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佛教

我眼中的佛教
我眼中的佛教

我眼中的佛教

在中国,作为一个汉族人中没有宗教信仰的普通大学生,个人而言,相对于其他宗教,我对佛教有更多一些的了解。

日常生活及习俗之中,多多少少,均有佛教的成分在内。相对地,中国的佛教,也不全同于印度或其他国家的佛教,正如老师在课堂上所说:佛教到了中国之后,经过近两千年的发扬光大,早已接受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所以中国佛教,是外来的文化,也是中国自身的文化。可是,当佛教深入中国的民间而成为普遍化的信仰之后,对于佛教的根本面貌,反而不为大众所知。大众所知的民间佛教,乃是为求现世利益而供观音菩萨,为求死后安乐而供地藏菩萨,为了消灾祈福而念药师弥陀。活著的时候,为了求财、求寿、求子、求福、求平安,而到寺院敬香许愿;死了之后,即由亲属请了出家的僧尼,为之诵经超度。一般人所知的佛教,大约仅仅如此。当然,这些观念和现象,站在作为宗教信仰的功用上说,佛教并不反对,只是佛教的内容和佛教的根本精神,并不仅是如此。

从网上可以看到很专业的解释:佛教-最早的世界性宗教,距今三千多年,由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东汉明帝时经丝绸之路正式传入我国。知错就改,随时改变错误的信仰,即是佛教。不脱离实际的、发展的、辩证的思维,是佛教徒的思维。所以,佛教的特点是:既自由思想,又理性科学。

在课堂上,我对于老师讲述的相关佛教内容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佛教的八正道。即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接下来,就用我粗浅的认识简单的介绍一下我眼中的佛教。

在我看来,整个佛教在中国的发展看来都表现出昌盛的一面。毕竟在中国虽然不禁止宗教信仰,但也没有大规模的对宗教进行宣传。世界上有三大宗教,即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此外还有相当多的其他宗教,然而在这许许多多的宗教中,甚至连中国本土的宗教道教都没有佛教在中国的影响范围大。

佛教起源至今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在三千年中,佛教的内容也在不断的丰富,我们在日常中的许许多多事物均是来自于佛教文化。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平日中我们所讲到的大千世界即是来源于佛教用语,指的便是每一小世界,其形式皆同,中央有须弥山,透过大海,矗立在地轮上,地轮之下为金轮,再下为火轮,再下为风轮,风轮之外便是虚空。须弥山上下皆大,中央独小,日月即在山腰,四王天居山腰四面,忉利天在山顶,在忉利天的上空有六欲天,再上则为色界十八天,及无色界四天。与此相类似的还有三界六道,甚至在动画片中都对于佛教思想有所涉及,例如《霍顿与无名氏》就表露出了一沙一世界的思想。

同样从网上容易得知,佛教传入中国中原地区一般认为是于汉明帝(28年-75年9月5日东汉第二位皇帝)时。佛教自传入中土以来,曾几度辉煌。佛教最兴盛的时候是在南北朝时期和中唐、晚唐时期。当时人们对佛教极端狂热,如有人当着大众面前割取自己身上的肉去喂鸟,遍体流血却颜色不变,又有僧人自以铁钩挂体,燃点千灯,一日一夜,端坐不动。在这样的狂热下,唐朝的僧尼道众、庙宇寺院也是远多于今天,而且唐朝的僧尼还享有很多的特权,类似于佛教在中国隋唐时期的繁荣昌盛我就不再多赘述。

然而万事万物盛极必反,宗教也一样,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反佛运动,其中有三次规模较大,而发起这场运动的皇帝的谥号里都有个武字,所以就称为“三

武灭佛”。

首先是魏太武帝的废佛行动,始自太平真君五年(444年)的弹压沙门,他下令上自王公,下至庶人,一概禁止私养沙门,并限期交出私匿的沙门,若有隐瞒,诛灭全门。翌年,卢水的胡人盖吴在杏城(陕西黄陵)起义,有众十余万人。七年,太武帝亲自率兵前去镇压,到达长安时,在一所寺院发现兵器,怀疑沙门与盖吴通谋,大为震怒,下令诛杀全寺僧众。崔浩趁机劝魏太武帝灭佛,于是太武帝进一步推行苛虐的废佛政策:诛戮长安的沙门,焚毁天下一切经像。一时之间,举国上下,风声鹤唳。

其次是北周武帝不怕死后下地狱的威胁,于建德三年(574)五月十五日,周武帝下诏“断佛、道二教,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民。并禁诸淫祀,礼典所不载者,尽除之。”一时间,北周境内“融佛焚经,驱僧破塔……宝刹伽兰皆为俗宅,沙门释种悉作白衣”。建德六年(公元577年),北周灭北齐后,针对继续发展的佛教实体,立即推行灭佛政策,毁寺4万,强迫300万僧、尼还俗,相当于当时总人口数十分之一的人重新成为国家编户,这对急需兵源和财力的封建朝廷来讲,其意义之重要不言而喻。

最后,唐武宗会昌发起的会昌灭佛给佛教以沉重打击。据日僧圆仁目击记述,山东、河北一带的寺院,到处是“僧房破落,佛像露坐”,“寺舍破落,不多净吃;圣迹陵迟,无人修治”的景象。在江南地区,也是“刹宇颓废,积有年所”的状况。其后不久,唐末农民战争爆发,对佛教又是一次冲击。由于寺院经济被削夺,僧尼被迫还俗,寺庙遭毁,经籍散佚,致使佛教宗派失去繁荣的客观条件。

经历了繁荣昌盛,也经历了“灭佛”的坎坷,当今的佛教也算是在太平中稳步向前。

根据我的认识,我认为佛教如果想要继续稳妥的发展下去是有前提的,简单说来就是根据当下的社会发展现状,针对以往博大的佛教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如果没有一个开阔的视野,佛教很可能成为所谓“传统”的牺牲品。从这一点来说,今天这个时代给我们提供了格外的机遇,让我们拥有前所未有的视野。是我们有能力对传统加以审视,进行甄别。

不论如何,就我个人而言,我还是支持一个人有一些信仰。就好像部分外国人,据我所知,因为信仰基督教,而基督教中有告诫信徒们不可偷窃,否则会有因果报应而选择遵纪守法。虽然很多时候我也不知道怎么解释宗教信仰在一个人的生活中扮演着如何的角色,宗教信仰又是如何对一个人起到约束作用的,但就我对于宗教的认识,我觉得大体上宗教中的很多教义对于生活是有所启示的,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宗教是值得被保护的重要文化遗产。

