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SA汽轮机油(质量指标)
常用润滑油换油指标

常用润滑油换油指标
一、润滑油换油期参考指标
合理的换油期必须首先以保证对机械设备提供良好的润滑为前提。
由于机械设备的设计、结构、工况及润滑方式的不同,润滑油在使用中的变化也各有差异,统一规定换油期是不切实际和不科学的。
一般说,换油期必须视具体的机械设备在长期运行中积累和总结的实际情况,制定必须换油的特定极限值,凡超过此极限值,就应该换油。
以下列出的不同种类润滑油换油指标,有些是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另一些是经验值,仅供参考。
凡其中有一项不合格,就应该决定换油。
(一)齿轮油换油指标
1、普通车辆齿轮油换油指标(SH/T 0475)
2、L-CKC闭式工业齿轮油换油指标(SH/T 0586)
(二)液压油换油指标
1、L-HL液压油换油指标(SH/T 0476)
2、L-HM抗磨液压油换油指标(SH/T0599)
(三) 汽轮机油换油指标
1、L-TSA汽轮机油换油指标(SH/T 0636)
2、抗氨汽轮机油换油指标(SH/T 0137)
3、运行中汽轮机油检验指标
(四)冷冻机油换油指标
冷冻机油换油参考指标
(五)轴承用油换油参考指标轴承用油换油参考指标
(六)变压器油常规检验指标
运行中变压器油常规检验指标
(七)空气压缩机油换油指标
轻负荷喷油回转式空气压缩机油(SH/T 0538)
此外,根据GB《润滑油现场检验法》可以为使用中的内燃机油、工业润滑油进行现场监控,包括粘度、水份、滤纸斑点、酸值和总碱值五个实验法。
二、润滑脂更换指标
润滑脂更换参考指标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汽轮机润滑油清洁度及注意事项参考资料

汽轮机润滑油清洁度及注意事项1 新油油应是质量最好和均质的炼矿物油。
它不可含有砂砾、无机酸、碱皂液、沥青、柏油脂和树脂状杂质,或其它会影响或对所接触金属有害的任何杂质。
新油油质标准参表1,推荐的润滑油牌号为32#(优级品)。
表1:物理和化学特性L-TSA汽轮机油根据GB11121-95用途用于电力、工业船舶及其他工业汽轮机组、水汽轮机的润滑和密封牌号按40℃运动粘度中心值分为32、46、68和100四个牌号技术要求清洁度:NAS 7级质量等级优级品一级品粘度等级(按GB3141)32 46 68 100 32 46 68 100运动粘度(40℃)mm2 /s 28.8~35.2 41.4~50.661.2~74.890.0~11028.8~35.241.4~50.661.2~74.890.0~110粘度指数≥90倾点,℃≤-7闪点(开口),℃≥180 195 180 195 密度(20℃),kg/m3报告酸值,mgKOH/g≤——中和值,mgKOH/g 报告机械杂质无水分无破乳化值,(40-37-3)mL54℃,min≤15 30 ——15 30 ——82℃,min ——30 ——30起泡性试验,mL/mL 24℃450/0 93℃100/0 后24℃450/0氧化安定性总氧化产物,% 报告沉定物,% 报告氧化后酸值达2.0mgKOH/g时,h ≥3000 2000 1500液相锈蚀试验(合成海水)无锈铜片试验(100℃,3h),级≤1空气释放值(50℃),min 5 6 8 10 5 6 8 102 运行期间的油润滑油的正确保养对于避免轴承、轴颈和泵的过度磨损来说是很重要的。
必须作定期分析以确定油特性是否改变,如果确有改变,应查明原因,并立即采取纠正步骤。
油的取样应按SEA-ARP598规定上的程序进行,同时对按此方法试验的油的允许杂质列于表2中。
表中对应每种杂质粒度范围所允许颗粒数中包括软质与硬质颗粒。
润滑油检验规程

