规定期限内离校回家治疗。治疗期间不享受在校生一切待遇。保留入学资格的

教学大纲-大连理工大学教务处

目录 《机械设计基础A》 (1) 《机械设计基础B》 (8) 《**模型设计概论》 (15)

阅后删除:请以学部下设学院为单位将全部课程编辑在同一个文档内 《机械设计基础A》教学大纲 (学分4 学时64) 一、课程说明(200字以内,简单说明本课程的地位及教学内容等,阅后删除红色字体) 本课程是工科近机械类(包括机械类某些专业)和非机械类专业大类课程之一,是工科学生学习和掌握各种类型的机械中常用机构和通用机械零件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设计方法的技术基础课。该课程也是工科学生将来学习专业机械设备课程的理论基础。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着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设计方法的讲解;在培养实践能力方面着重设计构思和基本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 二、课程目标(对应毕业要求:1-○1、1-○2、1-○3) 1. 学习机械工程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常用机构的结构、特性等基本知识,了解各种机械的传动原理,具有分析、选用和设计机械设备中基本机构的能力(对应毕业要求:1-○1); 2. 通用机械零件的设计原理、方法和机械设计等的一般规律,具有设计机械传动装置和简单机械的能力(对应毕业要求:1-○1); 3. 掌握基本的机械设计创新方法,培养学生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对应毕业要求:1-○1); 4.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了解机械设计过程中国家有关的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政策和制约因素(对应毕业要求:1-○1); 5. 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典型零件的实验方法,获得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对应毕业要求:1-○1); 6. 了解机械设计的前沿和新发展动向(对应毕业要求:1-○1)。 三、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序号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学时教学方式对应课程目标 1 一、基本概念 1. 研究的对象、内容; 2. 机械设计的基本要 求和一般设计过程。 1. 了解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内 容 2. 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 一般设计过程。 2 讲授2、4 2 二、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和速度分析 1. 机构运动简图 2. 平面机构自由度 1. 了解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 绘制。 2. 掌握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 算以及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 3 讲授、上 机 1、5

信息检索与论文写作作业1

1、查出所有与项目或项目管理有关的硕士学位论文。以标准参考文献格式列出并回答:项目管理领域的硕士学位论文主要涉及哪些内容? 答: 项目管理领域的硕士学位论文主要涉及具体项目的系统设计,实际应用等方面,主要针对实际问题。 结果如下: [1]陈天华.商业地产多项目管理模式下的组织设计研究[D].清华大学,2014. [2]李雪辉.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在BF公司项目中的应用[D].北京交通大学,2015. [3]郝琨.Y油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开发项目管理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4. [4]雷梅.西峰油田节能改造工程项目管理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4. [5]黄明珠.A公司LS项目管理案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 [6]张爱武.株洲湘银园林绿化工程公司项目管理标准化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4. [7]刘婷.翻译项目管理与高校翻译硕士教学[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 [8]韩轶.基于云平台济南科技项目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14. [9]沈鹏.大化集团企业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14. [10]甘国宁.扶持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云南大学,2014. [11]张勇军.基于多层架构的科技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武汉科技大学,2015. [12]陈大力.教材选题与出版项目管理研究[D].清华大学,2014. [13]屈忆欣.图书出版项目管理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4. [14]吕蒙.H电厂SAP系统项目管理模块应用案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 [15]周智勇.石油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问题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4. [16]李峰.BT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5. [17]张珍.基于BIM的商业地产运营项目管理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18]程怀军.信息技术在建筑项目管理上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5. [19]马运.M公司项目管理能力提升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5. [20]于莹莹.我国装修装饰绿色工程项目管理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5. [21]郝刚.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在建筑工程税收管理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5. [22]吕岩.项目管理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5. [23]雒凛.集成电路设计行业项目管理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4. [24]魏留强.基于云的协同项目管理平台的研究与设计[D].北京邮电大学,2015. [25]李文倩.基于敏捷开发的M公司项目管理策略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4. [26]吕晨.应用并行模式进行手机游戏项目管理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4. [27]龙华秋.建筑公司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施[D].吉林大学,2015. [28]张雯.项目管理学科演进与前沿可视化分析[D].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2015. [29]李欣.变频器制造企业项目管理成熟度评价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2015. [30]苏延军.S企业多项目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5. [31]闫佳.企业项目管理体系建设[D].北京邮电大学,2014. [32]颜培雷.机械完工在CR公司海洋钻井平台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 [33]熊云.住宅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项目施工管理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4. [34]李炳坤.大遗址保护项目管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 [35]陆乃炎.基于Android平台的施工项目成本信息管理系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化学-所有作业答案