以上就是我眼中的佛教。

佛教文化旅游对区域经济的影响.pdf

在“关于促进全国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为了加快旅游供给方的结构改革,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转变。在“旅游+”背景下,各地区要加强产业融合,促进旅游新功能的发展,达到构建全域旅游的旅游新格局。佛教文化旅游对促进旅游业和区域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从经济效益上来看,通过旅游产业发展引领其他产业发展会给区域经济建设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和产业支撑。不断提高佛教文化旅游经验水平,深化区域旅游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延边州佛教文化旅游 延边州佛教文化旅游作为延边州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游客的关注。目前延边州的佛教寺院共有43处(如图1),其中,敦化市的佛教寺庙最多,共有10处,六鼎山文化旅游区是延边地区唯一的佛教文化旅游目的地,它影响了延边地区佛教文化旅游的发展。因此,本文以敦化市六鼎山佛教文化旅游区为例,阐述了延边地区佛教文化的发展现状。敦化市六鼎山佛教文化旅游区作为延边地区主要的佛教文化旅游区,融合了渤海文化、佛教文化和清代祖传文化。正在开启以旅游为平台的“1+1>2”模式。以一核两廊四板块的空间结构,实现敦化旅游产品全域覆盖,协同发展,打造“大德敦化旅游+”。目前,主要以朝拜祈福、佛教文化体验、禅修养生为核心。区内有金鼎大佛、正觉寺、清始祖祠等优质佛教旅游资源,是敦化市唯一的国家级AAAAA景区。六鼎山具有独特的文化资源与壮观的自然环境,不同于省内其他单独的寺庙,它具有佛教旅游的优势,因此,敦化市的佛教文化已成为延边州佛教文化旅游的核心。 二、延边地区佛教文化旅游对旅游效应影响 (一)周边服务设施的影响。在敦化市开发六鼎山文化旅游区的同时,也促进了周边经济的发展。根据“乘数效应”,周边服务设施的建设,为游客提供便利的同时,带来几倍投资额的经济效益。以宾馆为例,对六鼎山文化旅游区周边的基础设施经过实际调查发现,据旅游区直线距离5km内共有208家宾馆,包括酒店、宾馆、民俗、公寓和招待所。据表1统计,随着距六鼎山文化旅游区直线距离的增加,宾馆的数量逐渐减少。目前,旅游区内有一家五星级酒店,两家四星级酒店和一家禅修主题酒店。旅游区5km内价格从几十元一晚的青年旅舍到上百元一晚的国际酒店,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在旅游季节,游客可通过手机预订房间,以确保顺利旅行。同时宾馆数量影响着本地居民的就业情况,近几年来,旅游区周边的宾馆数量逐渐增多,就业需求增多,带动着本地经济发展。随着一系列精品自驾游旅游线路的推出,自驾车旅游产业体系不断完善,自驾车游客数量和私家车数量逐步增加。在六鼎山文化旅游区内建立了4个停车场 ,位于旅游区的南北两侧。其中,入口服务区修建了45600km2的生态停车场,满足了旅客需求的同时,打造生态绿色的旅游区文化,提高旅客的旅游满意度,自驾游增多。由于六鼎山佛教文化旅游区处于长吉图交通要地、旅游中转地,对外交通优势巨大,而从长春、吉林到敦化的高铁每天多达20多列。在佛教文化旅游发展的同时,交通收入将增加,从而促进延边地区经济的发展。在旅游厕所改革的大政策下,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社表示,旅游厕所是游客不可或缺的生活设施。它不仅反映了一个地区的旅游公共服务水平,也反映了该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因此,敦化市六鼎山文化旅游区对旅游厕所进行了完善,并且六鼎山文化旅游区还配套了第三卫生间,现基本能满足高峰期游客的需要。(二)对客流量和旅游收入的影响。旅游收入受到旅游区门票价格的影响。六鼎山文化旅游区于2012年被评为4A级景区,并于2015年升格为5A级景区。与此同时,门票的价格也发生了改变。敦化六鼎山文化旅游景区管理部门为吸引更多的游客,先后实施了一系列门票惠民政策。门票价格已由原来的120元/人降至90元/人,也为各类不同人群提出相应的优惠政策,包括军人、老人、学生以及当地居民。不仅如此,还针对不同人群提出门票优惠政策,大大提升了对各个人群的旅游吸引力,提高延边州的旅游收入,促进延边州的区域经济发展。旅客交通量影响旅游收入水平,反映了该地区旅游业的经济效益,旅游业的经济效益与旅游业的经济影响呈正相关关系。对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旅游业在促进旅游收入方面可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反映旅游业的重要指标之一。据表2可知,敦化市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随着六鼎山文化旅游区的发展而逐渐增长,证明六鼎山文化旅游区的发展促进着敦化市经济的发展。作为延边州佛教文化旅游的主导产业,六鼎山文化旅游区对延边州的区域经济有一定影响。三、结论与建议本文对延边州的佛教文化旅游与区域经济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出“旅游+”背景下的产业融合,以佛教文化为核心,加强佛教文化体验产品的优化。在“旅游+”背景下,延边地区的佛教文化旅游应不断投入关注度,以期获得长足发展,基于以上分析与结论,提出以下几条发展建议。第一,“旅游+”背景下的协调统筹。由于全域旅游发展涉及到各部门、各行业,需要进行全面协调、统筹发展。第二,发展佛教文化更适应现代人的需求,增加游客的体验度对延边州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第三,加强长吉图地区旅游业佛教文化旅游合作。由于延边州正大力发展长吉图地区的区域联动,通过区域间的合作更有利于佛教文化的宣传,使得受众面更广,拉动延边州区域经济的发展。第四,增加佛教文化旅游的社会旅游景点,形成更加完整的佛教文化旅游区。 作者:杜钥 王雪梅 吕弼顺 王亚楠 单位:延边大学理学院地理系

佛教的世界观佛教的世界观

佛教得世界观佛教得世界观 一、学习佛教世界观得重要性 今天得讲题,就是佛教得世界观。为什么要讲这个题目呢?因为,虽然佛教得世界观就是一门普通得常识,但对佛教徒或研究佛教得人来说,却就是相当重要得。 有些人认为,因为佛教讲空性,所以就没有什么世界观或人生观等 概念;也有人认为,佛教只不过就就是烧香磕头,劝人向善而已。这两种观点都就是片面得,其实佛教并非如此简单。虽然佛教就是讲空性,但并不就是说万物皆不存在;烧香磕头也不能代表佛教,更不能阐明佛教教义;还有,虽然劝人向善得确就是佛教所宣扬得,但却并不就是佛教独一无二得特点,例如:传统儒家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教导,也同样就是在劝人向善。由此可见,上述这些观点,都就是因为对佛教得一知半解所造成得。为了让更多得人弄清这一点,所以有必要就此问题进行一些研讨。 要讨论这个题目得另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佛教经典对宇宙构成得描述,与现代自然科学所发现得结果,从表面上瞧似乎有部分冲突。一些不懂佛教教义得人,就因此而认为佛教不科学,并连带地将佛教得一些修 法与见解,也认定为就是不准确、不合理得。之所以有这样得瞧法,主要就是由于没有系统地学过佛教,因此也就无法透彻地了解佛教得真正见解。 在西方历史上,曾出现过多次宗教与科学之间得争论。每当此时,自然科学往往能提出强有力得、具说服力得证据,来驳斥宗教得部分理论;然而,不但现代科学无法推翻或证明西方宗教所阐述得造物主,就连这 些宗教本身,也不能令人信服地说明这一点。如此一来,有些人就以点代面,想当然地以依此类推,对所有宗教、所有教派,以及所有得修法与见解,都抱持同样得观感,认为它们都就是迷信、愚昧、消极、落后得代名词,佛教当然也难逃此劫。为了澄清这些误会,为了消除这些成见,就理当以研学佛教世界观作为切入点。 因此,虽然佛教特有得教义包括缘起性空、大空性、大光明、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等一系列得见解与修法,但今天暂时不讲这些,而只就佛教得世界观进行一些必要得讨论。

