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北京东路快捷路设计总述
临沂北城大道规划方案

临沂北城大道规划方案一、背景随着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道路交通建设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2019年,临沂市政府提出了加快城市道路交通建设的计划,其中,临沂北城大道规划方案的编制成为此次计划中的重点项目。
二、现状临沂北城大道是临沂市连接市区和郊区的主要道路,起点为临沂市区一环路北段,终点为临沂市瑶山风景区入口处。
道路全长21.6公里,是一条双向六车道城市快速通道,车辆通行量大,交通拥堵问题突出。
三、规划设计为缓解临沂北城大道的交通压力,提高城市道路交通能力和服务水平,临沂市政府提出了临沂北城大道规划设计方案。
1. 道路扩建根据规划设计,将现有的双向六车道快速通道扩建为双向十车道快速通道,扩建后的道路宽度达到60米,可满足未来30年的交通需求。
2. 新建地下隧道随着城市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用地铁作为通勤工具。
为了响应市民的需求,规划中提出在临沂北城大道上新建一座地下隧道,连接临沂北城大道与地铁站。
隧道全长3.2公里,设计通行速度为每小时60公里,通行方向为南北双向。
3. 新建高架桥为了提高临沂北城大道的交通能力,规划中提出在一些重要路段上新建高架桥。
高架桥的建设可以有效避免地面交通拥堵,同时减少路面交通事故的发生。
高架桥的设计采用了现代化的桥梁建设技术,符合国际标准,并具有美观、实用、稳定的特点。
四、总结临沂北城大道规划方案的编制,为临沂市的城市交通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规划设计中提出的道路扩建、新建地下隧道、新建高架桥等方案,将极大地改善道路交通状况,提高市民的出行效率和生活质量,同时也能够推动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临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临沂中心城区交通拥堵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临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临沂中心城区交通拥堵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临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12.23•【字号】临政办字〔2021〕110号•【施行日期】2021.12.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道路交通管理正文临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临沂中心城区交通拥堵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临政办字〔2021〕110号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单位):《临沂中心城区交通拥堵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临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1年12月23日临沂中心城区交通拥堵治理工作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交通拥堵治理工作的相关要求,有效缓解中心城区交通拥堵,提高城市道路交通建设和管理水平,全面改善我市道路交通运行环境,提升城市品位,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从顺应城市建设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出发,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强化“宏观把握、系统思维、综合施策、多管齐下、融入日常”,建立交通拥堵治理长效机制,按照先急后缓的原则持续推进,久久为功,通过系统治理、绿色治理、智慧治理、协同治理,着力推动交通拥堵治理由末端向源头转变、由治标向治本转变、由粗放向精准转变,提升交通出行环境品质与服务保障能力,推进城市交通立体化综合发展,提高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切实增强人民交通出行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推动临沂“由大到强、由美到富、由新到精”战略性转变提供强有力的交通支撑和保障。
二、工作原则和目标(一)工作原则坚持系统治理。
强化标本兼治,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等各个环节,系统性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强化顶层设计,通过交通“供给侧、需求侧”改革双向发力,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双管齐下”,优化交通资源配置,逐步构建合理的城市交通出行结构。
临沂兰山区前后十片区城市设计

临沂兰山区前后十片区城市设计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临沂兰山区的城市设计需要不断改善,使城市更加美观、宜居、安全和环保。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制定了以下前后十片区城市设计方案:
一. 优化城市结构
在规划中,将规划区划成合理的居住区和商业区,布局出便捷的交通网络,建设新的商业空间,完善办公、居住、消防、供水、供电等设施,以及法律法规等,使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而完善。
二.建立景观环境
规划设计中,要在城市中融入景观环境,向公众提供休闲空间、观景台、健身步行区、和谐公园、市民步行步行步行步行步行步行步行步行步行步行步行步行步行步行步行步行步行步行
、水景景观等,增强城市环境的艺术性、宜居性和安全性。
三.创新人文关怀
