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病例讨论与学习方法培养全科医师神经内科疾病诊治思维方式探讨
全科医学病例讨论

全科医学病例讨论(实用版)目录1.全科医学病例讨论的概述2.全科医学病例讨论的目的和意义3.全科医学病例讨论的流程和方法4.全科医学病例讨论的实践案例5.全科医学病例讨论的启示和展望正文全科医学病例讨论的概述全科医学病例讨论是一种以病例为基础,通过多学科团队合作,对病例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以提高疾病诊治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的活动。
全科医学病例讨论是全科医生继续教育的重要形式,也是全科医学教学和科研的基础。
全科医学病例讨论的目的和意义全科医学病例讨论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全科医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诊治水平。
通过病例讨论,全科医生可以加深对疾病的认识,了解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对疾病的诊治水平。
同时,全科医学病例讨论也有助于全科医生了解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实践指南,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全科医学病例讨论的流程和方法全科医学病例讨论的流程一般包括病例选择、病例介绍、病例分析、讨论和总结等环节。
在病例选择环节,一般选择有代表性的病例,例如疑难病例、罕见病例或多系统受累的病例。
在病例介绍环节,病例提供者需要详细介绍病例的基本情况、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等。
在病例分析环节,参与者需要对病例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诊断意见。
在讨论环节,参与者需要对病例进行深入讨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观点,达成共识。
在总结环节,主持人需要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
全科医学病例讨论的实践案例例如,在一次全科医学病例讨论中,病例提供者介绍了一个反复咳嗽、气促和发热的患者。
经过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
在病例讨论环节,参与者对病例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讨论,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观点。
在讨论环节,参与者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加强病情监测、优化治疗方案和加强健康教育等。
在总结环节,主持人对讨论结果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建议和改进措施。
全科医学病例讨论的启示和展望全科医学病例讨论作为一种重要的继续教育形式,对于提高全科医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诊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全科医师培训心得总结(三篇)

全科医师培训心得总结作为一名参与全科医师培训的医学生,我深深体会到了全科医师的重要性和多样性。
在这段时间的培训中,我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我将在这里总结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全科医师的培训涉及许多方面,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实践、人际沟通等等。
我们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医学知识,还需要具备较强的临床技能和沟通能力。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各种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等。
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我们深入了解了各种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
同时,培训还注重我们的人际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这在成为一名合格的全科医师中至关重要。
其次,全科医师的培训过程是艰辛而充实的。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经常要面对复杂的病例和繁重的工作量。
有时候需要快速做出决策,处理紧急情况。
这对我们的综合素质和应变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高效地组织工作、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同时也锻炼了我的应变能力和决策能力。
虽然工作压力大,但我也从中感受到了医学的快乐和成就感。
再次,全科医师的角色非常重要。
作为一名全科医师,我们是患者的第一道防线。
我们需要提供基本的保健知识,辅导患者合理饮食、适度运动,预防疾病的发生。
而当患者出现疾病时,我们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全科医师在健康管理、疾病预防和治疗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可以帮助患者维持健康、预防疾病,并及时诊断和治疗疾病。
最后,作为一名全科医师,我们还要时刻保持学习的态度。
医学是一个不断进步的学科,新的疾病和治疗方法不断涌现,我们需要不断更新知识,紧跟时代的步伐。
在培训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获取和应用新的医学成果,了解最新的医疗技术和疗法,提高自己的临床水平。
