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2020年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7课《中国石拱桥》课时训练A卷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中国石拱桥》课时训练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7课《中国石拱桥》课时训练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1 .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走吧!”有人附合着。
然后他们出发了,气喘吁吁(xū)地一路小跑,就像一群迷路的小狗。
B.在很远的另一边,有一道悬崖,像一面几近垂直的墙突兀地耸立在岩石中,四面都是土坡,上面长着参(cēn)差不齐的矮树丛和臭椿树苗。
C.我犹豫不决……手扒在这儿,脚踩在那儿,我的心在瘦弱的胸腔中砰砰(pēng)地跳动。
D.通向顶部的路看起来更糟——更高,更陡,更变化莫侧,我肯定上不去。
我听见有人在哭泣、呻吟(yǐn);我想知道那是谁,最后才意识到那就是我。
2 .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网上对这个餐厅的评价相当高,我们品尝之后觉得名不虚传。
B.爷爷不会操作手机,于是我对他耳提面命,手把手教他发短信。
C.在我生病的时候,妈妈对我的照顾简直无所不至。
D.转眼间,狂风大作,雷电交加,大雨倾盆,真是满城风雨。
3 .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一霎(shà)攲斜(qī)沐浴(mù)脸颊(xiá)B.粼粼(lín)诀别(jué)姊妹(zí)荫蔽(yīn)C.分歧(qí)瘫痪(tān)树杈(chà)匿笑(nì)D.捶打(chuí)菡萏(hàn dàn)徘徊(huí)絮叨(xù)4 . 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我到了自家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解说:这句话运用了比拟的的修辞手法。
)B.张耒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苏东坡称他的诗文“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
部编版八年级(上)《第17课 中国石拱桥》同步练习卷(1)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7课中国石拱桥》同步练习卷(1)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洨.河(jiāo)桥墩.(dūn)匀称.(chèn)B.曲.拱(qǔ)河堤.(dī)记载.(zài)C.陡.坡(dǒu)悠.久(yōu)石砌.(qì)D.胜.景(shèng)倾.听(qīn)雕.刻(diāo)2.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雄姿杰出巧妙绝仑B.倾听古朴惟妙惟肖C.优悦推崇交头接耳D.横跨残殒就地取材3.选出对加粗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
(1)胜景A.胜利B.比另一个优越C.优美的(2)绚丽A.灿烂B.色彩华丽C.美丽(3)杰作A.著名B.特异的,越过一般的C.大4.根据课文填空。
(1)《中国石拱桥》是一篇说明文,文章通过对和两座桥的具体而生动的说明,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
(2)本文介绍我国石拱桥时,是按照由到,先后的顺序;介绍桥梁结构的顺序是从到;介绍石拱桥的有关历史发展情况则是以为顺序。
二、语段点将5.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28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唐朝的张嘉贞说它“(甲)”。
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
(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
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现。
(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
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
(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得古朴美现。
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乙)”。
部编版八年级(上)《第17课 中国石拱桥》同步练习卷(2)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7课中国石拱桥》同步练习卷(2)一、基础知识1.选择下列形似字注音组词有误的一组()A.弧hú弧形孤gū孤独B.洨xiāo 洨河皎jiǎo 皎洁C.载zǎi 记载裁cái 裁衣D.肖xiào 肖像消xiāo 消夏2.在下列语句中,依次填写词语最准确的一组是()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_____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____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
