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专业论文文献 -从《史记》和《汉书》对儒家经典的引用看西汉儒学的发展

合集下载

【精品】毕业论文优秀毕业论文本科...

【精品】毕业论文优秀毕业论文本科...

作物遗传育种专业优秀论文小麦组织培养特性的分子遗传分析及遗传转化体系研究关键词:小麦组织培养遗传转化载体构建分子遗传摘要:遗传转化是作物遗传改良和基因功能研究的重要工具.小麦是比较难转化的禾本科作物之一,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效率目前还没有超过10%,远远低于水稻等作物的转化效率。

转化受体植株再生困难是限制小麦遗传转化效率的主要因素,而且受基因型影响很大。

小麦遗传转化主要以幼胚或其愈伤组织作为受体。

除此之外,成熟胚和花药也已被尝试用作转化受体.与幼胚相比较,成熟胚的取材不受季节限制,有充足的材料来源。

然而,其组织培养体系仍不成熟,限制了它在遗传转化中的应用。

本研究的目的是阐明影响小麦组织培养特性的遗传基础,并试图建立较高效率的农杆菌介导的小麦遗传转化体系.首先进行了小麦成熟胚组织培养的遗传研究。

普通小麦品种南大2419的成熟胚具有较高的组织培养能力.本研究利用<南大2419×望水白>重组自交系群体,对小麦成熟胚组织培养相关性状(TCR)进行了QTL分析。

检测到5个控制愈伤组织诱导率(PEFC),4个控制愈伤组织植株再生潜力(PCRP)和4个控制愈伤组织的植株再生效率(NPRC)的染色体区段。

其中,QPefc.nau-2A和QPcrp.nau-2A 是分别控制PEFC和PCRP的主效QTL,均位于染色体2A的长臂上,分别解释22.1%和19.7%的表型变异率。

同时,在染色体2D和5D上分别检测到一个控制NPRC 的QTL,两者一起可以解释51.6%的表型变异率。

另外,分别在染色体2A、2D、5A、5B和5D的不同区段上检测到至少两个与TCR相关的QTL。

其中,QPefc.nau-2A 和QPcrp.nau-2A是分别控制PEFC和PCRP的主效QTL,均位于染色体2A的长臂上,分别解释22.1%和19.7%的表型变异率。

同时,在染色体2D和5D上分别检测到一个控制NPRC的QTL,两者一起可以解释51.6%的表型变异率。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

