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册)三年级计算机教案
小学计算机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小学计算机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基本软件的使用方法。
-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生活的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 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 使学生认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
二、教学内容2.1 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2.2 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 Word的基本操作- 格式设置- 图片和表格的插入2.3 网络基础知识-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互联网的基本使用方法- 网络安全的注意事项2.4 信息技术与生活-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策略- 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三、教学安排3.1 教学时间- 本册教材的教学时间为一个学期,共计20周。
3.2 教学方式- 采用讲授、实践、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
3.3 教学评价- 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将结合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 教材:《小学计算机部编版三年级下册》- 辅助教材:相关文章、视频、案例等。
- 教学设备:计算机、投影仪、白板等。
五、教学建议-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 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知识。
- 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以上就是小学计算机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安排

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安排第一章:认识计算机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外观和结构。
2. 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开关机方法。
3. 培养学生正确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外观和结构介绍。
2. 计算机的开关机方法讲解。
3. 培养学生正确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教学步骤:1. 讲解计算机的外观和结构。
2. 演示计算机的开关机方法。
3. 学生实际操作计算机,熟悉开关机方法。
4. 讲解培养学生正确的计算机使用习惯的重要性。
5. 学生分享自己正确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描述计算机的外观和结构。
2. 学生能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开关机方法。
3. 学生能表现出正确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第二章: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教学内容:1. 操作系统的界面介绍。
2. 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讲解。
教学步骤:1. 讲解操作系统的界面。
2. 演示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3. 学生实际操作操作系统,熟悉基本操作。
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描述操作系统的界面。
2. 学生能熟练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第三章:认识键盘和鼠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键盘和鼠标。
2. 让学生掌握键盘和鼠标的正确使用方法。
教学内容:1. 键盘和鼠标的基本结构介绍。
2. 键盘和鼠标的正确使用方法讲解。
教学步骤:1. 讲解键盘和鼠标的基本结构。
2. 演示键盘和鼠标的正确使用方法。
3. 学生实际操作键盘和鼠标,熟悉正确使用方法。
1. 学生能正确描述键盘和鼠标的基本结构。
2. 学生能熟练掌握键盘和鼠标的正确使用方法。
第四章:输入法的安装与使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输入法的安装与使用。
2. 培养学生正确的输入法使用习惯。
教学内容:1. 输入法的种类介绍。
2. 输入法的安装与使用方法讲解。
3. 培养学生正确的输入法使用习惯。
教学步骤:1. 讲解输入法的种类。
2. 演示输入法的安装与使用方法。
人教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认识电脑课时1-认识电脑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电脑,学会正确使用电脑。
2. 能够说出电脑的一些基本组成部分,并比较了解各个零部件的作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类思维能力。
