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是体内受精还是体外受精

合集下载

鱼产卵

鱼产卵

鱼类的受精方式有两种,极大部分卵生鱼类行体外受精,亲体分别把精卵排入水中;少数卵生鱼类如一些鲨、鳐类行体内受精,而所有卵胎生和胎生鱼类则行体内受精。

鱼类的生殖方式有卵生、卵胎生和胎生三种类型。

1、卵生为大多数鱼类的生殖方式。

鱼类将卵产至体外,胚胎发育在体外进行,胚胎发育过程中完全依靠卵内的营养物质。

2、卵胎生受精卵在雌体生殖道内发育,发育中主要依靠卵黄营养,与母体没有营养关系,或母体生殖道主要只提供水分和矿物质,最终由母体产出仔稚鱼。

如孔雀鱼。

3、胎生一些板鳃鱼类的胚体与母体有血液循环上的联系,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不仅靠本身的卵黄,而且也依靠母体来供给。

胚胎发育所在的输卵管壁上有一些突起与胚体连接,形成类似胎盘的构造,母体就是通过这一构造将营养送给胚体。

如灰星鲨寿命:由于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捕捞的影响,绝大多数鱼都不能够完成它们的整个生命过程而寿终正寝。

所以,我们很难知道其生理寿命,只能了解其生态寿命。

通常的做法是:根据捕到的某种最大个体(鱼类终生生长,个体越大,年龄也越大)体组织(如鳞片、耳石、鳍条、支鳍骨、鳃盖骨、脊椎骨等)上的年轮来判断其寿命。

一般说来,鱼类的寿命与其个体大小和性成熟年龄有关。

鱼体越大,性成熟越晚,寿命就越长。

从这个角度讲,世界上最大的鱼——鲸的寿命应最长。

可惜,到目前为止,人们对它的寿命一无所知。

据报道,生活在里海和黑海里的欧鳇,体重可达1500千克,寿命高于100年;而我国长江里的白鲟,寿命也接近100年。

很多小型鱼类,如淡水里的鱼假虎鱼、青鱼将、银鱼,寿命只有一年左右。

尽管鱼类的寿命种间差异很大,但绝大多数鱼的寿命集中在2~20年之间,其中又有60%集中在5~20年,能活到30年以上的鱼类不会超过10%,而2年以下的也只有5%。

在我国的淡水鱼中,银飘鱼:鳌鲦鱼、红鳍鱼白、铜鱼、黄颡鱼、银鲴、沙鳢的寿命在2~4年之间;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鲫鱼、鲂鱼、翘嘴红鱼白、鳜鱼的寿命多在7~8年,个别可活到10年以上。

鱼卵

鱼卵

(一)鱼卵的外观
• 形状:
(1)圆形:绝大多数鱼类 (2)扁圆形:鲉科个别种 (3)椭圆形:鳀鱼、小公鱼、鹦嘴鱼类 (4)尖梭形:鹦嘴鱼类 (5)一端隆起形:箱鲀科
(一)鱼卵的外观
• 颜色:
卵膜无色透明、一般只看到淡黄色卵黄和金 黄色的油球。 有颜色的卵为极少数。 带鱼的卵膜为暗紫红色。 凤鲚卵为乳白色,未受精呈淡青色。
• • •
(三)产卵场
• 鱼类的产卵繁殖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如
水温、水流、水质、底质、光线及附着物 等),当水体中某一区域在一定时期具备 了某种鱼类的产卵条件时,鱼类大批群集 进行繁殖,这个区域就成为这种鱼类的产 卵场。一般来讲,产卵场是相对稳定的。 • 各种鱼类对产卵场的要求不同,有的比较 严格,成熟亲鱼得不到适合的产卵条件就 不会产卵,卵粒被逐渐吸收。
(五)产卵期
• 春夏产卵种类:宝刀鱼、毛烟管鱼、短尾
大眼鲷、马拉巴裸胸鲹、金线鱼、鲐鱼、 鲣鱼、日本鲭、黄鳍鲔、白卜鲔。 • 夏秋产卵种类:麦氏犀鳕。 • 秋冬产卵种类:角木叶鲽。 • 冬春产卵种类:光彩标灯鱼、短颌灯笼鱼。
(五)产卵期
• 春季产卵种类:粗鳞灯笼鱼、金焰灯笼鱼、牡壮
灯鱼、白氏银汉鱼、长吻、横斑燕鳐、白纹鳂、 皇带鱼、斑海马、五指马鲅、黑边鲹、带鳚、早 熟微体鱼、黑鳍蛇鲭、、粗皮鲀、拟态革鲀、 驼背躄鱼。 夏季产卵种类:金钱鱼、丝背细鳞鲀。 秋季产卵种类:杂斑狗母鱼。 冬季产卵种类:脂眼鲱、发光炬灯鱼、奇棘鱼、 翱翔飞鱼、圆鳞发光鲷、长体鲹、高体、栅纹 叉牙、玉鲳。
• 围卵腔:多数鱼类较窄,鲱科鱼类和鳗
类较宽。 • 卵黄:均匀或龟裂。 • 色素:形状、排列方式、位置(胚体、 卵黄、油球上)。 • 胚体:形态。
三、海产鱼卵的生态习性

