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食盐隐患:不止是补碘过量这么简单!

合集下载

加碘盐好还是无碘盐好

加碘盐好还是无碘盐好

加碘盐好还是无碘盐好近年来,关于加碘盐和无碘盐哪种更好的争论一直存在。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对于加碘盐是否比无碘盐更好的问题,科学界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研究成果。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加碘盐和无碘盐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两者之间的区别。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碘对人体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而甲状腺激素又对人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新陈代谢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缺乏碘可能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和甲状腺肿大等疾病。

由此可见,加碘盐对于那些无法从食物中摄入足够碘元素的人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特别是那些生活在碘缺乏的地区的人,加碘盐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碘缺乏病。

此外,孕妇和儿童对碘的需求更高,如果他们摄入不足,可能会对他们的神经系统和智力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对于这些人来说,加碘盐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也有观点认为加碘盐并不适用于所有人。

比如,对于一些地区本来就碘含量丰富的人来说,摄入过量的碘可能会产生副作用。

摄入过多的碘会对甲状腺功能产生负面影响,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

另外,对于那些健康饮食并且注意摄入多样化的人来说,他们通常可以通过食物来获得足够的碘元素,所以加碘盐对他们来说并不是必要的。

另一方面,无碘盐也有其优点。

一些研究认为,摄入过量的碘可能增加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风险,比如甲状腺炎或甲状腺癌。

此外,无碘盐在食品的味道和质量上更接近原始状态,保持了食品的原始纯度,这对于追求健康生活的人来说是一个优势。

综上所述,加碘盐和无碘盐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对于那些生活在碘缺乏地区以及孕妇和儿童来说,加碘盐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预防和治疗碘缺乏病。

然而,对于那些健康饮食并注意摄入多样化的人来说,他们通常可以通过食物来获得足够的碘元素,所以加碘盐对他们来说不是必需品。

在做决定之前,我们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和所在地区的碘含量等因素来决定是否选择加碘盐。

我们应该吃加碘盐还是不加碘盐

我们应该吃加碘盐还是不加碘盐

碘过量近年来受到了国际甲状腺学界和地方病学界的高度重视。国际权威学术组织于2001年首次 提出了碘过量的定义(尿碘大于300微克/L),一致认为碘过量可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自身 免疫甲状腺病和乳头状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显著增加。专家认为,碘摄入的推荐剂量是12岁以上成 人150微克/天,6-12岁儿童120微克/天,孕妇哺乳期妇女250微克/天,碘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 1000微克/天,尿碘中位数应当控制在100-200微克/L之间。以保证我国居民的碘营养状态始终 处于安全的范围,免受碘缺乏和碘过量的危害。
图片来自络 感谢投票与支持
2011年03月17日卫生部放射卫生专家库成员、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邹剑明主任医师表示,不仅 碘盐、海带、海藻等物质中的含碘量远未达到可与放射性碘131抗衡的状态,反而吃得过量会伤 害身体。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肾内科邹和群教授表示,正常人每天吃5克盐是健康的标准, 邹和群说,尤其是本身患有严重的高血压、心脏病、肾脏病的患者,一天只能摄入1.5克的盐, 如果连续几天,每天食用超过10克的盐就会过量食盐死亡。
在20多年前我国的经济发展的速度还 不是很快,很多地区还很贫困物质不 是非常丰富,我国碘分布的十分不均 衡,有些地区的饮食结构相对单一。 因此很多缺碘的地区出现许多“大脖 子病”就是甲状腺肿,婴儿大脑发育 有缺陷,孕妇早产或死胎的现象。所 以政府提出盐中加碘,解决缺碘补碘 的问题,也确实解决了一个很大的难 题。
按照需求量服用加碘盐1年,就可避免生下智力落后儿。碘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但多 了有害。2000年10月1日实施的食用盐新标准将加碘浓度由每千克40毫克调整为每千克35毫克。
谢谢观看
我们应该吃加碘盐还是不加碘盐
碘盐是指含有碘酸钾(KIO3)氯化钠(NaCl)。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人每天的食盐摄入量是6克, 但中国国民普遍超过20克。这就需要同时提供不含碘的盐供人选择,否则碘摄入过量的危险性极 大。

精制食盐中添加碘的必要性与安全性探讨

精制食盐中添加碘的必要性与安全性探讨

精制食盐中添加碘的必要性与安全性探讨添加碘是为了解决碘缺乏病问题,目前全球有超过20亿人口患有碘缺乏病。

碘缺乏病包括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低下等症状,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