4. 增强学生对电脑科技的关注和兴趣。
教学内容:1. 电脑是什么,电脑可以干什么2. 电脑的主要部分:鼠标,键盘,显示器,主机箱3. 各个部分的作用,如何使用电脑4. “画一画”活动,通过画图的方式了解电脑各个组成部分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说出电脑的一些基本组成部分2. 学生掌握电脑的正确使用方法3. 学生在“画一画”活动中,通过观察和绘画的方式更好地了解电脑的组成部分教学难点:1. 学生对电脑各个组成部分的深入了解和理解2. 如何通过“画一画”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脑各个零部件的作用。
课时2-常用图标的意义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电脑桌面上的一些常用图标2. 了解图标的含义和使用方式3. 锻炼学生的记忆和观察能力教学内容:1. 桌面上常用的图标有哪些2. 各个图标的含义,以及如何使用它们3. 小组合作,从图片中选择相应的图标名称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正确辨认图标,掌握各个图标的含义2. 学生需要在小组合作中,通过比较观察和分析图案来正确选择图标名称教学难点:1. 学生对一些不太常见的图标的识别和理解2. 合作中可能出现的沟通和团队协作问题第二单元认识网络课时3-认识网络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网络2. 了解网络的基本构成与组成部分3. 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类思维能力4.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分析能力教学内容:1. 什么是网络,网络有什么用2. 了解网络的基本组成部分:服务器、客户端、网络设备等3. 举例介绍网络的各种应用场景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说出网络的基本组成部分2. 学生能够通过生活实例描述网络的作用和应用场景教学难点:1. 如何在简单易懂的情况下,让学生了解网络的组成和作用2. 如何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分析能力,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网络课时4-浏览网页教学目标:1. 学生掌握浏览网页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2. 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尝试能力3. 能够在安全的前提下,了解使用互联网的基本原则教学内容:1. 什么是浏览器,如何打开浏览器2. 常见的浏览器有哪些,各自的特点3. 打开常用的网站,了解网站的构成和作用4. 关注网络安全,教授防止网络诈骗的基本知识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浏览器的基本操作方法2. 学生能够在上网时,正确使用互联网,保护他们的个人隐私教学难点:1. 如何在限定的时间里让学生了解网络的基本应用与尝试2. 如何权衡网络交互和个人隐私的关系,做到教育引导与保护并存。
(全面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计算机科学教学计划

(全面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计算机科学教学计划目标本教学计划的目标是通过计算机科学教育,培养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计算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的研究,学生将研究基础的计算机概念和技能,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单元一:计算机基础- 计算机的定义和分类-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认识-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什么是互联网和万维网- 网络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单元二:计算思维- 什么是计算思维及其重要性- 通过编程语言进行计算思维训练- 利用图形化编程软件进行编程实践- 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单元三:数据和信息- 什么是数据和信息- 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含义和影响- 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存储- 数据的可视化和呈现单元四:互联网使用与安全- 互联网的常见用途- 互联网搜索和信息检索的基本技巧- 使用互联网资源的规范和安全使用指南- 基本的网络安全知识和防范措施教学方法- 教师讲解与课堂讨论- 小组合作研究和问题解决- 项目实践和编程练- 互动式教学软件和在线研究资源的使用教学评估为了有效评估学生对计算机科学教学计划的研究成果,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 课堂小测验和期末考试- 编程作业和项目实践- 学生小组合作项目的评估- 课堂参与度和表现评估参考资源- 课程教材:《小学三年级计算机教材》该教学计划的编制参考了小学计算机科学教学的通用要求和标准,以及学生年龄特点和学术水平的考虑。
通过本计划的实施,希望能够培养小学三年级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和学习能力,并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基础支持。
