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碘用量过大中毒
加碘盐的危害水产养殖

加碘盐的危害水产养殖加碘盐的危害【常见问题】加碘盐的危害【专家解答】碘对鱼的药用价值介绍:性状作用:紫黑色、有金属光泽的晶体,质重、臭特殊,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二硫化碳和其它有机溶剂。
碘有强大的杀病原体作用,在鱼病防澡中用以治疗球虫病、艾美虫病和鲤嗜子宫线虫病等。
使用方法:每百斤鱼在食料中拌入1.2克碘投喂,连续4天,治疗球虫病。
注意事项:碘有毒性和腐蚀性,在常温下能成紫色蒸气挥发,应密闭保存。
问题是,碘盐中的碘的含量是否足够对鱼构成危害?请大家主要注重食盐中的含碘量及碘对鱼的危害及构成威胁的浓度。
水产盐和生晒盐,都是没有进行过深加工的盐种,其中大多数离子杂质都保留了。
而食用盐或者碘盐。
则是认为的处理过了,其中的原本自然水体里的其他盐类。
如钾盐。
镁盐,钙盐,铁盐。
铜盐。
锰盐。
等等等等都被过滤掉了。
与鱼类自然生长的水体会产生差别,轻则生病,重则使身体某些机能失调而导致死亡,这个就是原因。
举个例子吧,我们生活的空气成分是78%的氮气。
21%的氧气、0.02%的二氧化碳,0.001%的其他气体。
,现在如果我每天给你吸氧。
100%的纯氧。
24小时不间断。
56个小时候这个吸氧的人就死掉了,死因是氧中毒。
【点评】就这么简单,身体已经适应的环境,改变就会出问题,所以人家建议你用没有深加工过的盐防治对象及使用方法:每百斤鱼饵中加入1.2克碘,边疆投喂4天,可起到消毒杀菌作用。
有的人用碘盐对鱼有很好用,但用的却不好使。
就像6L说的超市的盐始终是加工过的,量多对人有害,更何况是对比我们体积小这么多倍的鱼儿呢?为了安全起见还是用无碘盐比较放心,也安全。
看过一本外国翻译过来的关于观赏鱼的书,特地指出不要用碘盐或者食用盐。
用水产盐或者生晒盐。
具体原因没解释。
锦鲤养殖过程中二氧化氯、碘伏、聚维酮碘、高锰酸钾消毒剂用法用量及区别

锦鲤养殖过程中⼆氧化氯、碘伏、聚维酮碘、⾼锰酸钾消毒剂⽤法⽤量及区别对于众多的消毒剂,格式各样,让鱼友和同⾏看了眼花缭乱,喜明渔场⼩编就给⼤家聊聊各种消毒剂的⽤法⽤量及杀菌机理,⽅便⼤家对消毒剂有个综合的了解和判断,⽅便⾃⼰在养殖过程中运⽤和把握,如果有说的不合理的地⽅,还烦请各位鱼友和同⾏批评指正;⼀、⼆氧化氯⽚溶解消毒1.作⽤:杀菌消毒(瞬杀型,消灭⽔体中的游离型细菌·真菌)2.特点:可以主缸直接使⽤,不会导致硝化细菌崩溃。
挥发快,配合氧泵爆氧, 1-3⼩时即可完全挥发⾄空⽓中,不残留,⽆需事后换⽔。
3.杀菌⽅式:触杀,对细菌瞬杀。
3分钟内即完成整个杀菌过程。
4.个⼈⽤法:新鱼⼊隔离缸后,⽤⼆氧化氯消毒⼀次,新鱼⼊主缸前,对主缸鱼和⽔⽤⼆氧化氯消毒⼀次,可预防新鱼⼊缸综合症及交叉感染。
5.⽤法⽤量:每吨⽔放4⽚(1克1⽚),期间爆氧,可让药性100%挥发⾄空⽓中。
6.⼆氧化氯对硝化系统有影响,⽤药期间建议将硝化菌分开,这样就不容易杀死硝化菌,半天等⼆氧化氯挥发后通⼊⼆氧化氯;⼆、聚维酮碘泼洒消毒⽔产专⽤的,毒性⼩,效果好,特别是春季鱼发情,⾝上掉鳞擦伤都有疗效,聚维酮碘在⽔中能释放出游离碘,通过后者的氧化作⽤对微⽣物起杀灭作⽤,对细菌的杀灭效果优于冼必泰,并对细菌孢⼦有⼀定的杀伤⼒。
该药对⽩⾊念珠菌、⾦萄菌、⼤肠杆菌、枯草杆菌等均有显著的杀灭作⽤;对绿脓杆菌、⽩⾊念珠菌的杀菌时间与同浓度的复⽅碘溶液、碘酊相仿,但毒性仅为其1/4~1/9;三、碘伏擦拭消毒(只能擦拭伤⼝,进鳃死鱼)碘伏是单质碘与聚⼄烯吡咯烷酮(Povidone)的不定型结合物。
喜明锦鲤给⼤家讲⼀下吧,医⽤碘伏通常浓度较低(1%或以下),呈现浅棕⾊。
碘伏具有⼴谱杀菌作⽤,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原⾍和部分病毒。
在医疗上⽤作杀菌消毒剂,可⽤于⽪肤、粘膜的消毒,也可处理烫伤、⽪肤霉菌感染等、冻伤、⼑伤、擦伤、挫伤等⼀般外伤。
碘在水产养殖中的用法与用量

