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心理学的产生及发展
科学心理学诞生于哪一年

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独立的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1833年高尔顿(Francis Galdon)发表《对人类官能及其发展的探讨》,开辟了研究个体心理和心理测验的途径。
1833年霍尔(Granville S. Hall)创办了美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1887年创办了美国第一种心理学杂志--《美国心理学杂志》。
1885年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发表《记忆论》,开创了用实验方法研究记忆的先河。
1890年詹姆士(Willian James),出版了他的代表作《心理学原理》,提出了意识流理论,对美国机能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有重要影响。
1950年比内(Alfred Binet)和西蒙共同编制了《比内-西蒙智力量表》。
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ohn Watson)--《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宣布了行为主义的诞生。
1912年韦特海默(Max Wertheimer)、柯勒(Wolfgang K?hler)和考夫卡(Kart Koffka)在法兰克福研究似动现象,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格式塔心理学。
1900年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发表了《梦的解释》,1917年发表了《精神分析引论》,创立了精神分析学派。
19世纪中叶以后,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为心理学成为独立的科学创造了条件,尤其是德国感官神经生理学的发展,为心理学成为独立的科学起了较为直接的促进作用。
到1874年《生理心理学原理》的出现,从此,心理学才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开始了蓬勃发展的历程。
1879年德国学者冯特受自然科学的影响,建立心理实验室,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心理学脱离思辨性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
到了20世纪中期,心理学才有了相对统一的定义。
科学心理学在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理论体系进行了数十年的争鸣,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理论流派,最终在20世纪50年代达成基本的共识,使心理学不断走向繁荣。
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感情和行为的科学,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本文将介绍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并探讨现代心理学的发展现状。
一、古代心理学古代心理学主要围绕哲学和宗教展开。
在古希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于思维和感知的本质进行了讨论。
柏拉图认为思维和感知是独立于物质的存在,而亚里士多德则强调了感知与经验的联系。
在古印度,佛教和耆那教强调了心灵的控制和平静。
二、近代心理学的起源现代心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
在德国,威廉·旧金斯创立了第一个实验心理学实验室,并提出了实验心理学的基本原则。
他通过实验方法研究了知觉和认知过程。
在美国,威廉·詹姆斯成为了第一位正式任教于心理学的学者,并发表了《心理学原理》一书,成为心理学教育的里程碑。
三、行为主义的兴起在20世纪初,行为主义在心理学领域的兴起成为一次重大突破。
行为主义者认为,行为是对刺激的响应,并通过对行为的观察和实验来研究心理过程。
著名的行为主义者包括巴甫洛夫、华生和斯金纳。
他们的实验旨在揭示行为与刺激之间的关联。
四、认知心理学的崛起20世纪60年代,认知心理学逐渐兴起,并且成为心理学领域中的主流派别之一。
认知心理学强调人类思维和知觉的作用,通过研究信息加工、记忆、语言和问题解决等心理过程探索人类思维的内在机制。
克里斯蒂安·恩斯特·穆勒、乔治·米勒和诺曼·切斯勒等心理学家在这一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现代心理学的发展现状现代心理学已经发展为一个多元化且细分化的领域。
以下是一些当前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领域:1. 精神疾病和心理治疗:心理学家正在研究各种精神疾病的产生机制,并开发相应的心理治疗方法。
2. 睡眠与梦境:睡眠和梦境是心理学中的热门研究方向,研究者致力于揭示睡眠和梦境对人类身心健康的影响。
3. 心理发展:心理学家对人类在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包括婴儿、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的心理发展。
心理学发展历史

心理学发展历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它关注人的思维、情感、意识以及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心理学发展的历史过程。
一、古希腊时期公元前5世纪,心理学在古希腊时期开始崭露头角。
当时的哲学家们开始思考和讨论人类的思维和意识。
苏格拉底认为人的思考是在不断提问和追问中发展的,而柏拉图则将尽力追求真理的智者称为哲人。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最重要的心理学家之一,他提出了知觉、记忆、学习等概念,并将它们与世界观联系起来。
二、近代心理学的起源17世纪到18世纪,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逐渐形成。
