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细胞融合
实验二 动物细胞融合

姓名系年级2010级生命基地班组别同组者科目分子细胞生物学实验题目动物细胞融合学号【实验目的】1.了解动物细胞融合的常用方法2.学习化学融合和电融合的基本操作过程3.观察动物细胞融和过程中细胞的行为和变化【实验原理】细胞融合是指在自发或者诱导条件下,两个或两个以上细胞合并为双核或者多核细胞的过程。
目前人们已经发现有很多方法可以诱导细胞融合,包括病毒诱导融合、化学诱导融和和电激诱导融合。
1.病毒诱导融和仙台病毒、牛痘病毒、新城鸡瘟病毒和疱疹病毒等可以介导细胞的融合。
这类病毒的被膜中有融合蛋白,可介导病毒同宿主细胞融合,同时也可介导细胞与细胞的融合。
用紫外线灭活后,这些病毒即可诱导细胞发生融合。
2.化学诱导融合很多化学试剂能够诱导细胞融合,如聚乙二醇(PEG)、二甲基亚砜、山梨醇、甘油、溶血性卵磷脂、磷脂酰丝氨酸等。
这些物质能够改变细胞膜脂质分子的排列,在去除这些物质之后,细胞膜趋向于恢复原有的有序结构。
在恢复过程中想接触的细胞由于接口处脂质双分子层的相互亲和与表面张力,细胞膜融合,胞质流通,发生融合。
化学诱导方法,操作方便,诱导融合的概率比较高,效果稳定,适用于动、植物细胞,但对细胞具有一定的毒性。
PEG是广泛使用的化学融合剂。
3.电激诱导融合包括电诱导、激光诱导等。
其中,电诱导是先使细胞在电场中极化成为偶极子,沿电力线排布成串,再利用高强度、短时程的电脉冲击破细胞膜,细胞膜的脂质分子发生重排,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两细胞发生融合。
电诱导方法具有融合过程易控制、融合概率高、无毒性、作用机制明确、可重复性高等优点。
【实验材料】1.材料鸡血红细胞2.试剂40%和60%PEG溶液、Alsever’s细胞保存液、GKN溶液、0.85%氯化钠溶液。
3.器材光学显微镜、离心机、恒温水浴锅、载玻片、盖玻片、离心管、滴管等。
【实验步骤】1. 取鸡血1ml+4ml 0.85%的NaCl溶液,在1200r/min的离心机内离心5分钟。
动物细胞融合原理

动物细胞融合原理动物细胞融合是指不同种类的动物细胞在特定条件下融合成为一个细胞。
这种细胞融合的原理涉及到细胞膜的融合、核融合和质体融合等过程。
动物细胞融合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可以用于基因工程、细胞重编程和再生医学等领域。
细胞膜融合是动物细胞融合的第一步。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包层,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
在融合过程中,细胞膜上的融合蛋白质会相互作用,使两个细胞膜紧密贴合,并形成一个共享的细胞膜。
这种细胞膜融合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条件,如适当的pH值、温度和离子浓度等。
核融合是动物细胞融合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细胞膜融合之后,两个细胞的细胞质会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共享的细胞质。
此时,细胞中的核会相互靠近并融合在一起。
核融合的过程中,核膜会解体,使得两个核融合成一个大核。
在核融合之后,大核中的染色体会相互结合,形成新的染色体组合。
这种核融合的过程可以导致基因的重组和新的遗传特征的出现。
质体融合是动物细胞融合的另一个重要步骤。
质体是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包括线粒体和内质网等。
在细胞融合的过程中,两个细胞的质体会相互融合,并在共享的细胞质中重新分布。
质体融合可以使细胞获得更多的能量和合成物质,从而增强其代谢和生存能力。
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可以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在实验中,可以选择不同种类的动物细胞,如哺乳动物细胞、鸟类细胞和昆虫细胞等。
将这些细胞放置在培养基中,并提供适当的条件,如温度和营养物质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可以观察到细胞融合的现象。
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融合后的细胞形态和染色体结构发生了改变。
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基因工程中,可以利用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将外源基因导入细胞中,从而实现基因的转移和表达。
在细胞重编程中,可以利用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将特定细胞重编程为多能干细胞,进而实现组织再生和治疗。
此外,动物细胞融合还可以用于研究细胞的发育过程、疾病模型的建立和药物筛选等领域。
动物细胞融合是指不同种类的动物细胞在特定条件下融合成为一个细胞的过程。
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

