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专题-(完美版)ppt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边塞诗鉴赏课件(41张PPT)

诗人怎样一种思 想感情?____对__战__死__者__的__同__情__________________
❖ (3)后两句,由___虚__写____转入__实__写__,既含蓄
委婉地讽刺了____统__治__者__的__无__能__________,又侧 面烘托了_英__雄__不_能__建__功__立__业__的__无__奈_,抒发了 __对__良__将__及__早__出__现__的__渴__望_ ,对边疆和平的向往 。
❖上
❖ 第二句写塞上“孤城”及环境。从表现“孤城” 的角度看,这一句运用了__________手法。
❖ 衬托
19
出塞二首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1) 诗的第一句以__白__描___的手法,勾勒出一
幅千古边关月夜图,暗写_古__战__场__上__战。斗之激烈
14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 前两句以工整的对仗的形式来写景,用了两 个色彩鲜明的比喻。先从俯视的角度来写莽莽大 漠上的黄沙,在月色的辉映下如同白雪,再从仰 望的角度来写浩瀚空中的月色,那皎皎寒月犹如 严霜。上下交映,只见整个大漠一片白茫茫,令 人顿觉冷嗖嗖。诗人从地点、景物、气候三个方 面着意刻画,反复渲染,营造出一个悲凉的氛围, 为后两句抒发戍边将士思乡之情蓄势。
“高岑诗派”。
4
意 境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风 格
: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雄
雄
奇
从军北征 李益
壮
、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豪
❖ (3)后两句,由___虚__写____转入__实__写__,既含蓄
委婉地讽刺了____统__治__者__的__无__能__________,又侧 面烘托了_英__雄__不_能__建__功__立__业__的__无__奈_,抒发了 __对__良__将__及__早__出__现__的__渴__望_ ,对边疆和平的向往 。
❖上
❖ 第二句写塞上“孤城”及环境。从表现“孤城” 的角度看,这一句运用了__________手法。
❖ 衬托
19
出塞二首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1) 诗的第一句以__白__描___的手法,勾勒出一
幅千古边关月夜图,暗写_古__战__场__上__战。斗之激烈
14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 前两句以工整的对仗的形式来写景,用了两 个色彩鲜明的比喻。先从俯视的角度来写莽莽大 漠上的黄沙,在月色的辉映下如同白雪,再从仰 望的角度来写浩瀚空中的月色,那皎皎寒月犹如 严霜。上下交映,只见整个大漠一片白茫茫,令 人顿觉冷嗖嗖。诗人从地点、景物、气候三个方 面着意刻画,反复渲染,营造出一个悲凉的氛围, 为后两句抒发戍边将士思乡之情蓄势。
“高岑诗派”。
4
意 境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风 格
: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雄
雄
奇
从军北征 李益
壮
、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豪
边塞诗鉴赏优质课件(24张ppt)

么——如何写——为什么写) • 前两句,比喻,写出了景物的寒气逼人,
渲染出了内心的愁惨悲凉,也使诗人格外强烈 地感受到置身边塞绝域的孤独,而为后文生发 出思乡的情愫作了铺垫。
• 三、四句写声,视听结合,“一夜”、“ 尽望”又道出了征人望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
精编优质 课PPT边 塞诗鉴 赏 课 件(24 张ppt) (获奖 课件推 荐下载)
讨论课后作业第一大题
• (3)“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一句中“梅花何处落”是将“梅花落”三字拆 用,这样写除隐含曲名外,还有什么作用?此 句诗包含了哪种修手法?