这一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们开始将科学方法应用于心理学研究中。
英国哲学家洛克认为人的大脑是一张白纸,所有的知识都是从经验中获得的,这是后来所说的经验主义。
法国启蒙思想家笛卡尔则提出了心物二元论,认为人的思维和身体是相互独立的。
三、心理学的分支和实验心理学的兴起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心理学正式分化为不同的分支,并出现了实验心理学这一重要的发展方向。
德国的维尔特和其学生提出了结构主义心理学,试图通过分析人的意识和感知来研究心理活动。
而美国的詹姆斯则提出了功能主义心理学,强调心理活动的功能和适应。
在实验心理学方面,德国的威廉·温德特开创了实验心理学的新领域,他通过实验研究来了解人的感知和知觉。
四、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兴起20世纪初,行为主义心理学成为心理学发展的主流。
行为主义者主张研究行为,而不是心理过程。
他们相信人的行为是对刺激作出反应的结果。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和斯金纳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
华生通过研究婴儿的条件反射提出了行为主义的观点,斯金纳则将实验室中动物的观察和操纵扩展到人类的行为研究中。
五、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崛起20世纪5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开始兴起,与行为主义形成鲜明对比。
人本主义者认为人的内心体验和主观感受是研究的重点。
美国心理学家麦克斯韦尔·马尔托在他的著作中提出了人的自我实现的概念,并强调人的自由意志和个体的价值。
【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一、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
在欧洲,心理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时代。
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现代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有两个重要的历史渊源:一是受到近代哲学思潮的影响,特别是唯理论和经验论的影响,近代哲学为西方现代心理学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二是受到实验生理学的影响,现代心理学的实验方法直接来源于实验生理学。
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
在心理学史上,人们把这一事件,看作是心理学脱离哲学的怀抱,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也意味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冯特因此被称为“心理学之父”。
二、西方主要的心理学流派1.构造主义心理学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奠基人是冯特,并由弟子铁钦纳将其发展成为严密的心理学体系。
20世纪前30年,该学派在美国心理学中占优势,30年代以后趋于瓦解。
构造主义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
在研究方法上,主张心理学应该采用实验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或构造。
构造主义强调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理解正常成人的一般心理规律。
它不重视心理学的应用,不关心个别差异、教育心理、儿童心理等心理学领域以及其他不能通过内省法研究的行为问题。
2.行为主义心理学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了《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
行为主义产生以后很快风行美国乃至全球,还引发了一场心理学史上的“行为主义革命”。
从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这近40年的时间里,行为主义几乎一统天下,因此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
行为主义有两个重要的特点:(1)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2)反对内省,主张采用实验方法进行客观的研究。
3.精神分析心理学精神分析又称为弗洛伊德主义,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创建,其理论来源于治疗精神病的临床实践。
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行为以及内心体验等方面的科学。
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从而改善生活和促进人类的进步。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1. 古代心理学的雏形在古代,人们对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哲学和宗教领域。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提出了一些关于心灵和心理过程的思想,奠定了心理学的基础。
古代宗教中的修行和冥想也与心理学有着密切关联,人们通过这些实践来探索内心的世界。
2. 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人18世纪末,心理学逐渐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学科。
德国哲学家康德是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提出了关于感觉和知觉的理论。
19世纪初,德国的威廉·旧金在他的研究中引入了实验方法,开启了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先河。
