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蓄热体工作原理
RTO和RCO主要性能及关键运行参数对比

RTO和RCO主要性能及关键运行参数对比蓄热式氧化技术(Regenerative Thermal Oxidizer,RTO)和蓄热式催化氧化技术(Regenerative Catalytic Oxidition,RCO)因对VOCs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应用成熟,在当前应用较为广泛。
然而,它们因技术原理、运行参数等差异化导致其应用场景也有所不同。
今天小E简要梳理总结两种技术的主要性能及关键运行参数,供读者参考~一技术简介1RTORTO主要包括固定床式RTO和旋转式RTO,其中固定床式RTO又可分为两室和多室等类型。
以三室RTO为例,其工作原理为将待处理的低温有机废气在引风机作用下进入蓄热室A,陶瓷蓄热体释放热量温度降低,而有机废气升至较高的温度之后进入燃烧室D。
在燃烧室D中,在燃烧室中燃烧器燃烧补充热量,使废气升至设定的氧化温度(一般为760℃),废气中的有机物被分解成CO2和H2O。
废气成为净化的高温气体后离开燃烧室,进入蓄热室B(上两个循环陶瓷介质已被冷却吹扫),释放热量,温度降低后排放,而蓄热室B的陶瓷吸热,“贮存”大量的热量(用于下个循环加热使用)。
蓄热室C在这个循环中执行吹扫功能。
完成后,蓄热室的进气与出气阀门进行一次切换,蓄热室B进气,蓄热室C 出气,蓄热室A吹扫;再下个循环则是蓄热室C进气,蓄热室A出气,蓄热室B 吹扫,如此不断地交替进行。
图1 RTO工作示意图2RCO同样以三室RCO为例,三室RCO与三室RTO整体流程相似,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是否填装催化剂以及运行温度水平。
在三室RTO每个蓄热室的蓄热体上部填装催化剂即可转换为三室RCO,催化剂床层布置于蓄热体床层三室上部,并通过格栅板与蓄热体分层。
其工作原理如下:有机废气从A室进入,在催化氧化炉内被加热到250~300℃后有机废气在贵金属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无焰燃烧,废气中的有机物被分解成CO2和H2O,通过B室释放热量,温度降低后排放,而蓄热室B的陶瓷吸热,“贮存”大量的热量(用于下个循环加热使用),同时C室执行反吹动作;在切换新周期后,废气从B室进入,经催化氧化处理通过C室释放热量后排出,同时A室执行反吹动作;再下个周期则是废气从C室进入,经催化氧化处理后通过A室释放热量后排出,同时B室执行反吹动作;如此循环往复。
蜂窝陶瓷蓄热体

蜂窝陶瓷蓄热体蜂窝陶瓷蓄热体是一种常见的热交换和蓄热材料,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民用领域。
它的设计结构独特,能够有效地吸收和释放热能,提供稳定且持久的热源。
结构和原理蜂窝陶瓷蓄热体的基本结构由许多小孔组成,这些小孔被称为蜂窝孔,它们呈六边形或四边形的形状排列。
蜂窝孔的大小和形状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进行调整。
蜂窝陶瓷蓄热体通常由高热容量的陶瓷材料制成,如陶瓷纤维、氧化铝等。
这些陶瓷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热性能和稳定的化学特性,能够承受高温环境下的蓄热和释放过程。
蜂窝陶瓷蓄热体的原理是利用其结构中的蜂窝孔来增加表面积,从而增加热传导效率。
当蓄热体暴露在高温环境中时,热量会被吸收并传导到蜂窝孔的表面。
蜂窝孔的壁面积大大超过了蓄热体的外表面积,从而增加了热量的吸收和储存能力。
应用蜂窝陶瓷蓄热体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下面列举几个主要的应用案例:1. 工业加热蜂窝陶瓷蓄热体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加热设备中,如炉子、烧嘴等,用于提供稳定的热源。
它可以通过吸热和释热的循环过程,实现高效的热能利用,降低能源消耗。
2. 太阳能利用蜂窝陶瓷蓄热体可以作为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蓄热介质。
它可以在白天吸收太阳能并将其储存起来,在晚上或阴天释放热量,提供持续的热能供应。
3. 燃气热水器蜂窝陶瓷蓄热体也被应用于家用燃气热水器中,用于快速加热和储存热水。
蓄热体可以在短时间内将水加热至适宜温度,并保持水温稳定,提供持续的热水供应。
4. 汽车尾气处理蜂窝陶瓷蓄热体还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尾气处理系统中。
它可以有效地吸附和储存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并在适当的条件下释放出来进行进一步处理,以减少尾气对环境的污染。
优点和挑战蜂窝陶瓷蓄热体有许多优点,也存在一些挑战。
优点•高热容量和导热性能,能够快速吸收和释放热量。
•稳定的化学特性,能够承受高温环境下的蓄热和释放过程。
•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易于安装和维护。
•耐腐蚀和耐磨损,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挑战•蓄热和释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热损失,降低了系统的热效率。
ptc陶瓷发热体的原理