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我们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总之,全科医师培训是一段难忘的经历,它使我获得了宝贵的知识和经验,提高了我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大内科临床思维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

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大内科临床思维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周蕾,贾坚,占伊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江苏南京210029)摘要:正确、完整的临床思维是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重点及难点。
在现阶段培养模式下,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的临床思维仍存在不足,更新全科医学的临床思维培训模式值得进一步探索与尝试。
基于此,提出从二级学科(大内科)层面,构建以症状为中心、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整合课程培训体系,希望能为全科医学住院医师的临床思维培养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思维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0)22-0244-02正确、完整的临床思维是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重点及难点,是连接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桥梁与纽带,贯穿诊疗行为的全过程,而临床思维的形成需要经过严格规范的培养及训练[1]o一、目前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临床思维训练中的常见问题在现阶段培养模式下,参加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普遍存在几方面的问题卩役①综合能力缺乏。
许多住院医师在总结病史特点时只是罗列原始资料,不能归纳出这些资料所代表的临床意义,尤其面对一个复杂或多系统疾病的患者,面对繁多的临床资料时,难以抓住主线,不能综合推理出这些临床资料背后的意义,经常给人以“纸上谈兵”的感觉。
②缺乏系统思维。
如患者诉心悸就只想到心脏科疾病,于是立即开出心脏相关检查,而系统思维能力不足,不能想到其他系统疾病如甲亢引起心悸的可能性。
近年来教学三甲医院过度专科化,多数没有大内科建制的病房和门诊,只能让全科医师去不同专科(心血管、呼吸、消化等)轮转,带教的专科医生更注重的是“专科思维”的内容(局限在本系统的疾病),而缺乏“大内科”思维即系统思维的培养(其他系统疾病引起的本系统症状),从而导致在进行病例分析时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窘状。
③详细询问病史和进行系统准确化体格检查的基本功欠扎实,过分依赖各种辅助检查。
神经内科学习的有效方法

神经内科学习的有效方法神经内科学习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和临床从业人员来说,是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
在这一领域中,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需要深入了解和掌握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和病理过程。
为了有效学习神经内科知识,以下是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一、充分理解神经系统的基础知识学习神经内科之前,首先需要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这包括神经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常见疾病和诊断方法等方面。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教科书、参加相关课程和听讲座等方式来系统地学习这些内容。
同时,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如学术论文、专业网站等,进一步深入了解神经内科领域的最新进展。
二、注重实践和临床经验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是学习神经内科的重要途径。
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需要通过实践和临床实习来巩固和应用。
参与到临床团队中,与患者接触,观察和参与诊疗过程,能够加深对神经内科学习内容的理解,并通过实践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经验。
此外,可以借助模拟训练和临床案例分析等方式,模拟真实的医疗环境,提高应对各种病例的能力。
三、建立良好的学习计划和方法学习神经内科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安排和学习计划。
可以将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若干个小目标,逐步完成。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分配时间,保障每个学习任务都能顺利进行。
同时,也可以采用多种学习方法,如阅读教科书、听课、刷题、参加研讨会等,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加深对神经内科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积极参与科研和学术交流科研活动和学术交流是巩固神经内科学习成果的有效途径。
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可以深入研究特定的神经内科领域,提高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
