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解剖
解剖骨盆知识点总结

解剖骨盆知识点总结一、解剖结构骨盆主要由髂骨、坐骨、耻骨和尾骨组成。
它们通过韧带和软骨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坚固的骨壳,保护着内部的重要器官。
骨盆的解剖结构可以分为四个部分:髂骨、坐骨、耻骨和尾骨。
1. 髂骨髂骨是骨盆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由髂骨臼和骨盆骨组成。
髂骨臼位于髋关节的前上方,有一个凹槽,称为髂骨臼。
髂骨臼上方连接着骶骨,形成了骶髂关节,下方连接着耻骨,形成了耻髂关节。
髂骨的骨盆部分由髂骨体、髂骨翼和髂骨结节组成,它们通过骨盆骨和韧带相连。
髂骨的主要功能是支撑身体重量和保护内部器官。
2. 坐骨坐骨位于骨盆的后部,是骨盆的一部分。
坐骨的骨头向前内侧凸出,形成了坐骨结节。
坐骨通过骶骨和髂骨相连,形成了骶坐关节。
坐骨的主要功能是支撑身体重量和保护内部器官。
3. 耻骨耻骨是骨盆的前部,通过耻骨联合和韧带与坐骨和髂骨相连。
耻骨的主要功能是支撑身体重量和保护内部器官。
4. 尾骨尾骨是骨盆的下部,是由几块小骨组成的。
尾骨通过韧带与骶骨相连。
尾骨的主要功能是支撑身体重量和保护内部器官。
除了以上骨骼结构外,骨盆还包括韧带、肌肉和神经血管系统。
骨盆韧带主要连接骨盆的各个部分,增强了骨盆的稳定性。
肌肉系统分为腹肌、髋部肌肉、臀部肌肉和髂腰肌等,在支撑身体和行走时发挥着重要作用。
神经血管系统负责提供能量和营养物质,保证骨盆内各组织的正常功能。
二、功能骨盆作为身体的重要骨骼结构,具有多种重要功能,包括支撑和保护内部器官、支撑身体重量和参与生殖、排泄和运动等生理活动。
1. 支撑和保护器官骨盆通过坚固的骨骼结构,能够有效支撑身体内部的重要器官,如泌尿生殖系统、消化系统以及部分内脏器官。
同时,骨盆还能够保护这些器官免受外部伤害。
2. 支撑身体重量骨盆连接着躯干和下肢,能够承受身体的重量,保证身体的稳定性和平衡性。
3. 生殖功能骨盆是生殖器官的重要支撑器官,女性的骨盆结构能够承受分娩时的压力,保护胎儿和母亲的安全。
同时,骨盆的形态和大小也对生殖功能有一定的影响。
(医学课件)骨盆解剖

骨盆发育异常与损伤的治疗
骨盆不正
采取手法复位、矫形器等措施 进行矫正。
骨盆损伤
根据损伤类型和程度,可采取保 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产后骨盆修复
针对产后骨盆松弛,可采取物理治 疗、康复训练等方式进行修复。 THANKS感谢观看
骨盆骨骼
由髂骨、耻骨、坐骨和骶骨组成,其中骶骨与腰椎相连。
骨盆骨骼的生长发育
骨盆骨骼的发育与腰椎、骶椎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同时受 到遗传、姿势、习惯等因素的影响。
骨盆的关节结构
前侧关节
耻骨联合,连接两侧耻骨,可进行旋转和前后移 动。
后侧关节
骶髂关节,由骶骨和髂骨组成,是骨盆与脊柱连 接的关键部位。
临床表现
治疗
患者常出现发热、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针对不同炎症类型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如抗 生素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骨盆发育异常与损伤
病因