ptc陶瓷发热体的原理PTC陶瓷发热体的原理。
PTC陶瓷发热体是一种热敏电阻,它的电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PTC陶瓷发热体的原理是基于其正温度系数的特性,当温度升高时,电阻值增大,从而产生热量。
这种特性使得PTC陶瓷发热体在电热器、加热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PTC陶瓷发热体的原理可以通过晶体结构和电子结构来解释。
PTC陶瓷的晶体结构呈现出一定的非均匀性,其中存在着大量的氧空位和缺陷。
当温度升高时,晶体结构发生变化,氧空位和缺陷的浓度增加,从而导致电阻值的增加。
这种非均匀性的晶体结构是PTC陶瓷发热体正温度系数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外,PTC陶瓷的电子结构也对其发热原理起着重要作用。
在晶格中,电子受到晶格振动的影响,当温度升高时,晶格振动加剧,电子的迁移受到阻碍,从而导致电阻值的增加。
这种电子结构的变化也是PTC陶瓷发热体正温度系数的重要原因之一。
总的来说,PTC陶瓷发热体的原理可以归结为晶体结构和电子结构的变化导致电阻值的增加,从而产生热量。
这种特性使得PTC陶瓷发热体在恒温加热、温控器、汽车加热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除了以上的原理外,PTC陶瓷发热体还具有自恢复性和稳定性的特点。
当PTC陶瓷发热体因外界因素导致温度升高时,其电阻值增大,从而产生热量,但一旦温度达到一定值,PTC陶瓷发热体的电阻值会迅速增大,导致热量的产生减少,从而实现自恢复。
这种自恢复性使得PTC陶瓷发热体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不易发生过热现象。
此外,PTC陶瓷发热体还具有稳定性高的特点,即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其电阻值基本保持不变,从而保证了恒温加热的效果。
这种稳定性使得PTC陶瓷发热体在温控器、恒温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综上所述,PTC陶瓷发热体的原理是基于其晶体结构和电子结构的变化导致电阻值的增加,从而产生热量。
同时,PTC陶瓷发热体还具有自恢复性和稳定性高的特点,使得其在各种加热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RTO工作原理

RTO工作原理RTO工作原理?下面就由安徽宝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来给大家解答!安徽宝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安徽省省会合肥,是一家从事水污染处理与大气污染治理领域的咨询、设计、施工、运营及环保配件耗材研发生产与销售的综合型环保供应商。
RTO工作原理是把有机废气加热到760摄氏度(具体需要看成分)以上,使废气中的VOC在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氧化产生的高温气体流经特制的陶瓷蓄热体,使陶瓷体升温而“蓄热”,此“蓄热”用于预热后续进入的有机废气。
从而节省废气升温的燃料消耗。
陶瓷蓄热室应分成两个(含两个)以上,每个蓄热室依次经历蓄热-放热-清扫等程序,周而复始,连续工作。
蓄热室“放热”后应立即引入适量洁净空气对该蓄热室进行清扫(以保证VOC去除率在98%以上),只有待清扫完成后才能进入“蓄热”程序。
否则残留的VOCS随烟气排放到烟囱从而降低处理效率。
适用有机废气种类:烷烃、烯烃、醇类、酮类、醚类、酯类、芳烃、苯类等碳氢化合物有机废气。
有机物低浓度(同时满足低于25%LFL)、大风量,废气中含有多种有机成分、或有机成分经常发生变化,含有容易使催化剂中毒或活性衰退成分的废气。
安徽宝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拥有一支业务强、专业精的环保设计与施工运营团队。
拥有环保专业承包叁级资质和国家清洁生产咨询审核资质,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推陈出新,积极与国内科研院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不断引进新技术与新人才,进一步提升业务能力与水平。
在全体宝华人的努力下,逐渐发展成为具有影响力的环保综合服务商。
公司秉承“客户至上、服务第一”的理念,依托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完备的售后服务,为您解决身边的环境问题。
全体宝华人愿与您携手并进,共建美丽中国,同创绿色地球。
蜂窝陶瓷蓄热体换热效率和高度