佛教对唐朝社会的影响

1、分析佛教对唐朝社会的影响 中国的宗教很多,土生土长的只有道教,其它都是外来宗教。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外来宗教中,没有一个像佛教那样为民众所广泛接受,无论是高层的统治者还是下层的穷苦百姓都虔诚的皈依佛门;并且能够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一、政治方面 唐代是佛教繁荣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对唐代社会不同阶层都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唐代前期以皇帝为首的封建统治阶级上层受佛教的影响很大,他们的崇佛行为非常普遍,他们崇佛的原因不是单纯的,是很复杂的。他们最看重佛教在政治上不可替代的作用,积极地利用佛教来稳定封建社会秩序,巩固封建统治,教化民众,甚至改朝换代的有利思想武器;他们也利用佛教进行敛财,追求权势等等;当然,他们对佛教也有着纯粹的精神需求,为自己修功德、为亲人祈福、为亡者表达哀思等等,通过佛教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 唐玄宗限制佛教,而在唐朝后期,唐肃宗、唐代宗又再次推崇佛教,导致了相当势力的寺院经济出现,同时又有僧侣干预政事;其后唐宣宗唐懿宗崇佛。加之唐时禁忌少,科学文化政策开明,总体上看,唐朝统治者大多崇尚佛教,这才是佛教在唐能兴盛的根本历史原因,因为宗教与政治息息相关,宗教必须在统治阶级的支持之下才能得到兴盛。 二.经济方面 唐朝佛教的进步和发展对经济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得唐朝经济更加全面、稳定地发展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佛教作为佛教本身作为一种经济实体,尤其是寺院经济的发展,对封建经济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此外,大量的农田都是在佛教寺院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开垦出来的,寺院农业的发展,改变了中国传统农业分散、孤立的小农经营格局,这种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对社会生产力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②佛教特殊的消费形式和消费手段也刺激了商品经济的进步与发展。因为唐朝的佛教活动需要用到各种特定的物品,即宗教商品,承载了佛教的发展,也推动了相关商品的消费;而且唐朝宗教生活较为自由,许多人笃信佛教,并不吝钱财投入到施舍建寺、修经造像等佛教信仰消费当中。③佛教观念和佛教道德,如业报轮回说,佛性平等及农禅思想等也都通过影响人们的观念和意识而对人们的经济行为产生影响,最终促进并加快了唐朝经济的发展。 三.文化方面 佛教文化对唐代艺术的发展及影响:佛教的本土化渐趋成熟,各宗派及佛学理论发展成熟,各宗派及佛学理论发展成熟,佛寺、石窟、塔等佛家建筑的大规模兴建,佛教绘画、造像、壁画等特点显异,雕刻制作水平也达到了新的高度。雕刻艺术家们侧重于表现人物造型丰满圆润的肌体,优美健硕的身姿,具有浓厚的写实意味。 在佛教禅理的影响下,使唐诗达到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充满佛理的诗歌主要是对佛教和佛教徒的咏颂,或是对佛教禅理的直接传达。唐诗中除了表现寺庙建筑、佛教壁画、佛教音乐和梵宇静境等诗作外,受盛行的佛教影响,还出现了许多文士与诗僧交往的唱和之作,《全唐诗》中共收录此类诗篇2273首。 唐代的天文学与数学亦受天竺学术之影响。不少此类书籍皆随著佛教而输入中国,唐代曾屡次更定历法,如开元时僧大行作大衍历,最称精密。医学也随著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一《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检测题(含答案)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检测题一、单选题 1.Na 2O+H 2 O=2NaOH的反应类型属于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2.据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氦,可作为未来核聚变的重要原料之一。对 原子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A.质量数是3 B.质子数是3 C.中子数是1 D.电子数是2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50mL量筒中配制0.1000mol·L-1碳酸钠溶液 B.0.5molO 3与11.2LO 3 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等 C.分子总数为N A 的NO 2 和CO 2 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 D.常温常压下,22.4L的NO 2和CO 2 混合气体含有2N A 个氧原子 4.与1.8 g H 2O 含有相同氢原子数的 H 2 SO 4 是() A.9.8 g B.19.6 g C.0.15 mol D.0.2 mol 5.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lmol 醋酸的质量与N A个醋酸分子的质量相等 B.N A个氧分子和N A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6:1 C.28g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 D.在标准状况下,0 .5 N A个氯气分子所占体积约是 11.2L 6.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 g 的D 2 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 N A B.12 g 金刚石中含有化学键的数目为4N A C.28 g 的乙烯和环已烷混合气体中所含原子总数为6 N A D.1 L1 mol/L的NH 4CI溶液中NH 4 +和Cl-的数目均为N A 7.将淀粉与KCl的混合液装在半透膜中,浸泡在装有蒸馏水的烧杯中,过一段时间后,取烧杯中液体进行实验,能证明半透膜有破损的是 A.加入碘水不变色 B.加入AgNO 3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C.加入AgNO 3 溶液不产生白色沉淀 D.加入碘水变蓝色

