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水位数据资料(2012.1.1~2012.12.31)
三峡工程简介

三峡工程简介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06年05月12日三峡工程全称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整个工程包括一座混凝重力式大坝,泄水闸,一座堤后式水电站,一座永久性通航船闸和一架升船机。
三峡工程建筑由大坝。
水电站厂房和通航建筑物三大部分组成。
大坝坝顶总长3035米,坝高185米,水电站左岸设14台,左岸12台,共表机26台,前排容量为70万千瓦的小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820千瓦时,年发电量847亿千瓦时。
通航建筑物位于左岸,永久通航建筑物为双线五包连续级船闸及早线一级垂直升船机。
三峡工程分三期,总工期18年。
一期5年(1992一1997年),主要工程除准备工程外,主要进行一期围堰填筑,导流明渠开挖。
修筑混凝土纵向围堰,以及修建左岸临时船闸(120米高),并开始修建左岸永久船闸、升爬机及左岸部分石坝段的施工。
目前一期工程在1997年11月大江截流后完成,长江水位从现在68米提高到88米。
己建成的导流明渠,可承受最大水流量为2万立方米/秒,长江水运、航运不会因此受到很大影响。
可以保证第一期工程施工期间不断航。
二期工程6年(1998-2003年),工程主要任务是修筑二期围堰,左岸大坝的电站设施建设及机组安装,同时继续进行并完成永久特级船闸,升船机的施工,2003年6月.大坝蓄水至35米高,围水至长江万县市境内。
张飞庙被淹没,长江三峡的激流险滩再也见不到,水面平缓,三峡内江段将无上、下水之分。
永久通航建成启用,同年左岸第一机组发电。
三期工程6年(2003一2009年).本期进行的右岸大坝和电站的施工,并继续完成全部机组安装。
届时,三峡水库将是一座长远600公里,最宽处达2000米,面积达10000平方公里,水面平静的峡谷型水库。
水库平均水深将比现在增加10一100米。
最终正常冬季蓄水水位为海拨175米,夏季考虑防洪,海拨可以在145米左右,每年将有近30米的升降变化,水库蓄水后,坝前水位提高近100米,其中有些风景和名胜古迹会受一些影响。
三峡葛洲坝电站的基础水文资料

三峡葛洲坝电站的基础水文资料重庆寸滩水文站:三峡的入库控制站点:寸滩水文站为长江上游的重要控制站,由前扬子江水利委员会设立于1939年2月,1947年由长江水利工程总局改为重庆水文站,1949年12月由长江水利委员会又改为寸滩水文站.寸滩水文站位于重庆寸滩三家滩,东经105°51′,北纬29°01′。
集水面积866559K㎡,距河口距离2495㎞,控制着岷江、沱江、嘉陵江及赤水河汇入长江后的基本水情。
寸滩水文站多年平均径流量3470亿㎡,多年平均流量11000㎡/,实测最大流量85700㎡/(1981年7月16日),实测最小流量2270㎡/(1978年),实测最高水位191.41m(1981年7月16日),最低水位158.10m(1973年3月),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4.69亿吨,最大平均沙量8.13亿吨(1981年),多年平均含沙量1.36㎏/㎡,百年一遇洪水水位193.74m。
一、葛洲坝情况:三峡水电站水轮机的设计水头为80.6m,设计额定通过流量为966.4m3/,额定水头时的效率为92.5%。
三峡电站水轮机的额定出力为PH=9.8某0.925某966.4某80.6=706MW。
考虑发电机的效率,单机额定容量为700MW,26台总容量为1.820GW。
最大设计过水能力为26某966.4=25126m3/。
天然来水超过25126m3/,电站弃水(可对比葛洲坝的月平均流量因为可以认为历史上葛洲坝入库等于三峡);反之平均出力降低。
(1)三峡电站年径流量分布极不均衡。
以1955~1956年平水年为例,汛期6~9月份来水量为2.848某1010m3,占全年来水量的61.5%,其中7~8月份来水量为1.794某1010m3,占全年来水量的38.1%,而枯水期1~4月份天然来水量为4.96某1010m3,仅占全年来水量的10.7%。
