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墨西哥湾事故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井喷着火爆炸事故分析及启示

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井喷着火爆炸事故分析及启示

一、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6. 事故影响
11人在事故中死亡: 队长- Jayson Anderson 司钻-Dewey Revette 副司钻-Donald Clark 副司钻-Stephen Curtis 吊车司机-Dale Burkeen 井架工-Roy Kemp
钻工-Karl Kleppinger 钻工-Shane Roshto 钻工-Adam Weise MI Swaco(泥浆服务商)Gordon Jones MI Swaco(泥浆服务商)Blair Manuel
是胶心发生刺漏。隔水管流量和出口流量均为零,可能是 井筒中充满气体。
二、事故经过
21:38 可能关闸板防喷器,立压上升后,立即下降,说明闸 板防喷器未发挥作用。
21:42 关第二个环形防喷器,立压上升, 21:47 立压迅速上升。 21:49 立压继续迅速上升,泥浆出口流量突然增加。发生
强烈井喷失控,天然气携带原油强烈喷出。平台充 满油气,柴油机房首先发生爆炸着火。由于过高的 立压,使泥浆泵安全凡尔憋开,油气从泵房喷出, 引发泵房爆炸着火。
三、应急处置措施
撇油器和收集罩:前者是在浮油分解后, 撇取浮油沫,并将其收入桶中。收集罩则用于 在海底收集石油,并泵至海面的石油储存装置 中。
可控燃烧法:即就地燃烧原油法,用防火 浮油栅将泄漏石油中成团的油聚集在一起,将 它们转移到别的地方,然后烧掉。
三、应急处置措施
4. 聘请道达尔、埃克森等公司专家制定井喷漏油治理措施
四、原因分析
2. 未及时发现溢流,以及发现溢流后采取措施不当是井喷 失控爆炸着火的直接原因。
发生溢流初期,现场人员可能没有发现溢流。在大量溢流 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开泵循环。直到井筒天然气到井口,才停 泵,观察4分钟后关井。然后两次开泵排气,井筒已全部为天然 气,再次关闭其他防喷器,由于喷势太大,防喷器也发生刺漏。 最后,发生强烈井喷,爆炸着火。

英国石油公司墨西哥湾的海上钻井平台井喷着火爆炸事故案例

英国石油公司墨西哥湾的海上钻井平台井喷着火爆炸事故案例

(4604.5米)+97/8〞×17168英尺(5231.2米)+7〞×97/8
〞×18360英尺(5597.6米)。
一、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6. 事故影响 十一人在事故中死亡: 钻工-Karl Kleppinger 队长- Jayson Anderson 司钻-Dewey Revette 副司钻-Donald Clark 钻工-Shane Roshto 钻工-Adam Weise MI Swaco(泥浆服务商)Gordon Jones MI Swaco(泥浆服务商)Blair Manuel
面积海域受到严重污染。
工程技术分公司
一、基本情况
1. 作业者与承包商 区块:Mississippi Canyon Block 252 位于美国路易斯
安那州海洋Maconda探区
股份:BP拥有占65%的权益,美国Anadarko石油公司和日本 三井物产公司分别拥有25%和10%的权益
作业水深:1524米
二、事故经过
4月19日,下入97/8
″ * 7″复合完井套管 (18360英尺)5598米,固 井后坐密封总成后,侯凝 16.5小时后,正向试压 10000psi (68.97MPa)合 格。 然后反向试压1400psi
(10.3MPa)
二、事故经过
4月20日,计划在井 筒内8000多英尺打水泥塞, 进行暂时弃井,将来再进
但效果有待后续测试证实。
三、应急处置
撇油器和收集罩:前者是在浮油分解后,撇取浮油
沫,并将其收入桶中。收集罩则用于在海底收集石油,并
泵至海面的石油储存装置中。
可控燃烧法:即就地燃烧原油法,用防火浮油栅将
泄漏石油中成团的油聚集在一起,将它们转移到别的地方,