寺院经济的发展

寺院经济的发展 研究现状:我国寺院经济的研究开始于1934年何兹全先生的《中国时代之中国佛教寺院》,这篇文章开启了寺院研究的先河,给当时的史学研究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这篇文章发表后引起了当时学者的关注,随后发表自己的意见有全汉昇先生的《中古佛教寺院的慈善事业》,叶受祺先生的《唐代寺院经济之管窥》,何兹全先生的《中国大族寺院领户研究》,以及食货派代表人物陶希圣的《唐代寺院经济概说》等。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此种状况并没有得到持续,寺院经济的研究一度处于空白状态,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寺院经济研究才再次进入学者的视野,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法国著名学者谢和奈先生的《中国5--10世纪的寺院经济》和何兹全先生的《五十年来汉唐佛教寺院经济研究》。直到今天寺院经济的研究已经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背景:佛教是在西汉末年由西土印度传入中国的。永平十年,奉命西行求法的蔡偣等人在大月氏国遇到沙门迦叶摩腾、竺法兰2人并邀请来到中国,同时有佛像、经卷用白马托归洛阳。明帝在洛阳门外建立精美房舍供给僧尼居住,并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座寺院----白马寺。用来翻译经书,弘扬佛法,使佛教在中国大地上遍地开花。然而,佛教作为一个外来的殖入者,要想在中国立地生根还是有着重重困难需要突破。首先印度文化向来敬信沙门,他们相信通过布施可以得到善报,但中国自古是以农立国,重视农耕,对于那些游荡者,反而更容易招致不满。其次,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儒道文化)的排挤,不管是与儒家还是道家都有着严重的冲突。孔子在《论语》中说“食、色、性也。”认为人的本能需要是正常的。讲求的是父慈子孝,多子多福,更有孟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但佛家则要求信徒看破红尘,四大皆空,离开家庭,过苦行生活,心中唯有佛教。这与当时中国人们的思想观念显得格格不入。那时候别说是弘扬佛法在中国开花结果,就连继续生存下去都成为一种困难。佛教要想继续在中国扎根下去就得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来支持。 形成与发展:早期佛教的传播主要是以译经为主的学术活动,影响仅限于社会上层。但魏晋南北朝以来,天下大乱,战争频繁,人民流离失所,及其困苦。时逢魏晋玄学思潮兴盛,社会动乱,佛教与汉地文化开始契合亲近并在汉地社会各阶层扩大发展的机会,于是逐渐演变成“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宏伟局面佛教所宣扬的因果报应,来世等观念可以暂时缓减人们精神上的痛苦。大量的劳动人民开始信仰佛教。于是佛教的影响由上层走向全社会。佛教的这种社会功能,对于缓和统治阶级与人民之间的矛盾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统治者也乐于支持佛教的发展。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发展,佛教渐渐在中国大地开始扎下根,成为了我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形成与发展:佛教寺院经济基本上可以分为寺属土地、寺属人口、寺属财务三个方面。下面们我们就从这三个方面分别论述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一)土地的获得 最早的寺院地产由是僧人自行开垦的。史籍记载北方寺僧垦田,始见于公元四世纪初。北魏平阳郡(今山西临汾)武阳人法显,三岁时入寺做沙弥,“尝与同学数十人,于田中刘稻”。,他们种的是汾河谷中的水田,晋僧释道恒说沙门“垦殖田圃,与农夫齐流”,”可见当时寺僧垦田自耕,已是常见的现象,但僧人自垦毕竟不是当时寺院地产的主要途径,寺属土地的获得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1、国家的赐与 帝王崇佛是寺院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国家赐田给寺院,南方最初开始于刘宋,北方始见于北魏,都稍晚于寺僧自耕。宋元嘉二年,文帝赐田瑾县阿育王寺,田在寺东五十里处。《梁书》载梁武帝造大爱敬寺,赐田八十顷。为了营造佛寺,梁武帝甚至不惜皇帝尊严而巧取豪夺。他在钟山西侧为其夫建造大敬爱寺,强迫世家大组中书令王骞(qian)出卖其曾祖

关于佛教文化被经济利用的思考

关于佛教文化被经济利用的思考 I四}II省社会科学院佛学文化研究中心梁胜兴 摘要:以商业眼光来看,日益增长的佛教信众,则是—个巨大的消费群体,具有经济利用的价值。在佛教本务与经济利益博弈中,佛教如何契理契机,值得思考。我们认为,利用佛教实现经济价值,客观E也帮助了佛教从恢复走向重兴,而佛教在这—过程中,应坚守主体性和独立性,变“利用”,为”共谋”:转“被动”,成“刚顷”。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人类各种价值的统—性,在新的历史机遇中,佛教完全可以实现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共赢,并JI国{J直目前国家文化政策的公益导向,让佛教在正知正见的指引下,顺俗发展。 关键词:佛教,文化,经济,利用 佛教亟临新局亟:一方面,思想解放,信仰得到尊重,香烟梵歌再起:另—方面,以商业眼光来看,日益增长的信众,则形成—个巨大的消费群,投资利用佛教,回报可观。在此局面中,志于道者,弘法利生:逐于利者,借佛敛财,成为对待佛教的两极:—极坚守纯粹,不同俗流:一极应变市场,紧抓商机。在这两极之间,是文化和经济的博弈,是泛市场化观念之下人,I>的迷失,是”谁搭台,谁唱戏”的纠结。 —般而言,经济务实以养身命,文化务虚剀I彤队心,是保障社会太平的根本。古人认为:”国之大事,在祀与戎。”1祀,本指祭祀,在当今语境下,可简单理解为文化;戎,本指军事,而现代战争却更多表现为经济竞争,以巨额财富消耗为特征,当武器进步足以毁灭地球时,克制用兵成为共识。所以,可以说,现代社会,国之大事,在文化与经济。 佛教,既有悲悯众生的宏大II>量,超越国界,着眼人类,具有世界性;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鼎足,具有维护社会道德,提高文化自信,表达文化”软实力”的功用,具有国家性。当前,国家政策强调传统文化,决定”建设优秀传 1.《左传?成公十三年》

世界最早最完整的佛教三界九地之图

微视:《世界最早最完整的佛教三界九地之图》 2015-11-04 【敦煌稀世孤本】世界最早最完整的佛教:三界九地之图详解 9-10世纪规格:213.6 × 29.3 ~ 30 cm 法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编号:P.2824文/ 隆日编译整理 距今一千多年前的敦煌稀世国宝《三界九地之图》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佛教三界九地图, 也是最早最完整的佛教三千大千世界图、佛教天人合一图。此图系依据唐玄奘所翻译的重要佛教经典著作,《阿毗达摩俱舍论》(简称《俱舍论》) 所绘制。《俱舍论》是公元4 至5 世纪时印度佛教哲学家世亲菩萨的著作, 这是一部由小乘向大乘过渡的重要著作, 在佛教发展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此敦煌《三界九地之图》是玄奘弟子宣传俱舍学说时所用的一种图解讲义稿,是一份极其珍贵的佛教思想史图像资料。 《三界九地之图》系一竖长卷,从下往上描绘了虚空、风轮、水轮、金轮、地狱、九山八海、四大洲、日宫、月宫、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等; 所谓“三界”, 为欲界、色界、无色界; 所谓“九地”, 为欲界的五趣杂居地, 色界的初禅离生喜乐地、二禅定生喜乐地、三禅离喜妙乐地、四禅舍念清静地, 无色界的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想非非想处地。关于《三界九地之图》的研究文章甚少,其中以胡同庆先生所撰【《三界九地之图》内容考证】一文最有影响,但美中不足的是该文缺少图像资料。参考胡同庆先生的精彩内容及其他相关资料,结合法国图书馆所藏敦煌文献P.2824号国宝,隆日试图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详解”这一稀世珍宝---《三界九地之图》,以飨诸位同修。但因《三界九地》内容浩瀚广博,非吾辈所能“详解”,仅以此“管窥之见”,抛砖引玉而已。 【虚空、风轮、水轮、金轮】 位于画面最下方的几排条状, 一条淡淡的粗犷的笔触以示风轮; 风轮下面自然表示的是虚空; 风轮上方的波浪状内有一些水纹和水涡, 以示水轮; 水轮上有两排图案, 每排有五个房屋状图案, 这可能表示金轮。 《俱舍论》卷11 云: “安立器世间, 风轮最居下, 其量广无数, 厚十六洛叉, 次上水轮深, 十一亿二万, 下八洛叉水, 余凝结成金, 此水金轮广, 径十二洛叉, 三千四百半, 周围此三倍。论曰: 许此三千大千世界如是安立形量不同, 谓诸有情业增上力, 先于最下依止虚空, 有风轮生广无数, 厚十六亿逾缮那, 如是风轮其体坚密, 假设有一大诺健那, 以金刚轮奋威悬击, 金刚有碎风轮无损。又诸有情业增上力, 起大云雨澍风轮上, 滴如车轴积水成轮, 如是水轮于未凝结位深十一亿二万逾缮那。 【地狱】 地狱位于下部金轮之上,九山八海之下。画面中央是一大庑殿形建筑, 屋顶有一对鸱吻。殿前和两侧绘铁门, 殿前铁门上横挂一锁, 殿两侧铁门上各竖挂一锁, 另外绘城墙状的围墙。画面左侧围墙前绘一鬼(已模糊不清) , 上方竖写榜题“鬼趣”; 右侧围墙前绘一马状动物, 上方竖写榜题“畜趣”。殿前铁门下方亦绘一大庑殿屋顶, 上有鸱吻一对。

