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营养模型中营养代谢调控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反刍动物营养代谢调控的数学模型化

反刍动物营养代谢调控的数学模型化
1 . 1 动 物数 学 模 型 分类
数 学模 型依 据 不 同 的评 价 标 准 可 划 分 为 确 定
收 稿 日期 : 2 o 1 2—1 l—l 9
基金 项 目: 9 7 3计划课 题( 2 0 1 1 C B1 0 0 8 0 5 ) ; 8 6 3计 划课题 ( 2 0 1 2 AA1 0 1 9 0 5 )
中 图分 类 号 : ¥ 8 5 2 . 2 文 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6 - 2 6 7 X( 2 0 1 3 ) 0 5 - 0 9 4 3 . 0 8
模 型 是 现 实 情 景 的模 拟 再 现 。 早 在 二 战 之 前, 营养 、 代 谢 和 生 物 医 学 等 领 域 就 已经 开 始 利 用 模 型来 辅 助 进行 了相 关 研 究 ¨ J 。作 为一 类 模 拟 现
饲 养 至关 重 要 。
动物 体 内 营 养 物 质 代 谢 的 动 态 变 化 ; 而 静 态 模 型
则 没 有 时 间 变量 , 不 能随 时 间 的变 化进 行 预测 。 按是否 有生物机 理性 描述 , 模 型 又 可 分 为 经
验 模 型和 机理 模 型 。经 验 模 型 是 通 过 对 大 量 动 物
动物 营养学报 2 0 1 3 , 2 5 ( 5 ) : 9 4 3 - 9 5 0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A n i m a l N u t r i t i o n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6 - 2 6 7 x . 2 0 1 3 . 0 5 . 0 0 8
与激素有关的代谢调控模 型的新进展 , 分析 了营养模 型化研 究所 面临的挑 战和发展 趋势。数 学 模型在动物营养代谢调控 中的应用 , 对于预测动物 营养 需要 、 绘 制动物体 内营养物质 代谢调控

反刍动物代谢葡萄糖营养的研究进展

反刍动物代谢葡萄糖营养的研究进展

衡 。其 研 究结 果 农 叫 , 代谢 葡 萄糖 和具有 氨基 酸理
想平 衡 的 代谢 蛋 白质之 间存 在适 宜 比值 ,牛 绒 的
适 I 【 比值是 1 6 = = . ,从 绒 …羊 蚩 白雁 和氨 摹 睦 利用 0 率指 标 看 , 适 宜 比值 足 1 4 目前 , , 动 物葡 该 . 。 6 反j
在 动 物 生产 中的应 用。
关键 词 : 反刍动物 ; 代谢葡萄糖 ; 营养调控
中 圈 分 类 号 :8 3 ¥2. 5 文 献 标 识码 : A
文 章顺 序 编 号 :62 5 9 (O 6O — o 8 O 17 — lO 2 0 )2 0 2 一 2
的挥 发 脂 肪 酸提 供 的 。
萄糖 营 养需 要 解 决 的 问题 是 ,饲 喂 低质 粗 饲料 条 件下 添 加 调 控剂 改 善 日粮 营 养状 况 。住 口粮 营 养 平衡 的条 件 下添 加 调榨 剂 有 机酸 町优化 瘤 胃发 酵
状况, 有利 于纤 维 物质 的 降解 ; 添加 调控 剂 过 瘤 胃 淀粉 能 改善 能量 代谢 , 降低 发 酵耗 能 。
涉 及 到丙 酸 与过 瘤 胃淀粉 量 的适宜 比例 问题 。
2 代 谢葡 萄 糖调 控剂 的研 究进 展
21 有机 酸在 饲 料 中的 应 用 : . 随着 对 有 机酸 研 究
的 断 深入 ,这 种新 型 的 侧 料 添加 剂成 为继 抗 生 素 之后 , 益 生 素 、 与 酶制 剂 、 味 剂 等并 列 的重 要 香 添 加剂 。有 机 酸可 在饲 料 或 饮 水 中添 加 ,能 提 高 饲料 的酸度 ,降低 饲料 的缓 冲 能力 ,同时 具 有 杀
报 道 , l : 内 由肉酸转 化 为 葡萄 糖 的 比例 在 圳 脏 / I 的/ 干 营养 状况 下 一般 比较 稳 定 。反 刍动 f『 l ¨ I 】 物 7 0% 以 卜的能 啭摄 人 足 由瘤 胃发 酵 所 产 生