润滑油入厂检验规程1 总则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生产装置中使用的各类润滑油的检验。
1.2引用标准GB 2536-81 《变压器油》GB 12691-90 《空气压缩机油》GB 11121-95 《汽轮机油》GB 11118-89 《L-HL液压油》GB 11119-89 《L-HM液压油》GB 11120-89 《L-TSA汽轮机油》GB 5903-95 《工业闭式齿轮油》检验评审标准合同技术附件规定的内容及要求。
条引用标准。
2 检验内容变压器油资料审查按合同要求清理产品资料是否齐全。
检验代货厂商名称、产品牌号是否符合定货要求,审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
检查厂家油品分析报告,分析数据是否符合定货要求。
入厂检验步骤宏观检查检查润滑油外包装:润滑油名称、制造厂家、生产日生产批号等是否齐全。
抽样检查开箱取样对润滑油各项指标(粘度、水溶性酸碱、水份、闪点、破乳化度、机械杂质、锈蚀、铜片腐蚀试验)等,按相关的标准逐项进行分析,分析合格方可领用。
变压器油的各项质量指标应符合下表:GB2536-81 变压器油注:①把产品注入100毫升量筒中,在20±5℃下测定。
如有争议时,按GB511-77测定机械杂质含量应为无。
②以新疆原油生产的变夺器油,测定凝点时,允许用定性滤纸过滤。
③氧化安定性测定为保证项目,不作出厂每批控制指标,每年至少测定两次。
④击穿电压测定为保证项目,不作出厂批控制指标,每年至少测定两次。
用户使用前必须进行过滤并重新测定。
空气压缩机油资料审查按合同要求清理产品资料是否齐全。
检验代货厂商名称、产品牌号是否符合定货要求,审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
检查厂家油品分析报告,分析数据是否符合定货要求。
入厂检验步骤宏观检查检查润滑油外包装:润滑油名称、制造厂家、生产日生产批号等是否齐全。
抽样检查开箱取样对润滑油各项指标(粘度、水溶性酸碱、水份、闪点、破乳化度、机械杂质、锈蚀、铜片腐蚀试验)等,按相关的标准逐项进行分析,分析合格方可领用。
钢铁行业换油标准

常用工业用油换油技术标准1 主体内容与适用范围1.1本标准规定了L-CKC、L-CKD工业闭式齿轮油;L-HM抗磨液压油;L-TSA汽轮机油;油膜轴承油;轻负荷回转式压缩机油;其他形式压缩机油;一般轴承用油等使用过程中的定期质量跟踪和监控以及使用过程中的换油指标。
1.2本标准规定了油液检测的取样方式和换油方法。
1.3 在用的国际品牌油品的换油指标,根据使用设备的实际情况参考本标准实施质量跟踪和监控以及换油。
2 引用标准NB/SH/T0586-2010 工业闭式齿轮油换油指标SH/T0599-1994(2003年确认) L-HM抗磨液压油换油指标SH/T0636-1996(2003年确认) L-TSA汽轮机油换油指标SH/T0538-2000 轻负荷回转式空气压缩机油换油指标GB/T260 石油产品水分测定法GB/T264 石油产品酸值测定法GB/T265 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GB/T268 石油产品残炭测定法(康氏法)GB/T511 石油产品和添加剂机械杂质测定法(重量法)GB/T3536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测定法(克里夫兰开口杯法)GB/T5096 石油产品铜片腐蚀试验法GB/T6540 石油产品颜色测定法GB/T8926 用过的润滑油不溶物测定法GB/T11143加抑制剂矿物油在水存在下防锈性能试验法GB/T11144 润滑油极压性能测定法(GB/T11144-2007)3 技术内容3.1技术要求3.1.1 工业闭式齿轮油工业闭式齿轮油主要指集团公司使用较广泛的L-CKC中负荷、L-CKD重负荷极压齿轮润滑油。
其换油指标和试验方法见表1:表1 工业闭式齿轮油换油指标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项目L—CKC换油指标L—CKD换油指标试验方法外观、气味异常1)异常1)目测运动粘度*(40℃)变化率%超过+15或一20 +15或一20 GB/T265水分(质量分数)/%大于0.5 0.5 GB/T260 机械杂质(质量分数)/%大于或等于0.5 0.5 GB/T511 铜片腐蚀* (100℃,3h)/级大于或等于3b 3b GB/T5096 梯姆肯OK值*/N 大于或等于133.4 178 GB/T11144 酸值增加/(mgKOH/g)大于或等于- 1 GB/T7304 铁含量/(mg/kg)大于或等于- 200 GB/T17476备注:1)外观异常是指使用后油品与新油颜色相比变化非常明显(如油颜色由淡黄色或淡棕色等变为黑色)或油品中能观察到明显且较多的油泥状、颗粒状、纤维状物质等,油液呈乳化状、不透明;油液有异常明显的臭味。
L-TSA汽轮机油国家标准