高一化学必修一专题一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复习提纲

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一、物质的分类:可依据物质的组成、状态、性能等对物质进 行分类: (1)按组成分类: (2)按化学性质分类: 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如SO2,CO2 碱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如CaO、Na2O 两性氧化物:既可与酸反应又可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如Al2O3 二、物质的转化: 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反应发生的条件:至少具体下列条件之一: 1)生成沉淀(包括微溶物); 2)生成挥发性物质(气体); 3)生成难电离物质(如水)。 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的一种,不属于一种基本反应类型。 注意: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并不能包括所有的化学反应,如下列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的任何一种。 2、无机化学反应一般规律 (1)金属+非金属→无氧酸盐Mg+Cl2MgCl2

(2)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含氧酸盐CaO+CO2=CaCO3(3)酸+碱→盐+水2HCl+Ba(OH)2=BaCl2+H2O (4)盐+盐→两种新盐AgNO3+NaCl=AgCl↓+NaNO3 一般参加反应的两种盐可溶,反应向生成更难溶物质的方向进行。 (5)金属+氧气→碱性氧化物2Cu+O 2 2CuO (6)碱性氧化物+水→碱CaO+ H2O=Ca(OH)2 一般生成的是可溶性的强碱,如CuO、Fe2O3等不能与H2O反应生成相应的氢氧化物(碱)。 (7)碱+盐→新碱+新盐Ca(OH)2+Na2CO3=CaCO3↓+2NaOH (8)非金属+氧气→酸性氧化物S+ O 2 SO2 (9)酸性氧化物+水→对应含氧酸SO3+ H2O=H2SO4 (10)酸+盐→新酸+新盐CaCO3+2HCl=CaCl2+ H2O+CO2↑ 一般要符合强酸制弱酸或高沸点酸制低沸点酸(难挥发性酸制易挥发性酸)。 (11)盐+金属→新盐+新金属Zn+CuSO4=ZnSO4+Cu 符合盐是可溶性的、金属的活泼性强于新金属、金属活泼性不能太强(K、Na、Ca等与盐溶液接触立即与水反应置换出氢)等条件。(12)金属+酸→盐+氢气Zn+ H2SO4= ZnSO4+H2↑ 金属与酸反应置换出氢的规律应注意:一是金属在活动性顺序表中应排在氢以前,二是酸不能是氧化性酸(浓硫酸、浓、稀硝酸等) (13)碱性氧化物+酸→盐+水CuO+2HCl=CuCl2+ H2O (14)酸性氧化物+碱→盐+水CO2+Ca(OH)2= CaCO3↓+ H2O (15)同(7)(16)同(10) 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1)氧化还原反应定义:有电子发生转移的化学反应。实质:电子发生转移 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判断依据: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氧化还原反应中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如下: 还原剂(有还原性)——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氧化产物。 氧化剂(有氧化性)——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还原产物。

佛教对中国民众思想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民众思想的影响 【内容摘要】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在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此后,随着我国与西域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愈加频繁,佛教在我国发展迅速,经书佛道等翻译作品也由官方逐步流传到民间各地,并为阡陌百姓所接受。 自传入我国以来,佛教伴随着中国历史历经兴衰,不断成长,最终发展成为与中国传统儒家、道教同等举足轻重的一大宗教。在中国发展的过程中,佛教不断与中国本土儒家、道家融洽接纳,最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人的处世方式,对中国文化和思想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关键字:佛教儒家道教文化影响 前言 要撑起一个强大的现代化国家,除了经济、教育、科技等力量之外,还需要先进、强有力的文化力量。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在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并迅速发展,经书佛道等翻译作品也由官方逐步流传到民间各地,并为阡陌百姓所接受。 印度佛教禅学传入中土以后,以其自身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在诸多层面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着关系。佛教伴随着中国历史历经兴衰,不断成长,最终发展成为与中国传统儒家、道教同等举足轻重的一大宗教。而在中国发展的过程中,佛教也对中国文化和思想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同时也为中国本土儒家、道家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佛教传入后,许多道教经典是在佛经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佛教对儒家的影响,则突出表现于对新儒学——宋明理学的渗透之后,诗歌、书法、绘画带上了佛教的明显印痕。然而佛教对中国最突出的影响,则是其本身思想对传统中国百姓生活和思想带来的变化。 一、佛家与道家、儒家 作为中国三大宗教,佛教、道教、儒家在我国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扮演者不同角色。道家文化对生命寄予无限的关怀,尊重生命,注重养生,追求健康长寿,在很多时候担任着医师的角色,固有十道九医之说。 儒家关注苍生社稷,追求仁义礼智信,在儒家看来,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