绪论部分: 2、简述环境问题的分类?(10分) 答:环境问题是多方面的,但大致可分为两类: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由自然力引起的为原生环境问题,也称为第一环境问题。由于人类生产和生活引起生态系统破坏和环境污染,反过来又危及人类自身和生存和发展的现象,为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很难截然分开,它们之间常常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因果关系和相互作用。 4、什么是环境化学,学习环境化学有什么意义?(10分) 答:环境化学是一门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意义:用来掌握污染来源,消除和控制污染,确定环境保护决策,以及提供科学依据诸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5、简述环境化学的分支学科。(10分) 答:主要包括6类。 ①环境分析化学:是研究化学品的形态、价态、结构、样品前处理和痕量分析的学科。 ②环境污染化学:大气、水体和土壤环境化学,元素循环的化学过程。 ③污染控制化学:主要研究与污染控制有关的化学机制及工艺技术中化学基础性问题。 ④污染生态化学:是研究化学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产生生态效应的化学过程的学科。 ⑤环境计算化学:主要利用有效的数学近似以及电脑程序计算分子的性质。 ⑥环境生物化学:是研究环境化学品对生命影响的学科。 第一章: 1、地球环境主要由哪些圈层构成?英文单词?各之间有什么联系?各有哪些性 质?(10分) 答:地球环境主要由大气圈(atmosphere)、水圈(hydrosphere)、土壤圈(pedosphere)、岩石圈(lithosphere)和生物圈(biosphere)构成。 联系:大气圈、水圈、土壤圈和生物圈共同组成了地球环境系统,每个圈层都离不开

大连理工大学本科生成绩管理办法(试行)

大连理工大学本科生成绩管理办法(试行)为加强和规范本科生课程考核与成绩管理工作,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课程考核与成绩记载 1.凡学生所选本科专业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和教学环节均必须进行考核。考核成绩合格才能获得学分。考核成绩一律记入学生成绩档案。 2.课程和教学环节的考核可以采取闭卷、开卷、笔试、口试、论文、大作业等方式或组合方式进行。成绩采用百分制评定(60分为及格),个别环节(如第二课堂等)可以采用二级分制评定(通过、不通过)。成绩以百分制记载时,一律取整数。 3.考试成绩评定,以学期末考试成绩与平时考试成绩相结合。开课初,任课教师应当向学生说明考试方式和平时成绩占该课程成绩的比例。各项成绩的评定须有依据及相关辅证材料。 4.包含实验的课程,学生必须按时完成实验(包括实验报告)方可参加考试。至期末尚未完成实验者,取消其考试资格,记为旷考。 5.选课后未正式办理退课手续,又不参加课程学习和考核,记为旷考。 6.培养计划规定的必修课程,在长学期开学第一周设有补考,考核成绩不合格的可以参加补考,补考成绩按实际成绩记载,并在成绩后注明“补考”字样。 7.学生因病或其它原因不能参加考试时,必须在考前向所在学部(学院)教务办公室提出缓考书面申请,请病假须有医院证明,经教务处批准后方能生效。因事一般不准缓考。在考试过程中因病不能坚持考试的学生,在征得监考教师同意后,立即赴校医院就医,并凭当日医疗证明到所在学部(学院)教务办公室补办缓考手续。考试后补交的病假证明无效。申请体育课缓考必须于考试前办理。办理缓考手续的课程记为“申请缓考”,补考通过后,成绩按第一次考试处理。 8.学生考试作弊或旷考,除按学校规章制度处理外,成绩记为0分或不通过,未通过原因记为“作弊”或“旷考”,作弊或旷考者不能参加补考。 9.考核成绩不合格的课程可以参加重修,重修后的成绩按实际成绩记载,并在成绩后注明“重1”或“重2”字样;考核成绩合格的课程可以参加复修,复修后的成绩按实际成绩记载,并在成绩后注明“复1”或“复2”字样。 10.由于课程变动或其它特殊原因造成重修的课程,重修次数的标注,以替代后的累计次数为准,课程学分,以实际所修学分数记载。 二、课程成绩管理 1.教学记录:任课教师应于学生选课补退选结束后及时打印教学记录表,此表用于日常教学记录及记录期中和期末的考试成绩。课程成绩录入完成后,任课教师应将教学记录与