碘在水产养殖中的用法与用量
碘是人体健康的重要元素,对于一些专业的饲养员来说,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对于碘的使用和用量是必须要考虑到的。
一、碘的用途
碘在水产养殖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首先,碘对于水体有着杀菌、消毒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杀灭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保证水质的清洁卫生。
其次,碘还能提高水中的氧化还原电位,改善水体的清洁度,促进钙质的沉淀,有利于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
此外,碘还具有增强水生生物的免疫力、调节养殖环境的稳定性等作用。
二、碘的用量
不同的水产养殖对象和环境会有不同的碘用量。
大多数水生生物的理想碘含量在每千克体重1~2毫克之间。
对于丽花龙虾、月鱼、虾苗等水生生物,常规的碘含量为每千克饲料2~4毫克,此外,如果养殖环境比较恶劣,如污染严重或者水流较慢,每千克饲料中的碘要增加一倍。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水生生物对于碘的需求量是比较小的,因此过量的补充碘会对养殖环境和养殖对象造成不良影响。
三、碘的添加方法
将碘直接添加到养殖池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方法,可以使用经过过滤的淡水或盐水溶解碘,将溶液均匀地喷洒在养殖池内即可。
对于一些大型的养殖场来说,可以选择使用流动的加碘仪器,这样可以确保碘
在水中的浓度均匀且稳定,并且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节碘的浓度。
总之,碘在水产养殖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正确地使用和掌握碘的用量
和添加方法,可以有效地保证水产生物的健康和养殖环境的清洁卫生,提高养殖效益。
水产养殖用碘注意事项

水产养殖用碘注意事项
水产养殖用碘是一种常见的防病措施,但是使用碘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保证水产养殖的安全和效果。
以下是关于水产养殖用碘的注意事项:
一、选择合适的碘剂
在水产养殖中,常用的碘剂有碘酸钾、碘酸钠等。
使用前需要根据不同的养殖对象和水质情况选择合适的碘剂,并按照说明书的要求使用。
二、控制用量
使用碘剂时,应根据养殖对象的种类、规模和水质情况等因素,控制用量。
一般来说,每千克水体中的碘含量不应超过0.05毫克,否则会对水生生物造成不良影响。
三、注意碘剂的稳定性
碘剂的稳定性较差,容易被光、热、氧化等因素影响,降低其效果。
因此,在使用碘剂时,应注意保存环境,避免碘剂受到不良影响。
四、遵守使用时间
使用碘剂时,应遵守使用时间。
一般来说,碘剂的作用时间为3-5天,超过此时间会对水生生物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在使用碘剂时,应注意掌握使用时间,及时停止使用。
五、注意碘剂的残留
使用碘剂后,应注意检测水质中的碘含量,以避免碘剂的残留对水生生物造成不良影响。
同时,在使用碘剂后,应注意清洗养殖设备和水体,以减少碘剂的残留。
六、注意碘剂的安全性
碘剂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时应注意安全。
在使用碘剂时,应戴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具,避免碘剂接触皮肤和呼吸道。
以上是关于水产养殖用碘的注意事项,使用碘剂时应注意以上几点,以确保水产养殖的安全和效果。
复合碘在水产养殖中的注意事项