益生菌调节蛋鸡胆固醇代谢的研究进展

益生菌调节蛋鸡胆固醇代谢的研究进展

益生菌调节蛋鸡胆固醇代谢的研究进展王少璞;董晓芳;佟建明【期刊名称】《动物营养学报》【年(卷),期】2013(025)008【摘要】Probiotics as microbial feed additives have various beneficial effects on the host when administered in adequate amounts,such as the regulation of cholesterol metabolism of laying hens.The paper reviews recent advances about the effects of probiotics on cholesterol metabolism and relevant underlying mechanisms based on the cholesterol metabolism character of laying hen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e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probiotics.%益生菌作为一种微生物饲料添加剂,适量添加可以对宿主产生多种有益影响,其中调节机体的胆固醇代谢是其有益作用之一.本文从介绍蛋鸡胆固醇代谢特点出发,总结了益生菌对蛋鸡胆固醇代谢调节作用及其机制的主要研究进展,目的是为今后益生菌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总页数】8页(P1695-1702)【作者】王少璞;董晓芳;佟建明【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100193;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100193;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1001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6.7【相关文献】1.调节胆固醇代谢药物研究进展 [J], 林斯民2.洛伐他汀对产蛋鸡胆固醇代谢的调节机理研究 [J], 陈晓春;陈代文3.蛋鸡的胆固醇代谢调控研究进展 [J], 汪仕奎;佟建明4.益生菌/益生元调节骨代谢机制的研究进展 [J], 程引;张治国5.益生菌和粪菌移植调节炎症性肠病的研究进展 [J], 田亚针;张晨曦;杨涛;代晓斐;刘维鹏;满朝新;张微;姜毓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褪黑素调控动物消化道上皮养分吸收代谢机制的研究进展

褪黑素调控动物消化道上皮养分吸收代谢机制的研究进展

褪黑素(melatonin,MLT)是一种由L-色氨酸酶促形成的吲哚类激素,不仅在松果体内,而且在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胃肠道中产生,且普遍存在。

作为强有力的抗氧化剂,褪黑素可通过调节前列腺素刺激十二指肠和胰腺分泌碳酸氢根[1~2],最终抑制胃蛋白酶和胃酸的分泌,增加胃黏膜血流。

Morais 等[3]在一项小鼠实验中发现,低浓度褪黑素可以显著缩短实验组小鼠回肠排除玻璃珠的时间,增强肠道蠕动。

此外,褪黑素可促进消化道溃疡愈合,对胃有保护作用,其不足会影响细胞增殖并损伤肠道黏膜[4~5]。

因此,研究褪黑素对胃肠道消化和吸收,以及胃肠道健康都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综述了消化道褪黑素的来源与分布、受体表达及其对肠道上皮细胞吸收的调控,以期为褪黑素在调控营养吸收和肠道健康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1消化道组织中褪黑素的来源与分布褪黑素最早于1958年在牛的松果体中被发现,1974年其首次在人的阑尾中被发现[6]。

除松果体外,胃肠道也是产生褪黑素的重要组织器官。

褪黑素在人胃肠道组织中的含量大概是松果体中DOI:10.16605/ki.1007-7847.2021.01.0118褪黑素调控动物消化道上皮养分吸收代谢机制的研究进展收稿日期:2021-01-29;修回日期:2021-08-08;网络首发日期:2022-01-2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672446);江苏省优势学科项目(PAPD)作者简介:裴江兰(1998—),女,甘肃陇西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通信作者:王梦芝(1972—),女,江苏徐州人,扬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反刍动物营养代谢与调控研究,E-mail:*********************。

