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建筑师中国项目
捷德

项 目 介 绍项目名称: 杭州湖滨开发项目(Hangzhou Lakeshore Development ) 项目所在地: 中国杭州 开发商: 浙江南都置业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类型: 混合多功能项目 项目规模: 133,000平米 总体规划和建筑设计: 美国捷得国际建筑师事务所 开盘时间: 2006年(预计)项目特色:在杭州市正在进行的旧城改造工作中,按照捷得国际建筑师事务所所做的总体规划而建设的杭州湖滨开发区,将集办公、休闲、娱乐和购物于一体,将这座历史名城的历史和自然景观有机地融入到现代化的城区之中。
捷得国际建筑师事务所将这片占据西湖边达五个街区的旧城区,改造成了一个城市活动的新标志。
该项目的设计得益于变化万方的西湖水所带来的灵感,项目中融合了现代建筑学和自然景观元素。
在其中一条街区设计了一个溪流,以其富于表现力的水域成为整个项目的亮点,同时也是贯穿全城的著名的杭州西湖的一个延伸,为湖岸增添了许多生气,形成旧城改造后的一幅美丽景象。
项 目 介 绍项目名称: 友谊中心 (Friendship Center ) 项目所在地: 中国上海 开发商: 友谊购物中心发展有限公司 项目类型: 混合多功能,购物 项目规模: 80,000平米 总体规划和建筑设计: 美国捷得国际建筑师事务所 开盘时间: 2004年末项目特色:位于上海西部新区长宁区的友谊购物中心是一个面向普通居民的露天广场,广场上集购物、娱乐和公共休闲场地于一体。
该项目被认为是刺激当地扩大旧城改造规模的基石,以吸引中高收入的家庭和在上海市区工作的专业人才落户当地。
捷得国际建筑师事务所为该项目专门设计了四个入口,以方便游客从任何方向穿过各条步行街、小巷和走廊进入购物广场。
整个建筑群的心脏部位是一个中心广场,室外有一条带拱廊的走道横穿主广场和环状的室内购物区。
广场中的步行街、别致的水景、视听大屏幕和丰富的景观给友谊中心带来了一种社区般的感觉,这在如今上海的各类商业联合体中是不多见的。
美国捷得国际建筑师事务所

美国捷得国际建筑师事务所(The Jerde Partnership)是一家享有国际声誉的美国建筑和城市规划设计公司。
日前,捷得参与总体规划设计部分的中国杭州湖滨项目(Hangzhou Waterfront)和捷得设计的日本大阪难波公园项目(Namba Parks)分别获得ULI和SADI两项国际大奖。
ULI Awards for Excellence大奖是国际上公认的房地产界最高荣誉的奖项。
2005年也是该奖项第一次设立专门针对亚太地区建筑作品的评选。
捷得设计的日本川琦西塔德拉(La Cittadella)购物消闲商业中心和捷得参与了总体规划设计部分的杭州湖滨项目同时名列竞逐2005年度亚太区大奖的9个候选项目之中。
5月15 日,ULI在上海宣布,杭州湖滨项目与另外4个项目一起获得2005年度ULI Awards for Excellence亚太区大奖。
在杭州湖滨项目中,捷得与美国SW A集团合作,构思出一个覆盖21个街区的总体规划设计。
该设计令西湖东部的地区重获生机,以其对湖滨充满魅力的分层体验而受到推崇。
作为这片街区总体规划设计的核心,捷得将零售、娱乐、办公和休闲等功能融合成一个动态且丰富的社区,令该城市的自然和历史特征融入到现代城市建筑中。
其生动的多用途开发和步行空间给杭州市民提供了一个新颖的市容建筑,设计中既考虑了环境,又给现代高质量开发提供了自由空间。
5月22日,捷得设计的日本大阪难波公园在美国拉斯维加斯获得Superior Achievement in Design and Imaging (SADI)大奖中的两项大奖:“开放空间类”项目最高成就奖和最佳综合项目的“最高”SADI奖。
SADI大奖主要是表彰在创造零售业环境方面获得杰出成就的项目。
获奖项目可能对增加购物环境魅力、加强或者重新定义零售品牌、巧妙反映某种趋势或者解决了一个似乎难以克服的问题起到关键作用。
捷得设计的难波公园位于日本大阪,占地9.2英亩。
中国建筑周圣简历

中国建筑周圣简历
周圣,男,1959年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工程系,1982年加入中国建筑集团公司。