BP公司墨西哥湾海上钻井平台井喷着火爆炸事故详细分析

BP公司墨西哥湾海上钻井平台井喷着火爆炸事故详细分析

行暂时弃井,将来再进
行二次完井。
二、事故经过
根据资料分析: 20日
20:00 开始注海水 20:10 泥浆出口液量增加, 泥浆罐液量增量增加。 已经发 生溢流。 21:10 停泵,立压由1200 psi (8.27MPa)升高到 1700 psi (11.72 MPa),压力增加趋势平缓 ,估计是关闭了环形防喷器。 21:14 再次开泵,立压继续 上升。出口流量较小。泥浆罐液 量增量减小。
井采用了充氮气低密度水泥浆。该水泥浆体系侯凝时间很
长,获得固井成功的难度很大;而且井深5598米仅注入51 桶,约8方水泥浆,有可能使该井的固井质量存在问题。 同时81/2〃井眼内的小间隙固井也使得固井质量难以保证, 导致下部高压油气的侵入。
一、事故基本情况
2. 平台情况
第五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
建造者:韩国现代重工。 最大作业水深:2438米。 建成日期:2001年 额定钻深能力:9114 米
定员:130人。
工作吃水:23米
尺寸: 长112米,宽78米,型深41米。隔水管外径:21英寸, 平台重量32588吨,排水量52587吨。 甲板最大可变载荷8202吨,DP-3系统有8个推进器,最大航 速4节(7.41公里/小时)。 作业日费:53.3万美元
BP公司墨西哥湾海上钻井平台 井喷着火爆炸事故经验分享
当地时间4月20日晚 上22:00左右,BP公司位 于墨西哥湾的“深水地平 线”钻井平台252#-01井 发生井喷爆炸着火事故, 造成11人失踪, 17人受 伤,大面积海域受到严重
污染。
一、事故基本情况
1. 作业者与承包商
区块:Mississippi Canyon Block 252
BP CEO Tony Hayward Florida Governor Charlie Crist 新闻发布会 BP事故处理指挥中心

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井喷着火爆炸事故经验分享

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井喷着火爆炸事故经验分享

关断系统没有发挥作用。再者,该井的防
喷器还配有机器人水下关闭防喷器的功能, 但在事故后,同样不知什么原原因分析
(三)管理原因
1、未及时发现溢流,是发生井喷失控事故的一个管理原因。 从现场录井资料来看,该井在替水过程中,在20:10,泥浆罐的液量急剧增 加,到20:35,已增加了500多桶,但现场无人及时发现溢流,错误地继续进行循 环,没有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直到天然气到井口才停泵观察后,关井。措施了关 井的正确时机。有报道讲,井架工曾给司钻说钻井液溢出太多了,但随即就发生 了强烈井喷,油气弥漫平台,发生了爆炸。 2、录井人员责任心不强,是发生事故的另一个管理原因。 从录井资料看,该井在替水过程中,从20:10开始发生溢流,泥浆罐液 量大量增加,但一直到发生事故的21:50,长达1小时40分的时间里,录井资料 非常明显地显示出井内溢流,但录井人员均没有引起重视,没有向钻台作业人 员通报,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一、基本情况
2、平台情况
第五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 建造者:韩国现代重工。 建成日期:2010年 最大作业水深:2438米。 额定钻深能力:9114 米 工作吃水:23米 定员:130人。
一、基本情况
尺寸:长112米,宽78米,型深 41米。 隔水管外径:21英寸 平台重量:32588吨,排水量 52587吨。 定位方式:DP-3动力定位。 事故井作业日费:53.3万美元 服役时间:2001年 甲板最大可变载荷8202吨,DP3系统有8个推进器,最大航速4 节(7.41公里/小时)。
三、应急处置措施
本次井喷爆炸着火事故 是美国最近50 年以来所发生
的最严重的海上钻井事故之一。
爆炸发生后的黑烟高达 数百英尺。4月22日,经过一次 大爆炸的重创后,钻井平台 在燃烧了36个小时后,沉入了 墨西哥湾。