蜂窝陶瓷蓄热体换热效率和高度一、引言蓄热体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能源转换和储存领域的一种热传导材料。
蜂窝陶瓷蓄热体是其中一种常见的设计。
本文将探讨蜂窝陶瓷蓄热体在传热过程中的效率和高度对于换热性能的影响,并提供一些相关实验和研究结果。
二、蜂窝陶瓷蓄热体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蜂窝陶瓷蓄热体是一种具有规则孔隙结构的热传导材料。
由于其良好的热容量和导热性能,它被广泛应用于太阳能集热器、储能系统等领域。
其工作原理基于材料内部孔隙结构的热传导和储能过程。
三、蜂窝陶瓷蓄热体的换热效率蜂窝陶瓷蓄热体的换热效率是评估其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换热效率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材料的导热性能、孔隙结构的设计等。
1.材料的导热性能蜂窝陶瓷蓄热体的导热性能是影响换热效率的主要因素。
导热性能越好,热量在材料内部的传递速度就越快,从而提高换热效率。
研究表明,选择导热性能良好的材料,如具有高热导率的陶瓷材料,可以显著提高蓄热体的换热效率。
2.孔隙结构的设计蓄热体的孔隙结构对于换热效率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常,蜂窝陶瓷蓄热体会通过设计不同形状的孔隙结构来增加有效表面积,从而提高换热效率。
例如,增加蓄热体的高度可以增加其表面积,提高热量传递的速率。
四、蓄热体高度对换热性能的影响蓄热体的高度也是影响换热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度不同会影响蓄热体的表面积和导热路径的长度,进而影响其换热效率。
1.高度与表面积的关系蜂窝陶瓷蓄热体的高度与其表面积成正相关。
增加蓄热体的高度可以增加其表面积,提高热量传递的速率。
然而,随着高度的增加,由于热量传递过程中存在阻力,换热效率不会线性增加。
2.高度与导热路径的关系蓄热体的高度也会影响导热路径的长度。
较长的导热路径会增加热传导的阻力,并降低换热效率。
因此,在设计蜂窝陶瓷蓄热体时,需要在高度和导热路径长度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以获得最高的换热效率。
五、实验和研究结果许多实验和研究都证明了蜂窝陶瓷蓄热体的换热效率和高度之间的关系。
RTO 讲解

2011年3月13日
目录
• • • • • • 1. RTO的概念 2. RTO 的形式 3. RTO工作流程图 4.旋转RTO 运作结构 5. 空气流动图表 6. RTO对比
1. RTO的概念
• RTO(Regenerative Thermal Oxidizer)是蓄热式排气处理 装置的简称。 • 烤箱废气与天然气混合后进行高效燃烧,除去废气中有害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装置。 • 它对烤箱内产生的甲醛、乙酰苯胺的浓度降低有很大作用 蓄热式直燃焚烧系统( Regenerative Thermal Oxidizer ),简称为( R T O )。工作原理是把有机废 气直接加热到 800 ℃ 以上的高温,氧化分解。氧化后产 生的高温烟气通过陶瓷蓄热部分,由于陶瓷具有良好的蓄 热性,从而使炉腔始终维持在很高的工作温度,节省废气 预热、升温的燃料消耗。陶瓷蓄热部分由两个或两个以上 腔室组成,热解后的相对干净的气体在进入尾气处理系统 或直接排放前需对每个腔室进行吹扫保证 VOC 的去除率。
温度效率
进出口压差
90%
70~90mmAq
93%
10~15mmAq
2. RTO 的形式
本田、东风
现代、起亚
本田、丰田
RTO
3. RTO工作流程图
点 火 系 统
车 间 烤 箱
风机与阀门
RTO本体
驱动及排放系统系统
陶瓷蓄热体形式、特点
• • • • 蓄热特性 低阻力特性 良好的热震稳定特性 耐高温特性
陶瓷蓄热体的工作原理
• 在加热期——〉流过格孔的 高温烟气将热量传递给蜂窝 陶瓷蓄热体; • 在冷却期,低温的废气以相 反的方向流过格孔并获得热 量,形成高温废气; • 在高温空气燃烧过程中,蓄 热体及流体的温度周期性随 时间而变化。
RTO蓄热体蓄热计算及工程设计运用

