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指数是什么
动脉粥样硬化指数标准

动脉粥样硬化指数标准
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therosclerosis index)是用于评估动脉硬化程度的指标,通常通过超声检测获得。
目前并无统一的标准来计算动脉粥样硬化指数,不同的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可能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一种常见的计算方法是以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CIMT)为基础进行计算。
通常情况下,测量颈动脉CIMT的位置为头颈交界处及其以下的1至1.5厘米范围。
该范围内的CIMT值越高,说明动脉硬化程度越严重。
与正常人群相比,有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指数通常会更高。
然而,具体的判断标准可能会因研究和临床实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所以,具体的判断标准需依据医生或研究者的权威指导,以及实际测量结果和个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动态的动脉硬化指数的应用及意义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可以辅助鉴别心 血管疾病与其他疾病,提高诊断的 准确性。
指导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案
个体化治疗
根据动态动脉硬化指数的检测结 果,可以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 疗方案,针对不同的血管情况和 疾病阶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治
疗措施。
监测治疗效果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可以实时监测 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02
评估治疗效果
ABI可以评估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的效果,有助于医生制定更加精准的
治疗方案。
03
指导生活方式
ABI可以指导患者调整生活方式,如控制饮食、适当运动等,的方面
标准化测量方法
目前ABI的测量方法尚未完全统一,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标准化,以 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评估年轻人的风险
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群体,对于年轻人尤其是高危人群 的研究仍不够充分,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结合其他指标
ABI可以作为心血管疾病的预测指标之一,但还需要结合其他指标 如血脂、血糖等综合评估,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THANKS
感谢观看
AI还可以用于评估治疗效果和监测疾病的进展。例如,通 过治疗降低AI值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02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的应用
诊断心血管疾病
辅助诊断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可以辅助诊断心血管 疾病,特别是对于早期无症状的患者。
VS
区分类型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可以帮助医生区分动脉 硬化的类型,如动脉粥样硬化、动脉中膜 硬化等。
动态的动脉硬化指数的应用 及意义
2023-11-10
• 动脉硬化指数简介 •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的应用 •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的意义 •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的未来展望 • 总结
动脉硬化指数参考表

风险评估
AI可用于评估个体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以指导预防和治疗策略。 AI可以作为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的补充指标,以弥补传统危险因素评估的不足。
AI可用于识别高危个体,以便早期采取干预措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预防与治疗建议
基于AI的风险评估结果,应采 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如改善生 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等。
低风险(AIx<10%) 中风险(10%≤AIx<20%) 高风险(AIx≥20%)
测量与评估参考表
测量方法
采用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和血压测量结合的方法,计算出AIx值。
评估指标
根据AIx值,结合年龄、性别、血压、血脂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估。
THANKS
感谢观看
通过测量和计算动脉硬化指数,可以早期发现血管病变,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治 疗心血管疾病。
计算方法
动脉硬化指数的计算公式为:AI = (收缩压 - 舒张压) / (收缩 压 + 舒张压) × 100%。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测量受试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并按照 上述公式计算得出AI值。
