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雨花台区总体规划(2010-2030)

合集下载

南京市玄武区总体规划(2010-2030)

南京市玄武区总体规划(2010-2030)

南京市玄武区总体规划(2010-2030)前言为更好地落实修编后的《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的相关内容,加强规划对各区县发展建设的引导,有效衔接城市总体规划与相关规划、下层级规划之间的关系,南京市规划局、各区县人民政府联合组织开展了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重点对各区县功能定位与发展战略、空间布局与土地利用规划、城市支撑性设施、近期发展策略等进行规划安排,以指导各区县的规划管理和建设。

玄武区是南京六城区之一,也是主城的核心区,风景秀丽、历史悠久。

区域内有著名的钟山风景区、玄武湖风光带,是南京融山、水、城、林于一体的绝佳风貌特色城区。

同时,玄武区也是南京市委、市政府等一系列重要政府机关及省委省政府重要机构所在地,是南京市的行政、文化与经济中心。

新时期,面对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的变化,面对玄武区自身发展优势与制约条件,如何充分挖掘和整合利用优势资源,突破发展瓶颈,实现社会经济与城市功能品质的再提升,这是玄武区“十二五”乃至更长远规划亟需思考的问题,也是本次规划的重点和立足点。

说明:1、本材料是为方便公众了解、城市规划而制作的参考性文件,不作为法律文件使用。

2、本规划是城市发展的控制与引导性文件,不代表具体的项目实施计划和实施方案。

一旦有建设行为,应依据规划实施。

3、城市规划是个不断优化更新的过程,规划内容以南京市规划管理局存档备查的最新版本为准,同一地区同内容深度规划若有更新,南京市规划局将尽量即时在规划局网站上公布,本材料自动作废。

4、本材料版权归南京市规划局所有,未取得版权人的书面授权,谢绝改变、分发、发布或使用本材料图文资料。

5、本材料最终解释权属南京市规划局。

功能定位南京市政治、文化与科教中心;人文绿都标志区;高端产业引领区。

发展策略湖山为心,分片整合,四极提升,全区统筹湖山为心:“一山”、“一水”凸显了玄武区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精髓。

分片整合:受制于自然地形阻隔,玄武区应该注重分片组团状的发展,强调各片区功能配套相对完善,加强各片之间的便捷交通联系。

南京雨花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南京雨花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3、基本原则
(1)保护优先、统筹兼顾。坚持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优先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统筹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引导形成合理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2)总量控制、布局优化。综合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确定建设用地规模,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形成功能清晰、协调有序的城乡建设开发格局。
(17)《江苏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方案》;
(18)《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19)《南京市雨花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20)国家、省、市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划。
5、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雨花台区行政辖区内的全部土地,总面积13238.84公顷。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步伐的不断加快,亟待转变土地利用模式和方式,优化行业土地利用结构;实现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促进国土开发新格局的形成,对调整区域土地利用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加大了调整和优化行业、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的难度,统筹协调行业、区域土地利用的任务日益繁重。
(4)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压力加大
2014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为25.17万人,比上年增长3.3%;年末常住人口为41.95万人,比上年增长0.9%。近年来雨花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2014年,全区完成考核口径地区生产总值364.36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6亿元,同比增长229.0%;第二产业增加值78.66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工业增加值51.22亿元,同比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284.64亿元,同比增长12.0%。三次产业比重为0.3:21.6:78.1。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目前全区产业结构发展更趋合理,经济运行质量全面提升。

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雨花台区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

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雨花台区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

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雨花台区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5.20•【字号】宁委[2010]172号•【施行日期】2010.05.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雨花台区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宁委〔2010〕172号)中共雨花台区委、雨花台区人民政府:《南京市雨花台区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已经审核,现予印发,请抓紧组织实施。

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2010年5月20日南京市雨花台区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根据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二中全会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精神,按照《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市县政府机构改革的意见〉的通知》(苏委〔2009〕407 号)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区县政府机构改革的具体要求,结合雨花台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机构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从雨花台区实际出发,突出建设责任政府的目标,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进一步理顺职责关系,明确和强化责任,优化政府组织结构,规范机构设置,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进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能,逐步做到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为推动雨花台区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和跨越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二)基本原则1、突出重点。

以建设责任政府为目标,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明确城区政府的职责重点,完善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2、上下衔接。