裴江兰,习瓒娜,欧阳佳良,王梦芝*(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江苏扬州225009)摘要:褪黑素(melatonin,MLT)作为一类主要在松果体内合成的吲哚类激素,具有抗氧化功能,同时还能在肠道内合成,参与消化道的生理功能调控。

微量元素硒对仔猪营养代谢病调控的研究进展

微量元素硒对仔猪营养代谢病调控的研究进展
微量元素硒对仔猪营养代 谢病调控的 进展 研究
黄金 昌 郭荣富
南农业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重点实验室 , 昆明 60 0) 521

要: 硒是 动物机体生理必需的微量元 素之 一 , 与仔 猪的 生长发 育 、 病的发 生有 着密切关 系。补硒后 , 疾
可 以增强细胞抗 氧化 能力, 促进 免疫 应答 , 降低代谢病 的发生 。本 文综合论述 了微 量元素硒 的生物学效价 以及 近年 来在仔猪营 养代谢病调控 上的研究进展 , 旨在 对微 量硒 和仔猪的 营养代谢病调控 关 系的研究进行论述 。
效 :) ( 硒与癌症 的发病率有明显 的关联 ,( 硒能 方 面 。 1 2 )
增强机体免疫力。 3防止糖尿病 。4防止 白内障。 ( ) ( )
() 5防止心 脑 血管 疾病 。6抵抗 氧化 应激 , 制 细胞 ( ) 控
1 . 硒 对 细胞 免疫 .1 1
研 究 发 现 ,硒 缺乏 会 导致 仔猪 机 体 的 细胞 免
出的含硒氨基酸主要有两种 :硒代蛋氨酸和硒代 1 . 硒与体液免疫 .2 1 半 胱氨 酸 。 由抗体 介 导 的免 疫 称体 液 免疫 , 因此 抗 体 的 1 微 量 元素硒 对 仔猪 的 生物 学效 价 产 生是 体液 免疫 的关 键 。 液 免疫 是动 物 , 别 是 体 特 在仔猪机体中 ,硒通过抗氧化功能维持细胞 仔 猪 特异 免疫 的另一 重 要 方 面 ,无 论是 抗 体 对病 膜 的完 整 性 ,与 V E在 体 内共 同起 到 保 护 细 胞膜 原体和毒素的中和作用 , 还是免疫调理吞噬作用 ,
有 毒元 素 。 到 l5 直 9 7年 Sh az P l 首 次发 现 功 能 受 到破坏 而 引起 发 病 。硒 蛋 闩是 肌 肉组 织 的 cw r和 oz t

氨基酸的生物活性及其营养调控功能的研究进展

氨基酸的生物活性及其营养调控功能的研究进展
营 养调 节 作 用 的 研 究 进 展 , 为 通 过 氨 基 酸 的 营 养 调控 作 用 来 改 善动 物 生 产 提供 参 考 。
1 精 氨 酸
1 . 1 精 氨酸 的代 谢 途径
1 . 2 . 1 改 善 动 物 采食 量 及 畜禽 产 品 品质
精氨酸及其代谢产物可通过影 响外周激素 的
合 成 一 氧化 氮 ( NO) 、 多胺 、 谷 胱甘肽 、 核 酸 激 素 和 神 经 递质 , 影 响神 经 和 内 分 泌 , 调 控 细 胞 的 基 因 表
达 和 信 号转 导 、 免疫 、 抗氧化 、 抗应激等功 能 , 这 些
调 节作 用 最 终 可 影 响 到 动 物 的 生 长 发 育 、 生 产 性
神 经 系 统 的健 康 J 。
1 . 2 精 氨 酸 的 营 养调 控 功 能
能 以及 健 康 状 况 。 目前 研 究 较 多 的具 有 明 显 生 物 活 性 的氨 基 酸 包 括 精 氨 酸 、 谷氨 酰胺 、 亮氨酸、 色 氨酸 、 苏氨酸等 , 本 文 总 结 了它 们 的代 谢 内 某 些 氨
基 酸 不 仅 仅 作 为 蛋 白质 合 成 的底 物 原 料 , 它 们 还
能 够 通 过 自身 及 其 代 谢 产 物 所 具 有 的生 物 活 性 对
酸 是 内源 性 NO 的 唯一 前 体 , 可 在一 氧化 氮 合成 酶 的作 用 下 生 成 NO, NO在 血 管 扩 张过 程 中作 为 信 号 分子 物 质 来 促 进 血 管 的 舒 张 , 提 高 胰 岛 素 敏 感 组 织 的血 流 量 。NO 参 与 调 节 产 能 底 物 代 谢 ( 图 2 ) , 可 降 低 与 脂 肪 合 成 和 糖 异 生 作 用 相 关 基 因 的