• 梅花落拆用,构成一种虚景,仿佛风吹的不 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飞散,一夜 之中色香洒满关山。构成了美妙阔远的意境。
• “梅花落”同时也是通感,战士由听曲而想 到“梅花落”的场景。胡地是没有梅花的,那 是中原故乡的场 景。句中也含有思乡的情调。
• • 前两句的的孤寂壮阔之景,奠定基调、烘
托氛围,更衬托了戍边将士伟大悲壮的精 神。
精编优质 课PPT边 塞诗鉴 赏 课 件(24 张ppt) (获奖 课件推 荐下载)
精编优质 课PPT边 塞诗鉴 赏 课 件(24 张ppt) (获奖 课件推 荐下载)
《夜上受降城闻笛》
•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 讨论:请你任选角度为同桌鉴赏这首诗?(写什
• 边塞诗:以描写边疆风光和将士人民生活为题 材的诗歌。
• 初唐:杨炯: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建 功立业)
• 盛唐:王翰: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 回。王昌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回 。(虽死不悔)
• 晚唐:陈绹:可怜永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 人。(哀怨)
渲染出了内心的愁惨悲凉,也使诗人格外强烈 地感受到置身边塞绝域的孤独,而为后文生发 出思乡的情愫作了铺垫。
• 三、四句写声,视听结合,“一夜”、“ 尽望”又道出了征人望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
精编优质 课PPT边 塞诗鉴 赏 课 件(24 张ppt) (获奖 课件推 荐下载)
讨论课后作业第一大题
• (3)“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一句中“梅花何处落”是将“梅花落”三字拆 用,这样写除隐含曲名外,还有什么作用?此 句诗包含了哪种修手法?
• 梅花落拆用,构成一种虚景,仿佛风吹的不 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飞散,一夜 之中色香洒满关山。构成了美妙阔远的意境。
• “梅花落”同时也是通感,战士由听曲而想 到“梅花落”的场景。胡地是没有梅花的,那 是中原故乡的场 景。句中也含有思乡的情调。
• • 前两句的的孤寂壮阔之景,奠定基调、烘
托氛围,更衬托了戍边将士伟大悲壮的精 神。
精编优质 课PPT边 塞诗鉴 赏 课 件(24 张ppt) (获奖 课件推 荐下载)
精编优质 课PPT边 塞诗鉴 赏 课 件(24 张ppt) (获奖 课件推 荐下载)
《夜上受降城闻笛》
•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 讨论:请你任选角度为同桌鉴赏这首诗?(写什
• 边塞诗:以描写边疆风光和将士人民生活为题 材的诗歌。
• 初唐:杨炯: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建 功立业)
• 盛唐:王翰: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 回。王昌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回 。(虽死不悔)
• 晚唐:陈绹:可怜永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 人。(哀怨)
边塞征战诗鉴赏-完整PPT课件

《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 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 夜满关山。”描写了边塞和平宁静开朗壮 阔的景象 。
• 5、对和平安宁的边疆生活、和睦友好的 民族往来的喜悦和赞颂之情。
总体归纳如下:
➢边塞风光——奇丽壮阔 ➢统治者——穷兵黩武 ➢家乡——思乡念亲 ➢将士——艰苦私生活、报国豪情 ➢友人——惜别感伤、壮别感奋
• 三、边塞诗的主要标志:
(一)、标题:
标题有“行”“军”“征 人”“塞”“戍”等与军旅有关的 字词。
(二)、常见意象(常用词语) ➢ 从用品看:金鼓、旌旗、烽火、刁斗、 羌笛、胡笳、琵琶、战马、羽书、戈、矛、 剑、戟、斧、钺、弓、箭、刀、铩等 ➢ 从地名和民族名看:碛、西、轮台、龟 兹、夜郎;胡、羌、羯、夷、楼兰、安西、 单于等 ➢ 从自然景物看:大漠、烽烟、长城、黄 沙、长云、白云、秋月、雪山、冰川、孤城、 边关、雨雪、风沙、雁飞、鹰扬、箭飞、马 走等
六、常用手法 比喻、夸张、用典、对比、渲染、
虚实结合、侧面烘托、细节描写、动作 肖像描写等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9分)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岑参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开篇即点明时令,以“火山”“赤亭”起笔,暗含一路珍重 的送别之意。
答案▶ ①李副使出塞旅程艰苦。以李副使行程中必经的火山、
赤亭写旅程的艰苦,以此烘托李副使不畏艰辛、毅然前行的豪迈 气概。②李副使经历非凡。他经常出入边地,长期驰骋沙场,早已 置乡愁于脑后。③李副使志向远大。他远赴万里击胡,希望在边 塞立功扬名。
边塞诗四首(边塞诗知识全面)PPT课件

边 塞 诗 鉴 赏 一: 边塞诗中的意象
• 边塞诗中常见的景物:秋月、雪山、大漠、 孤城、边关、黄河、长云、雨雪、风沙;
• 边塞诗中常见的战事意象:金鼓、旌旗、 烽火、长云、戈矛剑戟、 斧钺刀铩、 雁飞鹰扬 、箭飞马走 ;
• 边塞诗中常见的地名:(胡 羌 羯 夷指 少数民族) 碛西 轮台 龟兹 夜郎;天 山、阴山、受降城、玉门关、关山、阳 关、凉州、楼兰。
是儿女情愁。
通过曲笔来表达思亲之情:
