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肺炎血清学试验被动凝集法作业指导书
被动凝集法检测肺炎支原体

被动凝集法检测肺炎支原体
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
人体感染肺炎支原体后, 首先出现 IgM 类抗体,IgM 类抗体一般在感染后1 周出现,2~4周达高峰, 后逐渐降低,可持 续数月。IgG类抗体于感染后20天左右 出现,感染一个月左右达高峰,在体内 可维持1.5~2年。
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
MP感染判断标准:
被动凝集法
原理: 是用表面吸附了MP抗原的明胶 颗粒代替动物红细胞制成致敏人工 明胶颗粒,再与人血清中存在的MP 抗体产生凝集反应。
被动凝集法
优点:
1.操作简单快速,设备要求低,结果判读容 易,过夜后再判读不发生显著变化。 2.消除红细胞载体引起的非特异性凝集。 3.特异性、灵敏性较高。 4.血清MP抗体滴度与MP感染者病情的严重 程度呈正相关。
被动凝集法
被动凝集法
被动凝集法
被动凝集法
被动凝集法
阳性对照:MP抗体滴度为1:320
被动凝集法
被动凝集法
缺点:
1.检测总抗体。 2.该试验仅用于检测MP抗体,而非 直接检测MP,因而阳性结果并不能确诊 是MP感染。 3.假阴性。
被动凝集法
被动凝集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被动凝集法
判定:
滑的圆形。→(-)
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被动凝集法)

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被动凝集法)1.目的:规范实验室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操作。
2.范围: xxxx院xxxx科3.测定原理:将肺炎支原体(Mac株)的细胞膜成分致敏人工载体明胶粒子制造而成。
这种致敏粒子和样本中的肺炎支原体抗体进行反应发生凝集,由此可以检测出血清和血浆中的肺炎支原体抗体,并且用来测定抗体的效价。
4.标本:4.1采用正确医用技术收集血清/血浆样本,血浆样本推荐使用肝素钠抗凝血浆,枸橼酸钠和EDTA抗凝剂。
4.2样本中的沉淀物和悬浮物,红细胞等其它有形成分可能会影响试验结果,应离心除去,并确定样本未变质方可使用。
4.3严重溶血或脂血的样本不能用于测定。
4.4样本收集后在室温放置不可超过8小时;如果不在8小时内检测需将样本放置在2~8℃的冰箱中;若需48小时以上保存或运输,则应冻存于-20℃以下,避免反复冻融。
使用前恢复到室温,轻轻摇动混匀。
5.试剂: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试剂。
5.1试剂盒在2℃—10℃储存,防止冷冻,避免强光照射,有效期12个月。
5.2 试剂盒开启使用后,冷冻干燥品配好后,2℃—10℃保存可使用7日,使用前必须做对照试验。
5.3试剂组成5.3.1血清稀释液(液体):用于稀释样品和复溶致敏粒子和未致敏粒子。
5.3.2致敏粒子(冷冻干燥):肺炎支原体(Mac株)抗原致敏的明胶粒子。
使用时加入规定量的血清稀释液。
复溶后的试剂含有0.9%的致敏粒子。
5.3.3未致敏粒子(冷冻干燥)鞣化的明胶粒子冻干制品。
使用时加入规定量的血清稀释液。
5.3.4阳性对照血清(液体)肺炎支原体(Mac株)抗体阳性的兔血清用血清稀释液1:10稀释后的制品。
6.临床标本测定6.1试剂的准备6.1.1溶解液(液体):按照测定操作规则使用。
6.1.2血清稀释液(液体):按照测定操作规则使用。
6.1.3致敏粒子(冷冻干燥):加入一定量的溶解液进行调制。
请在使用前30分钟于室温(15~30℃)下进行调制。
日本富士试剂盒被动凝集法检测肺炎支原体讲义课件