正常范围
根据目前普遍接受的标准,动脉硬化指数的正常范围为010%。
CT和MRI扫描法
通过CT或MRI扫描,观察血管壁的形态和结构,判断动脉硬化的 程度。
评估标准
01
02
03
正常范围
动脉硬化指数低于10, 提示动脉硬化风险较低。
偏高
动脉硬化指数在10-14之 间,提示动脉硬化风险偏 高。
高风险
动脉硬化指数高于14, 提示动脉硬化风险较高, 需要进一步检查和干预。
注意事项
对于不同人群,如孕妇、老年人或患有特定疾 病的人群,动脉硬化指数的参考值和解释可能 有所不同,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
踝臂指数

踝臂指数(ABI)在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中的诊断价值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Lower Extremity Atherosclerotic Disease,LEAD) 是指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动脉狭窄甚至闭塞,使下肢组织出现慢性或急性缺血症状的疾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
ABI是目前诊断LEAD最常用、最普遍的无创性辅助检查,低ABI值(<0.9)对评估LEAD的病变程度、病程进展、预后判断均具有重要价值。
ABI测定意义1.1判断从心脏到踝部之间是否存在严重循环阻塞性疾病;1.2对阻塞严重程度提供初步评估的依据;1.3有助于鉴别诊断,如患者存在其他原因引起的下肢疼痛,则ABI可以正常或踝部动脉压力与症状不符;1.4可用于预测肢体存活程度,伤口愈合情况和患者生存率;1.5可用于检测无症状肢体的血管病变。
2ABI的诊断标准2.11988年Fowkes FGR制定的一个详细的ABI诊断标准2.1.1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0.9~1.1是正常;2.1.2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0.7~0.89是轻中度动脉度动脉硬化狭窄;2.1.3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小于0.7提示中重度狭窄。
2.21993年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心脏学会(ACC/AHA)指南推荐ABI<0.90作为诊断外周动脉疾病的界值标准其判断标准为:2.2.10.9<ABI<1.3为正常;2.2.2ABI≤0.9为有动脉阻塞的可能性;2.2.3ABI≤0.8为动脉阻塞的可能性极高;2.2.40.5≤ABI<0.8为至少有一处动脉阻塞;2.2.5ABI<0.5为有多处动脉阻塞存在;2.2.6ABI≥1.3为血管有疑似钙化。
2.32007年《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诊治中国专家建议》中,ABI的诊断标准:2.3.1静息ABI<0.9:通常可确诊LEAD,其检出血管造影阳性的周围动脉疾病的敏感性为90%左右,特异性约95%;2.3.2ABI;0.4~0.9:提示轻一中度周围动脉疾病;2.3.3ABI<0.4:提示重度周围动脉疾病;2.3.4ABI>1.3:需进一步检查是否存在周围动脉疾病,如用二维超声或血管功能仪检查;2.3.5ABI0.9~1.3:属临界值,需行平板运动试验。
2023血浆粥样硬化指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2023血浆粥样硬化指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根据2019年全球疾病、损伤和危险因素负担研究,心血管疾病(CVD),主要是中风和缺血性心脏病,是导致残疾的主要原因,也是全球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1-2]。
动脉粥样硬化是大多数CVD的主要病理过程[3],可能在生命早期开始,并在发展到晚期之前长期保持潜伏和无症状[4-5]o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管疾病的一个主要且可能预防的原因[6],是广泛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反映,可以通过颈动脉超声进行无创评估[刀。
多项研究表明,颈动脉超声检测到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颈动脉斑块、狭窄和闭塞可以预测CVD风险[8-12]。
2023年,在全球范围内,普通人群中约有28%的人(超过10亿人)的CIMT 异常为1.0mm及以±[13]o大约21%的人(8.16亿人)患有颈动脉斑块J.5%(5800万人)患有颈内动脉狭窄[13]。
大量患有QMT、颈动脉斑块或狭窄的人表明,未来CVD将带来巨大负担,并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个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考虑到动脉粥样硬化对个人、家庭和医疗保健系统造成的巨大和日益增加的负担,迫切需要在普通人群中早期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并确定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实施预防措施。
近年来,各种负担得起的工具被认为是预测动脉粥样硬化和CVD的有意义的生物标志物。
包括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1-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D1-C)在内的血脂谱已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关键风险因素和预测因素[14]。
血脂异常以脂质代谢紊乱为特征,包括血浆脂质水平异常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有关,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15]。
1D1-C是动脉粥样硬化性CVD一级和二级预防干预的关键靶点口6]o然而,尽管1D1-C水平降低到推荐水平,但大部分预测的首次和复发性心血管事件仍未避免,仍存在大量残余风险[17]。