分型
临床表现
治疗
多由先天遗传因素或后天营养不 良引起。
根据骨盆发育异常的程度和部位 ,可分为骨盆畸形、骨盆发育不 良等。
患者常出现腰痛、步态异常、脊 柱侧弯等症状。
骨盆的神经支配与血液供应
骨盆主要由骶丛神经支配,这些神经元位于腰椎和骶椎之间,发出分支支配骨盆 内的肌肉和关节。
骨盆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于髂内动脉和髂外动脉,这些动脉发出分支为骨盆内的 骨骼、肌肉和关节提供必要的营养。
04
骨盆的疾病与损伤
骨盆骨折
病因
骨盆骨折多由高能量外伤引起,如 交通事故、高空坠落等。
这些差异有助于女性在分娩时 扩张产道,有助于胎儿的顺利
出生。
骨盆的年龄变化
01
儿童时期的骨盆主要由软骨构成,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钙化。
骨盆部-局部解剖

连接髂嵴和腰椎横突, 稳定骨盆和腰部之间的 连接。
骶结节韧带
连接骶骨和坐骨结节, 限制骶骨向前下方的移 动。
耻骨联合韧带
连接两侧耻骨,维持耻 骨联合的稳定性。
肌肉与韧带协同作用
维持骨盆稳定性
骨盆部肌肉和韧带共同作用,维持骨盆的稳定性和平衡,防止骨 盆倾斜或旋转。
保护盆腔脏器
骨盆部肌肉和韧带对盆腔内的脏器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其受到外力 损伤。
骶髂关节脱位
较少见,需通过X线或CT确诊,治疗通常采用手术复位和内固定。
软组织损伤及治疗措施
肌肉拉伤
常见于运动员和重体力劳动者,需休息、冷敷、加压包扎和抬高 伤肢等处理。
韧带损伤
根据损伤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轻度损伤可保守治疗,中 度和重度损伤需手术治疗。
神经损伤
如坐骨神经损伤,可导致下肢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需手术治疗。
X线与MRI比较
X线检查对骨骼显示效果好,但对软组织分辨率有限;MRI则能全面评估骨盆部软组织情况,对肌肉 、韧带等损伤的诊断更具优势。因此,在选择影像学方法时,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和检查目的综合考 虑。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骶骨前端的突出部分,为 女性骨盆测量的重要标志。
尾骨
尾椎
三至五块尾椎融合而成,位于脊柱末 端。
尾骨尖
尾骨末端的细小部分,常因久坐或外 伤导致疼痛。
骨骼连接与稳定性
耻骨联合
两侧耻骨间的纤维软骨连接,具有微动性。
骶髂关节
骶骨与髂骨的连接处,具有强大的稳定性,是骨 盆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韧带与肌肉
如骶结节韧带、骶棘韧带及盆底肌等,对维持骨 盆稳定性起到重要作用。
骨盆解剖知识点总结

骨盆解剖知识点总结一、骨盆的解剖结构1.1 骨盆的骨头组成骨盆主要由髂骨、坐骨、耻骨以及尾骨组成。
其中髂骨呈大臼突,与骶骨连接形成髋关节;坐骨和耻骨则连接成耻骨联合,构成了耻骨骨盆。
骶骨与尾骨的连接则形成了骶尾关节。
1.2 骨盆的结构骨盆分为髂骨骨盆和耻骨骨盆,骨盆内部是骨盆腔,其上部是髂嵴、骶骨,下部是坐骨、耻骨。
骨盆腔内还有髂嵴、骶骨、坐骨、耻骨等。
骨盆腔内还有肌肉和韧带等结构。
1.3 骨盆的解剖学分类骨盆根据男女的不同、儿童和成人的不同、解剖学分为男性骨盆、女性骨盆、小儿骨盆等。