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
动物细胞融合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学技术,它可以用于细胞生物学研究、生物医
学研究以及生物技术领域。
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有多种,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动物细胞融合方法。
首先,电融合是一种常用的动物细胞融合方法。
它利用高压脉冲或直流电场的
作用,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加,从而促进细胞融合。
电融合方法操作简单,融合效率高,可以用于不同种类细胞的融合,因此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其次,化学融合是另一种常用的动物细胞融合方法。
化学融合利用化学物质
(如聚乙二醇)破坏细胞膜,使细胞融合。
化学融合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可以用于大规模的细胞融合实验,因此在生物医学研究和生物技术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另外,病毒介导的融合是一种新兴的动物细胞融合方法。
该方法利用病毒载体
介导细胞融合,可以实现特定细胞的融合,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特异性。
病毒介导的融合方法在基因治疗和细胞修复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除了上述几种方法,还有许多其他动物细胞融合方法,如光融合、磁场融合等。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需求选择合适的融合方法。
总的来说,动物细胞融合是一项重要的生物学技术,不同的融合方法各有特点,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动物细胞融合方法会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创新,为生物医学研究和生物技术应用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第13章 动物细胞融合及杂交瘤技术

第13章动物细胞融合及杂交瘤技术第1节动物细胞融合技术1 动物细胞融合方法:1.1 病毒诱导融合灭活的仙台病毒可诱发细胞融合成多核体细胞。
一般过程:弃上清双亲本细胞—→分别制成细胞悬液—→混合离心—→双亲细胞沉淀+灭活仙台病毒悬液冰浴20min 水浴37o C,30min—→混匀————→ 细胞凝集——————→ 细胞融合—→ 选择培养基间歇摇动间歇摇动1.2 化学诱导融合方法:类似植物细胞融合的PEG法。
特点:来源方便、使用简便、活性稳定、融合效率高由于动物细胞pH值多为中性至弱碱性,PEG溶液的pH值应调至7.4~8.0为宜。
1.3 电激诱导融合方法:类似植物原生质体电激融合。
优点:操作简单;适用于各种细胞类型; 不需加外源因子如PEG等;对细胞的毒性相对低;融合率很高;可用于细胞数量很少的融合过程;可在显微镜直视下定向诱导细胞融合以及直接挑选杂交细胞。
1.4 微流控制细胞配对和融合技术(Microfluidic control of cell pairing and fusion)(Nature Method,2009)2 融合细胞的筛选与植物杂合细胞筛选的模式类似。
同型合胞体(同核体):其中含有两个或多个相同细胞核合胞体⎨异型合胞体(异核体):含有两个或多个不同的细胞核。
杂种细胞:少数异型合胞体细胞核融合,染色体合并到一个细胞核内。
亲本体细胞来自同一物种——两套染色体彼此相容不发生排斥融合细胞⎨亲本体细胞来自不同物种——产生排斥现象(其中一套优先排斥)2.1 基于酶缺陷型细胞和药物抗性等所建立的杂种筛选(HAT等)2.2 基于营养缺陷型细胞等所建立的杂种筛选2.3 基于温度敏感突变型细胞组成的杂种筛选2.4 利用荧光激活分选技术进行筛选3 融合细胞克隆化利用单个细胞培养的技术选育出遗传稳定的、能表达特定性状的细胞系。
3.1、有限稀释法3.2、半固体培养基法3.3、显微操作法克隆化后的细胞,经过有限的扩增以后立刻就要冻存种子细胞.鉴定细胞克隆,筛选具有所需性状的杂种细胞杂交细胞的遗传表型:多样性;不稳定性4 细胞融合技术的主要应用:l) 染色体的基因定位;2) 遗传疾病的治疗与基因互补分析;3) 特殊活性物质的制备——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
动物细胞融合的例子

