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

合集下载

历年高考文言文知识点整理

历年高考文言文知识点整理

历年高考文言文知识点整理读书和学习是在别人思想和知识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识。

语文这一学科有自身的知识系统和复习规律。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熟记这些知识系统和复习规律,然后熟练的运用。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高考文言文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历年高考文言文句型知识点整理(一)、宾语前置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

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

例如:《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否)焉。

(之,宾语提前的标志)《师说》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苏轼不吾知其亦已兮,苟(只要)余情其信芳(美好)。

《离骚》屈原东望愁泣,若不自胜。

《柳毅传》李朝威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所(代词,“之人”)不忍视。

《柳毅传》李朝威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而良人未之知也。

《齐人有一妻一妾》〈孟子〉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彼且奚适也?《逍遥游》〈庄子〉彼且恶(何)乎待哉?《逍遥游》〈庄子〉沛公安在?《鸿门宴》〈史记〉夫晋,何厌之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烛之武退秦师》〈左传〉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怨)?《祭十二郎文》韩愈洞庭君安在哉?《柳毅传》李朝威无情郎安在?《柳毅传》李朝威3.介词宾语提前: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

春季高考语文知识点梳理

春季高考语文知识点梳理

春季高考语文知识点梳理(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心得体会、职业规划、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areer planning,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春季高考语文知识点梳理2023春季高考语文知识点梳理高考在即,怎样复习语文容易提高分数应该是考生最想知道的问题,下面本店铺为大家带来春季高考语文知识点梳理,欢迎大家参考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春季高考语文知识点梳理一、重点实词:1、险衅:臣以险衅(艰难祸患,指命运不济)2、见背:慈父见背(背弃我,指死亡)3、夺:舅夺母志(改变)4、祚:门衰祚(zuò)薄(福分)5、鲜:终鲜兄弟(本指少,这里是没有)6、吊: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安慰)7、婴:而刘夙婴疾病(缠绕)8、废:未曾废离(停止侍奉)9、察:前太守逵察臣孝廉(考察和推举)10、寻:寻蒙国恩(不久)11、笃:则刘病日笃(病重)12、拔擢:至微至陋,过蒙拔擢(zhuó)(提升)13、区区: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14、听:听臣微志(听任,准许)二、一词多义:1、行:①行年四岁(动词,经历)②九岁不行(动词,走路)2、矜:①犹蒙矜育(动词,怜惜)②不矜名节(动词,自夸)陛下矜悯愚诚(动词,怜悯)3、至:①至微至陋(副词,极其)②无以至今日(动词,到达)4、以:①臣以险衅(连词,因为)②臣以供养无主(连词,因为)③谨拜表以闻(连词,相当于“而”)④猥以微贱(介词,凭身份)⑤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介词,用)⑥臣具以表闻(介词,用)5、见:①慈父见背(代词,我,自己)②二州牧所见明知(动词,看见)6、亲:①躬亲抚养(代词,亲自)②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名词,亲戚)7、当:①当侍东宫(动词,任,充当)②死当结草(副词,应当)8、薄:①日薄西山(动词,迫近)②门衰祚薄(形容词,微薄,少)9、于:①州司临门,急于星火(介词,比)②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介词,给)10、夙:①夙遭闵凶(名词,很早,幼年)②夙夜忧叹(名词,早晨)11、之:①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憧。

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复习(可用)

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复习(可用)

词类活⽤、特殊句式复习(可⽤)词类活⽤、特殊句式复习词类活⽤4、动词、形容词活⽤为名词规律规律:在句⼦中,具有明显的表⽰⼈与事物的意义。

它⼀般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

译法:⼀般要补出中⼼词(名词),⽽以形容词作定语。

例句:A、形容词①宾语位置例: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

旧交情兼百花之长.⽽各去其短.。

长处、短处②主语位置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愚⼈乃弃其步兵,与其轻锐..倍⽇并⾏逐之。

轻装精锐的部队B、动词(宾语位置)未尝有坚明约束..者。

盟约5、使动⽤法概念: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古汉语中,动、形、名都可能带宾语活⽤为使动。