女性骨盆比男性骨盆宽大,儿童骨盆比成人骨盆小。
二、骨盆的功能2.1 支撑身体骨盆作为人体的支撑框架,承载着身体的重量。
它通过连接脊柱和下肢,支撑着整个身体,使人体能够站立和行走。
2.2 保护内脏器官骨盆不仅支撑着身体,还起到了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
骨盆腔内有着泌尿生殖器官、直肠等重要器官,骨盆的结构能够有效地保护这些器官,避免外部撞击对器官造成伤害。
2.3 功能性活动骨盆还参与了人体的各种功能性活动,包括行走、坐立、举重、运动等。
骨盆的结构和稳定性对这些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骨盆的解剖生理3.1 骨盆的关节骨盆由多块骨头组成,它们通过髋关节、耻骨联合和骶尾关节连接在一起。
髋关节是由髂骨和股骨头连接形成的滑囊关节,耻骨联合是由两块耻骨连接形成的骨性关节,骶尾关节则是由骶骨和尾骨连接形成的。
3.2 骨盆的肌肉骨盆周围有着大量的肌肉,包括臀部肌肉、腹股沟肌肉、盆底肌肉等。
这些肌肉的收缩和松弛对骨盆的稳定性和功能性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3 骨盆的血液供应骨盆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腹主动脉、髂动脉、股动脉等。
这些血管通过骨盆的周围和内部组织,向骨盆腔内提供充足的血液,维持骨盆的正常生理活动。
3.4 骨盆的神经供应骨盆的神经供应主要来自骶神经、会阴神经、腹下神经丛等。
这些神经负责传递感觉信息和运动指令,维持骨盆的正常功能。
(医学课件)骨盆解剖

骨盆的运动与功能
骨盆与下肢运动
骨盆与下肢的运动密切相关。例如,在走路或跑步时,骨盆的旋转和倾斜可以帮助下肢进行更有效的运动。
骨盆与脊柱
骨盆与脊柱之间也存在密切的联系。骨盆的位置和运动可以影响脊柱的姿势和运动。
骨盆的损伤与修复
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骨折
骨盆骨折是一种常见的损伤,通常由车祸、跌倒等事故引起。骨折的治疗取决于骨折的类型和严重程 度,可能需要手术或保守治疗。
骨盆炎症
病因
骨盆炎症包括关节炎、筋膜炎 等,可能与感染、劳损等因素
有关。
症状
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 。
治疗
针对不同炎症类型,选择抗炎 药、物理治疗等。
骨盆肿瘤
病因
骨盆肿瘤包括良性和恶性肿瘤,可能与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
症状
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晚期可能出现转移症状。
治疗
根据肿瘤类型和分期,选择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措 施。
02
骨盆的解剖结构
骨盆的骨骼结构
髂骨
骨盆上方的两块大骨,与耻骨 和骶骨组成骨盆。
耻骨
位于骨盆前方的两块小骨,与髂 骨组成骨盆。
骶骨
位于骨盆后方的长骨,与髂骨和尾 骨组成骨盆。
骨盆的韧带结构
01
02
03
髂股韧带
连接髂骨与股骨的韧带, 提供稳定性。
耻骨联合韧带
连接耻骨的韧带,维持骨 盆的完整性。
骶髂韧带
(医学课件)骨盆解剖
2023-11-03
目 录
• 骨盆的概述 • 骨盆的解剖结构 • 骨盆的生物力学 • 骨盆的疾病与治疗 • 骨盆的康复与保健