1. 在贮存和使用时都要注意避光
碘离子在光照条件下容易挥发分解,因此在存储和使用时都要避光,使用深色容器装载,同时使用时选择早上或傍晚没有强烈光照的环境,这样能够让碘制剂发挥更好的效果。
2. 不要在阴雨天气使用碘制剂产品消毒
虽然说碘制剂对藻类影响很小,但是还是要格外注意,尽可能避免在阴雨天光合作用减弱,空气对流弱,水体易缺氧的情况下使用,万一消毒不成反而造成危害,得不偿失。
3. 不要过于依赖碘制剂,过度使用
碘制剂消毒杀菌原理是利用游离碘与细菌、真菌以及病毒等微生物的蛋白质发生反应,影响其RNA的合成从而致病菌死亡,作用强、见效快,但是也会与水体中有益菌种发生反应,使用过多会导致池塘中有益菌种不足,影响池塘生态系统。
因此在使用碘制剂消毒杀菌的同时也要注意补充水体中的有益菌种,推荐使用万士小球藻硅藻种补充水体中球藻和硅藻,稳定藻相,使用万士浓缩纯化EM菌种补充水体内有益菌,促进菌藻平衡。
4. 日常调水改底工作不能松懈
消毒杀菌是辅助,最重要的还是要做好池塘的日常管理,定期对水体进行调水改底,使用万士复合芽孢粉作为日常调水产品,规律使用,配合使用万士菌酶改底颗粒进行底质改良。
尤其是在养殖旺季,一定要按照推荐用量坚持使用,这样才能让池塘维持在一个良好的状态,为水产动物提供一个稳定的生长环境,从而保障养殖效益。
水产养殖户用药过程中应掌握“五看五分”原则

水产养殖户用药过程中应掌握“五看五分”原则病害是水产养殖业的大敌。
科学选用药物,不仅可以有效地防治鱼病,而且不少药物对鱼类有调节代谢、促进生长、改良消化吸收、协调体内机制,以及提高饵料、肥料利用效果。
药物选用应看其“三效”(高效、速效、长效)和“三小”(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
但近年来,不少养殖户在鱼病用药过程中就忽视了一些细节,导致了不必要的损失。
一、看季节:4~9月份一般是鱼类生长旺季,也是鱼类病害高发期,我们一方面要想方设法提高鱼类的生长速度,另一方面也是搞好鱼病防治工作,提高养鱼成活率。
因此,4~9月份要求每月用药一次。
二、分时间:应在晴天上午9至10点或下午4点至5点用药,避开中午阳光直射时间。
但阴天最好在中午12点至下午1点用药。
三、看病因:要根据鱼病发生的周期性来分析病因,对症用药。
如随意用药不仅会延误治疗时间,还会加重水体污染,使病情恶化。
四、分病情:病情较轻或预防用药,可用剂量的下限;病情较重的鱼,往往已失去摄食能力,则口服方法难以治疗。
几种鱼病并发时,应先对其中比较严重的一种病使用药物。
五、看水质:药物杀灭病原体的效果,常受各种因素影响,一般池水中有机物较多,水温越低,PH值越高,药物毒性就越小,安全浓度也就越大。
反之,有机物越少,水温越高,PH值越低,则毒性就越大,安全浓度也就越小。
六、分鱼类:青、鲤、鲫鱼习惯栖息在水的底层,投喂药饵时,应用沉性药饵定点投喂,可以避免其他鱼争食药饵,能减少用药量;鲢、鳙鱼因是用鳃滤食,宜用稀面糊浆配成药浆,少量多次泼洒在水面上,可以提高投药效果。
七、看药物:鱼类药物的来源很广,可分为天然药物和人工合成药物。
前者如植物性大蒜、大黄等;无机盐药物碘、氯等等。
后者有人工合成磺胺类、高锰酸钾、漂白粉、敌百虫等。
对药物的主要性能要了解,质量要保证。
如漂白粉容易受潮分解,使用时要测定其有效氯含量后再进行用药。
硫酸铜溶解时水温不要超过60度。
硫酸亚铁应是透明的淡绿色晶体状,易潮解生成黄棕色硫酸铁,失去药用价值。
水产碘用量过大中毒