为了预防碘缺乏病,精制食盐中添加碘已经成为国际上广泛推广的措施之一。

然而,对于食盐中添加碘的必要性和安全性,社会上一直存在争议。

本文将探讨精制食盐中添加碘的必要性和安全性。

一、精制食盐中添加碘的必要性1. 碘对人体的重要性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碘是组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甲状腺激素对于人体生长、发育、代谢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缺乏碘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进一步引发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如甲状腺肿大、体重增加、心率减慢、记忆力下降等。

尤其对于孕妇和婴儿来说,缺乏碘会导致严重的神经发育障碍,影响智力等方面的发展。

2. 全球碘缺乏病的严重性目前全球有超过20亿人口患有碘缺乏病,其中约有10亿人口患有甲状腺肿大,约3000万人患有严重的智力缺陷。

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碘缺乏病患者数量更为严重,成百上千万的人们受到了影响。

因此,预防和治疗碘缺乏病迫在眉睫,而精制食盐中添加碘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3. 碘盐的经济性和可行性精制食盐中添加碘是一种经济实惠且可行的健康干预措施。

与其他碘补充方式相比,如口服碘片、碘化油等,通过食盐中添加碘可以实现大规模的碘补充。

而且,食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之一,任何人都会摄取到食盐,因此采用食盐作为碘的载体可以确保大多数人能够摄入足够的碘。

二、精制食盐中添加碘的安全性1. 碘添加剂的选择和使用精制食盐添加碘使用的是碘化钾或碘化钠等化合物作为碘盐。

这些化合物一般认为是安全的,其在食盐中的添加量可以满足人体所需的碘量而不会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精制食盐中添加碘采用的是配方添加法,加入合适的剂量,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确保了安全性。

2. 碘过量的防控虽然碘是对人体健康必需的微量元素,但过量摄入碘也可能对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等。

食盐加碘的利与弊

食盐加碘的利与弊

1994年国家开始提出“全部食用盐加 碘”(USI)的举措,即日常家庭食用盐、 食品工业添加食用盐、动物饲料添加用盐 均要加碘。
? 我们该不该“全民补碘”
实行全民食盐加碘以来,我国居民碘摄入量明显增加, 碘缺乏症已得到有效控制,但另外一种倾向正在出现:部 分人群出现碘摄入过量现象。
在全民补碘政策实施15年之后,越来越多的地方流行 病学调查显示,一些地区正迎来甲状腺疾病发病的高峰期。 辽宁、浙江、天津、上海、福建等沿海高碘地区,原本预 防大脖子病的碘盐,反而导致市民碘过量,存在健康风险。
中国一度是世界上缺碘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有7亿多人口缺碘,曾占到世界碘缺乏病人群的 40%。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所国家碘缺乏病参照实验 室李素梅研究员介绍,早在上个世纪60~80年代, 我国调查证实,全国31个省市普遍为外环境碘缺乏 地区,虽然没有构成碘缺乏病流行,但人们处于轻 度碘营养不足的状态。当时,残联估计,由于缺碘 导致的智力低下人群,占智力残疾人群的80%,碘 缺乏造成的智力和体能丢失的严重后果。根据国内 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在甲状腺肿流行区,儿童的智 商比非流行区低10%~15%。可见,碘缺乏病是一 个严重影响我国国民健康素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公 共卫生问题。
3. 发放加碘盐和非加碘盐供国民选择。
谢谢!
碘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一,有“智
力元素”之称。健康成人体内的碘的总量 为30mg(20~50mg),其中70%~80%存 在于甲状腺。
碘的生理功能:
• 1.促进生物氧化 • 2.调节蛋白质合成和分解 • 3.促进糖和脂肪代谢 • 4.调节水盐代谢 • 5.促进维生素的吸收利用 • 6.增强酶的活力 • 7.促进生长发育
初步调查表明,中国约有1600多万人生活在山东、 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山西、内蒙、新疆等8个省区 91个县的高碘地区。对这些地区的人群,以及由于摄入碘 过量造成的甲状腺疾病患者,补碘只能是有害无益。