作者表现征人思念亲人,怀恋乡土的感情, 但作者不直接写出来,而是从深闺的妻子的万里 愁反映出来,而实际情形是妻子无法消除的思念, 正是征人思归又不得归的结果。作者用曲笔,把 征人和思妇的感情完全融在一起,就全篇而言, 这一句画龙点睛,使全诗神韵飞腾,而更具动人 的力量。
3、这首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通过描写边塞风光,表达了诗人对边事 的忧虑;借助孙武、吴起以自况,自己空有 雄才大略,却不为朝廷所用,直接抒发了请 缨无路、壮志难酬的惆怅苦闷心情。
边塞诗主题二:对将帅腐败无 能的嘲讽,表现报国无门,壮 志难酬的苦闷。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 “苟能制侵凌,岂在多杀伤?” 杜甫
• 可怜无定河②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
乙诗:闺怨 唐·王昌龄
•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 注释:①貂锦:这里指战士。 ②无定河:黄河支流, 在陕西北部。
• 1.从内容看,两首诗都写到了_____之情 。(2 分)
• 2.乙诗中“悔教夫婿觅封侯”,女子“悔”的具体内 容是什么?(3分)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展现了 一幅怎样的画面?
边塞诗专题复习教学课件(共22张PPT)

(04年江苏卷)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答案:16.①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②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王翰)
02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对比:
01
虚实结合: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高适) 表达效果:运用想像,拓展诗歌内容,形成时空的对比。
边塞诗表现的思想感情分类
描绘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愿意戍守边关、渴望建功立业,不惜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艺术风格很不相同
有的豪放旷达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有的雄奇壮美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有的豪壮悲慨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有的委婉清丽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边塞诗的艺术风格也是异彩纷呈。 只有通过对诗歌字句的细细体会,才能准确地领会到由于不同时代、不同内容、不同诗人的不同艺术素养、不同生活遭遇,反映在边塞征战诗这个大主题下异彩纷呈的艺术风格。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南园》李贺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 王昌龄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塞下曲》李 白
边塞诗专题-(完美版)ppt

学考边塞诗鉴赏有哪些题型?
赏析意象 描绘画面 赏析词句 赏析写作手法 感悟情感
合作探究
从军行(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①青海:湖名,在今青海省。雪山:指祁连山。 ②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 ③楼兰:汉时西域诸国之一,故址在今新疆罗布泊附近。
2.这首诗勾画了一幅有声有色的雪 地行军图,一个“上”字形象鲜明、 意蕴丰富,请简析。(3分)
“上”字,明写红旗“飘上”,实写 将士登临天山的高峰。 这是动态描 写,更使画面生机勃然。将士高昂的 士气、一往无前的精神,尽在这“上” 字中表现出来。
1.诗歌前两句都描写了青海 、 长云 、 雪山 、 孤城 、 玉门关等景物,表现了边塞风光 苍凉、 特 寥廓 点。(3分)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青海长云 暗雪山”展现的画面。(2分)
澄碧若翠的青海湖,波涛 翻滚;白雪皑皑的雪山,如 银蟒漫舞;空中阴云飞涌, 墨色顿至,那银光皑皑的雪 山顿显暗淡无光。
赏析边塞诗的一般方法
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的作品。 诗人从大漠、烽烟、长城、黄沙等景物中反映出他 们的精神风貌。
1.把握时代特征,理解所描写事物的特征。 (注意小注)
2.抓住诗中所描绘的边塞风貌(景和人)。 3.推敲作品中所蕴含的不同思想。
边塞诗最能体现国运兴衰
盛唐: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即 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 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 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边塞诗简介
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和 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一般认为,边塞 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 兴盛,唐代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据 统计,唐以前的边塞诗,现存不到二百 首,而《全唐诗》中所收的边塞诗就达 两千余首。其中有些宏伟的篇章不但是 文学的宝贵财富,而且极具历史意义。