鱼类受精和发育的方式有以下四种

鱼类受精和发育的方式有以下四种

鱼类受精和发育的方式有以下四种
①体外受精,体外发育。

②体外受精,体内发育,如鲇科的Tachysurusbarbus 的雄体在生殖期间停食,把受精卵吞入胃中孵化。

③体内受精,体外发育。

卵未产出前,雄鱼通过特殊的交接器官。

如鳍脚、短管等,使精液流入雌鱼生殖孔内,卵在体内受精后不久,卵成熟后,排出体外发育,如软骨鱼中的虎鲨即是。

④体内受精,体内发育,如真鲨科的软骨鱼及柳条鱼等硬骨鱼,卵受精后就开始发育,如受精的鲤鱼卵在20℃时,一周即可孵化,此阶段称孵化期。

刚孵出的稚鱼体长约1.2mm,体透明,含色素,骨骼未硬化,鳍也不十分发达,腹部还有卵黄囊此称稚鱼期。

当卵黄囊缩小后,稚鱼开始进食,经过成长期(第三期)长成鱼形。

鲤鱼从幼鱼长成成鱼,约需2~3年,其寿命可达数十年。

如何来区别动物的受精方式是体内受精还是体外受精呢

如何来区别动物的受精方式是体内受精还是体外受精呢

蛾子产卵
思考1:胎生和卵生,在大自然中, 哪种生殖方式更能适应环境? 尝试举例说明
观察鸡蛋的结构
观察鸡蛋的结构
思考2:小赵的奶奶家在乡下, 鸡窝里有12只母鸡,没有公鸡, 每天能收获7~8个鸡蛋,小赵同 学想拿一个回家进行人工孵化, 他能孵化出小鸡吗?
4.动物的无性繁殖---克隆
体内受精
体外受精 体外受精 体内受精
卵 生
卵 生 卵 生 卵 生
体内受精的动物
体内受精的动物
体外受精的动物
判断:1.水中生活的动物,在繁 殖时都是体内受精的。(错 )
判断:2. 体外受精的动物,在 繁殖时离不开水。 ( 对)
3.动物的生殖方式
1受精卵在母体的子宫内发育,通过 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取营养,从而发 育成新个体。试举例…… 胎生 2受精卵在母体外发育,利用卵细胞 中的卵黄、卵白等营养物质,从而 发育成新个体。试举例……卵生
无脊椎 动物
2.动物的受精方式
• 如何来区别动物的受精方式是体内受 精还是体外受精呢?
• 体内受精: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发生在体 内(雌性动物),尝试举例说明。 • 体外受精: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发生在体 外(水中等环境),尝试举例说明。
体内受精的动物
体内受精的动物
体内受精的动物
体内受精的动物
请安静入座!
哺乳类: 霍加狓
哺乳类: 美洲狮
哺乳类: 山魈
哺乳类: 猞猁
鸟类: 极乐鸟
鸟类: 杜鹃
爬行类
两栖类:蝾螈
两栖类:箭毒蛙
两栖类:娃娃鱼
鱼类:狗鱼
鱼类:锤头鲨
第一节 动物的生殖
1. 动 物 的 类 群 脊椎 动物
哺乳类 鸟类 爬行类 两栖类 鱼类 昆虫