水产碘用量过大中毒引言水产碘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用于提高水产品的质量和口感。
然而,如果使用过量,可能会导致中毒。
本文将介绍水产碘用量过大中毒的原因、症状、处理方法以及预防措施。
原因水产碘用量过大中毒的主要原因是错误的添加剂使用或误食含有过多碘的水产品。
以下是导致此类中毒的几个常见原因:1.错误的添加剂使用:在加工过程中,如果添加剂计量不准确或者添加量超过标准,就会导致水产品中碘含量超标。
2.水体污染:如果养殖水域受到了污染物(如工业废水、农药等)的影响,那么养殖出来的水产品可能会富集大量碘元素。
3.误食含有过多碘的水产品:一些消费者可能会误食含有过多碘元素的水产品,尤其是那些没有经过质检或认证的野生捕捞产品。
症状当人体摄入了过多的碘元素时,可能会出现一系列中毒症状。
以下是水产碘用量过大中毒的常见症状:1.甲状腺问题:碘元素过多会导致甲状腺功能紊乱,出现甲亢或甲减等问题。
2.消化系统问题:过量的碘摄入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问题。
3.中枢神经系统问题:碘中毒还可能导致头晕、头痛、失眠等神经系统反应。
4.皮肤问题:一些人可能会出现皮肤潮红、发红或者过敏反应。
处理方法如果怀疑自己或他人中了水产碘用量过大中毒,应及时采取以下处理方法:1.停止摄入源:如果是因为误食含有过多碘的水产品导致的中毒,应立即停止继续摄入。
2.引导呕吐:如果中毒者意识清醒,可以通过轻拍背部或者喂食盐水来引导呕吐,以排除体内多余的碘元素。
3.就医就诊:无论症状轻重,都建议及时就医就诊。
医生会根据症状给予相应的治疗和建议。
预防措施预防水产碘用量过大中毒的最好方法是采取以下措施:1.正确使用添加剂:在加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标准使用添加剂,并确保计量准确。
2.选择可靠的水产品:尽量选择经过质检或认证的水产品,避免购买来源不明、质量无法保证的产品。
3.加强监管和检测: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水产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
常见水产药物配伍七大禁忌

常见水产药物配伍七大禁忌
水产养殖中,水产疾病防治工作至关重要。
在我们预防治疗水生动物的某些疾病时药物治疗是最普遍使用的,但是在用药的同时要注意药物配伍禁忌,这对提高药物疗效、减少毒副作用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下面我们介绍几种常见水产药物的配伍禁忌,现在引荐大家参考。
常见水产药物配伍禁忌(一)
在养殖生产中,我们常常要使用药物来预防治疗水生动物的某些疾病,注意药物在使用过程中的配伍禁忌对于正确用药,提高药物疗效、减少毒副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下面介绍几种常见水产药物的配伍禁忌,供大家参考。
1.生石灰:不能与漂白粉、钙、镁、重金属盐、有机络合物等混用。
2.漂白粉等含氯制剂:不能与酸类、福尔马林、生石灰等混用。
3.高锰酸钾:与有机物如甘油、酒精等会还原脱色失效;与氨及其制剂呈絮状沉淀失效;与甘油、药用炭、鞣酸等可发生爆炸。
4.硫酸铜:与氨溶液、碱性液体、鞣酸及其制剂混用容易产生沉淀。
5.碘及其制剂:碘及其制剂与氨水、铵盐类混用容易生成爆炸性碘化氨;与碱类混用容易生成碘酸盐;与重金属盐类混用容易生成黄色沉淀;与生物碱共用会变蓝色;与龙胆紫共用疗效减弱;与挥发油、脂肪油共用分解失效;与碱性药物、抗胆碱药、H2受体阻滞剂合用使本类药物的吸收减少。
6.磺胺类药物:与碱性液体、生物碱液体或碳酸氢钠、氯化铵、氯化钙等混用容易产生沉淀使药效降低;与碳酸镁类混用增加对肾脏的毒性。
7.敌百虫:不能与碱性药物一起溶解混合使用;溶液长久放置逐渐分解失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产碘用量过大中毒
一、背景介绍
水产碘是指在水产养殖中添加的一种碘化物,可以提高水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增加水产品的产量。
然而,在过度添加或使用不当的情况下,水产碘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引起碘中毒。
二、碘中毒的症状
1. 甲状腺肿大:长期过量摄入碘会导致甲状腺肿大,甚至形成结节。
2. 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出现心悸、手抖、多汗等症状。
3. 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出现体重增加、乏力、便秘等症状。
4. 妊娠期母体碘缺乏:易导致流产、早产、新生儿畸形等问题。
三、水产碘用量过大的原因
1. 养殖者为了提高鱼虾质量和增加养殖效益而过度添加。
2. 水质差或饵料不足时,添加过多的水产碘以弥补不足。
3. 缺乏对水产碘使用规定和管理制度。
四、预防和控制碘中毒的措施
1. 加强对水产碘的管理:建立规范的水产养殖管理制度,对养殖场进行监督检查,严格限制水产碘的添加量。
2. 提高养殖技术:改善饲料质量、控制饵料用量、提高水质等,减少
使用水产碘。
3. 加强宣传教育:向养殖户普及关于碘中毒的知识,提高其对水产碘使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五、结论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营养需求的不断提高,水产品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在保证水产品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前提下,必须加强对水产碘使用规定和管理制度,减少因过度添加或使用不当而引起的碘中毒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