浅析唐宋寺院经济

浅析唐宋寺院经济 [摘要]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佛教在中国已经根深蒂固,其影响力扩展到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在经济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寺院经济。在唐宋时期,寺院经济达到巅峰。本文回顾了寺院经济的产生与发展,并分析了寺院经济兴起到没落的原因。[关键字]唐宋寺院经济田产来源经营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印度佛教依靠乞食为生的生活模式已被抛弃。到唐代,“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农禅并重”立寺制度提出,摆脱佛教经济依附地位,僧人自食其力。这一制度在以小农经济为主中国封建社会,具有强大生命力,在很大程度上使寺院经济成为支持佛教发展一个重要基础。其中寺田又为寺院经济的核心和一个主要财源。隋唐以来,由于国力的日益强盛,人民富庶,社会稳定,以及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于是,与此相适应的,中国佛教在历经几百年的长途跋涉后,也终于登上了它辉煌的颠峰,与那个时代一起享受着无尚的崇拜。即使在五代时经历了一定的限制和打击,可到宋代,它又重放光彩,只是那光彩不再如从前般灿烂夺目了。它的辉煌与经济的繁荣是同时存在的,而经济的繁荣又得益其拥有土地。在此,我们只简单的分析一下其在田产一方面的问题,其余方面还待进一步研究。 一、田产的来源 从诸多的历史记载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田产的来源是多样性的,下面我们就通过几种显而易见的方法来分析田产的来源。 (一)国家政权的赐予 国家政权的赏赐几乎是各国的庙宇最初获得土地的基本手段,在中国,皇室对寺院赏赐土地的现象普遍出现在南北朝以后,这是佛教发展的结果。无论唐朝还是宋代,几乎都有皇帝布施田地的记录。由于皇室身份的高贵,因此,这种方式称为“赐田”。唐初,李世民与王世充决战中原,少林寺僧俘虏了王世充的侄儿献给李世民,李世民遂“赐地四十顷,水碾一具”[1] “志德二年,玄宗避乱于益州,赐大圣慈寺田产一千亩。”[2]国有土地的大量存在,是赏赐制度存在的基础。唐中叶后,由于土地明显减少,这种赏赐现象也随之减少。 两宋时期最早的赐田记载大概是建隆元年,“诏于广陵站地造寺,额曰见隆,赐田四顷,拔荐战亡军士”[3]。自宋太宗以后,不少皇帝的出生地都被改成了寺庙,让僧人念佛颂经,企图依靠佛祖的力量来保佑现世皇帝的平安,这些为皇帝祈福的寺庙,不仅又官方出资兴建,并且还能得到皇室赏赐的田产。宋神宗熙宁八年,“诏潜邸为佛寺,以本镇封,赐名兴德禅院,仍给淤田三十顷”[4]。此外,皇室还赐田给一些名望甚高或在佛教界有很大影响的寺院,南宋定都临安之时,有一著名的天竺寺,南宋皇帝对此寺百般照顾,所赐田产之多,令人瞠目。皇室还会赐田给个别明德的高僧,尤其是在皇室面前得宠的僧人,皇室的赐田就更为丰厚了。镇江府延庆寺的樊隆大师,与宋孝宗交情甚密,在他死后宋孝宗为了怀念这个朋友,“又命创常照院于无住故址,以隆师弟子上首至叶嗣其事,赐田以赡其徒”。与唐代相比,宋代皇室赐田有其特点,总体而言,宋代皇室赐田次数和数量远比唐要少。这就是前面我们说过的,由于唐以后土地减少而导致的。另外,宋以前,皇室在赏赐寺庙田产的同时,还要赏赐一定数量的农户给寺院,而宋以后就再不见

佛教的世界观

如果这样都得不到幸福,那又何苦呢?来源:李喬木的日志 在这里,我准备与一些未入佛门的非佛教徒分享一些佛教知识,做一次轻松愉快的文化交流。我相信佛陀的智慧会给每一个人带来光明,佛陀的慈悲也会给每一个人带来幸福、开心与欢喜。 一、为何宣讲佛教的世界观 首先,我们不能把佛教当作普通的宗教,更不能把佛教当作迷信来看待,本来佛教是一种文化。用现代人的语言来说,它的很多观点与理念都非常科学。我们的现实生活不能缺少这些理念,一旦没有这些理念,不了解世界的真相,就会犯一系列的错误,我们的生活也将出现形形色色的痛苦与烦恼,所以此处有必要介绍一下佛教的世界观。 二、佛教的世界观 绝大多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是凡夫,也即普通人。在所有普通人心中,都有着类似的三种烦恼——贪图心、嗔恨心与无明。用佛教的语言来讲,这叫“三毒”。 有了三毒烦恼以后,我们的心会变得失去自由、毫无自在,当烦恼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大动肝火、怒不可遏,从而伤害自己与周边的亲朋好友,甚至还会给社会造成危害。

怎么样去控制、断除这些烦恼呢?佛教有很多方法,其中的一部分,来源于佛教的世界观。 佛教有很多观点,其中有些观点已经超越了普通人所能想象的范围,但总体而言,也可以归纳为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比如说:因为不了解金钱、感情、婚姻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真相或实质,就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痛苦、烦恼与负面的影响。若能对世界有一个客观、公正、科学的认识,用正确的眼光去看待世界、看待人生,就能减少烦恼,活得也不会这么辛苦、这么累、这么没有意义。 1、二谛 佛教的世界观,首先要从二谛讲起。 什么叫做“二谛”呢?

资源稀缺性与制度起源:一个佛教的经济学观点分析

资源稀缺性与制度起源:一个佛教的经济 学观点分析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一、问题的提出 制度起源是一个制度发生学意义上的问题,它要探索的是制度为什么会发生、怎样发生等基本问题。制度的起源至少存在三个层次的含义:一是制度在根本上的从无到有;二是在特定制度环境中新制度的创立;三是从已有的制度过渡到更新的制度。一般认为,制度是沿着“演化”和“构建”这两条不完全相同的路径起源的。若追溯最初制度的起源,则是由长期无意识的演化生成的。演化强调行动者的无意识性或无目的性,即使行动者是基于有限理性算计的,互动的结果也不是预先就存在于行动者的目标函数之中。而在特定制度背景下新制度的创建,则有明确的“制造主体”,即普通个人、社会精英或者利益集团,他们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有意识地通过自身的能动性对制度进行设计或者施加影响,从而形成新的制度或者改变旧的制度。构建强调行动者有意识地将互动结果预先固定下来,并存在于其目标函数之中。

关于制度起源的原因,新古典制度经济学家诺思、旧制度经济学家康芒斯等人以资源稀缺性的不断提高为基点,从不同的层面进行了阐述。诺思从经济史的角度对产权制度的起源作了深入的考察。他根据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关于史前人类的研究成果,分析得出最初的产权起源于公有产权,随后才出现私有产权,而产权界定的需求则来源于人口增长所导致的资源稀缺性的不断提高。“当动植物相对于人类人口的需求还算丰盛的时候,就没有激励机制去承担因建立和行使产权所产生的费用。只有在稀缺度增大的过渡时期内,才值得去承受建立和行使产权所必需的费用。产权才能够限制资源开发的速度。”“从历史上看,产权的演变过程包括,首先是不准外来者享用资源,然后是制定规则,限制内部人员开发资源的程度。”诺思以人口增长作为资源稀缺性不断提高的内生因素,而因此诞生的产权制度却被认为是限制资源稀缺性不断提高的外生因素,对人口增长本身并不存在任何约束性。那么产权制度的出现对限制资源稀缺性的不断提高是否具备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性,便直接关系到在理论上对制度起源做出合理解释的可能性。 与诺思对人口增长导致资源稀缺性不断提高的理解不同,康芒斯将人的自私本性作为导致资源稀缺性