杰克,只是开膛手?(2)杰克,只是开膛手?(2)10. 2012年8月7日在保罗·曼克尔被捕前,大众对他有着各式各样的猜测。

因为他用的是“开膛手杰克”的作案方式,人们普遍以为他是一个高大强壮的凶悍男子。

然而,当爱德华押着他走出他躲藏的旅馆房间时,媒体哗然。

他矮小单薄,个头只有一米六零,目光猥琐,抬起眼睛看人时,总会让人想到胆小的老鼠,想忍不住扇他一巴掌。

然而,就是他,延续了“开膛手杰克”的残酷手法,连续杀害了四名个子都比他高的女性。

今天,在探访室里,坐在爱德华和邓肯面前,保罗·曼克尔虽然长了一些皱纹,却还是和以前一样猥琐。

他把头发留长了,齐到肩膀,发丝一缕缕纠结在一起,油腻腻的,仿佛刚被低质菜油浸过。

“好久不见,我还以为你把我这个老情人给忘了呢。

”保罗·曼克尔一边用讽刺的声音说,一边不住地抖动着双腿,眼睛斜睃着邓肯,“这个美女是谁?你妻子?”爱德华没有理会他的提问。

他记得保罗抖腿的这个小动作。

当年,也也就是凭着这个小动作,爱德华才找到了他。

“你认识杰克·斗吗?”爱德华问。

在审问保罗之前,爱德华和邓肯在狱长的帮助下检查了保罗的通信记录。

这是一所关押重刑犯的监狱,狱中犯人的来往信件都是有登记的。

在记录中,邓肯发现,有不少信件是从杰克·斗村庄附近的邮局寄出的。

听到“杰克·斗”的名字,保罗忽然一震,被电击般抖动的小腿忽然断电般静止了。

“在这里,根本没有隐私可言。

你们既然已经知道他给我写信,为什么还要明知故问?”保罗说。

“那我们干脆开门见山吧。

”爱德华说,“在信里,你和杰克·斗谈些什么?”“女人。

”保罗说着,又看了一眼邓肯,咧嘴一笑。

邓肯对他微微一笑,。

笑容比冰还冷。

“还有呢?”爱德华问。

“没了。

两个老爷们,除了谈女人,还能谈什么?”保罗再次笑了笑,露出了黑黄的牙齿。

爱德华侧过身,在邓肯的耳边小声说了几句。

邓肯点点头,站起身,走出了探访室。

中文系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中文系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中文系论文参考文献一、中文系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北大中文系留学生教育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中国大学教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9期.漆永祥.[2].中文系教师信息行为之研究:以辅仁大学为例.《中国图书馆学报》.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1年2期.邱子恒.[3].中文系研究生学习动机调查研究以安徽三所高校中文系研究生为例.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5年3期.李佩颖.[4].略论中国语言文学系在韩国的"发展史".《教育学报》.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0年2期.文大一.[5].从高校中文系学生的文学素养反思高中语文外国文学教学.《教学与管理(理论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4年4期.陈利娟.张利钧.[6].人文学院中文系开展“新学衡”学术论坛系列讲座.《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5期.刘占召.[7].民族高校在校中文系大学生兼职情况调查研究——以西南民族大学为例.《雪莲》.2015年29期.金美杰.李长阳.[8].中文系女生人名研究——以华中师大中文系2009、2010、201 学生人名为例.《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2年5期.汤璇.[9].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现状与反思.《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4期.戴建业.[10].中国“文化梦”路径解读——访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人民论坛》.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1年21期.杜凤娇.二、中文系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泰国高校中文系汉语语音教学研究.被引次数:16作者:刘晓勋.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扬州大学2009(学位年度)[2].泰国大学中文系学生习得汉语语音声母偏误分析.被引次数:2作者:胡小东.汉语国际教育华中科技大学2011(学位年度)[3].印尼彼得拉基督教大学中文系文化课开设情况调查.作者:杨敬宗.汉语国际教育河北师范大学2011(学位年度)[4].泰国学生习得汉语否定副词“不”和“没有”偏误研究——以兰拍帕尼皇家大学中文系学生为例.作者:欧金娜.汉语国际教育广西大学2013(学位年度)[5].越南中文系中国文化教学状况分析——以胡志明市师范大学为例.作者:阮文日(NGUYENVANNHAT).汉语国际教育民族大学2013(学位年度)[6].泰国学生跨文化意识现状调查研究——以瓦莱岚大学中文系的学生为例.作者:课程与教学论(现代外语教育)重庆大学2015(学位年度)[7].基于部件教学法的蒙古大学初级阶段汉字教学设计.作者:汉语国际教育山东大学2013(学位年度)[8].越南大学中文系一年级汉语综合课中的口语教学设计.被引次数:5作者:武氏青芳.汉语国际教育华东师范大学2011(学位年度)[9].蒙古国立大学中文系汉语教学状况调研报告.被引次数:7作者:王珂.汉语国际教育山东大学2010(学位年度)[10].对外汉语教学中英语作为语的策略研究——以土耳其法蒂赫大学中文系学生为例.被引次数:1作者:杜婷.汉语国际教育西北师范大学2013(学位年度)三、相关中文系论文外文参考文献[1]AroundrobinstudyofpolymersolarcellsandsmallmodulesacrossChina. LarsenOlsen,T.T.Gevorgyan,S.A.S?ndergaard,R.R.H?sel,M.Gu,Z.Chen,H.Liu ,Y.Cheng,P.Jing,Y.Li,H.Wang,J.Hou,J.Li,Y.Zhan,X.Wu,J.Liu,J.Xie,Z.Du,X .Ding,L.Xie,C.Zeng,R.Chen,Y.Li,W.Xiao,T.Zhao,N.《SolarEnergyMaterialsandSolarCells:AnInternationalJournalDevotedtoPhotovoltaic,Photothermal,andPhotochemicalSolarEnergyConversion》,被EI 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2]CreationofafemaleandmalesegmentationdatasetbasedonChineseVisib leHumanandtheirantioxidantactivity.. LeeMinKiChunJinHyukByeonDongHaeChungSunOkParkSangUnParkSuHyoungArasu, M.V.AlDhabi,N.A.LimYongPyoKimSunJu《LWTFoodScience&Technology》,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41[5]Dosimetricandclinicaloutcomesofinvolvedfield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afterchemotherapyforearlystageHodgkin'slymphomawithmedias tinalinvolvement.Lu,N.N.Li,Y.X.Wu,R.Y.Zhang,X.M.Wang,W.H.Jin,J.Song,Y.W.Fang,H.Ren,H.W ang,S.L.Liu,Y.P.Liu,X.F.Chen,B.Dai,J.R.Yu,Z.H.《InternationalJournalofRadiationOncology,Biology,Physic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21[6]Riskfactorsforbrainmetastasesinlocallyadvancednonsmallcelllung cancerwithdefinitivechestradiation.Ji,Z.Bi,N.Wang,J.Hui,Z.Xiao,Z.Feng,Q.Zhou,Z.Chen,D.Lv,J.Liang,J.Fan,C .Liu,L.Wang,L.《InternationalJournalofRadiationOncology,Biology,Physic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42[7]AnapparatusforstudyingspallationneutronsintheAberdeenTunnellab oratory.Blyth,S.C.Chan,Y.L.Chen,X.C.Chu,M.C.Hahn,R.L.Ho,T.H.Hsiung,Y.B.Hu,B.Z .Kwan,K.K.Kwok,M.W.Kwok,u,Y.P.Lee,K.P.Leung,J.K.C.Leung,K.Y.Lin,G .L.Lin,Y.C.Luk,K.B.Luk,W.H.Ngai,H.Y.Ngan,S.Y.Pun,C.S.J.Shih,K.Tam,Y.H .Tsang,R.H.M.《NuclearInstrumentsandMethodsinPhysicsResearch,SectionA.Accelerators ,Spectrometers,DetectorsandAssociatedEquipment》,被EI收录EI.被SCI 收录SCI.2013[8]MappingandcandidategenescreeningofthenovelTurnipmosaicvirusres istancegeneretr02inChinesecabbageStudy.Dong,G.H.Qian,Z.Wang,J.Trevathan,E.Ma,W.Chen,W.Xaverius,P.K.BucknerPe tty,S.Ray,A.Liu,M.M.Wang,D.Ren,W.H.Emo,B.Chang,J.J.《ScienceoftheTotalEnvironment》,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10]NeuronalregenerationandprotectionbycollagenbindingBDNFinthera tmiddlecerebralarteryocclusionmodel.Guan,J.Tong,W.Ding,W.Du,S.Xiao,Z.Han,Q.Zhu,Z.Bao,X.Shi,X.Wu,C.Cao,J.Y ang,Y.Ma,W.Li,G.Yao,Y.Gao,J.Wei,J.Dai,J.Wang,R.《Biomaterials》,被EI 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25四、中文系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原文必须保真释文应该划一——从繁体字版中文系教材看文献出版的字形规范问题.李立朴,2004中国古代文学文献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北京大学中文系分馆学科化服务实践基于对电子资源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李岚.陈新榜.万群.高笑可,2009北京大学图书馆第九届五四科学讨论会[3]独立学院对外汉语专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以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中文系对外汉语专业为例.郝长海.高军青,20102010年全国高校对外汉语专业建设研讨会[4]哲理美是否可能?在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系的学术报告,并以此献给蒋孔阳先生90诞辰.顾祖钊,2013当代中国美学文艺学理论建设暨纪念蒋孔阳先生诞辰90周年学术研讨会[5]论“文艺学”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以合肥师范学院中文系为例.苏婷,2011“文艺学新问题与教学改革”学术研讨会[6]回到原点关于文艺学学科建设的思考.和磊,2011“文学理论:跨文化与跨学科的对话”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外国文化与比较诗学研究会”第三届研讨会[7]大學中文系的輕型發展模式兼論中韓中文學系建設的理論問題.朱壽桐,2015全球化与中文学科建设的新方向国际学术研讨会[8]“语文思维”的概念和特征对广东嘉应学院中文系冉正宝教授的《语文思维论》的解读.李学亚,2007全国主体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第九届学术年会[9]中国文学史基础课教学中的若干问题.葛晓音,2009中国文学史学科百年学术研讨会[10]现代汉语语义词典(SKCC)的新进展.王惠.俞士汶.詹卫东,2003全国第七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