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井喷着火爆炸事故分析及启示59页

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井喷着火爆炸事故分析及启示59页

三、应急处置措施
本次井喷爆炸着火事故是美 国最近50 年以来所发生的 最严重的海上钻井事故之一。 爆炸发生后的黑烟高达数百 英尺。4月22日,经过一次 大爆炸的重创后,钻井平台 在燃烧了36个小时后,沉0桶的原油源源不断地流入墨西哥湾, 造成大面积海洋环境污染。
是胶心发生刺漏。隔水管流量和出口流量均为零,可能是 井筒中充满气体。
二、事故经过
21:38 可能关闸板防喷器,立压上升后,立即下降,说明闸 板防喷器未发挥作用。
21:42 关第二个环形防喷器,立压上升, 21:47 立压迅速上升。 21:49 立压继续迅速上升,泥浆出口流量突然增加。发生
强烈井喷失控,天然气携带原油强烈喷出。平台充 满油气,柴油机房首先发生爆炸着火。由于过高的 立压,使泥浆泵安全凡尔憋开,油气从泵房喷出, 引发泵房爆炸着火。
井喷爆炸前综合录井仪记录曲线
二、事故经过
21:14 再次开泵,立压继续上升。出口流量较小。泥浆罐液量 增量减小。
21:18 停泵,立压轻微下降后,继续上升。 21:20 再次开泵,隔水管液量增加,出口流量为零,泥浆罐液量
增量变化很小,说明发生井喷,井筒流体从井口喷出。 21:30 停泵,立压轻微下降后,继续上升,然后突然下降,可能
二、事故经过
侯凝16小时后,用海水 替出8000多英尺的泥浆。根 据资料分析: 20:00 开始注海水 20:10 泥浆出口液量增加,
泥浆罐液量增量增加。 已经发生溢流。 21:10 停泵,立压由 1200 psi (8.27MPa) 升高到 1700 psi ( 11.72 MPa),压力增 加趋势平缓,估计是 关闭了环形防喷器。
三、应急处置措施
一、基本情况
1. 作业者与承包商 区 块:Mississippi Canyon Block 252 位于美国路易斯安

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案例分析

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案例分析

空气污染:泄漏 释放的有害气体 对周边地区的空 气质量造成严重 影响,威胁居民 健康。
水质污染:原油 泄漏导致水体污 染,影响当地水 源和海洋生态系 统,进而影响居 民用水安全。
土壤污染:泄漏 的原油还会对周 边的土壤造成污 染,影响农作物 生长和食品安全。
生态破坏:原油 泄漏对周边的动 植物造成致命影 响,破坏生态平 衡,影响生物多 样性。
能源政策和能源安全的反思
墨西哥湾原油泄 漏事件暴露出能 源政策和能源安 全存在的问题
政府应加强能源政 策和能源安全的监 管,确保石油工业 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应重视能源 安全,加强风险 评估和应急预案 的制定与实施
公众应提高能源 安全意识,积极 参与能源安全保 护工作
国际能源市场的变化和影响
原油价格上涨: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导致全球原油供应减少,推动原油价格上涨。
事件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和国际援助
周边国家受到的影响:墨西哥湾周边国家的生态环境、经济和旅游业受到严重影响, 需要采取应对措施。
国际援助: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向墨西哥提供援助和技术支持,共同应对原油泄漏事件。
合作与协调:国际社会加强合作与协调,共同应对全球环境危机,促进可持续发展。
经验教训:分析事件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和国际援助,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应对类似事 件的能力。
Part Four
事件调查和责任认 定
事故调查过程和结果
调查机构:美国政府成立的独立调 查委员会
调查内容:对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 件进行全面调查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调查目的:确定事故原因、责任方 和应对措施
调查结果:认定事故原因为深海钻 井平台爆炸和海底输油管道破裂