食盐的“碘”争议

食盐的“碘”争议

食盐的“碘”争议作者:暂无来源:《民生周刊》 2016年第10期《民生周刊》记者王丽郑智维事实上,有了“选择权”民众仍然需要可靠的科学基础才能做出正确选择。

而单从技术上说,这个争论的焦点在于:我们需要多少碘?食盐中的碘是否过多了?“补碘20年,补多了也没好处,我家人碘过量患甲状腺肿瘤,要凭借医院证明才能买到无碘盐!”读罢《盐业体制改革方案》,网友李青如此留言。

随着《盐业体制改革方案》近日发布,中国盐业体制改革历经15年终破局。

不过,在颇受老百姓关注的食盐加碘制度方面,方案提出:有效拓宽碘盐供应渠道,确保合格碘盐覆盖率在90%以上,同时满足特定人群非碘盐消费需求。

对于新方案给出食盐加碘的政策性安排,李青明白了当民众面对无碘盐刚性需求时,争论的焦点在于“消费者选择权”而非呼吁“停止食盐加碘”。

因此,他继续留言:“放开无碘盐,让民众自由选择购买。

”事实上,有了“ 选择权” 民众仍然需要可靠的科学基础才能做出正确选择。

而单从技术上说,这个争论的焦点在于:我们需要多少碘?食盐中的碘是否过多了?补碘的事实与误读李青曾是碘盐的坚定拥护者。

转折出现在2014年春。

那一年,李青的爱人在单位例行体检中,发现了大小为2.5cm的甲状腺肿瘤,并在医生的建议下接受甲状腺切除术。

李青夫妇都是科研工作者,双方家族并没有相关病史,夫妇二人十分重视饮食结构。

妻子为何会突然患病,李青决定一探究竟。

李青了解到:从2007年开始,“碘盐致病”“碘盐有毒致癌”“该不该吃碘盐”的讨论就频现报端,舆论有关碘营养过量、停止食盐加碘呼声不绝于耳。

在临床医学界,学者对全民补碘前后甲状腺疾病结构变化的探索从未停止过。

现任辽宁省政协副主席,原辽宁省省长、中国医科大学校长滕卫平就是其中一位,他被认为是流行病学在该领域的开拓者。

1999年,滕卫平团队进行了一个为期5年“碘摄入量对甲状腺疾病影响”的调查。

调查小组选取了3个典型的地区样本——轻度碘缺乏地区、碘足量地区、碘过量地区,对3761例居民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和尿碘进行研究。

食盐的安全风险评估

食盐的安全风险评估

食盐的安全风险评估
食盐的安全风险评估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重金属污染:一些食盐可能受到重金属污染,如铅、铁、汞等。

这些重金属的摄入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长期摄入过量可能导致中毒。

2. 污染物残留:一些食盐可能受到农药、除草剂和其他环境污染物的污染,这些残留物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特别是海盐或均质食盐中可能含有海洋污染物。

3. 高钠摄入:摄入过多的食盐可能导致高钠摄入,增加高血压、心脏病、中风等健康问题的风险。

建议每日摄入的食盐量应适度,人体每日对钠的需求量为5克左右。

4. 碘含量控制:适量的碘摄入对于甲状腺功能正常至关重要。

然而,某些食盐可能含有过量的碘,长期过度摄入可能导致碘中毒,对甲状腺造成损害。

为了确保食盐的安全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选择有食品安全认证的品牌,确保食盐符合国家安全标准。

2. 避免购买来源不明的食盐,尤其是来自偏远地区或污染地区的食盐。

3. 适度控制摄入量,避免食盐摄入过量。

4. 多样化膳食,减少对食盐的依赖,选择天然富含钾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豆类。

5. 当有健康问题或特殊需求时,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了解适宜的食盐摄入量和类型。

盲目选择无碘盐或补碘过量都不妥

盲目选择无碘盐或补碘过量都不妥

盲目选择无碘盐或补碘过量都不妥作者:暂无来源:《家庭医学(上)》 2017年第10期李晓姗主管营养师许会舒(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广东广州510515)碘是人体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营养素,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

但甲亢等患者又被医生建议吃无碘盐。

究竟该如何看待呢?碘缺乏会导致一系列疾病发生碘缺乏病是人体因碘摄入不足而发生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其中包括常见的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和小儿克汀病(呆小病)等。