边塞诗鉴赏边塞征战边塞战争诗课堂PPT

之涣、王翰等。主张:
1.以诗歌来反映边塞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 2.讴歌边塞将士从军边塞、杀敌报国、保卫边陲 的意志和战斗精神;(奋勇杀敌、忠勇敢战、) 3.抒发将士渴望建功立业愿望和安边定远的思想; 4.描写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 5.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对 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的不满、无奈、愤慨。
把立功塞外也视为求取功名的新途径。而塞外
的风光迥异,黄沙、孤城、衰草、胡尘、羌笛、
边月,种种新的生活经验与不同的视野,刺激
了写诗的灵感。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
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
1
边塞诗派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
朝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流派。代表作家有高 适、岑参,还有王昌龄、李颀(qí)、崔颢(hào)、王
11
四、边塞诗常见意境特点
残破荒凉,沧桑 悲怆, 肃杀凄凉、苍凉
塞上风光二
塞上风光一
雄浑寥廓,雄奇壮丽,
寂寥落寞、奇丽、奇
寒、辽阔、壮阔、广
阔、辽阔、壮阔
12
五、边塞的内容与情感
(一)戍边将士生活作战的艰辛:环境的恶劣、塞外生活的 艰辛、连年征战的痛苦 ,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边塞环境恶劣、生活艰苦。以此反 衬将士们英勇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
➢慷慨从戎和久戍思乡的矛盾 ➢卫国激情和艰苦生活的矛盾 ➢痛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矛盾 ……
主旋律:爱国主义。
22
Hale Waihona Puke 六、边塞诗常见的语言风格豪迈旷达, 王翰“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 战几人回;
雄奇壮美,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雄浑苍凉,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 傍交河” 。
豪壮悲慨,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1.以诗歌来反映边塞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 2.讴歌边塞将士从军边塞、杀敌报国、保卫边陲 的意志和战斗精神;(奋勇杀敌、忠勇敢战、) 3.抒发将士渴望建功立业愿望和安边定远的思想; 4.描写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 5.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对 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的不满、无奈、愤慨。
把立功塞外也视为求取功名的新途径。而塞外
的风光迥异,黄沙、孤城、衰草、胡尘、羌笛、
边月,种种新的生活经验与不同的视野,刺激
了写诗的灵感。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
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
1
边塞诗派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
朝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流派。代表作家有高 适、岑参,还有王昌龄、李颀(qí)、崔颢(hào)、王
11
四、边塞诗常见意境特点
残破荒凉,沧桑 悲怆, 肃杀凄凉、苍凉
塞上风光二
塞上风光一
雄浑寥廓,雄奇壮丽,
寂寥落寞、奇丽、奇
寒、辽阔、壮阔、广
阔、辽阔、壮阔
12
五、边塞的内容与情感
(一)戍边将士生活作战的艰辛:环境的恶劣、塞外生活的 艰辛、连年征战的痛苦 ,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边塞环境恶劣、生活艰苦。以此反 衬将士们英勇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
➢慷慨从戎和久戍思乡的矛盾 ➢卫国激情和艰苦生活的矛盾 ➢痛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矛盾 ……
主旋律:爱国主义。
22
Hale Waihona Puke 六、边塞诗常见的语言风格豪迈旷达, 王翰“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 战几人回;
雄奇壮美,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雄浑苍凉,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 傍交河” 。
豪壮悲慨,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出塞》古诗三首(完美版)PPT优秀课件

互动环节及学生参与体验设计
提问环节: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设置问题让学生回答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并分享观点