同时,他也创立了第一个正式的心理学实验室。
3. 心理学的学派和流派自19世纪中叶以来,心理学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学派和流派。
其中最著名的包括行为主义、结构主义、功能主义和精神分析学派。
行为主义强调对外在行为的研究,认为行为是可观察和可测量的。
结构主义则关注分析意识和经验的结构。
而功能主义追求研究思维和行为的功能和意义。
精神分析学派则培养了对潜意识和个体心理的关注。
4. 心理学的应用领域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学逐渐扩展到了更多的应用领域。
临床心理学研究和治疗心理问题,为人们提供心理辅导和治疗服务。
教育心理学关注学习和教育过程,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学习困难。
工业心理学研究和应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于组织和职场,优化工作环境和提升员工的工作效能。
5. 心理学的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心理学也在不断发展。
神经科学的发展使得研究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大脑与行为的关系。
跨学科的研究成果使得心理学能够与其他学科融合,如工程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
另外,正向心理学的兴起则侧重于个体的幸福和积极心态。
总结起来,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从古代哲学和宗教的探索到现代实验研究的兴起,再到各种学派和流派的出现,心理学在追求理解人类内心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进步。
心理学发展历史

-
目 录
古代心理学 科学心理学的开端
心理学发展历史
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的 思考,然而,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心理学是在19
世纪末期开始发展的
以下是对心理学发展历史的一些主要阶段和事 件的简要概述
1
古代心理学
古代心理学
1.1 古希腊哲学家的思考
早在公元前6世纪: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 特就提出了"一切皆流,无物常住"的观 念,强调了人的心理活动是流动和变化 的 德谟克利特则提出了"原子论":认为人 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是由无数原子构成的
科学心理学的开端
2.2 铁钦纳与内容心理学
铁钦纳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他在英国接受了冯特的心 理学训练,回国后在美国创 立了内容心理学派
内容心理学强调研究意识的 内容:关注个体经验的元素 和组织
-
THANKS
感谢观看
XXX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2 中国古代心理学
古代心理学
《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的 医学典籍:其中包含了大量 的心理学思想,如"心主神明 "等
庄子提出的"心斋"和"坐忘" 概念:强调了心理状态的内 在体验和超越
2
科学心理学的开端
科学心理学的开端
2.1 冯特及其结构主义心理学
19世纪末:德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冯特 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 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冯特提出了结构主义心理学:主张心理 学应该研究人的直接经验,即感知、思 维、情感等元素
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心理学学科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心理学学科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心理学这门学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希腊哲学时期,但直到19世纪末期,心理学才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学科。
本文将介绍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过程,以揭示心理学学科的演进和重要里程碑。
古代哲学:心理学的起源在古代希腊哲学时期,一些思想家开始探索人们思维和行为的本质。
其中,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对心灵和心智的概念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和思考。
苏格拉底强调人的内在思维过程,柏拉图则认为思想由超越世俗的形式构成,而亚里士多德则通过观察和实验提出了关于知觉和学习的理论。
19世纪初期的实验心理学:希尔和维尔特海默到了19世纪初,心理学的研究逐渐进入实验阶段。
威廉·詹姆斯与其他实验心理学家一起创建了第一所心理学实验室,并开始进行对感觉、知觉、思维和意识等心理现象的实验研究。
在20世纪初,进一步的实验心理学研究被引入到德国。
赫尔曼·冯·亥姆霍兹等科学家使用物理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的方法来研究感觉器官和感觉知觉的原理。
这段时间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心理学家,如明斯基和居里夫人。
心理分析学:弗洛伊德和荣格20世纪初,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创建了心理分析学,该学派强调潜意识和个人的内心冲突对人的思维和行为产生影响。
弗洛伊德的理论对后来的心理学研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卡尔·荣格是另一位对心理学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心理学家。