反刍动物体内氨与尿素代谢研究进展

反刍动物体内氨与尿素代谢研究进展

反刍动物体内氨与尿素代谢研究进展日期:2010-05-27 14:19编辑:超级管理员来源:查看:75次对于反刍动物,除氨基酸(Amino acid,AA)、肽和微生物蛋白质(Microbia crude protein,MCP)之外,氨与尿素在氮素整体营养、消化与代谢过程中亦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氨是蛋白质在瘤胃降解的主要终产物,而瘤胃微生物能利用氨合成MCP,故非蛋白氮(Nonprotein nitrogen,NPN)可作为反刍动物氮源补充料。

反刍动物能以氨盐或尿素作为其日粮中惟一氮源来满足机体对氮素的维持需要,表明瘤胃微生物具有利用NPN合成所有必需AA的能力。

另外,瘤胃微生物可水解尿素,生成可利用氨,故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部分尿素从血液中再循环至瘤胃,可缓解瘤胃内氮素的缺乏,这使得反刍动物每天要对机体内的尿素进行大量转移或动员。

因此,调控氨和再循环尿素的利用已成为提高日粮氮素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而反刍动物体内氨的产生、吸收与尿素循环,也就成为近年来反刍动物营养研究领域的热点。

反刍动物体内氨与尿素代谢概述较单胃动物而言,反刍动物对日粮蛋白质的利用效率较低,其主要原因是瘤胃微生物将部分日粮蛋白质转化为氨。

日粮蛋白质常可分为瘤胃可降解蛋白质(Rumen degradable protein,RDP)与瘤胃不可降解蛋白质(Rumen undegradable protein,RUP)。