动物细胞融合的例子
动物细胞融合,指的是两个或更多的动物细胞融合成一个大细胞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在自然界中发生,也可以在实验室中进行。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例子:
1. 大肠杆菌融合
大肠杆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可以通过融合形成大片的菌落,形成一整个细胞群体。
这个过程使得细菌可以更好地协作合作,更有效地生存和繁殖。
2. 叶绿体融合
叶绿体是一个细胞器,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在植物细胞中,叶绿体可以通过融合来形成更大的结构,以更高效地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在某些情况下,一些叶绿体甚至可以融合到野生细胞中,从而改变其光合作用的特性。
3. 肌肉细胞融合
肌肉细胞是一种特殊的细胞,具有很高的收缩能力。
在一些哺乳动物
中,肌肉细胞可以通过融合形成更大的胚胎表面层,从而更好地保护胚胎。
在许多种动物中,肌肉细胞也可以通过融合形成更大的肌肉细胞,以提高运动能力和协同性。
4. 病毒细胞融合
病毒是一种脆弱的生物体,需要依附于细胞体内进行生存和复制。
在某些情况下,两种不同病毒的细胞可以融合形成新的病毒,这种现象被称为交杂感染。
这种情况下,病毒可以产生新的遗传特征,从而更高效地繁殖和感染宿主细胞。
总之,动物细胞融合是一种普遍存在且重要的现象,它可以改变细胞的性质和功能,并促进生物体的生存和繁殖。
通过研究细胞融合可以深入了解生命的本质和复杂性。
动物细胞融合的标志

动物细胞融合的标志
动物细胞融合是指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在特定的条件下,形成新的细胞。
这种现象常常在生物学研究中使用,例如细胞分裂、人工受精和细胞克隆等方面。
动物细胞融合有四种标志,分别是共同核、空核、异核和双核。
一、共同核
当两个细胞融合后,它们的核会合并为一个共同的核。
这个共同的核包含了融合前两个细胞各自的核,其中包括了各种细胞器和遗传物质。
共同核的出现意味着两个细胞融合成功,并且新的细胞开始发育成熟。
二、空核
空核是指两个细胞融合后,核周围的细胞质没有融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空的核。
空核通常只是短暂的,然后核周围的细胞质便开始融合在一起,形成新的细胞。
三、异核
异核是指两个细胞融合后,核周围的细胞质没有融合在一起,但是新细胞内的两个核没有融合在一起。
这时,新细胞内存在着两个独立的核,细胞质内也有两个互不相连的区域。
异核通常只出现在一些特定的细胞融合过程中,如细胞分裂和人工受精。
四、双核
新细胞内的两个核也可能合并为一个,但核融合的过程较于共同核来得缓慢,因而新细胞内的两个核在一定时间内能够共存。
这时,新细胞含有两个核,形成了双核状态。
双核状态通常发生在细胞融合后的早期发育过程中。
总之,动物细胞融合的标志是共同核、空核、异核和双核。
只有当两个细胞融合后形成了共同核,才说明融合成功,新的细胞开始发育成熟。
动物细胞融合原理

动物细胞融合原理
动物细胞融合是指将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的质膜和细胞质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细胞。
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研究、医学治疗和生物工程等领域。
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细胞膜融合、细胞质融合和核融合。
1. 细胞膜融合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层保护层,由磷脂双层和蛋白质组成。
当两个细胞相遇时,它们的细胞膜会互相接触并发生变形,形成融合孔。
融合孔的大小和数量取决于细胞膜的性质和融合条件。
融合孔的形成使得两个细胞的质膜相互连通,形成一个共同的细胞膜。
2. 细胞质融合
细胞质是细胞内的液体和细胞器,包括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当细胞膜融合后,两个细胞的细胞质也会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共同的细胞质。
融合后的细胞质中包含了两个细胞的所有细胞器和分子,这些分子可以相互作用,从而影响细胞的生理和生化过程。
3. 核融合
细胞的核是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中心,包含了细胞的遗传信息。
当两个细胞膜和细胞质融合后,它们的核也会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细胞核。
核融合需要细胞周期的调节和多种蛋白质的参与,是细胞融合的最后一步。
总之,动物细胞融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的相互作用和调节。
对于生物学研究和医学治疗来说,掌握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和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动物细胞融合法

