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有逻辑的故事,读有故事的细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堂实录与教学叙事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堂实录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堂实录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堂实录
一、导入
(PPT展示图片)
师:请问这些图片来自于那些电影?
生齐答:《英雄本色》《杀死比尔》《黑客帝国》《英雄》。
师:在电影里,不论是热武器还是冷兵器,不论是单打独斗还是以一敌多,都让我们忽略了其中的暴力和血腥,只看得到故事的精彩,被画面的美所震撼,甚至心向往之,恨不得像里面的主角那样快意恩仇,但,在现实生活中,暴力任何时候都不美,(PPT展示下一组图片)不论是恃强凌弱,还是恐怖主义抑或是战争,都只会给个体或国家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所以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有专家建议要删除中学课本中《水浒传》的节选内容,(PPT展示图片)因为它里面关于暴力血腥场面的描写可能会给中学生带来不良的影响。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里面的内容,(PPT展示图片)看看里面有没有有关暴力场面的描写,如果有,那幺我们该怎样去看待它呢?
二、分析文本
(一)研读最后一段“手刃仇敌”的情节,探讨场面描写的艺术效果。
师:我们首先来看一段视频,看看里面的内容对应的是课文中那一部分的内容。
生:(齐答)最后一段。
师:我请三个同学来把最后一段的内容读一下。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实录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实录在活动性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一篇故事性比较强的课文,其中尤以刻画林冲这个人物为重。
在教学安排中,为了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将有意识地删减教师讲课时间,而主要以引导学生思考并参与听说读写活动为任务,激发、启发学生的自学能力(自提问题、自解问题)和动手能力,从而使学生自觉地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将课堂中“动手”要求从有意识变为本能反应。
本课时设计思路:让学生讲故事——从细节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课本剧表演——即兴评点——理清人物林冲的真实性格内涵——达到教学目的。
课堂实录:师:同学们,前面两节课我们学习了林冲沧州遇旧、买刀寻敌、报仇雪恨、提枪投东的几个故事情节,也分析了特定环境对表现人物的特定作用,今天,我们将继续解决课文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讲课之前,我们先请一位同学给大家作一个简单又精彩的课文回忆,允许稍作改动。
请踊跃举手。
好,有请——到讲台上来。
生1:老师好,同学们好。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林冲在沧州碰到了故人李小二,李小二打听到有人要杀害林冲,就把消息透露给林冲听,林冲知道消息后很是愤怒,立刻到市场上买了一把尖刀,寻找陆虞候想要杀掉他,可惜当时没有找到他。
后来陆虞候跟管营、差拨躲在草料场密谋烧死林冲的事被林冲偷听到了,林冲就把他们三个都杀了。
师:他讲得怎么样?生:(齐)讲得好。
生2:我就觉得不怎么样。
师:哦,那你来。
有请——生2:(清喉咙)(大家笑)话说北宋末年,有个豹子头名叫林冲的,此人生得虎背熊腰,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诸位须知,这八十万禁军教头实在是不容易,非一般人的能耐当得上的。
他有个老婆很漂亮,被高太蔚的儿子看中了——师:哦,看中了——怎么就停住了?生:(笑)生2:老师,讲起来太长了,我找个片断讲行不行?师:大家说行不行?生:行。