高TG血症,通常与伴随的脂蛋白改变有关,如HD1-C降低[18],可能是导致这种残余风险的重要因素[14]。
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偏高怎么办

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偏高怎么办文章目录*一、动脉粥样硬化怎么办1. 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偏高怎么办2. 动脉粥样硬化如何饮食3. 动脉粥样硬化的食疗方*二、动脉粥样硬化吃什么好*三、动脉粥样硬化不能吃什么动脉粥样硬化怎么办1、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偏高怎么办 1.1、一般治疗合理饮食:饮食总热量不应过高防止超重。
坚持适量的体力活动。
合理安排工作及生活。
其他:提倡不吸烟,可饮少量酒。
1.2、控制易患因素如患有糖尿病、应及时控制血糖,包括饮食控制。
Ⅱ型糖尿病的降糖药物应以不引起高胰岛素血症为宜;如有高血压则应给降压药,使血压降至适当水平,如有血胆固醇增高,则应控制高胆固醇适当给予降脂药物。
1.3、降血脂药物他汀类、消胆胺、烟酸、不饱和脂肪酸、藻酸双酯钠。
2、动脉粥样硬化如何饮食摄入的热量必须与消耗的能量相平衡,最好把这种平衡保持在标准体重范围内如果超重,就不仅要减少热量摄入,还应该增强体力活动,加强能量消耗。
减少食物中动物脂肪和蛋白质,每次进餐都要严格控制肉类食物因为即使是最瘦的肉也含10-20%的动物脂肪,应该从食用肉中消除多余的脂肪,把脂肪摄入量减少到最低限度。
对肉或鱼最好烧、烤或烘,不要用油煎或炸因为烧、烤、烘能从肉中清除掉相当数量的人体不需要的脂肪。
每日不超过三个蛋黄(包括其他食物),水生贝壳类(龙虾、小虾、牡蛎)每月最好仅吃2~3次,少吃肝、肾和其他内脏,因为,内脏中含有大量的胆固醇和脂肪。
少吃甜食,少吃精制糖,多吃标准粉,少吃精粉。
这样可以改善消化能力,降低热量摄入,也减少了肠道对脂肪和胆固醇吸收。
3、动脉粥样硬化的食疗方 3.1、海参冰糖羹原料:海参20-30克、冰糖适量。
做法:先将海参用清水泡发,洗净后放锅中,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炖烂,加入冰糖稍煮,日服1次。
功效:具有补肾益精血、滋阴润燥的功效,适用于有肾阴虚所致的头晕、腰酸、咽干、心烦、动脉硬化、高血压等。
3.2、首乌丹参蜂蜜饮原料:何首乌15克、丹参15克、蜂蜜15-30克。
体检人群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诊断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效能分析

∗基金项目: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科研课题(编号:20PJ180)作者单位:610000成都市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内科第一作者:曹焱芬,女,36岁,医学硕士,主治医师㊂研究方向: MAFLD防治研究㊂E-mail:158****1682@通讯作者:谢艳,E-mail:xieyan@ ㊃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㊃体检人群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诊断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效能分析∗曹焱芬,邹昊轩,谢艳㊀㊀ʌ摘要ɔ㊀目的㊀研究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诊断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患者的效能㊂方法㊀2020年7月~2022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接受体检的人群,常规检测血清指标,计算AIP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诊断效能㊂结果㊀在4988名体检人群中,发现MAFLD患者1589例(32.4%);MAFLD组血脂水平显著高于无MAFLD组,其中AIP为0.2(0.0~0.4),显著高于无MAFLD组ʌ0.1(0.1~ 0.3),P<0.001ɔ;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IP㊁TG㊁HDL㊁LDL和TC均为影响MAFLD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AIP诊断MAFLD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85,显著高于甘油三酯(0.764)㊁高密度脂蛋白(0.750)㊁低密度脂蛋白(0.568)或总胆固醇(0.552)诊断;采用DeLong检验,AIP诊断女性MAFLD的AUC值显著高于诊断男性(0.817对0.714),AIP诊断<45岁人群MAFLD的AUC值也显著高于诊断ȡ45岁人群(0.825对0.742,P<0.001)㊂结论㊀应用AIP诊断MAFLD简单易行,可作为初步筛查方法用于判别脂肪肝人群,值得进一步验证㊂㊀㊀ʌ关键词ɔ㊀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诊断㊀㊀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4.03.011㊀㊀Diagnostic performance of 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 in predicting patients with metabolic-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 from physical examination population㊀Cao Yanfen,Zou Haoxuan,Xie Yan.