此外,还可以参加学术会议、研讨会等活动,与其他专业人士交流,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和学术动态。
这些交流和互动有助于扩展专业视野,提升个人的学术修养和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学习神经内科需要全面理解基础知识,注重实践经验,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积极参与科研和学术交流。
这些有效方法将有助于提升学习效果,巩固知识体系,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优秀的神经内科专业人才。
Mini-CEX+SP教学法在神经内科规培医生临床诊断思维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3& 池添雨"赵曲川0目标教学法结合 ^%(%J["a在消化内科专业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Q&0中国病案".5..".4#.$! D/BD+0
作者简介!林彩丹"女"学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脑血 管病'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四统计学方法 使用 M6MM ..05 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如规 培医生性别经 . 检验"计量资料如临床诊断思维能力评 分经 "检 验"以 双 侧 检 验 !;5059 为 差 异 具 有 统 计 学 意义' 二结$果 一两组出科考核成绩比较 试验组出科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经 " 检验 !;5059"如表 - 所示' 表 -!神经内科规培医生的出科考核成绩分%l&
三两组临床诊断思维能力比较 试验组临床诊断思维能力各项目评分及总分均高于 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经 "检验 !;5059"如表 4 所示'
表 4!神经内科规培医生的临床诊断 !!!思维能力 分%l&
组别
思维灵活性 记忆结构 诊断思维总分
试验组#$ N45$ D.0/5 l90++ D504: l90/. -/.0+: lD0D:
中图分类号 !C/3.!! 文献标识码 !E
全科医学临床思维训练:病案讨论

读书笔记
一个脑萎缩患者不给他斩断病因,如:营养不良等等。
全科医学是一个临床学科。规培生讲者报告现在已有的辅助检查结果,带领规培生总结病史特点,提出整体 医学诊疗计划,每项诊断后提出相关检查项目及治疗方案。
作者介绍
李健(1974年9月23日-),出生于黑龙江哈尔滨,毕业于清华大学,中国内地流行乐男歌手、音乐制作人。 2001年,与卢庚戌组成“水木年华”组合,正式进入演艺圈。2002年,李健主动退出水木年华。2003年,推出首 张个人创作专辑《似水流年》。2006年,凭借专辑《为你而来》获得“第12届全球华语音乐榜中榜”内地最佳创 作歌手奖。2010年,凭借专辑《音乐傲骨》获得“Music Radio中国Top排行榜”内地最佳创作歌手奖。2011年, 获得“第18届东方风云榜”最佳男歌手奖。2012年,凭借专辑《依然》获得“中国歌曲排行榜”年度最佳内地创 作歌手奖、年度最佳专辑制作人奖。2014年,凭借专辑《拾光》入围“第25届台湾金曲奖”最佳专辑制作人奖、 最佳国语专辑奖等五项提名。2016年,凭借专辑《李健》获得“全球流行音乐年度盛典”年度最佳制作人奖和最 佳专辑奖。2018年,加盟浙江卫视《2018中国好声音》,并成为“冠军导师”。2020年,再次成为《中国好声音 2020》的“冠军导师”。
06
病案28男 25岁,慢性 咳嗽
03
病案25男 45岁,乏力、 腹痛、寒战、 发热
05
病案27男 19岁,咽痛、 发热、颈淋 巴结肿大
01
病案29男 61岁,发作 性睡眠
02
病案30男 45岁,头晕、 乏力
04
病案32女 48岁,体检 发现甲状腺 结节
06
病案34男 34岁,发热、 血压降低
03
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大纲

一、培训目标1. 培养具备高尚职业道德、扎实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全科医师,能够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为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基层卫生服务。
2. 提高全科医师的诊疗水平,使其能够独立处理常见病、多发病,对疑难杂症能够及时转诊。
3. 培养全科医师的团队协作能力,使其能够与其他医务人员密切配合,共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4. 增强全科医师的公共卫生意识,使其能够参与社区健康教育和慢性病管理,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
二、培训对象1. 高等院校医学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拟从事全科医疗工作的医师。
2. 已取得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拟从事全科医疗工作的医师。
3. 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具备一定工作经验,拟从事全科医疗工作的医师。
三、培训内容1. 基础医学知识: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儿科学、精神病学、传染病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眼科学、耳鼻喉科学、口腔科学、皮肤性病学、中医学等。
2. 临床技能培训: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结果判读、临床思维、诊断与治疗、急救技能、康复技能等。
3. 全科医学知识:全科医学基本理论、全科医疗服务模式、社区卫生服务、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家庭护理等。