积极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职能调整和机构设置与市政府机构改革相衔接。

3、平稳推进。

把到2020年建立比较完善的行政管理体制的长远目标,与建设责任政府的当前任务有机结合,根据省、市的统一部署,统筹规划,循序渐进,稳妥实施。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南京市雨花台区等县(市、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南京市雨花台区等县(市、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南京市雨花台区等县(市、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7.07.31•【字号】苏政复〔2017〕69号•【施行日期】2017.07.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南京市雨花台区等县(市、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苏政复〔2017〕69号南京市、徐州市、常州市、南通市、连云港市、盐城市、扬州市、泰州市人民政府:你们《关于雨花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方案的请示》(宁政发〔2017〕82号)、《关于批准实施贾汪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方案的请示》(徐政报〔2017〕33号)、《关于请求审批溧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成果的请示》(常政发〔2017〕45号)、《关于报请审批海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方案的请示》(通政请〔2017〕33号)、《关于审核批准连云港市海州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方案的请示》(连政发〔2017〕34号)、《关于上报盐城市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成果的请示》(盐政发〔2017〕18号)、《关于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的请示》(扬府发〔2017〕59号)、《关于呈请审批下辖市(区)县乡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方案的请示》(泰政发〔2017〕103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南京市雨花台区及所辖雨花街道、赛虹桥街道、板桥街道、铁心桥街道、西善桥街道等5个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方案;原则同意徐州市贾汪区及所辖汴塘镇、江庄镇、青山泉镇、塔山镇、紫庄镇、大泉街道、大吴街道、老矿街道、潘安湖街道等9个镇(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方案;原则同意溧阳市及所辖溧城镇、埭头镇、上黄镇、戴埠镇、天目湖镇、别桥镇、竹箦镇、上兴镇、南渡镇、社渚镇、昆仑街道等11个镇(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方案;原则同意海安县及所辖城东镇、曲塘镇、李堡镇、角斜镇、大公镇、雅周镇、白甸镇、南莫镇、墩头镇、海安农场、高新区等11个镇(场、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方案;原则同意连云港市海州区及所辖锦屏镇、新坝镇、板浦镇、浦南镇、宁海街道、云台街道、云台农场、南云台林场、岗埠农场等9个镇(街道、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方案;原则同意滨海县及所辖五汛镇、蔡桥镇、正红镇、通榆镇、天场镇、东坎镇、界牌镇、陈涛镇、八巨镇、八滩镇、滨海港镇、滨淮镇、淮海农场、滨淮农场、新滩盐场等15个镇(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方案;原则同意扬州市江都区及所辖仙女镇、大桥镇、丁沟镇、邵伯镇、小纪镇、宜陵镇、丁伙镇、樊川镇、武坚镇、浦头镇、真武镇、吴桥镇、郭村镇等13个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方案;原则同意仪征市及所辖大仪镇、青山镇、真州镇、新集镇、朴席镇、新城镇、陈集镇、马集镇、刘集镇、月塘镇等10个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方案;原则同意靖江市及所辖东兴镇、孤山镇、季市镇、靖城街道、马桥镇、生祠镇、西来镇、斜桥镇、新桥镇等9个镇(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方案。

江苏雨花经济开发区:十年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展望

江苏雨花经济开发区:十年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展望

江苏雨花经济开发区:十年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展望发布日期:2011年06月23日作者:雨花经济开发区党政办陈友自2000年12月,经区委批准设立开发区至今,开发区已走过了10年风雨历程。

10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经过一批批党员干部的艰苦创业和不懈努力,开发区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昔日的一片荒芜农村、芦苇荡,逐步发展成为一个以现代商贸、软件研发、文化创意、总部经济为主要特色,以开放型经济为主体、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滨江新城区,成为雨花台区经济发展中重要的增长极。

时至今日,对开发区规划一期8.04平方公里的区域已开发完毕,正在科学推进二、三期开发,基础设施投资累计超过50亿元,成为集省级开发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于一体,市内投资投资环境较好、区位优势最强、经济社会发展最具活力的省级开发区之一。

一、开发区发展现状(一)发展历程1.第一个阶段——从2000年到2003年,为探索起步阶段。

坚持管委会统揽开发区经济发展建设。

这一阶段主要是坚持“以项目建设带动基础设施建设,以基础设施建设保证项目推进”的工作方针,致力于做好各项基础设施建设。

在开发区的建设安排上,坚持“规划先行,量力而行,分期实施,尽力而为”的原则,采取“开发一片,建成一片,收益一片”的做法。

开始第一次产业布局,主要是以南京华润热电有限公司为主体的一期开发为平台,开展了以能源冶金、综合加工制造业为主的开发建设。

2.第二个阶段——从2003年到2007年,为初步创业阶段。

2003年3月经区委区政府启动区划调整,明确落星村、近华村、四圩村、吴村村、天后村、西寇村统一由开发区管辖。

从区机关部门、区内商业公司、西善桥街道、板桥街道抽调干部整合进开发区。

成立开发区工委统揽园区开发建设及辖区管理、服务,下设办公室、司法所、规划部、招商局、财政所、规划部等部门。

这3年间,开发区的功能定位、体制安排、规划调整、环境建设等各方面均发生了重大变化。

《南京市江宁区城乡总体规划(-2030)》学习资料

《南京市江宁区城乡总体规划(-2030)》学习资料

《南京市江宁区城乡总体规划(2010-2030)》附件1《南京市江宁区城乡总体规划(2010-2030)》设计任务书一、项目名称南京市江宁区城乡总体规划(2010-2030)二、规划背景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2009年底,《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成果(报批稿)正式形成。