成人碘缺乏时,甲状腺素合成、分泌不足,垂体促甲状腺激素代偿性分泌增多,刺激甲状腺增生、肥大,出现甲状腺肿。

如果妊娠期或哺乳期严重碘缺乏,导致胎儿与新生儿严重缺碘,引起小儿生长发育损伤,认知能力低下。

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小儿克汀病,患儿表现为生长停滞、发良不全、智力低下、身材矮小等。

我国自2000 年基本实现了基本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

如果患有碘缺乏病,在治疗中应遵医嘱使用碘制剂及按营养师指导饮食治疗,避免补碘过量,营养失衡。

大多数饮食不足以提供每日所需的碘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只能从自然界摄取。

人体也排出碘,其中有90%通过尿液,少部分通过便便排出体外,还有极少数是从汗液、呼吸、母乳排出,因此每天需要适量摄取。

虽然海产品中海带、紫菜、淡菜、干贝、海参、海蜇等都含有人体所需要的碘,但除了海带和紫菜的含碘量高,其他海产品含碘量都不是很高,且食用的普遍性和摄入量都不足以满足人体对碘的需求。

碘缺乏多数是由环境缺碘引起的,我国中西部地区多属于程度不同的缺碘地区,从而导致食物与水中缺碘。

因此需要补充适量的碘。

加碘盐是普通人群的食盐佳选盲目选择无碘盐和怀疑食用加碘盐导致补碘过量是不正确的,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表明甲状腺癌的发生与食用碘盐或碘摄入量增加相关。

加碘盐是目前人群饮食中碘的主要来源。

2016 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标明:普通健康成年人每日碘的推荐摄入量是120 微克,孕妇每天碘摄入推荐量230 微克,人体可耐受最高摄入量是每天600 微克。

北京无补碘过量 食盐加碘仍是防碘缺主措

北京无补碘过量 食盐加碘仍是防碘缺主措

北京无补碘过量食盐加碘仍是防碘缺主措
近期,部分媒体对“全民食盐加碘”提出质疑,认为“补碘过量”导致了甲状腺疾病增加。

昨天(15日),(北京)市卫生局发布健康播报称,目前,北京既不存在高碘地区,也不存在补碘过量问题,食盐加碘仍是本市预防碘缺乏病的主要措施。

2008年监测结果显示,延庆县、怀柔区等8个历史上的缺碘重病区县的学龄儿童尿碘中位数符合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人群碘营养适宜水平,学龄儿童甲状腺肿大率0.64%,符合碘缺乏病消除标准(肿大率小于5%);育龄妇女、哺乳期妇女尿碘检测数据也显示,本市城乡居民碘营养水平处于适宜水平。

目前,北京既不存在高碘地区,也不存在补碘过量问题。

今后,可根据人们膳食结构的变化,适当降低食盐中碘的浓度,但这一措施必须在大量监测数据、确保广大居民保持适宜的碘营养水平的基础上实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度食盐隐患:不止是补碘过量这么简单!
一起用天道视角看世界
官方公布中国已有5个省补碘过量
根据2010年4月15日世界卫生组织在日内瓦召开的第六十三届世界卫生大会,《秘书处的报告》中《维持消灭碘缺乏症》一文分析,全世界补碘超过足够和过量的比例达55.94%,即全世界超过一半补碘过量。

报告指出,中国全国尿碘中位数是241微克/升,处于碘超过足够,接近过量。

而且,中国有5个省补碘已过量,分别为:安徽、河南、湖北、广西、云南。

根据世卫组织等国际机构的尿碘范围说明,<100是缺乏,100<尿碘值<200是足够(或适宜),200<尿碘值<300是高于足够(或超过适宜量),300<是过量。

所以,不在这5个省名单之列的伙伴们也别大意,中国的中位数是241,基本都高于足够,接近过量了。

补碘过量的危害
先说碘不足的危害性:
•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衰退,智能和体能低下;
•影响儿童生长发育;
•影响孕妇胎儿脑发育,流产或畸形、死亡;
•影响婴幼儿克汀病(呆小症),智力发育。