4. 公共卫生知识: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卫生政策法规、卫生资源配置、疾病预防控制等。
5. 医德医风教育:医德规范、医患沟通、医疗纠纷处理、职业道德修养等。
四、培训方法1. 理论授课:邀请知名专家进行授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2. 临床实践:安排学员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二级及以上医院进行临床实践,提高临床技能。
3. 案例讨论:组织学员进行病例讨论,培养临床思维和诊断能力。
4. 科研活动:鼓励学员参与科研活动,提高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5. 网络教学:利用网络资源,开展远程教学,方便学员随时随地学习。
五、培训时间1. 理论培训:3个月。
全科医师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模式

全科医师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模式摘要:目的:探究全科医师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模式。
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我院全科医师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对象为本次研究对象,将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培养的15名全科医师定义为对照组;将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采用PBL-CBL-TBL融合教学模式培养的15名全科医师定义为观察组。
对比分析两组全科医师的业务能力、专业知识掌握程度、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表达理解能力等的进步效果。
结果:对比分析可知,观察组中的全科医师进步效果更为显著,高于对照组。
结论:全科医师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模式选择PBL-CBL-TBL融合教学模式,可将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进行完善,将教学流程进行优化,便于全科医师整体综合能力的稳步提高,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全科医师;临床思维能力;培养模式全科医学在我国医学教育中起步较晚,采取的教学模式多为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偏重于理论性,而全科医师的专业素养是医疗水平提升的关键。
为此,全科医师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模式研究必须重视落实。
本文通过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我院全科医师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对象为本次研究对象,从而验证PBL-CBL-TBL融合教学模式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助力我国医疗水平显著提高。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我院全科医师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对象为本次研究对象[1]。
将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培养的15名全科医师定义为对照组;将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采用PBL-CBL-TBL融合教学模式培养的15名全科医师定义为观察组。
两组全科医师年龄在19-2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2.21±2.36)岁。
将两组全科医师的基础资料进行比对,发现并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比对意义存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病例讨论与学习方法培养全科医师神经内科疾病诊治思
维方式探讨
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全科医师掌握神经内科疾病治疗思维方式的教学方法。
方法:选取我院20名实习全科医师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学员10名。
让实验组学员通过讨论以及学习病例的方式,对其进行思维培训;而对照组学员则进行常规化培训。
对两组学员病史采集、检查神经系统、理
论知识、查看影像能力以及文献综述的写作能力进行考评以及对比。
结果:实验组
病史采集成绩为(16.65±1.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27±2.24),(P<0.001)。
实验组检查神经系统成绩为(89.23±11.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34±14.62),(P<0.001)。
实验组理论知识成绩为(86.28±10.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1.85±12.67),(P<0.001)。
实验组查看影像能力以及文献综述的写作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0.001)。
结论:将探讨以及学习病例的方式应用于全科医师
的临床实习中,能够使学生良好的掌握神经内科的理论知识以及系统的思维方法。
【关键词】全科医师;病例讨论;培训;神经内科
【中图分类号】R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1-0302-02
全科医学在我国正处于起步阶段,亟待发展,怎样培养全科医学人才尚缺乏
经验,也无统一的可循的模式。
特别在全科医师的实习阶段中,怎样能够使学员