例⼦:项伯杀⼈,⾂活.之。

①动词的使动⽤法例:卒廷见相如,毕礼⽽归.之。

让…回去(特殊)今以钟磬置⽔中,虽⼤风浪不能鸣.(之)也。

让…发出声⾳②形容词、名词的使动例:春风⼜绿.江南岸。

让…变绿先⽣之恩,⽣.死⽽⾁.⾻也。

让…活,让…长⾁6、意动⽤法(动、形、名)①主观上认为宾语如何如何例:且庸⼈尚羞.之。

(动词,以…为羞)成以其⼩,劣.之。

(形容词,认为…不好)②把…当作…例:吾从⽽师.之。

(名词,把…当作⽼师)⼩结:词类活⽤现象,概括地说,有这样⼏种情况:(⼀)、名词(⼆)、形容词(三)、动词1、名作动 1、形作名 1、动作名2、意动 2、形作动 2、意动3、使动 3、使动 3、使动4、为动 4、意动5、名作状特殊句式⼀、判断句(⽩话⽂中⽤动词“是”联系判断句中两部分:主语和宾语)1、⽤助词“者”和“也”配合,表⽰判断。

“者”表⽰主语后的提⽰和停顿,“也”结尾表⽰判断语⽓。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者,…也”②栗者.,民之所种。

“…者,…”③夫战,勇⽓也.。

“…,…也”和⽒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④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者也”2、在主谓之间,⽤“即、乃、则、皆、本、诚、亦、素”等副词表⽰肯定判断,兼加强语⽓。

①梁⽗即.楚将项燕。

2020高考专题复习·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

2020高考专题复习·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
“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词类活用 特殊句式

【学习目标】 1、理解和把握词类活用的特点 2、掌握文言特殊句式的判断方法 3、复习和巩固《过秦论》中重要的字、词、句 【学习重点】 1、理解和把握文言词类活用的特点 2、掌握文言特殊句式的判断方法 【学习难点】 掌握常见的文言词类活用

【交流】宾语前置的翻译一定要将倒装语序调整为正常语序, 然后再进行翻译。尤其是宾语前置句子的三种情况要注意识别, ①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时,宾语往往提前;②疑问句中代词做 宾语(谁、胡、何、安、焉等)时,宾语往往也提前;③有宾 语前置标志词“之”或固定句式“唯……是……”等标志时, 宾语往往前置。
4、不解定语后置
六.动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其发出者是后面的宾
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这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如:“项伯 杀人,臣活之”中的“活”,就是使……活命的意思。 ①外连横而斗诸侯 斗:让……争斗 ②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 屈:使……弯腰 ③以夭梅病梅为业 夭、病:使……弯曲,使……生病 ④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鸣:使……发出声音 ⑤李牧连却之 却:使……退却 ⑥中军置酒饮归客 饮:使……饮酒 ⑦生死而肉骨 ⑧惊天动地 ⑨可烧而走也 ⑩焉用亡郑以陪邻 《左传》 ⑪既来之,则安之。
【例】是非真能好古也,特与庸俗人同好而已。
误译为:是不是真能爱好古物,只不过与庸俗人趣味相同罢了。
【分析】此句是以“非”作标志的否定判断句。“是非”不是一个词,应该 “是”是代词“这”,“非”是表判断,“不是”;在翻译时必须将其译 成“……不是……”的格式,
即:这不是真能爱好古物,只不过和庸俗人趣味相同罢了。
二.名词用作动词 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2篇)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2篇)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语法现象:1.积累性的实词:重要实词、通假字、偏义复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虚词:重要虚词、固定结构2.规律性的:词类活用、各类句式文言文翻译的标准翻译文言文的标准是:信、达、雅“信”要求忠实于原文,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直译,不可以随意增减内容。

例: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锋利,战术不好,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雅”要求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的表达出来。