动物细胞融合法
动物细胞融合法指的是利用细胞膜融合的原理,将两个或多个动
物细胞的细胞膜融合在一起,使它们成为一个大细胞。
这样的方法被
广泛应用于细胞学研究,特别是在细胞生物学和生理学领域。
通过动物细胞融合法,科学家们可以研究细胞内部的过程,如细
胞质流动、酶催化和细胞膜的作用等。
同时,动物细胞融合法也可以
用于生殖医学和遗传学的研究。
此外,动物细胞融合法还可以应用于细胞疫苗和基因治疗等领域。
在细胞疫苗制备方面,科学家们可以将病原体与宿主细胞融合,使得
宿主细胞产生病原体特异性抗原,从而制备出相应的疫苗。
在基因治
疗方面,动物细胞融合法可以使患者的细胞与健康捐献者的细胞融合,将健康的基因导入患者的细胞内,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总之,动物细胞融合法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工具和应用手段,为人
类科学研究和医学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展示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的发展简史的资料。
【学生活动】简单了解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的发展简史,感受科学家的科学探究精神并思考。
4、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的优点及应用
PPT展示资料。
【学生活动】归纳其优点及应用。
优点:突破了有性杂交方法的局限性,使远缘杂交成为可能。
应用:成为研究细胞遗传、细胞免疫、肿瘤和生物新品种培育等的重要手段。
1、动物细胞融合 二、单克隆抗体
1、过程 1、抗体的传统获得方法
简画过程图 2、制备
2、定义 简画流程图
3、发展简史 3、优点
4、优点及应用 4、应用
评价设计
课后作业:
假如你掌握了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你想用它来解决什么问题,说说你的方案。
课后反思
课后从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学生反馈情况、学生互动情况、教学过程中是否生成新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反思。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生物科学技术的魅力,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
1、动物细胞融合的过程。
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
教学难点
1、动物细胞融合的过程。
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问答法、演示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用植物细胞杂交技术的成功案例:白菜-紫甘蓝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不同动物的体细胞可以进行这样的杂交吗?从而引出本节课课题: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一、动物细胞融合
1、过程
提出问题:
【问题1】两个不同的动物细胞:一个来自一只颜值非常高的羊,一个来自跑得非常快的鹿,我们想要得到他们俩的结合体,那样这个动物会既长得好看还跑得快,如何做到呢?
PPT展示两个不同DNA的动物细胞。
【学生活动】思考问题并回答。
可以将它们融合在一起进行培养。
【问题2】回顾植物细胞杂交所需要的条件,(PPT展示资料)动物细胞融合需要类似的条件吗?
课题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内容分析
本节课为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中专题2 细胞工程第2节动物细胞工程第2课时的内容,主要包括动物细胞融合的概念、步骤;单克隆抗体的研究及其获得方法;单克隆抗体的应用等内容,是动物细胞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学情分析
本阶段学生之前已经接触过植物细胞工程及动物细胞工程的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此外,此阶段学生思维活跃,善于思考,对生物科技较感兴趣,可更多的进行自主探究和学习。
【思考】动物细胞融合技术有什么局限性?
二、单克隆抗体
1、传统获得方法
PPT展示资料
【学生活动】了解抗体的传统获得方法并说出其局限性。
向动物体内注射某种抗原,使动物体产生抗体,然后,从动物血清中分离所需抗体。
缺点:产量低、纯度低、抗体特异性差。
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PPT展示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图。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展示。
2、定义
【讨论问题】根据过程,总结出动物细胞融合的定义。
PPT展示问题:(1)动物细胞融合的原料是什么?
(2)它们在什么条件下发生了什么?
(3)最终形成了什么?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总结定义。
教师评价总结:
动物细胞融合(细胞杂交):两个或多个不同DNA的动物细胞,在诱导因素的诱导下融合,形成具有原来两个或多个细胞遗传信息的单核细胞。
【学生活动】思考问题并回答。
教师评价总结:将动物细胞融合比作相亲,需要媒人的牵线。动物细胞融合需要诱导。
常用的诱导因素有:聚乙二醇(PEG)、灭活的病毒、电激等。
【问题三】诱导之后,融合过程是怎样的呢?
PPT展示融合过程图。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思考问题。
两个动物细胞膜先融合,然后细胞质融合,最后细胞核融合。经有丝分裂产生两个完整的新细胞-杂交细胞。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出动物细胞融合的概念。
2、概述动物细胞融合的过程。
3、比较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细胞杂交的异同点。
4、概述单克隆抗体的制பைடு நூலகம்过程。
5、简述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2、技能目标
1、通过讨论探究,提高合作学习的意识以及自主探究的能力。
2、通过比较动植物细胞融合的过程,提高比较分析的能力。
3、通过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
教师评价总结。
3、单克隆抗体的优点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并展示。
教师评价总结。
优点: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能大量制备。
4、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PPT展示资料。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归纳总结。
应用:(1)作为诊断试剂
(2)用于治疗疾病和运载药物
三、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2.2.2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