奖励机制:设置奖励,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互动环节 体验设计:根据课程内容,设计有趣的互动游戏或活动,让学生更好地体 验学习内容
06
学习效果评估及总 结
THEME TEMPLATE
学习效果评估方式及标准制定
课件特点及优势
内容丰富,涵盖 面广
结合多媒体技术, 呈现效果佳
操作简便,交互 性强
注重实效性,具 有针对性
课件使用场景及适用人群
使用场景:适用 于课堂教学、课 外辅导、自主学 习等场景
适用人群:教师、 学生、家长、文 学爱好者等
03
古诗三首背景介绍
THEME TEMPLATE
诗作者介绍
王昌龄:唐代著名边塞诗人
课件背景介绍
课件主题:出塞古 诗三首(完美版)
课件背景:基于唐 代边塞诗的文学创 作背景
课件内容:涉及唐 代边塞诗的历史背 景、文化内涵、艺 术特色等方面
课件目的:帮助学 生深入理解唐代边 塞诗的文化内涵和 艺术价值
课件制作技术
内容:结合古典诗词,以出塞古诗三首为例 制作技术:PPT、动画、音效等多媒体手段 目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内涵和艺术价值 制作过程:精心设计,反复修改,力求完美呈现
内容主题:《出塞》
古诗三首:《出塞》其一、其四, 《塞下曲》其五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创作背景: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是 唐朝,当时西域各国常常去攻打 大唐
景物描写:其四描写了壮美的边 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思乡情怀; 其五则写了边塞的奇寒和天气的 恶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1/3
赏析边塞诗的一般方法
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的作品。 诗人从大漠、烽烟、长城、黄沙等景物中反映出他 们的精神风貌。
1.把握时代特征,理解所描写事物的特征。 (注意小注) 2.抓住诗中所描绘的边塞风貌(景和人)。 3.推敲作品中所蕴含的不同思想。
2020/11/3
边塞诗最能体现国运兴衰
2020/11/3
边塞风光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壮丽、雄奇、苍凉 、寥廓
2020/11/3
军旅生活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 风头如刀面如割。
澄碧若翠的青海湖,波涛 翻滚;白雪皑皑的雪山,如 银蟒漫舞;空中阴云飞涌, 墨色顿至,那银光皑皑的雪 山顿显暗淡无光。
2020/11/3
3.有人说“黄沙百战穿金甲”中的
“穿” 字生动传神,你觉得“穿”
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 “穿”是“穿破、磨穿”之意,
在文中是指“身经百战,黄沙磨穿了 将士们的金甲”,生动形象的表现了 将士们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 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 凉。
盛唐: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即 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 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 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
2020/11/3
中晚唐:虽然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 扬向上的基调,但国势渐衰,不免 夹杂了多少悲壮,多少惋伤。
碛( qì)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李益)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但是不管什么时期的边塞诗都 回旋着爱国的主旋律。
2020/11/3
学考边塞诗鉴赏有哪些题型?
赏析意象 描绘画面 赏析词句 赏析写作手法 感悟情感
2020/11/3
合作探究
从军行(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020/11/3
表现手法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借景抒情、借用典故、直抒胸臆、 对比衬托、修辞手法……
2020/11/3
风格
豪放旷达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雄奇壮美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悲壮慷慨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委婉清丽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艰苦、紧张、惨烈
2020/11/3
边塞诗的意象
①边塞诗中常见的景物:
雪山、大漠、孤城、边关、黄河、长云、雨雪、风沙、秋 月、寒霜……
②边塞诗中常见的战事意象:
金鼓、旌旗、烽火、长烟、戈矛剑戟、 斧钺刀铩、雁飞鹰 扬 、箭飞马走……
③边塞诗中常见的地名:
碛西 轮台 天山、阴山、受降城、玉门关、关山、阳关、凉 州、楼兰 、夜郎、胡 羌 羯 夷 ……
2020/11/3
三、戍守边关、渴望建功立业,不惜为国捐 躯的豪情壮志。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四、厌恶连年战事,批评边将无能,反对统 治者的穷兵黩武。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曹 松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 “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