1982年至1993年,在中国建筑集团公司工作期间,周圣先后担任过建筑师、设计师、助理项目经理等职务,参与了多个大型国内外项目的设计和建设,如北京大学医学部、中国馆、上海金茂大厦等。
1993年至1998年,周圣担任中国建筑集团公司海外部主任,负责公司在海外的业务拓展和项目管理。
期间,他主持或参与了多个国际工程项目,如阿尔及利亚卡巴利大学、塞舌尔国际机场、印度班加罗尔机场等。
1998年至2005年,周圣担任中国建筑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主要负责公司战略规划和业务发展。
他在此期间主持了多个重要项目,如北京首都机场新航站楼、上海外滩18号等。
2005年至今,周圣担任中国建筑集团公司董事长,带领公司不断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提升企业形象和品牌价值。
他高度重视企业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推动公司在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领域的创新,致力于打造一个更加美好的城市环境。
周圣曾获得过多项荣誉,如“全国优秀建筑师”、“中国科技进步奖”、“全国劳动模范”等。
他还担任了多个社会组织的职务,如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主席等。
- 1 -。
中国建筑一创五强主要内容

中国建筑一创五强主要内容
中国建筑“一创五强”指的是,在全球建筑行业,中国广创建设
了由百位一线建筑师领衔的项目集,称为“一创五强”。
该项目100
位建筑师来自中国、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新加坡、马来西亚、
印度尼西亚、加拿大和瑞士等国家,其中90名为中国建筑师。
中国建筑的“一创五强”被广泛认为有四个特点,分别是服务全
球国家,把当代思想融入设计,为后造度大胆实验和全球建筑师的团
队思考。
项目的旨意在于多元发展和全面深化建筑设计质量,延伸涵
盖全球社会文化发展。
在这一项目中,所涉及到的建筑重点有:融合东西文化的高端住宅,融合了国际风格和中国本土特色的景观建筑,经过精心设计的饭
店和商业空间,还有面向公众的体育设施和文化公共空间。
它们的设
计引领着艺术、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方向,有助于构建未来城市群落
和景观系统。
同样重要的是,中国建筑“一创五强”也在提升中国建筑设计技
术水平创造出更加内敛、能源节约、抗震应变等先进建筑成果。
这些
成果,将会根据当前国情、客观环境不断创新,在中国建筑行业将会
产生浓厚的文化背景和富有价值的文化底蕴,对建筑设计的深入全面
的发展也会产生影响。
总而言之,中国建筑“一创五强”不仅为中国设计行业推动了一
股新的魅力,也聚焦了一个崭新的建筑行业视野,它是一个拥有全球
最高建筑水平的包容共融的思想,是推动全球建筑和社会发展的动力。
国际疯狂的中国建筑师——马岩松

国际疯狂的中国建筑师——马岩松
王渺尧;黄毓
【期刊名称】《今日科苑》
【年(卷),期】2010(000)001
【摘要】中国建筑师很多,但能在国外赢得重大标志性建筑项目的人很少,而75年出生的马岩松却开出先辟,成为历史上首位在国外赢得重大标志性建筑项目——加拿大多伦多ABSOLUTE超高层国际竞赛中中标的“梦露大厦”的中国建筑师。
【总页数】4页(P145-148)
【作者】王渺尧;黄毓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021
【相关文献】
1.中国建筑师走向国际的动力评马清运、张永和执掌美国著名大学建筑教育之帅印[J], 李武英
2.浅谈马岩松关于人与自然的建筑 [J], 汪晓桢
3.从王澍与马岩松的作品比较看中国山水建筑的探索 [J], 金磊
4.回归与超越:从心中的山水到山水城市的营造——论王澍和马岩松的建筑风格的
同与异 [J], 林平
5.晋马驰骋万马奔腾--2016年“特步杯”晋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成功举办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内外著名建筑师作品介绍