他提出了分析心理学思想,强调个体的集体无意识以及自我实现的重要性。
荣格的理论为心理学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
行为主义:华生和斯金纳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行为主义在心理学界兴起。
行为主义者相信,行为是对外部环境刺激的反应,而不是心理过程的结果。
约翰·华生和B·F·斯金纳是该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们通过实验方法研究动物和人类行为的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
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到了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心理学界出现了一股认知革命的浪潮。
心理学的发展史:从早期行为主义到当代认知科学

心理学的发展史:从早期行为主义到当代认知科学观察、探索和理解人类思维和行为的科学领域被称为心理学。
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经历了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从早期的行为主义到当代的认知科学。
本文将详细介绍心理学的发展史,并列出相关的步骤。
1. 早期行为主义(20世纪初)- 行为主义者关注可观察的行为,而非内在的心理过程。
- 波普尔、沃森和斯金纳是早期行为主义的重要代表。
- 实验研究方法被广泛应用,使用动物实验进行心理学研究。
2.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20世纪初)- 弗洛伊德认为个体的意识受潜意识驱动,潜意识是人类心理过程的核心。
- 精神分析学强调儿童时期的经历和无意识冲突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3. 人本主义与行人发生(20世纪中期)-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个体自我实现和发展的重要性。
- 罗杰斯和梅洛是这个阶段的代表性人物,他们致力于关注和研究个体的主观体验和存在意义。
- 行人发生理论试图解释个体如何与环境相互作用以形成人格的发展。
4. 认知科学的兴起(20世纪后期至今)- 认知科学研究个体的感知、思考和决策过程。
- 图灵和维纳是该领域的重要代表,他们使用计算模型来理解人类思维。
- 认知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研究、计算建模和脑成像技术。
5. 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临床心理学:关注心理健康和心理障碍的治疗。
- 教育心理学:研究学习和教学过程,以改善教育实践。
- 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关注工作场所的心理健康和员工行为。
- 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
- 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发展与变化。
6. 跨学科研究- 心理学开始与其他学科进行合作,如生物学、神经科学和计算机科学。
- 神经心理学研究神经系统如何与心理过程相互作用。
- 进化心理学研究心理特征和行为如何通过进化形成。
- 文化心理学关注文化如何影响个体的心理过程。
从早期的行为主义到当代的认知科学,心理学经历了长足的发展。
人们对思维和行为的理解变得更加深入和全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之,从科学心理学产生到20世纪30年 代以前,心理学发展表现为从一个极端转到 另一个极端。
(二)20世纪30年代以后
30年代以后,西方心理学出现逐渐克服 片面性、极端性,相互吸收、融合的趋势。 具体体现在: 1.托尔曼在行为主义基础上的综合 托尔曼在行为主义基础上的综合 2.勒温在完形心理学基础上的综合 勒温在完形心理学基础上的综合 3.文化派在精神分析基础上的综合 文化派在精神分析基础上的综合
2.由分析性研究向整体性研究的过渡,即 由分析性研究向整体性研究的过渡, 由分析性研究向整体性研究的过渡 由心理元素分析,到心理结构整体性的研究。 由心理元素分析,到心理结构整体性的研究。 3.由表层研究向深层研究的过渡,即由表 由表层研究向深层研究的过渡, 由表层研究向深层研究的过渡 层的心理现象和外显行为的研究到对需要、 层的心理现象和外显行为的研究到对需要、动 情感、人格的研究。 机、情感、人格的研究。 4.由静态研究向动态研究的过渡,即从心 由静态研究向动态研究的过渡, 由静态研究向动态研究的过渡 理静力学分析( 理静力学分析(psychostatics)到心理动力学 ) (psychonamics)的研究。 )的研究。 5.由自上而下的研究向自下而上的研究过 由自上而下的研究向自下而上的研究过 渡,即由人的意识研究到动物心理研究到从动 物心理推演人的心理和行为的研究。 物心理推演人的心理和行为的研究。
19世纪末叶,内容心理学与意动心理学的 对立,实际上就是现代心理学中结构主义与功 能主义对立的开端。
(二)20世纪30年代以前
20世纪初至30年代前,西方心理学呈现出 学派林立的状态,但结构主义与功能主义的对 立仍然是其发展的主线。这一时期心理学的发 展表现出以下几个过渡: 1.由内向的研究向外向研究的过渡,即由 由内向的研究向外向研究的过渡, 由内向的研究向外向研究的过渡 封闭意识的结构、元素的研究到开放机能、 封闭意识的结构、元素的研究到开放机能、行 为的研究。 为的研究。
传统的科学心理学长期被束缚在小心理 学观之中,造成了心理学的诸多弊端、困境 甚至危机。改革小心理学观,树立大心理学 观,是心理学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
小心理学观的特点: 小心理学观的特点:
1.崇尚科学主义,力图建构物理主义的
心理学理论模式。
2.崇尚生物主义,即坚持生物还原论,
极力用生物学法则和动物心理的研究来解释 人的心理发展。
当代的信息加工的认知心理学延续了科学主 义的传统,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则延续了人文 主义的传统。
(二)关于心理学的对象
心理(意识)与行为、意识与潜意识之争