师:那你讲。
生2:我讲草料场偷听这一段。
(清喉咙)话说林冲买酒回来,天见可怜啊,风雪压倒了草料场,他没处藏身,就躲进了庙里,还用一块石头挡住庙门,美美地喝酒吃肉。
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堂实录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堂实录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高中语文高一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堂实录【教学设想】《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古典小说,尽管它只是节选自原著的一个章节,但由其仍能窥见我国古代长篇章回体小说的巅峰样貌。
作为《水浒传》中所占篇幅最多的人物之一,林冲被“逼上梁山"的过程生动折射了封建社会“吃人”的真面目,他的主动隐忍和自我解放,他的唯唯诺诺和冲冠一怒,既是对封建制度下普罗大众思维方式和生存哲学的一种艺术映射,也是对中华民族“忍"文化的生动解构。
本课第一课时通过对小说文本的抽丝剥茧、条分缕析,回溯林教头由“逆来顺受”到“豪气冲天"的转变过程;并通过对转变背后原因的探究,启发学生以批判的眼光对“忍”文化进行重新审视,辨析它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从中汲取润泽生命的养分。
第二课时则进一步聚焦作者对故事背景环境——“风"和“雪”的巧妙设计,引导学生从剧情逻辑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角度,理解作者是如何以“风雪"为媒,在情节推进上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巧妙运用许许多多的偶然构筑起了林教头宿命的必然,使外在的风雪交加与内里人物命运的情势危急共同构成强大张力,让环境描写为故事贴上了“血肉”,从而体会作者的匠心,领略中国古典小说创作的精妙。
【课堂实录】第一课时师:《水浒传》是汉语言文学作品中最具有史诗特征的传统小说之一,尽管我们的课文只是节选自原著第九回,但我们仍然能够通过对这个章节的阅读与理解,充分领略我国古代长篇章回体小说的丰富意蕴。
我们先尝试梳理情节发展的基本脉络,为后续更好地探寻林冲的内心世界奠定基础。
请同学们按照探究小说叙述结构的基本逻辑,分别梳理小说的“明线"和“暗线”。
生:明线是:林教头沧州遇旧—故人提醒—接管草料场—市井买酒—夜宿古庙—隔门听计—怒杀仇人";暗线是:陆虞候酒店约人—共商阴谋—调包草料场—点火栽赃—得意忘形——罪有应得。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堂实录与反思 人教课标版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堂实录与反思授课地点:南宁一中学术报告厅一楼授课班级:南宁一中级高二班授课性质:校级公开课(教科所安排的市语文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公开课)使用课件:自制幻灯片听课人员:南宁一中语文组全体成员,学校部分领导、其他学科教师等共余人。
一、导入(约分钟)今天我们来学习四大名著的另一章回体小说,反映农民抗争的《水浒传》中的一篇文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看看里面的人物能给我们留下怎样鲜明的印象?师:《三国》《水浒》,但偏偏就有人说——(投影)(?摇?摇)不读水浒,(?摇?摇)不看三国那谁说的?看前面加个什么字。
(少)不读水浒,大家猜下句——生:“老不看三国”。
师:聪明啊,这样又会对对子了。
为何呢?水浒动不动打打杀杀,血腥气太浓,少儿不宜。
三国权谋机诈太多,太老谋深算,老不看三国,以免晚节不保。
那么今天我们这篇《水浒传》里的精彩章节到底是否值得一读?下面我们走进课文。
二、情节情节略(通过师生提答的方式复述课文内容)三、分析人物——林冲我们来看几个细节,让我们来琢磨琢磨林冲的性格——(投影)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