大连理工1999研究生考试自动控制原理真题

大连理工大学二O O 五年硕士生入学考试 《自动控制原理(含20%现代)》试题 一、(15分)试求图1所示电路的传递函数U c (s) / U r (s) 。 二、(20分)给定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 1.设r(t)=n 1(t)=n 2(t)=1(t), 试求系统的稳态误差e ss ; 2.在r(t)=n 1(t)=n 2(t)=1(t)情况下,如何使稳态误差e ss =0。 三、(25分)已知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试绘制以K 为参量的根轨迹图; 2.试求系统处于临界稳定状态时的闭环极点。 四、(15分)已知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 ) 1)(5() 1(10-++s s s ,试绘制开 环幅相特性曲线,并应用奈奎斯特判据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五、(15分)已知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 50)(5(2500 ++s s s ,并绘 制开环频率特性对数坐标曲线,并计算相角裕度。

六、(15分)给定系统微分方程为,试确定奇点位置及类型,并绘制相平面草图。 七、(15分)设系统结构如图3所示。试求C(z),并判断K=1时系统的稳定性。 八、(10分)已知离散系统的状态方程为 a>0,试用李雅普诺夫第二方法确定使平衡点渐进稳定的a取值范围。 九、(20分)给定系统结构如图4所示。 1.试建立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 2.试设计状态反馈阵,使系统闭环极点位于-2,-2处; 3.K是否可以取为0.5,为什么?

大连理工大学二O O 四年硕士生入学考试 《自动控制原理(含30%现代)》试题 一、(15分)试求图1所示电路的结构图和传递函数。 二、(10分)已知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s 4+2.5s 3+2.5s 2+10s -6 = 0 试求特征根在S 平面上的分布。 三、(10分)试求系统 的单位脉冲响应。 四、(20分)设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 试绘制根轨迹图(可能的分离点为:-1.2、-1.6、- 2.6、-2.9、- 3.5); 2. 试求出分离点处的K 值。 五、(25分)某两个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分别为: (a) G(s)= )11.0)(1(10++s s s , (b) G(s)=) 1100)(11.0)(1() 110(10++++s s s s s 1.试绘制两个系统的对数坐标曲线,并求相角裕量(可以通过曲线大致估 算); 2.试说明两个系统在稳定性、稳态误差和动态性能的区别(可以定性解释)。 六、(13分)给定非线性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试求出系统奇点位置,指出奇点类型,并绘制相平面草图。