专业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专业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专业论文参考文献一、专业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大学生的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关系与量表编制.《心理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5年5期.连榕.杨丽娴.吴兰花.[2].专业化感知、专业声誉与组织信任关系实证研究——针对专业服务业的调查.《科技进步与对策》.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10期.郑爱翔.周海炜.[3].论教学专业的理论解释——基于"专业主义"视角.《教师教育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6期.王军.[4].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28届学术年会召开.《电力系统自动化》.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EI收录EI.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2年23期.[5].医学期刊发表专业共识的探索与实践.《中国科技期刊研究》.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8期.温少芳.孙荣华.杨志云.史红.成军.[8].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委员会三届一次会议暨2011年学术交流会成功举办.《电力系统自动化》.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EI收录EI.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1年22期.[9].双证书认证模式下能力标准构建研究——以工程造价专业试点工作为例.《科技进步与对策》.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23期.严玲.张亚娟.[10].基于作者关键词耦合分析的研究专业识别方法研究.《情报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8期.刘志辉.郑彦宁.二、专业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大学生专业认同的特点及其相关研究.被引次数:83作者:秦攀博.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西南大学2009(学位年度)[2].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专业认同影响因素及前瞻思考——基于M校的调查研究.作者:方琦.社会工作安徽大学2014(学位年度)[3].心理学硕士研究生高专业认同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作者:益菲.应用心理学河北师范大学2014(学位年度)[4].认同与建构:学科教学论教师的专业身份研究.被引次数:6作者:侯小兵.教育学原理西南大学2013(学位年度)[5].转专业大学生专业适应性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以南昌大学为例.被引次数:2作者:张海燕.教育经济与管理南昌大学2012(学位年度)[6].“被转”专业大学生专业认同的现状及与职业决策困难的相关研究.被引次数:4作者:王晓霞.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四川师范大学2012(学位年度)[7].农业院校专业调剂生专业认同及其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关系研究.作者:郑泽涛.行政管理华中农业大学2015(学位年度)[8].特殊教育专业大学生的利他动机、专业认同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作者:毛做莹.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西南大学2013(学位年度)[9].四川省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调查分析.被引次数:85作者:胡忠华.护理学四川大学2007(学位年度)[10].社会支持与特教专业大学生的专业承诺、学习责任心的关系研究.被引次数:1作者:贺文均.特殊教育西南大学2013(学位年度)三、相关专业论文外文参考文献[1]ProjectImpactsofSpecialtyMechanicalContractorDesignInvolvement intheHealthCareIndustry:ComparativeCaseStudy.BryanW.FranzRobertM.LeichtDavidR.Riley 《Journalofconstructionengineeringandmanagement》,被EI收录EI.被SCI 收录SCI.20139[2]Theeffectofinducedyellowingonthephysicochemicalpropertiesofspe cialtyrice..Bryant,R.JYeater,K.MBelefantMiller,H.《JournaloftheScienceofFoodandAgriculture》,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2[3]Howsustainableascientificallydevelopingcountrycouldbeinitsspec ialties?ThecaseofIran'spublicationsinSCIinthe21stcenturycomparedto198 0s.Sotudeh,H.《Scientometrics:AnInternationalJournalforAllQuantitativeAspectsofthe ScienceofSciencePolicy》,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21[4]CastabilityandMicrostructuralDevelopmentofIronbasedAlloysunder ConditionsPertinenttoStripCastingSpecialtyFeCrAlAlloys. KannapparMUKUNTHANPeterDamianHODGSONPrabhukumarSELLAMUTHU 《ISIJInternational》,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10[5]IndigenousAsianSpecialtyVegetablesintheCentralValleyofCaliforn ia.Molinar,RichardH.《HortScience》,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27[6]Introductiontoaspecialgroupingofpapersfromthe2012A&WMAInte rnationalSpecialtyConference,AerosolandAtmosphericOptics:Visibilityan dAirPollution.PhilipK.HopkeDelbertJ.Eatough《JournaloftheAir&WasteManagementAssociation》,被EI收录EI.被SCI 收录SCI.20139[7]TheEffectofSiO_2andNa_2OContentontheSinteringBehaviorofCalcine dSpecialtyAluminasfortheCeramicsIndustry. ChuckCompsonNilsRosenbergerMarcelSpreij《CeramicForumInternational》,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3[8]Sensingtechnologiesforprecisionspecialtycropproduction.Lee,W.S.Alchanatis,VYang,C.《ComputersandElectronicsinAgriculture》,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01[9]Sensingtechnologiesforprecisionspecialtycropproduction.Lee,W.S.Alchanatis,VYang,C.《ComputersandElectronicsinAgriculture》,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01[10]AnoverviewofmedicalinformaticseducationinChina. DehuaHuZhenlingSunHouqingLi 《Internationaljournalofmedicalinformatic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5四、专业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类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实践与思考.王雄.张昕.田作华,20132013年全国自动化教育学术年会[2]《指导性自动化专业规范》的研究与制订.田作华.施颂椒.萧德云.王雄,20132013年全国自动化教育学术年会[3]面向未来的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郭爱煌.宋春林,2014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14年年会[4]双证书认证模式下的能力标准构建研究以工程造价专业试点工作为例. 严玲.张亚娟,20132013中国工程管理论坛[5]地方财经大学保险学专业SWOT分析及专业综合改革策略以河北经贸大学为例.冯文丽.杨雪美.李鸿敏,20152015第8届中国保险教育论坛[6]大学生专业认同现状调查研究.李海芬.王敬,2013教育部学习科学教学指导分委会第二次会议暨全国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7]地方高校自动化专业“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建设.刘克平.张德江.李元春.于微波.邱东,20132013年全国自动化教育学术年会[8]自动化专业的二维课程体系结构.萧德云.田作华.吴晓蓓,20132013年全国自动化教育学术年会[9]河南省康复教育研究中心在康复团队建设工作中的体会. 朱方安,2013第八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10]高职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开设"辅修专业"的教学研究. 徐建忠,2014首届全国会展专业研究生教育论坛。