实验结果可以帮助医生选择合适的 抗生素,指导用药。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06
及解决方案
实验失败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原因一
实验操作不当。解决方法:仔细 阅读实验操作步骤,确保每一步
都正确无误。
原因二
试剂盒过期或失效。解决方法: 检查试剂盒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确保试剂盒在有效期内使用。
原因三
样本采集不规范。解决方法:确 保样本采集严格按照规定进行,
结果观察
观察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颜色变化和沉淀情况,根据说明书判 断结果。
实验结果分析
04
结果判读及注意事项
实验结果判读
根据试剂盒的说明书,结合肺炎支原体 的特异性抗体滴度,判断实验结果是否 阳性或阴性。
VS
注意事项
实验过程中需注意试剂盒的有效期、储存 条件、操作方法等,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 性。
阳性结果的确认及处理
样本的处理和加样
样本收集
按照试剂盒说明书的要求 收集样本,如血清、血浆 等。
样本处理
将样本进行离心、分离等 处理,以去除杂质和干扰 因素。
加样
将处理后的样本加入试剂 盒中的相应孔位,加入适 量的试剂,并轻轻摇动混 匀。
孵育和结果观察
孵育
将加样后的试剂盒放置在适宜的温度下孵育一定时间,以促 进反应进行。
如果复查结果仍为阴性,则可排除肺炎支原 体感染的可能性。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进 行对症治疗。
实验结论及数据分
05
析
数据记录及处理
记录每组实验数据
包括阴性和阳性对照孔的数据,以及待测样本孔的数据。
处理数据
计算出阴性和阳性对照孔的平均值,再根据公式计算出待测样本孔的OD值。
被动凝集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成血栓预防工作 好・
质量督导检查是保证各项措施 有效落实的重要手段 , 质
控组定期对科 室预 防措 施进行督导检查 , 并走 访每一位全髋
干预组 D V T发生 率和死 亡率 均显 著低于 对照 组 , 取得 了良
被动凝集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在s b J L 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 中的 应 用
叶 秀仪 ( 东莞市桥头镇桥头人民医院检验科 , 广东 东莞 5 2 3 0 0 0 )
摘要 : 选 取我 院收治的 9 O例 疑似 肺炎支原体感 染的患儿 , 采用被 动凝集法 检测肺炎 支原体抗体 , 分 析 比较不 同性 别、 年龄 、 季节 的阳性率 。9 O例 患儿 中 , 总阳性率 3 5 . 6 %。其 中 , 男性 抗体 阳性率 为 3 2 . 1 %, 女性 中抗体 阳性 率为 4 2 . 5 %, 男女 比例差异 明显 < 0 . 0 5 ) ; 夏季肺炎支原体抗体 阳性率 为 2 1 . 7 %, 冬季 为 5 O . 1 %, 两者差异 明显0 P < O . 0 5 ) , 春、
秋季为 3 3 1 3 % 及3 5 . 1 %. 差异不明显 尸 > 0 . 0 5 ) ; 3 岁以下组的 阳性率为 2 3 . 8 %, 3 5 岁 阳性率为 5 0 . 0 %。 5 岁 以上组 阳性
率6 6 . 7 %。 可见年龄不同阳性率有所差异 ) < O . 0 5 ) 。运用被动凝集法对肺炎支原体抗体进行检测 , 对d , J L 肺炎支原体 感染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
炎支原体引起呼吸道感染 的同时 . 还易并发其他 的肺 外系统
肺炎支原体抗体明胶凝集试验标准操作程序