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West China Hospital,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610000,Sichuan Province,China㊀㊀ʌAbstractɔ㊀Objective㊀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diagnostic performance of 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 (AIP)in predicting patients with metabolic-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from physical examination population.Methods㊀4988individuals underwent physical examination in the Physical Examination Center,West China Hospital,affiliated to Sichuan University between July2020and December2022.Routine blood fat was detected for calculation of AIP.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applied to reveal risk factors,and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was used to assess diagnostic efficacy.Results㊀Of4988individuals at physical examination,1589patients(32.4%)was found having MAFLD; hyperlipidemia was common in patients with MAFLD,and AIP was0.2(0.0-0.4),much greater than[0.1(0.1-0.3),P< 0.001]in those without MAFLD;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AIP,TG,HDL,LDL and TC were all th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MAFLD existence(P<0.05);ROC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e AUC was0.785by AIP predicting MAFLD,much higher than TG(0.764),HDL(0.750),LDL(0.568)OR TC(0.552)doing;the AUC was0.817by AIP in diagnosing female MAFLD,much higher than0.714in diagnosing male MAFLD,and it was0.825in predicting MAFLD in persons younger than45year old,much higher than0.742in predicting MAFLD in those older than45year old(P<0.001).Conclusion ㊀AIP has a satisfactory diagnostic performance in predicting MAFLD,which might be used for screening at physical examination centers.㊀㊀ʌKey wordsɔ㊀Metabolic-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Receiver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 curve;Diagnosis㊀㊀2020年国际相关学者建议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更名为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1](metabolism-associatedfatty liver disease,MAFLD)㊂随着高脂高热量膳食和久坐不动等不良生活方式的蔓延,导致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发病率不断升高,MAFLD影响了全世界约四分之一以上的人口[2]㊂MAFLD 不仅累及肝脏,引起肝硬化或肝细胞癌等终末期肝病,还影响全身多个器官系统,出现冠心病㊁脑卒中㊁慢性肾病和肿瘤等肝外不良结局,造成沉重的医疗负担㊂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是MAFLD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3],因而有必要对MAFLD高风险人群进行筛查CVD㊂血脂升高是MAFLD引起心血管疾病高风险的主要因素[4]㊂MAFLD的特征是肝脏脂肪过度堆积㊂近年来,国外学者提出了新的复合型血脂指标,如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AIP),其计算公式为AIP=log10[甘油三酯(triglycerid,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㊂该指标显著优于传统的血脂指标,如TG等[5]㊂研究显示,AIP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6],AIP是预测动脉硬化和CVD风险较好的标志物[7,8]㊂考虑到血脂异常与MAFLD之间的密切关系,AIP可能用于MAFLD的诊断[9-11]㊂2022年9月发表的一项meta分析纳入了8项研究,包括了81178例受试者,结果表明AIP对NAFLD具有足够的诊断价值(AUC=0.764),该文献同时指出,在不同种族人群,AIP诊断NAFLD的截断点可能不同[12]㊂目前,关于应用AIP诊断NAFLD/MAFLD的价值还存在一定的争议㊂本研究探讨了应用AIP诊断MAFLD的效能,以辅助临床筛查㊂1㊀资料与方法1.1研究人群㊀2020年7月~2022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接受体检的人员4988名,男性3021例,女性1967例;年龄为30~64岁,平均年龄为(43.2ʃ10.2)岁㊂MAFLD诊断符合有关标准[1],具有肝脂肪变性的相关特征,如超重㊁高血压㊁2型糖尿病或代谢紊乱,后者包括:①男性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ȡ90cm,女性腰围ȡ80 