专业型硕士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专业型硕士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专业型硕士论文参考文献一、专业型硕士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融合、差序、调整、发展:新闻传播学术型与专业型硕士的学术面向和市场面向.《现代传播》.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10期.南长森.[2].新闻与传播专业型硕士的培养目标与模式.《新闻与写作》.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4年4期.董天策.[3].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型硕士的学术面向和市场面向以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传播专业为例.《当代教师教育》.2015年3期.南长森.[4].市政工程专业型硕士教育教学方式探讨.《山东建筑大学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2年4期.王洪波.邢丽贞.陈文兵.张兆海.[5].环境工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探讨.《教育教学论坛》.2015年35期.褚衍洋.钱翌.白卯娟.李玲玲.[6].全日制岩土工程专业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教育界》.2015年15期.钟祖良.刘新荣.李鹏.[7].高校专业型硕士“反向”培养模式研究.《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5年2期.庄志强.[8].协作生产模式在专业型硕士培养中的应用研究——以山东建筑大学为例.《山东建筑大学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6年1期.郑国强.范慧.任胜云.李锦.李妍妍.[9].基于新疆人才需求特点的园艺专业型硕士培养模式初探.《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6期.王江波.王新建.吴翠云.张琦.孟婷婷.二、专业型硕士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江苏省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型硕士教育实践现状及对策研究.被引次数:4作者:王凤强.体育教育训练学苏州大学2012(学位年度)[2].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及其衍生策略研究.被引次数:28作者:陈杰.高等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2005(学位年度)[3].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满意度调查研究——以南京四所高校为例.作者:孙丽丽.高等教育学东南大学2012(学位年度)[4].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作者:张富超.体育教育训练学曲阜师范大学2013(学位年度)[5].我国工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作者:彭维娜.高等教育学东南大学2012(学位年度)[6].我校研究生培养认知调查分析.作者:孟宪辰.应用统计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学位年度)[7].高校英语教育硕士教育实习的现状调查研究.被引次数:2作者:秦晓旭.教育学山东师范大学2012(学位年度)[8].学术型硕士生科研能力发展状况研究——基于厦门大学的调查.被引次数:3作者:王莹.高等教育学厦门大学2014(学位年度)[9]研究生核心自我评价、生活质量与学业倦怠的关系研究.作者:许俏.心理健康教育北京师范大学2012(学位年度)[10].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被引次数:25作者:吴苏芳.高等教育学江西师范大学2007(学位年度)三、专业型硕士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会计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国际比较与借鉴.申富平.袁振兴.丁含,2010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暨第三届会计学院院长(系主任)论坛[2]关于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几点思考兼谈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阚京华.周友梅,2010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暨第三届会计学院院长(系主任)论坛[3]资产评估专业硕士培养研究.古建芹.张宪宁.仇晓洁,2011十二五中国评估业教育与发展论坛[4]会计专业硕士(MPAcc)培养目标研究.陈永飞.杨锡春,2010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暨第三届会计学院院长(系主任)论坛[5]会计研究生专业型与学术型培养模式的比较分析.郭秀珍.陈梦兰,2012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6]我国专业型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梅碧琪.由天辉.陈垦,2014第九届全国高等护理教育学术研讨会[7]关于资产评估专业硕士培养的几点思考.于艳芳,2012全国第九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学术会议[8]口腔修复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临床教学的实践与思考.白保晶.刘利霞,2010首都医科大学2009年教育教学年会[9]日本研究生教育调查与浅析以大阪市立大学为例.宋现锋.张洪勋,2010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研究生教育学术研讨会[10]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参与、互动型设计课教学的尝试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教育实践的探索.周博.范悦,20072007年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与培养国际学术研讨会。