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师:有人关注过这个片断吧?你怎么想的?生: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取、挑、盖、戴、拿、拽、出、拽、锁、带、投,严格坚守职责,对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得很仔细。
师:不错。
关门,又锁上,林冲很多细小的动作,设身处地想一下很有意味。
即使现实十分残酷,他仍小心翼翼地呵护,宁愿抱残守缺,我们的林冲再也禁不住什么折腾了。
师:还有什么值得关注的?生:“信步”,随意步行,表明林冲还很满足眼前的处境。
师:好。
还有,两次提到一个什么物件?生齐:钥匙。
师:为何两次提到?拿钥匙干嘛呢?钥匙除关锁之用还有象征意义:有钥匙就可以开门,可以回来,表明这世界无论如何总会有一条路为你开通,有扇门为你打开,表明林冲对世界还有期待,与前面“找泥水匠”一样,他对现状还感觉不错。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第二课时)课堂教学实录

《林教頭風雪山神廟》(第二課時)課堂教學實錄師生問好。
師:上節課我們一同學習了節選自施耐庵《水滸傳》第十回の《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一文,瞭解了施耐庵其人及《水滸傳》の內容,共同梳理了節選文章の情節。
下麵,我們共同回顧上節課の學習內容。
(螢幕展示“基礎落實”練習1,學生思考片刻,由王宗繼同學注音)王宗繼:齎發(jī)嗜好(shì)盤纏(pán)恁地(nèn)酒饌(zhuàn)尷尬(gāngà)呐出(nè)倉廒(áo)迤邐(yǐlǐ)伺候(cì)搠倒(shuò)庇祐(bì)師:王宗繼同學の注音完全正確,基礎知識掌握得特別扎實。
(螢幕展示“基礎落實”練習2)附:2、下列注音有誤の一項是( )A、迤邐(yǐ)恁地(nèn)口呐(nè)B、玷污(diàn)酒饌(zhuàn)庇佑(bī)C、剜肉(wān)齎發(jī)搠倒(shuò)D、央浼(miǎn)倉廒(áo)尷尬(gà)學生:老師,題目出の不對。
應該是有誤の兩項。
B選項中“庇”應讀“bì”,D選項中“浼”應讀“měi”。
師:看來同學們已經養成了注重基礎知識積累の良好習慣,希望每位同學保持這種學習習慣。
請同學們將以上兩道題涉及の字詞在筆記本上寫兩遍,注意它們の音和形。
(兩分鐘) 下麵我們請同學用簡練の語言概括文章情節。
王博聞:林教頭滄州遇故知—林教頭買刀尋仇人—林教頭接管草料場—林教頭奮起殺賊人。
師:王博聞同學概括の非常到位:獨立思考,不苟同於權威,語言整齊,體現了很好の個人見地和語言表達能力。
李行:林教頭路遇李小二—小二聽得賊人語—林沖佩刀守草堂—神廟避寒幸生還—怒殺奸賊快人心。
師:咱們班の同學有一個最大の特點,那就是獨立思考能力強。
以上兩位同學不唯書是信,而是另闢蹊徑,獨樹一格,體現了很好の探究精神和語言表達能力。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堂实录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堂实录一、引言本文档记录了林教头在风雪山神庙举办的课堂实录。
林教头是当今武林中的传奇人物,他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武学功底使得他成为了许多人的榜样。
本文将详细介绍他在风雪山神庙的课堂教学过程和内容。
二、风雪山神庙风雪山神庙位于风雪山脉的深处,以其险峻的地理环境和神秘的气息闻名于世。
在这里举办的课堂吸引了许多武学爱好者前来学习和钻研。
风雪山神庙在这个领域享有盛誉,因此,与林教头合作将会带来无限的可能性。
三、课堂实录3.1 第一节课:基础功夫训练林教头的第一节课的主题是基础功夫训练。
在这一课堂中,林教头详细介绍了武学基本功法的重要性。
他强调了姿势、呼吸和力量的正确运用。
学生们通过模仿林教头的示范和指导,逐渐学会了正确的站姿和呼吸方式。
林教头以亲身实践来讲解技巧,这为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启发。
3.2 第二节课:招式练习在第二节课中,林教头教授了一些传统的招式练习方法。
他向学生介绍了各种不同的招式,并重点强调了每个招式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林教头亲自演示了每个招式的细节,学生们则跟随演示进行实际操作。
通过不断练习,学生们逐渐掌握了这些招式,并能够灵活运用于实际战斗中。
3.3 第三节课:战斗实践在第三节课中,林教头带领学生们进行了真实场景的战斗实践。
他选择了风雪山神庙附近的一片开阔区域作为战斗场地。