cm;②血压ȡ130/85mmHg或使用特定的药物治疗;③空腹血糖在5.6~6.9mmol/L;④血清TGȡ1.7 mmol/L或使用特定的药物治疗;⑤HDL-C:男性< 1.0mmol/L,女性<1.3mmol/L或使用特定的药物治疗㊂本研究已获得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医学伦理审查委员会批准(审字2020-439号),所有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㊂1.2数据采集㊀记录人口学资料㊁身高㊁体质量㊁WC㊁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㊁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并计算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㊂记录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㊁TG㊁HDL-C㊁LDL-C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㊁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㊁γ-谷氨酰转肽酶(gamma-glutamyltransferase,GGT)㊁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G)和尿酸(uric acid, UA)㊂1.3统计学方法㊀应用IBM SPSS Statistics2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 (P25,P75)]表示,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对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ʃ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㊂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应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危险因素,应用DeLong检验评估不同危险因素的诊断效能,确定最佳截断点,同时检验性别亚组及年龄亚组AIP诊断效能差异㊂应用MedCalc1 5.1统计学软件绘制ROC曲线,计算AUC,采用Z检验,P<0.05被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㊀结果2.1研究人群的基线特征㊀根据纳排标准,该项研究共纳入4988名受试者,其中1589名(32.4%)被诊断为MAFLD,另3399名(67.6%)无MAFLD㊂对比两组基线特征,MAFLD组体质量㊁BMI㊁WC㊁SBP㊁DBP㊁ALT㊁AST㊁GGT㊁TC㊁TG㊁LDL-C㊁AIP㊁FPG和UA均显著高于无MAFLD者(P<0.05),而HDL-C 水平较低(P<0.05),MAFLD在男性中比女性更常见(P<0.05,表1)㊂2.2影响MAFLD发生的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㊀以是否存在MAFLD为因变量,将年龄㊁性别㊁BMI㊁ALT㊁AST㊁TC㊁LDL㊁GGT㊁FPG㊁UA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IP㊁TG㊁HDL㊁LDL㊁TC 均为影响MAFLD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表2)㊂2.3各危险因素诊断MAFLD效能分析㊀经DeLong 检验显示,AIP诊断MAFLD的AUC显著高于TG㊁HDL㊁LDL或TC㊂当AIP值为-0.014时,其诊断的约登指数最高,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也较高(表3,图1)㊂2.4AIP对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人群MAFLD的诊断效能㊀采用DeLong检验,按照性别亚组对比分析显示,AIP诊断女性MAFLD的AUC值显著高于诊断男性(0.817对0.714,图2);按照年龄亚组对比分析显示,AIP诊断<45岁人群MAFLD的AUC值显著高于诊断ȡ45岁人群(0.825对0.742,图3)㊂表1㊀两组基线资料[%,M(P25,P75)]比较MAFLD(n=1589)无MAFLD(n=3399)P值男性1283(80.7)1737(51.1)<0.001年龄(岁)46.2(32~64)43.3(30~63)<0.001身高(m) 1.7(1.6~1.7) 1.6(1.6~1.7)>0.05体质量(kg)75.3(68.2~81.2)60.2(53.4~67.3)0.000 BMI26.2(24.7~28.1)22.1(20.4~23.8)0.000WC(cm)90.3(85.1~96.2)78.2(71.2~84.2)0.000 SBP(mmHg)126.3(118.1~136.2)118.3(111.2~127.2)<0.001 DBP(mmHg)77.3(71~85)70.5(64~77)<0.001 ALT(U/L)49.3(30.2~64.2)30.2(20.1~45.2)<0.001 AST(U/L)53.3(39.1~79.2)40.3(37.4~54.2)<0.001 GGT(U/L)63.2(42.1~75.2)47.1(32.2~68.2)<0.001 TG(mmol/L) 4.8(3.3~6.6) 3.1(2.8~4.5)<0.001 TC(mmol/L) 2.9(1.3~5.5) 1.7(1.2~5.3)<0.001 HDL-C(mmol/L) 1.2(1.0~3.3) 1.5(1.2~3.7)<0.001 LDL-C(mmol/L) 3.0(2.5~3.5) 2.8(2.3~3.4)<0.001 AIP0.2(0.0~0.4)0.1(0.1~0.3)<0.001 FBG(mmol/L) 5.1(4.8~5.6) 4.8(4.5~5.1)<0.001 UA(μmol/L)385.2(325.5~444.5)314.2(261.3~375.5)<0.001表2㊀MAFLD发病危险因素分析因素回归系数标准误Wald x2OR P95%CI AIP 1.7840.177101.172 5.953<0.001 4.205~8.427 