(三)关于心理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20年代后,行为主义在心理学中逐渐占 主导地位。它极力否定心理的主观性,排斥 对人的内在心理或意识的研究,表现出浓厚 的客观主义和机械主义倾向。 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行为主义陷入困 境和危机的情况下,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 心理学恢复了对人的内在心理的重视。
6.完形心理学或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 7.行为主义(behaviorism) 8.日内瓦学派或皮亚杰学派(Geneva school or Piaget school) 9.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 10.认知心理学或信息加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 or information-processing psychology)
心理学为主体,吸收常识心理学以丰富科学 心理学的内涵,运用哲学心理学以深化对科 学心理学的理解。
5.坚持心理学的大研究方法观,将客观
的实验法与主观内省法结合起来,将本科学 研究方法与跨学科方法结合起来。
(二) 开展本土化研究,建立科学本土心 理学(indigenous psychology) (三)强化理论研究和理论建构,提高心 理科学的理论水平 (四)面向社会,深入生活,大力加强应 用心理学研究
(三)20世纪60年代以后
60年代以后,在当代心理学的发展中,又 出现了两种更大的综合取向: 1.认知心理学的综合 认知心理学的综合 2.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综合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综合
总之,西方现代心理学的基本思想线索 是围绕结构主义和机能主义的对立与争论展 开的。结构主义以冯特的内容心理学开端, 主要包括构造主义、完形心理学和信息加工 的认知心理学;机能主义以意动心理学开端, 主要包括芝加哥和哥伦比亚学派、行为主义、 精神分析、日内瓦学派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等。
二、现代西方心理学的发展轨迹 (一)19世纪80年代以后
与冯特同时代的心理学家布伦塔诺 (Brentano, F.)的意动心理学首先对冯特的 内容心理学发起挑战。 冯特内容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采用实验 内省法研究意识内容(直接经验)的构成元 素及其复合体的形成规律。而意动心理学则 主张心理学应采用观察法研究意动,即心理 的活动或动作。
3.崇尚个体主义,将个体或部分群体
(病人、学生、精英等)视为研究本体或中 心,忽视群体的现实性及其对个体的影响和 制约。
4.崇尚客观主义,宣扬环境决定论,排
斥对主观心理的研究。
5.崇尚实验主义,过分强调实验室实验
和精确的量化研究。
大心理学观的特点: 大心理学观的特点:
1.坚持心理学的人学性质,强调现实社会
三、现代西方心理学派对若干重要问题的观 点之争 (一)关于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冯特使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 独立的学科,并开拓了自然科学(个体心理学) 和人文科学(民族心理学)两种心理学取向。 此后将心理学建成严格意义上的自然科学 的观点,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占据主流。但德 国理解心理学或描述心理学的开创者狄尔泰 (Dilthey,W.)则坚持心理学的人文科学立场。
(四)关于心理学的方法论
科学心理学主要有两大哲学方法论: 1.实证主义,内容心理学、构造心理学、 机能主义、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等均以实证 主义及其各种变式做指导。 2.现象学,意动心理学、完形心理学、精 神分析、人本主义心理学等均以现象学及其变 式为哲学方法论。
四、心理学的未来走向 (一)树立大心理学观,开展心理学改革
科学心理学的诞生,以1879年德国心理学 家冯特(Wundt,W. 1832—1920)在莱比锡大 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为标志。 1879年之前,前科学时期的西方心理学 有两条发展线索:哲学心理学思想的发展和 19世纪的生理心理学研究。1879年科学心理 学诞生之后,西方心理学的发展表现为流派 的产生和演变。
中活生生的人的心理生活的整体研究。既研究 人的一般心理过程,也研究人的潜能、价值观、 创造力和自我实现。
2.坚持心理学的中间学科定向,把心理学
视为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中间 科学。
3.坚持心理学的大研究对象观,将个体与
群体,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潜意识,认知与情 感统一起来。流派研究
(Research on Schools of Psychology)
参考读物
1.叶浩生. 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人民教育 出版社,1998. 2.车文博. 西方心理学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3. 叶浩生. 西方心理学理论与流派.广东高等 教育出版社,2004. 4.郭本禹. 当代心理学的新进展. 山东教育出 版社,2003.
5. 叶浩生. 心理学新进展丛书(共11本).上 海教育出版社,2006. 6. 汪凤炎 郑红. 中国文化心理学.暨南大学出 版社,2004.
第一专题 科学心理学的产生及发展
提
纲
科学心理学的产生及主要流派 现代西方心理学的发展轨迹 现代西方心理学派对若干重要问题的观 点之争 心理学的未来走向
一、科学心理学的产生及主要流派
科学心理学诞生后,心理学家围绕着心 理学的性质、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展开了 激烈的争论,出现了现代心理学的十大流派: 1.内容心理学(content psychology) 2.意动心理学(act psychology) 3.构造心理学(structural psychology) 4.机能心理学(functional psychology) 5.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