[注释]①青海:湖名,在今青海省。雪山:指祁连山。 ②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 ③楼兰:汉时西域诸国之一,故址在今新疆罗布泊附
近。
1.诗歌前两句都描写了
、
、
、
等景物,表现了边塞风光
孤城 玉门关
、 青海
特点。(3分)
长云
雪山
苍凉、 寥廓
2020/11/3
2.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青海长 云暗雪山”展现的画面。(2分)
④边塞诗中常见的乐器:
羌笛、琵琶、胡笳、芦管、角、鼓……
2020/11/3
⑤边塞诗中常见的音乐意象:
关山月——乐府曲调,多写征戍离别之情。 梅花落——曲调名。多以通感的方式描绘遭遇冷落、
思乡之情。 杨柳曲——乐府曲调“杨柳枝”,有时也作“折杨
柳”,主要表现别离之情。 行路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古曲名,多言世路艰难及离别伤悲之情。
边塞诗鉴赏
2020/11/3
回顾课本经典
《从军行》 《使至塞上》 《雁门太守行》 《渔家傲•秋思》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2020/11/3
【学 习 目 标】
1. 归纳边塞诗的独特意象和思想 感情。 2.了解边塞诗的艺术风格和写作方 法。 3. 通过典型习题的练习,提高鉴 赏边塞诗的能力。
2020/11/3
2.这首诗勾画了一幅有声有色的
雪地行军图,一个“上”字形象鲜明、
意蕴丰富,请简析。(3分) “上”字,明写红旗“飘上”,实写 将士登临天山的高峰。 这是动态描 写,更使画面生机勃然。将士高昂的 士气、一往无前的精神,尽在这“上” 字中表现出来。
2020/11/3
小试身手
从军行 陈羽(唐代)
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1.请描绘前两句描写所展现的画面并分析其作用。 (3分)
天山脚下寒风劲吹,湖边(“海畔”) 冻泥纷纷裂开,梧桐树上的叶子已经刮光, 枝梢被狂风折断。前两句描绘了严酷的环 境,提供人物活动背景,渲染凄凉氛围, 烘托战士的勇敢大无畏精神。
⑥边塞诗中常见的典故:
李广的典故: 燕然的典故: 玉门关的典故:代指边关。 楼兰的典故: 代指边境之敌。
2020/11/3
边塞诗的思想内容
一、描绘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二、描写艰苦激烈的戍边生活,表现对 家乡亲人的思念。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2020/11/3
4.本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择一 种作简要赏析。(3分)
借景抒情:“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描写壮阔悲凉的环境,很好地烘托了戍边将士的 豪情壮志。 直抒胸臆:“不破楼兰终不还” 展现边塞战士 为国杀敌的豪情壮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借用典故。 :汉武帝时,遣使通大宛,楼兰 阻挡道路,攻击汉朝使臣,汉昭帝时大将军霍 光派傅介子前往破之,斩其王。“不破楼兰终 不还”中用“楼兰”代指敌人。表达边塞战士 誓为国杀敌的豪情壮志。
赏析边塞诗的一般方法
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的作品。 诗人从大漠、烽烟、长城、黄沙等景物中反映出他 们的精神风貌。
1.把握时代特征,理解所描写事物的特征。 (注意小注) 2.抓住诗中所描绘的边塞风貌(景和人)。 3.推敲作品中所蕴含的不同思想。
2020/11/3
边塞诗最能体现国运兴衰
2020/11/3
边塞风光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壮丽、雄奇、苍凉 、寥廓
2020/11/3
军旅生活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 风头如刀面如割。
澄碧若翠的青海湖,波涛 翻滚;白雪皑皑的雪山,如 银蟒漫舞;空中阴云飞涌, 墨色顿至,那银光皑皑的雪 山顿显暗淡无光。
2020/11/3
3.有人说“黄沙百战穿金甲”中的
“穿” 字生动传神,你觉得“穿”
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 “穿”是“穿破、磨穿”之意,
在文中是指“身经百战,黄沙磨穿了 将士们的金甲”,生动形象的表现了 将士们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 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 凉。
盛唐: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即 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 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 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
2020/11/3
中晚唐:虽然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 扬向上的基调,但国势渐衰,不免 夹杂了多少悲壮,多少惋伤。
碛( qì)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李益)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但是不管什么时期的边塞诗都 回旋着爱国的主旋律。
2020/11/3
学考边塞诗鉴赏有哪些题型?