安全经验分享-BP墨西哥湾平台爆炸事故20160215

安全经验分享-BP墨西哥湾平台爆炸事故20160215

“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爆炸事故
三、救援过程
堵漏措施五:顶部压井法 BP公司5月26日宣布启用 “Top Kill”封堵墨西哥湾漏油。从 井眼顶部向破损油井注入重钻井液和水泥以封堵这口油井。
“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爆炸事故
堵漏措施六:“切管盖帽”法 顶部压井法失败后,BP公司提出最新处理方案,将在水下防喷 器组顶部安装隔水管接头和隔水管总成(LMRP),用于将漏油引流 到钻井船上,减少原油向海里泄漏
“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爆炸事故
间接原因
固井候凝时间短:BP公司为赶进度,过早下令 Transocean公司用海水替换隔水管中的泥浆 固井质量不合格:该井曾发生过循环漏失,为了防止在 固井中漏失,该井采用了充氮气低密度水基泥浆。该水基 泥浆体系获得固井成功的难度很大,该井的固井质量存在 问题。同时井眼内的小间隙固井也使得固井质量难以保证, 导致下部高压油气侵入 固井后,没有按要求测固井质量,违章进行下一步作业 水泥返高存在缺陷:根据该井的井身结构图,完井套管 固井水泥浆没有上返至上层技术套管内,完井套管固井水 泥浆返高与上层技术套管之间存在裸眼段,为本井的井喷 事故埋下了隐患 防喷器控制系统失效:水下防喷器有两个控制模块,其 中一个控制系统事前失效;爆炸造成控制系统与水下防喷 器失去联系;防喷器靠电池供电,事后取下其中一个模块 进行检查,发现电池没电
“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爆炸事故
二、事故原因
管理原因
未及时发现溢流 录井人员责任心不强
麻痹大意,管理人员缺岗
为赶工程进度,采取了不当的操作程序 为了降低成本,减少了防喷器控制系统的配备
为了缩短工期节约成本,改变原计划将这口探井改造成 了一口生产井
“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爆炸事故

BP发布墨西哥湾事件调查原因的报告

BP发布墨西哥湾事件调查原因的报告

BP发布墨西哥湾事件调查原因的报告发布日期:2010年9月8日今天4月BP在墨西哥湾的马孔多井酿成的悲剧是由多方的一系列失误引起的,而非单一失误。

其结果引发的爆炸和火灾导致11人丧生,并对墨西哥湾海域造成了大面积的污染。

BP今天发布的报告总结称,由“多家公司和工作队伍”所做的决定导致了事故的发生,事故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复杂的,相互关联的一系列机械故障、人为判断失误、工程设计缺陷、运行执行和工作队伍的衔接问题“。

负责BP安全和运营的Mark Bly带领一个由50多名来自BP和外部技术专家和其他领域专家组成的小组经过了4个月的独立调查研究做出了这份报告,该报告发现:•固井和套管围栏—特别是马孔多井底部的固井泥浆未能按照设计要求控制住油井内的碳氢化合物,导致碳氢化合物外泄流动至油层套管;•BP和瑞士越洋钻探公司对压力安全测试结果存在误读,该测试结果已显示油井有溢流危险;•在气体开始外泄的40分钟里,越洋钻探公司的工作人员没有意识到危险状况,也没有针对碳氢化合物进入油井一事采取行动,最后导致碳氢化合物进入钻杆套管,并迅速升至海面;•油井内的油气到达钻井设备后被导入到泥气分离器,致使气体直接通过通风系统进入钻井平台;•气体经过通风系统进入引擎室引起了火灾,而钻井平台的灭火系统却未能生效;•即便是在爆炸和火情致使控制室失控后,安装在海床的防喷装置也应该自动激活进行封井。