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认识电脑》教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认识电
脑》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电脑的发明和发展历程;
2.认识电脑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具备正确使用电脑操作的基本技能。
二、教学重点:
1.了解电脑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功能;
2.掌握一些基本的电脑操作技能。
三、教学难点:
1.理解计算机内部三大核心部件CPU、内存和硬盘的功能和作用;
2.初步掌握电脑的操作技能。
四、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内容:
1.引入电脑——展示电脑的外观、形态、和可以完成的任务;
2.介绍电脑的产生过程;
3.介绍电脑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时间安排:1学时
第二课时:
内容:
1.进一步介绍CPU、内存、硬盘各自的作用;
2.介绍鼠标、键盘、显示器等外部组成部分;
3.操作演示:开关机、打开关闭软件等;
时间安排:1学时
第三课时:
内容:
1.体验使用电脑进行学科研究、娱乐等活动;
2.提供合理的使用电脑的方法;
时间安排:1学时
第四课时:
内容:
1.小测验:对电脑的基础知识进行检测;
2.答疑和总结。
时间安排:1学时
五、教学方法:
1.教师讲授;
2.课堂互动;
3.操作演示。
六、教学评价:
观察法,以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为主要考核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计算机指法操作》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计算机指法操作)教案教学设计计算机指法操作〔四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学会正确操作计算机,掌握正确的指法及端正的操作姿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正确的指法。
教学难点:手指的分工及养成良好的姿态的习惯。
教学方法:综合教学法。
教学过程:一、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二、键盘操作姿态:1、身体平直、放松,正对键盘。
2、两膝平行,两手手指自然弯曲,轻松放在根本键盘上。
三、键盘操作指法:1、手指分工根本键位:A、S、D、F、G、H、J、K、L、;是八个手指的“依据地〞,不击键时,就放在这八个键上,击放键后手指仍放在根本键上。
击键方法:1、击键时,要用手指动,不要用手腕动作。
2、击键时,手指尖垂直对准键位轻轻击打。
3、击键时,要轻松、自然,用力不要过猛.三、指法训练根本键练习:A、S、D、F、G、H、J、K、L、;练习一、aaasssdddfffggghhhjjjkkklll;;;asdf jkll fdsa ;lkj sadf l;kjdfsa kjl; fsad j;lksfdaljd;练习二sak; jfk; jkds dakl lasl dfslfks; dsk; kds; sl;d fdls dlds练习三asdjkl fdskl sdfjl; dsajl;jkldsa ;lkfsd lkjfds jlkdsa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援助学生改正错误动作。
五、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教学目的:使学生正确掌握指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
二、指法练习食指键位输入法练习:rtfgvb〔左手〕yuhjnm〔右手〕练习一fgfgfgfgfgfgfgfgjhjhjhjhjhjhjhjhrtrt rtrtrt rtrt rtyuyuyuyuyuyuyuvbvbvbvbvbvbvbnmnmnmnmnmnm练习二rtfgvbrtfgvbrtfgvbrtfgvbyuhjnmyuhjnmyuhjnmyuhjnmbvgftrbvgftrbvgftrbvgftrnmhjyunmhjyunmhjyunmhjyu三、中指练习练习一ddccddccddccddccddcckk,,kk,,kk,,kk,,kk,,kk,,eeddeeddeeddeeddeeddiikkiikkiikkiikkiikkiikk练习二ddkkddkkddkkddkkddkkdkdkdkdkdkdkdkdkdkdkeieieieieieieieieieieieice,,ce,,ce,,ce,,ce,,ce,,四、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援助学生改正错误动作。
三年级下册计算机教案

三年级下册计算机教案三年级下册计算机教案⼀、本班情况分析孩⼦们经过了三年级上期的学习,⼤部分孩⼦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学期教师要继续保护并且激发学⽣的学习热情,培养孩⼦的⾃信⼼;教给孩⼦科学的学习⽅法,确保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的学习效果。
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学⽣间也存在⼀些差距。
有的学⽣语⽂拼⾳能⼒较差,所以还有⼏个学⽣根本不能进⾏汉字录⼊,本学期还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辅导;另外,在操作能⼒⽅⾯,还要继续加强研究,激发孩⼦们的习作热情,让孩⼦们能快乐学习,并提⾼效率。
⼆、本期教学要抓好的信息技术教学重点1、信息技术的初步知识信息技术的初步知识(硬件、操作系统)⽅⾯:第⼀课信息的输⼊和输出。
第⼗课把作品存⼊⾃⼰的⽂件夹。
2、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本期在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有:第⼗⼀课⽤拼⾳写汉字,第⼗⼆课输⼊词组,第⼗三课标点符号的输⼊。