世界佛教文化之瑰宝

世界佛教文化之瑰宝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是乾隆60大寿之年,次年是皇太后钮钴禄氏80寿辰。西藏、青海、新疆、蒙古等地各族王公首领都要求赴承德祝寿。乾隆异常重视这两次盛大集会,特令内务府仿前藏政教领袖达赖驻地拉萨布达拉宫在承德修建此庙。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三月开工,原计划三年竣工,因施工后期失火,延至三十六年(1771年)八月竣工,占地21.6公顷。普陀宗乘是藏语布达拉的意译,因规模比西藏布达拉小,故俗称小布达拉宫。全寺平面布局分前、后两部分:前部位于山坡,由山门、白台、碑亭等建筑组成;后部位于山巅,布置大红台和房堡。按特征分,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由山门、碑亭、五塔门、琉璃牌坊组成;第二部分是白台群,由若干大小白台组成;第三部分为大红台。白台群成×形,上拱大红台,下围山门、碑亭、五塔门和牌坊,这种建筑布局为外八庙也是中国寺庙建筑所独有。 现在就解开小布达拉的层层面纱,展现其独特的风貌。 第一部分、山门,南向,由藏式城台及汉式庑殿组成。城台为砖石结构,前开三孔拱门,拱门上列一横排盲窗,上砌雉堞。城台上起庑殿,前后设廊,廊内置槛窗,两侧封实壁,面阔五楹,进深二间,单檐黄琉璃瓦顶,边沿施绿琉璃瓦剪边,中供护法神,从左至右依次为四面护法神、章古鲁蓬护法神、大黑天玛哈戛拉护法神。山门前置石狮一对,再南为五孔石桥,山门两侧设腰门,有围墙相连。山门北为碑亭,平面方形三开间,重檐黄琉璃瓦歇山顶,砖拱结构,封实壁,四面开拱门,下承须弥台基。亭内立石碑三座:中为《普陀宗乘之庙碑记》,记述建庙背景及经过;东为《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西为《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记述厄鲁特蒙古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过程及清政府抚恤该部的情况。碑文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镌刻,汉文为乾隆亲笔。 第二部分、白台群。大红台南、第一部分两侧散置30余座大小白台,成×形不规则布置。白台分殿台、楼台、敞台,实台,形状不一,体量不等,功能各异。层高一至四层,二、三层者居多,大都白灰抹面,青砖镶边红色盲窗,琉璃砌顶,上檐挑出淌水长瓦。白台为藏式平顶碉房形制,建筑用汉族砖混结构法式。白台群总体效果表现了西藏布达拉宫前山脚下梵宇的特征。南部宫墙两头分置角楼,实墙白台砌盲窗,顶部起雉堞。宫墙两侧白台中间辟门,上起庑殿,对称配置,供僧人进出使用。琉璃牌坊北为中罡殿,四面砌藏式碉房高墙,墙面设三层盲窗,东、南为一层僧房,借用围墙为后墙。西砌蹬道,北面僧房顶起庑殿,面宽三楹,进深三间,单檐绿琉璃瓦顶,内设大威德坛城一座,内供吉祥天母、四面护法神、大梵天。中罡殿东为东殿,亦称东罡殿,平面成z形,两层。此殿原为僧房,后曾供五尊密宗无上瑜伽密乐空双运双身修法像欢喜佛,现这些欢喜佛移到普乐寺。中罡殿西北一套院为西殿,亦称西罡殿,是经堂,正南辟门,北房两层,硬山灰瓦顶。 第三部分、大红台。大红台位于普陀宗乘之庙最顶,面积1.03万平方米,因巧妙利用地形将几组建筑连成整体,视觉上进行夸张,更显体量庞大。正面基层是白台,实心,高17米,下部砌花岗岩条石,上部砌砖,白灰挂面,壁设三层梯盲窗,东西两面砌石阶磴道可达白台顶部。白台东南角有面阔五楹、进深三间的文殊圣境殿。西部为千佛阁,四周围廊(现以坍塌),阁内供蒙古王公向皇太后敬献的千尊佛像,中立《千佛阁碑记》,为乾隆三十五御制。阁内有条幅曰:妙相合瞻千利资诸福,繁同祝万欢洽群藩。白台东为哑叭院,是皇帝进庙上香时僧人回避之所。白台之上起红台,高25米,上宽58米,下宽59米,共七层,一至四层为实心,均置盲窗,上部三层间隔开真窗、盲窗。大红台南面正中嵌饰垂直琉璃佛龛六个,黄绿相间,汉式手法,一是标记轴线,二起装饰作用。红台顶部砌女儿墙,墙下三面(东、西、南)装饰黄琉璃佛龛,拔檐石下置排水长槽。红台内五至七层为三层阁楼,每层44间,四面合围,亦称群楼。群楼南部进深三间,通天柱四排;北部中五间进深四间,通天柱五排;群楼东侧通天柱三排,进深两间;西侧通天柱四排,进深两间半。群楼一层原分置石雕坛城六座,有如来佛、观音、无量寿、释迦、大威德金刚、喜金刚,今无存。东群楼通高三层,

佛教与经济

历史的发展是佛教已经中国化,中华民族有很强的同化能力佛教在中原国家历史悠久佛教中国话已成必然。此时的佛教是中国的佛教。 佛教中国化有着极其深刻的历史意义,不仅仅对中国的哲学、文化、艺术,更对中国封建时期的经济有着不容忽视的历史意义。 一:社会经济结构单一化 农业作为封建社会的支柱产业,承担着最重要的经济任务。而经济发展的前提是稳定。而稳定的基本前提是政局稳定,所以,在前面提到的政局变化后者稳定与否与农业有着直接关系。政局稳定的前提下,社会稳定也是经济生产的必要条件。所以,才会以儒家思想为主体思想,统治者利用其理念,弱化民众势力,达到统治的目的。而儒家思想并非“民”思想,是统治民、弱化民的思想。对于真正的儒家思想,其进入有一定的门槛,所以在某种角度上并没有很好的民众基础。而佛教中国化的产物,尤以净土宗与禅宗为主,具有深刻的民众基础,所以唐朝统治者竭力扶持佛教和利用佛教,达到其统治的目的。这样,重农轻商的效果就被扩大化,使农民从思想上更容易妥协从事农业,从而导致经济结构单一化。 二:佛教事业兴起,占用大量社会资金,阻碍经济发展 根据匡长福《佛教学导论》所述:“隋文帝建立隋朝后,对佛教的扶持不遗余力。他曾三次下诏,在全国113州修建佛塔并广度僧尼,多大50余万。”佛教为宗教,并不以生产利润为目标而从事经济活动。过多的寺院建立,不会直接给地方带来经济利润,甚至会产生负利润,靠国家、资助或施舍来运行。所以,广修寺院导致的是大量资金投入到非盈利建设当中,致使资金不能有效流通,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而大量的僧尼,更是国家的负担。虽然从道德或者主观上,对僧尼的奉养并不排斥甚至情愿,但是从客观上而言,奉养大量不从事经济生产活多的人,的确为经济发展起到了消极的作用。 三:劳动力减少,阻碍经济发展 在北魏末年全国僧尼到达200万以上,造成田地荒芜,遍地哀鸿的局面,严重破坏了国家经济平衡①。僧尼的增加,直接导致有效劳动力的减少,而原本是从事生产活动的劳动力现在变成了消耗成产成果的人员,其必然导致经济遭到破坏。 四:削弱了民众的经济生活的追求 中国佛教,尤其是在广大群众中有着较好基础的禅宗和净土宗,其交易简单,讲究任何人都可以成道。这对于广大群众有着极高的吸引力,认为只要一心虔诚,就能往生极乐世界、这从侧面激发了人类的惰性,把目光着眼于理想当中,从而是本来就不受到重视的商业更受到排斥。这长久的削弱了人民对商业活动的积极性,它一直持续到近代才被改变。 佛教中国化对当时的经济的正面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佛教中国化,完善了中国统治体系,提高了经济效率 佛教的中国化,与中国的儒家思想进行了融合,例如:天台宗是我国最早诞生的一个佛教宗派,具有我国的民族特征,这个宗派把印度佛教的中观哲学和儒家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儒道的心性论,特别是以道德为根本的善恶人性论与佛教的轮回业报思想撮合在一起,重视中国传统的直觉思维方式与条理清晰、通俗易懂的注释方法等等。禅宗在坚持佛教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同时,竭力将儒家的心性学说和老庄的自然主义融入到禅学体系中去。这样,使中国的统治阶级有了更加多元化的统治思想,与中国国情结合,使民众更加顺受。使得任何活动都有了更高的执行力度,提高了经济活动的效率。 二:佛教中国化促进了其相关文化、经济活动 佛教的中国化,对中国的建筑、雕塑、绘画、文学、音乐等多方面有着深刻的影响。比如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广元千佛崖造像等等,刺激了旅游业、建筑业,间接的对其他产业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佛教中国化稳定社会环境,有利于经济发展