就发电量而言,6~9月份发电量为44120GWh,占年发电量的51.7%,其中7~8月份发电量为24900GWh,占29.2%。
三峡水库常年回水区和尚滩汛期航道条件变化分析

0.12‰;当流量为35 100 m3/s,流速减小了0.46 m/s,
到 50 000 m 3 /s 时,和尚滩河段滩面最大流速变
0.31 m/s (图 4 )。且随着流量的增多,流速减小 流速分布基本一致,最大减小幅度仅约0.25 m/s。
ึᤳ N e T
ࣰᡯN ܸཨ ڴґN
Ꮕໝ
的苦竹沱内常年有回流,郭家嘴下游滩内也常年 有回流。在1955—1956年、1969—1971年期间及 岸郭家嘴石梁,总工程量约22万m3。 “ 7250 工程” 1996 年炸除了左岸和尚滩石嘴和右
和尚滩段河床形态极不规则,两岸石梁高 大、凸出,尤其是右岸和尚滩的乱石嘴与左岸 群猪滩及郭家嘴石梁交错对峙,阻束水流汛期成 滩。三峡水库蓄水前该滩的成滩水位为145.8 m, 最汹水位在151~154 m,到155.5 m以上,滩势逐 渐减弱。当长江、乌江同时涨水时,滩势更加凶 猛,水流湍急,泡漩汹涌,因郭家嘴石梁与和尚 滩石梁的挑流使两嘴下均呈现较大回流沱及泡漩 等不良流态,若船舶不慎,便有“打张”的危 险。三峡工程建成后按175 m水位运行时,虽然该 滩的航道条件得到较大程度改善,但汛期流量较 大时仍然会出现碍航特征。和尚滩上下游河道较 宽,在和尚滩段由于左右岸基岩突出致使河道骤 然缩窄而成滩。但因其左右基岩并非对峙,而是 右岸与左岸突嘴上下交错形成,因而属于突嘴型 中的错口急流滩。
No. 6
Jun. 2013 Serial No. 480
三峡水库常年回水区和尚滩 汛期航道条件变化分析*
刘 勇,王
(长江重庆航运工程勘察设计院,重庆 401147) 摘要:收集三峡水库常年回水区洪水急流滩——和尚滩大量的实测地形、水文及过往船舶航行资料,建立了数学模 型,分析汛期的航道条件变化,并得到和尚滩的船舶自航上滩临界流量条件。结果表明:175 m试验性蓄水后,和尚滩航道 提高。 条件有所改善,流速、比降减缓,水深、航宽增加,万吨级船队及3 000吨船舶自航上滩临界流量有所提升,航运效益明显 关键词:三峡水库;洪水急流滩;航道条件;上滩流量 中图分类号:U 6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4972( 2013) 06-0081-004
三峡工程主要特征指标

注:1、本表除特别注明者外,均系初步设计阶段审定的指标;
2、1994年单项技术设计阶段汇总的工程量;
土石方开挖量:10390m3;土石方填筑量:3200万m3;混凝土浇筑量:2790m3;钢材:26万t;钢筋:47万t。
初期135m。 亦称汛期限制水位
初期145m
100年一遇洪水位
1000年一遇洪水加10%
正常蓄水位175m以下
20年一遇移民迁建线以下淹没面积
初期5130m3/s
初期500~570km
2、主要建设物
混凝土重力坝
坝顶主程
最大坝高
坝轴线长度
坝后式厂房
装机容量
保证出力
年平均发电量
单机容量
装机台数
永久船闸
闸室有效尺寸
含柑橘地及其他园地
含经济林、用材林
4、枢纽主体工程施工
工程量
土石方开挖量
土石方填挖量
混凝土浇筑量
钢材
钢筋
工期
总工期
第1批机组发电工期
10259万m3
2993万m3
2715万m3
28万t
35万t
17年
11年
以上工程量系根据初步设计审查意见修正后的工程量,但均不包括茅坪溪防护工程、淤沙清除及围堰拆除的工程量
初期360万kw
初期700亿kw·h
长×宽×坝上最小水深
长×宽×水深
长×宽×坝上最小水深
3、水库淹没
淹没耕地
淹没河滩地
淹没园地
淹没林地
淹没线以下人口
其中农业人口
非农业人口
长江水文信息

实测
日期
流量比值
364
1980
94
6.7
1978
2670
242
1980
185
208
1979
101
27.5
1952
687
100
1966
203
375
1983
119
172
1958
241
172
1963
122
264
1956
109
1060
1960
27
2060
1937
42
2770
1979
26
3770
1901
20
4620
1979
20
/doc/jd/07-3-1-93044823457687/
1981
100000
1005501
14300
71100
1896
105000
1488036
23800
76100
1954
1705388