01
骨盆的概述
骨盆的定义
骨盆临床解剖PPT课件

坐骨支
坐骨支是构成坐骨的骨骼之一,是骨 盆的重要组成部分。
骨盆内层肌肉
会阴深横肌
中心腱
会阴深横肌是一块较小的肌肉,起自耻骨 下支和坐骨支,止于中心腱。
中心腱是一块较小的肌肉,位于会阴深横 肌的深面,起自耻骨下支和坐骨支,止于 中心腱。
会阴浅横肌
肛提肌
会阴浅横肌是一块较小的肌肉,起自耻骨 下支和坐骨支,止于中心腱。
髂骨翼是扁平的,呈向外开放的 扇形,表面有4条浅沟,分别容 纳4条短小的肌肉和血管神经束。
髂骨体呈圆柱形,与骶骨形成骶 髂关节,是重要的承重结构。
骶骨
骶骨位于脊柱的末端,与髂骨 和尾骨相连,形成骨盆环的后 部。
骶骨呈三角形,底部向上,顶 部向下,表面有许多凹陷和突 起,为肌肉和韧带的附着提供 支撑。
骶中动脉是供应脊柱和骶骨的血管,起自腹主动脉分 叉处,沿脊柱两侧下行。
在脊柱手术中,了解骶中动脉的分布有助于保护神经 根和避免出血。
其他重要血管
除了髂内动脉和骶中动脉外,骨盆内还 有许多其他重要血管,如髂外动脉、股
动脉和腘动脉等。
这些血管在骨盆手术中同样具有重要意 义,了解它们的分布有助于减少手术风
骨盆环的稳定性对于保持姿势和运动功能非 常重要,当骨盆环受到损伤或疾病影响时, 可能导致疼痛、姿势异常和功能障碍。
骨盆环具有支撑体重、传递力量和保 护内脏器官的功能。
PART 03
骨盆肌肉解剖
骨盆外层肌肉
髂腰肌
连接腰椎和髂骨,主要功能是 屈髋关节。
臀大肌
位于臀部皮下,主要功能是使 大腿在行走、跑步和跳跃时后 伸、外旋。
骶骨内部有多个孔洞和裂隙, 为血管、神经和脊髓提供通道。
尾骨
尾骨是脊柱的最后一 块骨,位于骶骨下方, 形成骨盆环的前部。
盆部解剖(二)(人体解剖学)

腹中线
腹部正中线,从剑突至耻骨联合的连线,是皮肤表面的一种明显 标志。
臀沟
臀部皮肤上的一条沟壑,是区分臀部和下背部的皮肤标志。
腰线
腰部皮肤上的一条曲线,是区分腰部和下腹部或侧腰部的皮肤标志。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肌肉标志
腹肌
腹部的肌肉群包括腹横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和腹直肌等,这些 肌肉的形态和功能对于骨盆的稳定性和运动性具有重要作用。
臀大肌
位于臀部的一块重要肌肉,其形态和功能对于骨盆后部的稳定性和 运动性具有重要作用。
腰骶肌
包括腰大肌和骶肌,这些肌肉的形态和功能对于骨盆的稳定性和运动 性具有重要作用。
皮肤标志
详细描述
生殖系统的功能是产生并输送生殖细胞,以实现人类的繁衍。在盆内,卵巢负责 产生卵细胞,输卵管负责输送卵细胞至子宫,子宫负责孕育脉
髂内动脉
是盆部的主要动脉,分为 壁支和脏支,壁支供应骨 盆壁,脏支供应膀胱、前 列腺等盆腔脏器。
髂外动脉
是腹主动脉的分支,向下 延伸至股骨上段,供应下 肢。
骶正中动脉
是腹主动脉的分支,供应 脊柱和盆腔后部。
盆部静脉
髂内静脉
是盆部的主要静脉,与髂内动脉伴行, 收集盆腔脏器和下肢的血液回流至下 腔静脉。
髂外静脉
骶正中静脉
收集脊柱和盆腔后部的血液回流至下 腔静脉。
是下肢的主要静脉,收集下肢的血液 回流至下腔静脉。
臀大肌
位于臀部皮下,主要功能 是使髋关节伸展和外旋。
02 盆内器官
泌尿系统
总结词
盆内泌尿系统主要包括膀胱和尿道,负责储存和排泄尿液。
详细描述
泌尿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生成尿液并排出体外,以维持体内水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在盆内,膀胱是泌尿系统的储尿器官 ,能够储存尿液,并在需要时排出体外。尿道则是尿液排出 的通道,连接膀胱和外界。