-
0.3
/90.0~
110.0GB/T265GB/T1995GB/T35GB/T3536GB/T1884
GB/T264GB/T4945
GB/T511GB/T260GB/T
/15
/30
//
3015
//3015
/15
///150030
//30
GB/T12579//1500SH/T0GB/T4756进行,取2L作检验和留样用。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技术归口。
本标准由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兰州炼油厂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大芬、党淑蓉。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石油部部标准SY 1230-83《防锈汽轮机油》作废。
本标准中优级品参照采用莫比尔石油公司标准。
xx
L-TSA汽轮机油
Turbine oils L-TSAGB11120-1989本标准的一级品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 8068-87《石油产品和润滑剂-石油基汽轮机油(ISO-L-TSA和ISO-L-TGA)-技术条件》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由深度精制基础油并加抗氧剂和防锈剂等调制而成的L-TSA汽轮机油的技术条件。
本标准中所属产品适用于电力、工业、船舶及其他工业汽轮机组、水汽轮机组的润滑和密封。
40℃按运动粘度中心值分为32,46,68和100等四个牌号。
2引用标准
GB/T260石油产品水分测定法
GB/T264石油产品酸值测定法
GB/T265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
GB/T511石油产品和添加剂机械杂质测定法(重量法)
35.241.4~61.2~
50.674.8
L-TSA汽轮机油、液压油nas标准

19世纪40年代美国为生产军用飞机提出的标准,到现在已有半个世纪,其标准本身考虑了各个尺寸范围的污染颗粒分布,即按100ml油样中不同尺寸范围的颗粒个数分级,分为14个等级,即00、0、1、2—12。
每上一级清洁度提高一倍。
液压油清洁度。
ISO标准及NAS 1638标准对照表ISO Code NAS 163819/16 1018/15 917/14 816/13 715/12 614/1 214/11 513/10 412/9 311/8 210/810/7 110/69/6 0NAS1638油液洁净度等级(100ml液压油液中颗粒数)污染度等级颗粒尺寸范围(μm)5-15 15-25 25-50 50-100 >10000 125 22 4 1 00 250 44 8 2 01 500 89 16 3 12 1000 178 32 6 13 2000 356 63 11 24 4000 712 126 22 45 8000 1425 253 45 86 16000 2850 506 90 167 32000 5700 1012 180 328 64000 11400 2025 360 649 128000 22800 4050 720 12810 256000 45600 8100 1440 25611 512000 91200 16200 2880 51212 1024000 182400 32400 5760 1024非接入层面(Non-Access Stratum)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L-TSA汽轮机油GB 11120-89Turbine oils L-TSA本标准的一级品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 8068-87《石油产品和润滑剂-石油基汽轮机油(ISO-L-TSA和ISO-L-TGA)-技术条件》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2 引用标准3 技术内容4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5 取样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由深度精制基础油并加抗氧剂和防锈剂等调制成的L-TSA汽轮机油的技术条件。
L TSA汽轮机油国家标准