29000
92600
1954
日期 1917 1898 1870 1830 1883 1926
1935 1876
1924 1870 1870
流量单位:m3/s
最小流量
最大最小
长江干流安庆以下为感潮河段,沿程水位均受潮汐影响,愈接近河口,其影响愈大,一般情况下水位受上游来量及引潮 力的双重影响,南京站1954年8月出现历史最高水位10.22m,就是由于上游来量很大又遇高潮的结果。位于吴淞口外的高桥 站,为长江最下端的一个近海水位站,1981年9月最高潮位达5.64m,系台风与高潮所致。长江干支流主要站的水位特征值见 表1。
三峡库区灾害地质立体图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三峡库区灾害地质立体图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张军强;吴冲龙;刘军旗【摘要】传统的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模型难以表达现实世界中的地质空间模型,也不能表达继承、聚合等在GIS中广泛使用的关系.为解决上述问题,依托Geodatabase数据模型的特点和优势,在分析灾害地质数据的基础上,利用UML和Case工具,设计并实现了基于Geodatabase的灾害地质立体图数据库.实践表明,这种建库方法可以很好地将面向对象的思想应用到空间库的设计过程中,使数据库的设计更加快速、直观,且有利于数据库的后期维护和修改.【期刊名称】《人民长江》【年(卷),期】2012(043)007【总页数】3页(P47-49)【关键词】Geodatabase;Case;灾害地质图;数据库;三峡库区【作者】张军强;吴冲龙;刘军旗【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国土资源信息系统研究所,湖北武汉 43007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国土资源信息系统研究所,湖北武汉 430074;教育部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研究中心,湖北武汉 43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1三峡库区自然地质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暴雨洪水频繁,是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地区。
随着三峡工程等大型水利工程的竣工,在遏制了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同时,也引发了新的地质灾害[1]。
国家为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才力,为了能更有效地进行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的勘测、设计和施工等预警与防治工作,三峡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进行了广泛而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工作。
三峡库区灾害地质立体图信息系统是“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预警指挥系统”的子系统,其目的是实现对灾害地质要素和治理工程信息的三维可视化表达,更加形象地显示区域稳定性、地质灾害分布、诱发因素和地质灾害的危害对象等信息,为揭示区域孕灾地质环境、灾害因子发生发展的地质规律、空间预测和防灾减灾提供有力的工具。
灾害地质立体图数据库在灾害地质立体图信息系统的建设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一个具有存取速度高、结构合理的高性能数据库显得尤为重要。
三峡水利枢纽概况

1.1三峡水利枢纽概况1.1.1长江流域概况长江干流自源头至湖北省宜昌市三峡出口的南津关为上游,长度为4512km,占全江总长度的70.9%,流域面积100万km2。