在国内,这座桥也是历来为人们所_____的。
A.称赞推崇赞赏B.欣赏推崇称赞C.推崇欣赏称赞D.欣赏称赞推崇3.指出下列各句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2)《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
(3)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4)1961年,云南省建成了一座世界上最长的独拱石桥,名叫“长虹大桥”,石拱长达112.5米。
4.本文《中国石拱桥》作者是我国著名的家、教育家。
他主持设计的,是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公路铁路两用桥。
二、阅读理解5.阅读下列说明文,回答下列各题上海世博会山东馆的展示标题为“齐鲁青未了”,该标题由已故国学大师季羡林亲笔题写。
表达“以和谐文化建设美好家园”的理念。
山东馆的展馆外形设计和展区设计富有特色,亮点很多。
展馆占地600平方米,最高处约9米,以蓝色为主色调,突破了以往展馆四墙合围的方正常规,外观将大海的浪涌和雄峙的泰山融为一体,流畅的曲线勾勒出山东“海岱交融”的地理形胜,表达出“青山连绵不绝,绿水长流不断”的文化意境。
在一片层层上涌的流线形海浪之中,五岳之尊泰山拔地而起,形象地诠释了“齐鲁青未了”,表达了山东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好客情怀。
山东展馆具体展示内容分为3个板块:“过去﹣﹣﹣文明礼仪的齐鲁”、“现在﹣﹣﹣科学发展的山东”、“未来﹣﹣﹣和谐美好的家园”。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7课《中国石拱桥》课时练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7课《中国石拱桥》课时练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字词书写1 . 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①龟(_______)裂②zhēn(_______)酌③酣(_______)然入梦④如火如tú(_______)2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一种(委曲委屈)的情绪使他忍不住泪水盈kuàng。
他停在路边的一棵白杨树下,把烫热的脸颊帖在冰凉的树干上,两只粗糙的手抚摸着光滑的杨树皮,透过朦胧的泪眼惆怅地望着黑糊糊的远山。
公路下面,东拉河的細流发出耳语似的声响。
(节选自路遥《平凡的世界》,有改动)①给文段中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括号里的拼音写汉字。
kuàng(_____)似(_____)②改正文段中的一个错别字。
改为_______③结合语境,从文段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横线上_______。
3 .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
梗上只留下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
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dàn)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
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qī)斜。
在无()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1)加点字“梗”在文中的正确读音是(______)A.gěngB.gěn(2)根据文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菡(dàn)____ (qī)____斜(3)填入文中“()”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A.荫B.遮二、基础知识综合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qí,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jié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蹿向云霄里去了。