在城市规划中,还需要创造人文关怀环境,为公众提供文化活动空间,建立志愿者中心、公共图书馆以及安全的慈善机构,加强宗教活动机构的建设,推广使用环保交通工具,开展识字运动,以及举办文艺节等关怀市民的活动,增加城市人文关怀水平。
总之,前后十片区城市设计优化要求符合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等多方面的需求,让城市变得更加美观、宜居、安全和环保。
只有通过这样一套完善、协调、可持续的城市规划才能加速临沂兰山区的发展,让其成为一个安全、现代、国际化的城市。
临沂汤泉区规划方案 (3)

临沂汤泉区规划方案1. 前言临沂市汤泉区是山东省的一个新兴发展地区,自2006年设区以来,已成为临沂市经济、文化和交通的重要枢纽。
为了满足该地区的快速发展和人民对更好居住条件的需求,制定一份全面详尽的规划方案非常必要。
本文就提出一些规划方案以便指导该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2. 总体规划2.1 地理位置汤泉区位于临沂市的东北部,北邻兰山区,东接沂水县,南连河东区,西靠河口区,总面积为175平方公里。
该区域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属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地处黄河流域。
2.2 发展目标制定规划方案的一大目的是确立发展目标。
汤泉区作为临沂市辖区之一,其所处的地位与未来发展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因此,该区域的发展目标必须清晰明确,以建设宜居城区为大目标,同时注重保护环境、多元化经济、社会事业发展。
具体而言,宜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城市建设进程,提高公共服务设施的水平,同时在文化、旅游等方面进行深入开发。
2.3 规划设计为实现上述发展目标,制定的规划设计应首先从土地利用结构、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用服务设施等多个方面进行。
重点如下:•土地利用结构未来汤泉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应以城市开发为主,同时合理规划产业用地、生态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等,以满足不同需求的分类开发。
该区域内的工业区、生态开发区、居住区、休闲区应当明确分别经营的业务范畴和使用标准。
同时,配套的道路、管线、电力、水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应当同时采取。
•交通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要素,也是市场消费和人口流动的基础。
在改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也应当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重视。
建议规划设计提出合理交通网络示范方案,包括道路、铁路、机场等,满足人口与物资流动的需求,并且注重系统连通性和绿色低碳化。
•生态环境汤泉是山水典型之区,整个区域的生态环境具有很大的潜力和优势。
规划设计应在坚持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加强对绿化带、花园林区和平原生态区等生态环境的规划建设,注重保障生态系统的完整和持续性,加强生态旅游及资源的保护。
临沂市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纲要doc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城市是组织社会资源的核心和人们生活的家园。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大城市或城市群已成为国际竞争新格局的基本单位,大城市是全球经济网络的节点,是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窗口和平台,也是国际资本和跨国公司的首选区位。
中心城市强,区域经济就强。
加快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已成为关系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临沂在鲁南苏北区域的地位和作用,提出在今后一个时期,把临沂建设成为继济南、青岛之后的全省第三大城市。
这是省委、省政府从推进全省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高度做出的重大决策,是临沂发展的重大机遇,也是临沂2500年建城史上的里程碑。
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及时对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谋划,构筑大城市框架,使城市规模、城市功能、城市发展方向、城市基础设施布局等方面适应大城市发展的要求。
一、临沂大城市建设的客观要求1.建设临沂大城市的历史和现实条件临沂历史悠久,公元前492年鲁国开始修筑启阳城,拉开了临沂的建城史。
2500年的历史进程中,临沂城始终是国、州、郡、府、道治所和专区机关驻地,是鲁南地区第一大城市。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我党、我军先后在这里创建了滨海、鲁中、鲁南革命根据地,是山东抗战的政治中心。
临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东夷“凤”文化的发源地。
书法文化、智学文化、武文化、孝文化以及现代革命文化在这里融汇贯通,“书圣”王羲之、“智圣”诸葛亮诞生在这里,闻名中外的《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竹简出土在这里。
临沂是资源相对丰富的城市。
2008年临沂市人口1030万人,总面积17184km2,全市耕地面积997万亩,土地后备资源262万亩,分别占全省的10.9%、8.6%、10%,建设用地充足。
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和探明储量的矿产82种。
全市大、中型水库36座,水资源总量59.6亿m3,人均水资源量731 m3,是全省平均水平的两倍,城市发展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