RDP可转化为MCP,进入小肠后与RUP一起为反刍动物生长或泌乳提供所必需的AA。

RDP主要包括3个部分,即肽、AA和氨,而肽和AA可脱氨基转化为氨,故瘤胃中氨浓度常超过微生物生长的需要量。

因此,瘤胃内过量的氮素常以氨的形式被吸收,进入血液,再经肝脏代谢成尿素。

在肝脏中合成的尿素,部分被扩散进入瘤胃和肠道,部分经唾液分泌进入瘤胃,被瘤胃或肠道微生物再利用;另一部分则经肾脏随尿排出。

反刍动物体内氨的来源与去路当日粮蛋白质供应充足时,反刍动物瘤胃内的氨主要来源于日粮蛋白质的可降解部分,日粮蛋白质的过瘤胃部分和不可消化部分对瘤胃产氨的影响极小。

动物铁、铜、锌、硒代谢及缺乏症研究新进展

动物铁、铜、锌、硒代谢及缺乏症研究新进展

[6]徐引弟,王治方,朱文豪,等.河南省规模化猪场猪链球菌2型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J].中国畜牧兽医,2010,37(1): 155-157.[7]魏静元,刘丽丽,张巧灵.猪Ⅱ型链球菌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4):105-109.[8]江甜,张万坡,胡智斌,等.湖北省高热病猪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和对小鼠的致病性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9,42(3): 1061-1068.[9]李金海,张东,石谦,等.四川猪2型链球菌病的PCR检测[J].四川畜牧兽医,2005,(9):30-32.[10]Wisselink HJ,Joosten JJ,Smith HE.Multiplex PCR assays for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six major serotypes and two virulence-as-sociated phenotypes of Streptococcus suis in tonsillar specimens from pigs[J].Clin Microbiol,2002,408:2922-2929.[11]Marie J,Morvan H,Berthelot-Herault F,et al.Antimicrobialsusceptibility of Streptococcus suis isolated from swine in France and from human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between1996and2000[J].Antimicrob Chemother,2002,50:201-209.动物在健康时,体内的微量元素的水平处于一定的范围中,否则可致动物体代谢活动紊乱。

微量元素是一些酶或活性激素的结构成分,微量元素缺乏或者超量将影响机体的正常代谢过程,导致营养代谢病的发生[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营养代谢调控的数学模型化研究进展易渺杨琴熊本海*(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3)摘要:模型是现实情景的再现。

在营养、代谢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很早就开始利用数学模型来辅助进行相关研究了。

动物数学模型化技术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研究手段,不仅能总结动物营养学过去的科研成果、整合现有的理论知识,更能指明动物营养学未来研究的方向或具体的领域。

本文立足数学模型的内涵,详细介绍了动物数学模型的分类和动物系统的层次结构,通过阐释动物营养代谢模型中的调控理论和调控形式,总结了近30年来主要的动物营养代谢调控模型,尤其与激素有关的代谢调控模型的新进展,最后分析了营养模型化研究所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数学模型在动物营养代谢调控中的应用,对于预测动物营养需要、绘制动物体内营养物质代谢调控通路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字:数学模型;模型化;营养;代谢调控;激素模型是现实情景的再现。

早在二战之前,营养、代谢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就已经开始利用模型来辅助进行相关研究了[1]。

作为一类描述现实情景的工具,很多模型将现有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从而预测动物的营养需要量、改善动物生长性能、减少养分排泄并最终降低生产成本[2]。

毫不夸张的说,自20世纪初开始,几乎所有动物营养学的研究成果都被直接或间接地用于营养需要量模型的构建、评估和改进[3]。

随着营养模型研究的发展,动物生理、生化、遗传及环境方面的知识渐成体系,面对海量的试验数据,能否通过模型化技术来量化并描绘出动物体内代谢反应中的细节,能否恰当地描述动物的代谢反应及其对营养需要量产生的影响,对经济动物的高效饲养至关重要。

1 动物数学模型分类和动物系统的层次结构1.1 动物数学模型分类数学模型依据不同的评价标准可划分为确定型(Deterministic)或随机型(Stochastic),静态型(Static)或动态型(Dynamic),以及经验型(Empirical)或机理型(Mechanistic)[4]。

收稿日期:基金项目:973计划课题(2011CB100805),863计划课题(2012AA101905)作者简介:易渺(1987-),男,湖南常德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研究。

E-mail: ym_caas@通讯作者:熊本海(1963-),湖北红安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E-mail: Bhxiong@确定型和随机型模型的定义:按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是否有确定性关系,模型可以分为确定性模型或随机性模型。

对于确定性模型,它不包含任何随机元素,只要设定了自变量和各个自变量之间的关系,其因变量也是确定的;而随机性模型含有随机性成分,基于给定的自变量,只能得到因变量的概率分布。

静态型和动态型模型的定义:按是否含有时间变量,模型可以分为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