所以,适量的补碘是必须的,建国后国家开始解决碘缺乏病问题,“地方性克汀病”和“大脖子”病也基本“销声匿迹”。

但微量元素这个东西不是补得越多就越好,而且我国并不是全国性缺碘。

过犹不及,自从全民补碘后,全国的尿碘值中位数已经是高于足够,接近过量了。

那么我们来说说碘过量的危害性:
•补碘过量,会发生碘致甲状腺肿(IH)和高碘性甲亢。

•大部分动物实验研究已证明过量碘负荷确实可使动物脑重量减轻、
学习记忆力下降。

•高碘对性功能的影响,可能导致男子的精子计数减少,已有碘过量对大鼠生殖力影响的多次实验报道。

•丰碘甲状腺会患结节。

如今,不少单位的体检表上新增加了一个项目———甲状腺彩超。

如果被医生告知:“甲状腺结节,定期到医院复查。

”,会被告诫不要再食用加碘盐。

此前卫生部新闻发言人说“食盐加碘并未造成居民碘摄入过量;居民碘缺乏的健康风险大于碘过量的健康风险”,现在终于公开承认“碘过量对健康的潜在危害”、“目前食盐中碘含量偏高”,并将食盐中碘含量上限标准大幅降低,这无疑是一个难得的不小的进步。

但是,除于添加碘之外,食盐中还添加了另外一项东西:亚铁氰化钾
亚铁氰化钾的危害
这是本篇的重点,一种容易被人忽视的添加剂,有人会带你绕开它,带到争论补碘过不过量的坑里去,忽视它的存在。

亚铁氰化钾是一种抗结剂,食盐中添加亚铁氰化钾的主要目的是防止食盐结块。

这东西被定性为“低毒化学品”,不是无毒。

长年累月吃这种低毒的化学品在身体里面,不断积累,会怎么样?
专家会告诉你,没事!理由是:
1、亚铁氰化钾要高温400度以上才会分解出剧毒化学物氰化钾,一般温度下不会分解。

但是,中国人有用盐爆锅的习惯,有时有可能超过400度。

另外烧烤,特别是烤串时大部分会超过400度。

因为烤串的最佳温度是400度到600度,温度高烤串的时间短,食盐大多数在表面,因此食盐里的亚铁氰化钾有分解的可能。

虽然亚铁氰化钾的数量很小,即使全部分解也达不到让人体中毒的程度,但是中国人有必要接受这种风险吗?
2、加醋不用担心食盐中的亚铁氰化钾会分解成氢氰酸、氰化钾。

事实是亚铁氰化钾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分解出有毒物质。

早在一篇介绍苏联专利966005的文章里,已指出“已知的减少氯化钠粘结性的方法是采用添加高效的络合的亚铁氰化物。

但是因为上述添加物在酸性介质中有毒性,故不容许在食用盐中加入上述添加剂。


中国人烹饪方式精彩复杂,加醋是重要的一项,如果在高温的炒锅内加入醋和含有亚铁氰化钾的食盐,会不会更加容易分解出氢氰酸、氰化钾?虽然是非常微量,但是如果长期吃长期积累呢?
而且,人体本身的胃酸酸性就十分强,含有亚铁氰化钾的食盐在肠胃里不也很容易分解吗?
3、亚铁氰化钾遇到强氧化剂才会分解,我们的食物中很少有强氧化剂。

虽然,我们的食物中很少有强氧化剂,但是,食盐中本身就含有强氧化剂,因为添加的碘酸钾本身就是一种强氧化剂。

这不巧了吗?
在李新的《在氯化钠产品中应用多种防固剂的必要性》论文中指出,“如果我们在使用过程中接触高温或酸性物质或强氧化剂物质, 就有可能使亚铁氰化钾分解, 放出氰化物, 少量氰化物经消化道长期进入体内, 会对身体产生慢性毒害”。

4、国际上都在使用亚铁氰化钾作为食盐的抗结剂,因此是安全的。

事实是,国外添加亚铁氰化钾的食盐,是用于做成“餐桌盐”,“餐桌盐”仅在餐桌上用来调味的,需要精盐,不结块。

这种盐的用量是非常小的。

国外的很少应用和中国的大量应用,毒害效果能一样吗?
国外的老百姓常用的食盐是粗盐,因为粗盐不易结块,可以不用或少用抗结剂,像下图这种法国常用盐,不含碘也不含亚铁氰化钾。

比如下图越南的食盐分为两种,一种是粗盐,是大多数人常用的,另一种是加碘酸钾的碘盐。

碘盐里也不含亚铁氰化钾。

(粗盐无任何添加)
(精盐只添加了碘酸钾,无添加亚铁氰化钾)
即使是中国地区的台湾,全台湾用量最多的食盐只有一种。

这种食盐含碘酸钾12mg/kg(以离子计),在明显的位置标注了“不添加
亚铁氰化物类抗结块剂”。

难道台湾政府不知道添加了亚铁氰化钾的食盐使用方便吗?
港澳只有餐桌盐添加亚铁氰化钾
香港是全世界寿命最长的地区,在大超市里,最多的有20多种食盐,在这么多食盐里,很少有加碘食盐。