在实践中,林教头注重学生的安全,并注意提醒学生们战斗时的注意事项。
战斗结束后,林教头还对学生们的表现进行了点评和指导,帮助他们找到问题所在,并提出了改进方案。
四、结语林教头在风雪山神庙举办的课堂实录为学生们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
学生们由此深入了解了基础功夫训练的重要性,并通过招式的练习逐渐掌握了更高级的技巧。
战斗实践使学生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场景中,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和战斗力。
相信通过林教头的教导,这些学生们定将成为武林中的佼佼者。
以上是对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堂实录的简要记录。
通过学习和实践,学生们从中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技巧。
最新林教头山神庙情节概括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案例描述与反思

几年来,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首次规定了“课外阅读推荐书目”,推荐了20部古今中外文学名著,意在让语文教学真正做到课内外相结合,从而从根本上加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其核心理念给我们传递着一个重要信息:语文教育必须重视“自主阅读”。
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所以我们教师在教授有关的课程的时候更应该体现出“教是为了不教”的精神。
但回到我们的语文教学现实中,扪心自问,我们的课堂体现了这一理念了吗?笔者也曾观摩了很多公开课,教师问学生答的“自编自演”“请君入瓮”式的教学几乎挤占了学生自主阅读的空间,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有形无神,对新理程的理念是一种曲解。
因此,语文教学回归到自主阅读,特别是高效率、高质量的自主阅读是落实新课程的关键,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阅读”已成为制约语文教育质量提高的瓶颈。
针对这样的现状,笔者在执教《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时候,就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自我感悟。
一、案例描述(一)教学设计总述1.学生明确本课的两个教学目标——变化中的人物性格及精妙的环境描写。
2.学生自我阅读课文10分钟,在自己认为体现了教学目标的文字处以批注的形式写下阅读感悟。
3.学习小组交流讨论10分钟,成立导演组,选择能充分体现教学目标的五个文字片断进行特写镜头的编导,并阐述具体的理由。
4.组织学生观看电视剧相关情节,注意本小组编导的特写镜头与电视剧的异同并分析其优劣。
5.课外阅读《水浒》,找出10个主要的英雄,记住他们的绰号及其主要的事迹。
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十分满意,他们觉得老师是在尊重自己,没有以烦琐的讲解代替他们的自主阅读,反而让他们步入了自由联想与丰富想象所构筑的审美空间,从而充分地享受驰骋自我思想和编织自我话语的冲动与快乐的生命体验。
(二)教学具体步骤一教师在本阶段给学生充分的发言空间,在肯定学生发现和积极发言的同时,对一些不够准确的地方进行指导。
以下是收集到的学生参与课堂的一些思想火花,与读者共赏。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逻辑角度精讲详案)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第二课时)执教: 嘉定一中文秋婵【教学目标】1、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把握他被逼上梁山的心理过程。
2、探讨作者行文中缜密的因果联系,归纳小说的逻辑性。
3、思考作者塑造的这个人物形象及其命运轨迹,对认识社会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把握他被逼上梁山的心理过程。