《环境化学》 教学大纲

《环境化学》教学大纲 (学时32)一、课程说明 本课程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所导致的环境问题,以及评价、预防、控制和修复化学物质污染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讲解,在能力训练方面强化学生辩证思维、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及综合表达能力的培养。本课程教学过程中,侧重培养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秉承“教为不教、学为会学”以及“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育理念。 本课程是国家级精品课、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本课程采用的教材是国家级规划教材《环境化学》(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考虑到课程学时和与其它课程衔接等因素,本课程只学习该教材的第一至第五章,其它内容,或在本专业其它课程中有所涉及,或可由学生自学。 二、课程目标 1.了解国内外环境与发展问题、环境化学的研究对象、环境污染的成因及污染物的分类;掌握地球环境、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等环境介质的性质。 2.了解化学污染物在大气、水和土壤中发生的主要迁移方式以及影响这些迁移行为的因素;理解迁移过程涉及的动力学方程、基本理论及基本概念;掌握描述吸附、分配行为的理化参数及其环境意义。 3.掌握大气及水体中重要无机污染物转化的基本原理;了解某些无机和有机污染物的环境光化学转化行为,掌握光吸收、光物理与光化学过程的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有机污染物的酸碱解离、水解反应、氧化降解、生物降解等转化行为。 4.掌握外源化学物质在生物体内的转运、代谢及它们对生物体的毒性作用机制及生态健康效应,了解化学品的生态风险评价。 5.了解典型化学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危害及其来源解析方法。 三、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序号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学时教学方式对应能力 1 第一章环境介质 及性质 1.自然环境 2.大气圈 3.水圈 1. 讲授地球环境、大气圈、水 圈、土壤圈等圈层的性质 2. 结合案例,讲授环境污染的 成因及污染物的分类 6 课堂讲 授、课堂 讨论、案 例教学、 完成作业 1

大连理工大学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

大连理工大学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 申报书 项目类别:□创业训练项目□创业实践项目项目名称: 项目成员: 学部(学院): 指导教师: 立项时间:2017年1月 教务处制表

项目名称 负 责 人 姓名学部(院)学号班级电话邮箱 项 目 成 员 指导教师 姓名单位 职称联系电话 企业导师 姓名单位 职称联系电话 项目来源□前期创新项目成果□导师的科研项目□创新性的课题□已有产品的继续研发□企业的需求□竞赛获奖作品□科技计划资助□其他 项目技术成熟度□发明专利□实用新型(设计)专利□著作权利 □科技成果鉴定□成熟的设想□初步测试成功□其他 创业 团队 介绍 (团队各成员的知识背景,分工,指导教师,企业导师情况。)

(产品介绍,产品技术水平,产品的新颖性、先进性和独特性,产品的竞争优势。) 项目 的基 本情 况及 创新 内容 (行业历史与前景,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行业竞争对手,未来市场销售预测。) 行业 背景 市场 前景 (生产方式,生产材料,劳动力需求,设备需求,质量保证,生产成本。) 产品 制造

(资金需求量、用途、使用计划,融资途径。) 项目 投资 预算 融资 计划 (合作计划,实施方案,机构设置,人员管理,销售策略等。) 项目 运营 模式 (项目实施可能出现的风险及拟采取的控制措施。) 项目 风险 预测 应对 措施

(未来三年或五年的销售收入、利润、资产回报率等。) 财务 预测 (从项目可行性、可操作性和成效性加以评价。) 指导 教师 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 学部 学院 评审 意见 负责人签字:(盖章)年月日 学校 评审 意见 签章:年月日

大连理工854自控原理考试大纲

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854科目名称:自动控制原理 试题为主观题型(计算题、简答题、简单的推导与证明题),经典控制理论占80%,现代控制理论占20%,具体复习大纲如下: 一、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 1、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2、系统的基本控制方式及控制系统的分类方法. 3、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二、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1、数学模型及系统微分方程的建立、非线性方程的线性化. 2、控制系统传递函数的概念及性质、求解典型环节及自动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 3、结构图及等效变换、信号流图及梅逊公式. 三、时域分析法 1、瞬态响应分析. 2、二阶系统性能指标计算. 3、稳定性分析、劳斯判据. 4、稳态误差分析 四、根轨迹分析法 1、根轨迹的基本概念. 2、根轨迹的绘制方法. 3、广义根轨迹的绘制方法. 4、控制系统根轨迹分析、开环零极点对根轨迹的影响、闭环零极点分布对系统性能指标的影响. 五、频域分析法 1、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2、频率特性的图示方法. 3、频域稳定性判据. 4、控制系统的稳定裕量. 5、控制系统的闭环频率特性. 六、线性控制系统的校正 1、校正装置及其特性. 2、串联校正装置的设计方法及其参数的确定. 3、反馈校正的原理及其特点. 4、复合校正的原理及其参数确定方法. 七、离散控制系统 1、采样过程和采样定理. 2、Z变换与Z反变换. 3、离散控制系统的数学描述. 4、离散控制系统的稳定性、瞬态响应和稳态误差分析.