骨盆解剖ppt课件

• 透明软骨(hyaline cartilage)分布 较广,成体的关节软骨、肋软骨及呼吸道 的一些软骨均属这种软骨。新鲜时呈半透 明状,较脆,易折断。透明软骨间质中的 纤维为胶原原纤维,含量较少,基质较丰 富。
10
11
12
➢ 骶骨呈倾斜状,底部朝向前上。由于身体重量与地面反作用力关 系,使得骶髂关节紧密相接
) • 功能:上固定时,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下固定
时,一侧收缩使脊柱向同侧屈;两侧收缩使脊柱 前屈;降肋拉胸廓向下,协助呼气。
32
33
腹外斜肌
• 位置:位于腹前外侧壁浅层,为扁阔肌。 肌纤维由外上向下斜行。此肌腱膜下缘形 成腹股沟韧带,架于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 之间。
• 起点:起于下8肋骨外铡面 • 神经支配:肋间神经和肋下神经。 • 止点:止于髂嵴、耻骨结节及白线。其腱
薄弱但关节周围有6个方向不同的韧带组成稳 定关节的坚韧结构
6
7
• 男性骶骨耳状关节面的形状类似倒置的“L”形,女性 则短小且坡度较大,呈“C”形
• 第1骶骨构成大部分的耳状关节面,第二和第三骶骨主 要构成关节面长斜状部分的坡面,此处变异较多
• 耳状关节面覆盖有透明软骨,其厚度比对侧髂骨关节 面上的纤维软骨厚3倍
壁支
闭孔动脉 臀上动脉 臀下动脉
(2)骶正中动脉
(3)直肠上动脉
52
53
(4)髂内静脉及其属支
臀上静脉 臀下静脉 阴部内静脉
髂内静脉 髂外静脉
闭孔静脉 膀胱静脉丛
54
盆部的神经
(1)腰、骶神经
闭孔神经、腰骶干、骶丛及分支
盆壁、臀部、会阴和下肢
(2)内脏神经
骶交感干 骶副交感神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胫束,止于胫骨外侧髁。
• 功能:近固定时,使大腿屈、外
展和内旋。
骨盆的肌肉
• 阔筋膜张肌
骨盆的肌肉
骨盆的肌肉
臀大肌
位置:位于骨盆后外侧,臀部皮下。呈宽 厚的四方形,肌纤维很粗。
起点:起于髂骨翼外面及骶、尾骨背面。
• 闭孔外肌:闭孔膜外面及其周围骨
面,经股骨颈后方止于转子窝,闭 孔神经及骶丛分支(L2-S5)支配, 其功能是使髋关节外旋
• 股方肌:起于坐骨结节,止于转子
间嵴,骶丛分支(L4-S2)支配,其功 能是使髋关节外旋。
骨盆的血管
• 一、髂内动脉及分支
1.脏支:膀胱上动脉、膀胱下动脉、子宫动脉、直肠下动脉、阴部 内动脉
骨盆的肌肉
• 腹直肌
• 位置:位于腹前壁正中线两侧,前后被腹直肌
鞘包裹,为扁长带状肌,长度平均26cm,中点 宽度8cm,肌纤维被3-4条横行的腱划分隔。腱 划与腹直肌鞘前壁相连,防止腹直肌收缩时移 位。
• 起点:起于耻骨上缘。
• 止点:止于第5-7肋软骨前面及胸骨剑突。
• 神经支配:肋间神经和肋下神经支配 (T7~L1)
2.壁支:闭孔动脉、 臀上动脉、 臀下动脉
二、骶正中动脉 三、直肠上动脉
骨盆的血管
骨盆的血管
• 偶尔存在于髂外动脉或腹壁下动脉
与闭孔动脉之间的粗大交通支,有 “死亡之冠(corona mortis)”之 称。
• 有时只有一条动脉越占70%,有时
只有一条静脉占越占40%.
• Beatrice在2184个尸体研究中发现,
神经支配:腰丛神经(L1-L4)
止点:两肌相合,经髋关节前内侧腹股沟韧 带深面,止于股骨小转子。