3、处理信息的初步能⼒本期在处理信息的初步能⼒⽅⾯的内容主要是电脑绘画,分布在教材的以下⼏课:第⼆课学习“画图”新本领,第三课电脑简笔画,第四课保存“画图”作品,第五课描绘美丽的⼤⾃然,第六课拼装图形,第七课画⽅形和圆形,第⼋课让画图五彩缤纷,第九课创作新图画,第⼗四课为“画图”作品题字。
4、努⼒提⾼学业成绩在⼀定程度上,期末考试成绩反映了⽼师教和学⽣学的情况。
我希望尤其是后进⽣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个较⼤的进步,另外,要科学地进⾏⼀些考试经验的培养,以适应将来的竞争。
5、给学⽣充分的⾃读、⾃悟的过程。
要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汲取活动教学的精髓,精⼼设计教学各个环节。
我要努⼒做到重引导,更多的放⼿,让孩⼦充分地读书、充分地操作、充分地思考、充分地讨论,在⾃悟中学会分析,在合作中学会分享,要着眼于孩⼦的⼩学学习,更要着眼于孩⼦⼀⽣的学习三、课时安排第⼀课信息的输⼊和输出1课时第⼆课学习“画图”新本领1课时第三课电脑简笔画1课时第四课保存“画图”作品1课时第五课描绘美丽的⼤⾃然1课时第六课拼装图形1课时第七课画⽅形和圆形1课时第⼋课让图画五彩缤纷1课时第九课创作新图画1课时第⼗课把作品存⼊⾃⼰的⽂件夹1课时第⼗⼀课⽤拼⾳写汉字1课时第⼗⼆课输⼊词组1课时第⼗三课标点符号的输⼊1课时第⼗四课为“画图”作品题字1课时第⼀课信息的输⼊和输出教学⽬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知道信息⽆时不有,⽆处不在;让学⽣初步了解计算机中信息的传递;让学⽣了解计算机的常⽤输⼊、输出设备;2、过程与⽅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引导作⽤,运⽤讲解、任务驱动法、情景教学法、激励法。
三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清华版)

三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清华版)第一章:网络世界1.1 课程目标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学会使用浏览器查找信息掌握如何在网络上文件1.2 教学内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发展浏览器的使用方法网络文件的步骤1.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计算机网络的作用和意义教师演示如何使用浏览器查找信息学生实践:自主查找感兴趣的信息并1.4 教学评价检查学生对浏览器使用方法的掌握程度评估学生在网络上文件的能力第二章:计算机硬件2.1 课程目标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学会使用计算机硬件设备掌握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维护方法2.2 教学内容计算机硬件的组成: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计算机硬件的使用方法计算机硬件的维护和保养方法2.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计算机硬件的作用和重要性教师演示如何使用计算机硬件设备学生实践:自主使用计算机硬件设备并进行简单维护2.4 教学评价检查学生对计算机硬件设备使用方法的掌握程度评估学生在计算机硬件维护方面的能力第三章:电子表格3.1 课程目标了解电子表格的基本概念学会使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处理掌握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技巧3.2 教学内容电子表格的定义和作用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方法:单元格操作、数据录入、公式运算等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技巧:排序、筛选、图表制作等3.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电子表格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师演示如何使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学生实践:自主制作一份简单的电子表格并进行数据处理3.4 教学评价检查学生对电子表格软件使用方法的掌握程度评估学生在电子表格数据处理方面的能力第四章:演示文稿4.1 课程目标了解演示文稿的基本概念学会使用演示文稿软件制作幻灯片掌握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技巧4.2 教学内容演示文稿的定义和作用演示文稿软件的使用方法:幻灯片制作、动画效果、切换效果等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技巧:文稿演示、观众互动、演讲技巧等4.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演示文稿在学习和工作中的应用教师演示如何使用演示文稿软件制作幻灯片学生实践:自主制作一份简单的演示文稿并进行展示4.4 教学评价检查学生对演示文稿软件使用方法的掌握程度评估学生在演示文稿制作和展示方面的能力第五章:计算机安全5.1 课程目标了解计算机安全的基本概念学会计算机病毒防范方法掌握个人信息保护技巧5.2 教学内容计算机安全的意义和重要性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和传播途径个人信息保护的方法和技巧5.