由于安德鲁在设计上存在诸多“能耗漏洞”,一个剧场要演出,四
个剧场的空调都要全开。这样算下来,大剧院正常演出情况下,一天的 空调费要10万元。据测算,国家大剧院每年维护成本要几千万甚至上亿
元。把安德鲁设计的国家大剧院的投资额折合到6000个座椅上,每个座
椅75万元。
© Copyright Centaline Group, 2013
© Copyright Centaline Group, 2013
Code of this report | 23
主题馆采用144m跨张弦桁架结构的大跨度屋盖。
© Copyright Centaline Group, 2013
Code of this report | 24
中国馆形态类似于一个鼎, 上大下小,给人以强烈的视觉 冲击感。其结构体系采用四个 钢筋砼筒作为主要承重体系,
© Copyright Centaline Group, 2013
© Copyright Centaline Group, 2013
Code of this report | 16
保罗·安德鲁(Paul Andreu)著名
法国建筑师,毕业于法国高等工科学校。 在他29岁的时候,设计了圆形的巴黎戴 高乐机场候机楼。从此,作为巴黎机场 公司的首席建筑师,他设计了尼斯、雅 加达、开罗、上海等国际机场,参与过 保罗·安德鲁 许多大型项目的建设,像巴黎德方斯地 区的大拱门、英法跨海隧道的法方终点 站等。1999年,安德鲁领导的巴黎机场 公司与清华大学合作,经多轮角逐,在 中国国家大剧院国际竞赛中一举夺标。
伦敦的扎哈·哈迪德事务所和纽约埃森曼事务所工作,
马 岩 松
中包括多伦多梦露大厦、位于天津滨海新区的358米
对立统一—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实践展四号住宅设计

设计作品 WORKS OF DESIGN对立统一—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实践展四号住宅设计张雷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实践展(CIPEA)坐落在南京浦口佛手湖畔,主办方邀请了日本建筑师矶崎新(Arata Isozaki)和刘家琨担任策展人,来自中国和世界各地的24位建筑师参与了设计工作,实践展的项目内容包括4幢公共建筑和20幢小住宅。
4幢公共建筑分别是霍尔(Steven Holl)设计的建筑艺术博物馆、矶崎新设计的会议中心、刘家琨设计的接待中心和索特萨斯(Ettore Sottsass,1917-2007)设计的娱乐中心。
按照任务书的要求,每幢小住宅设置不少于5个附带卫生间的卧室,再加上起居和餐厅等公共空间,建筑面积控制在500m 2以内,用于家庭度假和商务接待。
整个园区建成以后将按照度假村的商业模式对外经营,主要承接艺术类会展活动,同时也将对外开放,为业内外人士提供实地考察国内外著名建筑师设计作品的机会。
在参与设计的日本建筑师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SANAA)以及中国建筑师王澍先后获得2010年、2012年“普利兹克奖”(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之后,深受鼓舞的项目业主期望将来有更多的建筑师获奖,同时也邀请了OMA 等事务所参与后续项目的设计工作,矢志打造中国乃至国际范围内普利兹克奖获得者设计作品最为集中的建筑园区。
项目开始于2003年,应邀参予CIPEA 小住宅方案设计的建筑师来自10个不同国家,都是有创意的新锐设计师。
大家在炎热的8月来到南京,考察现场之后通过抽签的方式选定了各自的设计地块。
基地是老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余脉,山林环绕,环境宜人,具有典型的郊野丘陵地貌特征。
面对特定的环境和基地条件,建筑师们展示了不同的应对策略。
绝大多数小住宅方案选择了控制高度,采用水平向展开体量的手法,处理建筑与山地的关系,扩大住宅内部活动空间与山林景观的接触面,藉此和环境发生融洽的互动。
四号住宅的用地在接近山谷的缓坡上,坡度比较大,前面是山林里自然形成的排洪沟,雨后会有潺潺溪水流过,背后有一处小山丘,将基地和北面的道路自然分隔。
隈研吾在云南腾冲设计的温泉度假酒店,不算精彩之作