功能:近固定时,使大腿屈和外旋。远固定 时,单腿站立一侧收缩使脊柱向同侧屈和 旋转;两侧收缩使脊柱前屈和骨盆前倾。
骨盆的肌肉
• 髂腰肌
骨盆的肌肉
• 阔筋膜张肌 • 位置:位于大腿前外侧,被股阔
筋膜所包裹,为梭形肌。
• 骶骨岬和两侧髂骨弓状线、耻骨梳和耻骨结节形成一环形线,称界盆,属腹部;线下为小骨盆又称真骨盆,四壁均为骨性,其 内外表面为肌肉和筋膜覆盖。
骨盆的骨性结构
• 两侧耻骨下支在耻骨联合下缘所形成的夹角叫耻骨角,男性约为70~
75°,女性角度较大,约为90~100°。
骨盆解剖
2018级创伤骨科研究 生
赵海 洋
• 1.骨盆的骨性结构 • 2.骨盆韧带 • 3.骨盆的肌肉 • 4.骨盆的血管 • 5.骨盆的神经
骨盆的骨性结构
• 骨盆:由两侧的髋骨和后方的骶、尾骨以及其间的骨连接构成。髋骨由
髂骨、耻骨、坐骨构成,三骨会合于髋臼,16岁左右才完全融合。
骨盆的骨性结构
骨盆的骨性结构
• 骶骨(sacrum):呈倒三角形,底向上,尖向下,前面凹陷,上缘中分向前隆突称
岬,中部有4条横线,横线两端有4对骶前孔。背面粗糙隆凸,正中部为骶正中嵴,中 间部为骶中间嵴,此嵴外侧有4对骶后孔,孔外侧部有骶外侧嵴。骶前后孔与骶管相 通,有骶神经前,后支通过。骶管下端的裂孔为骶管裂孔,两侧向下突出为骶角。骶 骨外侧部上份有耳状面,与髋骨耳状面相关节,耳状面后方骨面凹凸不平称骶粗隆。
骨盆的韧带
1.骶髂骨间韧带由纵横交错的短纤维构成 2.最大的、最坚韧的纤维联合 3.被骶髂骨后韧带覆盖 4.连接髂骨粗隆和骶骨粗隆 5.填充着骶髂关节后上部不规则的关节间隙
骨盆的韧带
对抗横向旋转力量:骨间骶髂韧带 骶髂后韧带 骶髂前韧带 髂腰韧带 骶棘韧带
对抗横向垂直力量:骶结节韧带
骨盆的肌肉
骨盆的韧带
• 骶髂前韧带宽而薄,位于关节的
前面,链接骶骨骨盆面的侧缘与 髂骨耳状面的前缘。
• 骶髂前韧带加强骶髂关节囊的前
部、下部。
• 因该韧带结构薄弱,对骶髂关节
稳定性影响较小
骨盆的韧带
骶髂后韧带位于骶髂骨间韧带的后 方,该韧带分深浅两层。
1.骶髂后短韧带:起自髂粗隆和髂 骨耳状面后部及髂后下棘,斜向 内下方,止于骶骨外侧嵴和骶关 节嵴。
外侧2/3。
• 止点:止于下3肋及白线。其腱膜参与
腹直肌鞘前、后壁的组成。
• 神经支配:髂腹下神经 • 功能:上固定时,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
下固定时,一侧收缩使脊柱向同侧屈和 同侧回旋,两侧收缩使脊柱前屈
骨盆肌肉
• 腹内斜肌
骨盆的肌肉
• 腹横肌 • 位置:位于腹内斜肌深层,为扁
阔肌。
• 起点:起于下6肋骨内面、胸腰筋
骨盆的骨性结构
• 坐骨体和坐骨支两部分。坐骨体
构成髋臼的后下部,体向后下延 伸为坐骨支,其后下为粗大的坐 骨结节。体的后缘有一尖锐骨突 称坐骨棘,棘的后上方为坐骨大 切迹,下方为坐骨小切迹。 二者 之间的尖锐突起称坐骨脊
骨盆的骨性结构
髂骨是髋骨的组成部分之一,构成髋骨的后上部 髂骨体和髂骨翼;髂骨 体肥厚,构成髋臼的上部2/5 ;髂骨翼内面平滑稍凹,称髂窝,窝的下 界为突出的弓状线,其后上方为耳状面与骶骨构成骶髂关节。
膜、髂嵴和腹股沟韧带外侧。
• 神经支配:髂腹股沟神经 • 止点:止于白线。其腱膜参与组
成腹直肌鞘后壁。
• 功能:维持腹压。
骨盆的肌肉
骨盆的肌肉
髂腰肌
位置:位于腰椎两侧及髂窝内。由腰大肌和 髂肌组成。腰大肌为单羽肌,髂肌呈扇形。
起点:腰大肌起自第12胸椎和第1-5腰椎体 侧面和横突;髂肌起自髂窝。
2.骶髂后长韧带:骶髂后短韧带的 浅层,自髂后上棘达第2至第4骶 椎的关节突,向内与腰背筋膜相 连,向外与骶结节韧带相链接。
骨盆的韧带
骶棘韧带呈三角形,位于骶结节韧 带的前方。