L T S A汽轮机油国家标准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L-TSA汽轮机油Turbine oils L-TSA GB11120-1989本标准的一级品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 8068-87《石油产品和润滑剂-石油基汽轮机油(ISO-L-TSA和ISO-L-TGA)-技术条件》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由深度精制基础油并加抗氧剂和防锈剂等调制而成的L-TSA汽轮机油的技术条件。
本标准中所属产品适用于电力、工业、船舶及其他工业汽轮机组、水汽轮机组的润滑和密封。
40℃按运动粘度中心值分为32,46,68和100等四个牌号。
2引用标准GB/T260 石油产品水分测定法GB/T264 石油产品酸值测定法GB/T265 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GB/T511 石油产品和添加剂机械杂质测定法(重量法)GB/T1884 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密度计法)GB/T1885 石油计量换算表GB/T1995 石油产品粘度指数计算法GB/T3141 工业用润滑油粘度分类GB/T3535 石油倾点测定法GB/T3536 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测定法(克利夫兰开口杯法)GB/T4756 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取样法(手工法)GB/T4945 石油产品和润滑剂中和值测定法(颜色指示剂法)GB/T5096 石油产品铜片腐蚀试验法GB/T7305 石油和合成液抗乳化性能测定法GB/T11143加抑制剂矿物油在水存在下防锈性能测定法GB/T12579 润滑油泡沫性测定法GB/T12581 加抑制剂矿物油的氧化特性测定法SH/T0124 含抗氧剂的汽轮机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SH/T0164 石油产品包装、贮运及交货规则SH/T0308 润滑油空气释放值测定法3技术内容3.1 产品质量等级本产品质量分为优级品、一级品和合格品等三个等级。
3.2 技术要求注:1、对中间基原油生产的汽轮机油,L-TSA合格品粘度指数允许不低于70;一级品允许粘度指数不低于80。
汽轮机润滑油更换标准

如何决定运行中的汽轮机油是否需要更换1.电厂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国内关于电厂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目前是GB/T 7596-2000标准,见表1:1) 参考国外标准控制极限值NAS 1638规定8~9级或MOOC规定6级见附录A(提示的附录),有的300MW汽轮机润滑系统和调速系统共用壹个油箱,也用矿物油,此时油中颗粒度指标应按制造厂提供的指标;2) 参考国外标准,极限值为600/痕迹mL;3) 参考国外标准,控制极限值为10min;4) 在冷油器处取样,对200MW及以上的水轮机油中质量指标为≤200mg/L;5) 对200MW机组油中颗粒度测定,应创造条件,开展检验;由上表可知,不同装机容量的汽轮机组,对油质要求是不相同的。
如250MW以上的机组提出了油品清洁度、水分、起泡性和空气释放性要求。
2.L-TSA汽轮机油换油指标1996年由中国石化总公司制定了SH/T 0636-1996 L-TSA换油标准见表2。
本标适用于设备完好运行正常的汽轮机组中润滑油的换油指标。
所提出的6项指标有一项不合要求就应换油。
ArrayV1---表示新油40℃运动粘度V2---表示运行油40℃运动粘度然而石化总公司提出的换油指标并未为全国电厂所接受。
其原因是,电厂用油质量变差是需要综合考虑的。
如:油品外观、颜色、浊度、泡沫、乳化情况、沉淀物等。
以破乳化为例,油质乳化一般要有三个条件:即水分、乳化剂及高速搅拌,而水分是主要条件。
但有的电厂使用国产汽轮机油,运行十七年,酸值0.19mgKOH/g,从外观看,油的颜色很深,但油质仍透明,不乳化,原因是不漏水。
有的电厂使用美国汽轮机油,运行几十年,酸值已超过运行指标,油色也很深,但油质仍透明,虽然破乳化指标也超标,而运行中油不乳化,其原因也是该机组不漏水。
这充分说明油质乳化主要是由机组漏水引起的。
所以若机械照搬SH/T 0636-1996换油指标的规定(有一项不合格就换油),既不利于电厂长周期运转,其换油费用也不是一笔小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