鱼类的繁殖和生命周期

鱼类的繁殖和生命周期

水草丰茂的水域。
求偶行为
02
部分鱼类会通过特定的求偶行为吸引异性,如展示鲜艳的色彩
、发出特定的声音等。
繁殖季节
03
鱼类的繁殖季节通常与水温、光照等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亲代抚育行为及其意义
亲代保护
部分鱼类在产卵后会留在产卵场保护卵和幼鱼,避免其受到天敌 的捕食。
营养供给
有些鱼类在幼鱼孵化后,亲鱼会提供一段时间的营养供给,如分泌 乳汁等。
提供营养和氧气。
繁殖优势
卵胎生鱼类的繁殖方式具有较高 的适应性,可以在各种环境条件
下进行繁殖。
不同繁殖方式的比较
繁殖效率
卵生鱼类的繁殖效率较高,一次可产大量卵;胎生鱼类和 卵胎生鱼类的繁殖效率相对较低。
受精方式
卵生鱼类采用体外受精方式;胎生鱼类和卵胎生鱼类采用 体内受精方式。
仔鱼成活率
胎生鱼类和卵胎生鱼类的仔鱼成活率较高;而卵生鱼类的 仔鱼成活率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
水质净化
部分鱼类滤食水中的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有助于净化水质。
生物多样性维护
鱼类作为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具有不 可替代的作用。
人类活动对鱼类生命周期的影响
过度捕捞
过度捕捞导致鱼类种群 数量减少,甚至濒临灭 绝,破坏生态平衡。
水域污染
工业废水、农药和化肥 等污染物排入水域,对 鱼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严 重影响。
产卵场所
多选择水流较缓、水草茂盛或石砾、树根较多的地方 作为产卵场所。
卵的性质
卵黄含量丰富,呈圆球形或椭球形,具有粘性或附着 性,可附着在水草、石砾等物体上。
胎生鱼类繁殖方式
体内受精
雌鱼在体内与雄鱼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受精卵在雌鱼体内发育成仔鱼后产出。