有的大超市里有加碘盐,但不是添加了碘酸钾,而是添加了海藻碘的食盐,食盐添加了亚铁氰化钾的盐也很少。

大多数小超市只有一种或2种盐,说明这两种食盐是港澳人民食用最多的。

这两种食盐分别是餐桌盐和粗盐。

只有餐桌盐是添加亚铁氰化钾的,粗盐是不加亚铁氰化钾的。

(餐桌盐添加少量亚铁氰化钾)
(烹饪用粗盐无任何添加)
2002年时日本官方卫生保健所及一些客户要求中方盐渍菜加工企业提供所用食盐的成份化验证明, 要求不得检出的添加剂亚铁氰化物。

因此当时四川对日盐渍菜出口受到严重影响,此后还有浙江出口的盐渍品黄瓜、食用菌, 涪陵出口的榨菜都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盐渍菜加工企业由于一时找不到不含亚铁氰化钾的食盐, 生产处于停滞瘫痪状态。

为此,国家质检总局发出《关于加强对输日食盐和含含产品中亚铁氰化钾检测的通知》,不准在出口日本的腌菜中用含有亚铁氰化钾的食盐。

但是对国内腌菜的食盐仍然必须用亚铁氰化钾的食盐。

这是为何?中国人必须吃含有亚铁氰化钾的食盐吗?
中国是大量、广泛、强制应用亚铁氰化钾,至少从1994年开始,全国99.9%的食盐里全部添加亚铁氰化钾,全国只有一种既添加碘酸钾又添加亚铁氰化钾的食盐。

中国13亿人是被强迫食用吃亚铁氰化钾的。

近4年由于盐业改革才出现不含亚铁氰化钾的食盐,但仅限于腌制盐。

你想买含少量碘,又不含亚铁氰化钾的食盐?不好意思,没有。

在中国,不含碘和不含亚铁氰化钾的食盐非常贵!
在超市,我们可以看到,含碘和含亚铁氰化钾的食盐非常便宜,下图这种最常用的加碘精制盐,含碘和亚铁氰化钾量最高,500g售价才1.5元。

而下图这款不含碘和不含亚铁氰化钾的雪晶盐,250g售价5.5元,
足足比加碘加亚铁氰化钾的贵了7.3倍!有添加剂的这么便宜,不需要添加的反而这么贵,这是逼着老百姓买添加剂盐吗?难道老百姓们仅仅想要一种纯净的食盐,反而成了一种高端消费?或者这难道是一种消费诱导?
国家卫健委的专家在中央电视台的讲话说,食盐添加的亚铁氰化钾,“在批准它使用之前要经过很多很多科学研究和数据支持,包括急性毒性、慢性毒性、有没有致畸、致癌等各种各样的毒性,全部都筛查一遍之后,没有问题才会批准它使用”。

也就是说做了大量研究后才谨慎投入使用的。

有位正直严谨的科学家慕盛学老先生,根据此说法向国家卫健委要求公开出示添加亚铁氰化钾的风险评估报告,在拖了50多天后给出的答复竟然是:
“经查,制定修订《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参考了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制定的技术文件,但我委档案中并未找到相关文件,建议你自行查阅联合国粮农组织或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相关文件资料”。

没有找到文件,可能没存档,或者压根没有进行过验证!
如此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民生食品安全决策,竟如此儿戏?还是另有原因?
碘酸钾(强氧化剂)+亚铁氰化钾+中餐爆炒(高温)+醋+胃酸+低价+长期食用
这些因素很巧合地聚到了一起,让我们不得不胆战心惊地面对和推测,为了我们的健康,为了后代的健康生长,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健康繁衍和伟大复兴,对待民生问题必须谨慎认真。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强壮每一个中国人,不能阻于小小食盐。

希望国家相关职能部门能够检查这些问题,给民众一个安心!
格物以致知,明道以御世。

做一个真正有思想的中国人。

黄帝纪元:四千七百一十七年
庚子端午
如果您欣赏本文观点,请转发给更多朋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