难点:探讨作者行文中缜密的因果联系,归纳小说的逻辑性。
【教学过程】一、☆课前——迁移阅读融会贯通精读本文及《水浒传》第七回《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了解与林冲相关的其他章节,梳理人物故事的前因后果。
课题(PPT1)二、导入(3分钟)同学们,今天我们的课程从一首回目诗开始(PPT2)天理昭昭不可诬,莫将奸恶作良图。
若非风雪沽村酒,定被焚烧化朽枯。
自谓冥中施计毒,谁知暗里有神扶。
最怜万死逃生地,真是瑰奇伟丈夫。
大家说说这首诗里的“瑰奇伟丈夫”是谁?——林冲。
他原本的社会地位如何?——较高,八十万禁军教头。
家庭情况呢?——美满,娇妻。
他原本应该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怎样呢?——满足、珍惜。
但正是这样一个人,却呐喊出“杀人可恕,情理难容”的愤慨,手刃仇敌走上梁山,落草为寇。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林冲是怎样到达这样的境地的。
三、☆课上——自主研习分析人物(12分钟)(一)(PPT5)林冲是在怎样的境况下写了此诗、走上梁山的呢?请依据情节观察人物的心理衍变,以此切入分析人物性格。
(此处可以多找些能剖析人物性格特征的描写,可以引导学生适当结合细节描写展开人物形象的全面解读)主问题:请依据情节观察人物的心理衍变,以此切入分析人物性格。
此环节问题链设置:(PPT6)1.林冲的心理经历了哪些变化,由此可知他有哪些性格特征?他的心理变化可以归纳为几个阶段?试着凝练地概述之。
刘雅婷高娃武永亮努尔太拜赵静图尔孙阿依2.导致他心理变化的原因有哪些方面?估计回答:步步紧逼,逼了几次?——联系课外拓展阅读,展开分析古丽热,武岩泽,马晶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讲有逻辑的故事,读有故事的细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堂实录与教学叙事张春华摘要:《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经典中的经典,要教出新意很难,尤其是从学习任务群活动视角实施教学更有挑战性。
因此,在具体教学时,要创设真实情境的学习任务,为学生创造自主阅读和探究的机会,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任务中;可以从叙事学视角入手,从小说内容研读走向小说创作密码解读,赋予小说教学以新的课程意义。
【教学背景】在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与《祝福》《装在套子里的人》《促织》《变形记(节选)》等被安排在第六单元中。
学生喜欢阅读小说,这是良好教学的基础。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篇小说篇幅较长,课前布置学生自主阅读评点,是任务群教学得以实施的保障。
任务群教学,要突破小说文本细读的教学常态,在关注小说写什么的同时,更多关注小说是怎样写的。
如何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呢?单篇小说阅读又如何体现学习任务群的课程理念呢?笔者以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结业汇报课为例,希望能真实地体现一二。
【课堂实录】一、电影创设真实学习情境师:课前布置作业让大家阅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大家都读了吗?读了几遍?生:读了。
(生多数说读了一遍,也有说读了两三遍的。
)师:《水浒传》是值得反复阅读的经典之作。
金圣叹说:“别一部书,看过一遍即休。
独有《水浒传》只是看不厌。
”(投影金圣叹语)我翻了一下大家的课本,同学们读得很认真,有的还作了许多评点,写得密密麻麻的,这是很好的阅读习惯。
师:有一部电影叫《豹子头林冲》,有同学看过吗?生:没有。
师:没看过也没有关系。
可惜的是,这部《豹子头林冲》有高衙内调戏林娘子以及林冲误入白虎堂等内容,但却没有“风雪山神庙”这个最精彩的情节。
假如你是编剧,让你给电影补上这一情节,你准备选取哪些最典型的镜头?并请重点阐述你这样设计的理由。
二、研究小说细节镜头的“精严”师:选择镜头之前,我们还是要先了解一下故事梗概。
请同学们用最简洁的词语或者短语来表达。