但很可能是由于关键部件失灵,防喷装置也未能起作用。

BP即将卸任的CEO托尼·海沃德(Tony Hayward)对该调查报告的评论是:“调查报告对此次灾难性事件的起因提供了关键的新信息。

很显然,这场灾难是由多方的一系列失误引起的,而非单一错误或失误。

多个责任方,包括BP, 哈利伯顿和越洋钻探都负有责任。

简单来讲,事故的原因就是:固井工作做的很糟糕,再加上油井底部套管围栏的问题导致碳氢化合物进入油层套管。

负面的压力测试报告被误读、井控程序的失误、防喷装置的失灵、钻井平台的灭火系统未能起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墨西哥湾“4·20”钻井平台爆炸漏油事故调查报告2010年4月20日21点49分,英国石油公司租用瑞士越洋钻探公司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在美国墨西哥湾中部密西西比峡谷超深水域252区块马贡多探井作业时,发生井喷爆炸着火事故,燃烧36小时后沉没,共造成11人死亡、17人受伤。

4月24日,事故油井开始漏油,持续87天,约有490万桶原油流入墨西哥湾,污染波及到沿岸5个州,直接经济损失达400亿美元。

事故调查组在详细了解事故的情况后,通过现场勘验、调查取证、检测鉴定和专家论证,查明了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情况。

并针对事故原因及暴露出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事故防范措施建议。

具体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一)事故单位情况1、英国石油公司(BP),于1909年创立,最初的名字为Anglo Persian石油公司,1935年改为英(国)伊(朗)石油公司,1954年改为现名。

BP由前英国石油、阿莫科、阿科和嘉实多等公司整合重组形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石化集团公司之一。

公司的主要业务是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天然气销售和发电,油品零售和运输,以及石油化工产品生产和销售。

在这次事故中,BP是开发商和作业者。

2、瑞士越洋钻探公司(Transocean),成立于1926年,是世界上最大的近海钻探商,在全世界范围内提供领先的钻探管理服务。

公司拥有136座海上移动式钻井平台,并已宣布了新近建造的10座特深水位钻探平台,公司对近海钻市场技术层面高度重视,是世界上舰队配备最先进和最全面的近海钻探商之一。

在这次事故中,瑞士越洋钻探公司是钻井承包商。

3、美国哈里伯顿公司(Halliburton Company),成立于1919年,是世界上最大的为能源行业提供产品及服务的供应商之一。

公司总部位于阿联酋第二大城市迪拜,在全球七十多个国家有超过五万五千名员工。

为一百多个国家的国家石油公司,跨国石油公司和服务公司提供钻井、完井设备,井下和地面各种生产设备,油田建设、地层评价和增产服务。

九十多年来,哈里伯顿公司在设计、制造和供应可靠的产品和能源服务方面一直居于工业界的领先地位。

目前哈里伯顿公司是中国石油和天然气行业最大的设备和服务提供商之一。

在这次事故中,美国哈里伯顿公司是固井作业服务商。

(二)作业区块情况2008年3月19日,BP获准租赁252马贡多区块,它位于美国墨西哥湾中部密西西比峡谷超深水域,租期10年。

合作方及权益:BP持有65%的权益,美国阿纳达科石油公司和日本三井公司分别持有25%和10%的权益。

作业者为BP 公司,钻井承包商为瑞士越洋钻探公司,固井服务公司为美国哈里伯顿公司,防喷器供应商为美国喀梅隆公司。

(三)钻井平台情况“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是第五代动力定位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韩国现代重工于2001年建成。

尺寸为121米×78米,定员130人,实际126人(其中,瑞士越洋钻探公司79人,BP公司6人,美国哈里伯顿公司41人),造价为7亿美元,工作吃水深度23米,型深41米,隔水管外径21英寸,最大作业水深为2438米,额定钻深能力9100米。