例:曹公,豺虎也。

曹操是豺狼猛虎。

曹操是象豺狼猛虎一样(凶狠残暴)的人。

凭着勇气在诸侯中间闻名凭勇气闻名在诸侯国例:以勇气闻于诸侯。

“达”要求译文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一致。

翻译的程序2、分析原文句式的特点。

3、进行初步的字字落实的翻译,特别注意一些容易理解错的字和关键的字的翻译。

5、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文言句子准确表达出来。

6、查对字词的落实,誊写到答案卷上。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为主:对原文逐字逐句对应翻译,字字落实。

例: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的北门的钥匙2、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等到太子丹用荆轲刺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计谋,才招致祸患。

意译为辅: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灵活地增减内容,改变句式,使文意连贯。

例1: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张衡到职工作了三年,向朝廷上表章请求告老还乡。

例2: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樊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于是(又)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守卫边境,击退匈奴七百多里。

例3: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秦孝公)有并吞天下的野心。

1、留(保留原文某些不必翻译的词语)古今同义的词语,专有名词如:帝号、年号、人名、物名、地名、国名、朝代名、称谓、器具、度量衡单位、典章制度可照录不翻译。

如果名称不全的要补全。

例:1:阳嘉元年,复造地动仪。

2、邹忌修八尺有余。

3、德佑二年____月____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高考语文常考一词多义总结

高考语文常考一词多义总结

高考语文常考一词多义总结高考语文常考一词多义一词多义1.固①据崤函之固(险固,坚固,特指地势险要,城郭坚固,形容词用作名词)②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牢固,顽强,形容词)③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固守的据点,屏障,名词)2.因①因遗策(沿袭,动词)②因利乘便(趁着,介词)③因河为池(凭借,依据,介词)3.亡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损失,动词)②追亡逐北(逃亡,动词;此用作名词,指逃亡的军队)③吞二周而亡诸侯(灭亡,动词;这里是使动用法,使……灭亡)4.制①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动词)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动词)③履而制六合(统治、控制,动词)5.兵①……赵奢之伦制其兵/行军用兵之道(军队,名词)②收天下之兵/信臣信精卒陈利兵而谁何/斩木为兵(兵器,名词)6.策①蒙故业,因遗策(策略、计策,名词)②振长策而御宇内(马鞭子,名词)7.致①以致天下之士(招引、招纳,动词)②致万乘之势(达到、获得,动词)8.之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的,结构助词)②……赵奢之伦制其兵(这,指示代词)③商君佐之(他,指秦孝公,代词)④聚之咸阳(代"天下之兵",代词)9.及①非及向时之士(比得上,动词)②及至秦始皇(到,等到,介词)10.北①乃使蒙恬非筑长城而守藩篱(在北方,方位名词作状语)②追亡逐北(败北的军队,动词作名词)11.度①内立法度(制度,名词)②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量长短)高考语文文学常识1、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人,元代戏曲家。

本色派代表,其代表作有《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拜月亭》。

2、元曲四大家及各自代表作分别是关汉卿的《窦娥冤》、白朴的《墙头马上》《梧桐雨》、马致远的《汉宫秋》和郑光祖的《倩女幽魂》。

文采派的代表作家是王实甫,他的代表作品是《西厢记》。

另外,纪君祥的《赵氏孤儿》是中国在西方影响深广的一部元杂剧。

高考语文古文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整理

高考语文古文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整理
20
意气勤勤恳恳
诚恳
勤劳而踏实
21
素所自树立使然也
立身处世
建立
22
至于鞭箠之间
直到
表另提一事
23
念父母,顾妻子
妻子儿女
大夫的配偶
24
恨私心有所不尽
个人的心愿
为自己打算的念头
25
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文章
文艺方面的才华
26
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不同寻常的
表程度,十分,很
27
故述往事,思来者
后来的人
来的人
28
草创未就,会遭此祸
※通假字点击※
编号
句子
通假字
本字
编号
字词
通假字
本字
1
夙遭闵凶


18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2
愍臣孤弱


19
零丁孤苦
零丁
伶仃
3
借书满架


20
而母立于兹


4
以当南日


21
却告了相思回避


5
休辱末了俺孩儿


22
大底圣贤发愤之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作也


6
其次诎体受辱


23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7
其次剔毛发


24
省略句
游于江潭
状后句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判断句
行吟泽畔
省略句
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