-60-科学技术创新2019.10RTO蓄热体蓄热计算及工程设计运用倪江捷(上海兰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上海201400)摘要:本文根据传热学基本计算原理,对蓄热式焚烧炉(以下称为RTO)中的蜂窝陶瓷蓄热体中储能、释量的动态过程,进行理论计算,根据RTO的阀门切换时间,来描绘出蓄热体在释放能量的过程、以及蓄热体在回收能力的过程中,预热气体的温度与排放气体的温度与时间之间的曲线,并根据给出平均热效率。
在工程运用中提出近似经验参数进行初步选型设计。
关键词:蓄热式焚烧炉;RTO;陶瓷蓄热体;热效率;瞬时状态中图分类号:TKll+2,TKll+4文献标识码:A1概述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出,目前环境问题中,主要包括三大类,污水处理,固废治理,大气污染治理。
其中大气污染治理是最近几年提出来的范畴,大气污染治理中,最初是燃煤及煤化工等行业产生的硫化物氮氧化物,造就了一大批脱硫脱硝的治理项目o近些年,国家开始对挥发性有机废气(VOCs废气)出重拳,在面对即有效降低VOC排放,又能节能的目的,近些年市场上出现大量处理工艺,包括等离子工艺,光催化工艺,焚烧工艺等等。
目前经过多年的实践,有些处理工艺渐渐淡出,有些处理工艺得到肯定及重视,其中蓄热式焚烧处理设备就是被市场认可的一种治理工艺。
RTO(Regenerative Thermal Oxidizer)是蓄热式热力氧化处理装置的简称。
工作原理是把有机废气通过储能的陶瓷蓄热体预热后再加热,保证废气达到760t及以上的高温,在氧化室中分解成3漏氢整改措施与效果3.1处理方法针对密封油浮球阀卡涩对发电机漏氢的现象,对机组进行申请调停,对发电机进行排氢至40kpa左右,再利用CO?进行置换,机组停机后对密封油箱浮球阀进行了更换处理。
3.2效果更换浮球阀后,机组氢气纯度下降速度大大改善。
平均3天内需要进行3次排补氢操作,较处理阀球阀前有明显的改善。
图4浮球阀卡涩处理后发电机压力及氢气纯度图3.3整改措施因此提出以下整改措施:3.3.1定期对密封油氢侧油箱浮球阀进行检修维护。
WQS型蓄热式烧嘴介绍

一、工作原理WQS-Q/Y型蓄热式烧嘴又称单预热陶瓷球蓄热式燃气/油烧嘴。
这种烧嘴(本图仅供参考)采用陶瓷球作为蓄热体,空气与油雾气流斜交混合。
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从鼓风机出来的常温空气由换向阀切换进入蓄热式燃烧器B后,在经过蓄热式烧嘴B陶瓷球时被加热,在极短的时间内常温空气被加热到接近炉膛温度(一般比炉温低50-100℃),被加热的高温热空气进入炉膛后,卷吸周围炉内的烟气形成一股含氧量大大低于21%的稀薄贫氧高温气流,同时往稀薄高温空气附近注入燃气/油,燃气/油在贫氧(2-20%)状态下实现燃烧;与此同时,炉膛内燃烧后的热烟气经过另一个蓄热式烧嘴A排入大气,炉膛内高温热烟气通过蓄热式烧嘴A时,将显热储存在蓄热式烧嘴内,然后以低于150℃的低温烟气经过换向阀排出。
工作温度不高的换向阀以一定的频率进行切换,使两个蓄热式燃烧器处于蓄热与放热交替工作状态,从而达到节能和降低NO x排放量等目的,常用的切换周期为30-200秒。
如此周而复始变换,通过蓄热体这一媒介,排出的烟气余热绝大部分转换成燃烧介质的物理热,被充分回收利用。
二、采用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的低NO X蓄热烧嘴具有的特点① 节约能源蓄热烧嘴能大大提高节能效率。
使用传统烧嘴,最多只能将空气、煤气预热到500~600℃,排烟温度350~400℃。
蓄热式烧嘴可将空煤气预热到1100~1000℃,同时排烟温度可降至0~150℃大大提高了燃料使用效率。
热回收率达90%以上,可节约燃料近55%,比一般回收装置高20%~30%。
②提高炉温均匀性前面谈到,低NO X蓄热烧嘴的火焰和传统烧嘴相比,温度均匀,梯度很小,无明显的高温区,而且低NO X蓄热烧嘴工作时,通常有切换过程,烧嘴交替地处于燃烧期和蓄热期,火焰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炉气流动和扰动作用使炉温分布更均匀,另外,由于空气和燃气预热到1000℃以上,大大提高了气体的高温动力性能,使空气扩散,混合过程更加剧烈,使火焰外围形成炉气循环区,也促进了炉温的均匀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瓷蓄热体工作原理
陶瓷蓄热体是一种利用陶瓷材料的热传导性能,来实现热能储存和释放的装置。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储热阶段:当外部热源(例如太阳能或电加热器)为陶瓷蓄热体供热时,陶瓷材料会吸收并传导热能。
由于陶瓷材料具有较低的热导率,其内部会形成较高温度的热点。
2. 热传导阶段:一旦外部热源停止供热,陶瓷蓄热体内的热能将开始向周围环境传导。
由于陶瓷蓄热体内部温度高于环境温度,热能将会以热传导的方式从高温区域向低温区域传递。
3. 释放热能阶段:陶瓷蓄热体内部的热传导过程将导致热能的释放,使得外部环境得到陶瓷蓄热体储存的热能。
这种释放可以在较长时间内持续进行,从而为所需的热能供应提供持久的热源。
通过以上工作原理,陶瓷蓄热体实现了热能的储存和释放,使得其成为一种有效的热能存储装置,被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热水器、辐射供暖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