专业导论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专业导论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专业导论论文参考文献一、专业导论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导论性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方式的思考——以食品专业导论课为例. 《安徽农业科学》.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5年12期.尹琳琳.张科贵.[2]试论高等学校专业导论课的开设.《黑龙江高教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0年7期.杨晓东.崔亚新.刘贵富.[3].专业导论课一种全新而有效的大学新生思想教育方法.《合肥工业大学学报《价值工程》.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3年23期.陈明.[5].地方本科院校化工类专业导论课探索与实践.《化学教育》.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5年20期.严平.曹小华.吴传保.徐常龙.[6].利用专业导论课引导学生认知专业和自主学习.《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4期.葛琦.[7].如何给大一新生上好专业导论课.《价值工程》.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2年7期.宋育红.[8].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构建与实践.《农产品加工·学刊》.2009年8期.姜松.崔恒林.朱帜.刘杏荣.曲云进.董英.马海乐.赵杰文.[9].专业导论课在有效教学中的作用及其实施对策.《企业科技与发展》.2014年24期.林年添.丁仁伟.杨思通.赵俐红.李建平.[10].高校增设“学科与专业导论”课程的探索与展望.《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12期.朱福兴.李惠娟.李莉.二、专业导论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混合式学习平台及其资源的设计与开发.被引次数:1作者:刘艳琼.教育技术学华中师范大学2012(学位年度)[2].《外语学习与教学导论》第四、五章中专业术语的翻译.作者:刘永莉.英语笔译四川师范大学2014(学位年度)[3].《法医科学导论》第十章的汉译报告.作者:冯茜.英汉笔译中国海洋大学2012(学位年度)[4].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研究性教与学的实践探索.被引次数:3作者:戚雪.教育技术学华中师范大学2011(学位年度)[5].华东师范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现代生命科学导论》建设之研究.被引次数:1作者:李苏.课程与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2009(学位年度)[6].20032010中国数字付费电视频道发展研究.被引次数:6作者:赵斐.专门史山东大学2011(学位年度)[7].网络学习平台Blackboard和Moodle的比较研究——以《服务学导论》课程为例.作者:周雪莉.现代教育技术上海师范大学2014(学位年度)[8].《外语学习与教学导论·语言学习者的个体差异》翻译实践报告.作者:弓健.翻译学郑州大学2014(学位年度)[9].基于Moodle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探究.被引次数:23作者:祝爱芬.教育技术学山东师范大学2007(学位年度)[10].影响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社会因素分析.被引次数:39作者:陈方.教育经济与管理上海师范大学2005(学位年度)三、专业导论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电气工程专业导论与专业介绍的教学探讨.郭伟,2010第七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2]专业导论改革电子商务专业本科教学模式.田玲.王晓红.支芬和,20082008应用性本科教育国际研讨会[3]专业导论课程的教材建设问题.伍培,2009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智能建筑教学与学术研讨会[4]"吸引、激励、引导"——《"过控"专业导论》开课思路探讨.艾宁.高增梁.彭旭东.方德明,2006第十届全国高等学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学科建设成果校际交流会[5]构建“理工融合”教育环境的策略研究.吴旭.邓丽敏.孙洪祥,2009科技情报发展与创新服务学术研讨会暨北京科学技术情报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6]论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创新意识的培养.李川.荆福全,2008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7]开启入门学生的城市规划专业视野低年级《城市规划导论》课程教学研究.栾峰,2010全国城市规划专业基础教学研讨会[8]以专业规范为指导的《电气工程导论》课程建设研究.张文忠.魏云冰.崔光照,2007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9]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机械工程导论课程建设.杨培林.庞宣明.陈晓南.曹秉刚,2006第八届全国机械设计教学研讨会议暨见习机械师设计工程师工作会议[10]浅谈电子商务导论课程教学.李文武,2008第七届全国高校电子商务教育与学术研讨大会。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例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例

关于毕业论文【【参考文献】:^p 】:格式范例毕业论文【【参考文献】:^p 】:格式篇11.论文【【参考文献】:^p 】:的格式要求论文的【【参考文献】:^p 】:是论文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著作,是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