5、离散系统数字控制器设计. 八、非线性系统分析 1、非线性系统的特点. 2、相平面的概念. 3、用相平面法分析非线性系统. 4、描述函数的概念. 5、用描述函数法分析非线性系统. 九、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 1、状态空间的基本概念. 2、状态空间描述的建立. 3、状态变量图的建立. 4、线性变换. 5、状态空间表达式求传递函数矩阵. 十、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运动分析 1、状态转移矩阵的概念、性质和方法. 2、线性定常系统的齐次方程和非齐次方程的求解. 3、连续系统的离散化. 4、线性离散系统的运动分析. 十一、线性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1、能控性和能观测性的基本概念. 2、能控性和能观测性判据. 3、能控标准形和能观标准形. 4、传递函数中的零、极点对消与状态能控性、能观性之间的关系.十二、控制系统的稳定性——Lyapunov第二方法 1、稳定性的定义. 2、李亚普诺夫理论的基本方法. 3、非线性系统和线性系统的李亚普诺夫稳定性分析. 十三、线性定常系统的综合 1、状态反馈与输出反馈. 2、极点配置. 3、状态观测器的设计.

大连理工大学本科生选课操作指南

大连理工大学本科生选课操作指南 一、登录:进入大连理工大学教务处主页(https://www.360docs.net/doc/341519558.html, ),可以看到 “本科生选课入口X ”,任意点击后进入本科生综合教务系统登录界面,输入帐号(即学生本人的学号)和密码,然后点击“登录”按钮进入综合教务管理系统。 附:密码如有遗忘,请及时与本学院教务员老师联系。 密码更改:进入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后,依次点击“个人管理”、“个人信息”,可以看到“密码:更改密码”。 二、选课步骤 1、选择课程:依次点击“选课管理”---“选课方案” ---“选择相应的培养 方案名称”--- “网上选课”---“自由选择”,如下: 课程号可以从学生本人专业培养计划中“指导性教学计划课程设 置一览”表内查询,也可以从“课程清单”处查询,课程清单在教务处主页左侧教务专栏内的"选课安排"或者"课程安排"中 输入课程号,点击“确定”按钮

附:介绍一下标签项“本学期指导性教学计划课程”、“通识、综合素质和公共个性课程”和“重修、复修课程”页面。 建议:选择“本学期指导性教学计划课程”+“通识、综合素质和公共个性课程”即可完成大部分课程的选择。 依次点击“选课管理”或“选课方案”---“选择相应的培养方案名称”---“网上选课”,进入选课界面,默认显示为“方案课程”页面。 确定好自己想要选择的课程,点击最左端“选择”标签,按“确定”按钮,若成功,将提示“选课成功!”, 请同学们注意! 课序号:同一门课程的不同课序号,意味着有可能任课教师、上课时间和地点的不同。 在“开课系”也可以模糊输入开课院系名,如输入一个字“人”,就会显示包含“人”字院系(如人文学院)的所有开课课程;或者模糊输入课程名