隈研吾在云南腾冲设计的温泉度假酒店,不算精彩之作在中国,出自国际知名建筑师之手的建筑总是会被作为宣传卖点,腾冲云峰山国际温泉养生旅游度假区就是一例。
该度假区由云南奥新集团投资,请来了日本知名建筑大师隈研吾担纲总设计,一方面是看重其作品中将建筑设计融于当地环境中取材大自然的独特之处,另一方面当然是因其声名显赫,亦能为项目带来高关注度。
奥新集团还曾主导完成过腾冲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热海的改造,以及腾冲机场等大型项目的规划建设及经营。
酒店位于腾冲云峰山风景区,从整体设计来看,最大的卖点还是度假和山地自然景观结合,建筑特点强调了当地石材,线条虽然直接但整体显得很平和,若从上部俯视,没有过于突兀的感觉,好似给山地穿上了一件迷彩服。
腾冲市是位于中国云南省西部中缅边境的一个县级市,由云南省直辖、保山市代管,治腾越镇。
以中缅边境贸易、著名侨乡,以及二战中缅印战区的主战场著称。
云峰山的温泉是天然地热温泉,水体清澈,富含多种矿物质,此处所有客房皆为独门独院的别墅,每一个合院都有独立庭院及户外露天泡池。
很显然,一切都是为了奢华服务的。
度假村对外的宣传语是“亚洲规模最大的七星级纯别墅大师精品设计酒店”。
在风景区修建豪华度假村已经成为中国旅游酒店业的常规做法。
诸如悦榕庄之类的品牌往往坐落在风景秀丽但周边配套设施并不完善的区域。
消费者入住之后所有活动都在酒店内进行。
这种以度假放松为主题的旅游地产深受中国富裕阶层欢迎,也成为企业或者政府招待的常见选择。
隈研吾此前还设计过 SOHO 中国主导的“长城脚下的公社.竹屋”。
他设计的北京三里屯瑜舍酒店还曾被《时尚旅游》杂志评选为 2009 年中国首选精品与设计酒店。
隈研吾擅用的竹木,在腾冲的这个酒店里也能看到相当多的运用。
近年来,诸如安藤忠雄、隈研吾等知名建筑师频频在中国获得大型商业项目,但可能会因为过于商业化,被诟病失去了原来相对独立的设计风格。
建筑设计的最终效果和甲乙方的沟通息息相关,准确来说,更取决于前者的预算和野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建筑师中国建筑项目#
1.法国资深建筑师阿兰•萨尔法提---法国驻华大使馆北京新馆的设计者
一座既融入了中国首都的当地环境又体现了法国的严谨和浪漫的建筑。
新修成的法国大使馆新馆建筑随处可见中法两种文化的交流融合和碰撞。
那座从平面突起的行政塔楼犹如巴黎高级时装的华丽裙摆,建筑师用金褐色的玻璃幕墙来表达他骨子里传承的法兰西文化的浪漫和优雅;同时,阿兰•萨尔法提以建筑材料颜色的深浅对比来表达他对中国文化中阴阳的理解,深色的石头代表阴,而浅色的石头代表阳。
官邸入口的地面是黑灰色的方块石头,表达像中国古人那样坚如磐石地植根大地的愿望。
2.意大利顶尖建筑师马希亚米诺和多丽安娜夫妇---深圳宝安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计划将于2015年完工。
他们的作品采用了带图案的双层钢和玻璃外墙,这能使阳光透射进来,减少能量消耗,而高层的空洞结构能让自然光照很好地抵达较低的楼层,他们将这个设计比喻为“一段音乐或一段波浪”。
3.Gensler是国际著名的建筑设计、规划与咨询公司。
主楼127层、总高632米,从而成为“东亚第一高”的上海中心大厦就是由Gensler公司设计的。
4.纽约建筑设计公司Skidmore, Owings & Merrill在中国的第一件作品--金属玻璃幕墙、高88层的上海金茂大厦。
5.由德国人奥雷·舍人和荷兰人库哈斯带领大都会建筑事务所(OMA)设计的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位于北京商务中心区。
内含央视总部大楼、电视文化中心、服务楼、庆典广场。
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建筑外形前卫,被美国《时代》评选为2007年世界十大建筑奇迹。
6.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主持设计中国国家大剧院。
安德鲁认为,将建筑设计在水上象征了建筑物本身的“神圣”和“不可触碰”。
“这个建筑没有窗户也没有门,人们都得从地下进入大剧院,这本身就带来了神秘的感觉。
”