【【参考文献】:^p 】:要放在论文正文之后,不得放在各章之后。

【【参考文献】:^p 】:只列出作者直接阅读过、在正文中被引用过的文献资料。

2.【【参考文献】:^p 】:的要求:1.在正文写作完毕后,空两行(宋体小四号),居中书写“【【参考文献】:^p 】:”四个字;“【【参考文献】:^p 】:”使用宋体四号加粗,前后两个字之间不空格。

“【【参考文献】:^p 】:”书写完毕后空一行(宋体小四号)再书写【【参考文献】:^p 】:的详细内容。

【【参考文献】:^p 】: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参考文献】:^p 】:的序号左顶格书写,并用数字加中括号表示,如[1],[2],[3],[4],[5]…,每一【【参考文献】:^p 】:条目的最后均以英文句号“.”完毕。

2.【【参考文献】:^p 】:只列出作者已直接阅读、在撰写论文过程中主要参考过的文献资料,所列【【参考文献】:^p 】:应按论文参考的先后顺序排列。

【【参考文献】:^p 】:与正文连续编排页码。

【【参考文献】:^p 】:不少于6篇。

3.【【参考文献】:^p 】:格式【【参考文献】:^p 】:类型及文献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1)专著:〔序号]作者.专著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2)期刊中析出的.文献:〔序号]作者.题(篇)名[J].刊名,出版年 (期号).(3)论文集:〔序号]作者.题(篇)名[C]. 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4)学位论文:〔序号]作者.题(篇)名[D].授学位地:授学位单位,授学位年.(5)专利文献:〔序号]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6)报纸文章:〔序号]作者.题(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7)电子文档:〔序号]作者.题(篇)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网址,发表日期.关于【【参考文献】:^p 】:的未尽事项可参见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p 】:著录规那么》(GB/T7714-2023)。

带有文献综述的论文范文(通用4篇)

带有文献综述的论文范文(通用4篇)

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本科毕业论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如何撰写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呢?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撰写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一、文献综述的含义文献综述是文献综合评述的简称,是指在全面搜集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一定时期内某个学科或专题的研究成果和进展情况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

#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论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就是针对自己论文选题,全面搜集与所选题目相关的文献资料,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一定时期内与该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和进展情况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以及对本人研究课题的启发。

简而言之,就是自己选择的课题原来有哪些人做过哪些研究,研究的进展程度及结果如何等。

二、写作文献综述的意义写作文献综述,至少具有以下方面的意义:1.通过搜集文献资料的过程,可进一步掌握专业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还可以弥补以前所学知识的不足。

2.查找文献资料”写好文献综述是撰写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前提,也是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打基础的过程。

特别是对于管理类学科的学生,其毕业论文一般均为综述性的形式。

3.通过文献综述的写作,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写作水平。

三、写作文献综述的步骤写作文献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步骤: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最后成文。

1.收集和阅读资料。

论文题目确定后,就要围绕题目搜集有关的文献资料。

一、文献综述的作用与目的文献综述要针对某个研究主题,就目前学术界的成果加以探究。

文献综述旨在整合此研究主题的特定领域中已经被思考过与研究过的信息,并将此议题上的权威学者所作的努力进行系统地展现、归纳和评述。

在决定论文研究题目之前,通常必须关注的.几个问题是:研究所属的领域或者其他领域,对这个间题已经知道多少;已完成的研究有哪些;以往的建议与对策是否成功;有没有建议新的研究方向和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史记》和《汉书》对儒家经典的引用看西汉儒学的发展从《史记》和《汉书》对儒家经典的引用看西汉儒学的发展汉代之儒学实与孔孟之儒学大为不同,秦时的文化政策及后来的秦火之祸,使得汉代之儒学夹杂了大量的阴阳五行和卜筮之术。

作为记载西汉史实和帝王将相言行事迹的史书,《史记》和《汉书》中保留了大量的如“对策”、“诏书”等资料,。

而这些资料相对客观真实地记录了当时人们的言行,其言行之中引用了大量的儒家经典中语句,对这些资料中所引用的儒家经典进行研究能更好的了解儒家学说在西汉不同时期的内涵及其演变过程。

一、西汉儒学之发展过程(一)从儒道之争到儒学的独尊汉初,高祖刘邦对儒生态度之恶劣,《史记》和《汉书》均有记载。

《史记》记载郦生欲见沛公“骑士曰:‘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

与人言,常大骂。

未可以儒生说也。

’”“沛公曰:‘为我谢之,言我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儒人也。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可知此时刘邦对儒生的厌恶之情,此时之儒生的地位和影响亦是微不足道的。

后来陆贾、郦食其和叔孙通虽谋得官职,但儒者所做之事也只是制订礼仪,装饰门面而已。

直至文帝以后,天下出安,开献书之风,《诗》、《书》、《礼》、《春秋》等后来成为儒家经典的书籍开始广为流传,儒家的思想逐步为上层人所接受,但此时仍未有儒生受到重用。