大连理工自动控制原理考研试卷99-05

大连理工大学一九九九年硕士生入学考试 《自动控制原理(含20%现代)》试题 一、(10分)试建立图一所示校正环节的动态结构图,并指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校正环节。 二、(10分)给定系统的动态结构图如图二所示。试求传递函数 )()(s R s C , ) () (s R s E 。 三、(10分)请解释对于图三所示的两个系统,是否可以通过改变K 值(K>0)使系统稳定。 四、(10分)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试绘制K<<0 →∞的根轨迹图。 五、(15分)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G(s)H(s)= ) 110)(1() 11.0(+-+s s s s K 1. 试绘制K=1时的对数幅频、相频特性的渐近线; 2. 应用Nyguist 判据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并说明改变K 值是否可以改变系统的稳定性。 六、(6分)简单说明PID 调节器各部分的作用。 答: P 作用: I 作用: D 作用: 七、(9分)设有两个非线性系统,它们的非线性部分一样,线性部分分别如下: 1. G(s)= ) 11.0(2 +s s 2. G(s)= ) 1(2 +s s 试问:当用描述函数法分析时,哪个系统分析的准确度高?为什么? 八、(10分)给定系统如图四所示。试求在单位阶跃输入时,系统输出的Z 变换Y(z). 九、(20分)设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为 1.试求状态转移矩阵; 2.为保证系统状态的能观性,a 应取何值? 3.试求状态空间表达式的能观规范形; 4.用李亚普诺夫第二方法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大连理工大学二OOO 年硕士生入学考试 《自动控制原理(含20%现代)》试题 一、(20分)(本题仅限于单考生完成,单考生还需在以下各题中选做80分的考题,统考生 不做此题) 1.给定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试判别K 取值时系统稳定。 2.已知某一闭环系统有一对主导极点,由于这对主导极点距离S 平面的虚轴太近,使得系统的阶跃响应较差。试问系统响应较差表现在哪方面?欲改善系统性能应采取什么措施? 二、(10分)试求图一所示系统的微分方程。其中处作用力u(t)为输入,小车位移x(t)为输出。 三、(10分)给定系统的方框图如图二所示,试求闭环传递函数 ) () (s R s C 。 四、(10分)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G(s)= K

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

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

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 (2010年11月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加强和完善研究生的学籍管理,规范研究生培养过程,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令[2005]第21号)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取得我校研究生学籍的全日制研究生。 第二章入学与注册 第三条我校录取的研究生新生,持录取通知书和学校规定的有关证件,按学校有关要求和规定期限到学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报到者,须凭有关书面证明向所在学部、学院(部)请假,所在学部、学院(部)上报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审批。因病不能按期报到,应附医院的证明;其它原因不能按期报到,应附原所属单位或街道、乡镇的证明;请假时间不得超过两周(自规定报到之日起算)。未请假或者请假逾期者,除因不可抗力等事由以外,取消入学资格。 第四条新生入学后,学校在三个月内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对其入学资格进行复查。复查合格者准予注册,取得学籍,发给研究生证。复查不合格者,区别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 第五条凡在入学后三个月内经校医院或学校指定医院诊断

研究生可根据培养计划,结合自己入学前的课程学习和自学情况对某门课程提出免修。凡下列情况可办理免修: 1、入学前曾参加我校研究生课程学习,并与在校研究生同堂同卷考试,成绩合格,从取得成绩开始到申请免修相隔时间不超过四年,经本人申请、研究生院核实批准后方可免修,并承认其学分。 2、研究生可申请英语免修,申请者在入学后提出免修申请,报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批准后,取得该门课程学分。满足下列情况之一者可以申请英语公共课免修: (1)TOEFL成绩不低于90分者(2年内有效,以考试日计算,下同); (2)雅思成绩不低于6.5分者(2年内有效); (3)GRE成绩不低于1200分者(2年内有效); (4)GMAT成绩不低于700分者(2年内有效); (5)WSK(PETS5)、剑桥商务英语证书考试(BEC)中级考试合格者(2年内有效); (6)本科或硕士阶段为英语专业,已通过专业八级考试,现攻读非英语专业的更高学位者; (7)在国外或境外大学或高等教育机构(英语国家或地区)攻读正规课程所获得本科以上(含)学位者(须经中国留学服务中心认证)。