集水面积大于5×104km2以上的大支流在其左岸汇入的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右岸汇入的有乌江等。
奉节以下为雄伟险峻的三峡江段(翟塘峡、巫峡、西陵峡),两岸悬岩峭壁,江面狭窄,水流湍急,险滩密布。
湖北宜昌南津关至江西湖口为中游,长度为955km,占全江总长度的15%,流域面积68万km2。
自枝城以下,即进入中下游平原,河床坡降小,水流平缓,沿江两岸均筑有堤防,并与众多大小湖泊相连。
汇入的主要支流,北岸有汉江;南岸有清江,洞庭水系的湘、资、沅、澧四水和鄱阳水系的赣、抚、信、饶、修五水。
全流域水量丰沛,折合单位面积年产水量约53×104m3/km2,是全国平均的2倍,水量年内分配相对均匀而且稳定。
湖口以下至长江入海口为下游,长度为896km,占全江总长度的14.1%,流域面积12万km2。
汇入的主要支流,南岸有青弋江、水阳江水系、太湖水系,北岸有巢湖水系,淮河的部分水量也通过大运河流入长江。
1.1.2三峡水利枢纽三峡水利枢纽位于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镇,坝址控制流域面积100万km2。
三峡坝址多年平均流量为14300m3/s,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510亿m3。
三峡水库长度为570km~650km,水面平均宽度仅1.1km,属河道型水库,库容系数不足4%。
三峡工程主要特征参数见表2-1。
表2-1 三峡工程特征参数表1992年4月3日,全国人大七届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1994年12月14日,主体工程开工;2003年6月1日,三峡工程开始蓄水,6月10日蓄水到135m,进入围堰发电期;2006年10月27日,三峡水库蓄水至156m,进入初期运行期;2008年,三峡电站26台机组全部投入运行,汛后进行了175m试验性蓄水,最高蓄水位至172.8m;2009年9月,三峡枢纽三期工程通过验收,除升船机外,初步设计中的各项目已全部完成,汛末从9月15日开始试验性蓄水,最高蓄水位至171.43m;2010年,三峡水库从9月10开始继续进行试验性蓄水,10月26日成功达到正常蓄水位175.0m。
三峡大坝具体内容与数据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由船闸、电站厂房、泄水闸、冲沙闸及挡水建筑物组成。
船闸为单级船闸,●二号两座船闸闸室有效长度为280米,净宽34米,一次可通过载重为1.2万至1.6万吨的船队。
每次过闸时间约50至57分钟,其中充水或泄水约8至12分钟。
●三号船闸闸室的有效长度为120米,净宽为18米,可通过3000吨以下的客货轮。
每次过闸时间约40分钟,其中充水或泄水约5至8分钟。
●上、下闸首工作门均采用人字门,其中一、二号船闸下闸首人字门每扇宽9.7米、高34米、厚27米,质量约600吨。
(为解决过船与坝顶过车的矛盾,在二号和三号船闸桥墩段建有铁路、公路、活动提升桥,大江船闸下闸首建有公路桥。
)三座船闸中,大江1号船闸和三江2号船闸为中国和亚洲之最。
船闸各长280米、高34米,闸室的两端有2扇闸门,下闸门两扇人字型闸高34米,宽9.7米,重600吨,逆水而上的船到达船闸时上闸门关闭着,下闸门开启着,上下游水位落差20米,船驶入闸室内,下闸门关闭,设在闸室底部的输水阀打开,水进入闸室,约15分钟后,闸室里的水与上游水位相平时,上闸门打开,船只驶出船闸。
下水船过闸的情况下好相反。
每次船只通过葛洲坝大约需要45分钟。
葛洲坝建船闸三座和两条航道,可通过万吨级的轮船,为当今世界最大的船闸之一。
大坝全长2606.5米,两侧布置三江、大江两线航道,航道与泄水闸之间分别布置二江及大江电厂。
一、工程概况三峡水利枢纽是综合治理和开发长江的骨干工程,主要任务是防洪、发电、通航。
三峡双线五级船闸是三峡枢纽三大主要建筑物之一,于1994年4月正式开工兴建,2003年6月建成经验收投入试通航运行,2004年经国务院验收投入正式运行。
三峡船闸为双线连续五级船闸,设计年单向通过能力5000万吨,一次通过万吨级船队,闸室有效尺寸280m×34m×5.0m,总设计水头113m,级间最大输水水头45.2m,闸室充(泄)水时间≤12min;船闸上游水位变幅40m,下游水位变幅11.8m。