平台重量32588吨,排水量52587吨,甲板最大可变载荷8202吨。

定位方式为DP-3动力定位,DP-3系统有8个推进器,最大航速4节(7.41公里/小时)。

(四)钻井情况马贡多井号为MC 252#-01,井别属于探井,井型为直井。

设计井深20000英尺/6096米,实际井深18360英尺/5596米,作业水深5067英尺/1544米。

井身结构有9层套管,分别是:1、36″导管下至1622米,固井水泥返至海床面;2、28″表层套管下至1912米,水泥返至海床面;3、22″技术套管下至2421米,水泥未返至上层28″表层套管内;4、18″技术套管下至2736米,水泥未返至上层22″技术套管内;5、16″技术尾管下至3533米,水泥未返至上层18″技术套管内;6、13 5/8″技术尾管下至4009米,水泥未返至上层16″技术尾管内;7、11 7/8″技术尾管下至4606米,水泥未返至上层13 5/8″技术尾管内;8、9 7/8″技术尾管下至5236米,水泥未返至上层11 7/8″技术尾管内;9、9 7/8″+7″复合生产套管下至5596米,水泥未返至上层9 7/8″技术尾管内。

该井配套的水下防喷器为美国喀麦隆公司生产,最大工作压力15000psi(103Mpa)。

配有一个双闸板、两个单闸板。

两个单闸板中,一个为剪切闸板,一个为变径闸板。

二、事故发生经过及应急处置情况(一)、井喷导致爆炸及漏油过程4月19日,9 7/8″+7″复合套管下至5596米(18360英尺),固井后坐密封总成,候凝16.5小时,正向试压证实井内套管抗压合格,然后负压测试检查井底固井作业的完整性,尽管两次负压测试数据异常,但BP现场负责人草率地做出了“合格”的结论。