02环境化学

《环境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13103211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适应专业:材料物理 总学时:54 总学分:3 课程简介: 环境化学是一门面向材料物理专业开设的选修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旨在使学生初步了解目前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化学特性、行为与效应,及污染控制的化学原理与方法的科学,本课程是环境科学的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 授课教材:《环境化学》,陈景文,全燮,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年。 参考书目: [1] 《环境化学》(第2版),戴树桂,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2] 《环境化学》,张宝贵,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 二、课程教育目标 通过本课程教学,要求: (1) 通过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的基本知识,了解目前环境问题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2) 介绍化学污染物的迁移行为,了解环境的基本原理。 (3) 通过学习典型化学污染物及来源,了解化学污染物的源解析技术。 (4) 学习化学污染物的转化行为。 (5) 通过学习多介质环境模型,掌握代表性的多介质环境逸度模型。 (6) 掌握污染控制与修复化学技术。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1章环境介质及性质 教学重点:环境问题 教学难点:自然环境 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内容:自然环境;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环境问题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是了解自然环境、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和环境的基本问题。 第2章化学污染物的迁移行为 教学重点:挥发与沉降

教学难点:挥发与沉降和界面吸附与分配 教学时数:8学时 教学内容:概述;挥发与沉降;界面吸附与分配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挥发与沉降;掌握界面吸附与分配。 第3章化学污染物的转化行为 教学重点:有机污染物的化学转化 教学难点:光化学转化、典型无机污染物的转化行为和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动力学 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内容:光化学转化;典型无机污染物的转化行为;有机污染物的化学转化;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动力学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光化学转化,掌握典型无机污染物的转化行为,掌握有机污染物的化学转化,掌握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动力学。 第4章污染物的生态毒理 教学重点:毒理学与生态毒理学;;毒性及其机理 教学难点:生物转运;生物富集、放大与积累;生物转化 教学时数:8学时 教学内容:毒理学与生态毒理学;生物转运;生物富集、放大与积累;生物转化;毒性及其机理;化学品污染的生态风险性评价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毒理学与生态毒理学,了解生物转运,掌握生物富集、放大与积累,掌握生物转化,掌握毒性及其机理,了解化学品污染的生态风险性评价。 第5章典型化学污染物及来源 教学重点:有机污染物 教学难点:重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化学污染物的源解析技术 教学时数:8学时 教学内容:重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有机污染物;化学污染物的源解析技术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重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了解有机污染物,掌握化学污染物的源解析技术。 第6章有机污染物的定量结构-活性关系 教学重点:分子结构的参数化表征 教学难点:QSAR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其透明性;QSAR模型的验证和表征 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内容:分子结构的参数化表征;QSAR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其透明性;QSAR模型的验证和表征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分子结构的参数化表征,掌握QSAR模型的建立方

大连理工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评选办法-大连理工大学教务处

大连理工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评选办法 为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学校设立优秀教学成果奖,并制定本办法。 设立优秀教学成果奖,旨在奖励在教学改革与建设工作中取得优秀教学成果的集体和个人,鼓励引导全校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同时,通过评奖工作,充分肯定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和教学成果,调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进一步强化 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优秀教学成果奖主要奖励在教书育人、教学改革、专业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本科教学一线教师。 三、成果内容 优秀教学成果是指反映教育教学规律,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和实用性,对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有明显效果的教育教学方案,以及运用现代教育和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经过一年以上教育教学实践检验,明显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教学成果。其内容包括:(一)针对人才培养要求,运用现代教育和教学手段,在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开展课程、教材、实验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坚持教书育人、探索教学规律、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二)根据教学要求,教育环境和教育教学规律组织教学工作,推动教学改革,开展教学评估,加强专业(学科)教师队伍和学风建设,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实现教学管理现代 (三)结合自身特点,推广、应用已有的教学成果,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创新和发展, (四) 四、等级设置和评审标准 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设立一等、二等和三等共三个等级,每年的奖励数额为: 一等奖3-5项,二等奖12-15项,三等奖20-25项,必要时,另设特等奖1-2项。 各奖励等级的评审标准如下: 一等奖:理论上有较大创新,实践上取得显著效果,对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实现培养