TG0.3690.11611.516 1.563<0.001 1.169~1.968 HDL0.3780.1219.653 1.5160.002 1.165~1.989 LDL0.7290.326 5.156 2.0320.016 1.101~2.626 TC0.4160.236 4.265 1.5150.044 1.006~2.012表3㊀各危险因素诊断MAFLD效能分析变量㊀截断点㊀AUC(95%CI)P值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AIP-0.0140.785(0.773~0.796)<0.000177.764.60.426 TG>1.4mmol/L0.764(0.752~0.776)<0.000169.270.90.401 HDLɤ1.3mmol/L0.750(0.737~0.762)<0.000172.665.60.382 LDL>2.6mmol/L0.568(0.555~0.582)<0.000170.640.00.106 TC>5.1mmol/L0.552(0.539~0.566)<0.000140.868.40.0913㊀讨论近些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饮食结构的调整,NAFLD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均呈现升高趋势,且逐渐向年轻化演变,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㊂数据显示[10],我国发达地区成人MAFLD患病率已达15%~30%㊂进一步分析指出,图1㊀各危险因素诊断MAFLD 的ROC曲线图2㊀AIP 诊断不同性别亚组MAFLD 的ROC曲线图3㊀AIP 诊断不同年龄亚组MAFLD 的ROC 曲线肥胖㊁高脂血症㊁高血糖㊁胰岛素抵抗等均与MAFLD 的发生密切相关㊂血脂㊁血糖㊁血压等多项指标的异常会加重NAFLD 病情,最终形成恶性循环,影响个体健康,故而早期诊断和及时的干预对改善MAFLD 患者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㊂本研究首先将体检人群按照是否患有MAFLD 进行分组后对比分析发现,MAFLD 患者中男性占比显著高于非MAFLD 组个体,男性MAFLD 患病率远高于女性,这一点在其他学者的研究中也有所提及,男性可能是NAFLD 患病高的重要因素[13,14]㊂有研究认为,雌激素可能具有保护作用㊂雌二醇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后能够降低肝脏脂肪生成以及对脂肪酸的摄取,同时还能够发挥促进脂肪分解和胆固醇分泌的效果,而在男性体内睾丸激素会通过影响雌激素受体数量进而减少脂肪的分解[15]㊂该观点为后续MAFLD 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也许以后能够通过影响个体性激素及其受体数量达到预防或治疗MAFLD 的目的㊂我们进一步开展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AIP㊁TG㊁HDL㊁LDL 和TC 均为影响MAFLD 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㊂为进一步探究AIP 诊断MAFLD 的价值,本研究采用ROC 曲线分析AIP 诊断MAFLD 的AUC值,并比较AIP 与传统血脂指标诊断MAFLD 的效能㊂我们的研究表明,AIP 指数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AUC:0.785(0.773~0.796),其敏感性为77.7%,特异性为64.6%],其AUC 值显著高于TG㊁HDL㊁LDL 和TC 诊断(P <0.05)㊂这与有关研究结果相似[16]㊂AIP 是TG /HDL -C 的一种转化指标,TG 水平升高或HDL -C 水平降低都会导致AIP 值增加,而TG 水平升高或HDL -C 水平降低都与血脂异常相关㊂本研究的结论提示了AIP 是较TC 或TG 等传统诊断指标更具诊断效能的标志物,对预测MAFLD 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为后续MAFLD 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手段㊂分析AIP 在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个体诊断MAFLD 的效能差异,系本研究的创新点㊂通过对性别进行亚组分析发现,AIP 诊断女性MAFLD 的效能高于男性(AUC:0.817对0.714),与一项针对中国汉族人群的研究结果相似[17]㊂通常,女性肥胖患病率高于男性,月经初潮㊁妊娠和更年期女性雌激素的波动会导致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出现明显变化,进而影响了其脂肪代谢进程,导致了肥胖率更高[18]㊂然而,在另一项诊断肥胖人群NAFLD 的研究中,发现AIP 诊断男性脂肪肝的效能更高[10]㊂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与受检者所处的地域㊁饮食习惯的差异以及遗传学因素等相关,故而AIP 在不同性别人群诊断MAFLD 的效能需要进一步研究,后续可开展多地域㊁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进行验证㊂亚组分析表明,AIP 对<45岁人群的MAFLD 具有更强的诊断能力,与有关研究[9,12]一致,可能与年轻人的饮食方式和运动不足导致腹部脂肪堆积更容易罹患脂肪肝[12]㊂先前的研究表明,一般人群AIP 与NAFLD /MAFLD 存在相关性[9-12]㊂对538名肥胖受试者的研究表明,AIP 预测NAFLD 的AUC 为0.718(95%CI:0.670~0.766)[10]㊂AIP 区分NAFLD 与非NAFLD 的最佳截断点在中国人群为0.005,在日本为-0.220[11]㊂我们的研究显示AIP 诊断MAFLD 的AUC 为0.785(0.773~0.796),其敏感性为77.7%,特异性为64.6%,最佳截断点为-0.014㊂研究显示了AIP 诊断MAFLD 的能力㊂一项来自亚太地区的研究表明,孤立性低HDL -C 血症在亚洲人群中似乎更为普遍[19]㊂在一项队列研究中(该队列包括612名白人㊁357名西班牙裔和483名非洲裔美国人)揭示了不同种族之间TG /HDL -C 比值的差异[20]㊂这些发现都表明,AIP 在不同种族群体中可能有所不同,AIP的应用效能有待进一步论证㊂因此,在不同种族的各种研究中观察到不同的诊断截断点,需要注意适用性㊂该研究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㊂本研究的受试者仅限于单一的体检中心,可能会导致选择偏倚㊂我们无法获得饮食㊁身体活动等混杂数据,可能对研究结论产生一些影响㊂本组人群脂肪肝的诊断是基于体检常规项目,如超声检查,其准确性有待于提高㊂因此,未来需要进一步进行多中心㊁前瞻性队列研究,采用可信赖的方法诊断,以进一步探索AIP诊断MAFLD的价值㊂ʌ参考文献ɔ[1]Eslam M,Newsome PN,Sarin SK,et al.A new definition for 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an international expert consensus statement.J Hepatol,2020,73(1):202-209.