赏析意象 描绘画面 赏析词句 赏析写作手法 感悟情感
2020/11/3
合作探究
从军行(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020/11/3
表现手法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借景抒情、借用典故、直抒胸臆、 对比衬托、修辞手法……
2020/11/3
风格
豪放旷达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雄奇壮美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悲壮慷慨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委婉清丽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艰苦、紧张、惨烈
2020/11/3
边塞诗的意象
①边塞诗中常见的景物:
雪山、大漠、孤城、边关、黄河、长云、雨雪、风沙、秋 月、寒霜……
②边塞诗中常见的战事意象:
金鼓、旌旗、烽火、长烟、戈矛剑戟、 斧钺刀铩、雁飞鹰 扬 、箭飞马走……
③边塞诗中常见的地名:
碛西 轮台 天山、阴山、受降城、玉门关、关山、阳关、凉 州、楼兰 、夜郎、胡 羌 羯 夷 ……
2020/11/3
三、戍守边关、渴望建功立业,不惜为国捐 躯的豪情壮志。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四、厌恶连年战事,批评边将无能,反对统 治者的穷兵黩武。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曹 松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 “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
[注释]①青海:湖名,在今青海省。雪山:指祁连山。 ②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 ③楼兰:汉时西域诸国之一,故址在今新疆罗布泊附
近。
1.诗歌前两句都描写了
、
、
、
等景物,表现了边塞风光
孤城 玉门关
、 青海
特点。(3分)
长云
雪山
苍凉、 寥廓
2020/11/3
2.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青海长 云暗雪山”展现的画面。(2分)
④边塞诗中常见的乐器:
羌笛、琵琶、胡笳、芦管、角、鼓……
2020/11/3
⑤边塞诗中常见的音乐意象:
关山月——乐府曲调,多写征戍离别之情。 梅花落——曲调名。多以通感的方式描绘遭遇冷落、
思乡之情。 杨柳曲——乐府曲调“杨柳枝”,有时也作“折杨
柳”,主要表现别离之情。 行路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古曲名,多言世路艰难及离别伤悲之情。
边塞诗鉴赏
2020/11/3
回顾课本经典
《从军行》 《使至塞上》 《雁门太守行》 《渔家傲•秋思》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2020/11/3
【学 习 目 标】
1. 归纳边塞诗的独特意象和思想 感情。 2.了解边塞诗的艺术风格和写作方 法。 3. 通过典型习题的练习,提高鉴 赏边塞诗的能力。
2020/11/3
2.这首诗勾画了一幅有声有色的
雪地行军图,一个“上”字形象鲜明、
意蕴丰富,请简析。(3分) “上”字,明写红旗“飘上”,实写 将士登临天山的高峰。 这是动态描 写,更使画面生机勃然。将士高昂的 士气、一往无前的精神,尽在这“上” 字中表现出来。
2020/11/3
小试身手
从军行 陈羽(唐代)
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1.请描绘前两句描写所展现的画面并分析其作用。 (3分)
天山脚下寒风劲吹,湖边(“海畔”) 冻泥纷纷裂开,梧桐树上的叶子已经刮光, 枝梢被狂风折断。前两句描绘了严酷的环 境,提供人物活动背景,渲染凄凉氛围, 烘托战士的勇敢大无畏精神。
⑥边塞诗中常见的典故:
李广的典故: 燕然的典故: 玉门关的典故:代指边关。 楼兰的典故: 代指边境之敌。
2020/11/3
边塞诗的思想内容
一、描绘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二、描写艰苦激烈的戍边生活,表现对 家乡亲人的思念。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2020/11/3
4.本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择一 种作简要赏析。(3分)
借景抒情:“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描写壮阔悲凉的环境,很好地烘托了戍边将士的 豪情壮志。 直抒胸臆:“不破楼兰终不还” 展现边塞战士 为国杀敌的豪情壮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借用典故。 :汉武帝时,遣使通大宛,楼兰 阻挡道路,攻击汉朝使臣,汉昭帝时大将军霍 光派傅介子前往破之,斩其王。“不破楼兰终 不还”中用“楼兰”代指敌人。表达边塞战士 誓为国杀敌的豪情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