2017大连理工大学854自动控制原理

大连理工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854 科目名称:自动控制原理 试题为主观题型(计算题、简答题、简单的推导与证明题),经典控制理论占80%,现代控制理论占20%,具体复习大纲如下: 一、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 1、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2、系统的基本控制方式及控制系统的分类方法. 3、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二、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1、数学模型及系统微分方程的建立、非线性方程的线性化. 2、控制系统传递函数的概念及性质、求解典型环节及自动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 3、结构图及等效变换、信号流图及梅逊公式. 三、时域分析法 1、瞬态响应分析. 2、二阶系统性能指标计算. 3、稳定性分析、劳斯判据. 4、稳态误差分析 四、根轨迹分析法 1、根轨迹的基本概念. 2、根轨迹的绘制方法. 3、广义根轨迹的绘制方法. 4、控制系统根轨迹分析、开环零极点对根轨迹的影响、闭环零极点分布对系统性能指标的影响. 五、频域分析法 1、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2、频率特性的图示方法. 3、频域稳定性判据. 4、控制系统的稳定裕量. 5、控制系统的闭环频率特性. 六、线性控制系统的校正 1、校正装置及其特性. 2、串联校正装置的设计方法及其参数的确定. 3、反馈校正的原理及其特点.

4、复合校正的原理及其参数确定方法. 七、非线性系统分析 1、非线性系统的特点. 2、描述函数的概念. 3、用描述函数法分析非线性系统. 4、相平面的概念. 5、用相平面法分析非线性系统. 八、离散控制系统 1、采样过程和采样定理. 2、Z变换与Z反变换. 3、离散控制系统的数学描述. 4、离散控制系统的稳定性、瞬态响应和稳态误差分析. 5、离散系统数字控制器设计. 九、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 1、状态空间的基本概念. 2、状态空间描述的建立. 3、状态变量图的建立. 4、线性变换. 5、状态空间表达式求传递函数矩阵. 十、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运动分析 1、状态转移矩阵的概念、性质和方法. 2、线性定常系统的齐次方程和非齐次方程的求解. 3、连续系统的离散化. 4、线性离散系统的运动分析. 十一、线性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1、能控性和能观测性的基本概念. 2、能控性和能观测性判据. 3、能控标准形和能观标准形. 4、传递函数中的零、极点对消与状态能控性、能观性之间的关系. 十二、控制系统的稳定性——Lyapunov第二方法 1、稳定性的定义. 2、李亚普诺夫理论的基本方法. 3、非线性系统和线性系统的李亚普诺夫稳定性分析. 十三、线性定常系统的综合 1、状态反馈与输出反馈.

高考专业对比环境科学VS环境工程

2015高考专业对比:环境科学VS环境工程 今天是2015高考最后一天,大家面对高考志愿专业选择,家长和考生也开始做准备了。中国教育在线就业频道为大家总结易混淆专业对比,指导考生依据职业定位选择专业,填报志愿,仅供参考。 环境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面对自然界生态环境的平衡问题,专业的“环科人”并不仅从生态系统的自然演变过程来研究它,因为这样不能充分地阐明它的内在演变规律。只有当我们把生态系统与人类经济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才能彻底揭示生态平衡问题的本质。我们大学四年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掌握并运用这一发展规律,有目的地控制当前生态环境向着人类宜居的状态行进,从而实现远离风沙、雾霾的美好“生态梦”。 在环科的大家庭中,小伙伴们既是数理化能手,也是化验计量达人;既要拥有宽广的学术视野,也要力争成为与理工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在专业课上,我们会把环境科学的相关理论基础打得扎扎实实,我们学习国家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了解国际环境科学界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状况。 主要课程: 专业课:环境化学、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普通生态学、环境生物学、环境生态学、环境监测、环境经济学、环境管理与法规、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工程原理、水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工程制图、环境流体力学、环境地学、环境毒理学、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技术、水污染生态修复技术、测量学、植物学等。 毕业去向: 很多怀揣梦想的优秀“环科人”走上了科研的第一线,在各大环境研究所中从事着环境科学研究、环境监测、评价、管理和规划等工作;还有些人则成为环境工程师,基于市场需求为用户开发环保产品以及跟进某些环境工程,统筹全局进行规划、设计和管理;此外,一些中央和地方、各工业部委的环境科学研究部门也是“环科人”的向往之处。 拥有环境科学专业国家特色专业院校名单:浙江大学、云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安庆师范学院、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南京大学、长安大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