更好的掌握临床思维方法就显的十分重要。
根据我院近年来的全科医师的临床培
训工作,在学员实习阶段,让其通过讨论以及学习病例的方式,对其进行思维培训,具体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照组:我市全科医师培训班骨干学员10名,来自我市各区、县级医院的
主治医师以及住院医师。
2017年1月进入我院神经内科进行为时8个月的实习。
学员均为专科及以上学历,且全部通过此前为时1年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
实验组:我市全科医师培训班骨干学员10名,来自我市各区、县级医院的
主治医师以及住院医师。
2016年1月进入我院神经内科进行为时4个月的实习。
学员均为专科及以上学历,且全部通过此前为时1年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
1.2 培训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化的培训方式,学员进入科室后,分别轮转痴呆、癫痫以
及脑神经和脑血管等几个精神内科病区门诊,在主治医师的带领下分管4~5张
病床,进行一对一教学。
主治医师负责讲解、查房以及临床示范等工作,在学员
实习结束后,对其进行考核,并将成绩存档。
实验组:对学员除了进行常规培训以外,定期组织学生通过讨论以及学习病
例的方式,对其进行思维培训。
第一,选择病例。
由于学生在神经内科的实习的时间不长,因此选择2例病患。
一例患有脑血管疾病,男性,62岁,生气后突然发病,临床症状为无力,右
半身麻木且伴有5小时的言语不利;另一例患老年痴呆,慢性发病,伴有记忆力
减退的症状。
在对患者进行病史的采集时,要求学生能够对患者的家庭状况、生活、心理以及饮食习惯,以及工作压力等多方面进行系统的采集。
第二,组织学生第一次病例讨论。
探讨患者家庭、生活以及工作等各方面因
素在脑血管以及老年痴呆疾病发病以及康复中的作用和影响。
同时对两种病情的
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
要求学员问诊、进行医患交流、相关的技术操作以及神经体检等由主治医师提出问题,再由学生查阅资料为下次探讨做准备。
第三,组织学生第二次病例讨论。
由主治医师作为教师,让学员根据自己的问诊和体检结果,以及自己的文献综述等对病例进行鉴别和诊断,之后利用影像结果验证准确性,最后由教师进行思维方法的总结,并提出确切的治疗原理,让学生巩固记忆。
第四,对患者进行动态观察,对患者的心理、家庭、生活以及压力等各方面进行观察,进而不断发现问题,使学员工作的积极性被激发,进而使其对问题的预测能力以及推理能力得以提升。
1.3 评价方式
医院制定了总分为20分的病史搜集评价表,其中包括主诉、根据主诉要询问的症状、发病原因以及演变过程等。
制定了总分为100分的神经检查评价表,其中包括检查脑部12对神经、反射、运动以及感觉系统、高级神经能力和对昏迷者的检查等。
应用合适的影像素材考查学生的阅片能力。
在实习结束时考查学生分析病例的综合能力,注重对其临床的思维能力进行评价。
此外,还要考查学员的理论知识,并对其文献综述的书写以及搜查资料能力进行评价。
2.结果
2.1 实验组病史采集成绩为(16.65±1.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10.27±2.24),(P<0.001)。
2.2 实验组检查神经系统成绩为(89.23±11.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67.34±14.62),(P<0.001)。
2.3 实验组理论知识成绩为(86.28±10.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1.85±12.67),(P<0.001)。
2.4 实验组查看影像能力以及文献综述的写作能力,均高于对照组,
(P<0.001)。
3.讨论
在全科医学的教育过程中,学员的临床实习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现阶段,学员中的大部分均来自基层医疗单位,由于其欠缺理论知识,致使全科医师缺乏整体性思维。
与此同时,该学科教育中也存在着轻实践重理论的现象,学员在实习阶段,通常只是跟着主治医生进行坐诊或查房,缺少实际动手的机会。
特别在神经内科实习中,倘若学员得不到良好的实践,致使其缺乏采集病史、神经检查以及诊断鉴别等临床治疗能力,进而导致学员无法形成整体的思维方式。
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将在常规一对一轮转实习的的同时,通过让学员利用探讨以及学习病例的方式,培养学员系统性以及整体性的思维方式,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该种教学方式能够让学员系统的掌握将患者为中心的治疗方法以及系统性的思维方式。
使学员的学习能力更加综合化,培养学员自主探究能力,了解与患者以及家属进行沟通的技巧,同时提升学员参与探讨以及口头汇报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能够使学员意识到医学专业是一种需要不断自主探究学习的职业。
综上所述,将探讨以及学习病例的方式应用于全科医师的临床实习中,能够使学生良好的掌握神经内科的理论知识以及系统的思维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其富等.神经内科循证临床实习教学模式的构建初探[J]. 海南医
学,2015,26(19):2939-2941.
[2]叶静等.病例讨论对提高神经内科研究生临床能力的作用[J].武警医
学,2007,(07):534-535.
[3]高志伟,倪耀辉.病例讨论式教学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5):2386-2387.1009-5519.
[4]孔晓冬,刘辉,张蕴等.循证医学在七年制神经病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前沿,2011,06(8):91-92.1673-5552.
[5]李其富,邹琴,朱燕等.神经内科循证临床实习教学模式的构建初探[J].海南医学,2015,26(19):2939-2941.1003-6350.
[6]张艳玲,王英,张映琦等.病例导入式教学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0,19(1):52-52.1672-5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