生:他乡相遇—听闻密探—报告林冲—林冲寻仇—转管草料场—风雪夜沽酒—听闻内幕—搠杀恶人—冒雪投东。
师:很好,梳理得很清晰,表达也很简洁。
师:金圣叹自幼喜欢读《水浒传》,他认为《水浒传》中“无数小文字,都有一丘一壑之妙”,尤其认为“《水浒》之文精严,读之即得读一切书之法也”。
所以,同学们在选择电影镜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精严”,注意叙事逻辑。
我们的临时剧组分为演员形象、环境场景、行为动作、道具四组。
请先小组讨论,然后再集体分享,大家评判。
(生小组热烈讨论,师巡回参与交流。
)师:请环境场景组先说。
生:题目既然叫“风雪山神庙”,那么“风”“雪”当然是不可少的。
先说雪。
因为下雪寒冷,林冲才想到烤火,才会生火。
因为雪把草厅压塌了,无处安身,林冲才离开草料场,躲过一劫。
正是雪挽救了林冲的性命。
再说风。
没有风,草料场的大火也许就有救;大火被扑灭了,林冲也许就还有生路。
没有风,林冲在山神庙里就不必用石头挡住门,也就不能正好听到三人的密谈,无法知道事情的真相了。
生:我来补充一下。
东京来的两个“尴尬人”一直都藏在暗处,他们在等待风和雪。
风雪来了,林冲才有被安排到草料场的机会,才方便谋害他;风雪不来,他们就不能将林冲置于死地。
这一切都是他们的阴谋,看似偶然的风雪,其实也是作者精心布的“局”。
师:你的“布局”思维很有意思,把小说创作的密码找出来了。
对风和雪的作用理解得很透彻,而且做到了前后关联。
还有同学选择了人物活动场地,这也算是小说的环境吧。
生:我想说两个场地,小酒店和山神庙。
小酒店是李小二与林冲相见的地方,也是招待陆谦的地方,还是李小二知晓密事及报告林冲的地方。
这个小酒店看似无关紧要,却是小说情节推进的必要因素。
山神庙是林冲的寄身之所,是陆谦观察谋害林冲之地,也是林冲揭开真相之地,还是几人遭遇、林冲杀人之地。
山神庙成为精心设计的一个场景。
师:不起眼的小酒店和山神庙被你们发现了这么多的“秘密”,很不简单。
刚才还看到第二组同学对“道具”的讨论十分热烈。
下面就请你们来说一说。
生:阅读小说的时候,一般不会对道具关注太多,但在电影里,观众会对道具比较敏感。
这篇小说的道具很多,例如“酒”。
酒是一个特别的意象,本身包含着许多意蕴。
酒贯穿小说始终,在电影中也比较符合观众的审美需求。
几人因酒密谈,草料场老军给林冲留下酒葫芦。
没有酒葫芦,林冲就不会去买酒,不会路过山神庙,不会到山神庙安身,也就可能会被烧死。
酒细化了情节的合理性和人物的细腻心理。
在买酒前,作者叙写林冲锁门,喝酒回来后去山神庙前又写他锁门,表明林冲并没有喝醉,他不是酒醉杀人,而是出离愤怒。
师:很好。
酒是小说情节推进的需要,也是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密码”。
生:我想说杀人武器“花枪”和“解腕尖刀”。
花枪是林冲的武器,全文出现了七八次,前面的花枪是随手工具,后面的花枪是杀人武器。
他随手拿着花枪,说明有提防心理,但是并不明确敌手。
解腕尖刀是林冲得知陆谦几人来害他,特意买来寻仇的,说明他已经有了防备和报仇的意识。
小说最后写他手刃陆谦,解腕尖刀真正发挥了作用,有点像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三拳”,很残忍,但很过瘾。
师:我们一起看林冲杀三人的这一段,请同学们读一读,看花枪和解腕尖刀分别是怎么用的。
投影:(林冲)轻轻把石头掇开,挺着花枪,左手拽开庙门,大喝一声:“泼贼那里去!”三个人都急要走时,惊得呆了,正走不动。
林冲举手,胳察的一枪,先搠倒差拨。
陆虞候叫声:“饶命!”吓得慌了手脚,走不动。
那富安走不到十来步,被林冲赶上,后心只一枪,又搠倒了。
翻身回来,陆虞候却才行得三四步,林冲喝声道:“奸贼!你待那里去!”劈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把枪搠在地里,用脚踏住胸脯,身边取出那口刀来,便去陆谦脸上阁着,喝道:“泼贼!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陆虞候告道:“不干小人事;太尉差遣,不敢不来。
”林冲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把陆谦上身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
师:林冲分别是用什么兵器杀的三人?同学们注意到林冲杀人的顺序了吗?这个顺序可以调换吗?生:林冲杀差拨和富安用的是花枪,最近的先顺手用花枪搠倒,最远的防止他逃跑,也用花枪搠倒。