动态模型将时间因素作为一个自变量整合进来,使用状态变量和速率变量来描述动物体内营养物质代谢的动态变化;而静态模型则没有时间变量,不能随时间的变化进行预测。

经验型和机理型模型的定义:按是否有生物机理性描述,模型又可分为经验模型和机理模型。

经验模型是通过对大量动物试验数据进行拟合而建立起来的回归模型。

最典型的回归模型是正交多项式回归模型,它具有普适性。

作为数理统计的产物,它不说明任何动物营养机理,不包含任何科学原理,模型中的参数没有生物学含义。

而包括动物营养学在内的机理模型在建模过程中对某些生物现象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和阐释,整合了基本的生理生化和营养学理论,能从机理的角度对某些营养代谢过程进行描述而给出特定的模式模型,比经验模型更具有生物学意义。

机理模型中的参数(a、b或c等)或者这些参数的组合均揭示出研究对象的一些生理、营养或生产特性。

最典型的机理模型代表有Φrskov和McDonald[5]提出的饲料在瘤胃的降解模型,其中的参数A、B及K d均具有生物学含义。

此外,熊本海等[6]也总结了3种典型的描述奶牛泌乳曲线的wood模型、Gompertz模型及Dijkstra模型中参数的含义,尤其基于这些参数派生出的奶牛泌乳特性参数,如起始泌乳产量y0、泌乳高峰日产量y m、出现高峰时的天数t m等,都可以通过上述3种模型中的参数去描述。

因此,在获得研究事物或研究对象的机理模型后,往往通过比较模型中的参数就可以获得一些规律性的结果。

基于上述对3组模型的定义,不难发现还存在1种比较典型的复合模型,这就是机理-动态型模型,即机理模型中的自变量为时间变量的模型。

上述的瘤胃饲料降解模型中的自变量一般为饲料在瘤胃的滞留时间(t,h),3种泌乳曲线模型的自变量为泌乳天数(DIM,d)。

因此,它们均为机理–动态型模型。

实际上,在目前已经给出的动物营养与生理的调控模型中,最主要的模型形式是机理–动态型模型。

1.2 动物系统的层次结构要真正认识到数学模型在动物营养学研究中所扮演的角色,不仅要了解动物数学模型的类型,还需要了解动物系统的层次结构(表1)[7]。

表1中任何一个层次都可以认为是一个系统,该系统以下的层次可以看做是它的子系统。

这种层次结构具有如下特征:第一,每一个层次都是由它下一个层次组成的系统性集合。

比如,比如i层次就是由i-1层次组成的集合体;第二,每一个层次都有自己独特的概念和描述方法。

比如在i+3和i+2层次,即动物群体和动物个体层次可以用营养水平或日增重来描述该层次的状态或变化,但是对i-1层次,即细胞层次,这两个指标对其状态和变化的描述毫无意义;第三,想要调控某一层次的状态和变化,就必须了解和优化它以下层次的功能才有可能。

比如,要想对奶牛(i+2层次)的乳品质形成进行解释、模拟和调控,就必须首先要对其瘤胃、小肠、肝脏和乳腺等器官(i+1层次)甚至脂肪组织、蛋白组织(i层次)的营养代谢过程进行较为细致地研究。

表1 动物系统的层次结构Table 1 Organizational hierarchy of biological system层次Level 层次结构说明Description of Level………i+3 动物群体Herd of animalsi+2 动物个体Animali+1 器官Organsi组织Tissuesi-1 细胞Cellsi-2 细胞器Organellesi-3 生物大分子Macromolecules………当研究集中在某个层次时,尽可能多地涉及相对低层次的一些过程,便会更多的接近机理。

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描述“黑箱”的经验模型与描述“灰箱”的机理模型的界线并不明显,所谓的“机理”都是相对的。

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知识的不断积累,现在的机理模型也有可能变成未来科研工作者眼中的经验模型。

这种将动物系统划分为不同结构层次的“模块化”思维方法,避免了研究过程中对动物各个结构层次的过度延伸与拓展,能有效减少知识归纳的范围和难度;同时还可以保证较低结构层次的最新研究数据和理论不断地被整合补充进来,以优化较高结构层次的生理代谢过程,增加了整个知识体系的可塑性。