部编版八年级(上)《第17课 中国石拱桥》同步练习卷(3)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7课中国石拱桥》同步练习卷(3)一、积累与运用1.请选择下列形似字注音组词有误的一组()A.供ɡōnɡ(供给)拱ɡǒnɡ(拱桥)B.洨xiáo(洨河)皎jiǎo(皎洁)C.载zǎi(记载)裁cái(裁剪)D.肖xiāo(肖像)俏qiào(俊俏)2.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记载横跨陡峭就地取才B.和谐支撑推祟巧妙绝伦C.漳州优久弧形独一无二D.合拢残损拱圈长虹饮涧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3.给词语中加点的字选择恰当的义项,将它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1)惟妙惟肖.A.相似B.肖像(2)意.想不到A.意思B.心愿C.料想(3)就.地取材A.趁着B.只C.靠近(4)巧妙绝伦.A.条理B.同类C.人伦4.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石拱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在江河上,发挥交通作用。
(横跨、雄跨、横架)(2)赵州桥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
(姿态、规模、雄姿)(3)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
(称赞、推崇;欣赏、观赏;景色、奇观)(4)石拱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
(建筑、杰作、工程)5.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A.校展览会惟妙惟肖....地展示了19套校服,勾起了许多人的回忆。
B.中国足球队首次征战世界杯,许多媒体随声附和....,竟相报道。
C.电影《战狼2》以抑扬顿挫....的情节和宏伟壮观的场面掀起了全民观影热潮。
D.尽管霍金被疾病困在轮椅上,但他仍锲而不舍....,创作了一系列科学著作。
6.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A.科学家研究发现,忧郁、愤怒、悲伤……等恶劣情绪会对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B.不少人想知道粽子和端午节究竟有什么关系。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7课_中国石拱桥》同步练习卷(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7课中国石拱桥》同步练习卷一、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0分)ɡǒnɡ________形hōnɡ________托kuà________骨kuà________越qī________茶qì________墙桥dūn________石dūn________3. 积累词语巧妙绝伦:灵巧高明,超过寻常的,没有比得上它的。
和谐:配合得适当,匀称而协调。
古朴:________:彼此在耳边低声说话。
惟妙惟肖:________。
文中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
肖,________。
推崇:________。
就地取材:________就,________。
4. 资料助读茅以升(1896﹣1989),江苏镇江人。
我国著名桥梁专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他主持设计的________,是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桥;他还参加了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
晚年,他编写了专著________。
积累运用5.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桥面用石板铺qì,两旁有石栏石柱。
每个柱头上都凋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
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顷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1)给拼音填上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qì________肖________(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________改________________改________(3)本段文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6. 根据下面提供的语言情境,按要求答题。
邻居李奶奶高血压卧床不起,小张前去探望。
正巧不识字的李奶奶拿着药瓶在为吃药发愁。
药瓶上说明如下:【数量】5mg×100片【用法与用量】饭后服用,口服一次10mg,一日3次,一周后,待血压明显下降,改为一日一次。
假如你是小张,应该如何告诉李奶奶药品的服用方法,同时怎样用语言消除李奶奶的紧张心理。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7课《中国石拱桥》课时训练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7课《中国石拱桥》课时训练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A.画的题目取自宋朝临川(属江西)诗人谢无逸的《千秋岁·咏夏景》中的诗句。