尤其对陆谦,林冲实在是太狠了!这一切,在这里都集中作了交代,自幼相交,朋友一场,陆谦反而处处有意害他。
所以林冲丢下花枪,用解腕尖刀,一刀剜下去。
如果拍电影,需要慢镜头展示,这对林冲来说解恨,对读者来说解气,可以很“有戏”。
这个顺序是不可以调换的。
师:原来作者在这样的细节描写上都十分讲究,看来必须细心阅读,结合上下文才能发现其中的奥秘。
你对电影镜头的设计很准确,课后可以找几个同学表演一下。
生:我关注了“火盆”。
火盆这个道具太细微了,但也是进行了合情合理的精心设计。
天冷,林冲生火,也衬托了雪下得紧;离开草料场,林冲盖火,说明他十分谨慎;火种被雪浇灭,说明草料场被烧不是失火,而是故意放火。
这些都是环环相扣的。
师:同学们的发现越来越多,平时读小说有过这样细心的考虑吗?(生摇头)对于作者来说,无一处不用心设计;对于读者来说,唯有用心细细品味,才能发现作者有意隐藏的“密码”。
生:“被子”这个道具也是作者精心设计的。
前面说林冲“就床上放了包裹被卧”,说明他想就这样随遇而安。
可等他喝酒回来,雪已将草厅压倒,雪水也浸灭了火盆内的火种。
他从床上只拽得一条絮被。
他把被卷了,说明还想等天晴继续在这待下去。
在山神庙“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将怀中牛肉下酒”,说明他还是隐忍自适的。
直到最后杀了陆谦,才把被子与葫芦都丢了。
这个小小的被子可以看作隐喻,是林冲随遇而安的象征。
师:是不是象征,我们也不能进行过度的解读。
但写被子,也有作者的用意所在,这是确定的。
金圣叹说:“吾最恨人家子弟,凡遇读书,都不理会文字,只记得若干事迹,便算读过一部书了。
”(投影金圣叹语)读书如果只满足于故事情节的趣味,就糟蹋了作品。
下面我们看行为动作吧。
生:小说的动作描写很精彩,是刻画林冲形象转变的重要手段。
例如第 7 段:“林冲自来天王堂,取了包裹,带了尖刀,拿了条花枪,与差拨一同辞了管营。
”连续几个动作,体现了林冲的细心,也表现了他逆来顺受的性格。
生:第8段:“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
”这里每一步都很严谨,他拿钥匙,关门,上锁,一连串的动作都说明了他的性格和心理。
慢慢品味,这一段写得真好。
师:是的。
每一个细节,哪怕一个词,都不随便,讲究前后关联,合情合理,这是我们写作时需要特别学习的。
生:第 10 段也是写林冲的动作细节。
“林冲把枪和酒葫芦放在纸堆上,将那条絮被放开,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雪都抖了,把上盖白布衫脱将下来,早有五分湿了,和毡笠放供桌上。
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却把葫芦冷酒提来,慢慢地吃,就将怀中牛肉下酒。
”这一段写得绝妙。
林冲与人无争,他时时小心翼翼,事事有条不紊,但是他不知道大祸仍然将至。
这非林冲之错,而是天意;这不是天意,而是那个时代的奸臣要置他于死地!师:你义愤填膺的模样,表明已经进入角色啦。
施耐庵遇到你,可谓知己啊。
(生笑。
)生:刚才同学说过的我就不说了,我说最后几句动作描写的设计:“穿了白布衫,系了搭膊,把毡笠子带上,将葫芦里冷酒都吃尽了,被与葫芦都丢了不要,提了枪,便出庙门投东去。
”作者连续用了“穿、系、带、吃、丢、提、出”等七个动作,组成七个短句,动作是连续性的,内心是不慌不忙的。
林冲虽是激情杀人,但是却极度冷静。
三、物色饰演林冲的最佳人选师:观众看惯了于震演抗日英雄,对他饰演豹子头林冲还不太习惯。
如果要重新挑选饰演林冲的演员,你觉得应该选择一个怎样的人?我们仍旧要结合小说来分析。
生:我记得小说写林冲的长相是“豹头环眼,燕颔虎须”,他应该长相很英俊,既有豹子的机警敏锐,又有老虎的威猛。
我觉得应该选择一个偶像影星来扮演,这样容易满足当下电影消费群体的需要。
师:在哪些镜头中表现他的性格特征呢?生:他善良,而且扶危济困。
例如他搭救李小二,并且资助李小二开店,来李小二店怕“玷辱你夫妻两个”。
生:他也是软弱糊涂的。
他把自己被发配归结为“恶了高太尉”,而且自认是“罪囚”,还似乎寄希望有机会能够回到汴京,继续自己的小康生活。
他的软弱还表现在被管营安排到天王堂管草料,他只说了一句“小人便去”,一个小小的管营就把他指来使去,这是何等的逆来顺受和软弱!师:你连起来读一读这几句语言描写,读出林冲的软弱来。
(生读。
)生:我不完全同意林冲软弱的说法,林冲也是血性英雄。
当听到李小二说有人要谋害他时,他马上大怒,而且扬言要让他“骨肉为泥”。
师:你有自己的意见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