此时之儒学在与黄老之学相争时只能处于下风,后虽在宣室召见贾谊,终只问鬼神之事而已。

景帝期间,儒道之争日趋紧张,《史记·儒林外传》记载“窦太后好老子书,召辕固生问老子书。

固曰:‘此是家人言耳。

’太后怒曰:‘安得司空城旦书乎?’乃使固入圈刺豕。

”然而,儒道此时虽在朝堂之争处于下风,然其思想已开始为上层人士所接受。

楚元王便是一个例子,“元王好《诗》,诸子皆读《诗》……元王亦次之《诗》传,号曰《元王诗》,世或有之”(《汉书·楚元王传》)景帝之时,大臣上书或谏言已开始引用《诗》、《书》、《春秋》之言,如“《诗》曰:‘匪言不能,胡此畏忌,听言则对,谮言则退。

’”“《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书》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春秋》以为亲亲之道也。

鲁哀姜薨于夷,孔子曰‘齐桓公法而不谲’”(《汉书﹒贾邹枚路传》)由此可见,此时儒家思想已经开始在士人思想中占据一定的位置,直到武帝时期儒道之争进入了白热化。

《史记﹒儒林列传》记载:“而上(汉武帝)乡儒术,招贤良,赵绾、王臧等以文学为公卿……会窦太后治黄老言,不好儒术,使人微得赵绾等奸利事,召案绾、臧,绾、臧自杀,诸所兴为者皆废。

”六年以后“及窦太后崩,武安君田蚡为丞相,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以百数,而公孙弘以治《春秋》为丞相,封侯,天下学士靡然乡风矣”。

(《汉书·儒林传》)公孙弘上书武帝,以文学取士。

奏可,“自此以来,公卿大夫士吏彬彬多文学之士矣。

”(《汉书·儒林传》)武帝时期,大儒董仲舒对儒学的独尊起了很大的作用,而作为当时儒家的代表人物,董仲舒在“对策”中更是大量引用“五经”中的语句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其中单在《汉书·董仲舒传》中就记载董仲舒在对策中共引用《诗》中语句4次,《书》2次,《易》1次,提到《春秋》11次,提及孔子19次,直接引用孔子之言竟有15次之多。

而《汉书·武帝纪》武帝诏书中直接引《诗》中语句3次,《易》2次。

可见此时武帝也已偏好儒学,“及仲舒对册,推明孔氏,抑黜百家。

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孝廉,皆自仲舒发之。

”(《汉书·董仲舒传》)自此之后,儒学已彻底压过黄老之学,成为西汉的统治学说,儒学独尊地位已然确立。

(二)儒学的巩固与演变独尊儒术之后,儒家学说已成为官方学说,官方的权利使得儒学的推广更为迅速。

上自帝王将相,下至民众都开始研习儒学,从皇帝的诏书,臣子的上书和对策中无不充溢着“五经”中的语句。

如司马相如、杜周、车千秋、东方朔、霍光等,无不引用“五经”中语句作为依据,向皇帝或他人陈述自己的观点。

“五经”及孔子的言语严然成了判断是非的标准。

而且,自建元五年武帝下令置《五经》博士以来,博士数量开始激增,《汉书·儒林传》记载:“昭帝时举贤良文学,增博士弟子员满百人,宣帝末增倍之。

元帝好儒,能通一经者皆复。

数年,以用度不足,更为设员千人,郡国置《五经》百石卒史。

成帝末,或言孔子布衣养徒三千人,今天子太学弟子少,于是增弟子员三千人。

岁余,复如故。

平帝时王莽秉政,增元士之子得受业如弟子,勿以为员,岁课甲科四十人为郎中,乙科二十人为太子舍人,丙科四十人补文学掌故云。

”儒家经典也已成为帝王将相的必修之书,昭帝曾在诏书上说:“朕以眇身获保宗庙……诵《保傅传》、《孝经》、《论语》、《尚书》……”(《汉书·昭帝纪》)宣帝亦如此,《汉书·宣帝纪》记载:“秋七月(霍)光奏议曰:‘……孝武皇帝曾孙病已,有诏掖庭养视,至今年十八,师受《诗》、《论语》、《孝经》’”帝王尚且如此,其它人自不必说,至此儒学在西汉之地位已无法撼动。

官方权力赋予了儒家独尊的地位,也导致了儒生对经典的肆意解读。

从而原本就夹杂着阴阳五行和卜筮之说的西汉儒家思想进一步背离了孔孟之学,向灾异之说和天命论演变。

其实灾异之说自武帝之时已开始出现,武帝“策诏诸儒:制曰:‘……属统垂业,物鬼变化,天命之符,废兴何如?……其悉意正议,详具其对,著之于篇,朕将亲览焉,靡有所隐。

’”(《汉书·公孙弘卜式兒宽传》)《史记·儒林列传》记载董仲舒更是倡导“……以春秋灾异之变推阴阳所以错行……著灾异之记。

”来倡导天人感应及灾异之说。

董仲舒认为“孔子作《春秋》,上揆之天道,下质诸人情,参之于古,考之于今。

故《春秋》之所讥,灾害之所加也;《春秋》之所恶,怪异之所施也。

”(《汉书·董仲舒传》)昭、宣之后,天人感应与灾异之说大为盛行,上至帝王,下至平民多相信此说。

而儒家经典自是成为解读天人关系的权威。

如“《诗》曰:‘吉日庚午’……风以大阴下抵建前,是人主左右邪气也。

”“《书》曰:‘历象日月星辰’……举措悖逆,咎败将至,征兆为之先见。

”“《易》曰:‘县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夫日者,众阳之长,辉光所烛,万里同晷,人君之表也……君不修道,则日失其度,暗昧亡光。