B.有教养的人允诺别人的事一定尽力去做,他不会摆架子、“翘鼻子”。
C.谁能分得出哪一缕是树苗的?哪一缕是茅草的化身?D.人的一生总是在尝试拥有,尝试放弃;人的一生又始终在追求自由,追求幸福。
2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儒学是儒家的学说,由孔子创立。
虽经岁月洗礼,儒学却一直薪火相传,不断发展。
B.无论是讳莫如深的星空,还是渺小的灰尘,都是造化的杰作,展示出了大自然的智慧。
C.记者在无极县见到了神奇的“景观”——红色碱性皮革污水汇成了大水塘,蔚为壮观。
D.秦始皇陵内的百戏俑眉目刻画清晰,姿态各异,神情专注,给人以神气活现的感觉。
3 .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确凿(záo)干涸(gù)匿笑(nì)花团锦簇(c hù)B.贪婪(lán)粗犷(kuàng)狭隘(yì)踉踉跄跄(liàng)C.笃志(dǔ)坍塌(tān)收敛(liǎn)煞有介事(shà)D.热忱(chén)戳坑(chuō)敧斜(jī)拈轻怕重(zhān)4 . 下列字形全对的一项是()A.络绎不绝物有所直美不胜收巍峨壮观B.色彩斑斓轻歌曼舞交相晖映瞬息万变C.纷至踏来扬尘远去一如既往腾空而起D.名副其实和颜悦色非他莫属信守诺言二、现代文阅读“互联网+”智能服务垃圾分类①现在,全国2/3以上的城市面临“垃圾围城”的困境,很多城市的垃圾已无处填埋,做好垃圾分类,势在必行。
②日常生活中垃圾可分为四种。
第一类是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药品、废油漆、废胶片及废报纸等含有毒化合物质的物品,这类垃圾先要进行特殊安全处理:第二类是厨余拉圾,包括餐厨垃圾、蔬菜、生鲜、瓜果垃圾等,其水分多,易腐烂变质,散发臭气。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17课 中国石拱桥 练习(含答案和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17课 中国石拱桥 练习(含答案和解析)一、填空题二、单选题三、阅读题姓名:1.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hú形dǒu坡雄zī桥dūn和xié支chēng混níng土qīng听2.来,对号入座!①赵州桥非常(雄壮、雄伟、高大),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符合、合乎、适合)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精雕细刻)。
②全桥结构(匀称、均匀),和四周的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统一),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好、美观、好看)。
3.形似字注音并组词。
(1)崇 祟(2)砌 彻(3)匀 均(4)弧 狐 孤(5)陡 徒 徙4.《中国石拱桥》一文的说明对象是,文中提到的我国著名桥梁有、、、、;重点说明的是和。
5.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是、、。
分别在段向读者作了概括介绍。
6.选出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A.胜景:有名的优美景观。
胜,优美的B.古朴: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C.惟妙惟肖:形容描绘或模仿得生动逼真。
惟,惟一;肖,相似D.巧妙绝伦:精巧美妙到了极点,其他的无法与之相比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只有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我们才能真正拥有一个灿烂的明天。
B.由于母亲对我的悉心培育,使我从小就养成了勇敢的性格。
C.综艺节目深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其形式多样造成的。
D.谁能否认李时珍没有对中国的医学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呢?8.如果你是一位“小学者”,你怎样回答后面的问题?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
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
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
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川市2020年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7课《中国石拱桥》课时训练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恪守(kè)酿泉(liàng)自惭形秽(huì)栩栩如生(xǔ)B.发怔(zhèng)娉婷(pīng)迥乎不同(jiǒng )伛偻提携(yǚ)C.箱箧(qiè)坍塌(tān)顿开茅塞(sè)间不容发(jiàn)D.嗔怒(chēn)喉咙(lóng)矫揉造作(jiǎo)思贤若渴(xián)2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蔓延潦绕震耳欲聋历历在目B.妩媚弛骋漫不经心五彩斑斓C.恭顺俯瞰合颜悦色风云变幻D.轻盈陡峭瞬息万变轻歌曼舞3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国学泰斗季羡林先生深信开卷有益,生前多次在不同场合倡导青少年要广泛阅读。