鱼通过什么的方式来繁殖后代

鱼通过什么的方式来繁殖后代

鱼通过什么的方式来繁殖后代
一、卵生
1、母体将卵产至体外(自然环境中),父体随后排出精子,待授精后胚胎即可发育。

2、胚胎发育期间,所需营养全部来自于卵黄,与母体没有营养关系。

3、大部分卵生鱼类在体外受精,少数品种(比如鳐类、海产杜父鱼类)在体内受精。

4、少数卵生鱼类会保护受精卵。

5、卵生鱼类包括草鱼、鲳鱼、金鱼、大马哈鱼等品种。

二、卵胎生
1、亲鱼交配时在体内完成受精,受精卵在母体的生殖道内发育,最终由母体产出仔稚鱼。

2、胚胎发育期间,所需营养主要来自于卵黄,与母体没有营养关系(或母体生殖道仅提供水分和矿物质)。

3、卵胎生鱼类包括剑尾鱼、孔雀鱼、月光鱼、玛丽鱼等品种。

三、胎生
1、此种繁殖方式与哺乳类动物类似,因此也被称为假胎生。

2、此类品种在体内完成受精,胚胎发育期间与母体有直接联系,可通过类似于脐带的组织在循环上与母体相联。

3、胚胎可以吸收卵黄,也能依靠母体提供养分(某些板鳃鱼类的胚体与母体有血液循环的联系)。

4、胎生鱼主要包括真鲨科鱼类,比如大青鲨。

普通动物学鱼类

普通动物学鱼类
水中80%的氧可摄入体内而水中含氧量 只及空气的 3%
6 血液循环 – 心脏 : 静脉窦、一心房、一心室、动
脉圆锥(或动脉球)组成。
• 软骨鱼:动脉圆锥是心室的延伸, 可主动收缩。
• 硬骨鱼:动脉球是腹大动脉基部的
膨大,无收缩能力。
– 单循环
即血液在全身循环一周只经过心 脏一次。
心脏(缺氧血) 入鳃动脉 鳃 (多氧血) 出鳃动脉 背大动脉 流 全身 静脉(缺氧血) 心 脏
– 辐鳍鱼亚纲(Actinopterygii) 是现代鱼类中种类最多的一个亚纲,
占现代鱼类总数的90%以上。体被骨质 圆鳞、栉鳞或无鳞。骨骼的骨化程度高。 无内鼻孔,无泄殖腔,以肛门和泄殖孔 通体外。
• 硬鳞总目 – 骨骼大部分为软骨,体被硬鳞。如中华鲟。
• 全骨总目 – 硬骨较发达,体被硬鳞或圆鳞。仅残留极 少种类,均产于北美洲。如弓鳍鱼、雀鳝。
终生软骨。口、鼻腹位,鳃裂直接开 在体表,被盾鳞,无鳔,雄性具鳍脚。体 内受精,卵生、卵胎生和假胎生。具螺旋 瓣肠。歪尾型。全世界约为800种。
–板鳃亚纲 鳃瓣折叠成栅板状贴在鳃间隔 上。口横裂于腹面,鳃裂开口体外,体被 盾鳞,具泄殖腔(鲨总目、鳐总目)
– 全头亚纲 从板鳃类演生出的一特化支。鳃 裂被以皮膜状鳃盖。上颌与脑颅愈合。无 鳞,无泄殖腔(银鮫)
7 渗透压的调节和排泄 – 肾小管保留少量从体腔中收集废物的肾
口,主要从血液中收集含氮废物排出体 外, 由输尿管输尿。
– 肾脏对调节体内渗透压起重要作用。 – 海生硬骨鱼体内的过多的盐分通过位于
鳃上皮的泌氯腺排出。
– 海生软骨鱼类在血液中积累2%-2.5% 的尿素,故血液渗透压高于海水,使 海水渗入体内,多余水分经肾脏排出, 盐分经直肠背面的直肠腺排出。

体外受精技术

体外受精技术
.
国 内 外 研 究 现 状
世界体外受精的首创纪录
动物种类 兔
叙利亚仓鼠 小鼠
中国仓鼠 猫
土拨鼠 大鼠 狗 牛 猪 绵羊 山羊
首创纪录文献
Thibault(1954) Yanaginmachi,chang(1963) Whittingham(1968) Pickworth,Chang(1969) Hammer(1970) Yanagimachi(1972) Miyamoto,Chang(1973) Mahi,Yanagimachi(1976) Brackett(1978) Iritani,Niwa(1977) Bondioli,Wright(1980) 花田章(1985)

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特征 • 生发泡破裂;

• 染色体凝集;

• 纺缍体形成; • 极体排出;

• 透明带软化;

• 卵丘细胞扩展。
.
体 外 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


卵母细胞成熟培养液 以TCM-199较好,可使牛、羊、猪的卵

母细胞体外成熟率高达80%以上。

添加成分: • 促性腺激素:FSH、LH
要标准,因此常用地衣红染色才可判断。

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标准:

1级成熟卵:卵丘细胞完全扩展,卵丘细胞至少向外扩
展3倍于裸卵直径;

2级成熟卵:卵丘细胞中等扩展,卵丘细胞至少向外扩

展2倍于裸卵直径;
3级成熟卵:卵丘细胞轻度假扩展,卵丘细胞仍紧紧粘

附于透明带上。

1级和2级卵通常均已排出第一极体。

C 快速冷冻、快速解冻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类的繁殖方式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种:卵生、卵胎生、胎生。

一、卵生
亲鱼直接把成熟的卵产在水中,进行受精和发育的一种生殖方式。

在体外受精,水中发育直至孵出小鱼,鱼类大多数属这种类型。

而亲鱼对所产的卵,大多不进行保护,可能被各种敌害大量吞食,因此它们产卵的数量较多。

如鲤鱼和鲫鱼每年要产出数10万粒,翻车鱼产卵最多达3亿粒,有些鲨鱼和鳐鱼也是卵生。

二、卵胎生
鱼类的卵在雌鱼体内受精,受精卵在生殖道内进行发育,与母体在营养上联系不大。

如许多鲨鱼行此生殖方式,海鲫及淡水生有一种个体很小的食蚊鱼也是卵胎生。

在发育过程中,胚体所需营养就像卵生那样完全靠卵本身营养供给,卵胎生要比卵生进步一些,因在体内受精发育比较安全,不受多变外界影响,可更好地保护后代。

三、胎生
真正的胎生在鱼类中只有少数的软骨鱼类,如灰星鲨和真鲨等,在体内受精和发育,此类生殖方式比卵胎生更进一步,发育中的胚胎与母体通过血液循环得到供应,并且母体养育小鱼的地方也起了变化,造成类似哺乳动物的胎盘样构造,但还有很大差异所以称假胎生。

以示与哺乳动物真胎生的区别。

因为胎儿受保护的程度很高,所以产仔不多,一般只有几尾,最多也不过10多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