”“(京)房因免冠顿首,曰:‘ 《春秋》纪二百四十二年灾异,以视万世之君。

’”(《汉书·眭两夏侯京翼李传》)此时之儒学,天命色彩已极为浓厚的学说,进而导致谶纬之学的盛行。

昭帝元凤三年,眭弘以春秋之意推得“故废之家公孙氏当复兴者也”,后眭弘虽被霍光参奏而遭诛杀,然至至哀帝时,天命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顺应天命也成了政权稳定和延续的保障,符命之说已开始为世人所接受。

如翼丰上疏曰:“《书》则曰:‘王毋若殷王纣。

’其《诗》则曰:‘殷之之未丧师,克配上帝;宜监于殿,骏命不易。

’故臣愿陛下因天变而徙都,所谓与天下更始者也。

天道终而复始,穷则反本,故能延长而亡穷也。

”“上遂从之”“哀帝久寝疾……于是诏制丞相御史:‘盖闻《尚书》‘五曰考终命’,言大运一终,更纪天元人元……汉国再获受命之符,朕之不德,曷敢不通夫受天之元命,必与天下自新。

其大赦天下,以建平二年为太初元年,号曰陈圣刘太平皇帝’。

”(《汉书·眭两夏侯京翼李传》)此迁都和改号之举表明此时所谓儒学已在儒家经典的解读下被天命所笼罩。

此种说学在平帝及王莽之时达到顶峰(仅限《汉书》所记载时间段内),其重要表现即为“符”的流行。

符命之说在王莽时期极为盛行,据统计在《汉书·王莽传》中“符命”共出现28次之多,其中与天命相关的“符”字竟有44处。

《汉书·王莽传》记载“是月(元始五年十二月),前辉光谢嚣奏武功长孟通浚井得白石,上圆下方,有丹书著石,文曰:‘告安汉公莽为皇帝。

’符命之起,自此始矣”“是岁(居摄三年)广饶侯刘京,车骑将军千人扈云、太保属臧鸿奏符命。

京言齐郡新井,云言巴郡石牛,鸿言扶风雍石,莽皆迎受。

”此时符命之泛滥可见一斑,而王莽更是对符信若天命,“梓潼人哀章,学问长安,素无行,好为大言。

见莽居摄,即作铜匮,为两检,置其一曰‘天帝行玺金匮图’,其一署曰‘赤帝行玺某传予黄帝金策书’。

……书言王莽为真天子,皇太后如天命。

图书皆书莽大臣八兴,又取令名王兴、王盛,章因自窜姓名,凡为十一人……莽至高庙拜受金匮神嬗”“(莽)又按金匮(封拜)……王兴者,故城门令史。

王盛者,卖饼。

莽按符命求得此姓名十余人,两人容貌应卜相,径从布衣登用,以视神焉。

余皆拜为郎。

”“秋(建国元年),遣五威将王奇等十二人班《符命》四十二篇于天下。

德祥五事,符命二十五”(《汉书·王莽传》)进而符命之说竟成为人们相戏的话语“是时,争为符命封侯,其不为者相戏曰:‘独无天帝除书乎?’”(《汉书·王莽传》)至此,随着对儒家经典解读的变化,儒家思想也演变为一种具有宗教色彩的天命学说,用一个有意志的天,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置于意志天的笼罩之下,非但与孔孟之学相差甚远,就是与西汉中期之儒学亦大为不同。

意志天的出现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也阻碍了儒学的发展。

二、西汉年间孔子地位的变化作为儒家学说开创者的孔子,其地位和影响必定与儒学的地位是分不开的,因此在讨论西汉年间儒学发展时,不能忽略孔子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西汉初年,孔子的地位并不如中期以后那么显赫,《汉书·高帝纪》记载有“(十二年)十一月,(高祖)行自淮南还。

过鲁,以大牢祠孔子”然在《史记·高祖本纪》中并未出“孔子”字样,更未提及此事。

以当时高祖对儒者之态度来看,《汉书》对此事之记载是否真实,实值得怀疑。

《汉书·贾谊传》中首次记载有人引有孔子话语“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据《汉书》记载此处为儒生贾谊上书用语,固可以相信。

《汉书·景十三王》中以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已成为太子学习之书。

《汉书·武帝纪》中在武帝的诏书中有“……盖孔子对定公以来远”皇帝的诏书中首次提及孔子,虽《史记·武帝本纪》中并未提及,但《汉书》乃引皇帝诏书,且前面以说武帝时期儒家在汉之地位已得到极大提升,因此汉武帝在诏书中提及孔子亦尚可相信。

《汉书·董仲舒传》中提及孔子19次,直接引用孔子之言竟有15次之多。

司马迁在写《史记》时又把孔子列为世家,把其弟子写入列传,在《史记·孔子世家》中把孔子评为“至圣”。

然而此时孔子之地位之高是因为司马迁觉的“仲尼悼礼废乐崩,追修经术,以达王道,匡乱世反之於正,见其文辞,为天下制仪法”而将其列为世家,可见司马迁所推崇的乃是其学识渊博,德行高尚,而未从政治地位上去抬高,虽有五百年天命之言,乃是以“绍明世”,但却并非完全迷信于孔子,排斥其他各家,并没有将孔子神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