7. 上海世茂皇家艾美酒店的设计师是来自BilkeyLlinas&Associates公司著名的设计师RobertBilkey先生。
登楼俯瞰,上海博物馆和上海大剧院皆可尽收眼底
8.银河SOHO北京东二环内朝阳门SOHO三期建筑模型,它是由当今世界最著名的的英国籍建筑师扎哈·哈迪德设计。
9.朝阳门银河SOHO三期总建筑面积33.4万平方米,其中包括16.6万平方米写字楼和8.6万平方米商业,是目前东二环内唯一的也是体量最大的商业项目。
10.天津博物馆是中国第二大博物馆建筑,容纳了原天津艺术博物馆和天津历史博物馆的藏品。
这座令人印象深刻的博物馆是由日本建筑师高松森和结构设计师川口卫联合完成的,设计概念极端简洁而清晰。
它具有大型的玻璃外壳结构,包裹住一层和二层的展览空间以及底层的参观者大厅和其他设施。
该项目的名字“Swanium”(天鹅馆)取自于它独特的形状,好似一只天鹅展翅在水面上。
11. 由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建筑,位于浦东富城路震旦国际大楼旁边的震旦博物馆,外观是以玻璃幕墙构成的几何体,嵌在原本的古典风格大理石墙面上。
到了夜晚,它会成为一个发光体,就像黄浦江畔一个温润如玉的文化宝盒。
12. 香山饭店是由国际著名美藉华裔建筑设计师贝聿铭先生主持设计的一座融中园古典建筑艺术、园林艺术、环境艺术为一体的四星级酒店。
设计师试图“在一个现代化的建筑物上,体现出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表达出建筑师对中国建筑民族之路的思考。
13.香山饭店建筑师贝聿铭用简洁朴素的、具有亲和力的江南民居为外部造型,将西方现代建筑原则与中国传统的营造手法,巧妙地融合成具有中国气质的建筑空间。
外貌似很普通,就像一个内秀的姑娘,初看似乎貌不惊人,但是愈看就愈会感到她轻妆淡抹的自然美,这是建筑给人的整体印象。
14. 由国际著名美藉华裔建筑设计师贝聿铭先生主持设计的博物馆新馆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
博物馆的主庭院等于是北面拙政园建筑风格的延伸和现代版的诠释。
新的博物馆庭院,较小的展区,以及行政管理区的庭院在造景设计上摆脱了传统的风景园林设计思路。
而新的设计思路是为每个花园寻求新的导向和主题,把传统园林风景设计的精髓不断挖掘提炼并形成未来中国园林建筑发展的方向。
15.馆建筑与创新的园艺是互相依托的,贝聿铭设计了一个主庭院和若干小内庭院,布局精巧。
其中,最为独到的是中轴线上的北部庭院,不仅使游客透过大堂玻璃可一睹江南水景特色,而且庭院隔北墙直接衔接拙政园之补园,新旧园景融为一体。
16.国家游泳中心的设计方案,是经全球设计竞赛产生的“水的立方”([H2O]3)方案。
该方案由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澳大利亚PTW建筑师事务所、ARUP澳大利亚有限公司联合设计。
设计体现出[H2O]3(“水立方”)的设计理念,融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于一体,设计新颖,结构独特。
“水立方”的墙面和屋顶都分内外三层,设计人员利用三维坐标设计了3万多个钢质构件,这三万多个钢质构件在位置上没有一个是相同的。
这些技术都是我国自主创新的科技成果,他们填补了世界建筑史的空白。
17.“鸟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
由2001年普利茨克奖获得者赫尔佐格、德梅隆与中国建筑师合作完成的巨型体育场设计,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它更像一个摇篮,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
设计者们对这个国家体育场没有做任何多余的处理,只是坦率地把结构暴露在外,因而自然形成了建筑的外观。
新的国家体育场坐落于奥林匹克公园建筑群的中央位置,地势略微隆起。
它如同巨大的容器。
高低起伏的波动的基座缓和了容器的体量,而且给了它戏剧化的弧形外观。
体育场的外观就是纯粹的结构,立面与结构是同一的。
各个结构元素之间相互支撑,汇聚成网格状--就如同一个由树枝编织成的鸟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