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计算机安全的重要性教师讲解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学生实践:学习设置计算机防火墙和安装杀毒软件5.4 教学评价检查学生对计算机病毒防范方法的掌握程度评估学生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能力第六章:文字处理6.1 课程目标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学会使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文档编辑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格式设置6.2 教学内容文字处理软件的定义和作用文档编辑的基本操作:输入文字、编辑文本、插入图片等文档格式的设置:字体、字号、颜色、段落格式等6.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文字处理软件在日常写作中的应用教师演示如何使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文档编辑学生实践:自主编辑一份简单的文档并设置格式6.4 教学评价检查学生对文字处理软件使用方法的掌握程度评估学生在文档编辑和格式设置方面的能力第七章:电子邮件7.1 课程目标了解电子邮件的基本概念学会使用电子邮件客户端发送和接收邮件掌握电子邮件的基本管理技巧7.2 教学内容电子邮件的定义和作用电子邮件客户端的使用方法:发送邮件、接收邮件、管理邮件等电子邮件的基本管理技巧:创建文件夹、删除邮件、过滤垃圾邮件等7.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电子邮件在日常沟通中的应用教师演示如何使用电子邮件客户端发送和接收邮件学生实践:自主发送一封邮件并管理收件箱7.4 教学评价检查学生对电子邮件客户端使用方法的掌握程度评估学生在电子邮件管理方面的能力第八章:图片处理8.1 课程目标了解图片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学会使用图片处理软件进行图片编辑掌握图片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技巧8.2 教学内容图片处理软件的定义和作用图片编辑的基本操作:打开图片、裁剪图片、调整亮度等图片处理的基本技巧:添加滤镜、绘制图形、制作动图等8.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图片处理软件在创意表达中的应用教师演示如何使用图片处理软件进行图片编辑学生实践:自主编辑一张图片并应用基本技巧8.4 教学评价检查学生对图片处理软件使用方法的掌握程度评估学生在图片编辑和处理方面的能力第九章:编程基础9.1 课程目标了解编程的基本概念学会使用编程软件进行简单的代码编写掌握编程的基本逻辑和语法9.2 教学内容编程的定义和作用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编写代码、运行代码、调试代码等编程的基本逻辑和语法: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等9.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编程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教师演示如何使用编程软件编写简单的代码学生实践:自主编写一段简单的代码并运行9.4 教学评价检查学生对编程软件使用方法的掌握程度评估学生在编程逻辑和语法方面的能力第十章:信息素养10.1 课程目标了解信息素养的基本概念学会信息检索和评估的方法掌握信息伦理和隐私保护的原则10.2 教学内容信息素养的定义和重要性信息检索的基本方法:使用搜索引擎、利用数据库等信息评估的标准和技巧: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等10.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信息素养在学术研究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师讲解如何进行有效的信息检索和评估学生实践:自主进行信息检索并评估信息的可信度10.4 教学评价检查学生对信息检索和评估方法的掌握程度评估学生在信息素养和伦理方面的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实际应用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组成、发展及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文标点符号
符号名称
J
逗号
句号
<
《
左书名号
>
》
右书名号
?冒号
C
、
顿号
感叹号
@
间号
学生操作使用标点符号的方法
作业
开机和关机计算机我们注意什么?
课后反思
组长签名
时间年 月曰第周第节
导入新课
复习上机课的内容
课题
绵上添花
教学目标
知道修改错误标点符号 知道设置瘦子下沉
教学重点
知道修改错误标点符号 知道设置瘦子下沉
步骤2:执行:“格式”~“首字下沉”命令,弹出“首字下沉”对话框, 首字下沉的操作过程见图4.5
由于中英文标点符号的差异很大,为了符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在WORD中输入中文时要注意使用中文标点符号。
设置文字瘦子下沉,可以增加文章的观赏性。 学生自己操作一撒谎你过得内容。
作业
开机和关机计算机我们注意什么?
教学难点
会使用标点符号
教学工具
教材书,计算机
教学方法
操作,观察,互相比赛
教 学 过 程
1•修改错误标点
如将英文标点“,”换成中文标点“,”的过程如下: 执行“编”~“换”命令,弹出“查找和替换对话框”,换的操作过
程见图4.3让学生操作,老师指导。
2.设置瘦子下沉 步骤1:将光标定位在段落的任何一个位置。
三年级下册计算机教案
时间年 月曰第周第节
导入新课
复习上机课的内容
课题
妙用标点
教学目标
会认识中央文标点 会使用中央文标点
教学重点
会认识中央文标点
教学难点
会使用中央文标点
教学工具
教材书,计算机
教学方法
操作,观察,互相比赛
教 学 过 程
1.认识中英文标点
列举一些常用的标点符号的写法。 老师一个一个的解释和使用位置。
课后反思
组长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