B.校辩论赛上,李明引经据典,夸夸其谈,最终夺得“最佳辩手”称号。
C.锻炼身体必须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否则收效甚微。
D.梁益建大夫,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令同行肃然起敬。
4 .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
B.我国科学、文化、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
C.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重大的贡献。
D.玛丽说:“你记得你对我说‘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的那一天吗?”二、现代文阅读闲读梧桐梧桐就在我们住的那幢楼的前面,在花圃和草地的中央,在曲径通幽的那个拐弯口,整日整夜地与我们对视。
它要比别处的其他树大出许多,足有合抱之粗,如一位“伟丈夫”,向空中伸展;又像一位矜持的少女,繁茂的叶子如长发,披肩掩面,甚至遮住了整个身躯。
我猜想,当初它的身边定然有许多的树苗和它并肩成长,后来,或许因为环境规划需要,被砍伐了;或许就是它本身的素质好,顽强地坚持下来。
它从从容容地走过岁月的风雨,高大起来了。
闲来临窗读树已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某日,母亲从北方来信:寒潮来了,注意保暖御寒。
入夜,便加了一床被子。
果然,夜半有呼风啸雨紧叩窗棂。
我从酣梦里惊醒,听到那冷雨滴落空阶如原始的打击乐。
于是无眠,想起家信,想起母亲说起的家谱,想起外祖父风雨如晦的际遇。
外祖父是地方上知名的教育家,两袖清风,将一生献给了桑梓教育事业,放弃了几次外聘高就的机会。
然而,在那史无前例的岁月里,他不愿屈从于非人的折磨,在一个冷雨的冬夜,饮恨自尽。
我无缘见到他老人家,只是在小舅家读到一张黑色镜框里肃然的面容。
我不敢说画师的技艺有多高,只是坚信那双眼睛是传了神的。
每次站到他跟前,总有一种情思嬗传于我,冥冥之中,与我的心灵默默碰撞。
浮想联翩,伴以风雨大作,了无睡意,就独自披衣临窗。
夜如墨染,顷刻间我也融入这浓稠的夜色中了。
惊奇地发现,天边竟有几颗寒星眨巴着瞌睡的眼!先前原是错觉,根本就没有下雨,只有风,粗暴狂虐的北风。
这时,最让我“心有戚戚”的便是不远处的那株梧桐了。
只能依稀看到它黛青色的轮廓,承受着一份天边的苍凉。
阵风过处,是叶叶枝枝互相簇拥颤起的呼号,时而像俄罗斯民谣,时而像若有若无的诗歌。
不知怎的,外祖父的遗像又蓦然浮上眼帘,似与这株沉默的梧桐有种无法言喻的契合。
不求巨臂擎天的闻达,但也有荫庇一方的坦荡。
次日醒来,红日满窗,竟是大晴。
惦念的是那一树黄叶。
推开窗棂,读到的树,竟是一个显山露水的甲骨文字。
没有昨日那遮天蔽日的叶子,剩下的是虬枝挺干。
我的心像是被谁搁上了一块沉重的冰,无法再幻作一只鸟,向那棵树飞去了。
这一夜的风呵,就凋零了满树的生命!而风又奈你其何,坠落的终要坠落,无须挽留,你还有一身傲骨与春天之前的整个冬季抗争!于是,我读懂了梧桐的寂寞。
不是慨叹韶华流逝的漠然,不是哀怨人潮人海中的孤寂,而是一种禅意,一种宁静和虚空的玄奥。
服从自然又抗衡自然,洞悉自然又糊涂自然,任风雕雨蚀,四季轮回,日月如晦,花开花落,好一种从容淡泊的大度!不禁又感慨起外祖父的英年早逝、悲哀起他屈从天命的无奈、悲哀起那个年代里的人们。
又是一阵熟悉的树叶婆娑的沙沙声响,亲切地叩击着耳鼓。
俯目望去,一个红衣女孩雀跃在那黄叶覆盖的小径,那模样似乎每一片叶子都在为她青春的步履伴奏。
此刻,我的窗台上,扑进一阙蓬松的阳光,洒在案前昨夜未曾合上的一卷旧书上。
5 . “我”三次“临窗读树”,“梧桐”的外形及“我”对“梧桐”的印象各是怎样的?请简要概括。
6 . 同样是遭遇“风雨”,“外祖父”和“梧桐”的抉择有什么不同?作者对他们的情感是怎样的?(1)“外祖父”的抉择:“梧桐”的抉择:(2)对“外祖父”的情感:对“梧桐”的情感:7 . 写一段包含下面关键词的优美文字,表达你对文章结尾自然段的理解。
(不超过60个字)自然生命青春阳光8 . 大量运用短句、恰当使用修辞是这篇文章语言运用上两个比较突出的特点,试任选其一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
阅读说明文,完成下列小题时尚红包装满传统意味①说到红包,谁都对它不陌生。
传统意义上的红包也叫压岁钱,是过农历春节时长辈给小孩儿用红纸包裹的钱。
如今,它正以其丰富的设计和文化内涵,吸引着越来越的人。
②据史载,A最早的压岁钱出现于汉代。
时称厌胜钱,是为了佩带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
B到了唐代,宫廷内互相朝拜赠送之风盛行,压岁封包制作精良。
C 大约在上世纪20年代开始出现如今广为流行的红包封形式。
D当时的红包封用土纸或竹宣纸制成,颜色以粉红色或浅紫色为主,做工考究些的,封内还会衬上一层薄纸,以增加牢固度,并配有吉祥的词句和图案。
③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大量机制印刷的出现,红包封发展势头日益迅猛。
首先红包日益缤纷,争奇斗艳,制作精良。