可以说,这是联系模型化研究与实验性研究的关键环节[8]。

2 营养代谢调控及其模型2.1 生理学的营养代谢调控理论营养代谢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机体通过营养代谢不断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提供日常活动所需的能量,并将各种营养素吸收后完成各种功能活动[9]。

动物的的营养代谢主要包括碳水化合物代谢、蛋白质代谢及脂肪代谢,高等动物依靠神经–内分泌系统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分解、合成等过程进行干预,从而实现对营养物质代谢的调控。

从运行机制上看,动物机体营养调控功能是通过细胞水平调节、激素水平调节和整体水平调节3种调节方式来实现的[10]。

其中,细胞水平调节是基础,激素和神经系统对代谢的调节都是通过细胞水平的调节来完成的。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下,通过生物电化学作用直接影响靶细胞,或借助特定激素的分泌来调节某些细胞的代谢和功能,并在各种激素的相互协调之下对机体内部的营养过程及其相关生理活动进行综合性调节。

2.2 动物模型常用的调控理论2.2.1 稳衡机制(Homeostasis)动物机体在受到内外环境扰动的情况下凭借稳衡应答机制(Homeostatic Response Mechanism)恢复到生理平衡状态的能力,是动物生存所必需的[11]。

机体通过稳衡作用将其内环境中的各种营养物质浓度控制在理想水平范围内,以维持机体正常的整体生理功能。

不同营养物质营养和代谢的稳衡控制运行机制有各自特点,但也有共同点,即在神经–体液系统的调节下,通过负反馈机制来实现对营养物质代谢的稳衡状态进行整体性调控[12]。

但动物的这种稳衡状态的调控能力也是有限度的,例如若奶牛在分娩前后的围产期处于不利的营养环境,便会发生许多代谢疾病[13]。

2.2.2 谐调机制(Homeorhesis)动物机体从外界获得的营养物质会按不同比例分配到各个组织器官,以满足不同生理功能的需要[11]。

早在1980年,Bauman等[14]研究奶牛妊娠期和泌乳期的营养物质分配时,提出了谐调控制(Homeorhetic Regulations)的术语,并将它作为营养物质分配的主要机制之一,将其内涵定义为“为了支持动物某一生理功能,机体组织代谢所必需的谐调或协同变化”。

动物通过谐调控制使动物机体内某些组织或某些生理功能获得营养物质供应的优先权[12],进而调控机体不同生理阶段营养物质分配的倾向性或流动的方向。

与稳衡控制在营养环境变化时表现出的被动调控或被动适应不同,谐调控制更多的是强调动物机体在营养代谢、分配过程中的主动调控[15]。

2.3 动物模型中的调控形式通常动物有机体可以看成一种由多个区间构成的系统,该系统含有两个主要的子系统——运转子系统和调控子系统[16]。

运转子系统由不同生理功能的组织器官和在这些组织器官之间流动的营养代谢物构成,而调控子系统则借助信息流对运转子系统的运作进行调控。

从前文对动物数学模型、动物系统层次结构以及营养代谢与调控的描述可以推测,想要调控动物个体、甚至群体的生产性能,就应该从低于动物个体水平的层次入手,对动物机体的神经–激素调控系统进行数学模型化。

Baldwin等[17–19]在构建代谢机理模型方面的开创性工作,开启了一种模型化研究的大体思路和框架,也让有兴趣者开始熟识这类用以解释实验数据的辅助工具。

该模型在构建过程中融入了生物化学理论和化学计量参数,通过改变血浆代谢物浓度的方式,获得了类似于激素的生物调控效果,进而影响诸如脂肪合成、脂肪分解和糖异生等代谢的反应速率。

Baldwin等人通过这种方法将动物数学模型中的调控模式固定了下来。

正是有了这种机理性的表述,在整合了大量生化调控过程的动物营养代谢模型中,才会慢慢出现动物生产性能上的差异,而不总是输出千篇一律的预测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