高考常考的语文知识点笔记

高考常考的语文知识点笔记

高考常考的语文知识点笔记高考语文文学常识汇总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首,分风、雅、颂三部分,其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2,“四书”是《论语》、《中庸》、《大学》、《孟子》的合称。

3,“五经”是儒家经典的合称,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简称《诗》、《书》、《礼》、《易》、《春秋》。

4,《楚辞》是战国末期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的艺术形式创作出来的新体诗。

屈原,名平,字原,代表作《离骚》是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其中名句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5,《春秋》相传为孔子所编撰,后由鲁国史官左丘明为之作传,全名叫《左氏春秋传》,简称《左传》。

《春秋》记录了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27年的历史大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6,《国语》是第一部依照国别记叙各国史实的国别体史书;西汉编定的《战国策》是另一部重要的国别体史书,共十二国策33篇。

7,《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皇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体例分为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个部分,鲁迅先生评价《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8,《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体例上比《史记》少了“世家”,共四个部分组成。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

9,《汉书》作者班固(东汉),《后汉书》作者范晔(南宋),《三国志》作者陈寿(西晋)。

10,《水经注》是北魏郦道元据《水经》作注,是我国第一部记述河道水系的专著。

11,南朝徐陵编选的《玉台新咏》,共编选汉魏以来有关男女闺情769首,高中课文《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便选自该集。

12,《文心雕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地阐述文学理论的专著,是南朝人刘勰著成。

13,《资治通鉴》由北宋时期司马光编撰,所记史事上起东周,下迄五代,共1362年,按年叙事,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钦赐书名。

14,《四库全书》由清代永容、纪昀等编写,是清代官修的一部规模庞大的丛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知识点: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本文是关于高考语文知识点: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感谢您的阅读!
1.名词活用
(1)名词活用作动词
晋军函陵(驻扎,驻军)越国以鄙远(以…..为边邑)既东封郑(以……为疆界)与郑人盟(结盟)宦士三百人于吴(使….做宦,帝王的仆隶)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以礼相待)无不bù之(给….食物吃)老臣病足(患病)赵王之子孙侯者(封侯)质于齐(做人质)树之以桑(种植)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穿)然而不王者(称王,此处指一统天下)王无罪岁(归罪,归咎)狗髭食人食而不知检(吃)填然鼓之(敲起鼓)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泳)
(2)名词作状语
夜缒而出(在夜间)
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在早上;夕,在晚上)既东封郑(向东)必庙礼之(在庙堂上)朝服衣冠(在早上)暮寝而思之(在晚上)能面刺寡人之过也(当面)日饮食得无衰乎(每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事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上,向上;下,向下。

均作状语。

)
⒉动词活用
今寡人不能。

(才能。

)其继有在者乎。

(继承人。

)若不阙秦。

(使……阕。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使……尊。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

则修文德以来之。

(使……来,使……归顺。

)既来之,则安之。

(使……
安定。

)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

(使``````退)
⒊形容词活用
越国以鄙远。

(远方的国家。

)共其乏困。

(缺少的东西。

)以待乏也。

(物质匮乏的时候。

)吊有忧,贺有喜。

(忧愁的事;喜,高兴的事。

)虽无四方之忧。

(忧愁的事,指外患。

)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羞恶之心。

)邻之厚。

君之薄也。

(厚,变雄厚;薄,削弱。

)然后卑事夫差。

(降低身份)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羞辱,侮辱。

)洁其居。

美其服。

(洁,使……洁;美,使…..美。

)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胜过。

)谨庠序之教。

(认真从事。

作动词。

)
特殊句式>>
⒈判断句
①此寡人之罪也——这是我的过错。

②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过去与吴国的战争,不是你们几个人的过错。

③是社稷之臣也。

④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⑤非我也,岁也。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rou使之然也。

⑦南冥者,天池也。

⑧《齐谐》者,志怪者也。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