规划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三个发展”的总体部署,提出了南京未来城市发展的目标、规模和布局,成为引领南京全市以及各个区县发展的基本依据。

为贯彻实施城市总体规划、引导江宁区健康有序发展,南京市规划局决定会同江宁区政府组织编制区总体规划,其目的就是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发展总目标、总定位、总规模和总布局,结合区的资源条件和发展优势,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坚持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意见》,在《江宁区城乡统筹规划》的基础上,明确区的功能定位、发展规模、空间布局和近期建设重点,成为江宁区指导“十二五”以至更长时期城乡发展的基本依据,并可以作为指导所在江宁区规划城镇单元规划编制的重要依据。

三、主要内容1、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江宁区行政区域,包括9个街道,总面积1573平方公里。

规划研究要兼顾与周边区县的协调。

2、规划期限现状基准年为2009年,规划近期至2015年(衔接“十二五”规划),远期至2030年(衔接城市总体规划),可进行远景展望。

3、编制重点(1)江宁区现状描述与分析;(2)江宁区重要发展要素分析;(3)江宁区城市性质和主要职能分析;(4)江宁区人口和用地规模的落实分解;(5)江宁区空间布局规划;(6)江宁区功能结构划分及主要功能的空间分布;(7)江宁区“十二五”发展和建设重点的引导和落实。

4、工作深度江宁区是城市空间以外延快速拓展为主的地区,城市建设用地的需求与农业、生态空间保护的矛盾冲突激烈。

规划更注重2030年城市建设用地边界的划定、生态保护与利用、镇村撤并、重点工业园区的集中布局引导、旅游业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等内容。

南京市总体规划说明

南京市总体规划说明

南京市总体规划说明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城乡规划 1310022班 131002217 唐劼南京是我国具有优秀规划传统的城市,六朝古都建康城、明代都城均有严格的城市建设规制。

近代,南京曾普编制过七轮总体规划。

建国至07版总规南京编制过七轮规划,尤其是80年版、90年版总体规划,01年总体规划调整,对城市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发展起到了科学的引领作用。

一、规划期限、范围及总目标规划期限据《城乡规划法》要求,本着与国家层面规划和省里有关规划要求相衔接的原则,本次规划修编的期限近至2015年,远期至2020年,对2030年和远景进行规划展望。

规划区范围南京市行政区作为南京市城市规划区范围,总面积6582平方千米。

规划层次市域:南京市全部行政区域范围,总面积6582平方千米。

都市区:包括六城区、雨花台区、栖霞区、江宁区、浦口区和六合区大部,及溧水柘塘地区,总面积约4388平方千米,是南京高度城市化地区、高层次产业承载区,也是南京城乡空间一体化高品质地区。

中心城区:由主城和东山、仙林、江北三个副城共同组成,建设用地规模约693平方千米。

二、总体发展目标总目标迈向区域协调、城乡统筹、和谐发展的新都会城市性质著名古都,江苏省省会,国家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城市职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国家重要创新基地、区域现代服务中心、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滨江生态宜居城市城市发展目标经济发展更具活力、文化特色更加鲜明、人居环境更为优美、社会更加和谐安定的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城市发展规模三、市域布局现状与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城乡发展现状1.城乡总体发展速度加快,但城乡之间仍存较大差距全市居民生活已达到小康,但城乡之间在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仍存较大差距。

2.国家加快城乡统筹进程,基本公共服务趋向城乡均等化十七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3.南京已进入了城乡发展新阶段07年南京市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76.8%,南京未来城市化重点将由“数量增长”转向“质量提升”,城市发展由“以城为重点”向“城乡统筹发展”转型。

南京长江岸线资源综合利用总体规划

南京长江岸线资源综合利用总体规划
6.1 岸线功能分类及控制标准.........................................................................31 6.2 各类岸线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布局 .............................................................33 6.3 各段岸线的规划布局.................................................................................42 6.4 重点岸线规划方案的优化建议 ..................................................................56
第三章 长江航道和岸线资源基本情况 ............................................ 11
3.1 长江河道概况 ............................................................................................11 3.2 长江南京段航道基本情况.........................................................................13 3.3 长江岸线资源评价 ....................................................................................16
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
南京长江岸线资源综合利用总体规划
5.5 交通通道建设要求 ....................................................................................2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