4月20日,计划在井深2454米处(8049英尺)打水泥塞,然后临时弃井,换上生产平台作业。

BP公司决定采用“先用海水替完井液,再打水泥塞临时弃井”的方案。

候凝16.5小时后,下钻至2454米(8049英尺)处,用海水顶替完井泥浆。

4月20日20:00,开始用海水替泥浆。

20:08,出口返出泥浆,此时泵入量3.6m³。

这些数据印证了该井存在井漏。

20:25,隔水管返出流量明显大于泵入量,显现溢流征兆。

20:52,降低泵入排量,出口流量在2.23-2.73m³/min间波动,溢流明显。

20:58,继续降低泵入排量,出口流量3.6m³/min,溢流加重。

21:08,停泵观察。

立压为1.0kpsi。

出口流量0.45m³/min,在此过程中,立压逐步由1.0kpsi上升到1.5kpsi。

21:14,重新开泵循环,进口流量1.82m³/min,返出泥浆绕过流量计直接排海。

立压逐步上升到1.75kpsi。

21:18,停泵。

立压下降为1.4kpsi。

21:20,开泵循环。

立压由1.5kpsi上升为2.52kpsi,泵入排量3.2m³/min,出口无泥浆返出。

21:29,停泵。

立压下降为1.25kpsi后,在6分钟内上升为1.75kpsi,之后直线下降为0.6kpsi,接着上升为1.49kpsi后,又下降为0.4kpsi。

此过程中,出口无泥浆返出。

21:42,立压由0.4kpsi上升为1.3kpsi。

然后突然出现激烈直线上升。

进出口流量依然几乎为零。

21:49,立压已直线猛增到35.7Mpa,出口流量猛增到8.2m³/min,发生强烈井喷,天然气从井口喷出后,发生爆炸,共造成11人死亡、17人受伤。

爆炸发生36小时后,“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沉入墨西哥湾。

底部油井自4月24日起开始漏油不止,漏油量从5000桶/天上升到30000桶/天,持续87天,约有490万桶原油流入墨西哥湾。

(二)、应急处置情况1、成立应急指挥机构事故发生后,BP公司快速在休斯敦设立了一个大型事故指挥中心。

从160家石油公司调集了500人参与其中,成立联络处、信息发布、油污清理、井喷事故处理、专家技术组等相关机构,并与美国当地政府积极配合,寻求支援。

2、清理油污主要措施有围堵清理、化学制剂分散法、襒油法、可控燃烧法、收集法、打井救援等。

共动用4.7万人,7000多艘船,十几架飞机,使用了400多万米围油栏和700多万升分散剂等,在沿岸建立了72公里的沙护堤。

3、聘请道达尔、埃克森等公司专家制定井喷漏油治理措施①设法启动水下防喷器关井4月26日出动多台水下机器人(ROV),尝试关闭水下防喷器来实现关井,没有成功。

②安装控油罩控油5月7日,BP工程师将一个重达125吨的大型钢筋水泥控油罩沉入海底,希望用它罩住漏油点,将原油疏导到海面的油轮。

但由于泄漏点喷出的天然气遇到冷水形成甲烷结晶,堵住了控油罩顶部的开口,使得这一装置无法发挥作用。

随后又用小一号的钢筋水泥罩,可减少甲烷结晶的形成,但这个方法同样失败。

③安装吸油管回收部分原油5月14日,BP尝试在海底漏油口安装类似虹吸管的装置进行吸油。

在约1600米深处,利用水下机器人成功将吸油装置下端连接到海底吸油管,上端连接到一艘油轮,每天可回收约3000桶漏油。

④顶部压井法5月26日,BP启用顶部压井法,从井眼顶部向破损油井注入重钻井液和水泥,试图封堵漏油井,但未能取得成功。

⑤切管盖帽法6月3-4日,BP利用水下机器人切除防喷器上端隔水管,并在漏油点上方成功安放一个漏斗状装置,将部分漏油引流到钻井船上。

实施切管盖帽法的第一天,共收集6000桶原油。

6月22日收集了1.66万桶泄露的原油。

7月12日,又成功更换一个新的、可以完全封堵井口的控油罩。

7月15日,BP首次宣布不再有漏油流入海洋。

⑥实施静态压井法封住油井8月5日,BP采用静态压井法,连续8小时内向油井顶部灌注超过2000桶的压井泥浆,成功实现井筒压力平衡,产生了比较明显的效果,基本封堵了油井。

⑦依靠救援井实施彻底封堵9月16日在井底9 7/8″套管处实现救援井与事故井联通。

9月17日通过救援井向事故井灌注水泥。

9月19日压力测试后,BP宣布漏油井被彻底封死。

三、事故原因(一)直接原因施工固井的质量不合格,当井底压力发生剧烈的变化时,这会产生极大的压力并突破了钻井的密封,从而造成瞬间井喷。

发生井喷后,海底的天然气和原油沿着管道冒上来,混合易燃易爆气体四处扩散,当这些气体进入引擎室后,发生了第一起爆炸,随后发生了一系列地爆炸,造成钻井平台严重地原油泄露,同时点燃了部分冒上来的原油。

原因分析:通过调查组在现场勘验、物证检测、调查询问、查阅资料,并经综合分析后认定:原本完井套管串设计计划采用“7″尾管悬挂固井和9 7/8″套管回接固井”设计方案,可提供四道密封防护(井底固井密封、所下尾管的悬挂器部位密封、尾管悬挂处的固井密封、井口密封总成密封)。

但为了节约资金和工期,BP墨西哥湾深水勘探的项目经理在施工前将完井方案调整为“9 7/8″和7″符合套管串”,一次下到井底,变更后的方案只能提供井底固井和井口密封总成两道密封。

海底底层压力梯度复杂并且泥浆密度窗口极窄,在固井质量不合格的情况下,增加了发生事故的风险,最后造成了上喷下漏,并导致了这次爆炸和泄露事故。

(二)间接原因1、施工过程多个环节存在漏洞该钻井属于低地温梯度井,使用充氮气水泥浆体系存在产生超缓凝现象的潜在风险。

水泥候凝仅为16.5小时,用海水顶替井筒泥浆,压力失衡,最后油气突破尚未胶结水泥,引发单流阀损坏。

另外,固井过程中存在违章作业,没有按要求充分地循环泥浆,导致井底含油气的钻井液上行至海底防喷器的上部,这样增加了导致溢流井喷的风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