除了以一些祥瑞图案制作的红包封外,还出现了以名人的照片、卡通形象、生肖为主图的红包封。
其次红包已向商界发展,商家把红包封作为促销的“催化物”,常印制红包封赠送给客户,或直接装入礼金派送,甚至连某些外商也入乡随俗,推出了许多“中西合璧”的个性红包封。
此外“电子红包”、“礼仪存折”、“贺岁金卡”等形式也在不断推陈出新。
④由于红包在中国老百姓的生活中已司空见惯,多数人从红包中取出压岁钱或礼金之后,就对红包封不屑一顾,随之丢弃。
因此几千年来收藏红包封的人名不见经传,去研究红包封的人更是凤毛麟角了,其实,红包封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因素。
⑤红包封上书有各异的文化语言,表达出祝贺心声,从中可看出中国传统的礼仪文化。
如“南极星辉”贺男寿,“中天婺焕”贺女寿;“天作之合”贺男婚,“于归之喜”贺女嫁;“乔迁之喜”、“燕仪”表示新屋落成搬入之贺。
⑥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对红包封的称呼也各不相同,从这些称呼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地方文化。
比如,北方人则叫它为“红喜袋”,送出了人们红红火火的祝愿;港粤同胞的则称它为“利事封”,寄托利利事事的美好憧憬。
⑦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个符号,红包是礼尚往来的载体,是人们交往的一种纽带,也是无可替代的民俗民风。
社会学告诉我们,一种文化到了大俗的地步,也就溶进世人的血液里了。
正因如此,红包封收藏已开始得到越来越多藏家的青睐,相信假以时日,必会蔚为大观。
9 . 本文主要说明了红包的定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10 . “到了清明出现了彩绳串铜钱、红钱包纸币等形式,这就是红包封的雏形。
”这一句话是从第②段中抽出来的,放在A、B、C、D哪处最合适?请说出你的理由。
11 . 下列选项与本文的内容理解不相符合的一项是()A.第②段中与“制作精良”意思相近的短语是做工考究。
B.第⑥段的划线句子运用了举例子说明方法,具体地说明了各地对红包封的称呼各不相同,并且从红包封的称呼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地方文化。
C.与本文第③段内容理解相符合的句子是红包已向商界发展,甚至出现了许多“中西合璧”的个性红包封。
D.第④段中加点的词“多数人”表示中国老百姓对红包已司空见惯的人数还不确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这是很多充满好奇心的小朋友都会问到的一个经典问题。
我们有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则多亏了约翰·威廉·斯特拉特。
这位19世纪的物理学家因发现了氩元素,于1904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但是,真正让斯特拉特名垂青史的,是因为他发现了瑞利散射规律。
他因继承爵位,所以被称为瑞利勋爵第三,而这一规律就由此命名。
瑞利散射规律阐述了光如何在大气分子的散射作用下,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瑞利散射”的内容是:散射强度跟波长的4次方呈反比,即波长越短,散射强度越强。
太阳光是由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组成的。
这七色光中青、蓝、紫波长较短,容易被空气分子和尘埃散射。
大气分子及大气中的尘埃对波长较短的蓝光的散射能力大大高于对其他波长较长的光子,如红光因波长长,透射力大,因此能直接通过大气射向地面。
与此同时,青、蓝、紫光因为波长短,当它们遇到大气分子、冰晶等,容易发生散射。
根据瑞利的理论,当光波波长减少时,散射的程度急剧加强。
所以光波波长最短的紫色光应该散射最强。
那么为什么我们看见的是蓝天,而不是紫色的天空呢?原来当散射光穿过空气时,吸收使它丧失了许多能量,波长很短的紫光虽然在穿过空气时,散射很强烈,但同时它们也被空气强烈地吸收,阳光到达地面时,所剩的紫色散射并不多。
我们所目睹的天空颜色是光谱中蓝色附近颜色的混合色,它们呈现出来的就是蔚蓝天空的颜色。
为啥秋天的天空看着更蓝?秋天,并非只有树叶会变色。
你是否也曾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仰望天空,发现它的颜色居然如此鲜明澄澈?这并非是你的想象,秋季的天空确实要比以往更蓝,这一切都有科学依据。
随着白天逐渐变短,太阳在天空的轨迹逐渐下沉到地平线。
这增加了更多散射出来的在地表肉眼可见的蓝光数量。
太阳光线不再是位于我们头顶上方,而是与天空成一定角度。
瑞利散射向肉眼散射更多蓝色光线,而间接光则降低了肉眼接收红光和绿光的程度。
与夏天相比,秋天不仅温度降低,湿度也减少了。
由于空气中水蒸气减少,云层也不容易形成,雾气也不再笼罩在城市中心。
于是就有了我们头顶的万里晴空。
为什么污染后的天空总是灰蒙蒙的?空气中由于存在大量粒子(术语叫作气溶胶),太阳光无法直射到地表,很多都被散射掉了。
在空气好的地区,这种粒子尺寸小(一般小于可见光波长的十分之一)且浓度较低。
而由于中国烧煤过多,气溶胶粒子尺寸较大,且浓度非常惊人,这个时候发生一种“丁达尔效应”,就是散射光的强度和入射光的波长的关系不明显,即太阳光在各个波长上的散射强度是差不多的,太阳光是白光,所以最后的散射光也是白光,这样看到整个天空就是“灰蒙蒙”的灰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