临沂是蓬勃发展的城市。
临沂高铁片区规划方案

临沂高铁片区规划方案概述随着高铁的建设和普及,临沂作为山东省内的重要城市,也得到了提升和发展的机会。
为了更好地发挥高铁的作用,促进临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临沂市政府制定了高铁片区规划方案。
本文将对该规划方案做详细介绍。
规划目标临沂高铁片区规划方案的目标是:统筹协调片区内土地资源,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打造交通枢纽和现代服务业中心,推动城市转型发展。
具体包括:1.建设完善的城市快速路网系统,提高交通流通性和区域联系能力;2.以高铁站为中心,设立商贸、科技创新、文化娱乐等多种功能;3.发展服务业,培育经济特色产业;4.保护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形成宜居宜业的现代化产城融合区。
规划范围临沂高铁片区规划范围包括:高铁临沂站所在区域,以及沿高速公路、干道和城市主要水道为界的区域内。
具体包括:1.北侧:解放东路、文化宫路以南,交通路以东;2.南侧:高铁南站区域;3.东侧:高速公路S25以西,嵩山路以南的区域;4.西侧:高速公路G3以东,银雀山路以北的区域。
规划内容临沂高铁片区规划内容主要包括:基础设施1.建设高速公路、快速路、城市干道等路网,提升交通流通性;2.建设水、电、气等公用管网,满足城市日常生活和生产需求;3.扩建高铁临沂站,提供更加便捷的交通服务。
建筑与配套设施1.建设高端商务区、文化娱乐区、科技创新区等功能区;2.建设现代化城市广场和公园等公共设施,提升城市品质;3.建设医疗机构、学校等社会服务设施,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需求。
环境保护1.强化污水、垃圾、废气等治理,减少环境污染;2.打造园林绿化带,提高城市绿化率;3.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保障生态系统健康。
实施方案为了实现临沂高铁片区规划方案的目标,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规划的组织、实施和监督;2.加强与周边地区的沟通和协调,推动区域共同发展;3.积极开展宣传和推广,营造良好的规划氛围,提高社会参与度。
结论临沂高铁片区规划方案是临沂市政府为打造现代化产城融合区而制定的重要规划,主要目的是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打造交通枢纽和现代服务业中心,推动城市转型发展。
临沂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0年临沂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及重点项目建设计划(第二批)的通知

临沂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0年临沂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及重点项目建设计划(第二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临沂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0.09.27•【字号】临政字〔2020〕108号•【施行日期】2020.09.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本建设正文临沂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0年临沂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及重点项目建设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单位):《2020年临沂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及重点项目建设计划(第二批)》已经市政府研究通过,现予以印发,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临沂市人民政府2020年9月27日2020年临沂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及重点项目建设计划(第二批)为全面加快重点民生工程建设,根据年初的工作计划安排,补充编制了《2020年临沂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及重点项目建设计划(第二批)》。
共实施青龙河治理等6个项目,总投资17.8亿元,其中,2020年投资16亿元,全部为市财政资金。
具体情况如下:一、青龙河治理提升一期工程总投资5000万元。
实施祝丘路至清河北路污水管道及一体化泵站建设、河道清淤、水生植被、排口整改、补水工程等,主要解决晴天污水溢流问题。
二、青龙河治理提升二期工程总投资14.5亿元(含拆迁费6亿元)。
全面优化青龙河黑臭水体专项整治提升方案,加快推进工程整治项目实施;打造区域水系互联互通、构建生态补水模式、保障河堤水环境健康运行;构建青龙河沿河绿地,提升沿河景观,实现青龙河水清、岸绿、景美;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严格落实河长制,打造智能监控平台,动态掌握水位、水量、水质数据,强化运营维护,推进“厂网河湖一体化”管理,实现青龙河长制久清。
三、山东省鲁南区域应急物资储备中心项目总投资10034万元,2020年投资690万元。
建成后满足应急救灾物资、应急医疗防护物资、消防设备及器材等储备功能需要,为我市及鲁南区域有效应对自然灾害应急救助、防疫防控和突发事件,提供良好的物资保障。
临沂市道路更名一览

临沂市道路更名一览
■南北走向的道路有9条:
1、原临西路,更名为通达路。
2、原临西二路,命名为商诚路。
3、原临西三路,命名为开源路。
4、原临西四路,命名为兴隆路。
5、原临西五路,命名为蒙山大道。
6、原临西六路,命名为王庄路。
7、原临西七路,命名为琅琊王路。
8、原临西八路,命名为工业大道。
9、原新华二路,命名为羲之路。
■东西走向的道路共11条:
1、原金雀山二路,命名为平安路。
2、原金雀山三路,命名为金坛路。
3、原金雀山四路,命名为金源路。
4、原金雀山五路,命名为陶然路。
5、原金雀山六路,命名为清河北路。
6、原金雀山七路,命名为清河南路。
7、原金雀山八临,命名为永盛路。
8、原金雀山九路,命名为沂河路。
9、原水安路,命名为顺和街。
10、原聚才路,命名为聚才路。