[2]Eslam M,Sanyal AJ,George J,et al.MAFLD:A consensus-driven proposed nomenclature for metabolic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BMC Gastroenterol,2020,158(7):1999-2014. [3]Hassen G,Singh A,Belete G,et al.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an emerging modern-day risk factor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Cureus,2022,14(5):e25495.[4]Gutiérrez-Cuevas J,Santos A,Armendariz-Borunda J.Pathophys-iological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obesity:a link between mafld and nash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s.Int J Mol Sci,2021,22(21):11629.[5]DobiásováM,Frohlich J.The plasma parameter log(TG/HDL-C)as an atherogenic index:correlation with lipoprotein particle size and esterification rate in apoB-lipoprotein-depleted plasma.Clin Biochem,2001,34(7):583-588.[6]DobiásováM.AIP--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 as a significantpredictor of cardiovascular risk:from research to practice.Vnitr Lek,2006,52(1):64-71.[7]Niroumand S,Khajedaluee M,Khadem-Rezaiyan M,et al.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AIP):A marker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Med J Islam Repub Iran,2015,29:240.[8]Ngu NLY,Flanagan E,Bell S,et al.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Controversies and consensus.World J Gastroenterol,2023,29(2):232-240.[9]Xie F,Zhou H,Wang Y.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 is a noveland strong predictor associated with fatty liver:a cross-sectional study in theChinese han population.Lipids Health Dis,2019,18(1):170.[10]Wang Q,Zheng D,Liu J,et al.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 is anovel predictor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in obese partici-pants:a cross-sectional study.Lipids Health Dis,2018,17(1):284.[11]Dong BY,Mao YQ,Li ZY,et al.The value of the 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 in non-obese people with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a secondary analysis based on a cross-sectional study.Lip-ids Health Dis,2020,19(1):148.[12]Duan SJ,Ren ZY,Zheng T,et al.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combined with waist circumference and body mass index to predict metabolic-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World J Gastroenterol, 2022,28(36):5364-5370.