起自骶骨外缘(为骶结节韧带 所覆盖) ,止于坐骨棘。
骨盆的韧带
骶结节韧带厚而坚韧,位于骨盆的后下方,呈扇形分布;骶结节韧带起自髂后下棘,骶骨下部的 外缘及尾骨上部,止于坐骨结节内侧缘;从解剖结构分析,骶结节韧带纤维在骶髂关节后部纵 向走行,对限制骶骨的腹侧倾斜有一定的作用。
起点:起于第2-5骶椎前侧面。
止点:止于股骨大转子尖端。
神经支配:骶丛分支(S1-S2),有称梨状肌 神经的
功能:近固定时,使大腿外展和外旋。远 固定时,一侧收缩,使骨盆转向对侧; 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
骨盆的肌肉
• 梨状肌
骨盆的肌肉
• 闭孔内肌:闭孔膜内面及其周围骨
面,由坐骨孔出骨盆止于转子窝, 骶丛分支(L5-S2)支配,其功能是 使髋关节外旋。
死亡之冠存在率49%,静脉41.7%, 动脉17%,亚洲人59.3%,欧洲人 42.8%,北美人44.3%。
骨盆的神经
• 一、腰、骶神经
闭孔神经、腰骶干、骶丛及分支
盆壁、臀部、会阴和下肢
二、内脏神经
骶交感干、骶副交感神经
下腹下丛
盆内脏
骨盆的神经
骨盆的神经
骨盆的神经
止点:止于臀肌粗隆和髂胫束。
神经支配:臀下神经(L4-S5)
功能:近固定时,使大腿伸和外旋。上部 肌纤维收缩使大腿外展;下部使大腿内 收。远固定时,一侧肌肉收缩使骨盆转 向对侧;两侧同时收缩使骨盆后倾。
骨盆的骨性结构
• 臀大肌
骨盆的肌肉
臀中肌及臀小肌
位置:位于髂骨翼外面。臀中肌后部 位于臀大肌深层,臀小肌位于臀中 肌深层。均为羽状肌。
• 神经支配:肋间神经和肋下神经。
• 止点:止于髂嵴、耻骨结节及白线。其腱膜参
与腹直肌鞘前壁的组成。
• 功能:上固定时,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下固
定时,一侧收缩使脊柱向同侧屈,并向对侧固 旋;两侧收缩下拉胸廓,呼气,并使脊柱屈。
骨盆的肌肉
• 腹内斜肌 • 位置:位于腹外斜肌深层,为扁阔肌。 • 起点:起于胸腰筋膜、髂嵴及腹股沟带
起点:起于髂骨翼外面。
止点:止于股骨大转子。
神经支配:臀上神经(L4-S1)
功能:近固定时,使大腿外展;远固 定时,一侧肌肉收缩使骨盆向同侧 倾;两侧前部纤维使骨盆前倾;
骨盆的肌肉
梨状肌
位置:位于骶骨前面,经坐骨大孔分为上、 下两部分,分别为梨状肌上孔和下孔, 两孔中均有血管、神经通过。坐骨神经 从梨状肌下孔出骨盆到下肢肌肉、皮肤 去。
• 功能:上固定时,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下固
定时,一侧收缩使脊柱向同侧屈;两侧收缩使 脊柱前屈;降肋拉胸廓向下,协助呼气。
骨盆的肌肉
• 腹直肌
骨盆的肌肉
• 腹外斜肌
• 位置:位于腹前外侧壁浅层,为扁阔肌。肌纤
维由外上向下斜行。此肌腱膜下缘形成腹股沟 韧带,架于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之间。
• 起点:起于下8肋骨外铡面
骨盆的骨性结构
• 骶髂关节是支撑人体躯干负载并
完成力学传导的重要结构。
• 落在腰骶连接的重力,经骶骨,
骶髂关节传送至髋部
• 站立时,重力经髋臼传至自由下
肢骨
• 坐位时,传至坐骨结节
骨盆的韧带
• 髂腰韧带厚而坚韧,起自第4、5腰椎横突,主要是第5腰椎横突,呈放
射状止于髂嵴内唇后半部分防止骶骨过度下沉,限制腰5的旋转,防止 腰5在骶骨上向前滑动髂腰韧带主要限制矢状面上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