11、原新开通路,命名为前十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沂市北京东路快捷路设计总述
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市圈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深入,公路改建为交通性主干路情况建设越来越多,尤其城市外围与周边县城连接的道路。
该文结合临沂市北京东路工程案例,介绍了城市路网射线改造建设的方案设计思路,可为同类工程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射线公路;旧路利用,城市快捷路;互通立交;海绵城市;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
码: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许多城市都面临着将大量原有公路改造成城市交通干道的建设需求,通过对公路进行改造,实现道路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对完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实现城市各组团间快速联系,推动城市空间合理布局和优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临沂市北京东路现状为省道S342,全线均有现状道路,为双向四车道断面。
本次改造范围位于临沂市河东区,西起东内环,东至现状长深高速立交,路线全长17km。
工程自西向东贯串河东区,东连长深高速,通往莒南、日照,是城市对外联系的交通干道,沿线村镇密集。
目前随着城市快速向东发展,北京东路各种交通形式交织,交通混乱,拥堵严重,不适应城市规划的功能和景观定位,急需进行城市化改造和品质提升。
2、本工程功能定位
根据临沂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将省道S342功能进行了重新定位,规划的北京东路为城市快捷路(交通性主干道),是临沂市城市骨干路网的重要
组成部分,是城市东西向交通的重要通道,是河东区与北城新区、老城区联系的
重要通道,是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轴线,也是临沂市重要的东部景观门户。
图1 临沂市规划路网图
3、建设条件
临沂市区现状公路网由京沪高速,G205、G206 和G327 三条国道及S342 构成。
其中京沪高速从临沂城区西侧穿过,并在城市西北和西南设置两个出入口。
四条国省道呈米字型穿越市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共有大小13 个出口,对外公
路交通十分便利。
北京东路作为临沂市主干路网之一,北京东路也称S342,在规
划中定位为城市快捷路,衔接中心城区与长深高速,是城市对外联系的交通干道。
另外北京东路衔接长深高速与主城区,是主城区东北部重要门户。
本段道路位于城郊结合部,区域内道路网严重缺乏,工业区内部道路和村镇
道路相对较多;北京东路周边现状用地较少,多为工业用地和村镇用地。
地区内
部交通难以组织,进出交通不方便,难以有效满足城市发展所带来的交通需求。
(1)现状周边路网:该项目位于临沂市中心城区东北部。
沿线相交道路有:
温泉路、昆明路、工业园路、中山路、东中环、管仲路、澳门路、龙山路、东阳路、东外环、长深高速等。
(2)现状道路断面:现状北京东路为一块板路面,机动车道宽度为15米,
双向四车道,两侧非机动车道各为3.5米,人行道为3米,机非混行,道路红线
宽度为42米。
(3)现状道路节点:东中环、东外环与北京东路均为平交。
北京东路与胶新铁路、兖石铁路交点均为道路下穿铁路,需协调铁路部门增加下穿宽度。
长深高速—北京东路立交现状为双喇叭互通。
4、方案设计思路
本工程的研究内容主要是在影响区范围内,结合临沂市、河东区的城市规划
资料、沿线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交通运输状况及建设条件等因素,在充分
调研、评价、勘察的基础上,确定建设必要性、建设规模、技术标准、工程方案
和投资估算。
根据本项目在临沂城市路网中的地位、作用、功能定位,结合地形、地质、
水文等自然条件,提出以下的总体设计原则:
(1)、因地制宜,经济合理:工程方案以满足交通功能为基础,尽量减少用地、拆迁,保证工程建设进度,节约建设资金;路线选择充分结合现状公路路线,局部进行线性优化;充分利用现状公路路基,外侧进行加宽,做好新旧路基衔接;现状桥梁进行检测加固后充分进行利用。
(2)、立足系统,远近结合,体现可持续发展:以规划建设适当超前为原则,做到远近结合,使北京东路建设与临沂城市道路网相协调,适应不断增长的
交通需求,为今后发展留有余地;建设标准与功能定位相适应,力求全线标准的
一致性;结合沿线实际情况,从交通的系统性、网络性和功能性方面,研究工程
方案,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切实可行的建设方案。
(3)、体现“城市快捷路”的特点:道路总体布置充分体现城市快捷路的特点,各种市政设施包括雨水、路灯、交通、通讯、绿化等应在保证安全可靠,外
形美观的前提下合理布置。
(4)、体现“以人为本”:建设“以人为本”的道路系统和地下空间,处
理好人流和车流、地上和地下的关系,创造生态和谐、环境优美的城市公共活动
空间,适应周边地区地块环境建设的需求,重视道路景观设计,创造高品质的城
市空间、绿地环境。
5、方案设计简介
该工程道路规划等级为城市快捷路(交通性主干道),本次按规划定位实施,其中主线快车道设计车速80km/h,两侧辅道设计车速40km/h。
工程内容包括地
面道路、桥梁、雨水、污水、路灯、交通设施、道路绿化工程,工程同时为电力、电信、给水、热力、燃气管线等市政管线保护、迁建和新建做好工程配合。
(1)道路65米标准横断面形式为:7米慢行一体+7米辅道+3米绿化带+31
米快车道+3米绿化带+7米辅道+7米慢行一体;设计道路中心线基本与现状中心
线重合,主路中间6车道利用公路路基路面,进行铣刨罩面处理。
图2 设计横断面图
7、结语
该工程于2016年7月开工建设,并于2017年12月竣工通车。
该工程于获
得2019年山东省勘察设计一等奖,目前使用状态良好,恰当的与周围景观融合,取得了显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为当地第一条城市化改造的公路项目,第一
条融入海绵城市设计理念的道路项目,可作为今后类似工程的参考实例,为其它
城市交通的规划建设提供可供参考的思路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