肺炎支原体抗体明胶凝集试验标准操作程序肺炎支原体抗体明胶凝集试验标准操作细则1、目的对肺炎支原体抗体明胶凝集试剂使用进行必要的细化和补充,以规范本试剂的操作程序,正确使用本试剂,保证检测结果准确。
2、适用范围操作适用于采用肺炎支原体抗体明胶凝集试剂的所有操作。
3、试剂厂家日本富士公司4、工作程序(一)、原理利用纯化的肺炎支原体抗原包被明胶颗粒,此致敏的明胶颗粒将与人血清或血浆中的肺炎支原体抗体结合产生可见的凝集反应。
本试剂有如下优点:(1)操作简便,无需特殊设备。
即可对单个标本进行检测,也可用于大规模普查。
(2)反应时间短:孵育时间仅3小时,随后肉眼观察结果。
(3)高度特异性:本试验中所用的载体为人工制造的明胶颗粒,由富士公司独创。
与其它同类试剂中所用的生物载体相比(如TPHA 中的红细胞),最大限度地降低了非特异凝集反应。
(二)、试剂盒内容“A”稀释液(Sample Diluent)用于溶解致敏颗粒“B”和非致敏颗粒“C”及标本的稀释。
“B”致敏颗粒(Sensitized Particles):为冻干粉,用前30分钟按规定量加“A”液溶解混匀。
是包被有肺炎支原体抗原的明胶颗粒。
“C”非致敏颗粒(Unsensitized Particles):为冻干粉,用前30分钟按规定量加“A”液溶解混匀。
“D”阳性对照(Positive Control):为含肺炎支原体抗体的兔血清制成,最终滴度1:320。
其试验方法与定量试验同,可稀释至第7或第8孔则可。
必要时才做此对照试验。
滴管(25μl /滴):1个,分别用于致敏颗粒(“B”液)或非致敏颗粒(“C”液)的吸取,请勿混用。
U型微孔板2块需自备的材料:刻度吸管,微量移液器及吸头,托盘式混匀器(注:不可用涡旋式振荡器)(三)、试验方法:用U形反应板1、定性试验孔序 1 2 3 4加血清稀释液“A”(μl)100 25 25 25血清标本(μl)25 →25 → 25 → 25 →弃去25μl标本稀释度 1:5 1:10 1:20 1:40加非致敏颗粒“C”(μl) 25致敏颗粒“B”(μl)25血清终滴度1:40 1:80置微型振荡器振摇1分钟,置有盖湿盒内,室温静置3小时后观察结果。
被动凝集法

被动凝集法
被动凝集法是一种用于检测抗体或抗原的间接凝集反应,此方法中,可溶性抗原(或抗体)被吸附在载体微粒的表面,然后与相应的抗体(或抗原)发生作用,在适宜的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出现特异性的凝集现象。
以肺炎支原体MP的检测为例,被动凝集法主要用于检测肺炎支原体感染。
灵敏度很高,而且简便、快捷、价格便宜,它用于临床常规的检测和筛查。
目前的正常值是1:40,如果大于1:40就存在弱阳性,如果大于1:80,就是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阳性。
但请注意,如果肺炎支原体检测是阳性的,并不能说明就是肺炎支原体的急性感染。
因为肺炎支原体抗体感染一般是7-10天就可以出现,20天左右就能出现长期的抗体,而7-10天出现的是短期的IgM 抗体。
这种IgM抗体最长可以持续一年,甚至有达到两年的记录。
因此,我们判断这个患者是不是有肺炎支原体急性的感染,要根据他的临床症状来加以分析和判断。
被动凝集法检测肺炎支原体ppt课件

样本保存
将采集的样本放入无菌试 管中,加入适量的运输培 养基或生理盐水,密封后 冷藏保存。
样本处理
将采集的样本在实验室内 进行离心、分离、稀释等 处理,以备后续实验使用 。
实验操作步骤及判读结果
实验操作步骤 1. 将处理后的样本与特异性抗体致敏的载体颗粒混合。
2. 在适宜温度下孵育一定时间,使抗体与抗原充分反应。
05
被动凝集法检测肺炎支原 体的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结果的判读与分析方法
定量结果分析
根据被动凝集法测得的OD值进行定量结果分析,判断肺炎支原体 抗体滴度。
阳性判断标准
根据OD值和阳性判断标准,确定血清中是否含有肺炎支原体抗体 。
抗体滴度与感染程度关系
根据抗体滴度判断感染程度,并确定相应的治疗措施。
实验结果异常情况的处理与解释
被动凝集法是血清学检测中的一 种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灵敏
度高等优点。
02
被动凝集法检测肺炎支原 体原理
被动凝集法的定义和原理
被动凝集法是一种基于抗原抗体结合 的检测方法,通过将特异性抗体与可 溶性抗原结合,形成可见的凝集反应 ,从而实现对目标病原体的检测。
在被动凝集法中,使用已知的特异性 抗体与可溶性抗原进行反应,如果存 在目标病原体,抗体将与抗原结合并 形成可见的凝集反应。
根据凝集反应结果,可以判断是否存在肺炎支原体感染。
如果出现凝集反应阳性,提示可能存在肺炎支原体感染,需要进一步进行其他实验室检查以 确诊。
被动凝集法检测肺炎支原体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度高等优点,是临床常用的诊断方法之一 。
03
被动凝集法检测肺炎支原 体的应用
在临床上的应一种快速、简便的 检测肺炎支原体的方法,常用于 临床诊断和疗效监测。
被动凝集法检测肺炎支原体