信佛利弊

利处 一.佛教的“六和敬”能推进社会和谐 佛教“和”的思想,皆由“因缘和合”而成,认为“和”是一切事物存在的前提和基础。用现代人的理解来说,即万事万物相互依存,需要和谐相处。佛法要长久地传承下去,须依靠广大真实的信仰者,尤其需要清净和乐的僧团。因而早在佛陀时代,僧团里就形成了“六和敬”的伦理要求。 “六和敬”,又叫“六和合”,即“身和同住、语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行、见和同解、利和同均”。其中“见和同解”、“戒和同行”与“利和同均”是和合的本质要求,“身和同住”、“语和无诤”、“意和同悦”是和合的外在表现。“见和同解”指拥有共同认可的律治,“利和同均”要求社会财富公平分配,“身和同住、语和无诤、意和同悦”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和谐与团结。只有思想的统一、经济待遇的均衡、佛教戒律的共同遵守,才能有和合清净的僧团出现,才会有平等、和谐、民主、自由的团结,才能负担起住持佛法的责任。 “六和敬”精神与和谐社会的理念是完全相通的。和谐社会一定是民主、法制的社会, 是行为规范的社会。“戒和同行”体现的就是民主管理僧团的律治精神。律治意义上的平等,对立法者、执法者、守法者同样具有法律约束意义,否则必影响到大众的团结;和谐社会必定是有着共同社会价值观念和社会理想目标的社会,“见和同解”正是追求拥有一致的团体精神或公共精神的呼吁。一个团体或社会,虽然其成员的思想各有差异,从事不同的社会活动,但是必须有基本的伦理价值观和团体精神,才能保证团体的生命力与社会动态的稳定性。所以,道德、宗教、人文等精神所提供的超越性价值,可以引导人们在物质利益之外寻求生活的价值、生命的意义,超越个人私利的局限,认同社会普遍的道德规范,形成最基本的公共精神;和谐社会肯定是利益分配均衡的社会,“利和同均”实现的就是财富的公平处置。在一个集团或社会中,必须防范人性的堕落与过于自私,必须对利益作出适当的调剂、节制。不但如此,更要提倡布施,即慈善救济的慈悲精神,扶危济贫、互相救助,使困难、弱势群体得到帮助。

宗教文化与经济发展

宗教文化与经济发展 庞宵康摘要: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通过影响信徒的经济行为,间接地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即宗教具备经济功能。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就曾提出宗教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社会力量。当然这种社会力量也具有两面性。合理而有效地利用这种社会力量,发挥其正面优势,减小其负面影响,对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宗教经济;经济发展;消费行为; 很多论文在阐述宗教的起源、发展及宗教的功能和作用时,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提到宗教与经济的关系。有趣的是:几乎所有的宗教经典都贬斥财富、祟尚清贫,但又无法摆脱经费的困扰,所以历史上各大宗教无不从事经济活动。 宗教作为一种人类文化现象, 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影响巨大。它通过对人类意识形态领域的统治而将自己的触角伸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次, 直接对世俗社会的运动历程产生辐射效应。然而, 宗教作为上层建筑, 它的产生与发展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 到一定阶段, 它又会反过来影响经济基础。同时,显而易见的是经济发展不仅需要自然资源也需要人文资源,不仅需要物质基础也需要文化基础。 马克思主义对宗教起源是这样阐述的:一切宗教观念归根结底都是从他们的经济生活条件,从他们的生 产方式和产品交换方式中引导出来的。可见宗教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经济基础。 经济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是宗教产生的前提。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以宗教信仰为表现形式,由教职人员和信教教徒群众共同组成。这一社会群体的宗教信仰需要一定的形式,于是有了宗教场所和宗教活动。那么这些宗教场所的修建、宗教活动的举办以及宗教组织的经费从何而来?无论是社会捐助、政府帮扶还是宗教组织的经济活动收益都基于社会经济基础。因此宗教的产生基于经济发展。 宗教的发展壮大离不开经济的保证。人们常言: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个人认为这句话不仅适用于个体,对于一个宗教组织亦是如此:宗教实体的发展离不开物质财富的保证。宗教集中表现为一种社会实体,使人们具体感受到宗教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宗教的教徒、寺院、教会、宗教学校要进行活动,需要吃饭和居所,也需要活动经费或其他类型的宗教活动费。因此,它的活动或多或少对社会的再生产过程产生影响。 所以,我们有足够的理由认为宗教经济是宗教活动的基础,没有它,整个宗教机器就难以运转。一切宗教都会因其经济的兴旺而发展,因其经济实力的衰退而削弱,因其经济力量的丧失而消亡,宗教发展的历史本身 就证实了这一点。谁又能否认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能够具有国际性的社会影响力与它们的经济实力密切相关的事实呢?无论是先有的国际地位还是先产生的雄厚经济基础,二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既然宗教的发展需要经济基础,那么随着宗教组织募集的社会财富的累积和社会的进步,为了维持其地位并发展壮大宗教,宗教组织必然会以既有财富进行一系列社会经济活动来谋取更多更大的经济利益。因此宗教组织也是一种社会经济主体,宗教经济的经营活动是宗教实体增强实力的重要手段。于是,宗教主动作用于社会经济的效应诞生了。 从历史上看,宗教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方面宗教通过提供价值观支持,提高民众识字率,重新分配教会财产,以及结成紧密的从事经济活动的小团体的方式影响教徒的经济行为,带动宗教性消费,从而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不难发现,在宗教的价值体系中也透漏着经济伦理意识和价值观。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宗教关系中就指出新教伦理的禁欲主义使教徒的经济活动进入理性化,并增强了教徒的敬业精神,从而起到了有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