[13]Ismaiel A,Ciobanu OS,Ismaiel M,et al.Atherogenic index ofplasma i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Biomedicines,2022,10(9):2101. [14]Lonardo A,Nascimbeni F,Ballestri S,et al.Sex differences in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state of the art and identification of research gaps.Hepatology,2019,70(4):1457-1469. [15]Andronescu CI,Purcarea MR,Babes PA.Nonalcoholic fatty liverdisease:epidemiology,pathogenesis and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J Med Lif,2018,11(1):20-23.[16]Liu J,Zhou L,An Y,et al.The 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Anovel factor more closely related to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than other lipid parameters in adults.Front Nutr,2022, 9:954219.[17]Lovejoy JC,Champagne CM,de Jonge L,et al.Increased visceralfat and decreased energy expenditure during the menopausal transi-tion.Int J Obes(Lond),2008,32(6):949-958. [18]DiStefano JK.NAFLD and NASH inpostmenopausal women:Impli-cations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Endocrinology,2020,161(10):bqaa134.[19]Huxley RR,Barzi F,Lam TH,et al.Isolated low levels of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are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an individual participant data meta-anal-ysis of23studie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Circulation,2011, 124(19):2056-2064.[20]Giannini C,Santoro N,Caprio S,et al.The triglyceride-to-HDLcholesterol ratio:association with insulin resistance in obese youths of different ethnic backgrounds.Diabetes Care,2011,34(8): 1869-1874.(收稿:2024-02-18)(本文编辑:刘波)。
动脉硬化检测

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壁部分的 变厚或变硬,即动脉壁的弹性变 得低下的状态。其中最重要的是 粥样硬化,它是指动脉壁的内侧 纤维性增厚,脂质沉积、纤维性 硬化巢、粥瘤,甚至于钙化、溃 疡、血栓等复合病变的形成。由 于动脉内膜积聚的脂质外观呈黄 色粥样,因此称为动脉粥样硬化。
低 平 波
低平波、低钝波(馒头形)
高血压病、冠心 病(心梗支架)、 高血脂患者:双 下肢血压低于双 上臂,右踝血压 低于左踝、双侧 baPWV增快,双 侧ABI降低,双 上臂收缩压无差 异,(踝部血压 低于上臂血压或 两侧收缩压差 ≥20mmHg提示 下肢动脉阻塞可 能)
1.双下肢动脉疑似阻塞,肢体远端动脉 血液灌注欠充足
Thanks!
谢谢
动脉硬化检测
主要内容:
一、动脉硬化的危害 二、动脉硬化检测仪的临床价值 三、动脉硬化检测的意义 四、操作流程 五、检测参数及其意义 六、PWV/ABI的检测的适用人群
一、动脉硬化的危害
据估计,我国心脑血管病(包括冠心病、脑卒中、心 衰、高血压)目前患者人数约为2.3亿,每10个成年人 中就有2个人是血管病患者。而我国每年死于心血管病 约有350万人,占总死亡率的41%。
四、操作流程图
装好袖带,心音,心电传 感器
录入身高年龄等信息,按开始键即可
检测报告图样
五、检测参数及其意义
主要参数:baPWV(臂踝脉搏传导速度)、 ABI(踝臂指数)、BAI(臂踝指数)
其他参数:ECG(心电波形)、PCG(心音波 形)、SDP(收缩压)、DBP(舒张压)、 MAP(平均动脉压)、PP(脉压)、ET(射血 时间)、PEP(射血前期)、ET/PEP(射血指 数)、UT(波形上升时间)、%MAP(平均脉 压百分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脉粥样硬化指数是什么
动脉粥样硬化是老年人常会遇到的疾病问题,所以平时也应该注重监测动脉粥样硬化指数,了解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这样才能够及时的治疗解决,降低这些疾病危害.。
★ 1、动脉粥样硬化指数是国际医学界制定的一个衡量动脉硬化程度的指标。
★
★
★ 2、动脉硬化是、退行性和增生性的病变,可引起动脉的增厚、变硬、失去弹性,最终可导致管腔狭窄,多见于老年人。
大、中、小动脉均可受累。
根据病理变化的不同,可分3种类型:动脉粥样硬化、动脉中层硬化和小动脉硬化。
(atherosclerosis AS):是基本损害是动脉内膜局部呈斑块状增厚,故又称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或简称斑块,病变主要累及主动脉、冠状动脉、脑
动脉、肾动脉、大、中型肌弹力型动脉,最终导致它们的管腔狭窄以至完全堵塞,使这些重要器官缺血缺氧、功能障碍以至机体死亡。
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及绝经期女性。
病因不明,可能与增龄、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肥胖等因素有关。
★ 3、它的计算方法为:动脉硬化指数(AI)=[血总胆固醇(TC)- 高密度脂蛋白(HDL)]÷高密度脂蛋白(HDL)它的正常数值为<4,如果一个人的动脉硬化指数<4,反映出动脉硬化的程度不严重或在减轻,数值越小动脉硬化的程度就越轻,引发心脑血管病的危险性就越低;如果动脉硬化指数≥4就说明已经发生了动脉硬化,数值越大动脉硬化的程度就越重,发生心脑血管病的危险性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