缺点:
一.检测总抗体。
二.该试验仅用于检测MP 抗体,而非直接检测MP, 因而阳性结果并不能确 诊是MP感染。
三.假阴性。
被动凝集法
被动凝集法
被动凝集法
判定:
1.颗粒呈纽扣状聚集,呈现出外周边缘均
匀且平滑的圆形。→(-)
2.粒子形成小环状,呈现出外周边缘均匀且平 滑的圆形。→(±)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被动凝集法检测肺炎支原体
汇报人姓名
汇报日期
肺炎支原 体抗体检 测
人体感染肺炎支原体后, 首先出现IgM 类 抗体,IgM 类抗体一般在感染后1 周出 现,2~4周达高峰, 后逐渐降低,可持续数 月。IgG类抗体于感染后20天左右出现, 感染一个月左右达高峰,在体内可维持 1.5~2年。
被 动 凝 集 法
被 动 凝 集 法
被动凝集 法
被动凝集 法
被动凝集法
阳性对照:MP抗体滴度为1:320
被动凝集法
谢谢聆听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3.粒子环明显变大,其外周边缘不均匀且杂乱 地凝集在周围。→(+)
4.产生均一的凝集,凝集粒子在底部整体上呈 膜状延展。→(++)
1.
2.
3.
被动凝集法
一.判定标准: 二.阳性:样品与未致敏粒子(最终稀释倍数1:20)的反应图像判定为(-);而与致敏粒子(最终稀释倍 数1:40)的反应图像判定为(+)或(++),则结果判定为阳性。将显示出反应图像为(+)时的最终稀 释倍数作为抗体滴度。 三.阴性:不论样品与未致敏粒子呈现何种反应图像,只要与致敏粒子(最终稀释倍数1:40)的反应图像 显示为(-),则结果判定为阴性。 四.保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支原体肺炎血清学试验被动凝集法作业指导书
1.原理
本试剂是一种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的体外诊断试验,它用肺炎支原体细胞膜成分致敏人工明胶粒子制造而成。
本试剂试验室基于如下原理:致敏粒子与人血清中存在的肺炎支原体抗体发生凝集反应。
2.标本采集
2.1标本种类:血清
2.2标本要求:新鲜,无溶血,无脂血。
2.3标本存放:室温﹤8小时,4℃—8℃存﹤48小
时。
3.试剂组合
3.1U型微量反应板:FASTEC。
3.2血清稀释液(液体):30ml*1瓶。
3.3致敏粒子(冻干):1.5ml*5瓶。
3.4未致敏粒子(冻干):1.5ml*5瓶。
3.5阳性对照(液体):0.5ml*1瓶。
4.操作方法
4.1用一支校准的滴管,向第1孔加100ul,向第
2-第8孔各加25ul血清稀释液。
4.2用微量移液管向第1孔中滴加25ul样品。
4.3用加样器或移液管,从第1孔至第8孔进行对倍
稀释。
4.4用试剂盒中提供的一支滴管向第2孔中滴加
25ul未致敏粒子,用试剂盒中提供的另一支滴管向第3孔至第8孔各滴加25ul致敏粒子。
4.5用平板混合器混合各孔中内容物约30秒,以便
充分混匀。
给反应物加盖。
5.结果判断:在室温下静置3小时,然后在平板观测
器上读取凝集图像。
6.操作性能: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相关性。
7.结果处理
7.1若结果失败,则重复测试,并作质控校正。
7.2若失控,则重检试剂盒。
8.方法局限性
8.1溶血、脂血结果有影响。
8.2观察结果对弱阳性存在差异。
9.临床意义:肺炎支原体(MP)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
常见病原微生
物,它除可引起非典型肺炎外,常可引起呼吸道感染、气管炎、支气管炎、淋巴结炎,也可引起肺大泡、肺脓肿,另外,它还可引起其他系统并发症,如心肌炎、心包炎、脑膜炎、关节炎、胃炎、溶血性贫血等,由于MP对一般治疗肺炎的药物有耐药性,因此,及时进行检查有助于诊断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